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的方法、裝置和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702971閱讀:21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的方法、裝置和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的方法、裝置和系 統(tǒng)。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網絡的發(fā)展,移動網絡和固定網絡所承載的業(yè)務類型都在由以電路 化語音業(yè)務為主向以分組化數據業(yè)務為主轉變,PTN (Packet TransportNetwork,分 組傳送網)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PTN為采用MPLS-TP(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Transport Profile,多協、議標記交換一傳送方面)禾口 PBT (Provider Backbone Transport,運營商骨干網傳輸)等技術實現的具有面向連接組網特性的網絡,支持多等級 QoS (Quality of krvice,服務質量)、靈活性、可擴展性、標簽轉發(fā)和統(tǒng)計復用等分組特 性,以及端到端的0ΑΜ、可靠性、同步定時和網管等傳送特性。PTN在邏輯上分為PW(PseUdo Wire,偽線)層、LSP (Label Switched Path,標簽交換路徑)層和段層(Section),其中,在 段層可以采用以太網等多種物理層媒介傳送。
電信網絡中的保護指在故障情況下通過自動切換到冗余的資源來恢復被保護的 業(yè)務的能力,在傳統(tǒng)的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數字體系)網絡中定義 了完善的保護機制。為了在PTN中提供與傳統(tǒng)SDH網絡類似的保護能力,國際電信聯盟電信 標準化組織提出了基于APS (AutomaticProtection Switching,自動保護倒換)協議的1+1 和1 1保護機制。如圖1所示,為APS應用場景示意圖,其中,A-B-E為工作LSP,A-C-D-E 為保護LSP。APS實時檢測工作LSP的狀態(tài)和保護LSP的狀態(tài),當工作LSP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 時,APS啟動保護倒換機制將業(yè)務切換到保護LSP。
目前的路徑故障檢測方法包括物理層檢測和協議層檢測,其中,在物理層,因光 纖斷裂和節(jié)點掉電等硬件故障導致的光信號丟失中斷,將以L0S(L0SS0f Signal,信號丟 失)缺陷被識別,并觸發(fā)APS倒換;在協議層,PTN的0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和維護)協議中,還定義了通過CC(Continuity Check,連續(xù)性校 驗)進行故障檢測并觸發(fā)APS倒換的機制。LSP OAM的CC機制是通過檢測間插在業(yè)務報文 中的CC報文實現的。如圖2所示,為CC機制示意圖,發(fā)送端周期性地(3. 33ms Is可配 置)發(fā)送CC報文,接收端周期性地接收CC報文,當接收端連續(xù)3個周期沒有接收到CC報文 時,則認為工作LSP發(fā)生故障,觸發(fā)APS倒換。當配置CC報文的發(fā)送周期為最小,即3. 33ms 時,LSP故障的檢測時間為IOms (3. 33ms/周期X 3個周期),業(yè)務中斷時間小于50ms。上 述CC機制是通過檢測CC報文的連通性來確定LSP的連通性,一般只有當LSP出現因光纖 斷裂、節(jié)點掉電等硬件故障導致路徑完全中斷的情況下,接收端才會連續(xù)3個周期收不到 CC報文并觸發(fā)APS倒換。
發(fā)明人在實現本發(fā)明的過程中,發(fā)現現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目前,基于APS協議的保護機制可以在光纖斷裂、節(jié)點掉電等硬件故障導致工作 LSP完全中斷的情況下,保證PTN進行保護倒換。然而,當由于光纖鏈路傳輸質量下降、傳輸4設備發(fā)光功率過低、連接件接觸不良等網絡節(jié)點和線路原因引起網絡傳輸質量惡劣,進而 無法滿足業(yè)務的時延、抖動、誤碼/丟包等傳輸性能要求,并導致PTN線路傳輸質量下降,如 鏈路劣化、光衰減和出現少量誤碼等情況時,由于沒有造成連續(xù)性的CC報文丟失,現有的 保護機制無法檢測到上述性能劣化的狀況,也無法觸發(fā)保護倒換。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的方法、裝置和系統(tǒng),有效檢測到 網絡存在性能劣化的情況,提高了網絡的生存性。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節(jié)點入端口接收來自分組傳送網的數據包,根據所述數據包的物理層信息檢測 所述數據包是否為錯包,并根據所述檢測結果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率;
比較所述獲取的端口誤碼率與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的關系,當所述端口誤碼率 大于所述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時,觸發(fā)保護倒換。
