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機支架,具體涉及一種防輻射帶照明功能的手機支座,屬于手機支架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手機普及率較高,許多人都認為手機輻射對人體有壞處,尤其是長期把手機放在身邊更會帶來嚴重的輻射傷害;此外,在夜間漆黑的環(huán)境下看手機,更會對眼睛照成直接傷害;但是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睡前關燈玩一會手機,然后隨手將手機放在身邊,這樣不僅會傷害到眼睛還會使手機輻射到自己,對身邊的小孩則造成更大傷害。
同時,傳統(tǒng)手機支座的功能大多局限于使用手機時對手機的支撐和固定,很少考慮到使用手機時的環(huán)境改善和不使用手機時的輻射防護,沒有防輻射帶照明功能的手機支座,此外,手機輻射是一種電磁波,主要來源于手機天線,完全屏蔽輻射則影響通信,由于輻射具有一定方向性,通過防輻射層可以吸收或阻擋一定方位的手機輻射。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克服現(xiàn)有的缺陷,提供一種防輻射帶照明功能的手機支座,通過照明模塊在使用手機時提供照明,通過防輻射層在手機放置于內側時吸收或阻擋一定方位的手機輻射,便于睡前使用和夜間近距放置手機,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輻射帶照明功能的手機支座,包括手機支座本體,所述手機支座本體包括結構主體、照明模塊、防輻射層,所述結構主體包括結構框架、底板,所述底板固定于結構框架一側,所述照明模塊包括照明體、照明驅動模塊,所述照明體固定于結構主體外側,所述照明驅動模塊與照明體連接,所述防輻射層置于結構主體內側。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防輻射層是電磁波吸收材料。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防輻射層是分體結構,各分體之間可以相對移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所述防輻射層是固定連接到結構框架。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種防輻射帶照明功能的手機支座,通過照明模塊在使用手機時提供照明,通過防輻射層在手機放置于內側時吸收或阻擋一定方位的手機輻射,便于睡前使用和夜間近距放置手機,結構簡單,便與推廣。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防輻射帶照明功能的手機支座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防輻射帶照明功能的手機支座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防輻射帶照明功能的手機支座防輻射層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示意圖,其中所述防輻射層是分體結構,處于初始開放位置。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防輻射帶照明功能的手機支座防輻射層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示意圖,其中所述防輻射層是分體結構,處于閉合過程中。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防輻射帶照明功能的手機支座防輻射層的一種優(yōu)選技術方案示意圖,其中所述防輻射層是分體結構,處于完全閉合位置。
圖中標號:1:、手機支座本體;2、結構主體;3、照明模塊;4、防輻射層;5、結構框架;6、底板;7、照明體;8、照明驅動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yōu)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請參閱圖1-5,本實用新型一種防輻射帶照明功能的手機支座,包括手機支座本體1,所述手機支座本體1包括結構主體2、照明模塊3、防輻射層4,所述結構主體2包括結構框架5、底板6,所述底板6固定在結構框架5一側,所述照明模塊3包括照明體7、照明驅動模塊8,所述照明體7固定于結構主體2外側,所述照明驅動模塊8與照明體7連接,所述防輻射層4置于結構主體2內側。
所述防輻射層4是電磁波吸收材料,為分體結構,部分固定于底板6置于結構主體2內部,分體之間可以相對移動,通過相對移動吸收或阻擋一定方位的手機輻射。所述照明驅動模塊8固定于底板6,所述底板6固定于結構框架5一側,所述照明體7與照明驅動模塊8通過結構主體2上的通孔連接,在使用手機時提供照明。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它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