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三維變電站設計平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設及變電站設計領域,尤其是設及一種=維變電站設計平臺。
【背景技術】
[0002] 國家"十二五"計劃將建設智能化堅強電網列為重要目標,智能電網、特高壓、直流 輸電、數字化變電站、新能源等新理念、新技術、新產品無不對電網設計能力提出更高的技 術要求,使得我們原有的設計經驗和手段已經不能滿足,只有大力推行=維設計技術,實現 精細化協(xié)同設計,才能應對當前電網建設的復雜性,從技術上支撐堅強電網的建設。
[0003] 設計院現行的利用舊工程圖紙復用改圖的作業(yè)模式存在六個方面的問題,嚴重制 約了設計的效率與質量。
[0004] (1)圖紙間的修改不能聯動,錯誤多,效率低;
[0005] (2)計算軟件不全面、不系統(tǒng),且計算與圖形(模型)脫節(jié);
[0006] (3)在二維設計模式下安全間距檢查、防雷設計有缺陷,材料統(tǒng)計不準確;
[0007] (4)設計能力依賴于個人經驗和工程積累,缺乏標準化的知識管理和知識共享體 系;
[000引(5)各專業(yè)獨立作業(yè),沒有實現協(xié)同設計。
[0009] (6)不能為智能電網的信息化提供數據服務。
[0010] 為了徹底改變運種被動局面,更好地服務于智能電網建設,建立數字化=維變電 設計平臺已經成為變電設計技術發(fā)展的主流。
【發(fā)明內容】
[0011]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維變電站設 計平臺。
[0012]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W通過W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13] 一種=維變電站設計平臺,用于對變電站進行=維電氣模型設計,該平臺包括:
[0014] 底層數據存儲與服務系統(tǒng):用W提供=維數字化模型數據和文件數據,并且進行 數據備份;
[0015] 設計系統(tǒng):從底層數據存儲與服務系統(tǒng)調用數據,用W對變電站進行=維電氣模 型設計;
[0016] 對接系統(tǒng):與設計系統(tǒng)連接,用W與外部系統(tǒng)通信;
[0017] 成品處理系統(tǒng):進行變電站=維電氣模型的出圖和管理,并與底層數據存儲與服 務系統(tǒng)通信。
[0018] 所述的成品處理系統(tǒng)的變電站S維電氣模型的出圖包括CAD出圖、±建出圖、布置 出圖、小卷冊出圖和二次出圖。
[0019] 所述的±建出圖包括水暖出圖、結構出圖、建筑出圖、總圖出圖和材料表,所述的 布置出圖包括配電裝置出圖、材料統(tǒng)計圖、=維效果圖和全站=維模型導出圖,所述的小卷 冊出圖包括防雷接地出圖、照明站出圖和敷設成品出圖。
[0020] 所述的底層數據存儲與服務系統(tǒng)包括通用方案庫、公共數據庫、工程數據庫、文件 系統(tǒng)數據庫、數字化模型數據庫和備份數據庫,所述的文件系統(tǒng)數據庫分別與通用方案庫、 公共數據庫和數字化模型數據庫通信,所述的工程數據庫分別與公共數據庫和數字化模型 數據庫通信。
[0021] 所述的設計系統(tǒng)包括系統(tǒng)設計模塊、工程設計中屯、、=維協(xié)同設計模塊、電氣二次 設計模塊、±建設計模塊和小卷冊設計模塊。
[0022] 所述的系統(tǒng)設計模塊為主接線設計單元,所述的工程設計中屯、包括典型方案管理 單元、工程設計單元和工程管理單元,所述的=維協(xié)同設計模塊包括配電裝置設計單元、數 字化模型協(xié)同設計單元,所述的±建設計模塊包括結構設計單元、建筑設計單元、水暖設計 單元和總圖設計單元,所述的小卷冊設計模塊包括防雷設計單元、接地設計單元、照明設計 單元、站用電設計單元和電纜敷設單元。
[0023] 所述的外部系統(tǒng)包括移交系統(tǒng)、技經系統(tǒng)、物資系統(tǒng)、施工系統(tǒng)、運維系統(tǒng)和線路/ GIS系統(tǒng)。
[0024]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W下優(yōu)點:
[00巧](1)控制質量.