優(yōu)選地,所述根據數據包的物理層信息檢測數據包是否為錯包,具體包括
對所述數據包進行解封裝,獲取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層幀,所述分組傳送網通用 物理層幀包括物理層幀頭、分組傳送網凈荷PTN Payload和校驗字段;
通過校驗算法對所述物理層幀頭和PTN Payload進行計算,并比較所述計算結果 與所述校驗字段是否相同,如果所述計算結果與所述校驗字段相同,則判斷所述數據包不 是錯包;如果所述計算結果與所述校驗字段不同,則判斷所述數據包是錯包。
優(yōu)選地,所述根據檢測結果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率,具體包括
在設定時間段內,統(tǒng)計所述節(jié)點入端口接收到的數據包總數和錯包數;
根據所述數據包總數和所述錯包數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率。
優(yōu)選地,當所述端口誤碼率大于所述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時,還包括
向下游節(jié)點發(fā)送誤碼通告指示,將所述分組傳送網性能劣化的情況通知所述下游 節(jié)點。
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的裝置,包括
接收模塊,用于在節(jié)點入端口接收來自分組傳送網的數據包;
檢測模塊,與所述接收模塊連接,用于根據所述數據包的物理層信息檢測所述接 收模塊接收到的數據包是否為錯包;
獲取模塊,與所述檢測模塊連接,用于根據所述檢測模塊的檢測結果獲取鏈路的 端口誤碼率;
比較模塊,與所述獲取模塊連接,用于比較所述獲取模塊獲取的端口誤碼率與預 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的關系;
保護模塊,與所述比較模塊連接,用于在所述比較模塊判斷所述端口誤碼率大于 所述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時,觸發(fā)保護倒換。
優(yōu)選地,所述檢測模塊,具體用于對所述數據包進行解封裝,獲取分組傳送網通用 物理層幀,所述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層幀包括物理層幀頭、PTN Payload和校驗字段;通過 校驗算法對所述物理層幀頭和PTN Payload進行計算,并比較所述計算結果與所述校驗字 段是否相同,在所述計算結果與所述校驗字段相同時,判斷所述數據包不是錯包;在所述計5算結果與所述校驗字段不同時,判斷所述數據包是錯包。
優(yōu)選地,所述獲取模塊,具體用于在設定時間段內,統(tǒng)計所述節(jié)點入端口接收到的 數據包總數和錯包數;根據所述數據包總數和所述錯包數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率。
優(yōu)選地,當所述端口誤碼率大于所述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時,
所述保護模塊,還用于向下游節(jié)點發(fā)送誤碼通告指示,將所述分組傳送網性能劣 化的情況通知所述下游節(jié)點。
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的系統(tǒng),包括發(fā)送端和接收端,
所述發(fā)送端,用于向所述接收端發(fā)送數據包;
所述接收端,用于接收來自所述發(fā)送端的數據包,根據所述數據包的物理層信息 檢測所述數據包是否為錯包,并根據所述檢測結果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率;比較所述獲取 的端口誤碼率與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的關系,當所述端口誤碼率大于所述預設的端口誤 碼率門限時,觸發(fā)保護倒換。
優(yōu)選地,所述發(fā)送端,還用于對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幀進行封裝,獲取對應的數據 包。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實施例具有以下優(yōu)點本發(fā)明實施例利用校驗字段檢測 誤碼,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率,并將該端口誤碼率與預先設定的誤碼率門限比較,根據比較 結果決定是否觸發(fā)保護倒換,提高了網絡性能監(jiān)測精度,能夠有效檢測到網絡存在性能劣 化的情況,提高了網絡的生存性。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發(fā)明實施 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 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 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APS應用場景示意圖2為CC機制示意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一種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的方法流程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應用場景中的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示意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應用場景中的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流程圖6為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層幀格式示意圖7為IEEE 802. 