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文檔管理系統(tǒng)、文檔管理設備和文檔管理方法

文檔序號:7944793閱讀:37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文檔管理系統(tǒng)、文檔管理設備和文檔管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文檔管理系統(tǒng)、文檔管理設備和文檔管理方法。
背景技術
在使用信息處理設備的處理示例中,在終端裝置上以頁面為單 位來編輯在存儲裝置中被保存為電子數(shù)據(jù)的存儲文檔(下文可以被稱 為"電子文檔")。這樣的文檔編輯功能包括頁面替代功能、頁面添 加功能、頁面刪除功能以及頁面交換功能。
在該設備中,當要以頁面為單位來編輯電子文檔時,用戶需要 逐個找出要被編輯的各個頁面(在有些情況下可以被稱為"編輯頁 面")。例如,在利用圖像讀取裝置來對大量文檔進行讀取和數(shù)字化 處理的工作中,假設考慮僅對數(shù)字化的讀出文檔中的特定頁面進行替 代、將另一原稿插入文檔、在文檔的特定頁面之前或之后添加原稿等 工作。
當要刪除特定頁面時,用戶需要找出要刪除的頁面,同時檢查 已保存的讀出文檔的頁面,隨后發(fā)出用于刪除的操作指示??蛇x地, 在以頁面為單位要執(zhí)行替代的情況下,需要在還未經過替代處理的文
檔(即,已經經過數(shù)字化處理和保存的文檔)中找出要被替代的頁面 并且隨后將其刪除。其后,在替代中要被新數(shù)字化處理的紙制文檔(原 稿)需要被讀取并且數(shù)字化處理。隨后,新經過數(shù)字化處理的讀出原 稿需要被插入到己保存的電子文檔中的特定頁面位置(即,已經刪除 了要被替代的頁面的位置)。
可選地,根據(jù)用于容易地替代頁面的功能,當指定還未經過替 代處理的文檔并且執(zhí)行用于替代的指示操作時,讀取新的紙制文檔。 隨后,對還未經過替代處理的文檔執(zhí)行刪除,并且隨后將新讀出的原
稿插入到刪除頁面位置(例如,參見JP 2006-261765A)。在頁面添加處理中,在已保存的讀出文檔中找出要執(zhí)行添加的 頁面,指定其頁面位置,并且隨后讀取要添加的原稿。由此,文檔能 得以添加。
在頁面交換處理中,在已保存的讀出文檔中找出作為交換目標 的一個頁面和另一個頁面,指定這些頁面位置,并且隨后發(fā)出用于交 換的指示。由此,頁面位置能得以交換。
在針對保存的文檔以頁面為單位執(zhí)行諸如刪除、替代、添加和 交換之類的編輯處理中,從已保存的文檔中找出要被編輯的(多個) 頁面(要刪除的頁面、要替代的頁面、要執(zhí)行添加的頁面或者要交換 的頁面)需要時間和努力。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能針對所希望的編輯部分執(zhí)行編輯處理而不 需要用戶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尋找編輯頁面并隨后輸入對其頁面位置 的說明的機構。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方面,文檔管理系統(tǒng)包括存儲部,基準電
子原稿獲取部,編輯部分識別部以及文檔編輯處理部。存儲部存儲了
電子原稿和通過將多個電子原稿進行組合所生成的電子文檔二者中 的至少一個?;鶞孰娮釉瀚@取部獲取用于對編輯電子文檔中的編輯
部分的基準位置進行識別的基準電子原稿,該編輯電子文檔是要被編 輯的電子文檔并且是從存儲部讀取的。編輯部分識別部根據(jù)基準電子 原稿識別出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編輯部分。文檔編輯處理部以電子原 稿為單位針對由編輯部分識別部識別出的編輯部分來執(zhí)行編輯處理。
利用[l]的結構,獲得了以下效果。即,根據(jù)除了組成編輯電子 文檔或其原始原稿的電子原稿以外的電子原稿,從編輯電子文檔中搜 索用戶要編輯的部分的電子原稿,從而有助于識別出編輯部分。根據(jù)[1]的文檔管理系統(tǒng)可以進一步包括電子原稿生成部,其 讀取原稿以生成數(shù)字化的電子原稿。基準電子原稿獲取部可以采用由 電子原稿生成部所生成的電子原稿作為基準電子原稿。
利用[2]的結構,采用通過讀取手邊的舊原稿所得到的電子原稿作為基準電子原稿,從而容易指定編輯部分的基準位置。在根據(jù)[1]的文檔管理系統(tǒng),基準電子原稿獲取部可以采用
(i )在存儲部中存儲的電子原稿或者(ii )在存儲部中存儲的電子
文檔中的電子原稿作為基準電子原稿。
利用[3]的結構,為了識別編輯電子文檔的編輯部分,采用能被 容易地找到的電子原稿或者電子文檔中的電子原稿作為基準電子原 稿,從而能夠容易地指定編輯部分的基準位置。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文檔管理設備包括基準電子原稿
獲取部,編輯部分識別部以及文檔編輯處理部。基準電子原稿獲取部 獲取用于對編輯電子文檔中的編輯部分的基準位置進行識別的基準 電子原稿,該編輯電子文檔是要被編輯的電子文檔。編輯部分識別部 根據(jù)基準電子原稿識別出編輯電子文檔的編輯部分。文檔編輯處理部 以電子原稿為單位針對由編輯部分識別部識別出的編輯部分來執(zhí)行 編輯處理。
利用[4]的結構,能夠獲得以下效果。即,根據(jù)除了組成編輯電
子文檔及其原始原稿的電子原稿以外的電子原稿,在編輯電子文檔中 搜索用戶要編輯的部分的電子原稿,從而有助于識別編輯部分。在根據(jù)[4]的文檔管理設備中,基準電子原稿獲取部可以采用 由電子原稿生成部所生成的電子原稿作為基準電子原稿,該電子原稿 生成部讀取原稿來生成數(shù)字化的電子原稿。
利用[5]的結構,采用通過讀取手邊的舊原稿所得到的電子原稿 作為基準電子原稿,從而能夠容易地指定編輯部分的基準位置。在根據(jù)[4]的文檔管理設備中,基準電子原稿獲取部可以采用 (i )在存儲部中存儲的電子原稿或者(ii)在存儲部中存儲的電子 文檔中的電子原稿作為基準電子原稿。
利用[6]的結構,為了識別編輯電子文檔的編輯部分,采用能被 容易找到的電子原稿或者電子文檔中的電子原稿作為基準電子原稿, 從而能夠容易地指定編輯部分的基準位置。在根據(jù)[4]的文檔管理設備中,編輯部分識別部可以包括基準 原稿信息展示部,其將與編輯電子文檔中的電子原稿有關的信息展示給用戶,該信息是根據(jù)基準電子原稿提取的。編輯部分識別部可以根 據(jù)對基準原稿信息展示部的展示的響應來識別編輯部分。
利用[7]的結構,能夠檢査位于編輯部分的基準位置處并且由該 設備提取的電子原稿是否適合。這允許比在不具有[7]的結構的情況 下更準確地識別出編輯部分。在根據(jù)[4]的文檔管理設備中,編輯部分識別部可以包括編輯
基準原稿提取部,其通過將基準電子原稿與組成編輯電子文檔的電子 原稿的每一個進行核對來在編輯部分的基準位置處提取電子原稿。文
檔編輯處理部可以通過采用在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所提取的編輯 電子文檔中的位置作為編輯處理的基準位置來執(zhí)行編輯處理。
利用[8]的結構,通過圖像核對能夠從編輯電子文檔中容易地提 取出編輯部分的基準位置處的電子原稿。隨后,能夠執(zhí)行編輯處理。在根據(jù)[8]的文檔管理設備中,編輯部分識別部可以根據(jù)電子 原稿識別出編輯處理的開始位置、編輯部分的開始位置和編輯部分的 結束位置中的至少一個,該電子原稿為位于基準位置處并且是由編輯 基準原稿提取部提取的。采用由編輯部分識別部所識別出的編輯處理 的開始位置、編輯部分的開始位置或者編輯部分的結束位置作為基 準,文檔編輯處理部可以針對在編輯電子文檔的編輯部分中的電子原 稿來執(zhí)行編輯處理。
利用[9]的結構,采用編輯處理的開始位置、編輯部分的開始位 置以及編輯部分的結束位置作為編輯部分的基準位置。這保證了在一 般的編輯處理中的編輯范圍的一致性,并且提供了直觀上容易識別的 優(yōu)勢。根據(jù)[9]的文檔管理設備可以進一步包括編輯電子原稿獲取 部,其獲取在編輯處理中需要的給定張數(shù)的電子原稿。編輯部分識別 部可以根據(jù)電子原稿識別出替代處理的開始位置、替代范圍的開始位 置以及替代范圍的結束位置中的至少一個,該電子原稿位于基準位置 并且是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提取的。文檔編輯處理部可以包括替代 處理部,通過采用由編輯部分識別部所識別出的替代處理的開始位 置、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或替代范圍的結束位置作為基準,用由編輯電子原稿獲取部所獲取的給定張數(shù)的電子原稿來替代在編輯電子文 檔中的替代范圍內的電子原稿。
利用[10]的結構,在編輯處理中,能夠執(zhí)行替代處理以獲得經過 編輯的電子文檔,其中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編輯部分的舊電子原稿已 被刪除,并且其他電子原稿已被插入到該部分。在根據(jù)[10]的文檔管理設備中,當基準位置處的兩個電子原 稿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提取并且限定了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和替 代范圍的結束位置時,通過采用一個原稿來表示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 并且采用另一原稿來表示替代范圍的結束位置,替代處理部可以刪除 位于編輯電子文檔中從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的電子原稿,并且隨后將 給定張數(shù)的電子原稿插入到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從開始位置到結束位 置的部分。
利用[ll]的結構,當根據(jù)基準電子原稿識別出替代范圍的開始位 置和結束位置時,能夠執(zhí)行替代處理,位于從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到 結束位置的全部電子原稿被刪除并且其他電子原稿被插入到該部分。根據(jù)[9]的文檔管理設備可以進一步包括編輯電子原稿獲取 部,其獲取在編輯處理中需要的給定張數(shù)的電子原稿。編輯部分識別 部可以根據(jù)電子原稿識別出添加處理的開始位置、添加范圍的開始位 置以及添加范圍的結束位置中的至少一個,該電子原稿位于基準位置 并且是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提取的。文檔編輯處理部可以包括添加 處理部,通過采用由編輯部分識別部所識別出的添加處理的開始位 置、添加范圍的開始位置和添加范圍的結束位置中的至少一個作為基 準,該添加處理部將由編輯電子原稿獲取部所獲取的給定張數(shù)的電子 原稿添加到編輯電子文檔的添加范圍。
利用[12]的結構,在編輯處理中,能夠執(zhí)行添加處理以獲得經過 編輯的電子文檔,其中其他電子原稿被添加到編輯電子文檔中的編輯 部分。在根據(jù)[12]的文檔管理設備中,添加處理部可以將給定張數(shù) 的電子原稿添加到恰好在開始位置之后或之前的部分。
利用[13]的結構,當根據(jù)基準電子原稿識別出添加部分的開始位置時,能夠執(zhí)行添加處理,將給定張數(shù)的電子原稿添加到恰好在開始 位置之后或之前。在根據(jù)[12]的文檔管理設備中,當基準位置處的兩個電子原 稿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提取并且限定了添加范圍的開始位置和添 加范圍的結束位置時,通過采用一個原稿來表示添加范圍的開始位置 并且采用另一原稿來表示添加范圍的結束位置,添加處理部可以刪除 位于編輯電子文檔中從恰好在開始位置之后的位置到恰好在結束位 置之前的位置的電子原稿,并且隨后將給定張數(shù)的電子原稿插入到編 輯電子文檔中從恰好在開始位置之后的位置到恰好在結束位置之前 的位置的部分。
利用[14]的結構,在添加處理中,能夠執(zhí)行基本上類似于替代處
理的編輯處理。在根據(jù)[9]的文檔管理設備中,其中編輯部分識別部可以根 據(jù)電子原稿識別出刪除處理位置、刪除處理的開始位置、刪除范圍的 開始位置以及刪除范圍的結束位置中的至少一個,該電子原稿位于基 準位置處并且是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提取的。文檔編輯處理部可以 包括刪除處理部,通過采用由編輯部分識別部所識別出的刪除處理位 置、刪除處理的開始位置、刪除范圍的開始位置以及刪除范圍的結束 位置中的至少一個作為基準,該刪除處理部刪除在存儲部中存儲的電 子文檔中給定張數(shù)的電子原稿。
利用[15]的結構,在編輯處理中,能夠執(zhí)行刪除處理以獲得經過 編輯的電子文檔,其中已經從編輯電子文檔中刪除了編輯部分中的電 子原稿。在根據(jù)[15]的文檔管理設備中,當位于基準位置處并且由編 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提取的電子原稿表示單獨的刪除位置時,刪除處理 部可以從編輯電子文檔中刪除基準位置處的電子原稿。
利用[16]的結構,在位于基準位置處并且由基準電子原稿所識別 的電子原稿表示單獨的刪除位置時,能夠執(zhí)行從編輯電子文檔中單獨 刪除位于基準位置處的電子原稿的刪除處理。在根據(jù)[15]的文檔管理設備中,當位于基準位置處并且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提取的電子原稿限定了刪除處理的開始位置并且 當指定了要被刪除的張數(shù)時,刪除處理部可以從編輯電子文檔中刪除 在從開始位置到由所指定張數(shù)確定的位置的范圍內的電子原稿。
利用[17]的結構,當位于基準位置處并且由基準電子原稿識別出 的電子原稿限定了刪除處理的開始位置并且當指定了要刪除的張數(shù) 時,可以執(zhí)行從編輯電子文檔中刪除了從開始位置到由所指定張數(shù)確 定的點的范圍內的電子原稿的刪除處理。在根據(jù)[15]的文檔管理設備中,當位于基準位置處并且由編
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提取的兩個電子原稿限定了刪除范圍的開始位置 和刪除范圍的結束位置時,通過采用一個原稿來表示刪除范圍的開始 位置并且采用另一原稿來表示刪除范圍的結束位置,刪除處理部可以 從編輯電子文檔中刪除位于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從開始位置到結束位 置的電子原稿。L
利用[18]的結構,當根據(jù)基準電子原稿識別出刪除范圍的開始位 置和結束位置時,能夠執(zhí)行刪餘了從刪除范圍的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 的全部電子原稿的刪除處理。在根據(jù)[9]的文檔管理設備中,編輯部分識別部可以根據(jù)電 子原稿通過識別交換處理的開始位置、交換范圍的開始位置和交換范 圍的結束位置中的至少一個來識別出兩個交換部分,該電子原稿位于 基準位置處并且是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提取的。文檔編輯處理部可 以包括交換處理部,其對(i )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由編輯基準原稿提 取部識別出的一部分電子原稿的位置以及(ii )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 另一部分的電子原稿的位置彼此進行交換。
利用[19]的結構,在編輯處理中,能夠執(zhí)行交換處理來獲得經過 編輯的電子文檔,其中在編輯電子文檔的一個編輯部分中的電子原稿 的位置和在編輯電子文檔的另一編輯部分中的電子原稿的位置已被 相互交換。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文檔管理方法包括根據(jù)通過圖像 讀取裝置來讀取原稿所得到的電子原稿,或者根據(jù)從存儲部讀取的電 子原稿或者電子文檔中的電子原稿,獲取基準電子原稿,所述基準電子原稿用于識別編輯電子文檔的編輯部分的基準位置;根據(jù)基準電子
原稿來識別出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編輯部分;以及以電子原稿為單位 針對由編輯部分識別部識別出的編輯部分來執(zhí)行給定的編輯處理。
利用[20]的結構,系統(tǒng)根據(jù)關鍵字電子原稿自動地識別出編輯部 分,該關鍵字電子原稿用于識別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編輯部分的基準 位置。這使得(例如,計算機)實現(xiàn)針對所希望的編輯部分來執(zhí)行編 輯處理的機構成為可能,無需用戶在編輯電子文檔中查找編輯部分中 的頁面并且隨后輸入頁面位置的指定。


將根據(jù)以下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示范性實施例。
圖r是示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示范性實施例的文檔處理系統(tǒng)的示
范性結構的示圖2是示出了根據(jù)第一示范性實施例的,組成了在文檔處理系
統(tǒng)中的文檔編輯功能的主要部分的文檔管理系統(tǒng)和文檔管理設備的
功能概要的框圖3是示出了從電子編輯文檔的讀出到自動編輯處理的操作過
程和處理過程的概要的流程圖3A是說明了步驟S40處的具體過程的流程圖4是示出了原稿獲取方法設置屏幕G40的示例的示圖4A是示出了關鍵字原稿選擇屏幕G43的示例的示圖4B是示出了新原稿選擇屏幕G46的示例的示圖4C是示出了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62的示例的示圖5是說明了由編輯部分識別部和文檔編輯處理部的替代處理
部所執(zhí)行的原稿替代處理的概要的示圖(第一部分);
圖5A是說明了由編輯部分識別部和文檔編輯處理部的替代處
理部所執(zhí)行的原稿替代處理的概要的示圖(第二部分);
圖5B是說明了由編輯部分識別部和文檔編輯處理部的替代處
理部所執(zhí)行的原稿替代處理的概要的示圖(第三部分);
圖5C是說明了由編輯部分識別部和文檔編輯處理部的替代處理部所執(zhí)行的原稿替代處理的概要的示圖(第四部分);
圖6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替代功能時所使用的編輯文檔選擇屏
