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端按鍵實現方法、裝置及移動終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實施例設及移動終端技術領域,尤其設及一種終端按鍵實現方法、裝置及 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fā)展,移動終端的功能也越來越豐富,隨之移動終端上的功 能按鍵也越來越多。例如,i化one手機,前面一個home按鍵、側面兩個音量按鍵、頂部1個 電源按鍵總共4個,或0PP0手機,兩個側面,其中一個側面有兩個音量按鍵、另一個側面有 一個電源按鍵,總共3個,等等。
[0003] 但是,上述移動終端都存在一個問題,按鍵數量特別多不利于節(jié)約成本,且由于側 面按鍵的存在,導致用戶在使用手機支架看視頻或者是固定在汽車上導航時,比較容易誤 觸碰到手機周邊的按鍵。另外按鍵基本都是排布在側面、頂端或背面,而用戶在使用手機的 時候,視覺角度是正對著手機,所W按鍵在側面甚至是背面是特別不直觀的。
【發(fā)明內容】
[0004]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終端按鍵實現方法、裝置及移動終端,W減少用戶在使用 手機支架看視頻或者是固定在汽車上導航時,導致的誤觸碰,并且方便用戶操作。
[0005] 第一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移動終端,包括中框、觸摸屏、電池和電池蓋, 其中,還包括:
[0006] 彈性按鍵,設置在所述觸摸屏和/或電池蓋與所述中框之間,用于在所述觸摸屏 或所述電池蓋處于按下狀態(tài)時觸發(fā)。
[0007] 第二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終端按鍵實現方法,采用本發(fā)明任意實施例 所提供的移動終端執(zhí)行,所述方法包括:
[000引檢測用戶手指在所述彈性按鍵的位置對所述觸摸屏和/或電池蓋的觸碰操作;
[0009] 根據所述觸碰操作在所述觸摸屏上顯示對應的功能按鍵。
[0010] 第=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終端按鍵實現裝置,配置于本發(fā)明任意實施 例所提供的移動終端內,該裝置包括:
[0011] 檢測模塊,用于檢測用戶手指在所述彈性按鍵的位置對所述觸摸屏和/或電池蓋 的觸碰操作;
[0012] 按鍵顯示模塊,用于根據所述觸碰操作在所述觸摸屏上顯示對應的功能按鍵。
[0013] 本發(fā)明實施例通過在移動終端的觸摸屏和/或電池蓋與所述中框之間設置彈性 按鍵,將彈性按鍵隱藏在移動終端的內部,避免了用戶在使用手機支架看視頻或者是固定 在汽車上導航時導致的誤觸碰,并且方便用戶操作。
【附圖說明】
[0014] 圖la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移動終端的正面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5] 圖化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移動終端的背面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6] 圖Ic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移動終端的正面主視結構中的A-A示意圖;
[0017] 圖Id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移動終端的彈性按鍵位置結構示意圖;
[0018] 圖le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移動終端的彈性按鍵位置結構示意圖;
[0019] 圖If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移動終端的彈性按鍵被按下時觸摸屏呈傾斜狀的 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終端按鍵實現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0020] 圖3a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用戶手指觸碰觸摸屏不同位置對應不同功能按鍵 的顯示界面結構示意圖;
[0021] 圖3b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提供的移動終端音量調節(jié)按鍵對應的顯不界面不意圖;
[0022] 圖3c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移動終端的電源按鍵對應的顯示界面結構示意 圖;
[0023]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四提供的終端按鍵實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蒞理解的是,此處所描 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非對本發(fā)明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 于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本發(fā)明相關的部分而非全部結構。
[0025] 實施例一
[0026] 結合圖la、圖化、圖1C、圖Id和圖le,該移動終端包括;中框11、觸摸屏12、電池 13、電池蓋14和彈性按鍵15。
[0027] 移動終端可W是智能手機、ipad等通信設備。典型的移動終端結構包括了中框 11、觸摸屏12、電池13和電池蓋14。如圖la所示,中框11是指觸摸屏12和電池蓋14之 間的部分,在組裝成移動終端時,可在其外側安裝邊框,也可直接充當邊框;觸摸屏12固定 在中框11中。電池13和電池蓋14 一般設置在終端中框11的背面。
[002引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進一步增設了彈性按鍵15,彈性按鍵15設置在所述觸摸屏12和 /或電池蓋14與所述中框11之間,用于在所述觸摸屏12或所述電池蓋14處于按下狀態(tài)時 觸發(fā)。
[0029] 具體的,彈性按鍵15可W為薄膜按鍵,如圖la和圖Ic所示,所示,可W設置在所 述觸摸屏12與所述中框11之間,如圖Id所示,具體可W固定設置在中框11上即中框11 的凹槽內,或者如圖化所示,設置在所述電池蓋14與所述中框11之間,如圖le所示,具體 可W設置在電池蓋14上,或者,在所述觸摸屏12與所述中框11和所述電池蓋14與所述中 框11之間均設置有彈性按鍵15。
[0030] 例如,當將彈性按鍵15設置在所述觸摸屏12與所述中框11之間時,當用戶需要 某個功能按鍵時,則使用手指從所述觸摸屏12上方觸碰或者按壓所述彈性按鍵15所在位 置處,所述觸摸屏12將整體發(fā)生位置移動,對其下方的彈性按鍵15進行按下操作,則觸發(fā) 相應的功能。同理,當彈性按鍵15設置在所述電池蓋14與所述中框11之間(例如,將彈 性按鍵15固定設置在所述電池蓋14上)時,用戶需要某個功能按鍵時,則使用手指從所述 觸摸屏12上方或從移動終端背面按壓所述彈性按鍵15所在位置處,彈性按鍵15進行按下 操作,則觸發(fā)相應的功能。
[0031] 本實施例通過在移動終端的觸摸屏和/或電池蓋與所述中框之間設置彈性按鍵, 有效的隱藏了彈性按鍵,無需在移動終端的側面或背面設置外露的彈性按鍵,避免了用戶 在使用手機支架看視頻或者是固定在汽車上導航時導致的誤觸碰。同時,由于彈性按鍵隱 藏在較大面積的觸摸屏或電池蓋之下,因此也不會因為按鍵較小造成用戶的誤操作,尤其 避免了用戶在終端背面操作按鍵的不便,所W能方便用戶操作。
[0032] 為了使用戶操作更加方便,優(yōu)選的將上述彈性按鍵設置在所述終端的底端,例如 設置在觸摸屏的底端的下方,該樣方便用戶握持終端的手指按下。
[0033] 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所述彈性按鍵的數量為至少兩個,分散設置在所述觸摸 屏和/或電池蓋與所述中框之間,且所述觸摸屏或所述電池蓋在按下部分所述彈性按鍵時 呈傾斜狀態(tài)。
[0034] 例如,當彈性按鍵的數量為多個時,則可W分散設置在所述觸摸屏與所述中框之 間,或者分散設置在所述電池蓋與所述中框之間,或者分別設置在所述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