3 MAC幀格式示意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一種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的裝置結構示意圖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一種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的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中,其核心思想為針對網絡性能劣化導致分組傳送 網傳輸質量下降,如鏈路劣化、光衰減和出現少量誤碼的情況,提出一種分組傳送網保護倒 換的方法,在節(jié)點入端口接收來自分組傳送網的數據包,通過檢測該數據包是否為錯包來 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率,并比較獲取的端口誤碼率與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的大小關系,當端口誤碼率大于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時,觸發(fā)保護倒換。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 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 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 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3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一種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的方法流程圖,包括 以下步驟
步驟301,在節(jié)點入端口接收來自分組傳送網的數據包,根據該數據包的物理層信 息檢測該數據包是否為錯包,并根據檢測結果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率。
具體地,根據檢測結果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率,具體包括在設定時間段內,統(tǒng)計 所述節(jié)點入端口接收到的數據包總數和錯包數;根據所述數據包總數和所述錯包數獲取鏈 路的端口誤碼率。
根據數據包的物理層信息檢測數據包是否為錯包,具體包括對所述數據包進行 解封裝,獲取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層幀,該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層幀包括物理層幀頭、PTN I^yload (分組傳送網凈荷)和校驗字段;通過校驗算法對物理層幀頭和PTN Payload進行 計算,并比較該計算結果與校驗字段是否相同,如果計算結果與校驗字段相同,則判斷數據 包不是錯包;如果計算結果與校驗字段不同,則判斷數據包是錯包。
當分組傳送網的段層采用以太網物理層媒介傳送時,上述校驗字段可以采用 IEE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電氣及電子工禾呈師學 會)802. 3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媒體訪問控制)幀的 FCS (FrameCheck Sequence, 幀校驗序列)。
步驟302,比較獲取的端口誤碼率與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的關系,當端口誤碼率 大于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時,執(zhí)行步驟303;當端口誤碼率不大于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 限時,執(zhí)行步驟301。
步驟303,觸發(fā)保護倒換。
如圖4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應用場景中的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示意圖,包括節(jié) 點A、節(jié)點B和節(jié)點C,其中,節(jié)點A向節(jié)點B發(fā)送數據包,節(jié)點B接收到該數據包后,對該數 據包進行解封裝和重新封裝,并將重新封裝后的數據包發(fā)送到節(jié)點C。
以下結合上述應用場景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應用緩存服務器與數據庫同步的方 法進行詳細、具體的描述。
