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端口多流的調度方法、裝置及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數據轉發(fā)技術,尤其涉及一種多端口多流的調度方法、裝置及設備,屬于網絡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數據中心系統(tǒng)中,海量數據經過交換芯片進行轉發(fā),交換芯片也會有大量的數據包發(fā)送至CPU進行處理。由于CPU只有有限的數據包處理資源,所以,重要的數據包到 CPU的延遲要求盡可能的短,不重要的數據包可以停滯甚至丟棄。因此,需要根據每個端口的流量類別來區(qū)分不同的數據包,然后通過CPU的權值配置和調度算法來合理分配流量的帶寬。常用的輪轉調度算法包括簡單優(yōu)先排隊(PQ),公平排隊(FQ)和加權輪轉(WRR)。 其中,簡單優(yōu)先排隊的基本原理在于只要高優(yōu)先級隊列中有報文,就會不處理低優(yōu)先級隊列。該算法簡單,但對于低優(yōu)先級的隊列可能會一直得不到服務。公平排隊的基本原理在于在一個調度周期中,對每個隊列輪流進行調度,空隊列跳過。加權輪轉的基本原理在于 按照服務質量(Quality of Service,簡稱為QoS)的需求,將數據分為不同的隊列,然后給每個隊列設定一個權值,隊列之間按照權值分配調度機會。一般情況下有兩種實現(xiàn)方法。 第一種是在一個調度周期中,每次讓高優(yōu)先級隊列的報文發(fā)送不止一個單包,再繼續(xù)下一個隊列的調度。如此反復完成一個加權調度周期的隊列按權值輪轉的數據調度。另一種方法是按照隊列順序進行間隔調度,即首先調度一個隊列,然后按照順序調度另一個隊列, 權值已耗盡的隊列則不再調度。上述幾種輪轉調度算法僅涉及一個端口的數據,而對于多個端口之間多個流隊列的調度沒有涉及。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如何進行多端口多流調度也將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有待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為了實現(xiàn)多端口多流的調度,本發(fā)明的第一個方面是提供一種多端口多流的調度方法,包括分別根據每一類數據流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所述類數據流的權重、以及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所述類數據流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獲得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所述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所述類數據流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為上一個調度周期內全部端口中所述類數據流隊列發(fā)送的數據長度之和;根據所述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確定所述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調度優(yōu)先級;根據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調度優(yōu)先級確定在當前調度周期內調度的第M類數據流隊列。本發(fā)明的另一個方面是提供一種多端口多流的調度裝置,包括
信用值確定模塊,用于分別根據每一類數據流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所述類數據流的權重、以及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所述類數據流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獲得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所述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所述類數據流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為上一個調度周期內全部端口中所述類數據流隊列發(fā)送的數據長度之和;優(yōu)先級確定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確定所述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調度優(yōu)先級;數據流調度模塊,用于根據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調度優(yōu)先級確定在當前調度周期內調度的第M類數據流隊列。本發(fā)明的還一個方面是提供一種多端口多流的調度設備,包括 端口、調度模塊、 bd管理模塊、接口適配模塊以及CPU,所述調度模塊如上所述的多端口多流的調度裝置。本發(fā)明的技術效果是分別根據每一類數據流上一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權重以及在上一調度周期內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獲得每一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再根據信用值確定調度優(yōu)先級,進而確定在當前調度周期內調度的數據流隊列,有效實現(xiàn)了多端口多流的情況下數據流的調度。
