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膜分離組件的端頭和筒體的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939091閱讀:652來源:國知局
一種膜分離組件的端頭和筒體的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空氣膜分離技術,涉及一種膜分離組件的端頭和筒體的連接結構的改進。其特征在于:在筒體(1)的左端口處從左到右依次有筒體左密封槽(1c)、筒體左配合段(1b)和環(huán)形的筒體左結合槽(1a);在筒體(1)的右端口處從右到左依次有筒體右密封槽(1c)、筒體右配合段(1b)和筒體右結合槽(1a)。本實用新型簡化了結構,取消了連接法蘭和定位擋圈,減小了徑向尺寸和安裝空間。若將筒體的外徑加大到原來法蘭的外徑,則增大了筒體的容積,可以提高膜絲的裝填量,進而提高制氮效率。
【專利說明】
一種膜分離組件的端頭和筒體的連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空氣膜分離技術,涉及一種膜分離組件的端頭和筒體的連接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0002]飛機油箱惰性防護系統(tǒng)中核心部件為用于空氣分離的中空纖維膜組件,目前的一種膜分離組件的端頭和筒體的連接結構參見圖1,它由筒體1、端頭2、第一密封圈3、螺釘4、擋圈5、第二密封圈6、環(huán)氧樹脂封頭7和中空纖維膜絲束8組成。筒體I是一個圓筒,端頭2分為出氣端頭和進氣端頭,出氣端頭的右端和筒體I的左端連接為整體,進氣端頭的左端和筒體I的右端連接為整體,出氣端頭、筒體I和進氣端頭組成膜分離組件的殼體。在出氣端頭的左端有出氣口,在進氣端頭的右端有進氣口,兩端帶有環(huán)氧樹脂封頭7的中空纖維膜絲束8位于殼體內,環(huán)氧樹脂封頭7的左封頭位于出氣端頭內,環(huán)氧樹脂封頭7的右封頭位于進氣端頭內。在環(huán)氧樹脂封頭7的外圓柱面上靠近出氣口或者進氣口的位置有環(huán)氧樹脂封頭密封槽,第一密封圈3位于上述環(huán)氧樹脂封頭密封槽內。在環(huán)氧樹脂封頭7的外圓柱面上、環(huán)氧樹脂封頭密封槽的里面有擋圈安裝槽,擋圈5位于環(huán)氧樹脂封頭安裝槽內,在擋圈安裝槽的里面有第二環(huán)氧樹脂封頭密封槽,第二密封圈6位于第二環(huán)氧樹脂封頭密封槽內。在出氣端頭的右端口有出氣端頭法蘭,在筒體I的左端口有筒體左法蘭,通過螺釘將出氣端頭法蘭、擋圈5和筒體左法蘭連接為整體;在進氣端頭的左端口有進氣端頭法蘭,在筒體I的右端口有筒體右法蘭,通過螺釘將進氣端頭法蘭、擋圈5和筒體右法蘭連接為整體。這種結構的缺點是:結構復雜,需要連接法蘭和定位擋圈5,徑向尺寸大,占用的安裝空間大。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改進的膜分離組件的端頭和筒體的連接結構,以便簡化結構,取消連接法蘭和定位擋圈,減小徑向尺寸和安裝空間。
[0004]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膜分離組件的端頭和筒體的連接結構,包括筒體1、端頭2、第一密封圈3、第二密封圈6、環(huán)氧樹脂封頭7和中空纖維膜絲束8;筒體I是一個圓筒,端頭2分為出氣端頭和進氣端頭,出氣端頭的右端和筒體I的左端連接為整體,進氣端頭的左端和筒體I的右端連接為整體,出氣端頭、筒體I和進氣端頭組成膜分離組件的殼體,在出氣端頭的左端有出氣口,在進氣端頭的右端有進氣口,兩端帶有環(huán)氧樹脂封頭7的中空纖維膜絲束8位于殼體內,環(huán)氧樹脂封頭7的左封頭位于出氣端頭內,環(huán)氧樹脂封頭7的右封頭位于進氣端頭內,在環(huán)氧樹脂封頭7的外圓柱面上靠近出氣口或者進氣口的位置有環(huán)氧樹脂封頭密封槽,第一密封圈3位于上述環(huán)氧樹脂封頭密封槽內,其特征在于:在筒體I的左端口處從左到右依次有環(huán)形的筒體左密封槽I c,筒體左配合段Ib和環(huán)形的筒體左結合槽Ia,筒體左配合段Ib是圓柱段,筒體I的左端插入出氣端頭的內孔中,筒體左配合段Ib的外徑與出氣端頭的內徑間隙配合,第二密封圈6位于筒體左密封槽Ic內,出氣端頭的右端口邊緣通過收口進入筒體左結合槽Ia內;在筒體I的右端口處從右到左依次有環(huán)形的筒體右密封槽Ic,筒體右配合段Ib和環(huán)形的筒體右結合槽la,筒體右配合段Ib是圓柱段,筒體I的右端插入進氣端頭的內孔中,筒體右配合段Ib的外徑與進氣端頭的內徑間隙配合,第二密封圈6位于筒體右密封槽Ic內,進氣端頭的左端口邊緣通過收口進入筒體右結合槽Ia內。