如圖5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應用場景中的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流程圖,具體包 括以下步驟
步驟501,節(jié)點A對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幀進行封裝,獲取對應的數據包,并向接 收端發(fā)送該數據包。
步驟502,節(jié)點B接收來自節(jié)點A的數據包,對該數據包進行解封裝,獲取分組傳送 網通用物理層幀。
具體地,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層幀包括物理層幀頭、PTN Payload和校驗字段,如 圖6所示,適用于采用MPLS-TP的分組傳送網傳送段層時使用的各種物理層媒介。其中,物 理層幀頭包含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字段;用于誤碼檢測的校驗字段位于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層幀格式的最后,由物理層幀頭和PTN Payload域通過校驗算法計算得到。分組傳送 網中的每一跳都會重新解封裝和封裝上述通用物理層幀,因此,可利用上述通用物理層幀 的校驗字段,在節(jié)點入端口檢測錯包,并統(tǒng)計入端口接收的錯包數。
當分組傳送網的段層采用以太網物理層媒介傳送時,校驗字段可以采用IEEE 802.3 MAC幀的FCS。如圖7所示,為IEEE 802.3 MAC幀格式示意圖,包括前導碼、 SFD(Start-of-Frame Delimiter,幀首定界符)、目的地址、源地址、長度、數據和FCS,其中, 前導碼的用于使接收端進行同步并做好接收數據幀的準備,包括7個字節(jié)的二進制“1”、 “O”間隔的代碼,即1010. .. 10共56位;SFD是長度為1個字節(jié)的10101011 二進制序列,表 示一幀實際開始,以使接收端對實際幀的第一位定位;目的地址表示幀準備發(fā)往目的站的 地址,共6個字節(jié),可以是單址(代表單個站)、多址(代表一組站)或全地址(代表局域網 上的所有站);源地址表示發(fā)送該幀站的地址,共6個字節(jié);長度共2個字節(jié),表示數據的字 節(jié)數;FCS為4字節(jié)長的校驗序列。發(fā)送端根據上述MAC幀中的目的地址、源地址、長度和 數據經過CRC (Cyclical RedundancyCheck,循環(huán)冗余碼校驗)算法計算得到FCS,接收端將 接收到的目的地址、源地址、長度和數據進行相同的計算,如計算結果與接收到的FCS不一 致,則表明發(fā)生了誤碼。
步驟503,節(jié)點B通過校驗算法對物理層幀頭和PTN Payload進行計算,并比較該 計算結果與校驗字段是否相同,如果計算結果與校驗字段相同,則執(zhí)行步驟504;如果計算 結果與校驗字段不相同,則表明發(fā)生了傳輸錯誤,執(zhí)行步驟505。
步驟504,節(jié)點B判斷數據包不是錯包。
步驟505,節(jié)點B判斷數據包是錯包。
步驟506,節(jié)點B在設定時間段內,統(tǒng)計節(jié)點入端口接收到的數據包總數和錯包 數,根據該數據包總數和該錯包數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率。
具體地,在設定時間段內,可以統(tǒng)計鏈路(如圖4中的節(jié)點A到節(jié)點B的鏈路)的 接收節(jié)點(如圖4中的節(jié)點B)的入端口接收的數據包總數M和錯包數N,則N/M即為上述 鏈路的端口誤碼率。
步驟507,節(jié)點B比較獲取的端口誤碼率與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的大小關系,當 端口誤碼率大于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時,說明LSP的相關鏈路存在性能劣化問題,則執(zhí) 行步驟508 ;當端口誤碼率不大于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時,則執(zhí)行步驟506。
步驟508,節(jié)點B觸發(fā)APS,并向下游節(jié)點C發(fā)送誤碼通告指示,將分組傳送網性能 劣化的情況通知下游節(jié)點C。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方法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各個步驟順序進行調整。
本發(fā)明實施例利用校驗字段檢測誤碼,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率,并將該端口誤碼 率與預先設定的誤碼率門限比較,根據比較結果決定是否觸發(fā)保護倒換,提高了網絡性能 監(jiān)測精度,能夠有效檢測到網絡存在性能劣化的情況,提高了網絡的生存性。
本發(fā)明實施例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提供了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的方法和多種應用 場景,相應地,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應用上述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的方法的裝置和系統(tǒng)。
如圖8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一種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的裝置結構示意圖, 包括