圖I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用于完成數據傳輸的硬件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數據傳輸的方法流程圖;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提供的多端口多流的調度方法流程圖;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提供的隊列調度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三提供的多端口多流的調度方法流程圖;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四提供的多端口多流的調度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滿足數據中心網絡融合的需求,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xié)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簡稱為IEEE)數據中心橋(Data Center Bridge,簡稱為DCB)工作組對傳統(tǒng)以太網協(xié)議進行了增強,使得以太網除了承載傳統(tǒng)的 IP流量之外,還能夠承載存儲和高性能集群計算業(yè)務?;趦?yōu)先級的流量控制(Priority Flow Control,簡稱為PFC)和增強傳輸選擇(Enhanced Transmission Selection,簡稱為ETS)是該工作組制定的兩個標準。其中,PFC將實際的物理鏈路虛擬成基于802. Ip優(yōu)先級的8條邏輯鏈路,為每個邏輯鏈路單獨提供不丟包的服務,使其能夠與同一端口上的其他流量共存,某個業(yè)務的擁塞不會影響到其他業(yè)務。而ETS支持對802. Ip類別中的流量進行分類,分成多個傳輸類(Traffic Class),對每個傳輸類進行帶寬分配。當其中一個傳輸類沒有使用完分配給他的帶寬時,其他傳輸類可以使用剩下的帶寬。本發(fā)明實施例即是建立在上述兩種標準的基礎上。需要說明的是,在數據傳輸的過程中,通常會涉及到多個硬件設備/硬件單元的參與,本發(fā)明實施例一中提供了這樣一個硬件系統(tǒng),用于完成數據的調度傳輸,該硬件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可以如圖I所示,在圖I中,包括端口、緩存描述符(buffer descriptor,簡稱為bd)管理模塊、調度模塊、接口適配模塊和CPU。其中,每個端口有8個流隊列,每個流隊列對應一個傳輸類的服務等級。bd管理模塊主要的作用在于定期輪詢CPU的bd環(huán),實現(xiàn)讀取bd和回寫bd的功能,bd管理模塊和調度模塊的相互配合可以共同完成傳輸的bd管理。其中,bd的主要作用在于提供當前bd和下一個bd地址、標識當前bd的所有者(CPU 或FPGA)、標記數據包的開始和結束、標明緩存有效數據字節(jié)數以及錯誤指示等信息。調度模塊即為實現(xiàn)下述數據流的調度方法的執(zhí)行主體,調度模塊主要的作用在于獲知流隊列 (FQ)有數據包待上傳,并且bd管理模塊中有空閑的緩存地址,則將FQ過來的數據傳輸給 CPU,最后通知bd管理模塊回寫緩存并提供相應信息。該調度模塊與bd管理模塊均可以通過現(xiàn)場可編程門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簡稱為FPGA)芯片實現(xiàn)。接口適配模塊主要的作用在于適配FPGA芯片與CPU之間的數據接口。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提供的數據傳輸的方法流程圖,如圖2所示,該方法可以包括201、CPU根據用戶的需求設置每一個流隊列的權限值;202、某個端口的數據包進入調度模塊時,根據報文的分類暫存在相應的流隊列中,并通告bd管理模塊。203、調度模塊根據本發(fā)明后續(xù)實施例提供的數據流的調度方法進行數據流的調度,并向bd管理模塊申請相應流的緩存信息并進行端口的調度;204、bd管理模塊根據調度模塊的緩存請求,向CPU發(fā)起bd讀請求;如果收到可用bd,將可用bd中的數據緩存地址信息回送給調度模塊。205、調度模塊判斷是否收到數據緩存地址等信息;如果收到,則將步驟203中調度的數據寫入步驟204中的數據緩存地址,數據傳輸完畢,向bd管理模塊提供已傳輸字節(jié)數、端口號和錯誤等緩存更新信息;如果沒收到,回到步驟203。206、bd管理模塊向CPU回寫bd,并上報中斷或其他通知信息。下面,對步驟203中所說的數據流的調度方法進行詳細的說明。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提供的多端口多流的調度方法流程圖,如圖3所示,該方法包括步驟301、數據流的調度裝置分別根據每一類數據流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該類數據流的權重、以及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該類數據流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獲得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其中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該類數據流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為上一個調度周期內全部端口中該類數據流隊列發(fā)送的數據長度之和。需要說明的是,隊列是報文在轉發(fā)過程中的一種存儲形式。當流量的速率超過端口帶寬或者超過為該流量設置的帶寬時,報文就會以隊列的形式存儲在端口的緩存中。報文離開隊列的時間、順序以及各個隊列之間報文離開的相互關系由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法決定。流隊列(FQ)是實體隊列,用于緩存用戶各個業(yè)務流的數據報文,報文進入和離開隊列時會有延遲。而虛擬的隊列不存在實際的緩存單元,不能暫存數據報文,報文進入和離開隊列時沒有延遲。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說的每一類數據流即為集合了全部端口中的該類數據流隊列的數據流的總稱。也即,如圖4所示的隊列調度結構示意圖,將每個端口的流隊列進行重新排列組合,將同種類型的流合并,相當于將各條流(本實施例以8條為例,但不用以限定流隊列的實際數目)匯總,每條流由多個端口(本實施例以8個端口為例,但不用以限定端口的實際數目)中的相應類數據流隊列組成。每一類數據流的權重均由CPU進行設定。參見步驟201中的描述“CPU根據用戶的需求設置每一個流隊列的權限值”,也即同一類數據流隊列組成的數據流所擁有的權重即為步驟201中CPU設定的權限值。其中,假設第N類數據流的權重為Wn,則以Wn可以取 O 255之間的任意值為例進行權重的具體說明當Wn為O時,可以表示不給該類數據流分配任何帶寬;當Wn為255時,可以表示按照流ID (如O 7)的順序分配固定優(yōu)先級(PQ)的帶寬;當Wn為I 254時,可以表示該類數據流分配的帶寬比例為
I
「 Wn active ι
Σ丄
