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586231閱讀:30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被安裝在室內墻面上使用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尤其是一種同時具有圖像的讀取功能和印制功能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
作為圖象處理裝置的具體實例,有被安裝在居室的墻面上使用的傳真機裝置。這個壁掛式傳真機裝置在使用時不希望傳真機裝置在墻壁上形成很大的突出,所以與其它的放在桌面上使用的傳真機裝置相比使壁掛式傳真機裝置薄型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一般是如

圖11所示的那樣,在筐體內設有圖象讀寫一體頭Y而構成的傳真機裝置。在圖中所示的圖象讀寫一體頭Y中,設有安裝在透明罩2的一側面上的盒體1,在該盒體1的內部,設有照明設置在透明罩2的表面上的圖像讀取線L的光源3和原稿圖像成像用的鏡頭5。在盒體1的其它側面上裝有基板4,在該基板4的表面4A和背面4B上以基板4的縱向延伸形式分別排列設置多個感光元件4a以及多個發(fā)熱元件4b。
在具備了這樣構成的圖象讀寫一體頭Y的傳真機裝置中,原稿D由送紙滾筒P1輸送并且與透明罩2的表面形成緊密接觸。在這個輸送過程中,原稿D的表面被光源3照明,于是原稿D上的反射光通過鏡頭5聚焦,原稿D的圖像成像在各個感光元件4a上,然后由各個感光元件4a輸出圖像信號。另一方面,熱敏式記錄紙K由送紙滾筒P2輸送并與各個發(fā)熱元件4b形成緊密接觸的狀態(tài)。在這個輸送過程中通過被選擇到的發(fā)熱元件4b的發(fā)熱,圖像被成形印制在記錄紙K上。對于這樣構成的傳真機裝置通過分別設置讀取頭和印制頭可以使整體薄型化。
但是,在上述的傳真機裝置中,送紙滾筒P1、P2設置成夾住圖象讀寫一體頭Y整體的狀態(tài),使送紙滾筒P1、P2增大了在圖象讀寫一體頭Y在厚度方向的幅度。因此,應用上述的以往的技術,不能夠使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充分作到薄型化,安裝在墻壁上使用時該裝置的整體在墻面上呈現(xiàn)很大的突出。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解決或者減少上述以往的技術問題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
依照本發(fā)明所提供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具有可以安裝在垂直墻面上的筐體和組裝在筐體內的圖象讀寫一體頭,并且在上述圖象讀寫一體頭中具有在一面上排列設置多個感光元件的基板、包圍住上述多個感光元件安裝在上述基板的上述一面上的盒體、與上述基板保持一定的間隔形成對置的安裝在上述盒體內的輸送原稿的透明罩、設置在盒體內的照明上述原稿的光源、設置在盒體內將由上述光源照明的原稿的圖像成像在上述多個感光元件上的多個鏡頭、與上述多個感光元件同方向排列并設置在基板上的多個印字用元件的圖象處理裝置,將上述基板的上述一面的一部分,作為向上述盒體的側方露出的露出面,并且,在上述露出面上設置上述多個印字元件。
在這個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中,使原稿緊密接觸在透明罩的表面上進行輸送的原稿用送紙滾筒和使記錄紙緊密接觸多個印字元件進行輸送的記錄紙用送紙滾筒一同設置在基板的同一面?zhèn)取R虼?,與以往的技術不同,不必要把原稿用以及記錄紙用的送紙滾筒設置成夾住圖象讀寫一體頭整體的狀態(tài)。其結果可以使上述的各個送紙滾筒不在圖象讀寫一體頭的厚度方向上增加幅度,可作到裝置整體薄型化。
在理想的實施例中,設置上述透明罩越是接近露出面的部分越是與上述基板的間隔越大,相對于上述基板呈傾斜狀態(tài)。
依照這樣的構成,在原稿用送紙滾筒與透明罩對置的場合下,確保了原稿用送紙滾筒與記錄紙用送紙滾筒的相互間距,并可使原稿用送紙滾筒接近基板。從而,可使原稿輸送路徑與記錄紙的輸送路徑之間不發(fā)生干擾,進一步使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薄型化。