接收模塊810,用于在節(jié)點入端口接收來自分組傳送網的數據包。
檢測模塊820,與接收模塊810連接,用于根據數據包的物理層信息檢測接收模塊 810接收到的數據包是否為錯包。
上述檢測模塊820,具體用于對所述數據包進行解封裝,獲取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 層幀,所述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層幀包括物理層幀頭、PTN Payload和校驗字段;通過校驗 算法對所述物理層幀頭和PTN Payload進行計算,并比較所述計算結果與所述校驗字段是 否相同,在所述計算結果與所述校驗字段相同時,判斷所述數據包不是錯包;在所述計算結 果與所述校驗字段不同時,判斷所述數據包是錯包。
上述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層幀適用于采用MPLS-TP的分組傳送網傳送段層時使 用的各種物理層媒介。其中,物理層幀頭包含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字段;用于誤碼檢測的 校驗字段位于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層幀格式的最后,由物理層幀頭和PTN Payload域通過 校驗算法計算得到。分組傳送網中的每一跳都會重新解封裝和封裝上述通用物理層幀,因 此,可利用上述通用物理層幀的校驗字段,在節(jié)點入端口檢測錯包,并統(tǒng)計入端口接收的錯 包數。
當分組傳送網的段層采用以太網物理層媒介傳送時,校驗字段可以采用IEEE 802.3 MAC幀的FCS。IEEE 802.3 MAC幀包括前導碼、SFD、目的地址、源地址、長度、數據 和FCS,其中,前導碼的用于使接收端進行同步并做好接收數據幀的準備,包括7個字節(jié)的 二進制“1”、“0”間隔的代碼,即1010... 10共56位;SFD是長度為1個字節(jié)的10101011 二 進制序列,表示一幀實際開始,以使接收端對實際幀的第一位定位;目的地址表示幀準備發(fā) 往目的站的地址,共6個字節(jié),可以是單址(代表單個站)、多址(代表一組站)或全地址 (代表局域網上的所有站);源地址表示發(fā)送該幀站的地址,共6個字節(jié);長度共2個字節(jié), 表示數據的字節(jié)數;FCS為4字節(jié)長的校驗序列。發(fā)送端根據上述MAC幀中的目的地址、源 地址、長度和數據經過CRC算法計算得到FCS,接收端將接收到的目的地址、源地址、長度和 數據進行相同的計算,如計算結果與接收到的FCS不一致,則表明發(fā)生了誤碼。
獲取模塊830,與檢測模塊820連接,用于根據檢測模塊820的檢測結果獲取鏈路 的端口誤碼率。
上述獲取模塊830,具體用于在設定時間段內,統(tǒng)計所述節(jié)點入端口接收到的數據 包總數和錯包數;根據所述數據包總數和所述錯包數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率。
比較模塊840,與獲取模塊830連接,用于比較獲取模塊830獲取的端口誤碼率與 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的關系。
保護模塊850,與比較模塊840連接,用于在比較模塊840判斷端口誤碼率大于預 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時,觸發(fā)保護倒換。
當所述端口誤碼率大于所述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時,上述保護模塊850,還用于 向下游節(jié)點發(fā)送誤碼通告指示,將所述分組傳送網性能劣化的情況通知所述下游節(jié)點。
本發(fā)明實施例利用校驗字段檢測誤碼,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率,并將該端口誤碼 率與預先設定的誤碼率門限比較,根據比較結果決定是否觸發(fā)保護倒換,提高了網絡性能 監(jiān)測精度,能夠有效檢測到網絡存在性能劣化的情況,提高了網絡的生存性。
如圖9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一種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的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 包括發(fā)送端910和接收端920,其中,
發(fā)送端910,用于向接收端920發(fā)送數據包。9
上述發(fā)送端910,還用于對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幀進行封裝,獲取對應的數據包。
接收端920,用于接收來自發(fā)送端910的數據包,根據所述數據包的物理層信息檢 測所述數據包是否為錯包,并根據所述檢測結果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率;比較所述獲取的 端口誤碼率與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的關系,當所述端口誤碼率大于所述預設的端口誤碼 率門限時,觸發(fā)保護倒換。