幕G20一RP 1的示例的示圖6A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替代功能時所使用的編輯模式選擇 屏幕G30—RP1的示例的示圖6B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替代功能時所使用的讀取條件選擇 屏幕G72—RP1的示例的示圖6C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替代功能時所使用的編輯完成屏幕 G92_RP1的示例的示圖6D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替代功能時所使用的再次確認屏幕 G82_RP1和G82—RP2的示例的示圖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替代功能時所使用的編輯完成屏幕 G92_RP2的示例的示圖7是示出了在第一示范性實施例的結構中的自動替代處理過 程的示例的流程圖8是說明了由編輯部分識別部和文檔編輯處理部的添加處理 部所執(zhí)行的原稿添加處理的概要的示圖(第一部分);
圖8A是說明了由編輯部分識別部和文檔編輯處理部的添加處
理部所執(zhí)行的原稿添加處理的概要的示圖(第二部分);
圖9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添加功能時所使用的編輯文檔選擇屏 幕G20一AD1的示例的示圖9A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添加功能時所使用的編輯模式選擇 屏幕G30—AD1的示例的示圖9B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添加功能時所使用的讀取條件選擇 屏幕G72—AD1的示例的示圖9C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添加功能時所使用的再次確認屏幕 G82—AD1和G82—AD2的示例的示圖9D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添加功能時所使用的編輯完成屏幕 G92_AD2的示例的示圖IO是示出了在第一示范性實施例的結構中的自動添加處理過程的示例的流程圖ll是說明了由編輯部分識別部和文檔編輯處理部的刪除處理 部所執(zhí)行的原稿刪除處理的概要的示圖(第一部分);
圖11A是說明了由編輯部分識別部和文檔編輯處理部的刪除處 理部所執(zhí)行的原稿刪除處理的概要的示圖(第二部分);
圖11B是說明了由編輯部分識別部和文檔編輯處理部的刪除處 理部所執(zhí)行的原稿刪除處理的概要的示圖(第三部分);
圖12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刪除功能時所使用的編輯文檔選擇屏 幕G20一DL1的示例的示圖12A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刪除功能時所使用的編輯模式選擇 屏幕G30一DL1的示例的示圖12B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刪除功能時所使用的讀取條件選擇 屏幕G72一DL1的示例的示圖12C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刪除功能時所使用的再次確認屏幕 G82一DL1和G82—DL2的示例的示圖12D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刪除功能時所使用的編輯完成屏幕 G92—DL2的示例的示圖13是示出了在第一示范性實施例的結構中的自動刪除處理過 程的示例的示圖14是說明了由編輯部分識別部和文檔編輯處理部的交換處理 部所執(zhí)行的原稿交換處理的概要的示圖(第一部分),
圖14A是說明了由編輯部分識別部和文檔編輯處理部的交換處 理部所執(zhí)行的原稿交換處理的概要的示圖(第二部分);
圖14B是說明了由編輯部分識別部和文檔編輯處理部的交換處 理部所執(zhí)行的原稿交換處理的概要的示圖(第三部分);
圖15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交換功能時所使用的編輯文檔選擇屏 幕G20一CH1的示例的示圖15A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交換功能時所使用的編輯模式選擇 屏幕G30一CH1的示例示圖15B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交換功能時所使用的讀取條件選擇圖15C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交換功能時所使用的再次確認屏幕 G82—CH1和G82—CH2的示例的示圖15D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交換功能時所使用的交換部分設置 屏幕G83—CH1的示例的示圖15E是示出了在執(zhí)行原稿交換功能時所使用的編輯完成屏幕 G92—CH2的示例的示圖16是示出了在第一示范性實施例的結構中的自動交換處理過 程的示例的流程圖17是示出了根據(jù)第二示范性實施例的,組成了在文檔處理系 統(tǒng)中的文檔編輯功能的主要部分的文檔管理系統(tǒng)和文檔管理設備的 功能概要的框圖18A和圖18B是示出了在第二示范性實施例的結構中的自動 替代處理過程的示例的流程圖19是示出了在第二示范性實施例的結構中的自動添加處理過 程的示例的流程圖20是示出了在第二示范性實施例的結構中的自動刪除處理過 程的示例的流程圖21A和圖21B是示出了在第二示范性實施例的結構中自動交 換處理過程的示例的流程圖22是示出了在由計算機實現(xiàn)文檔管理設備的情況下的硬件結 構的示例的示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示范性實施例。 <系統(tǒng)結構>
圖1是示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示范性實施例的文檔處理系統(tǒng)的示范 性結構的示圖。如圖所示,在該示范性實施例的文檔處理系統(tǒng)1中, 作為通信裝置的示例的網(wǎng)絡9鏈接了以下裝置各種成像裝置3,其
具有將圖像輸出到諸如紙張之類的輸出介質上的圖像輸出功能和在輸出介質上讀取圖像以獲得其電子數(shù)據(jù)(圖像數(shù)據(jù))的圖像獲取功能;
諸如個人計算機(在下文有些情況下被稱為PC)的處理指令裝置4, 其指示各種圖像裝置3來執(zhí)行圖像獲取處理和圖像輸出處理;以及文 檔管理服務器6,其具有保存和管理經過處理的文檔和圖像的服務器功能。
網(wǎng)絡9由LAN (局域網(wǎng))、WAN (廣域網(wǎng))、因特網(wǎng)等實現(xiàn)。 成像裝置3的示例是具有圖像獲取功能和圖像輸出功能(集
中稱為復印功能)的復印機3A;被稱為具有單一功能(只有作為圖 像輸出功能的示例的打印功能)的打印機的打印裝置3B;被稱為具
有圖像獲取功能(尤其被稱為掃描儀功能)的掃描儀的圖像讀取裝置
3C;具有打印功能、復印功能和掃描儀功能的多功能裝置3D;以及
傳真機3E。這些裝置通過網(wǎng)絡9或者通過預定連接接口連接到文檔 管理服務器6。在圖中,針對每種類型單獨示出了一種或兩種成像裝 置3。然而,每種裝置的數(shù)量可以是任意的。而且,可以省略某種類 型的裝置。
例如,復印機3A通過網(wǎng)絡9連接到文檔管理服務器6。當用戶 操作復印機3A的操作面板(未示出)來發(fā)出用于復印的指令時,復 印機3A響應于復印指令把讀出的圖像發(fā)送到文檔管理服務器6 (具 體地說,圖像數(shù)據(jù)包括電子數(shù)據(jù),在下文也是類似這種情況)。此時, 復印機3A可以根據(jù)輸入用戶名和密碼來認證已發(fā)出復印指令的用 戶。隨后,復印機3A可以把通過認證獲得的包括用于識別用戶的用 戶名的信息連同圖像一起發(fā)送到文檔管理服務器6。
而且,復印機3A并不執(zhí)行用于把圖像讀出到打印紙上的直接形 成處理。相反,復印機3A從文檔管理服務器6接收作為形成處理的 對象的圖像,并且根據(jù)所接收的圖像來把相應的圖像形成在打印紙 上。S口,復印機3A把通過讀取要被復印的原稿所獲得的圖像一次發(fā) 送到文檔管理服務器6,隨后根據(jù)從文檔管理服務器6接收到的圖像 執(zhí)行隨后的處理。
打印裝置3B通過網(wǎng)絡9等連接到文檔管理服務器6,并且根據(jù) 從文檔管理服務器6輸入的圖像來把圖像形成在諸如打印紙之類的輸出介質上。
每個圖像讀取裝置3C通過串行總線接口等連接到處理指令裝
置4,或者通過網(wǎng)絡9連接到文檔管理服務器6。當用戶操作圖像讀 取裝置3C的處理指令裝置4或者操作面板(未示出)以發(fā)出用于讀 取的指令,并且隨后響應于讀取的指令時,圖像讀取裝置3C將通過 讀取和數(shù)字化原稿所獲得的電子原稿(圖像數(shù)據(jù))發(fā)送到處理指令裝 置4或者文檔管理服務器6。在將電子原稿發(fā)送到文檔管理服務器6 時,圖像讀取裝置3C可以根據(jù)輸入的用戶名和密碼來認證已發(fā)出讀 取指令的用戶。隨后,圖像讀取裝置3C可以把通過該認證獲得的并 包括用于識別用戶的用戶名的信息連同電子原稿(圖像數(shù)據(jù)) 一起發(fā) 送到文檔管理服務器6。
多功能裝置3D通過網(wǎng)絡9連接到文檔管理服務器6,并且執(zhí)行 復印機3A、打印機3B和圖像讀取裝置3C的功能。
傳真機3E通過網(wǎng)絡9等連接到文檔管理服務器6,并且執(zhí)行讀 出圖像的FAX發(fā)送??蛇x地,根據(jù)所接收的圖像,傳真機3E把FAX 圖像輸出到諸如打印紙之類的輸出介質上,同時將在發(fā)送或接收時獲 得的經過處理的圖像輸出到文檔管理服務器6。
處理指令裝置4通過網(wǎng)絡9連接文檔管理服務器6,并且把要由 打印裝置3B、圖像讀取裝置3C等處理的圖像和諸如將發(fā)出處理指 令的用戶的用戶名之類的相關信息發(fā)送到文檔管理服務器6。處理指 令裝置4具有用于執(zhí)行這種控制的控制部42A;以及諸如硬盤驅動 器之類的數(shù)據(jù)保持部44,用于存儲數(shù)字化的電子原稿或者通過組合 多張電子原稿所生成的電子文檔。數(shù)據(jù)保持部44可以包括內置存儲 裝置或者通過USB (通用串行總線)等連接到外部的可替代的存儲 裝置。
每個復印機3A和多功能裝置3D具有各自相應的控制部32A 或32D;以及各自相對因的數(shù)據(jù)保持部34A或34D,其提供有包括 硬盤驅動器、光盤單元等的存儲裝置,用于存儲通過組合多張電子原 稿而生成的電子文檔,該電子原稿是通過利用其自身的圖像讀取功能 讀取和數(shù)字化原稿所生成的。文檔管理服務器6具有服務器功能,并且響應于來自作為客戶
端系統(tǒng)的處理指令裝置4的請求來控制在成像裝置3中所執(zhí)行的圖像 獲取處理和圖像輸出處理。而且,文檔管理服務器6把處理圖像記錄 并保存到預定存儲裝置中。為此,文檔管理服務器6具有控制部62; 以及數(shù)據(jù)保持部64,其提供有包括硬盤驅動器、光盤單元等的存儲 裝置,用于存儲通過組合多張電子原稿所生成的電子文檔。
每個數(shù)據(jù)保持部34A、 34D、 44和64起到原稿/文檔存儲部的作 用,用于存儲電子原稿或通過組合多張電子原稿所生成的電子文檔。
這里,文檔管理系統(tǒng)2A和/或文檔管理設備2B被安裝在該示范 性實施例的文檔處理系統(tǒng)1中。文檔管理系統(tǒng)2A和文檔管理設備2B 能執(zhí)行用于電子文檔的編輯處理,該電子文檔保存在復印機3A的數(shù) 據(jù)保持部34A、或者多功能裝置3D的數(shù)據(jù)保持部34A中、或者保存 在文檔管理服務器6的數(shù)據(jù)保持部64中,用作搜索關鍵字原稿(基 準原稿),(i )通過利用在復印機3A、圖像讀取裝置3C、多功能 裝置3D等中提供的圖像讀取功能來讀取和數(shù)字化原稿所獲得的電子 原稿,或者(ii)已保存的電子原稿(包括通過讀取原稿而在過去保 存的電子原稿)。
例如,諸如PC之類的處理指令裝置4和具有圖像讀取功能的各 種成像裝置3 (復印機3A、圖像讀取裝置3C和多功能裝置3D)組 成了文檔管理系統(tǒng)2A。在此情況下,諸如嵌入到處理指令裝置4中 的硬盤驅動器之類的存儲裝置實現(xiàn)了用于存儲通過組合多張電子原 稿所生成的電子文檔的文檔存儲部??蛇x地,諸如PC之類的處理指 令裝置4、具有圖像讀取功能的各種成像裝置3 (復印機3A、圖像讀 取裝置3C和多功能裝置3D)以及文檔管理服務器6 (特別地,作為 文檔存儲部分的數(shù)據(jù)保持部64)可以組成文檔管理系統(tǒng)2A。
可選地,具有網(wǎng)絡通信功能的復印機3A和多功能裝置3D可提 供有文檔管理設備2B。還可選地是,文檔管理服務器6可被提供有 文檔管理設備2B,隨后具有圖像讀取功能的各種成像裝置3 (復印 機3A、圖像讀取裝置3C和多功能裝置3D)提供了獲得編輯處理的 基準位置處的電子原稿和/或要被編輯的電子原稿(編輯目標)的功同樣地,單個部件可以被布置在該系統(tǒng)中的任意位置。因此, 處理所需的單個部件彼此有機地鏈接從而完成整個處理是能實現(xiàn)的。 實現(xiàn)該示范性實施例的單個功能(包括功能模塊)的特定裝置可以包 括硬件、軟件、網(wǎng)絡、這些的組合或者其他任意裝置。對本領域技術 人員來說,該事實本身是顯而易見的。而且,任意功能模塊可以被組 合到一個功能模塊中。
每個文檔管理系統(tǒng)2A和文檔管理設備2B相對于組成編輯電子 文檔的每個電子原稿(可以被稱為"舊電子原稿")來核對用于對保 存的要被編輯的編輯電子文檔中的編輯部分進行識別的關鍵字電子 原稿(基準原稿的電子原稿),從而提取出識別了諸如編輯處理的開 始位置、編輯部分的開始位置和編輯部分的結束位置之類的編輯鈿分 的舊電子原稿。隨后,每個文檔管理系統(tǒng)2A和文檔管理設備2B執(zhí) 行對各個編輯部分的給定編輯處理,這些編輯部分是根據(jù)用于識別編 輯電子文檔中的編輯部分而提取出的舊電子原稿的各個位置來確定 的。此時,當在編輯處理中需要新原稿時,集中讀取在編輯處理中需 要的新原稿和關鍵字電子原稿的資源中的舊原稿。這里,在要被執(zhí)行 的編輯處理是刪除處理或原稿交換處理的情況下,這樣的新原稿是不 必要的。
用于識別編輯電子文檔中的編輯部分的關鍵字電子原稿的獲取 可以通過例如在編輯電子文檔中讀取開始位置處與電子原稿對應的 舊的開始原稿或者讀取結束位置處與電子原稿對應的舊的結束原稿 來實現(xiàn)。可選地,在文檔存儲部(諸如數(shù)據(jù)保持部34A、 34D、 44和 64)中保存的電子原稿當中,可以使用能比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那些 電子原稿更容易找到的電子原稿或者電子文檔中的電子原稿。作為典 型情況,當用戶手頭具有這些原稿而不需要尋找它們時,讀出舊的開 始原稿和舊的結束原稿。相對地,與搜索保持在文檔存儲部中的編輯 電子文檔相比,當利用文件搜索機構能更容易找到電子原稿或者電子 文檔中的電子原稿時,將要使用電子原稿。
例如,在裝置側的保密箱中保存的存儲的文檔當中指定編輯電子文檔。隨后,編輯開始位置處的舊原稿和編輯結束位置處的舊原稿 被讀取作為關鍵字原稿。而且,如果需要的話,可以讀取在編輯工作 時所需要的新原稿。隨后,自動生成已編輯的新電子文檔,其中(i )
從編輯電子文檔中刪除了不需要的舊電子原稿,(ii )交換了舊電子 原稿的布置位置,或者(iii)利用新電子原稿對舊電子原稿執(zhí)行了添 加或替代。隨后,該文檔被自動保存到數(shù)據(jù)保持部34A、 34D、 44或 64中。
<文檔管理設備;功能模塊第一示范性實施例>
圖2是示出了根據(jù)第一示范性實施例的組成了在文檔處理系統(tǒng) 1中的文檔編輯功能的主要部分的文檔管理系統(tǒng)2A和文檔管理設備 2B的功能概要的框圖。
如圖所示,第一示范性實施例的文檔管理系統(tǒng)2A包括用戶接 口部100,用于展示操作屏幕并且從用戶接收操作指令;原稿/文檔 存儲部110,用于存儲電子原稿和/或通過組合多張電子原稿所生成 的電子文檔;以及電子原稿生成部120,用于生成通過讀取原稿并將 原稿轉換成圖像數(shù)據(jù)所獲得的電子原稿(關鍵字電子原稿)。
而且,文檔管理系統(tǒng)2A包括編輯部分識別部140,用于獲得 識別在原稿/文檔存儲部110中存儲的編輯電子文檔中的編輯部分所 使用的關鍵字電子原稿,并且隨后根據(jù)關鍵字電子原稿來識別該編輯 部分;以及文檔編輯處理部150,用于在由編輯部分識別部140所識
別的編輯部分中針對舊電子原稿執(zhí)行給定的編輯處理。
文檔編輯處理部150利用新電子原稿(在有些情況下不需要, 取決于編輯處理的內容)執(zhí)行由用戶指定的編輯處理。隨后,文檔編 輯處理部150生成被編輯的新電子文檔,其中(i )已經利用新電子 原稿執(zhí)行了替代或添加,(ii )已從編輯電子文檔中刪除了不必要的 舊電子原稿,或者(iii)已經交換了頁面位置。隨后,文檔編輯處理 部150把獲得的文檔保存到原稿/文檔存儲部110中。
而且,文檔管理系統(tǒng)2A包括圖像處理部170,用于針對由電 子原稿生成部120所生成的電子原稿、從原稿/文檔存儲部110中讀 取并組成了編輯電子文檔的舊電子原稿、以及由文檔編輯處理部150編輯的并且組成了新電子文檔的新電子原稿來執(zhí)行諸如顏色轉換、顏 色校正、灰度等級校正、縮放、圖像旋轉和屏幕生成之類的給定圖像 處理;以及打印部180,用于根據(jù)由電子原稿生成部120所生成的電 子原稿、從原稿/文檔存儲部110中讀出的編輯電子文檔以及由文檔 編輯處理部150所編輯的并且組成了新電子文檔的電子原稿來執(zhí)行 到給定輸出介質(例如打印紙)的打印輸出。
用戶接口部100利用文檔管理系統(tǒng)2A或文檔管理設備2B來將 各種信息顯示給用戶,并且接收從用戶輸入的各種信息。例如,用戶 接口部IOO通過具有帶觸摸面板和具有各種按鈕、開關、按鍵等的輸 入部的顯示單元的顯示部來實現(xiàn)。例如,該顯示部對應于圖1所示的 成像裝置3的操作面板或者諸如處理指令裝置4的鍵盤和鼠標之類的 指向組件和顯示裝置。
電子原稿生成部120以光學方式讀取原稿的圖像,并且與如圖1 所示的復印機3A、圖像讀取裝置3C、多功能裝置3D等的圖像讀取 功能部相對應。例如,電子原稿生成部120由以下部件實現(xiàn)光源單 元,用于發(fā)射條形光來進行原稿表面上的圖像讀??;多個鏡子,每一 個都以預定方向反射來自原稿表面的經過反射的光;圖像形成透鏡, 用于在預定位置形成由鏡子反射的光的圖像;以及光電轉換元件(例 如,采用CCD、 CMOS等的直線傳感器),用于接收由圖像形成透
鏡形成圖像的光并且隨后執(zhí)行光電轉換。優(yōu)選地,電子原稿生成部 120具有自動文檔送紙器ADF,用于將原稿一張接一張順序地傳送到 原稿讀取位置。而且,電子原稿生成部120通過讀取一張原稿來生成 圖像數(shù)據(jù)作為一張電子原稿。