在理想的實施例中,在上述盒體上設有與上述露出面形成交叉狀立向設置在上述基板的上述一面上的外側部,并且該外側部的至少一部分從基板上越是向上越是向與上述露出面的相反方向傾斜,相對于上述基板呈傾斜狀態(tài)。
依照這樣的構成,只需將上述盒體的外側面設為傾斜狀態(tài),便可以把透明罩設置在遠離露出面的位置。從而,可確保原稿用送紙滾筒與記錄紙用送紙滾筒之間的距離,適當?shù)卦O定原稿輸送路徑和記錄紙輸送路徑。另外,通過利用上述盒體的外側面的傾斜構造,使記錄紙用送紙滾筒與上述盒體的外側面不發(fā)生相互干擾,并且使記錄紙用送紙滾筒可以接近上述盒體的外側面。
在理想的實施例中,將上述多個鏡頭設置成越是接近上述透明罩的部分越是向上述露出面的相反方向傾斜,相對于基板呈傾斜狀態(tài)。
在上述透明罩上,與多個鏡頭對置的部分為圖像讀取線。所以,在上述的構成中,所謂設定在透明罩上的圖像讀取線意為設定在與基板的露出面的反對方向上。由于原稿用送紙滾筒設置在上述圖像讀取線的對面,所以這個構成同樣可充分確保原稿用送紙滾筒與記錄紙用送紙滾筒之間的距離。另外,如果使鏡頭傾斜,不會增加盒體的厚度尺寸,使上述圖像讀取線與多個感光元件之間的距離(原稿反射光的光路)加長,可以加深鏡頭焦點的景深,有利于提高圖像讀取的質量。
在理想的實施例中,上述各個印字元件為發(fā)熱元件,并且設有與上述基板的上述面的反面重疊的散熱板。
依照這樣的構成,可以以熱轉印的記錄方式或熱敏記錄方式進行圖像印制。另外,通過散熱板的散熱作用,可以使發(fā)熱元件的發(fā)熱溫度保持在圖像印制的最佳溫度。
在理想的實施例中,在上述筐體中設有能夠嵌合在固定安裝在上述墻面上的掛物用部件上的嵌合部。
依照這樣的構成,通過把上述嵌合部嵌合在上述掛物用部件上,可以簡單地將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安裝在墻壁上。
在理想的實施例中,在筐體的前面部上,設有至少1個以上的可使原稿以及記錄紙排出筐體外部的排出口和多個操作鍵,并且將上述多個操作鍵設置在上述筐體安裝在上述墻面上時的上述排出口的上方。
依照這樣的構成,對于把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安裝在墻壁上使用的場合,從排出口排出的原稿和記錄紙依靠自重垂向下方,不會遮蓋住各個操作鍵。
在理想的實施例中,在上述筐體內設有記錄紙用的放置部,并且該放置部設置在當上述筐體安裝在上述墻面上時的上述筐體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的靠下方,即,在筐體內設置在偏下方的位置。
依照這樣的構成,在把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安裝在墻壁上使用時,可以使該裝置的重心位于筐體的靠下方,從而使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的安裝狀態(tài)穩(wěn)定。
在理想的實施例中,上述筐體在其內部安裝有上述圖象讀寫一體頭,并且具備在其前面部的至少一部形成開口的筐體主體部和可以開閉上述開口部分的至少1個以上的蓋體的構成,并且通過設置在上述蓋體上的原稿用以及記錄紙用的多個送紙滾筒,當閉合上述蓋體時使上述多個送紙滾筒與上述透明罩和上述多個印字元件構成各自相對的位置。
依照這樣的構成,容易置入原稿用和記錄紙用的多個送紙滾筒,另外,當原稿和記錄紙發(fā)生卡紙時,通過打開蓋體使原稿用送紙滾筒與透明罩分離或記錄紙用送紙滾筒與多個印字用元件分離,可以輕易地取出發(fā)生卡紙的原稿或記錄紙。
在理想的實施例中,作為上述蓋體由設置有上述原稿用送紙滾筒的第1蓋體和設置有上述記錄紙用送紙滾筒的第2蓋體構成,并且在上述的筐體內形成有由上述第1蓋體所覆蓋的原稿輸送路徑和由上述第2蓋體所覆蓋的記錄紙輸送路徑。
依照這樣的構成,當在原稿輸送路徑或記錄紙輸送路徑中發(fā)生卡紙時,通過相應開閉第1蓋體或第2蓋體中任何一個便可以順利進行處理。
在理想的實施例中,在上述筐體中,當該筐體安裝在上述墻面上時,在上述圖象讀寫一體頭的透明罩的靠上方位置設有原稿插入口,在上述圖象讀寫一體頭的多個印字元件的下方位置設有記錄紙用放置部。
依照這樣的構成,可以使從原稿插入口到圖象讀寫一體頭的原稿輸送路徑和從記錄紙用的放置部到圖象讀寫一體頭的記錄紙輸送路徑在不增加圖象讀寫一體頭的厚度方向的幅度的條件下切實形成。
在理想的實施例中,在上述第1蓋體與上述第2蓋體之間形成間隙,并且把該間隙作為上述原稿以及上述記錄紙的共用排出口。