具體地,上述接收端920,用于對數據包進行解封裝,獲取該數據包對應的分組傳 送網通用物理層幀,所述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層幀包括物理層幀頭、PTNPayload和校驗字 段;通過校驗算法對所述物理層幀頭和PTN Payload進行計算,并比較所述計算結果與所 述校驗字段是否相同,在所述計算結果與所述校驗字段相同時,判斷所述數據包不是錯包; 在所述計算結果與所述校驗字段不同時,判斷所述數據包是錯包。
上述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層幀適用于采用MPLS-TP的分組傳送網傳送段層時使 用的各種物理層媒介。其中,物理層幀頭包含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等字段;用于誤碼檢測的 校驗字段位于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層幀格式的最后,由物理層幀頭和PTN Payload域通過 校驗算法計算得到。分組傳送網中的每一跳都會重新解封裝和封裝上述通用物理層幀,因 此,可利用上述通用物理層幀的校驗字段,在節(jié)點入端口檢測錯包,并統(tǒng)計入端口接收的錯 包數。
當分組傳送網的段層采用以太網物理層媒介傳送時,校驗字段可以采用IEEE 802.3 MAC幀的FCS。IEEE 802.3 MAC幀包括前導碼、SFD、目的地址、源地址、長度、數據 和FCS,其中,前導碼的用于使接收端進行同步并做好接收數據幀的準備,包括7個字節(jié)的 二進制“1”、“0”間隔的代碼,即1010... 10共56位;SFD是長度為1個字節(jié)的10101011 二 進制序列,表示一幀實際開始,以使接收端對實際幀的第一位定位;目的地址表示幀準備發(fā) 往目的站的地址,共6個字節(jié),可以是單址(代表單個站)、多址(代表一組站)或全地址 (代表局域網上的所有站);源地址表示發(fā)送該幀站的地址,共6個字節(jié);長度共2個字節(jié), 表示數據的字節(jié)數;FCS為4字節(jié)長的校驗序列。發(fā)送端根據上述MAC幀中的目的地址、源 地址、長度和數據經過CRC算法計算得到FCS,接收端將接收到的目的地址、源地址、長度和 數據進行相同的計算,如計算結果與接收到的FCS不一致,則表明發(fā)生了誤碼。
隨后,接收端920在設定時間段內,統(tǒng)計所述節(jié)點入端口接收到的數據包總數和 錯包數;根據所述數據包總數和所述錯包數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率。
上述接收端920,還用于向下游節(jié)點發(fā)送誤碼通告指示,將所述分組傳送網性能劣 化的情況通知所述下游節(jié)點。
本發(fā)明實施例利用校驗字段檢測誤碼,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率,并將該端口誤碼 率與預先設定的誤碼率門限比較,根據比較結果決定是否觸發(fā)保護倒換,提高了網絡性能 監(jiān)測精度,能夠有效檢測到網絡存在性能劣化的情況,提高了網絡的生存性。
通過以上的實施方式的描述,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發(fā)明可借助 軟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臺的方式來實現,當然也可以通過硬件,但很多情況下前者是更 佳的實施方式?;谶@樣的理解,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本質上或者說對現有技術做出 貢獻的部分可以以軟件產品的形式體現出來,該計算機軟件產品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臺終端設備(可以是手機,個人計算機,服務器,或者網絡設備 等)執(zhí)行本發(fā)明各個實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 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實施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 飾也應視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施例中的裝置中的模塊可以按照實施例描述進行分 布于實施例的裝置中,也可以進行相應變化位于不同于本實施例的一個或多個裝置中。上 述實施例的模塊可以集成于一體,也可以分離部署;可以合并為一個模塊,也可以進一步拆 分成多個子模塊。
上述本發(fā)明實施例序號僅僅為了描述,不代表實施例的優(yōu)劣。
以上公開的僅為本發(fā)明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發(fā)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 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在節(jié)點入端口接收來自分組傳送網的數據包,根據所述數據包的物理層信息檢測所述 數據包是否為錯包,并根據所述檢測結果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率;比較所述獲取的端口誤碼率與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的關系,當所述端口誤碼率大于 所述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時,觸發(fā)保護倒換。