原稿/文檔存儲部IIO將多張電子原稿組合成一個電子文檔,并 且隨后將電子文檔保存(存儲或累積,以其他的術語)到諸如硬盤驅 動器和光盤單元之類的大容量存儲介質中。原稿/文檔存儲部110對 應于圖1所示的數(shù)據(jù)保持部34A、 34D、 44或64。在原稿/文檔存儲 部110中存儲的電子文檔的示例包括包含了通過電子原稿生成部 120來讀取原稿所獲得的電子原稿的電子文檔,以及包含了通過諸如 PC之類的終端單元所生成的電子原稿的電子文檔。打印部180對應于圖1所示的復印機3A、打印裝置3B的打印 功能部或者多功能裝置3D。
編輯部分識別部140和文檔編輯處理部150形成了文檔管理系 統(tǒng)2A和文檔管理設備2B的核心,并且被包括在圖1所示的每個控 制部32A、 32D、 42或62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有編輯部分識 別部140和文檔編輯處理部150的控制部也可以被稱為"編輯控制部" 130。
編輯控制部130的硬件結構可以由與普通計算機類似的機構來 實現(xiàn),該計算機具有CPU(中央處理單元中央運算控制部),用 于執(zhí)行控制處理和運算處理的核心操作;以及諸如RAM (隨機存取 存儲器)和ROM (只讀存儲器)之類的存儲設備,用于存儲經過處 理的數(shù)據(jù)和程序數(shù)據(jù)。這種硬件結構的示例是公知常識并且包括諾如 個人計算機之類的計算機的結構,該計算機提供有執(zhí)行用于預定處理 的軟件的微處理器(稍候給出了示例)。
編輯控制部130具有龜子原稿接收部132,用于從電子原稿生 成部120 (例如,在復印機3A、圖像讀取裝置3C、多功能裝置3D 等中提供的原稿讀取功能部)接收經過處理的電子原稿;關鍵字電子 原稿獲取部134,用于獲取自動在編輯電子文檔中識別編輯部分(包 括編輯處理范圍的基準位置)所使用的關鍵字電子原稿;以及編輯電 子原稿獲取部B5,用于獲取在編輯處理中需要的編輯電子原稿。
關鍵字電子原稿獲取部134采用由電子原稿生成部120所生成 并且在識別編輯部分時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所接收的一張或多張 電子原稿作為(多個)搜索關鍵字電子原稿??蛇x地,關鍵字電子原 稿獲取部134采用已經與一張或多張電子原稿分開登記的電子文檔 (具有不同的文件名)或已經登記在用于存儲電子文檔的文檔存儲部
(諸如數(shù)據(jù)保持部34A、 34D、 44和64)中的編輯電子文檔中的一 張或多張電子原稿作為(多個)搜索關鍵字電子原稿。
當編輯模式是需要編輯電子原稿的模式時,編輯電子原稿獲取 部135采用由電子原稿生成部120所生成并且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
作為編輯目標接收的一張或多張電子原稿作為(多個)編輯電子原稿。采用已經與一張或多張電子原稿分 開登記的電子文檔(具有不同的文件名)或已經登記在用于存儲電子
文檔的文檔存儲部(諸如數(shù)據(jù)保持部34A、 34D、 44和64)中的編 輯電子文檔中的一張或多張電子原稿作為(多個)編輯電子原稿。
這里,用戶將原稿放置在電子原稿生成部120的原稿讀取部的 給定位置處,并且隨后通過在成像裝置3 (或處理指令裝置4)中的 諸如操作面板之類的用戶接口部100來輸入諸如復印、傳真發(fā)送、掃 描或者由粉碎機刪除的操作指令。對于原稿,原稿讀取部生成原稿的 圖像數(shù)據(jù)(尤其可以被稱為"電子原稿"),并且隨后將生成的圖像 數(shù)據(jù)連同用于唯一識別電子原稿的原稿識別信息一起發(fā)送到電子原 稿接收部132。
除了編輯部分識別部140和文檔編輯處理部150之外,編輯控 制部130具有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用于通過在成像裝置3中 提供的諸如操作面板之類的操作裝置來接收與針對在原稿/文檔存儲 部110中保存的電子文檔要被執(zhí)行的處理操作相關的信息;以及已存 原稿/已存文檔讀取部138,用于讀取關鍵字電子原稿(可以是包含 關鍵字電子原稿的電子文檔)、編輯電子原稿(可以是包含編輯電子 原稿的電子文檔)、或者保存在原稿/文檔存儲部110中的各種電子 文檔當中的編輯處理目標的編輯電子文檔。
編輯部分識別部"O具有原稿比較部144,其將限定編輯(多 個)部分時從關鍵字電子原稿獲取部134接收的一張或多張關鍵字電 子原稿與組成了由已存原稿/已存文檔讀取部138所讀取的編輯電子 文檔的舊電子原稿進行比較(核對),從而計算電子原稿之間的差異 信息Diff;以及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其根據(jù)針對組成了編輯電 子文檔的每個舊電子原稿的差異信息Diff來提取限定了在編輯電子 文檔中的編輯處理的基準位置的電子原稿(例如,限定了在電子文檔 中的編輯處理的開始位置的電子原稿,限定了編輯部分的開始位置的 電子原稿,以及限定了編輯部分的結束位置的電子原稿中的至少一 個)。
在原稿比較部144中提供的圖像比較(圖像核對)功能中,一般圖像搜索功能是可用的。例如,原稿比較部144可以利用作為關鍵
字圖像的電子原稿來搜索(i)組成了要被編輯的電子文檔的電子原 稿和(ii)保存在原稿/文檔存儲部110中的信息,其中的電子原稿 是在針對與關鍵字圖像相同或相似的電子原稿來限定編輯處理的基 準位置時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接收的。因此,組成要被編輯的電子 文檔的每個電子原稿逐個地與被采用作為關鍵字圖像的舊原稿的電 子原稿進行比較,從而計算出圖像之間的差異信息Diff。圖像核對的 技術可以是各種公知技術中的任意一種,諸如圖像特征量的比較。這 里,在由原稿比較部144所執(zhí)行的圖像核對中,取代關鍵字電子原稿 和組成了編輯電子文檔的每個電子原稿的圖像數(shù)據(jù)自身的使用,可以 使用通過減小原始數(shù)據(jù)所生成的縮略圖像的數(shù)據(jù)。
.原稿比較部144執(zhí)行圖像核對從而生成搜索結果的得分。這里, 搜索結果的得分是表示了要被核對的兩個圖像(關鍵字電子原稿和組 成編輯電子文檔的每個舊電子原稿)之間的識別級別(程度)的指標。 該得分是根據(jù)差異信息Diff來確定的。
根據(jù)針對組成編輯電子文檔的每個舊電子原稿的差異信息Diff, 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提取了被確定為與限定了編輯處理的基準 位置的舊原稿相同或最相似的舊電子原稿,來作為在編輯處理的開始 位置、編輯部分的開始位置或者編輯部分的結束位置處的電子原稿。
根據(jù)在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所提取的編輯電子文檔中的 基準位置(例如,針對電子文檔限定了要被執(zhí)行的編輯處理的開始位 置的電子原稿、限定了編輯部分的開始位置的電子原稿以及限定了編 輯部分的結束位置的電子原稿中的至少一個)處的電子原稿的位置 (所謂頁面位置),編輯部分識別部140自動識別限定了編輯部分的 位置信息(編輯處理的開始位置、編輯部分的開始位置和編輯部分的 結束位置中的至少一個),并且隨后將識別的信息告知文檔編輯處理 部150。
根據(jù)限定了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所識別的編輯部分的位 置信息,即通過采用編輯處理的開始位置、編輯部分的開始位置以及 編輯部分的結束位置中的至少一個作為基準,文檔編輯處理部150利用由電子原稿生成部120所生成的并且隨后被電子原稿接收部132
作為編輯目標接收的(在有些情況下這些新電子原稿是不需要的,取 決于編輯處理的內容) 一張或多張新電子原稿,針對由已存原稿/已
存文檔讀取部138從保存在原稿/文檔存儲部110中的多個電子文檔 當中讀取的編輯電子文檔的編輯部分中的舊電子原稿來執(zhí)行給定編 輯處理。
例如,文檔編輯處理部150以電子原稿為單位對原稿/文檔存儲 部110中保存的電子文檔進行編輯。在文檔編輯處理部150中提供的 文檔編輯功能包括原稿替代功能、原稿添加(插入)功能、原稿刪除 功能和原稿交換功能。與這些功能相對應,文檔編輯處理部150具有 替代處理部152,用于執(zhí)行原稿替代處理;添加處理部154,用于執(zhí) 行原稿添加處理;刪除處理部156,用于執(zhí)行原稿刪除處理;以及交 換處理部158,用于執(zhí)行原稿交換處理。
在文檔編輯處理部150中激活的文檔編輯的處理模式(諸如原 稿替代模式、原稿添加模式、原稿刪除模式和原稿交換模式)由用戶 通過用戶接口部100的操作面板等進行選擇。而且,應用于每個處理 模式的文檔編輯的處理條件(例如,限定了基準位置的關鍵字原稿或 編輯目標的新原稿的讀取順序)由用戶通過操作面板來指定,或者可 選地由設備預先設定并展示給用戶。
例如,通過利用具有圖像讀取功能的各種設備(復印機3A、圖 像讀取裝置3C和多功能裝置3D),在保存的編輯目標的電子文檔 中,讀取了編輯處理的開始位置、編輯部分的開始位置或者編輯部分 的結束位置的舊原稿來作為關鍵字原稿。電子原稿接收部132接收包 括了關鍵字原稿的圖像數(shù)據(jù)的關鍵字電子原稿,并且隨后將關鍵字電 子原稿傳送到編輯部分識別部140的原稿比較部144。根據(jù)由處理操 作信息接收部136所接收的用戶操作信息,已存原稿/已存文檔讀取 部138讀取保存的編輯目標的電子文檔,并且隨后將其作為編輯電子 文檔傳送到原稿比較部144。原稿比較部144相對于組成了由已存原 稿/已存文檔讀取部138所讀取的編輯電子文檔的每個舊電子原稿來 核對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接收的關鍵字電子原稿,隨后計算表示了核對結果的差異信息Diff,并且隨后將計算出來的差異信息Diff傳
送到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
根據(jù)針對組成了編輯電子文檔的每個舊電子原稿的差異信息
Diff,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提取與在編輯電子文檔中限定了編輯 處理的基準位置的關鍵字電子原稿一致(確定為相同或最相似)的舊 電子原稿,作為在編輯處理的開始位置、編輯部分的開始位置或者編 輯部分的結束位置處的電子原稿。隨后,根據(jù)編輯電子文檔中位于編 輯電子文檔的每個基準位置處的電子原稿的布置位置(頁面位置), 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識別出限定了編輯部分的位置信息,并且隨 后將該位置信息告知文檔編輯處理部150。
根據(jù)從編輯部分識別部140告知并且限定了編輯部分的位置信 息,文檔編輯處理部150針對根據(jù)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所識別 的每個位置信息而確定的編輯部分來執(zhí)行給定的編輯處理。此時,當 原稿替代處理或原稿添加處理要被執(zhí)行時,新原稿的電子原稿是需要 的。因此,在編輯處理中需要的新原稿的電子原稿(新電子原稿)是 通過電子原稿接收部132獲得的,并且隨后被用于編輯處理中。
這里,在編輯電子文檔中與關鍵字電子原稿一致的電子原稿被 采用作為開始位置或結束位置。隨后,開始位置或結束位置處的電子 原稿可以被包括在編輯處理目標中。然而,這種限定并不是必須的。 即,關鍵字電子原稿是在編輯范圍的基準位置處的原稿,并且因此實 際要被編輯的范圍(編輯范圍)可以相對于基準位置任意設定。例如, 從恰好在與兩個關鍵字電子原稿紙張中的一個一致的電子原稿之后 的位置到恰好在與兩個關鍵字電子原稿紙張中的另一個一致的電子 原稿之前的位置的范圍可以被采用作為編輯范圍。可選地,從與兩個 關鍵字電子原稿紙張中的一個一致的電子原稿之后的M張到與兩個 關鍵字電子原稿紙張中的另一個一致的電子原稿之前的N張的范圍 可以被采用作為編輯范圍。與相對于編輯范圍的基準位置的編輯范圍 的實際設定有關的信息可以被告知用戶??蛇x地,用戶可以執(zhí)行設定。
然而,從一般編輯處理的觀點來看,以下設定規(guī)則是優(yōu)選的, 這是因為在基準位置和編輯范圍之間的關系的直覺理解上是容易的。即,在替代處理的情況下,關鍵字電子原稿被看作限定了替代處理的 開始位置、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或者替代范圍的結束位置。隨后,在 開始位置開始替代給定張數(shù)的新電子原稿。可選地,新電子原稿被替 代到從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的范圍中。在添加處理的情況下,關鍵字 電子原稿被看作限定了添加處理的開始位置、添加范圍的開始位置或 添加范圍的結束位置。隨后,恰好在開始位置之前或之后添加給定張 數(shù)的新電子原稿??蛇x地,從恰好在開始位置之后到恰好在結束位置 之前的部分被刪除,隨后新電子原稿被插入到該部分。交換處理表示 了在相同編輯電子文檔中頁面位置的交換,并且由此可以通過刪除處 理和插入處理的結合來處理。
這里,從對圖1的描述來看,文檔管理系統(tǒng)2A和文檔管理設備
2B之間的差異在于編輯控制部130是與原稿/文檔存儲部110和電子 原稿生成部120相結合還是相分離。例如,如圖所示,文檔管理設備 2B至少具有編輯控制部130、關鍵字電子原稿獲取部134、編輯部分 識別部140和文檔編輯處理部150就足夠的。隨后,原稿/文檔存儲 部IIO和電子原稿生成部120以與編輯控制部130(這些部件在圖中 由虛線圍繞)結合的相同方式安裝在設備中是優(yōu)選的。隨后,在編輯 控制部130與原稿/文檔存儲部110和電子原稿生成部120分開的情 況下,這些部件通過互連電纜、網(wǎng)絡9等相連,從而形成了文檔管理 系統(tǒng)2A。
<處理過程的概要>
圖3是示出了從編輯電子文檔的讀出到自動編輯處理的操作過 程和處理過程的概要的流程圖。
當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接收與用戶通過用戶接口部100的 操作面板等指定編輯模式的情況有關的信息時,文檔管理設備2B的 主要控制部進入該編輯模式(S10中的是)。在轉移到編輯模式之后, 首先,文檔管理設備2B在用戶接口部100的操作面板或者其他顯示 裝置上展示(例如顯示)操作屏幕(被稱為編輯文檔選擇屏幕G20), 用于接收編輯電子文檔的用戶指定,并且隨后從用戶接收用于編輯電 子文檔的選擇操作(S20)。這里,下文參考編輯模式的特定情況來描述編輯文檔選擇屏幕G20的示例。
在編輯文檔選擇屏幕G20上,根據(jù)諸如框瀏覽格式或列表瀏覽 格式之類的給定規(guī)則來展示(例如顯示)在原稿/文檔存儲部110中 登記的全部電子文檔的文件名。用戶在編輯文檔選擇屏幕G20上找 出他/她希望在瀏覽顯示中編輯的電子文檔的文件名。當用戶選擇文 件名并且隨后執(zhí)行確認(例如,雙擊文件名)時,文件管理設備2B 的主要控制部確定具有當時選擇的文件名的電子文檔作為要被編輯 的編輯電子文檔(文檔編輯的目標)。當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 接收確定指令時,已存原稿/已存文檔讀取部138從原稿/文檔存儲部 110中讀取所選擇的編輯電子文檔的數(shù)據(jù),并且隨后將讀取的數(shù)據(jù)傳 送到編輯控制部130 (S22)。
當確定編輯電子文檔時,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將用于 接收編輯模式的用戶指定的操作屏幕(被稱為"編輯模式選擇屏幕 G30")展示(例如顯示)在用戶接口部100的操作面板或其他顯示 裝置上,并且隨后接收來自用戶的用于編輯模式的選擇操作(S30)。 這里,下文參考編輯模式的特定情況來描述編輯模式選擇屏幕G30 的示例。
在編輯模式選擇屏幕G30上,顯示了在步驟S20確定的編輯電 子文檔的文件名以及用于針對編輯電子文檔指定的要被執(zhí)行的文檔 編輯處理的內容。在該示例中,展示的模式選擇按鈕包括刪除按鈕, 用于選擇原稿刪除模式;替代按鈕,用于選擇原稿替代模式;添加按 鈕,用于選擇原稿添加模式;以及交換按鈕,用于選擇原稿交換模式。 用戶從顯示在編輯模式選擇屏幕G30上的選擇按鈕中選擇與期望的 編輯內容相對應的按鈕。當用戶選擇編輯模式選擇按鈕中任何一個并 且隨后執(zhí)行確認(例如雙擊按鈕)時,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 部確定此時選擇的按鈕表示了文檔編輯的模式(編輯內容)。
當完成了用于文檔編輯模式的選擇操作時,如果在關鍵字電子 原稿獲取方法或編輯處理中新電子原稿是必需的話,則文檔管理設備 2B的主要控制部將用于接收對新電子原稿的獲取方法的選擇指定的 操作屏幕(被稱為"原稿獲取方法設置屏幕G40")展示(例如顯示)在用戶接口部100的操作面板或其他顯示裝置上,并且隨后接收來自 用戶的選擇操作(S40)。當用戶選擇用于獲取方法選擇的按鈕并且
隨后執(zhí)行確認(例如,點擊確定按鈕)時,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
控制部將顯示與所選擇的獲取方法相對應的下一個屏幕。
隨后,當檢測倒(多個)關鍵字電子原稿和(多個)新電子原
稿的獲取完成和將這些原稿保存到原稿/文檔存儲部110完成時,這 些操作是根據(jù)與所選擇的獲取方法(S80中的是)相對應的屏幕顯示 來執(zhí)行的,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將用于監(jiān)測(多個)編輯 部分的算子N遞增"1" (S82)。隨后,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 制部將用于確認是否存在相同編輯模式中的其他編輯部分的確認屏 幕(被稱為"再次確認屏幕G82")展示(例如顯示)在用戶接口部 100的操作面板或其他顯示裝置上,并且隨后接收來自用戶的指示操 作(S84)。這里,可以省略步驟S82和S84的處理,從而可以不接 受在相同編輯模式中指定多個編輯部分。
再次確認屏幕G82顯示了繼續(xù)按鈕,用于選擇在相同編輯模 式中繼續(xù)處理;以及結束按鈕,用于選擇在當前編輯模式中終止處理。 用戶在再次確認屏幕G82上選擇任意一個選擇按鈕。當用戶選擇繼 續(xù)按鈕并且執(zhí)行確認(例如,雙擊繼續(xù)按鈕)時(S84中的是),文 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返回到步驟S40,從而執(zhí)行與上述類似 的處理。
這里,當過程返回到步驟S40時,獲得了用于關鍵字電子原稿 或新電子原稿的獲取方法能被指定到與前一個不同這樣的獲取方法 的優(yōu)勢。此時,先前選擇的獲取方法的按鈕是有效的。隨后,為了可 以容易地認識到該狀態(tài),可以采用加重顯示,諸如加亮顯示(高亮度) 或者以其他顏色顯示。當要改變獲取條件時,想要的按鈕是有效的, 隨后點擊確認按鈕??赡艽嬖谶@樣的情況,當多個編輯部分要被處理 時,針對全部編輯部分設定了用于關鍵字電子原稿和新電子原稿的相 同的獲取方法。在此情況下,如果在返回到步驟S40時先前選擇的 獲取方法的按鈕是有效的話,只需要點擊確認按鈕。