依照這樣的構成,只設置一個原稿用以及記錄紙用的排出口即可,并且可以利用第1蓋體和第2蓋體來形成這個排出口,使制作工藝簡化。
在理想的實施例中,在上述排出口的開口邊緣部形成剪切記錄紙的切刀。
依照這樣的構成,可以利用上述的切刀便利地切斷從排出口排出的記錄紙。
在理想的實施例中,上述切刀形成在當上述筐體安裝在上述墻面上時的面向下方的上述第1蓋體的一側邊緣部。
依照這樣的構成,對于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安裝在墻壁上使用的場合,在切斷從上述排出口排出來的記錄紙時,可以用手指按住呈現(xiàn)在上述切刀靠下部的記錄紙的一部分,從而可更切實地切斷記錄紙。
在理想的實施例中,上述切刀形成在上述第1蓋體的一側邊緣部中的除去其縱向兩個端部的區(qū)域。
依照這樣的構成,通過捏住該第1蓋體上的沒有上述切刀的部分可以切實地進行第1蓋體的開閉操作。
在理想的實施例中,在上述圖象讀寫一體頭中,設有當閉合上述第2蓋體時承受支撐上述記錄紙用壓紙滾筒的軸部的擋板。
依照這樣的構成,可以準確地確定記錄紙用送紙滾筒與圖象讀寫一體頭的位置。
關于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以及優(yōu)點,參照附圖進行以下詳細說明。相信將會更加明了。
下面對附圖進行簡單的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的斜視圖。
圖2是圖1的Ⅱ-Ⅱ剖視圖。
圖3是在圖1所表示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中使用的圖象讀寫一體頭的分解斜視圖。
圖4是圖3所表示的圖象讀寫一體頭的剖視圖。
圖5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的圖象讀寫一體頭的剖視圖。
圖6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3的圖象讀寫一體頭的剖視圖。
圖7是本發(fā)明的實施例4的圖象讀寫一體頭的斜視圖。
圖8是圖7的Ⅷ-Ⅷ的剖視圖。
圖9是圖7所表示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的蓋體呈開啟狀態(tài)的剖視圖。
圖10是圖7所表示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中使用的圖象讀寫一體頭的分解斜視圖。
圖11是表示以往的一例圖象讀寫一體頭的剖視圖。
以下,就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參照附圖進行詳細的說明。
圖1至圖4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在這些圖中與以往的實例相同或類似的部件使用相同的符號表示。
如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A的構成中,具備了筐體90、安裝在該筐體90內的圖象讀寫一體頭X、原稿用送紙滾筒P1以及記錄紙用送紙滾筒P2。
如圖3以及圖4所示,圖象讀寫一體頭X由盒體1、透明罩2、鏡頭列5、光反射防止部件6、基板4以及其它后述的部件所構成。
基板4由陶瓷制成,呈長矩形的板狀。在這個基板4的表面(單面)4A上設置有多個光源3、多個圖像感應芯片41、多數(shù)驅動IC8以及多個發(fā)熱元件4b。
多個光源3,例如對于使用LED芯片的構成,在基板4的縱向以適當?shù)拈g隔隔開排列設置。在可以讀取彩色圖像的場合,作為多個光源3,例如可以使用可發(fā)出紅、綠、藍色光的光源或可發(fā)出白色光的光源。多個圖像感應芯片41是集成了多個感光元件4a具有光電轉換機能的半導體芯片,與多個光源3列保持基本平行的狀態(tài)排列設置。
多個發(fā)熱元件4b即是本發(fā)明中所說的印字元件。這些多個發(fā)熱元件4b,可以由例如把在由氧化釕等作為導體成分的厚膜阻抗基上通過印刷燒結而成的發(fā)熱阻抗體40在基板4的縱向排列設置,呈線狀延伸,并通過形成在其縱向以一定的時間間隔對該發(fā)熱阻抗體40實施斷電的配電線路模型制作而成。多個驅動IC8是用于控制驅動多個發(fā)熱元件4b的發(fā)熱,與多個光源3一樣,沿基板4的縱向以適當?shù)拈g隔隔開排列設置在基板4上。