ttw,其中,權重值越高,獲得所分配的帶寬越低,而且只在有效的隊列之間分配總帶寬。上標active用于表示有數據的流隊列,對于無數據的流隊列不考慮其占用帶寬。具體的,第N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的計算可以如下式所示Credn = Credn_prev+ffn*An_prev其中,Credn表示第N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Credn_prev表示第N 類數據流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fc表示第N類數據流的權重,An_preV表示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第N類數據流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其中,An_preV可以以字節(jié)為單位。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第N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的計算公式還可以具有多種變形。例如Credn = Credn_prev+An_prev/Wn。再如,對Credn_prev進行定時或者觸發(fā)式的清零等,即Credn = Wn*An_prev,或者,Credn = An_prev/ffn等等。此處不做贅述。步驟302、根據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確定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調度優(yōu)先級。從上式中可以看出,信用值越高,也即累積越多、權重越高或者數據的發(fā)送量越大,該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調度優(yōu)先級就越低。因此,可以將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分別進行比較,信用值越小,調度優(yōu)先級越高。具體的,信用值之間可以采用兩兩選擇的思路,例如第N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與第M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相比較,N和M可以取任意值。也即在有效的流隊列組成的數據流中,信用值越小,相應的數據流的調度優(yōu)先級越高。如果信用值相等,則選擇編號較小的一方。步驟303、根據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調度優(yōu)先級確定在當前調度周期內調度的第M類數據流隊列。具體的,在各類數據流中,選擇調度優(yōu)先級最高的第M類數據流所對應的數據流隊列進行調度。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多端口多流的調度方法,分別根據每一類數據流上一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權重以及在上一調度周期內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獲得每一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再根據信用值確定調度優(yōu)先級,進而確定在當前調度周期內調度的數據流隊列,有效實現(xiàn)了多端口多流的情況下數據流的調度。其中,基于有效隊列進行實時仲裁,不會浪費時間去查詢無效的隊列。由于FPGA內部有現(xiàn)成的乘法器IP去實現(xiàn)信用值的計算,也有大量的選擇器去實現(xiàn)所謂的“兩兩選擇”,因此可以在固定的時鐘周期內快速輸出調度結果。下面,對步驟203中所說的端口的調度方法進行詳細的說明。如圖5所示的本發(fā)明實施例三提供的多端口多流的調度方法流程圖,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步驟303之后, 該方法還可以包括步驟304、根據組成該第M類數據流對應的第M類數據流隊列所在端口的優(yōu)先度從高到低的順序,調度各端口。通常情況下,可以基于端口公平的調度,令先接收到數據的端口先發(fā)送數據。但是,也要考慮應用場景的約束,也即,如果當前流沒有可用的bd,那么已仲裁的端口就沒有機會轉發(fā)數據,但出于公平的目的,還需要保留已仲裁的端口的發(fā)送機會,因此,引入端口的優(yōu)先度的概念。每一個端口的初始優(yōu)先度都是相同的,如果第X個端口被調度時,有待發(fā)送的數據,但無法發(fā)送(例如,沒有可用的緩存),則端口的優(yōu)先度增加;如果第X個端口被調度時,有待發(fā)送的數據,且可以發(fā)送,則優(yōu)先度清零;如果第X個端口被調度時,無待發(fā)送的數據,則端口的優(yōu)先度不變,其中,X為大于等于O的正整數。需要說明的是,端口的優(yōu)先度越高,說明端口的優(yōu)先級越高。則該端口可以被優(yōu)先調度。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多端口多流的調度方法,在端口的調度中引入了優(yōu)先度的概念,不僅實現(xiàn)了端口之間的調度公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時間維度的公平。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xiàn)上述各方法實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可以通過程序指令相關的硬件來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儲于一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該程序在執(zhí)行時,執(zhí)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實施例的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R0M、RAM、磁碟或者光盤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四提供的數據流的調度裝置結構示意圖,該裝置可以通過 FPGA實現(xiàn),具體的調度流程可以參考上述方法實施例的介紹,此處不做贅述。如圖6所示, 該裝置可以包括信用值確定模塊601、優(yōu)先級確定模塊602以及數據流調度模塊603。