另一方面,當用戶選擇結束按鈕并且執(zhí)行確認(例如雙擊結束按鈕)時(S84中的否),文檔管理設備2B轉到自動編輯處理,該 自動編輯處理是在步驟S30選擇的編輯模式下并且是根據(jù)在步驟S40 獲得的編輯中需要的關鍵字原稿和新電子原稿的電子原稿由編輯控 制部130執(zhí)行的。
當完成了由編輯控制部130所執(zhí)行的自動編輯處理時,文檔管 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將用于展示給用戶經過編輯的電子文檔己經 被保存的原稿/文檔存儲部110中的屏幕(被稱為"編輯完成屏幕 G92")展示(例如顯示)到用戶接口部100的操作面板或其他顯示 裝置上(S92)。
<獲取(多個)關鍵字原稿和(多個)新原稿的過程>
圖3A是描述了步驟S40的具體過程的流程圖。首先,當選擇在 .編輯處理中不需要(多個)新原稿的編輯模式時,文檔管理設備2B 的主要控制部在原稿獲取方法設置屏幕G40上禁止選擇新原稿讀取 按鈕或新原稿保存按鈕。
當在原稿獲取方法設置屏幕G40上選擇關鍵字原稿保存按鈕 時,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確定(多個)關鍵字原稿的讀取 是不需要的(S41中的否),并且隨后將用于監(jiān)測編輯部分的算子N 初始化為"0" (S42)。而且,主要控制部將用于從保存的電子原 稿接收(多個)關鍵字原稿的選擇的操作屏幕(被稱為"關鍵字原稿 選擇屏幕G43")展示(例如顯示)到用戶接口部100的操作面板或 其他顯示裝置上。隨后,主要控制部從原稿/文檔存儲部110接收用 于(多個)關鍵字電子原稿的由用戶執(zhí)行的選擇操作(S43)。
在關鍵字原稿選擇屏幕G43上,根據(jù)諸如框瀏覽格式或列表瀏
覽格式之類的給定規(guī)則展示了全部電子原稿和在原稿/文檔存儲部 110中登記的電子文檔的文件名。在關鍵字原稿選擇屏幕G43上的瀏
覽顯示中,用戶找出位于編輯處理的開始位置、編輯部分的開始位置 或編輯部分的結束位置的電子原稿或包含這種電子原稿的電子文檔 的文件名。當用戶選擇文件名和頁面位置并且隨后執(zhí)行確認時,文檔 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確定具有此時選擇的文件名的電子原稿或 在電子文檔中的指定頁面位置處的電子原稿是關鍵字電子原稿。當接收確認指示時,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將該信息告知文檔編輯處理 部150。
當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接收到完成用于(多個)關鍵字電 子原稿的選擇操作時,確定是否不需要獲得新原稿,這是因為在原稿 獲取方法設置屏幕G40上僅選擇了關鍵字原稿保存按鈕(S44)。當 僅選擇關鍵字原稿保存按鈕時,當不需要獲得新原稿(S44中的是) 時,程序進行到步驟S80。否則,程序進行到步驟S45。
當進入步驟S45時,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確定在原稿 獲取方法設置屏幕G40上的新原稿讀取按鈕與新原稿保存按鈕之間 選擇哪一個(S45)。當沒有選擇新原稿讀取按鈕時,SP,當選擇新 原稿保存按鈕時(S45中的否),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將 用于接收用于新原稿的用戶指定的操作屏幕(被稱為"新原稿選擇屏 幕")展示在用戶接口部100的操作面板或其他顯示裝置上,并且隨 后接收來自用戶的用于新原稿的選擇操作(S46)。
在舊原稿選擇屏幕G46上,根據(jù)諸如框瀏覽格式和列表瀏覽格 式之類的預定規(guī)則來展示全部電子原稿(每個都包括單張紙)和在原 稿/文檔存儲部110中登記的電子文檔的文件名。當選擇電子文檔時, 響應于該選擇操作,字段被自動顯示到要被指定和輸入的頁面位置 處。在新原稿選擇屏幕G46的瀏覽顯示中,用戶找出在編輯處理中 需要的新電子原稿和包含新電子原稿的電子文檔的文件名。當用戶選 擇并指定文件名和頁面位置,并且隨后執(zhí)行確定時,文檔管理設備 2B的主要控制部確定此時選擇的文件名的電子原稿或者在電子文檔 中的指定頁面位置處的電子原稿是首先指定的新電子原稿。當接收確 認指示時,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將該信息告知文檔編輯處理部 150。隨后,程序進行到步驟S80。
在原稿獲取方法設置屏幕G40上,當選擇新原稿讀取按鈕時 (S45中的是),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將用于接收對于新 原稿的讀取操作的操作屏幕(被稱為新原稿讀取屏幕G50)展示到用 戶接口部100的操作面板或其他顯示裝置上,并且隨后接收來自用戶 的對于新原稿的讀取操作(S50)。在新原稿讀取屏幕G50上,操作菜單還被展示用于接收對于諸如顏色模式、原稿進紙模式和原稿圖像
品質之類的各種讀取條件的指定。
在新原稿讀取屏幕G50上執(zhí)行各種設置之后,當按下開始按鈕
時,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指示原稿讀取部開始讀取操作,
并且發(fā)出將由原稿讀取部所讀取的新電子原稿保存到原稿/文檔存儲
部110的指示(S52)。隨后,程序進行到步驟S80。
在原稿獲取方法設置屏幕G40上,當選擇關鍵字原稿讀取按鈕 (S41中的是)而沒有選擇新原稿讀取按鈕(S48中的否)時,文檔 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首先對用于監(jiān)測編輯部分的算子N初始化 為"0" (S60)。而且,用于將讀取關鍵字原稿的過程展示給用戶 并且用于接收諸如顏色模式、原稿進紙模式和原稿圖像品質之類的各 種讀取條件的指示的操作屏幕.(被稱為"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62") 被展示在用戶接口部100的操作面板或其他顯示裝置上,從而從用戶 接收選擇操作。
在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62上展示的"讀取原稿過程"是讀取由 編輯部分識別部140將要使用的(多個)關鍵字原稿((多個)舊原 稿)的過程,該編輯部分識別部用于自動確定在對編輯電子文檔的編 輯處理中作為基準的位置(編輯處理的開始位置、編輯部分的開始位 置或者編輯部分的結束位置)。
在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62上執(zhí)行各種設置之后,當按下開始按 鈕時,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指示預定原稿讀取部開始讀取 操作,并且發(fā)出指示來將由原稿讀取部所讀取的關鍵字電子原稿保存 到原稿/文檔存儲部110 (S64)。
其后,當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被告知已經完成關鍵字原稿 的讀取并且將該關鍵字原稿保存為關鍵字電子原稿時,文檔管理設備 2B的主要控制部確定是否選擇了新原稿保存按鈕(S66) 。 S卩,確定 是否不需要獲得新原稿,這是因此在原稿獲取方法設置屏幕G40上 僅選擇了關鍵字原稿讀取按鈕。當沒有選擇新原稿保存按鈕時,確定 不需要獲得新原稿,并且隨后程序進行到步驟S80 (S66中的是)。 當選擇了新原稿保存按鈕時,程序進行到步驟S46,并且隨后從保存的原稿中接收用于(多個)新原稿的選擇操作。
在原稿獲取方法設置屏幕G40上,當選擇關鍵字原稿讀取按鈕
(S41中的是)并且還選擇了新原稿讀取按鈕(S48中的是)時,文 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首先將用于監(jiān)測編輯部分的算子N初始 化為"0" (S70)。而且,用于將讀取關鍵字原稿和新原稿的過程 展示給用戶并且用于接收諸如顏色模式、原稿進紙模式和原稿圖像品 質之類的各種讀取條件的指定的操作屏幕(被稱為"讀取條件選擇屏 幕G72")被展示在用戶接口部100的操作面板或其他顯示裝置上, 從而接收來自用戶的選擇操作(S72)。這里,下文參照編輯模式的 特定情況來描述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72。
在讀取條件選擇屏幕上展示的"讀取原稿的過程"是讀取將要 由編輯部分識別部140使用的關鍵字原稿(舊原稿)的過程,或者是 在編輯處理中不需要新電子原稿的情況下讀取新原稿的過程,該編輯 部分識別部用于自動確定在編輯電子文檔的編輯處理中作為基準的 位置(編輯處理的開始位置、編輯部分的開始位置或者編輯部分的結 束位置)。
在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72上執(zhí)行各種設置之后,當按下開始按 鈕時,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指示預定原稿讀取部開始讀取 操作,并且發(fā)出指示將由原稿讀取部所讀取的電子原稿保存到原稿/ 文檔存儲部110中(S74)。隨后,程序迸行到步驟S80。
這里,在對關鍵字原稿的讀取和保存操作中(S62,S64),不需 要讀取限定了編輯處理的開始位置的關鍵字原稿、限定了編輯部分的 開始位置的關鍵字原稿和限定了編輯部分的結束位置的關鍵字原稿 的全部。因此,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展示適合所指定編輯
模式的消息。而且,在已經指示了對限定編輯部分的結束位置的關鍵 字原稿的讀取,但是用戶并沒有執(zhí)行對限定了編輯部分的結束位置的 關鍵字原稿的讀取,并且因此不能在編輯電子文檔中找到相應的舊電 子原稿的情況下,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執(zhí)行符合該情況的 處理。
<操作屏幕的示例>圖4到圖4C是示出了步驟S40處(更具體地說,在步驟S41 到S74)展示的屏幕示例的示圖。
在步驟S40,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展示了在關鍵字電
子原稿獲取方法或編輯處理中需要新電子原稿的情況下用于從用戶 接收對新電子原稿的獲取方法的選擇指定的圖4的(1)示出的原稿 獲取方法設置屏幕G40—1。在原稿獲取方法設置屏幕G40一l上,展 示了用于關鍵字原稿的獲取的選擇按鈕,包括用于指定讀取操作的關 鍵字原稿讀取按鈕和用于從保存的文件中指定選擇操作的關鍵字原 稿保存按鈕。
而且,當步驟S30處選擇的編輯模式需要用于編輯處理的新電 子原稿時,展示了用于獲取新電子原稿的選擇按鈕,包括用于指定讀 取操作的新原稿讀取按鈕和用于從保存的文件中指定選擇操作的新 原稿保存按鈕。
為了用戶能夠容易地看到所選擇的獲取方法和未選擇的獲取方 法,優(yōu)選地是,采用如加亮(高亮度)顯示或以其他顏色顯示來加重 顯示。在圖中所示的設置中,將要由讀取方法將獲得關鍵字原稿和編 輯原稿兩者。因此,關鍵字原稿讀取按鈕和新原稿讀取按鈕形成了具 有網(wǎng)點圖案的陰影。
這里,在圖4的(1)所示的示例中,針對限定了編輯處理或編 輯部分的開始位置的關鍵字電子原稿(舊的開始原稿)和限定了編輯 部分的結束位置的關鍵字電子原稿(舊的結束原稿)兩者,選擇了相 同的讀取方法。然而,例如,可以展示圖4的(2)所示的原稿獲取 方法設置屏幕G40—2,并且隨后獨立于舊的開始原稿和舊的結束原稿 選擇了獲取方法。在此情況下,以及在稍后的處理中,根據(jù)這種情況 準備了處理步驟和操作屏幕。
在步驟S43,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首先展示用于選擇 舊的開始原稿的關鍵字原稿選擇屏幕G43j。通過將要運行的設備的 用戶接口 (諸如操作面板),用戶發(fā)出指示將電子原稿和電子文檔顯 示在用戶自己的加密框中。隨后,顯示圖4A的(1)所示的關鍵字 原稿選擇屏幕G43一1。準備按鈕,使得列表顯示和縮略顯示中的任意一個可被選擇作為瀏覽顯示的模式。這里,在該示范性實施例中,以 每個電子文檔的頁數(shù)升序來執(zhí)行顯示。然而,用于電子文檔的顯示順 序可以另外按照每個電子文檔的保存日期的順序以及每個電子文檔 的文件名的順序那樣。即,用戶可以任意設定。
在用于選擇如圖所示的舊的開始原稿的關鍵字原稿選擇屏幕
G43一l上,針對四個電子文檔中的每一個顯示了文件名、登記日期和
時間以及總頁數(shù)。這里,當在同一顯示屏幕上不能顯示其他電子原稿 和電子文檔時,可以采用諸如屏幕切換功能和拖動功能之類的公知機 構,使得可以顯示作為顯示對象的全部電子原稿和電子文檔。
在關鍵字原稿選擇屏幕G43_l的瀏覽顯示中,用戶找出要設定 的一個作為舊的開始原稿。例如,當找出要設定的電子原稿自身作為 舊的開始原稿時,選擇并雙擊其文件名。而且,當在電子文檔中要找 出要設定的電子原稿作為舊的開始原稿時,首先選擇該電子文檔。隨 后,顯示頁面輸入字段。因此,在電子文檔中按數(shù)字編號輸入電子原 稿要被設定作為舊的開始原稿的頁面位置。此時,當在電子文檔中要 被設定作為舊的開始原稿的龜子原稿的頁面位置未知時,用戶可以雙 擊電子文檔的文件名從而打開文件,隨后核對頁面位置。
例如,文檔"lmg-xl9237894"中第三頁的電子原稿將被設定作 為舊的開始原稿,選擇該文件名并且隨后輸入"3"到水平方向附近 顯示的頁面輸入字段。隨后,點擊確定按鈕。為了用戶能在瀏覽顯示 的電子原稿和電子文檔當中容易看到由用戶選擇的原稿或文檔以及 未選擇的原稿或文檔,優(yōu)選地是,采用如同加亮(高亮度)顯示以及 以其他顏色顯示一樣的加重顯示。在圖中,在形成了具有網(wǎng)點圖案陰 影的狀態(tài)下示出了所選擇的文檔。
當用戶選擇要設定的電子原稿作為舊的開始原稿并且隨后執(zhí)行 確認(點擊確定按鈕)時,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將與此時 選擇的電子原稿的文件名或者電子文檔的文件名和頁面位置有關的 信息告知文檔編輯處理部150。而且,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 部展示用于選擇如圖4A的(2)所示的舊的結束原稿的關鍵字原稿 選擇屏幕G43一2。瀏覽顯示模式與關鍵字原稿選擇屏幕G43一l的瀏覽顯示模式類似。
類似于舊的開始原稿的情況,在關鍵字原稿選擇屏幕G43_2,
用戶選擇要設定的電子原稿作為舊的結束原稿。這里,省略了舊的結 束原稿的設置(本質上不需要,取決于編輯內容等),點擊退出按鈕。
例如,電子原稿"lmg-xl8227873"被設定作為舊的結束原稿,選擇 該文件名并且隨后點擊確定按鈕。在圖中,在形成了具有網(wǎng)點圖案陰 影的狀態(tài)下示出了所選擇的電子文檔。
在步驟S46,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展示了用于選擇在 圖4B所示的編輯處理中需要的新電子原稿的新原稿選擇屏幕 G46一l。瀏覽顯示模式與關鍵字原稿選擇屏幕G43—1和G43_2的瀏 覽顯示模式類似。類似于舊的開始原稿或舊的結束原稿的情況,在新 原稿選擇屏幕G46一l上,用于選擇了在編輯處理中需要的電子原稿。
在該新原稿選擇屏幕G46_l上,用于電子原稿的多個指定是可 用的??梢园凑帐褂庙樞?編輯之后的頁碼的升序)來點擊需要的原 稿。隨后,根據(jù)這種情況,實現(xiàn)顯示模式,使得所選擇的及其使用順 序被明確地示出。例如,如圖所示,重新安排顯示,使得使用順序靠 前的被顯示在上端位置。這里,可以在相同的電子文檔內指定多張電 子原稿。在此情況下,按照使用順序輸入頁面位置。當使用該新原稿 選擇屏幕G46—1時,在選擇操作的同時可以核對使用順序。
所示出的示例表示出以下面的順序進行選擇電子原稿 "lmg-x20225892"、電子文檔"lmg-xl9267894"的第三頁、電子原 稿"lmg-x21204871"、電子文檔"lmg-xl9267894"的第一頁以及電 子原稿"lmg-x21234795"。
這里,當要刪除已選擇的一個時,在使用順序顯示中,點擊將 要刪除的原稿,并且隨后點擊刪除按鈕。而且,當要添加另一個原稿 到所選擇的原稿的特定部分的下一個原稿時,在使用順序顯示中,點 擊在添加的基準位置處的一個原稿,隨后點擊添加按鈕。其后,選擇 并指定要被添加的電子原稿(或者電子文檔中的頁面)。當完成選擇 時,點擊退出按鈕。
在步驟S62,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將用于讀取在如圖4C所示的編輯處理中需要的新電子原稿的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62—1 展示給用戶。在該顯示示例中,前提是電子原稿生成部120具有自動 文檔進紙器ADF。隨后,展示讀取在編輯處理中需要的新原稿(編 輯原稿)的過程。而且,展示出將以編輯頁面順序(升序)來執(zhí)行讀 取。
按照在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62一l上展示的"讀取原稿的過程", 用戶將在編輯中要使用的一張或多張新原稿(編輯原稿)放置在自動 文檔送紙器ADF上,并且隨后按下開始按鈕以開始讀取。當完成編 輯原稿的讀取和相應電子原稿的保存時,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 制部進行到步驟S82。
接下來,下文針對每個編輯模式來描述步驟S90處執(zhí)行的自動 編輯處理。同時,也針對編輯文檔選擇屏幕G20、編輯模式選擇屏幕 G30以及對應于單獨編輯模式的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72示出了示例。 <原稿替代功能〉
圖5到圖5C是說明了由編輯部分識別部140以及文檔編輯處理 部150的替代處理部152執(zhí)行的原稿替代處理概要的示圖。原稿替代 功能是用另一電子原稿來替代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預定位置處的舊 的電子原稿的文檔編輯功能。當用戶在操作面板等上選擇原稿替代模 式時開始該功能。根據(jù)該示范性實施例的該功能的特征在于,由電子 原稿生成部120所生成的新電子原稿替代了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預 定位置處的舊的電子原稿。
具體地說,在該原稿替代功能中,在針對編輯電子文檔的原稿 替代模式中,根據(jù)由電子原稿生成部120所生成并且隨后由電子原稿 接收部132作為限定了編輯處理范圍的基準位置的原稿而接收的一 張或多張關鍵字電子原稿,編輯部分識別部140在替代的基準位置 (替代開始位置或替代結束位置)處識別電子原稿。隨后,針對根據(jù) 基準位置所識別的替代范圍,刪除了舊的電子原稿。其后,插入了由 電子原稿生成部120所生成的并且隨后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作為編