相對多個發(fā)熱元件4b列設置在基板4的橫向的第1側部42或在其旁邊形狀,驅動IC8、感光元件4a以及光源3的各個列設置在靠近基板4的橫向的第2側部43一側。在基板4的表面4A上,形成有與設置在該表面4A上的上述各種元件相關的配電線路模型(圖示略)。在基板4的適當?shù)奈恢蒙显O有導通上述配電線路模型的1個或多個連接頭(圖示略),通過連接在該連接頭上的連接電線可以形成從外部設備對上述各種元件的電力供給和各種信號的輸入輸出。
盒體1例如是由含有氧化鈦的聚碳酸酯的白色合成樹脂制成,其縱向尺寸與基板4基本相同。將這個盒體1避開多個發(fā)熱元件4b的設置處安裝在基板4的表面4A上。在基板4的表面4A上,其中靠近第1側部42的一部分向盒體1一側方向露出的面作為露出面49,在這個露出面49上設有多個發(fā)熱元件4b。作為把基板4與盒體1的組裝方法,例如可以采用使盒體1與基板4相互卡住或者用彈簧夾夾住或者用粘合劑粘住的方法。
透明罩2用于引出作為讀取對象的原稿D,例如是由透明玻璃板或合成樹脂板制成。該透明罩2嵌入在盒體1的凹部10與基板4保持一定的間隔。但是,透明罩2越靠近基板4的第1側部42其與基板4的間隔就越大,相對于基板4形成傾斜狀態(tài)。在盒體1上與露出面49形成交叉并在基板4的表面4A上立向設置有外側面1a,這個外側面1a越是靠近透明罩2越向基板4的第2側部43傾斜,形成傾斜面。
鏡頭列5是由把多個筒形鏡頭51排列安裝在細長狀的合成樹脂鏡頭座50上而形成。用筒形鏡頭51作為結像用鏡頭,可以使原稿D的圖像等倍原樣地成像在各個感光元件4a上。不過,在本發(fā)明中,也可以使用其他類型的鏡頭。這個鏡頭列5嵌入在盒體1內部的凹槽16中,與透明罩2形成對置。并且,這個鏡頭列5越是接近透明罩2越向基板4的第2側部43靠近,相對于基板4呈傾斜狀態(tài)。在透明罩2的表面上,其中與鏡頭列5對置的部分為圖像讀取線L。
在盒體1的內部,設有第1和第2光路12、12a。第1光路12是將由多個光源3發(fā)出的光導向圖像讀取線L,在盒體1的厚度方向形成貫通。第2光路12a是將從圖像讀取線L反射回來的光通過鏡頭列5導向多個感光元件4a上的光路,并在其構成中包括凹槽16。如上所述,由于盒體1為白色樹脂制成,盒體1的內部各處均為高光反射率的白色。所以,由多個光源3所發(fā)出的光在第1光路12中一邊與高反射率的白色壁面形成反射一邊被導向圖像讀取線L,可以提高照在圖像讀取線L上的光照射效率。
光反射防止部件6例如由含有黑色顏料和玻璃粉的聚碳酸酯或ABS樹脂等的合成樹脂制成,在各處的表面為高光吸收率的黑色。將這個光反射防止部件6設置在盒體1底部上的凹部內,形成圍住多個圖像感應芯片41的周圍的狀態(tài)。更具體的是,該光反射防止部件6形成有位于多個圖像讀取芯片41上方的上壁部60、從該上壁部60向基板4方向突出的側壁部61、62,通過這些部分把多個圖像感應芯片的周圍圍住。在上壁部上為了不阻擋第2光路12a設有透光縫63。
光反射防止部件6通過將在上壁部60上形成的多個突起部64嵌入在凹部11上連續(xù)設置的多個凹部中,形成被安裝在盒體1中的狀態(tài)。這樣,由于多個圖像感應芯片41的周圍被光反射防止部件6所圍住,可以使原稿D的反射光不受凹部11的白色壁面的影響,并且即使在該光反射防止部件6的內方區(qū)域中,也能不散射從原稿D的反射光。從而可以防止干擾各個感光元件4a的散射光的射入。另外,光反射防止部件6還具有擋住盒體1外部的光的功能。具體是,盒體1的外側部1a和基板4的表面4A的交叉部存在縫隙,這個光反射防止部件6可以遮擋住從縫隙處進入的射向感光元件4a的外部光線。作為防止圖像感應芯片4a周圍的散射光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把空間室11的壁面涂成黑色或者在空間室11的壁面上粘貼黑色的紙或膠片的方法來取代使用光反射防止部件6的方法。
如圖1所示,筐體90例如由合成樹脂制成,在其上面部91上,形成沿這個筐體90的橫向延伸的原稿插入口91a。在筐體90的前面部92的上部設有各種多個操作鍵92a和表示部92b,在這些操作鍵92a和表示部92b的下方,設有原稿排出口92c和記錄紙排出口92d。
如圖2所示,原稿用送紙滾筒P1安裝在筐體90內與圖象讀寫一體頭X的透明罩2形成對置。從原稿插入口91a到原稿排出口92c的一定區(qū)域形成設有原稿用送紙滾筒P1和送紙輥94的原稿輸送路徑。記錄紙用送紙滾筒P2安裝成與圖象讀寫一體頭X的多個發(fā)熱元件4b對置的狀態(tài)。在筐體90的內部的記錄紙用送紙滾筒P2下方的底部形成有可置入長尺狀的熱敏式記錄紙K紙卷R的裝入部95。從該裝入部95到記錄紙排出口92d的一定的區(qū)域形成記錄紙的輸送路徑。