其中,信用值確定模塊601用于分別根據每一類數據流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所述類數據流的權重、以及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所述類數據流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獲得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所述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所述類數據流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為上一個調度周期內全部端口中所述類數據流隊列發(fā)送的數據長度之和;優(yōu)先級確定模塊602用于根據所述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確定所述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調度優(yōu)先級;數據流調度模塊603用于根據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調度優(yōu)先級確定在當前調度周期內調度的第M類數據流隊列。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基礎上,信用值確定模塊601具體包括計算單元,用于根據如下公式獲得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Credn = Credn_prev+ffn*An_prev其中,Credn表示第N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Credn_prev表示第N 類數據流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fc表示第N類數據流的權重,An_preV表示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第N類數據流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基礎上,優(yōu)先級確定模塊602具體包括比較單元,用于將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分別進行兩兩比較,信用值越小,調度優(yōu)先級越高。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數據流調度模塊603具體包括選擇單元,用于在各類數據流中,選擇調度優(yōu)先級最高的第M類數據流所對應的數據流隊列進行調度。進一步的,該裝置還可以包括端口調度模塊,用于根據組成所述第M類數據流對應的第M類數據流隊列所在端口的優(yōu)先度從高到低的順序,調度各端口。其中,端口調度模塊還包括計算單元,用于通過如下方式計算第M類數據流對應的第M類數據流隊列所在端口的優(yōu)先度設置每一個端口的初始優(yōu)先度相同;如果第X個端口被調度時,有待發(fā)送的數據,但無法發(fā)送,則優(yōu)先度增加;如果第X個端口被調度時,有待發(fā)送的數據,且可以發(fā)送,則優(yōu)先度清零;如果第X個端口被調度時,無待發(fā)送的數據,則優(yōu)先度不變;X為大于等于O的正整數。本發(fā)明實施例五還提供了一種多端口多流的調度設備結構示意圖,該設備中包括如圖I所示的端口、調度模塊、bd管理模塊、接口適配模塊以及CPU,具體的,圖I中所示的調度模塊如上述裝置實施例所述的多端口多流的調度裝置。需要說明的是,該多端口多流的調度裝置可以作為多端口多流的調度設備的硬件組成存在于該設備中,也可以作為運行在該設備的軟件功能模塊存在于該設備中。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 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fā)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多端口多流的調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別根據每一類數據流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所述類數據流的權重、以及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所述類數據流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獲得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所述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所述類數據流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為上一個調度周期內全部端口中所述類數據流隊列發(fā)送的數據長度之和;根據所述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確定所述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調度優(yōu)先級;根據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調度優(yōu)先級確定在當前調度周期內調度的第M 類數據流隊列。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別根據每一類數據流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所述類數據流的權重、以及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所述類數據流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獲得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具體包括Credn = Credn—prev+Wn*An—prev其中,Credn表示第N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Credn_prev表示第N類數據流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fc表示第N類數據流的權重,An_preV表示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第N類數據流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確定所述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調度優(yōu)先級具體包括將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分別進行比較,信用值越小,調度優(yōu)先級越聞。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調度優(yōu)先級確定在當前調度周期內調度的第M類數據流隊列具體包括在各類數據流中,選擇調度優(yōu)先級最高的第M類數據流所對應的數據流隊列進行調度。