輯目標而接收的一張或多張新電子原稿。如根據(jù)該說明將會理解的那 樣,替代處理被看作是通過刪除處理和添加處理的組合實現(xiàn)的處理。例如,編輯部分識別部140在編輯電子文檔中根據(jù)由編輯基準
原稿提取部146所提取的基準位置處的電子原稿的頁面位置來識別
限定了替代范圍的位置信息,并且隨后將該信息告知文檔編輯處理部
150。根據(jù)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所識別的基準位置(即,將替 代處理的開始位置、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和替代范圍的結束位置中的 至少一個采用作為基準),文檔編輯處理部150的替代處理部152 利用由電子原稿生成部120所生成的并且隨后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 作為編輯目標而接收的一張或多張新電子原稿來執(zhí)行對編輯電子文 檔的編輯部分中的舊的電子原稿的替代處理,該編輯電子文檔是由已 存原稿/已存文檔讀取部138從存儲在原稿/文檔存儲部110中的電子 文檔中讀取的。
艮卩,從在原稿/文檔存儲部110中登記的電子文檔當中,響應于 用戶指示選擇要被執(zhí)行替代的電子文檔,從而被采用作為編輯電子文 檔。隨后,限定了替代范圍的關鍵字原稿(要開始替代位置處的舊原 稿和要停止替代位置處的舊原稿)和作為替代對象的新原稿由具有圖 像讀取功能的設備(諸如復印機3A、圖像讀取裝置3C以及多功能 裝置3D)集中讀取。隨后,讀出的關鍵字原稿被辨認出并且與組成 了在原稿/文檔存儲部110中登記的編輯電子文檔并且作為替代對象 每個舊電子原稿相比較。以此方式,找出限定了替代處理的開始位置、 或者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的舊電子原稿。隨后,新讀出的 原稿的新電子原稿替代了由這些原稿所識別的替代范圍內的單獨電 子原稿。
當保存在原稿/文檔存儲部110中的電子文檔(還被稱為保存文 檔)被指定為替代對象并且隨后讀取替代之前的頁面(舊原稿)和替 代之后的頁面(新原稿)時,在保存文檔中找出與在作為替代對象的 編輯電子文檔中替代之前的頁面原稿一致的舊電子原稿。隨后,刪除 了該舊電子原稿。其后,替代之后的頁面原稿的掃描圖像(新電子原 稿)被添加到該刪除位置。
由用于替代處理的關鍵字電子原稿所表示的基準位置可以是由 替代處理的開始位置、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和替代范圍的結束位置組用戶通過操作面板指定, 或者由設備預先設定并展示給用戶。
圖5示出了在要提供表示了替代基準位置的一個關鍵字電子原 稿的條件下,關鍵字電子原稿限定了替代處理的開始位置的情況。編 輯部分識別部140確定了編輯電子文檔中的舊電子原稿表示了替代 處理的開始位置,該舊電子原稿被確定為與表示了基準位置的關鍵字 電子原稿相同或最相似。在圖中,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如"與關鍵字一 致"所表示的舊電子原稿表示了替代處理的開始位置。
當編輯部分識別部140確定了替代處理的開始位置時,例如, 如圖5的(1)所示,開始于面向背面(沿頁碼增加的方向)的開始 位置,文檔編輯處理部150替代了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作為編輯目 標所接收并且以被讀取的順序(升序)布置的一張或多張新電子原稿。 可選地,當編輯部分識別部140確定了替代處理的開始位置時,例如, 如圖5的(2)所示,開始于面向正面(沿頁碼減小的方向)的開始 位置,文檔編輯處理部150的替代處理部152替代了由電子原稿接收 部132作為編輯目標所接收并且以被讀取的相反順序(降序)布置的 一張或多張新電子原稿。
圖5A的(1)示出了在要提供表示了替代基準位置的兩個關鍵 字電子原稿(即,要獲得表示了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的兩 個舊原稿)的條件下,僅獲得一張并且關鍵字電子原稿限定了替代范 圍的開始位置的情況。編輯部分識別部HO確定了編輯電子文檔中的 舊電子原稿表示了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該舊電子原稿被確定為與表 示了基準位置的關鍵字電子原稿相同或最相似。實際上,這種情況與 如圖5的(1)所示本質上要提供表示了替代基準位置的一個關鍵字 電子原稿的情況相同。
在圖中,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如"與關鍵字一致"所表示的舊電 子原稿表示了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當編輯部分識別部140確定了替 代范圍的開始位置時,開始于面向背面(沿頁碼增加的方向)的開始 位置,文檔編輯處理部150替代了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作為編輯目 標所接收并且以被讀取的順序(升序)布置的一張或多張新電子原稿。圖5A的(2)示出了在要提供表示了替代基準位置的兩個關鍵 字電子原稿(即,要獲得表示了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的兩 個舊原稿)的條件下,僅獲得一張并且關鍵字電子原稿限定了替代范 圍的結束位置的情況。編輯部分識別部140確定了編輯電子文檔中的
舊電子原稿表示了替代范圍的結束位置,該舊電子原稿被確定為與表 示了基準位置的關鍵字電子原稿相同或最相似。實際上,這種情況與
如圖5的(2)所示本質上要提供表示了替代基準位置的一個關鍵字 電子原稿的情況相同。
在圖中,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如"與關鍵字一致"所表示的舊電 子原稿表示了替代范圍的結束位置。當編輯部分識別部140確定了結 束位置時,開始于面向正面(沿頁碼減少的方向)的結束位置,文檔 編輯處理部150的替代處理部152替代了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作為 編輯目標所接收并且以被讀取的相反順序(降序)布置的一張或多張 新電子原稿。在替代中,刪除了舊電子原稿。隨后,新電子原稿被插 入到該部分。
在每種情況下,在替代中,刪除了舊電子原稿并且隨后新電子 原稿被插入到該部分。這里,對于真實的處理過程來說,編輯部分識 別部140可以對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作為編輯目標接收的新電子原
稿紙張數(shù)進行計數(shù),隨后根據(jù)開始位置或結束位置以及紙張數(shù)來識別 相對于開始位置或結束位置的替代范圍,并且將與替代范圍有關的信 息告知文檔編輯處理部150。以此方式,文檔編輯處理部150可以執(zhí) 行與稍后提供的表示了替代基準位置的兩個關鍵字電子原稿的情況
相似的過程。
圖5B和圖5C示出了在要提供表示了替代基準位置的兩個關鍵 字電子原稿(即,要獲得表示了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的兩 個舊原稿)的條件下,正常獲得兩張關鍵字電子原稿并且兩者之一限 定了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而另一個限定了替代范圍的結束位置的情 況。例如,在被確定為與表示了基準位置的關鍵字電子原稿相同或最 相似的電子文檔中的兩個舊電子原稿中,編輯部分識別部140確定了 兩者之一 (例如,第一張)表示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而另一個(例如,第二張)表示替代范圍的結束位置,隨后將替代范圍識別為從開 始位置到結束位置,并且隨后將與替代范圍有關的信息告知文檔編輯 處理部150。
在圖中,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如"與關鍵字一致"所表示的兩個 舊電子原稿表示了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這里,結合稍后 給出的說明,假定開始位置的頁面位置小于結束位置的頁面位置。在 開始位置的頁面位置大于結束位置的頁面位置的情況下,在稍后給出 的說明中,應該交換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
當與替代范圍有關的信息被告知時,文檔編輯處理部150在編
輯電子文檔中的替代范圍(從替代開始位置到替代結束位置)內刪除
了舊電子原稿,并且隨后將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作為編輯目標所接 收的一張或多張新電子原稿按照被讀取的順序(升序)或者按照被讀 取的相反順序(降序)插入到編輯電子文檔中的替代范圍(從替代開 始位置到替代結束位置)。這里,在實際處理中,在作為替代處理結 果所得到的電子文檔中,在替代之后的電子原稿的布置位置中不存在 不一致是能實現(xiàn)的。即,用于刪除和插入的處理順序可以顛倒。
這里,當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被采用作為替代處理的開始點時, 如圖5B的(1)所示,開始于面向背面(沿頁面增加的方向)的開 始位置,插入了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作為編輯目標接收的并且按照 被讀取的順序(升序)布置的一張或多張新電子原稿。而且,當替代 范圍的結束位置被采用作為替代處理的開始點時,如圖5B的(2) 所示,開始于面向正面(沿頁碼減小的方向)的結束位置,插入了由 電子原稿接收部132作為編輯目標接收的并且按照被讀取的相反順 序(降序)布置的一張或多張新電子原稿。這種處理順序是由用戶通 過操作面板指定,或者通過設備預先設定并展示給用戶的。
這里,在提供表示了替代基準位置的兩個關鍵字電子原稿的情 況下,刪除了從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的全部舊電子原稿。 隨后,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作為編輯目標接收的電子原稿被插入到 該部分。因此,如圖5B所示,在替代部分中的原稿的張數(shù)不必等于 位于從替代開始位置到替代結束位置的舊電子原稿的原始張數(shù)。例如,如圖5C的(1)所示,在有些情況下,舊電子原稿的張數(shù)大于
新電子原稿的張數(shù)??蛇x地,如圖5C的(2)和(3)所示,在有些 情況下,舊電子原稿的張數(shù)小于新電子原稿的張數(shù)。這里,圖5C的 (3)示出了僅指定了開始位置并且新電子原稿的張數(shù)大于位于從編 輯電子文檔的開始位置到最后一頁的舊電子原稿的張數(shù)的情況。
<原稿替代功能多數(shù)指定不可用情況下的操作過程>
圖6到圖6C是說明了執(zhí)行原稿替代功能的操作過程和處理過程 的示圖,示出了在用于替代部分的多數(shù)指定不可用的情況下的屏幕的 示例。
在步驟S20,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將編輯模式選擇屏 幕G30展示給用戶。通過將要運行的設備的用戶接口 (諸如操作面 板),用戶發(fā)出指示將存儲的文檔顯示在用戶自己的加密框中。隨后, 顯示了圖6所示的編輯文檔選擇屏幕G20—RP1。準備按鈕,使得列 表顯示和縮略顯示中的任意一個可被選擇作為瀏覽顯示模式。為了在 列表顯示和縮略顯示之間用戶能容易辨別出用戶選擇的列表顯示和 未選擇的縮略顯示,優(yōu)選地是,采用如同加亮(高亮度)顯示以及以 其他顏色顯示的加重顯示。在圖中,在形成了具有網(wǎng)點圖案的陰影的 狀態(tài)下,示出了所選擇的列表顯示。
在用于文檔列表的示出的編輯文檔選擇屏幕G20—RP1上,針對 四個電子文檔中的每一個顯示了文件名、登記日期和時間以及總頁 數(shù)。這里,當在用于文檔瀏覽顯示的同一顯示屏幕上不能顯示其他文 檔時,可以采用諸如屏幕切換功能和拖動功能之類的公知機構,從而 可以顯示作為顯示對象的全部電子文檔。
在編輯文檔選擇屏幕G20一RP1上的瀏覽顯示中,用戶找出部分
或全部原稿將被替代的文檔的文件名。例如,選擇并雙擊 "lmg-xl6217893。在該示例中,為了用戶能在瀏覽顯示文檔中容易 地辨別出由用戶選擇的文檔和未選擇的其他文檔,優(yōu)選地是,采用如 同加亮(高亮度)顯示以及以其他顏色顯示的加重顯示。在圖中,在 形成了具有網(wǎng)點圖案的陰影狀態(tài)下示出了選擇的文檔。這里,假定所
選擇的文檔具有總共657頁,并且由此成為具有極大頁數(shù)的文檔。因此,用戶很難立刻找出替代部分。
隨后,在步驟S30,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向用戶展示
如圖6A所示的編輯模式選擇屏幕G30—RP1。在編輯模式選擇屏幕 G30一RP1上,顯示了在步驟S20處所選擇的編輯電子文檔的文件名
"lmg-xl6217893"以及用于指定要被執(zhí)行的編輯處理的內容的四個 模式選擇按鈕。在該示例中,用戶雙擊編輯模式選擇屏幕G30—RP1 上的替代按鈕從而選擇"替代模式"。在該示例中,為了用戶能在四 種模式選擇按鈕中容易地辨別出由用戶選擇的模式選擇按鈕(替代按 鈕)和未選擇的其他模式選擇按鈕,優(yōu)選地是,采用如同加亮(高亮 度)顯示以及以其他顏色顯示的加重顯示。在圖中,所選擇的替代按 鈕形成了具有網(wǎng)點圖案的陰影。
隨后,在步驟S72,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向用戶展示 如圖6B所示的適合于替代模式的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72—RP1。在該 顯示示例中,假定電子原稿生成部120具有自動文檔送紙器ADF。 隨后,所展示的"讀取原稿的過程"是讀取以下原稿的過程在編輯 電子原稿中限定了作為替代處理基準的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的關鍵 字原稿(舊的開始原稿);限定了替代范圍的結束位置的關鍵字原稿
(舊的結束原稿);以及在替代處理中需要的新原稿(替代原稿)。 這里,對于用于確定替代范圍的結束位置的關鍵字原稿(舊的結束原 稿)來說,其讀取可以被跳過,如"可以被省略"所展示的。對于替
代原稿來說,展示了按照替代之后的頁面順序執(zhí)行讀取。
按照在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72_RP1上展示的"讀取原稿的過 程",用戶將在組成編輯電子文檔的電子原稿中的替代范圍的開始位 置處的舊原稿(舊的開始原稿)和替代范圍的結束位置處的舊原稿(舊 的結束原稿),以及用于替代該部分的一張或多張新原稿(替代原稿) 放置在自動文檔送紙器ADF上。隨后,用戶按下開始按鈕以開始讀 取。當完成舊原稿和替代原稿的讀取時,將相應的電子原稿保存到原 稿/文檔存儲部110中。
此時,位于從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的舊電子原稿的 張數(shù)可能等于替代該部分的替代原稿的張數(shù)??蛇x地,這些張數(shù)彼此可以相差任意數(shù)量。而且,如所顯示出的,可以省略將舊原稿放置在 替代范圍的結束位置(舊的結束原稿)的步驟。
例如,當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從第101頁到第200頁的部分要被 相同張數(shù)的原稿所替代時,放置了與在編輯電子原稿中第101頁的舊 電子原稿和第200頁的舊電子原稿相對應的舊原稿以及100頁的替代 原稿。這里,在以上給出的說明中,使用了諸如第101頁和第200 頁之類的"頁面位置"的概念。然而,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編輯控制 部130自動識別了在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的舊原稿(舊的開始原稿) 和替代范圍的結束位置的舊原稿(舊的結束原稿)的頁面位置。因此, 用戶僅辨別出哪些原稿位于所希望的替代處理的開始位置和結束位 置就足夠了。 SP,用戶自己無需辨別出頁面位置。
而且,當一張或多張?zhí)娲逡娲鷥H僅一張舊電子原稿時, 舊的結束原稿等同于舊的開始原稿。因此,可以省略在替代范圍的結 束位置(可以被看作開始位置)放置舊原稿的步驟。明顯地,舊原稿 的兩個副本可以通過影印方式來準備,并且隨后被放置作為舊的開始 原稿和舊的結束原稿。
當完成舊原稿和替代原稿的讀取和相應電子原稿的保存時,根 據(jù)已經讀取的舊原稿和替代原稿的單獨電子原稿,編輯控制部130 將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從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的替代范圍內的舊電子 原稿刪除,隨后將替代原稿的電子原稿插入到該部分,從而生成已被 替代編輯過的新電子文檔,并且隨后將得到的文檔保存到原稿/文檔 存儲部110中。
當完成由編輯控制部130執(zhí)行的原稿替代處理和新電子文檔的 保存時,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向用戶展示如圖6C所示的 編輯完成屏幕G92一RP1。該顯示示例示出了要刪除編輯電子文檔的 舊文件同時已替代編輯過的新電子文檔要被保存為另一文件名的情 況。因此,刪除了編輯電子文檔的文件名、登記日期和時間以及頁數(shù) (Img-xl6217893 2007/02/16 657)(在圖中用輪廓線表示),而顯 示了經過替代編輯的新生成的新電子文檔的文件名、登記日期和時間 以及頁數(shù)(Img-xl6217896 2007/02/18 657)。為了用戶能在瀏覽顯示的文件中容易地辨別出經過替代編輯的新生成的新電子文檔和其 他文檔,在形成了具有網(wǎng)點圖案的陰影狀態(tài)下示出了新電子文檔。
這里,可以保持編輯電子文檔的舊文件,同時將經過替代編輯 的新電子文檔保存為另一文件名。可選地,可以刪除編輯電子文檔的 舊文件,而將經過替代編輯的新電子文檔保存為與舊文件相同的文件 名(所謂的文件更新模式)。
<原稿替代功能多數(shù)指定可用情況下的操作過程>
圖6D和圖6E是說明了執(zhí)行原稿替代功能的操作過程和處理過
程的示圖,并且示出了在用于替代部分的多數(shù)指定可用的情況下的屏 幕示例。對于要在兩個位置執(zhí)行原稿替代的情況給出以下說明。這里,
同樣使用了類似于圖6到圖6C所示的屏幕。
在用于替代部分的多數(shù)指定可用的情況下,當完成了用于替代 對象的第一部分的舊原稿和替代原稿的讀取以及相應電子原稿的保