下面,關于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A的作用進行說明。
如圖2所示,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A掛在屋內垂直墻壁H上使用。在本實施例中,將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A安裝在墻壁H上的方法是,把筐體90背面93的上部上所形成的透孔93a的邊緣部掛在固定在墻壁上的螺釘N等的掛物用部件上。所以,透孔93a的邊緣部相當于本發(fā)明所說的嵌合部的一例。不過,本發(fā)明中提到的嵌合部的具體構成不僅限于此。作為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A的墻壁H安裝方法也可以采用其它各種方法。例如,可以采用預先按照筐體90的形狀形成一個金屬構架,然后將其掛在固定在墻壁H上的掛物用部件上的方法。
在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A中,原稿用以及記錄紙用的送紙滾筒P1、P2設置在圖象讀寫一體頭X的基板4的同一面?zhèn)壬?。所以?個送紙滾筒P1、P2在圖象讀寫一體頭X的厚度方向上不會有很大的突出,從而可使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A薄型化。由于圖象讀寫一體頭X的盒體1的外側面1a為傾斜狀,在與露出面49對面的區(qū)域里可以獲得更大的設置記錄紙用送紙滾筒P2的空間。從而,不需增大露出面49的寬度便可以把記錄紙用的送紙滾筒P2設置在該露出面49對面的區(qū)域中,可以使裝置整體進一步小型化。
原稿用以及記錄紙用的送紙滾筒P1、P2以同一方向安裝在筐體90內。并且,送紙滾筒P1、P2以同一方向擠壓透明罩2和多個發(fā)熱元件4b。因此,使在筐體90內安裝送紙滾筒P1、P2的安裝操作更為容易。由于在圖象讀寫一體頭X中,多個圖像感應芯片41、發(fā)熱元件4b以及驅動IC8都設置在基板4的同一面上,使安裝操作更為容易。另外由于配電線路模型只形成在基板4的表面4A上可提高生產(chǎn)效率。
以下,關于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A對原稿D的圖象讀取動作和記錄紙K的圖像印制動作進行說明。
如圖2和圖4所示,原稿D的圖像讀取動作是,首先將原稿D插入原稿插入口91a,通過多個送紙輥94的轉動將原稿D輸送到原稿用送紙滾筒P1與透明罩2之間的圖像讀取線L的位置。然后,由光源3照明原稿D表面上的圖像讀取線L,原稿D的反射光通過鏡頭列5聚焦,將原稿D的圖像成像在多個感光元件4a上。至此,原稿D在主掃描方向上的一行的圖像數(shù)據(jù)被讀取,該圖像信號被多個感光元件4a輸出。再通過原稿用送紙滾筒P1將原稿D輸送向副掃描方向,一行一行地反復執(zhí)行上述的圖像讀取處理,當完成了一頁的圖像讀取后原稿D從筐體90的原稿排出口92c排出。
另一方面,在記錄紙K上印制圖像的場合,首先,從紙卷R引出的記錄紙K被輸送到記錄紙用送紙滾筒P2與多個發(fā)熱元件4b之間。由多個驅動IC8接收從圖象讀寫一體頭X的外部發(fā)出的圖像數(shù)據(jù),根據(jù)圖像數(shù)據(jù)控制多個發(fā)熱元件4b有選擇地通電發(fā)熱,通過這樣的動作,所要的圖像被一行一行地記錄在記錄紙K上,圖像記錄完了后,記錄紙K從筐體90的記錄紙排出口92d被排出。
上述的圖像讀取動作和圖像印制動作即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同時進行。在同時進行原稿輸送和記錄紙輸送的場合下,這個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A可以使原稿D與記錄紙K不發(fā)生相互干擾使兩方的輸送順暢地進行。即,在這個壁掛式圖像處理裝置A中,盒體1的外側面1a為傾斜狀態(tài),由此透明罩2可以設置在遠離記錄紙用送紙滾筒P2的位置,對于與透明罩2對置的原稿用送紙滾筒P1也可以設置在遠離記錄紙用送紙滾筒P2的位置。另外,由于透明罩2為傾斜狀態(tài),原稿用送紙滾筒P1靠近基板4的表面4A而遠離記錄紙用送紙滾筒P2。