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數據包的物理層信息檢測數據包 是否為錯包,具體包括對所述數據包進行解封裝,獲取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層幀,所述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 層幀包括物理層幀頭、分組傳送網凈荷PTN Payload和校驗字段;通過校驗算法對所述物理層幀頭和PTN Payload進行計算,并比較所述計算結果與所 述校驗字段是否相同,如果所述計算結果與所述校驗字段相同,則判斷所述數據包不是錯 包;如果所述計算結果與所述校驗字段不同,則判斷所述數據包是錯包。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檢測結果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 率,具體包括在設定時間段內,統(tǒng)計所述節(jié)點入端口接收到的數據包總數和錯包數;將所述錯包數與所述數據包總數的比值,作為所述鏈路的端口誤碼率。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端口誤碼率大于所述預設的端口誤 碼率門限時,還包括向下游節(jié)點發(fā)送誤碼通告指示,將所述分組傳送網性能劣化的情況通知所述下游節(jié)點。
5.一種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塊,用于在節(jié)點入端口接收來自分組傳送網的數據包;檢測模塊,與所述接收模塊連接,用于根據所述數據包的物理層信息檢測所述接收模 塊接收到的數據包是否為錯包;獲取模塊,與所述檢測模塊連接,用于根據所述檢測模塊的檢測結果獲取鏈路的端口 誤碼率;比較模塊,與所述獲取模塊連接,用于比較所述獲取模塊獲取的端口誤碼率與預設的 端口誤碼率門限的關系;保護模塊,與所述比較模塊連接,用于在所述比較模塊判斷所述端口誤碼率大于所述 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時,觸發(fā)保護倒換。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模塊,具體用于對所述數據包進行解封裝,獲取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層幀,所 述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層幀包括物理層幀頭、PTN Payload和校驗字段;通過校驗算法對所 述物理層幀頭和PTN Payload進行計算,并比較所述計算結果與所述校驗字段是否相同,在 所述計算結果與所述校驗字段相同時,判斷所述數據包不是錯包;在所述計算結果與所述 校驗字段不同時,判斷所述數據包是錯包。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取模塊,具體用于在設定時間段內,統(tǒng)計所述節(jié)點入端口接收到的數據包總數 和錯包數;將所述錯包數與所述數據包總數的比值,作為所述鏈路的端口誤碼率。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端口誤碼率大于所述預設的端口誤 碼率門限時,所述保護模塊,還用于向下游節(jié)點發(fā)送誤碼通告指示,將所述分組傳送網性能劣化的 情況通知所述下游節(jié)點。
9.一種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的系統(tǒng),包括發(fā)送端和接收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發(fā)送端,用于向所述接收端發(fā)送數據包;所述接收端,用于接收來自所述發(fā)送端的數據包,根據所述數據包的物理層信息檢測 所述數據包是否為錯包,并根據所述檢測結果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率;比較所述獲取的端 口誤碼率與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的關系,當所述端口誤碼率大于所述預設的端口誤碼率 門限時,觸發(fā)保護倒換。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發(fā)送端,還用于對分組傳送網通用物理幀進行封裝,獲取對應的數據包。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分組傳送網保護倒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節(jié)點入端口接收來自分組傳送網的數據包,根據所述數據包的物理層信息檢測所述數據包是否為錯包,并根據所述檢測結果獲取鏈路的端口誤碼率;比較所述獲取的端口誤碼率與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的關系,當所述端口誤碼率大于所述預設的端口誤碼率門限時,觸發(fā)保護倒換。本發(fā)明實施例能夠有效檢測到網絡存在性能劣化的情況,提高了網絡的生存性。本發(fā)明實施例同樣公開了一種應用上述方法的裝置和系統(tǒng)。
文檔編號H04L12/56GK102035718SQ200910093310
公開日2011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9月27日
發(fā)明者李晗, 王磊, 韓毅 申請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