存時,將如圖6D的(1)所示的再次確認屏幕G82一RP1展示給用戶。 在該示例中,還執(zhí)行了用于另一部分替代。因此,用戶雙擊再次確認 屏幕G82一RP1上的繼續(xù)按鈕以開始用于第二部分的工作。為了用戶 能在繼續(xù)按鈕和結束按鈕之間容易地辨別出由用戶選擇的繼續(xù)按鈕 和未選擇的結束按鈕,優(yōu)選地是,采用如同加亮(高亮度)顯示以及 以其他顏色顯示的加重顯示。在圖中,所選擇的繼續(xù)按鈕形成了具有 網(wǎng)點圖案的陰影。
當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接收用于第二部分的工作指示時, 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返回到步驟S72,并且隨后向用戶展 示如上面給出的圖6B所示的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72一RP1。例如,在 編輯電子文檔中從第401頁到第500頁是第二部分,不用相同的而是 用不同的新電子原稿來替代該部分的情況下,放置了在編輯電子文檔 中對應于第401頁的舊電子原稿和第500頁的舊電子原稿的舊原稿, 以及例如102張?zhí)娲?。這里,在上面給出的說明中,使用了諸如 第40頁和第500頁之類的"頁面位置"的概念。然而,如上所述, 用戶自己無需辨別出頁面位置。
當完成了用于第二部分的舊原稿和替代原稿的讀取以及相應電子原稿的保存時,將如圖6D的(2)所示的再次確認屏幕G82—RP2 展示給用戶。在該示例中,用戶雙擊再次確認屏幕G82—RP2上的結 束按鈕,從而根據(jù)用于兩個部分的關鍵字原稿和在替代處理中需要 的、在步驟S74已被讀取和保存的新原稿中的單獨電子原稿,來開 始由編輯控制部130執(zhí)行的自動編輯處理。為了用戶能在繼續(xù)按鈕和 結束按鈕之間容易地辨別出由用戶選擇的結束按鈕和未選擇的繼續(xù) 按鈕,優(yōu)選地是,采用如同加亮(高亮度)顯示以及以其他顏色顯示 的加重顯示。在圖中,所選擇的結束按鈕形成了具有網(wǎng)點圖案的陰影。
針對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每一部分,根據(jù)舊原稿和已被讀 取的替代原稿的單獨電子原稿,編輯控制部130刪除了在編輯電子文 檔中從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的替代范圍內的舊電子原稿,隨后將替代 原稿的電子原稿插入該部分,從而生成經過替代編輯的新電子文檔, 并且隨后將得到的文檔保存到原稿/文檔存儲部110中。
當完成了用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由編輯控制部130執(zhí)行的 原稿替代處理和新電子文檔的保存時,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 部向用戶展示如圖6E所示的編輯完成屏幕G92一RP2。該顯示示例示 出了要刪除編輯電子文檔的舊文件同時將經過替代編輯的新電子文 檔保存為另一文件名的情況。因此,刪除了編輯電子文檔的文件名、 登記日期和時間以及頁數(shù)(Img-xl6217893 2007/02/16 657)(在圖 中用輪廓線表示),同時顯示了經過替代編輯的新生成的新電子文檔 的文件名、登記日期和時間以及頁數(shù)(Img-xl6217896 2007/02/18 659)。為了用戶能在瀏覽顯示的文件中容易地辨別出經過替代編輯 的新生成的新電子文檔和其他文檔,在形成了具有網(wǎng)點圖案的陰影狀 態(tài)下示出了新電子文檔。
這里,在該示例中,在第一部分中,替代范圍的張數(shù)和替代原 稿的張數(shù)為相同的100張。相反,在第二部分中,替代范圍的張數(shù)(100 張)和替代原稿的張數(shù)(102張)彼此不同。因此,在新電子文檔中 的頁數(shù)比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頁數(shù)多2頁。
這里,如上所述,可以保持編輯電子文檔的舊文件,同時將經 過替代編輯的新電子文檔保持為另一文件名。可選地,可以刪除編輯電子文檔的舊文件,并且將經過替代編輯的新電子文檔保存為與舊文 件相同的文件名(所謂的文件更新模式)。 <原稿替代功能自動處理過程>
圖7是示出了在第一示范性實施例的結構中的自動替代處理過 程的示例的流程圖,當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被告知用戶已經選擇 了原稿替代模式時,根據(jù)在編輯控制部130中的原稿替代處理來執(zhí)行 該自動替代處理。在該示例中,用于替代部分的多數(shù)指定是可用的。
而且,在由原稿比較部144執(zhí)行的圖像核對中,將關鍵字電子原稿的
縮略圖像與組成了編輯電子文檔的每個舊電子原稿的縮略圖像進行 比較。這種情況也類似于稍后描述的其他實施例。
當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被告知已經完成用于全部編輯部分
(本示例中的替代部分)的關鍵字原稿和新電子原稿的獲取和保存
(S110中的是)時,編輯控制部130以監(jiān)測表示替代部分數(shù)量的算 子N來開始用于每個替代部分的替代處理(S112)。例如,當算子 N等于"0"時,表示已經完成了用于全部替代部分的替代處理。因 此,處理終止(S112中的是)。當算子N不等于"0"時,開始用于 第N部分的替代處理(S112中的否)。
當開始用于第N部分的替代處理時,首先,在編輯控制部130 的編輯部分識別部140中,原稿比較部144將在步驟S70到S74等 獲得的第一張的縮略圖像(基本上被認為是舊的幵始原稿)與(相對 于)組成在步驟S20和S22處接收到的編輯電子文檔的電子原稿的 縮略圖像進行比較(核對)(S120)。隨后,根據(jù)原稿比較部144 的比較結果,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找出在編輯電子文檔中與舊的 開始原稿一致的電子原稿(S122)。當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未 能找出電子原稿與舊的開始原稿一致時,編輯控制部130顯示在找出 替代部分的電子原稿(即,舊的開始原稿)時失敗,并且終止處理
(S122中的否,S124)。
另一方面,在編輯部分識別部140中,當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 146已經找出與舊的開始原稿一致的電子原稿(關鍵字電子原稿)時, 原稿比較部144將在步驟S70到S74等獲得的第二張縮略圖像(舊的結束原稿或第一張?zhí)娲?與(相對于)組成在步驟S20和S22
接收到的編輯電子文檔的每個電子原稿的縮略圖像進行比較(核對)
(S130)。此時,文檔編輯處理部150對替代電子原稿的張數(shù)進行 計數(shù)(S140)。
此時,為了在步驟S70到S74獲得的第二圖像不是替代之前的 舊的結束原稿而是第一張?zhí)娲宓那闆r下能識別出替代范圍,文檔 編輯處理部150對替代電子原稿的張數(shù)進行計數(shù)(S140)。
隨后,當?shù)诙埵桥f的結束原稿(關鍵字電子原稿)時,編輯 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找出在編輯電子文檔中與舊的結束原稿一致的 原稿。隨后,根據(jù)原稿比較部144的比較結果,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 146找出在編輯電子文檔中與舊的結束原稿一致的電子原稿(S142)。
編輯部分識別部140識別出(i )在編輯電子文檔中與由編輯 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所找出的舊的開始原稿一致的電子原稿的頁面 位置;和(ii )在編輯電子文檔中與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找出 的舊的結束電子原稿一致的電子原稿的頁面位置,使得編輯部分識別 部140識別出替代范圍。隨后,編輯部分識別部140將與替代范圍(例 如,替代開始頁面和替代結束頁面)有關的信息告知文檔編輯處理部 150 (S146a)。
當如圖5B所示展示替代電子原稿時,根據(jù)與從編輯部分識別部 140所告知的替代范圍有關的信息,替代處理部152利用一張或多張 替代電子原稿來替代從替代開始頁面到替代結束頁面的指定的編輯 電子文檔的部分(S148a)。
另一方面,當不存在舊的結束原稿并且第二張是第一張?zhí)娲?子原稿時,在編輯電子文檔中沒有原稿與舊的結束原稿一致。因此, 在編輯部分識別部140中,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沒能找出與舊的 結束原稿一致的電子原稿(S142a中的否)。
在此情況下,在第一種技術中,編輯部分識別部140根據(jù)與舊 的開始原稿一致并且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找出的電子原稿的 頁面位置以及替代電子原稿的張數(shù),識別出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替代 范圍。隨后,編輯部分識別部140將與替代范圍(例如,替代開始位置和替代結束位置)有關的信息告知文檔編輯處理部150 (S146b)。
具體地說,確定了從替代開始頁面(面向背面)前進替代電子原稿的
張數(shù)的位置是替代結束頁面。如圖5B所示,根據(jù)與從編輯部分識別 部MO所告知的替代范圍有關的信息,替代處理部152利用替代電子
原稿來替代從替代開始頁面到替代結束頁面的指定的編輯電子文檔 的部分(S148b)。
可選地,在第二種技術中,編輯部分識別部140可以僅將在編 輯電子文檔中與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找出的舊的開始原稿一 致的電子原稿的頁面位置告知文檔編輯處理部150 (S146c)。在此 情況下,如圖5和圖5A所示,通過采用從編輯部分識別部140所告 知的替代開始頁面作為替代處理的開始點,替代處理部152利用逐頁 的替代電子原稿來執(zhí)行替代(S148c)。
_當完成了由文檔編輯處理部150所執(zhí)行的用于第N部分的處理 時,編輯控制部130將算子N減"1" (S150),.并且隨后返回到步 驟S112,從而重復與上述類似的處理。
由于上述處理,當通過將電子文檔采用作為編輯電子文檔來執(zhí) 行替代處理時,其中很難在像包括具有類似格式的多個頁面的文檔以 及具有極多頁數(shù)的文檔中立即找出替代部分,避免了用戶自己需要在 編輯電子文檔中識別替代部分的必要。即,文檔編輯處理部150(具 體地說,編輯部分識別部140)通過將圖像與由用戶指定的搜索關鍵 字電子原稿進行核對來自動識別替代部分。 <原稿添加功能>
圖8和圖8A是說明了由編輯部分識別部140和文檔編輯處理部 150的添加處理部154所執(zhí)行的原稿添加處理概要的示圖。原稿添加 功能表示將另一電子原稿插入到編輯電子文檔中的預定位置處的文 檔編輯功能。當用戶在操作面板等上選擇原稿添加模式時開始該功 能。特別地,該示范性實施例的特征在于,插入了由電子原稿生成部 140所生成的電子原稿。
具體地說,在該原稿添加功能中,在用于編輯電子文檔的原稿 添加模式下,根據(jù)由電子原稿生成部120所生成的并且隨后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作為限定了編輯處理范圍的基準位置的原稿而接收的
一張電子原稿,編輯部分識別部140識別出要執(zhí)行添加(插入)的位 置(添加開始位置)。隨后,由電子原稿生成部120所生成的并且隨 后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作為編輯目標接收的一張或多張新電子原 稿被插入在識別出的添加開始位置(面向前面)之前的位置或者在開 始位置(面向背面)之后的位置處。
例如,從保存的電子文檔中指定添加對象。隨后,按照連續(xù)掃 描(由自動文檔送紙器ADF堆棧和掃描)方式讀取表示在編輯電子 文檔中要執(zhí)行添加的位置的紙張文檔(添加位置處的紙張文檔)以及 在該位置處要添加的紙張位置(可以包括單個頁面或多個頁面),從 而在編輯電子文檔中找出與通過掃描第一張得到的開始舊的位置處 的電子原稿一致的電子原稿。隨后,恰好在電子原稿之后(或者之前) 插入通過掃描第二張或第二張之后所得到的添加原稿的電子原稿。
由用于添加處理的關鍵字電子原稿表示的基準位置可以是由添 加處理的幵始位置、添加范圍的開始位置和添加范圍的結束位置組成 的三者之中任何一個。在每種情況下,在添加處理中,插入新電子原 稿而不用刪除舊電子原稿。基準位置的含義由用戶通過操作面板來指 定,或者由設備預先設定并展示給用戶。
圖8示出了在提供表示了添加基準位置的一個關鍵字電子原稿 的條件下,該關鍵字電子原稿限定了添加處理的開始位置的情況。編 輯部分識別部140確定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舊電子原稿表示了添加 處理的開始位置,該舊電子原稿被確定為與表示基準位置的關鍵字電 子原稿相同或最相似。在圖中,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如"與關鍵字一致" 所示的舊電子原稿表示了添加處理的開始位置。
當編輯部分識別部140確定添加處理的開始位置時,例如,如 圖8的(1)所示,開始于恰好在如"與關鍵字一致"所示的舊電子 原稿之后面向背面的位置(沿頁碼增加的方向),文檔編輯處理部 150插入了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作為編輯目標接收并且按照被讀取 的順序(升序)而布置的一張或多張新電子原稿??蛇x地,當編輯部 分識別部140確定了添加處理的開始位置時,如圖8的(2)所示,開始于恰好在如"與關鍵字一致"所示的舊電子原稿之前面向正面的
位置(沿頁碼減小的方向),文檔編輯處理部150的添加處理部152 插入了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作為編輯目標接收并且按照被讀取的 相反順序(降序)而布置的一張或多張新電子原稿。
圖8A的(1)示出了提供了表示添加基準位置的一個關鍵字電 子原稿的條件下,該關鍵字電子原稿限定了添加范圍的開始位置的情 況。編輯部分識別部140確定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舊電子原稿表示了 添加處理的開始位置,該舊電子原稿被確定為與表示基準位置的關鍵 字電子原稿相同或最相似。實際上,這種情況與如圖8的(1)所示 限定的添加處理的開始位置的情況相同。
在圖中,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如"與關鍵字一致"所示的舊電子 原稿表示了添加范圍的開始位置。當編輯部分識別部"O確定了添加 范圍的開始位置時,開始于恰好在如"與關鍵字一致"所示的舊電子 原稿之后面向背面的位置(沿頁碼增加的方向),文檔編輯處理部 150插入了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作為編輯目標接收并且按照被讀取 的順序(升序)而布置的一張或多張新電子原稿。
圖8A的(2)示出了提供了表示添加基準位置的一個關鍵字電 子原稿的條件下,該關鍵字電子原稿限定了添加范圍的結束位置的情 況。編輯部分識別部MO確定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舊電子原稿表示了 添加處理的結束位置,該舊電子原稿被確定為與表示基準位置的關鍵 字電子原稿相同或最相似。實際上,這種情況與如圖8的(2)所示 限定的添加處理的開始位置的情況相同。
在圖中,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如"與關鍵字一致"所示的舊電子 原稿表示了添加范圍的結束位置。當編輯部分識別部140確定了結束 位置時,開始于恰好在如"與關鍵字一致"所示的舊電子原稿之前面 向正面的位置(沿頁碼減小的方向),文檔編輯處理部150的添加處 理部154插入了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作為編輯目標接收并且按照被 讀取的相反順序(降序)而布置的一張或多張新電子原稿。
在與限定了編輯部分的兩個關鍵字電子原稿相同的電子原稿 (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處的電子原稿)上沒有執(zhí)行替代。然而,替代了位于從恰好在開始位置之后的位置到恰好在結束位置之前的位置 的全部電子原稿。因此,實際上,在這種原稿添加模式中,執(zhí)行了與 原稿替代處理相似的編輯處理。在此情況下,類似于原稿替代模式, 在添加部分中的原稿張數(shù)不需要等于位于從恰好在添加開始位置之 后的位置到恰好在添加結束位置之前的位置的原始電子原稿的張數(shù)。 即,根據(jù)情況的不同前者可以小于或大于后者。 <原稿添加功能多數(shù)指定可用情況下的操作過程>
圖9到圖9D是說明了操作過程和執(zhí)行原稿添加功能的處理過程 的示圖,并且示出了在用于添加部分的多數(shù)指定可用的情況下的示 例。
在步驟S20,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將編輯模式選擇屏 幕G30展示給用戶。通過要運行的設備的用戶接口 (諸如操作面板), 用戶發(fā)出指示將存儲的文檔顯示在用戶自己的加密框中。隨后,顯示 了如圖9所示的編輯文檔選擇屏幕G20—AD1。
在用于文檔列表的所示出的編輯文檔選擇屏幕G20一AD1上,針 對四個電子文檔中的每一個顯示了文件名、登記日期和時間以及總頁 數(shù)。在編輯文檔選擇屏幕G20一AD1上的瀏覽顯示中,用戶找出要添 加新原稿的文檔的文件名。例如,用戶選擇(以加重顯示)并雙擊
"lmg-xl6215892"。這里,在所選擇的文檔中的總頁數(shù)為4頁。因 此,該文檔并沒有極多的頁數(shù)。然而,單獨頁面具有彼此類似的格式, 還具有類似的說明內容。因此,用戶很難立刻辨別出它們的相互差異。 隨后,在步驟S30,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向用戶展示 如圖9A所示的編輯模式選擇屏幕G30一AD1。在編輯模式選擇屏幕 G30一AD1上,顯示了在步驟S20處選擇的編輯電子文檔的文件名
"lmg-xl6215892"和用于指定要在編輯電子文檔上執(zhí)行編輯處理的 內容的四個模式選擇按鈕。在該示例中,用戶雙擊編輯模式選擇屏幕 G30一AD1上的添加按鈕(以加重顯示)以選擇"添加模式"。