又由于鏡頭列5為傾斜狀態(tài),設定在透明罩2上的圖像讀取線L遠離記錄紙用送紙滾筒P2,這樣的構成,可以使原稿用送紙滾筒P1遠離記錄紙用的送紙滾筒P2。從而,這個壁掛式圖形處理裝置A中保證了送紙滾筒P1、P2的距離,有效地利用了空間。所以,不會增大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A的尺寸并可以避免由送紙滾筒P1、P2同時輸送的原稿D和記錄紙K相互干擾而發(fā)生圖像的讀取動作和印制動作的故障。原稿D和記錄紙K在原稿排出口92c和記錄紙排出口92d附近相互接近。但是在這個部分的原稿D和記錄紙K業(yè)已被各自的排出口92c、92d分開,所以再這個部分,原稿D與記錄紙K即使相互接近也不會發(fā)生故障。
原稿D和記錄紙K經(jīng)排出口92c、92d被排出后,由于其前端的自重垂向下方。所以,設置在排出口92c、92d上方的多個操作鍵92a和表示部92b不會被原稿D和記錄紙K遮擋。即使在原稿D和記錄紙K正在排出的過程中也可以正常地進行操作鍵92a的操作和表示部92b的確認。
圖5和圖6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2和實施例3。另外在圖5至圖10中,對于與實施例1相同或類似的部件用同一符號表示。
在圖5所示的圖象讀寫一體頭Xa中,盒體1的光路12的全體或其中的一部分由透明導光部件12b構成。在這樣的構成中,光源3發(fā)出的光在導光部件中傳播時,到達導光部件12b的側面的光可以被該側面完全反射。所以,光路12的壁面不做成白色也可以使光高效地被傳導至圖像讀取線L上。
在圖6所示的圖象讀寫一體頭Xb中具有把透明罩2設置成與基板4平行的構成。但是,盒體1的外側面1a的至少一部分區(qū)域形成曲面或平面的傾斜面。這樣的只把盒體1的外側面1a做成傾斜面的構成也可以使設置在盒體1的透明罩2向基板4的第2側部43側傾斜。從而,可以確保并有效利用原稿用送紙滾筒P1與記錄紙用送紙滾筒P2之間的空間。當然,把盒體1的外側面1a設置成與基板4垂直的平面,同時把透明罩2設置成相對基板4傾斜,這樣的構成也可以確保原稿用送紙滾筒P1和記錄紙用送紙滾筒P2的中心間距和有效利用空間。
圖7至圖10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4。
如圖7和圖8所示,實施例4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Aa的筐體90A為具有筐體主體部95、第1蓋體96和第2蓋體97的構成??痼w主體部95為具有一定的深度前面開口的容器狀,在其內部安裝有圖象讀寫一體頭Xc。第1蓋體96是用于蓋住筐體主體部95前部開口部分的上部區(qū)域,該上部由軸98a支撐在筐體主體部95上,軸98a的中心可以向箭頭Na方向轉動。在該第1蓋體96的表面部設有多個操作鍵92a和表示部92b。在第1蓋體96的上端部與筐體主體部95的上端部之間形成細長的孔部,該孔部作為原稿插入口91a。第2蓋體97由于蓋住筐體主體部95的前面開口部分的下部區(qū)域,該下部由軸98b支撐在筐體主體部95上,軸98b的中心可以向箭頭Nb方向轉動。
在第1蓋體96的里面部,原稿用送紙滾筒P1安裝在呈突起狀的托架99a上。在第2蓋體97的里面部,記錄紙用送紙滾筒P2安裝在托架99b上。預先在第1以及第2蓋體96、97上確定好位置使這些送紙滾筒P1、P2當?shù)?以及第2蓋體96、97閉合時正好與透明罩2的表面和發(fā)熱元件4b對置。
第1以及第2蓋體96、97在閉合時,在兩者之間形成間隙,這個間隙作為原稿D和記錄紙K從筐體90A排向外部的共用排出口92e。從而在筐體90A內的上部形成從原稿插入口91A插入的原稿D經(jīng)由原稿用送紙滾筒P1與透明罩之間到排出口92e的原稿輸送路徑。在筐體90A的下部,形成從裝在筐體90A內下部紙卷R被引出的記錄紙K經(jīng)由記錄紙用送紙滾筒P2與多個發(fā)熱元件4b之間到排出口92e的記錄紙輸送路徑。
第1蓋體96的向下一側邊緣部96a形成排出口92e的開口邊緣部的一部分,在這一側的邊緣部96a上設有切斷記錄紙用的切刀96b。如圖7所示,該切刀96b未在一側邊緣部的縱向全長設置,而是在除去了縱向的兩端部96c的長度上且長于記錄紙K的寬度形成切刀96b。為了使切刀96b能良好地切斷記錄紙K使其呈比較鋒利的形狀。相對于此,兩端部96c則呈略帶弧形的尖狀。
