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掃描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立體掃描裝置是一種用來檢測并分析現(xiàn)實世界中物體或環(huán)境的形狀(幾何構造)與外觀數據(如顏色、表面反照率等性質)的儀器,其搜集到的數據常被用來進行三維重建計算,以在虛擬世界中建立實際物體的數字模型。
[0003]目前現(xiàn)有的立體掃描機,大都將立體物件放置于平臺上,而再以多個掃描模塊對所述立體事件以多個不同視角進行圖像獲取的動作。
[0004]然而,目前以多視角進行掃描的設計,雖然可獲取到掃描物的立體數據,然而由于掃描物與掃描裝置僅在同一水平高度進行掃描,故而立體物件的頂部并不易被掃描到,且若立體物件沿著垂直方向存有造型分布時,更容易造成數據上的較大差異。另一方面,立體物件的底部也因立設于平臺,容易受平臺干擾而無法順利地被掃描。
[0005]基于上述,使用者勢必以多個視角獲取不同的立體圖像之后,再設法將這些立體圖像予以結合,然此舉需耗費較長時間以將多個不同視角的立體圖像予以結合,且又容易讓結合后的立體圖像的精度失準。
[0006]據此,如何在立體掃描過程中能無死角地對立體物件進行掃描,且因此減少所需獲取的立體圖像,以利后續(xù)降低因結合而產生的精度失準問題,便成為相關人員所需考慮解決的。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掃描裝置,其搭配以相關的移動構件,而能以各種角度對立體物件進行掃描。
[0008]本實用新型的掃描裝置,用以掃描立體物件而建構出所述立體物件的立體圖像。掃描裝置包括基座、平臺、延伸臂以及掃描模塊。平臺可移動地設置于基座上,立體物件放置于平臺上。延伸臂設置于基座,且延伸臂從平臺的下方延伸至平臺的上方。掃描模塊可移動地組裝于延伸臂以掃描位于平臺上的立體物件。
[000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延伸臂具有弧形軌道,且掃描模塊可移動地設置于弧形軌道。
[001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弧形軌道的相對兩端分別位于平臺的正上方與平臺的正下方。
[001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平臺為透光平臺,且掃描模塊所產生的光線波長位于透光平臺所允許穿透的光線波長的范圍之內。
[001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平臺以中心軸而可旋轉地組裝于基座上。
[001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延伸臂的相對兩端位于中心軸上。
[0014]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還包括滾珠軸承,設置在上述的基座上,且平臺可轉動地承載于滾珠軸承上。
[001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滾珠軸承具有面對延伸臂的缺口。
[0016]基于上述,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延伸臂于基座上,且使延伸臂能從平臺的下方延伸到平臺的上方,并進而將掃描模塊可移動地組裝于延伸臂上,因此能使掃描模塊沿著延伸臂移動而使立體物件的頂部與底部均位于掃描模塊的掃描范圍內。據此,掃描模塊便能以各種不同角度對平臺上的立體物件進行掃描,從而克服現(xiàn)有掃描裝置的掃描死角,以達到對立體物件進行全境掃描的效果。
[0017]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掃描裝置的示意圖;
[0019]圖2是圖1的掃描裝置的剖視圖;
[0020]圖3是圖1的掃描裝置的局部構件爆炸圖。
[0021]附圖標記說明:
[0022]100:掃描裝置;
[0023]110:基座;
[0024]112:本體;
[0025]114:懸階;
[0026]116:溝槽;
[0027]120:平臺;
[0028]130:延伸臂;
[0029]132:弧形軌道;
[0030]140:掃描模塊;
[0031]142:光源;
[0032]144:圖像獲取單元;
[0033]150:滾珠軸承;
[0034]200:立體物件;
[0035]C1:中心軸;
[0036]El:第一端;
[0037]E2:第二端;
[0038]V1、V2:缺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39]圖1是依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一種掃描裝置的示意圖。圖2是圖1的掃描裝置的剖視圖。請同時參考圖1與圖2,在本實施例中,掃描裝置100可針對立體物件200進行三維建模(three dimens1nal model construct1n, 3D model construct1n),以建立關聯(lián)于立體物件200的數字立體模型,使用者能通過對立體物件200的數字立體模型予以進一歩地分析或將其復制而重新建構另一個立體物件。
[0040]在此,掃描裝置100包括基座110、平臺120、延伸臂130以及掃描模塊140,其中掃描模塊140包含光源142與圖像獲取單元144 (在此不因圖示而限制其數量與配置的位置,其根據設計需求而能予以適當地改變),而光源142例如是采用發(fā)光二極管或激光,通過所產生光線在立體物件200產生反射后,再以圖像獲取單元144進行獲取并記錄,從而形成當下立體物件200的立體圖像。
[0041]平臺120可動地設置在基座110上,延伸臂130設置于基座110的底部,且延伸臂130從平臺120的下方(基座110的底部)繞過平臺120而延伸至平臺120的上方。掃描模塊140可移動地組裝于延伸臂130。因此,當立體物件200放置于平臺120后,掃描模塊140便能沿著延伸臂130來回移動而對立體物件200進行掃描。
[0042]進一歩地說,延伸臂130具有弧形軌道132,其跨越于平臺120的相對側,亦即,弧形軌道132上彼此相對的第一端E1、第二端E2分別是在平臺120的正上方與正下方。如此一來,當掃描模塊140沿著弧形軌道132移動至第一端E1時,掃描模塊140正位于平臺120的正上方,即等同于掃描模塊140是位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