隨后,在步驟S72,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向用戶展示 適合于如圖9B所示的添加模式的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72一AD1。在該 顯示示例中,假定電子原稿生成部120具有自動文檔送紙器ADF。展示的"讀取原稿的過程"是讀取在編輯電子文檔中限定了作為添加 處理基準的開始位置的關鍵字原稿(舊的開始原稿位于恰好在添加 部分之前的原稿)和在添加處理中需要的新原稿(添加原稿)的過程。 對于添加原稿來說,假定將要按照添加之后的頁面順序執(zhí)行讀取。
根據(jù)在讀取條件選擇按鈕G72_AD1上展示的"讀取原稿的過 程",在組成編輯電子文檔的電子原稿中,用戶將添加范圍的開始位 置處的舊原稿(舊的開始原稿)和恰好在其后將要添加的一張或多張 新原稿(添加原稿)放置到自動文檔送紙器ADF上。隨后,用戶按
下開始按鈕以開始讀取。當完成了舊原稿和添加原稿的讀取時,相應
的電子原稿被保存到原稿/文檔存儲部110中。
例如,當在編輯電子文檔中要在第3頁和第4頁之間添加一張 時,放置了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第3頁.的舊電子原稿和將要添加的一 張?zhí)砑釉濉_@里,在上面給出的說明中,使用了諸如第3頁和第4 頁之類的"頁面位置"的概念。然而,編輯控制部130自動識別出在 編輯龜子文檔中添加范圍的開始位置處的舊原稿的頁面位置(舊的開 始原稿)。因此,用戶僅僅辨別出哪個原稿位于所希望的添加處理的 開始位置就足夠了。即,用戶自己無需辨別出頁面位置。
在用于添加部分的多數(shù)指定可用的情況下,當完成了用于添加 對象第一部分的舊原稿和添加原稿的讀取和相應電子原稿的保存時, 如圖9C的(1)所示的再次確認屏幕G82—AD1被展示給用戶。在該 示例中,還要執(zhí)行用于另一部分的添加。因此,用戶雙擊在再次確認 屏幕G82—AD1上的繼續(xù)按鈕(以加重顯示)以開始用于第二部分的 工作。
當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接收用于第二部分的工作指示時, 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返回到步驟S72,并且隨后向用戶展 示如上面給出的圖9B所示的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72一AD1。例如,在 第二部分屬于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第4頁和第5頁之間的位置并且在該 位置要添加兩張新原稿的情況下,放置了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第4頁的 舊電子原稿和兩張?zhí)砑釉?。這里,在上面給出的說明中,使用了諸 如第4頁和第5頁之類的"頁面位置"的概念。然而,如上所述,用戶自己無需辨別出頁面位置。
當完成了用于第二部分的舊原稿和添加原稿的讀取和相應電子
原稿的保存時,如圖9C的(2)所示的再次確認屏幕G82一AD2被展 示給用戶。在該示例中,用戶在再次確認屏幕G82_AD2上雙擊結束 按鈕(以加重顯示),從而根據(jù)已在步驟S74讀取并保存的用于兩 個部分的關鍵字原稿和在添加處理中需要的新原稿的單獨電子原稿 來開始由編輯控制部130所執(zhí)行的自動編輯處理。
針對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根據(jù)已讀取的舊原稿和添加原稿的 單獨電子原稿,編輯控制部130在編輯電子文檔中插入恰好在添加范 圍的開始位置之后的添加原稿的電子原稿,從而生成具有經過添加編 輯的新電子文檔,并且隨后將得到的文檔保存到原稿/文檔存儲部110 中。
當完成了用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由編輯控制部130執(zhí)行的 原稿添加處理和新電子文檔的保存時,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 部向用戶展示了如圖9D所示的編輯完成屏幕G92—AD2。該顯示示 例示出了要刪除編輯電子文檔的舊文件同時要將經過添加編輯的新 電子文檔保存為另一文件名的情況。因此,刪除了編輯電子文檔的文 件名、登記日期和時間以及頁數(shù)(Img-xl6215892 2006/02/16 4)(在 圖中用輪廓字表示),同時加重顯示了已經過添加編輯的新生成的新 電子文檔的文件名、登記日期和時間以及頁數(shù)(Img-xl6217896 2007/02/18 7)。這里,在該示例中,在第一部分中添加了一張,在 第二部分中添加了兩張。因此,新電子文檔的頁數(shù)比編輯電子文檔中 的頁數(shù)多"3"頁。
這里,類似于替代處理,可以保持編輯電子文檔的舊文件,同 時可以將經過添加編輯的新電子文檔保存為另一文件名??蛇x地,可 以刪除編輯電子文檔的舊文件,并且可以把經過添加編輯的新電子文 檔保存為與舊文件相同的文件名(所謂的文件更新模式)。
<原稿添加功能自動處理過程>
圖IO是示出了當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被告知用戶已經選擇 原稿添加模式時,根據(jù)在編輯控制部130中的原稿添加處理所執(zhí)行的第一示范性實施例的結構中的自動添加處理過程示例的流程圖。通
常,各個步驟分配了 200開始計數(shù)的標號。然而,類似于圖7的處理 部分配了從IO開始和從1開始計數(shù)的標號。在此示例中,用于添加
部分的多數(shù)指定是可用的。
在編輯處理步驟執(zhí)行了添加處理的點作出了改變。然而,該處
理基本上類似于圖7所示原稿替代功能的自動處理過程。主要區(qū)別在 于省略了用于處理范圍的結束位置的確認處理。
當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被告知已經完成了用于全部編輯部 分(在該示例中的添加部分)的關鍵字原稿和新電子原稿的讀取和保 存時(S210中的是),編輯控制部130以監(jiān)測算子N來開始用于每 個添加部分的添加處理(S212)。例如,當算子N為"0"時,表示 出已經完成了用于全部添加部分的添加處理。因此,終止處理(S212 中的是)。當算子N不為"0"時,開始用于第N部分的添加處理(S212 中的否)。
當開始用于第N部分的添加處理時,首先,在編輯控制部130 的編輯部分識別部140中,原稿比較部144將在步驟S70到S74等 得到的第一張的縮略圖像(基本上被認為是舊的開始原稿)與(相對 于)組成了在步驟S20和S22所接收到的編輯電子文檔的電子原稿 的縮略圖像進行比較(核對)(S220)。隨后,根據(jù)原稿比較部144 的比較結果,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找出在編輯電子文檔中與舊的 開始原稿一致的電子原稿(S222)。當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沒 有找出與舊的開始原稿一致的電子原稿時,編輯控制部130顯示在找 出添加部分的電子原稿時失敗,并且隨后終止該處理(S222中的否, S224)。
另一方面,當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已經找出與舊的開始原 稿一致的電子原稿時,文檔編輯處理部150對添加電子原稿的張數(shù)進 行計數(shù)(S240)。編輯部分識別部140在編輯電子文檔中識別出由 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找出的與舊的開始原稿一致的電子原稿的 頁面位置,并且隨后將該信息告知文檔編輯處理部150 (S246)。隨 后,如圖8和圖8A所示,通過采用恰好在從編輯部分識別部140所告知的添加開始頁面之后的位置來作為添加處理的開始點,添加處理
部154插入添加電子原稿(S248)。
當完成了由文檔編輯處理部150執(zhí)行的用于第N部分的處理時, 編輯控制部130將算子N遞減"1",隨后返回到步驟S212 (S250) 以重復類似于上述的處理。
由于上述處理,當要通過采用電子文檔作為編輯電子文檔來執(zhí) 行添加處理時,其中很難在像包括具有類似格式的多個頁面的文檔以 及在具有極多頁數(shù)的文檔中立即找出添加部分,避免了用戶自己需要 在編輯電子文檔中識別添加部分的必要。即,文檔編輯處理部150(具 體地說,編輯部分識別部140)通過將圖像與由用戶指定的搜索關鍵 字電子原稿進行核對來自動識別添加部分。 <原稿刪除功能>
圖11到圖IIB是說明了由編輯部分識別部140和文檔編輯處理 部150的刪除處理部156所執(zhí)行的原稿刪除處理概要的示圖。原稿刪 除功能表示刪除編輯電子文檔中的預定位置處的電子原稿的文檔編 輯功能。當用戶在操作面板等上選擇原稿刪除模式時開始該功能。根 據(jù)該示范性實施例的這種功能的特征在于,在根據(jù)由電子原稿生成部 12 0所生成的電子原稿識別出的刪除范圍中刪除了舊電子原稿。
具體地說,在該原稿刪除功能中,在用于編輯電子文檔的原稿 刪除模式下,根據(jù)由電子原稿生成部120所生成的并且隨后由電子原 稿接收部132作為限定了編輯處理范圍的基準位置的原稿而接收的 一張或多張(特別地為兩張)電子原稿,編輯部分識別部140識別出 要刪除位置(刪除開始位置和刪除結束位置)處的電子原稿。隨后, 刪除了根據(jù)刪除位置識別出的刪除范圍中的電子原稿。
例如,從保存的電子文檔中指定了作為刪除對象的電子文檔。 隨后,按照連續(xù)掃描方式(由自動文檔送紙器ADF進行堆棧和掃描) 讀取了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刪除位置處的頁面文檔(可以是一張或多 張)。隨后,在編輯電子文檔中逐頁找出與掃描的舊原稿一致的電子 原稿并且順序刪除。即,刪除了與讀出的頁面文檔一致的每個頁面。 可選地,按照連續(xù)掃描方式(由自動文檔送紙器ADF進行堆桟和掃描)讀取了限定在編輯電子文檔中要執(zhí)行刪除的部分(可以一個部分 或者多個部分)的位置處(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的頁面文檔。隨后, 在編輯電子文檔中找出通過掃描得到的與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處的 舊原稿一致的電子原稿。其后,刪除了該部分中的全部電子原稿。
由關鍵字電子原稿表示的用于刪除處理的基準位置具有由單獨 的刪除處理位置、刪除處理的開始位置(這種情況需要輸入將要刪除 的頁數(shù))以及刪除范圍的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對所組成的三種可能。 在每種情況下,在刪除處理中,在舊電子原稿中刪除了在刪除對象部 分中的電子原稿?;鶞饰恢玫暮x由用戶通過操作面板來指定,或者 由設備預先設定并展示給用戶。
圖ll示出了表示刪除基準位置的關鍵字電子原稿限定了單獨的 刪除處理位置的情況。編輯部分識別部140確定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 舊電子原稿表示了刪除處理的對象,該舊電子原稿被確定為與表示基 準位置的關鍵字電子原稿相同或最相似。在圖中,在編輯電子文檔中 如"與關鍵字一致"所示的舊電子原稿表示了刪除處理位置自身。當 編輯部分識別部140確定刪除處理位置時,例如,如圖11所示,文
檔編輯處理部150逐個刪除了如"與關鍵字一致"所示的舊電子原稿。 圖11A示出了表示刪除基準位置的關鍵字電子原稿限定了刪除
處理的開始位置并且輸入了將要刪除的頁數(shù)的情況。在圖中,在編輯 電子文檔中如"與關鍵字一致"所示的舊電子原稿表示了刪除處理的 開始位置。在沒有輸入將要刪除的頁數(shù)的情況下,不能識別出刪除范 圍的結束位置。因此,類似于圖ll所示的情況,僅刪除了與關鍵字 電子原稿一致的原稿。
例如,在指定了將要刪除的頁數(shù)和升序方式而發(fā)出刪除指示的
情況下,當編輯部分識別部140確定了刪除處理的開始位置時,如圖 11A的(1)所示,采用如"與關鍵字一致"所示的舊電子原稿作為 開始位置,即,采用該位置作為面向背面的開始位置(沿頁碼增加的 方向),文檔編輯處理部150的刪除處理部156刪除了原稿的指定頁 數(shù)。可選地,在指定了將要刪除的頁數(shù)和降序方式而發(fā)出刪除指示的 情況下,當編輯部分識別部140確定刪除位置的開始位置時,如圖11A的(2)所示,采用如"與關鍵字一致"所示的舊電子原稿作為 開始位置,即,采用該位置作為面向正面的開始位置(沿頁碼減小的
方向),文檔編輯處理部150的刪除處理部156刪除了原稿的指定頁數(shù)。
圖11B示出了提供表示刪除基準位置的兩個關鍵字電子原稿 (即,要獲得表示刪除范圍的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的兩個舊原稿)的 條件下,正常獲得兩張關鍵字電子原稿并且兩者之一限定了刪除部分 (可以是一個部分或多個部分)的開始位置而另一個限定了刪除部分 的結束位置的情況。當正常獲得了形成一對的兩張關鍵字電子原稿 時,不能識別出刪除范圍。因此,類似于圖ll所示的情況,僅刪除 了與關鍵字電子原稿一致的原稿。
例如,在電子原稿中的被確定為與表示基準位置的關鍵字電子 原稿相同或最相似的兩個舊電子原稿當中,編輯部分識別部140確定 兩者之一 (例如,第奇數(shù)張)表示刪除范圍的開始位置而另一個(例 如,第偶數(shù)張)表示刪除范圍的結束位置,隨后將刪除范圍看作成從 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并且隨后將與刪除范圍有關的信息告知文檔編 輯處理部150。在圖中,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如"與關鍵字一致"所示 的兩個舊電子原稿表示刪除范圍的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當被告知與 刪除范圍有關的信息時,文檔編輯處理部150將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 刪除范圍內(從刪除開始位置到刪除結束位置)的舊電子原稿刪除。 <原稿刪除功能多數(shù)指定可用情況下的操作過程>
圖12到圖12D是說明了執(zhí)行原稿刪除功能的操作過程和處理過 程的示圖,并且示出了用于刪除部分的多數(shù)指定可用情況下的屏幕示 例。
在步驟S20,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將編輯文檔選擇屏 幕G20展示給用戶。通過將要運行的設備的用戶接口 (諸如操作面 板),用戶發(fā)出指示將存儲的文檔顯示在用戶自己的加密框中。隨后, 顯示圖12所示的編輯文檔選擇屏幕G20—DL1。
在示出的用于文檔列表的編輯文檔選擇屏幕G20—DL1上,針對 四個電子文檔的每一個顯示了文件名、登記日期和時間以及總頁數(shù)。在編輯文檔選擇屏幕G20_DL1上的瀏覽顯示中,用戶找出了將要刪
除一部分或全部原稿的文檔的文件名。例如,用戶選擇(以加重顯示)
并雙擊"lmg-xl6217893"。這里,假定所選的文檔總頁數(shù)為657, 因此屬于極多頁數(shù)的文檔。因此,用戶很難立即找出刪除部分。
隨后,在步驟S30,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向用戶展示 圖12A所示的編輯模式選擇屏幕G3_DL1。在編輯模式選擇屏幕 G30—DL1上,顯示了步驟S20選擇的編輯電子文檔的文件名
"lmg-xl6217893"以及用于指定要在編輯電子文檔上執(zhí)行的編輯處 理內容的四個模式選擇按鈕。在該示例中,用戶雙擊在編輯模式選擇 屏幕G30—DL1上的刪除按鈕(以加重顯示)來選擇"刪除模式"。
隨后,在步驟S72,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向用戶展示 適合于如圖12B所示的刪除模式的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72一DL1。在 該顯示示例中,前提是電子原稿生成部120具有自動文檔送紙器 ADF。隨后,展示的"讀取原稿的過程"是讀取以下原稿的過程在 編輯電子文檔中限定了作為刪除處理基準的開始位置的關鍵字原稿
(舊的開始原稿刪除開始位置處的原稿);以及限定了結束位置的
關鍵字原稿(舊的結束原稿刪除結束位置處的原稿)。
根據(jù)在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72—DL1上展示的"讀取原稿的過 程",用戶將組成了編輯電子文檔的電子原稿中的刪除范圍開始位置 處的舊原稿(舊的開始原稿)和結束位置處的舊原稿(舊的結束原稿) 展示在自動文檔送紙器ADF上,并且隨后按下開始按鈕以開始讀取。 在將要處理多個刪除部分的情況下,在刪除范圍的開始位置處的舊原 稿(舊的開始原稿)及其結束位置處的舊原稿(舊的結束原稿)彼此 成對的狀態(tài)下,將單獨的原稿放置在自動文檔送紙器ADF上。隨后, 執(zhí)行讀取。
例如,在編輯電子文檔中要刪除從第101頁到第200頁的部分, 而放置了與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第101頁處的舊電子原稿和第200頁的 舊電子原稿相對應的舊原稿。這里,在上面給出的說明中,使用了諸 如第101頁和第200頁之類的"頁面位置"的概念。然而,編輯控制 部130在編輯電子文檔中自動識別出刪除范圍的開始位置處的舊原稿(舊的開始原稿)和結束位置處的舊原稿(舊的結束原稿)的頁面 位置。因此,用戶僅辨別出哪些原稿位于所希望的刪除處理的開始位 置和結束位置就足夠了。即,用戶自己無需辨別出頁面位置。
在用于刪除部分的多數(shù)指定可用的情況下,當完成了用于第一 部分刪除對象的舊原稿的讀取和相應電子原稿的保存時,將圖12C 的(1)所示的再次確認屏幕G82—DL1展示給用戶。在該示例中,還 執(zhí)行用于另一部分的刪除。因此,用戶雙擊在再次確認屏幕G82—DL1 上的繼續(xù)按鈕(以加重顯示)以開始用于第二部分的工作。
當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接收用于第二部分的工作指示時, 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返回到步驟S72并且隨后向用戶展示 如上面給出的圖12B所示的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72—DL1。例如,當 要刪除編輯電子文檔中從第401頁到第500頁的部分時,放置與在編 輯電子文檔中第401頁到第500頁的舊電子原稿相對應的舊原稿。這 里,在上面給出的說明中,使用了諸如第401頁和第500頁之類的"頁 面位置"的概念。然而,用戶自己無需辨別出頁面位置。