如圖10所示,圖象讀寫一體頭Xc的基本構成與第1實施例的圖象讀寫一體頭X相同,與圖象讀寫一體頭X的不同之處在于只是在基板4的背面上設置了散熱板7。散熱板7的作用是把由多個發(fā)熱元件4b所發(fā)出的熱排到外部使多個發(fā)熱元件4b保持穩(wěn)定的溫度,可以由金屬板制成。在這個散熱板7的縱向兩端部設有一對包括呈U字狀的凹部70的擋板71。這一對擋板71例如可以通過彎曲散熱板7的縱向兩端部與散熱板7形成一體。如圖8所示,在這個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Aa中,當閉合第2蓋體97時,記錄紙用送紙滾筒P2的軸部嵌入凹部70中,形成被一對擋板71承受支撐的狀態(tài)。
在這個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Aa中,由于吧原稿用以及記錄紙用的送紙滾筒P1、P2安裝在第1以及第2蓋體96、97的背面,因此,可以使送紙滾筒P1、P2的安裝結構簡單化。另一方面,只需將第1以及第2蓋體96、97簡單地閉合,即完成了送紙滾筒P1、P2相對于圖象讀寫一體頭Xc在所定的位置的安裝。尤其是記錄紙用的送紙滾筒P2被圖象讀寫一體頭Xc的一對擋板71承受支撐,限定了其與圖象讀寫一體頭Xc的相對位置,可以使記錄紙K以所希望的壓力壓在多個發(fā)熱元件4b上。如圖8中的虛線所示,利用彈簧79把圖象讀寫一體頭Xc整體頂向箭頭Nc方向,使記錄紙用送紙滾筒P2與發(fā)熱元件4b之間以及原稿用送紙滾筒P1與透明罩2之間相互以適度的壓力接觸形成良好的狀態(tài)。
在原稿D在原稿輸送路徑中發(fā)生卡紙的情況下,如圖9所示,打開第1蓋體96可使原稿用壓紙滾筒P1離開透明罩2,從而,可容易取出發(fā)生卡紙的原稿D。在打開第1蓋體96時,例如把手指插入排出口92e然后把住該第1蓋體96的一側邊緣部96a。這時,捏住一側邊緣部96a上沒有切刀的縱方向上的兩端部96c即可。在記錄紙K發(fā)生卡紙的場合,或者是在記錄紙K用完更換紙卷R或必須補充的場合,打開第2蓋體97,使記錄紙用送紙滾筒P2與多個發(fā)熱元件4b分離形成遠離狀態(tài),很容易處理以上的操作。
在這個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Aa中,由于從1個排出口92e排出原稿D和記錄紙K,與設置原稿用和記錄紙用的2個排出口比較,可以簡化裝置的構造,使外觀形狀簡捷。尤其是排出口92e實際上是第1蓋體96和第2蓋體97的間隙,使制作更加容易。在切斷從排出口92e排除的呈長尺狀的記錄紙K的場合,如圖8所示的狀態(tài)下,捏住記錄紙K的一部分向箭頭Nd所示的上方抬起,使記錄紙K與記錄紙切斷用切刀96b接觸扯下即可。又由于切刀96b設置在排出口92e的開口邊緣部中的相當于上邊緣部的部分,所以,在切斷記錄紙K時,用手指在下方按住記錄紙K的一部分,也可以順利進行切斷操作。
關于本發(fā)明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的各個部分的具體構成,不限定于上述的實施例,可以有種種的設計變化。
例如,在本發(fā)明中,如圖11所示的以往的一樣,不把組裝在筐體內的圖象讀寫一體頭安裝在設置有光源、感光元件等的基板上,而安裝在盒體內也可以。另外,也可以使用LED以外的光源。
權利要求
1.一種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其特征為對于具有可以安裝在垂直墻面上的筐體和組裝在筐體內的圖象讀寫一體頭,并且在上述圖象讀寫一體頭中具有在一面上排列設置多個感光元件的基板、包圍住上述多個感光元件并安裝在上述基板的上述一面上的盒體、與上述基板保持一定的間隔形成對置的安裝在上述盒體內的輸送原稿的透明罩、設置在盒體內的照明上述原稿的光源、設置在盒體內并將由上述光源照明的原稿的圖像成像在上述多個感光元件上的多個鏡頭、與上述多個感光元件同方向排列并設置在基板上的多個印字用元件的圖象處理裝置,將上述基板的上述一面的一部分,作為向上述盒體的側方露出的露出面,并且,在上述露出面上設置上述多個印字元件。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上述透明罩越是接近露出面的部分越是與上述基板的間隔越大,相對于上述基板呈傾斜狀態(tài)。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在上述盒體上設有與上述露出面形成交叉狀立向設置在上述基板的上述一面上的外側部,并且該外側部的至少一部分從基板上越是向上越是向與上述露出面的相反方向傾斜,相對于上述基板呈傾斜狀態(tài)。