[0026] 本發(fā)明利用標準化管理、精細化手段,基于=維信息化設計模型,利用軟件智能化 功能在設計流程的各個關鍵點主動控制設計過程與成果,從根本上控制工程設計質量,實 現設計成果"零"差錯。
[0027] (2)提高效率:
[0028] 數字化=維設計平臺從一下=個方面大幅提高設計效率:
[0029] 拉通設計的信息流程,用數據來驅動整個設計過程的自動化;
[0030] 通過設計信息共享,實現一處改動,多張相關圖紙之間智能聯動;
[0031] 應用=維設計平臺的協(xié)同能力,簡化設計中的協(xié)調工作,使多專業(yè)協(xié)同作業(yè)達到 同步可視化水平,避免化皮與返工造成的工期延誤。
[0032] (3)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0033] 管理是為生產服務的,作業(yè)模式的升級必然帶動管理方式的變革。設計院的作業(yè) 管理與技術管理不應再W個人為對象,轉而建立一個集協(xié)同化設計過程管理和標準化知識 管理于一體的技術管理體系,使得設計企業(yè)從勞動密集型企業(yè)蟻變?yōu)榫哂鞋F代化管理模式 的高技術企業(yè)。
[0034] 作業(yè)管理將從針對具體的設計作業(yè)轉到面向企業(yè)的標準化作業(yè)流程。
[0035] 質量管理將從單純提升個體能力轉到注重提高組織能力。
[0036] 設計企業(yè)正在實現從拼技能到拼工具,從拼個體到拼流程,從拼作業(yè)到拼管理的 變革。
[0037] (4)電網信息化:
[0038] 設計是電網信息的源頭,擔負著建立智能電網基礎信息的責任。設計目標將從只 關注設計本身,提升到關注電網設計、建設與運行的全生命周期。只有建立數字化變電設計 平臺,才能為電網的智能化提供必需的工程與技術信息,進而推動整個電網的智能化進程, 設計的數字化是電網智能化的必要條件。
【附圖說明】
[0039] 圖1為成品處理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0040] 圖2為底層數據存儲與服務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0041 ]圖3為設計系統(tǒng)及外部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0042] 圖4為本平臺的層次結構圖
[0043] 其中,1、底層數據存儲與服務系統(tǒng),11、通用方案庫,12、公共數據庫,13、工程數據 庫,14、文件系統(tǒng)數據庫,15、數字化模型數據庫,16、備份數據庫,2、設計系統(tǒng),21、系統(tǒng)設計 模塊,22、工程設計中屯、,23、=維協(xié)同設計模塊,24、電氣二次設計模塊,25、±建設計模塊, 26、小卷冊設計模塊,3、對接系統(tǒng),4、成品處理系統(tǒng),41、CAD出圖,42、±建出圖,43、布置出 圖,44、小卷冊出圖,45、二次出圖,5、外部系統(tǒng),51、移交系統(tǒng),52、技經系統(tǒng),53、物資系統(tǒng), 54、施工系統(tǒng),55、運維系統(tǒng),56、線路/GIS系統(tǒng)。
【具體實施方式】
[0044]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0045] 實施例:
[0046] 如圖1-3所示,一種=維變電站設計平臺,用于對變電站進行=維電氣模型設計, 該平臺包括:
[0047] 底層數據存儲與服務系統(tǒng)1:用W提供=維數字化模型數據和文件數據,并且進行 數據備份,底層數據存儲與服務系統(tǒng)1包括通用方案庫11、公共數據庫12、工程數據庫13、文 件系統(tǒng)數據庫14、數字化模型數據庫15和備份數據庫16,文件系統(tǒng)數據庫14分別與通用方 案庫11、公共數據庫12和數字化模型數據庫15通信,工程數據庫13分別與公共數據庫12和 數字化模型數據庫15通信;