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類數據流對應至少由一個端口中的相應類的數據流隊列,則所述根據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調度優(yōu)先級確定在當前調度周期內調度的第M類數據流隊列之后,所述方法還包括根據組成所述第M類數據流對應的第M類數據流隊列所在端口的優(yōu)先度從高到低的順序,調度各端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組成所述第M類數據流對應的第M類數據流隊列所在端口的優(yōu)先度的計算方法包括設置每一個端口的初始優(yōu)先度相同;如果第X個端口被調度時,有待發(fā)送的數據,但無法發(fā)送,則優(yōu)先度增加;如果第X個端口被調度時,有待發(fā)送的數據,且可以發(fā)送,則優(yōu)先度清零;如果第X個端口被調度時,無待發(fā)送的數據,則優(yōu)先度不變;X為大于等于O的正整數。
7.一種多端口多流的調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用值確定模塊,用于分別根據每一類數據流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所述類數據流的權重、以及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所述類數據流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獲得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所述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所述類數據流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為上一個調度周期內全部端口中所述類數據流隊列發(fā)送的數據長度之和;優(yōu)先級確定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確定所述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調度優(yōu)先級;數據流調度模塊,用于根據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調度優(yōu)先級確定在當前調度周期內調度的第M類數據流隊列。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用值確定模塊具體包括計算單元,用于根據如下公式獲得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Credn = Credn—prev+Wn*An—prev其中,Credn表示第N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Credn_prev表示第N類數據流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fc表示第N類數據流的權重,An_preV表示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第N類數據流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優(yōu)先級確定模塊具體包括比較單元,用于將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分別進行兩兩比較,信用值越小,調度優(yōu)先級越高。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流調度模塊具體包括選擇單元,用于在各類數據流中,選擇調度優(yōu)先級最高的第M類數據流所對應的數據流隊列進行調度。
11.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還包括端口調度模塊,用于根據組成所述第M類數據流對應的第M類數據流隊列所在端口的優(yōu)先度從高到低的順序,調度各端口。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調度模塊還包括計算單元, 用于通過如下方式計算所述第M類數據流對應的第M類數據流隊列所在端口的優(yōu)先度設置每一個端口的初始優(yōu)先度相同;如果第X個端口被調度時,有待發(fā)送的數據,但無法發(fā)送,則優(yōu)先度增加;如果第X個端口被調度時,有待發(fā)送的數據,且可以發(fā)送,則優(yōu)先度清零;如果第X個端口被調度時,無待發(fā)送的數據,則優(yōu)先度不變;x為大于等于O的正整數。
13.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為可編程現(xiàn)場門陣列FPGA-H-* I I心/T O
14.一種多端口多流的調度設備,包括端口、調度模塊、bd管理模塊、接口適配模塊以及CPU,其特征在于,所述調度模塊如上述權利要求7至13中任一項所述。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多端口多流的調度方法、裝置及設備。方法包括分別根據每一類數據流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所述類數據流的權重、以及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所述類數據流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獲得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所述在上一個調度周期內所述類數據流已發(fā)送的數據長度為上一個調度周期內全部端口中所述類數據流隊列發(fā)送的數據長度之和;根據所述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信用值確定所述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調度優(yōu)先級;根據各類數據流在當前調度周期內的調度優(yōu)先級確定在當前調度周期內調度的第M類數據流隊列。裝置包括信用值確定模塊、優(yōu)先級確定模塊和數據流調度模塊。設備包括上述裝置。
文檔編號H04L12/56GK102594670SQ20121002542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2月6日
發(fā)明者黃希賢 申請人:北京星網銳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