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將上述多個鏡頭設置成越是接近上述透明罩的部分越是向上述露出面的相反方向傾斜,相對于基板呈傾斜狀態(tài)。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上述各個印字元件為發(fā)熱元件,并且設有與上述基板的上述面的反面重疊的散熱板。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在上述筐體中設有能夠嵌合在固定安裝在上述墻面上的掛物用部件上的嵌合部。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在筐體的前面部上,設有至少1個以上的可使原稿以及記錄紙排出筐體外部的排出口和多個操作鍵,并且將上述多個操作鍵設置在當上述筐體安裝在上述墻面上時的上述排出口的上方。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在上述筐體內設有記錄紙用的放置部,并且該放置部設置在當上述筐體安裝在上述墻面上時的上述筐體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的靠下方,即,在筐體內設置在偏下方的位置。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上述筐體在其內部安裝有上述圖象讀寫一體頭,并且具備在其前面部的至少一部形成開口的筐體主體部和可以開閉上述開口部分的至少1個以上的蓋體的構成,同時通過設置在上述蓋體上的原稿用以及記錄紙用的多個送紙滾筒,當閉合上述蓋體時使上述多個送紙滾筒與上述透明罩和上述多個印字元件構成各自相對的位置。
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作為上述蓋體由設置有上述原稿用送紙滾筒的第1蓋體和設置有上述記錄紙用送紙滾筒的第2蓋體構成,并且在上述的筐體內形成有由上述第1蓋體所覆蓋的原稿輸送路徑和由上述第2蓋體所覆蓋的記錄紙輸送路徑。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在上述筐體中,當該筐體安裝在上述墻面上時,在上述圖象讀寫一體頭的透明罩的靠上方位置設有原稿插入口,在上述圖象讀寫一體頭的多個印字元件的下方位置設有記錄紙用放置部。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在上述第1蓋體與上述第2蓋體之間形成間隙,并且把該間隙作為上述原稿以及上述記錄紙的共用排出口。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在上述排出口的開口邊緣部形成剪切記錄紙的切刀。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上述切刀形成在當上述筐體安裝在上述墻面上時的面向下方的上述第1蓋體的一側邊緣部。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上述切刀形成在上述第1蓋體的一側邊緣部中的除去其縱向兩個端部的區(qū)域。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0所述的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在上述圖象讀寫一體頭中,設有當閉合上述第2蓋體時承受支撐上述記錄紙用送紙滾筒的軸部的擋板。
全文摘要
壁掛式圖象處理裝置(A)具備有可以安裝在垂直墻面(H)上的筐體(90)和組裝在筐體(90)內的圖象讀寫一體頭(X),在圖象讀寫一體頭(X)的基板(4)的一面(4A)上設置多個感光元件(4a),該面(4A)的向盒體(1)的側方露出的部分作為露出面(49),在該露出面(49)上設置多個印字用元件(4b)。
文檔編號H04N1/00GK1309863SQ99808539
公開日2001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1999年7月8日 優(yōu)先權日1998年7月13日
發(fā)明者藤本久義, 大西弘朗, 高倉彥敏彥, 今村典廣 申請人:羅姆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