[0048] 設計系統(tǒng)2:從底層數據存儲與服務系統(tǒng)1調用數據,用W對變電站進行=維電氣 模型設計,設計系統(tǒng)2包括系統(tǒng)設計模塊21、工程設計中屯、22、=維協(xié)同設計模塊23、電氣二 次設計模塊24、±建設計模塊25和小卷冊設計模塊26,系統(tǒng)設計模塊21為主接線設計單元, 工程設計中屯、22包括典型方案管理單元、工程設計單元和工程管理單元,=維協(xié)同設計模 塊23包括配電裝置設計單元、數字化模型協(xié)同設計單元,±建設計模塊25包括結構設計單 元、建筑設計單元、水暖設計單元和總圖設計單元,小卷冊設計模塊26包括防雷設計單元、 接地設計單元、照明設計單元、站用電設計單元和電纜敷設單元;
[0049] 對接系統(tǒng)3:與設計系統(tǒng)2連接,用W與外部系統(tǒng)5通信,外部系統(tǒng)5包括移交系統(tǒng) 51、技經系統(tǒng)52、物資系統(tǒng)53、施工系統(tǒng)54、運維系統(tǒng)55和線路/GIS系統(tǒng)56;
[0050] 成品處理系統(tǒng)4:進行變電站=維電氣模型的出圖和管理,并與底層數據存儲與服 務系統(tǒng)1通信,變電站S維電氣模型的出圖包括CAD出圖41、±建出圖42、布置出圖43、小卷 冊出圖44和二次出圖45,±建出圖42包括水暖出圖、結構出圖、建筑出圖、總圖出圖和材料 表,布置出圖43包括配電裝置出圖、材料統(tǒng)計圖、=維效果圖和全站=維模型導出圖,小卷 冊出圖44包括防雷接地出圖、照明站出圖和敷設成品出圖。
[0051] =維變電站設計平臺W數據庫為核屯、、W=維技術為手段,結合標準化知識管理 體系的精細化變電設計平臺。平臺通過設計數據驅動與共享實現設計流程的自動化,借助 =維技術實現設計成果的精細化,進而實現全專業(yè)模型級的協(xié)同設計。平臺具有=項技術 特征:
[0052] 1、數字化技術
[0053] 平臺由工程數據庫支持,設計的二維圖紙和=維模型中的所有設備、材料都具有 詳盡的參數,運就達成=個目的:
[0054] (1)通過圖形與參數識別,結合計算程序、規(guī)程規(guī)范,智能化精細設計,全面提高變 電設計水平。
[0055] (2)通過相互關聯的設計數據驅動實現變電設計過程的自動化,通過數據共享實 現一處修改多處相關圖紙聯動。由此全面提高設計效率,杜絕設計差錯。
[0056] (3)設計派生的工程數據庫通過數字化移交的方式,為智能電網的ERP、GIS、物流 采購、資產管理等所有信息系統(tǒng)提供基礎信息,幫助W上系統(tǒng)更加高效準確地運行。
[0057] 2、S維技術
[0058] 變電設計的本質是注重解決空間位置關系的布置設計,要求通過不斷優(yōu)化方案, 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盡量減少占地。二維設計無法較好地滿足空間設計的復雜要求,只有 =維設計才可能根本滿足變電設計的特質。=維設計的本宗旨是實現二維設計不能企及的 精細化設計成果。
[0059] 變電站=維模型不僅用于效果展示,是一個集計算、校驗、統(tǒng)計材料、提取施工圖 和多專業(yè)協(xié)同設計于一體的智能模型;是一個貫穿方案設計、初步設計、施工圖和竣工圖全 部設計周期的設計模型;是一個貫穿設計、施工和運行管理全生命周期的移交模型。
[0060] 3、標準化知識管理系統(tǒng)
[0061] 設計企業(yè)的核屯、技術在于多年的知識積累,將分散在"個人"頭腦及其計算機中的 知識成果W標準化的方法提取出來,結合國網的典設,就可W建立設計企業(yè)的核屯、知識庫。 變電設計平臺就是知識庫的載體和應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