[0005]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是:提出了一種改進的膜分離組件的端頭和筒體的連接結構,簡化了結構,取消了連接法蘭和定位擋圈,減小了徑向尺寸和安裝空間。若將筒體的外徑加大到原來法蘭的外徑,則增大了筒體的容積,可以提高膜絲的裝填量,進而提高制氮效率。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目前的一種膜分離組件的端頭和筒體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07]圖2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參見圖2,一種膜分離組件的端頭和筒體的連接結構,包括筒體1、端頭2、第一密封圈3、第二密封圈6、環(huán)氧樹脂封頭7和中空纖維膜絲束8;筒體I是一個圓筒,端頭2分為出氣端頭和進氣端頭,出氣端頭的右端和筒體I的左端連接為整體,進氣端頭的左端和筒體I的右端連接為整體,出氣端頭、筒體I和進氣端頭組成膜分離組件的殼體,在出氣端頭的左端有出氣口,在進氣端頭的右端有進氣口,兩端帶有環(huán)氧樹脂封頭7的中空纖維膜絲束8位于殼體內,環(huán)氧樹脂封頭7的左封頭位于出氣端頭內,環(huán)氧樹脂封頭7的右封頭位于進氣端頭內,在環(huán)氧樹脂封頭7的外圓柱面上靠近出氣口或者進氣口的位置有環(huán)氧樹脂封頭密封槽,第一密封圈3位于上述環(huán)氧樹脂封頭密封槽內,其特征在于:在筒體I的左端口處從左到右依次有環(huán)形的筒體左密封槽lc,筒體左配合段Ib和環(huán)形的筒體左結合槽la,筒體左配合段Ib是圓柱段,筒體I的左端插入出氣端頭的內孔中,筒體左配合段Ib的外徑與出氣端頭的內徑間隙配合,第二密封圈6位于筒體左密封槽Ic內,出氣端頭的右端口邊緣通過收口進入筒體左結合槽Ia內;在筒體I的右端口處從右到左依次有環(huán)形的筒體右密封槽I c,筒體右配合段Ib和環(huán)形的筒體右結合槽Ia,筒體右配合段Ib是圓柱段,筒體I的右端插入進氣端頭的內孔中,筒體右配合段Ib的外徑與進氣端頭的內徑間隙配合,第二密封圈6位于筒體右密封槽Ic內,進氣端頭的左端口邊緣通過收口進入筒體右結合槽Ia內。
[0009]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是:第一、本發(fā)明將法蘭連接方式改為收口連接,通過滾乳方法將進氣端頭或者出氣端頭的邊緣壓入筒體I上的結合槽內,實現(xiàn)了進氣端頭或者出氣端頭與筒體I的連接。從而大大縮小了徑向尺寸。本發(fā)明取消了擋圈結構,從工藝上解決中空纖維膜絲束的軸向定位問題,方法是:先將中空纖維膜絲束裝入筒體,然后再進行兩側環(huán)氧樹脂封頭澆注,由于筒體外徑略小于環(huán)氧樹脂封頭的外圓直徑,從而限制了中空纖維膜絲束軸向的自由度。
[0010]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采用目前結構時,膜分離組件的最大外徑為190mm,采用本發(fā)明后,膜分離組件的最大外徑減小為170mm,大大縮小了體積。若將筒體直徑增大為190mm,則膜絲的裝填量能增加30 %以上,使制氮效率提高30 %以上。
【主權項】
1.一種膜分離組件的端頭和筒體的連接結構,包括筒體(I)、端頭(2)、第一密封圈(3)、第二密封圈(6)、環(huán)氧樹脂封頭(7)和中空纖維膜絲束(8);筒體(I)是一個圓筒,端頭(2)分為出氣端頭和進氣端頭,出氣端頭的右端和筒體(I)的左端連接為整體,進氣端頭的左端和筒體(I)的右端連接為整體,出氣端頭、筒體(I)和進氣端頭組成膜分離組件的殼體,在出氣端頭的左端有出氣口,在進氣端頭的右端有進氣口,兩端帶有環(huán)氧樹脂封頭(7)的中空纖維膜絲束(8)位于殼體內,環(huán)氧樹脂封頭(7)的左封頭位于出氣端頭內,環(huán)氧樹脂封頭(7)的右封頭位于進氣端頭內,在環(huán)氧樹脂封頭(7)的外圓柱面上靠近出氣口或者進氣口的位置有環(huán)氧樹脂封頭密封槽,第一密封圈(3)位于上述環(huán)氧樹脂封頭密封槽內,其特征在于:在筒體(I)的左端口處從左到右依次有環(huán)形的筒體左密封槽(Ic),筒體左配合段(Ib)和環(huán)形的筒體左結合槽(Ia),筒體左配合段(Ib)是圓柱段,筒體(I)的左端插入出氣端頭的內孔中,筒體左配合段(Ib)的外徑與出氣端頭的內徑間隙配合,第二密封圈(6)位于筒體左密封槽(Ic)內,出氣端頭的右端口邊緣通過收口進入筒體左結合槽(Ia)內;在筒體(I)的右端口處從右到左依次有環(huán)形的筒體右密封槽(Ic),筒體右配合段(Ib)和環(huán)形的筒體右結合槽(Ia),筒體右配合段(Ib)是圓柱段,筒體(I)的右端插入進氣端頭的內孔中,筒體右配合段(Ib)的外徑與進氣端頭的內徑間隙配合,第二密封圈(6)位于筒體右密封槽(Ic)內,進氣端頭的左端口邊緣通過收口進入筒體右結合槽(Ia)內。
【文檔編號】B64D37/32GK205627544SQ201620405748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4日
【發(fā)明人】蔣東升, 黃雪飛, 劉海燕, 宋健
【申請人】合肥江航飛機裝備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