當完成用于第二部分的舊原稿的讀取和相應電子原稿的保存 時,將圖12C的(2)所示的再次確認屏幕G82一DL2展示給用戶。 在該示例中,用戶雙擊在再次確認屏幕G82一DL2上的結束按鈕(以 加重顯示),從而根據(jù)在步驟S74已被讀取和保存的用于兩個部分 的關鍵字原稿的單獨關鍵字電子原稿,來開始由編輯控制部130執(zhí)行 的自動編輯處理。
針對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每一部分,根據(jù)已被讀取的舊原 稿的單獨關鍵字電子原稿,編輯控制部130刪除了位于編輯電子文檔 中從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的電子原稿,從而生成經過刪除編輯的新電 子文檔,并且隨后將得到的文檔保存到原稿/文檔存儲部110中。
當完成了用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由編輯控制部130執(zhí)行的 原稿刪除處理和新電子文檔的保存時,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 部向用戶展示如圖12D所示的編輯完成屏幕G92—DL2。該顯示示例 示出了將要刪除編輯電子文檔的舊文件同時將經過刪除編輯的新電 子文檔保存為另一文件名的情況。因此,刪除了編輯電子文檔的文件名、登記日期和時間以及頁數(shù)(Img-xl6217893 2007/02/16 657)(在 圖中如輪廓字符顯示),同時顯示了經過刪除編輯的新生成的新電子 文檔的文件名、登記日期和時間以及頁數(shù)(Img-xl6217896 2007/02/18 457)。這里,在該示例中,在第一部分中,刪除了100張,并且在 第二部分中刪除了 100張。因此,在新電子文檔中的頁數(shù)比在編輯編 輯文檔中的頁數(shù)少"200"頁。
這里,類似于替代處理和添加處理,可以保持編輯電子文檔的 舊文件,同時將經過刪除編輯的新電子文檔保存為另一文件名??蛇x 地,可以刪除編輯電子文檔的舊文件,并且將經過刪除編輯的新電子 文檔保存為與舊文件相同的文件名(所謂的文件更新模式)。
<原稿刪除功能自動處理過程>
圖13是示出了當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被告知用戶已經選擇 原稿刪除模式時,根據(jù)在編輯控制部130中的原稿刪除處理所執(zhí)行 的,在第一示范性實施例的結構中的自動刪除處理過程示例的流程 圖。通常,這些步驟分配了從300開始計數(shù)的標號。然而,類似于圖 7的處理步驟分配了從10開始計數(shù)和從1開始計數(shù)的標號。在該示 例中,用于刪除部分的多數(shù)指定是可用的。
在編輯處理步驟執(zhí)行了添加處理的點作出了改變。然而,該處 理基本上類似于圖7所示原稿替代功能的自動處理過程。主要區(qū)別在 于由于編輯電子原稿不是必需的,所以在刪除處理中省略了用于對 編輯電子原稿的張數(shù)進行計數(shù)的步驟S140。
由于上述處理,當通過將電子文檔釆用作為編輯電子文檔來執(zhí)
行刪除處理時,其中很難在像包括具有類似格式的多個頁面的文檔以 及在具有極多頁數(shù)的文檔中立即找出刪除部分,避免了用戶自己需要
在編輯電子文檔中識別刪除部分的必要。即,文檔編輯處理部150(具 體地說,編輯部分識別部140)通過將圖像與由用戶指定的搜索關鍵 字電子原稿進行核對來自動識別刪除部分。隨后,文檔編輯處理部 150針對所識別出的刪除部分執(zhí)行自動刪除處理。 <原稿交換功能>
圖14到圖14C是說明了由編輯部分識別部140和文檔編輯處理部150的交換處理部158所執(zhí)行的原稿交換處理概要的示圖。原稿交
換功能是交換組成了編輯電子文檔的電子原稿的多個部分的文檔編 輯功能,即,交換相同文檔中的頁面位置。當用戶在操作面板等上選 擇原稿交換時開始該功能。特別地,根據(jù)本示范性實施例的該功能的
特征在于,在根據(jù)由電子原稿生成部120所生成的電子原稿識別出的 交換范圍中交換電子原稿。
該原稿交換功能可以例如作為添加處理和刪除處理的結合來實 現(xiàn)。此時,通過辨別出在編輯電子文檔中要插入到添加范圍中的添加 原稿出現(xiàn)在編輯電子文檔的另一部分來執(zhí)行處理是足夠的??蛇x地, 本功能可以被看作是替代處理的變型的模式,本質上可以被看作是刪 除處理和添加處理的結合。隨后,通過識別出在編輯電子文檔的替代 范圍內將要替代的替代原稿出現(xiàn)在編輯電子文檔的另一部分來執(zhí)行 處理是足夠的。在每種情況下,可以首先執(zhí)行添加處理和刪除處理中 的任意一個。
具體地說,在用于編輯電子文檔的原稿交換模式中,根據(jù)由電 子原稿生成部120所生成并且由電子原稿接收部132作為限定了用于 一個交換部分的交換處理范圍基準位置的原稿而接收的一張或多張 (特別地是兩張)電子原稿,編輯部分識別部140識別出在一個交換 位置處(交換開始位置或交換結束位置)的電子原稿的位置。而且, 對于相同的編輯電子文檔來說,根據(jù)被接收作為限定了用于其他交換 部分的交換處理范圍的基準位置的原稿的一張或多張(特別地是兩 張)電子原稿,編輯部分識別部MO識別出在其他交換位置(交換開 始位置或交換結束位置)處的電子原稿的位置。隨后,在識別出的一 個交換范圍和另一個交換范圍之間交換單獨的電子原稿的位置。在本 說明書中,使用了術語"一個"和"另一個"然而,交換部分的數(shù)量 不限于兩個。SP,可以指定三個或更多的部分。在此情況下,可以在 每對位置交換對象內使用術語"一個"和"另一個"。
對于由用于交換處理的關鍵字電子原稿表示的基準位置來說, 一個交換范圍還作為用于另一個交換范圍的刪除范圍以及添加原稿 的范圍。類似地,另一個交換范圍還作為用于這一個交換范圍的刪除范圍以及添加原稿的范圍。明確地指定彼此發(fā)生位置交換的兩個部分 是足夠的。因此,例如,基準位置可以是單獨的交換處理位置、交換 處理的開始位置(這種情況需要輸入要交換的頁數(shù))、交換范圍的開 始位置、交換范圍的結束位置以及交換范圍的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 對。
這里,當單獨指定交換范圍的開始位置和交換范圍的結束位置 時,在至少一個交換范圍可以被限定的模式下需要指定一個部分和另 一部分中的任意一個。這是因為在其他情況下彼此要發(fā)生位置交換的 兩個部分是不能被指定的?;鶞饰恢玫暮x由用戶通過操作面板來指 定,或者由設備預先設定并展示給用戶。
圖14示出了針對一個交換部分僅識別出關鍵字電子原稿中的開 始位置同時可以由關鍵字電子原稿識別出另一交換部分的交換范圍。 能由關鍵字電子原稿識別出另一交換部分的交換范圍的情況包括輸 入對替代范圍中頁數(shù)的指定從而一個關鍵字電子原稿足夠用來識別 出開始位置的情況;以及兩個關鍵字電子原稿識別出開始位置和結束 位置的情況。
針對一個交換部分,編輯部分識別部140確定編輯電子文檔中 的舊電子原稿表示了交換處理的開始位置,該舊電子原稿被確定為與 表示基準位置的關鍵字電子原稿相同或最相似。而且,針對另一交換
部分,編輯部分識別部140根據(jù)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舊電子原稿的位
置識別出交換范圍,該舊電子原稿被確定為與一張或兩張關鍵字電子 原稿相同或最相似。在圖中,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如"與關鍵字一致" 所示的舊電子原稿表示了交換部分的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 在針對一個交換范圍指定了表示處理開始位置的關鍵字電子原
稿以及升序方式的情況下,當編輯部分識別部140識別出交換處理的 每個位置時,例如,如圖14的(1)所示,開始于面向背面的一個交 換范圍的開始位置(沿頁碼增加的方向),文檔編輯處理部150以與 頁面順序相同的順序(按照升序)在其他交換范圍內替代一張或多張 電子原稿??蛇x地,在針對一個交換范圍指定了表示處理開始位置的 關鍵字電子原稿以及降序方式的情況下,如圖14的(2)所示,開始于面向正面的一個交換范圍的開始位置,按照與頁面順序相反的順序 (按照降序)替代了其他交換范圍內的一張或多張電子原稿。在任一 種情況下,在兩個交換部分中原稿張數(shù)相同。實際上,這種處理被看 作是在保持頁面順序狀態(tài)下相互替代兩個交換范圍的模式。
圖14A示出了關鍵字電子原稿能識別出一個交換部分的交換范 圍同時該關鍵字電子原稿還能識別出另一個交換部分的交換范圍的 情況。針對一個交換部分,編輯部分識別部140根據(jù)編輯電子文檔中 的舊電子原稿的位置識別出交換范圍,該舊電子原稿被確定為與一張 或兩張關鍵字電子原稿相同或最相似。而且,針對另一交換部分,編
輯部分識別部140根據(jù)編輯電子文檔中的舊電子原稿的位置識別出
交換范圍,該舊電子原稿被確定為與一張或兩張關鍵字電子原稿相同 或最相似。在圖中,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如"與關鍵字一致"所示的舊 電子原稿表示了交換部分的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
當編輯部分識別部140識別出交換處理的每個位置時,例如, 如圖14A所示,文檔編輯處理部150在一個交換范圍內刪除電子原 稿并且將另一交換范圍的電子原稿插入到該部分中。而且,文檔編輯 處理部150刪除了在另一交換范圍中的電子原稿并且將這一交換范 圍的電子原稿插入到該部分。在每種情況下,在插入操作中,保持了 在交換范圍內的頁面順序。在這種情況下,刪除了位于從一個交換范 圍的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的全部舊電子文檔,并且隨后將位于從另一 交換位置的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的全部舊電子原稿插入到該部分。因 此,如圖14A的(1)所示,在兩個交換部分中原稿的張數(shù)不需要相 同。由此,如圖14A的(2)所示,兩個交換部分之間的原稿張數(shù)可 以不同。在每種情況下,這種處理被看作是在保持頁面順序狀態(tài)下相 互替代兩個交換范圍的模式。
圖14B示出了指定了三個或更多交換部分(在圖中,是三個部 分)的情況的示例。在示出的示例中,在三個交換部分的每一部分中 可由關鍵字電子原稿來識別交換范圍。而且,在這些部分中每個交換 范圍中的原稿頁數(shù)不同。刪除了從第一交換范圍的開始位置到結束位 置的全部舊電子原稿(4頁)。隨后,將從第三交換范圍的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的全部舊電子原稿(5頁)插入到該部分。隨后,刪除從 第二交換范圍的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的全部舊電子原稿(3頁)。隨 后,將從第一交換范圍的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的全部電子原稿(4頁)
插入到該部分。隨后,刪除從第三交換范圍的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的
全部舊電子原稿(5頁)。隨后,將從第二交換范圍的開始位置到結 束位置的全部電子原稿(3頁)插入到該部分。實際上,該處理被看 作是三個交換范圍按照預定順序相互替代的模式。
<原稿交換功能多數(shù)指定可用情況下的操作過程>
圖15到圖15E是描述了執(zhí)行交換功能的操作過程和處理過程的 示圖,并且示出了在用于交換部分的多數(shù)指定可用的情況下的屏幕示 例。以下說明是針對以下情況而給出的由從第101頁到第200頁的 部分、從第410到第500頁的部分以及從第601頁到第650頁的部分 組成的三個章節(jié)相互交換。
在步驟S20,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將編輯文檔選擇屏 幕G20展示給用戶。通過要運行的設備的用戶接口(諸如操作面板), 用戶發(fā)出指示將存儲的文檔顯示在用戶自己的加密框中。隨后,顯示 圖15所示的編輯文檔選擇屏幕G2(LCH1。
在示出的用于文檔列表的編輯文檔選擇屏幕G20一CH1上,針對 四個電子文檔的每一個顯示了文件名、登記日期和時間以及總頁數(shù)。 這里,當在用于文檔瀏覽顯示的同一顯示屏幕上不能顯示其他文檔 時,可以采用諸如屏幕切換功能和拖動功能之類的公知機構,從而可 以顯示作為顯示對象的全部電子文檔。在編輯文檔選擇屏幕 G20—CH1上的瀏覽顯示中,用戶找出要在其中執(zhí)行交換的文檔的文 件名。例如,用戶選擇(以加重顯示)并且雙擊"lmg-xl6217893"。 這里,假定所選擇的文檔總頁數(shù)為657,因此屬于具有極多頁數(shù)的文 檔。因此,用戶很難立即找出交換部分。
隨后,在步驟S30,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向用戶展示 如圖15A所示的編輯模式選擇屏幕G30一CH1。在編輯模式選擇屏幕 G30—CH1上,顯示了在步驟S20處所選擇的編輯電子文檔的文件名 "lmg-xl6217893"以及用于指定在編輯電子文檔上要被執(zhí)行的編輯處理的內容的四個模式選擇按鈕。在該示例中,用戶雙擊編輯模式選
捧屏幕g3oj:hi上的位置交換(交換)按鈕(以加重顯示)從而選
擇"交換模式"。
隨后,在步驟s72,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向用戶展示 如圖15b所示的適合于交換模式的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72—ch1。在 該顯示示例中,前提是電子原稿生成部120具有自動文檔送紙器 adf。隨后,展示了表示當前哪一部分在讀取處理和"讀取原稿的過 程"的信息。所展示的過程是讀取以下原稿的過程在編輯電子原稿 中限定了作為交換處理基準的開始位置的關鍵字原稿(舊的開始原 稿交換的開始位置處的原稿);以及限定了結束位置的關鍵字原稿 (舊的結束原稿交換的結束位置處的原稿)。這里,對于用于確定
交換范圍的結束位置的關鍵字原稿(舊的結束原稿)來說,其讀取可 以被跳過,如"可以被省略"所展示的。
按照在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72—ch1上展示的"讀取原稿的過 程",用戶將組成編輯電子文檔的電子原稿中的交換范圍的開始位置 處的舊原稿(舊的開始原稿)和結束位置處的舊原稿(舊的結束原稿) 放置在自動文檔送紙器adf上,隨后,用戶按下開始按鈕以開始讀 取?;旧希诮粨Q范圍的開始位置處的舊原稿(舊的開始原稿)和 結束位置處的舊原稿(舊的結束原稿)相互成對的狀態(tài)下,將單獨的 原稿放置在自動文檔送紙器adf上。隨后,執(zhí)行讀取。
例如,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從第101頁到第200頁的部分被設定 作為第一部分,放置了與編輯電子文檔中第101頁的舊電子原稿以及 第200頁的舊電子原稿相對應的舊原稿。這里,在上面給出的說明中, 使用了諸如第101頁和第200頁之類的"頁面位置"的概念。然而, 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編輯控制部130自動識別了在交換范圍的開始位 置的舊原稿(舊的開始原稿)和結束位置的舊原稿(舊的結束原稿) 的頁面位置。因此,用戶僅辨別出哪些原稿位于所希望的交換處理的 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就足夠了。即,用戶自己無需辨別出頁面位置。
當完成了用于第一部分交換對象的舊原稿的讀取和相應電子原 稿的保存時,將圖15c的(1)中所示的再次確認屏幕g82_ch1展示給用戶。隨后,用戶雙擊在再次確認屏幕G82—CH1上的繼續(xù)按鈕
(以加重顯示)以開始用于第二部分的工作。
當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接收用于第二部分的工作指示時, 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返回到步驟S72并且隨后向用戶展示 如上面給出的圖15B所示的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72一CH1。例如,當 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從第401頁到第500頁的部分被設定作為第二部分 時,放置了與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第401頁到第500頁的舊電子原稿相 對應的舊原稿。這里,在上面給出的說明中,使用了諸如第401頁和 第500頁之類的"頁面位置"的概念。然而,如上所述,用戶自己無 需識別出頁面位置。
當完成用于第二部分的舊原稿的讀取和相應電子原稿的保存 時,將圖15C的(1)所示的再次確認屏幕G82一CH1展示給用戶。 在該示例中,將執(zhí)行用于三個部分的交換。因此,用戶雙擊在再次確 認屏幕G82—CH1上的繼續(xù)按鈕(以加重顯示)以開始用于第三部分 的工作。
當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接收用于第三部分的工作指示時, 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返回到步驟S72并且隨后向用戶展示 如上面給出的圖15B所示的讀取條件選擇屏幕G72一CH1。例如,當 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從第601頁到第650頁的部分被設定作為第三部分 時,放置了與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第601頁到第650頁的舊電子原稿相 對應的舊原稿。這里,在上面給出的說明中,使用了諸如第601頁和 第650頁之類的"頁面位置"的概念。然而,如上所述,用戶自己無 需識別出頁面位置。
當完成用于第三部分的舊原稿的讀取和相應電子原稿的保存 時,將圖15C的(2)所示的再次確認屏幕G82一CH2展示給用戶。 在該示例中,用戶雙擊在再次確認屏幕G82一CH2上的結束按鈕(以 加重顯示)以終止讀取處理。當設定兩個交換部分時,程序立即轉到 由編輯控制部130根據(jù)用于在步驟S74讀取和保存的兩個部分的關 鍵字原稿的單獨關鍵字電子原稿而執(zhí)行的自動編輯處理。
在該示例中,設定了三個交換部分。因此,在程序轉到自動編輯處理之前,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向用戶展示交換部分設
置屏幕G83一CH1,用于接收在三個交換部分當中哪個部分應該被交 換的用戶指定,如圖15D所示。在交換部分設置屏幕G83上,在屏 幕左手側顯示了每個設定部分的部分編號。隨后,在右手側顯示了用 于輸入作為交換對象部分的部分編號的字段。例如,在交換部分設置 屏幕G83一CH1上,用戶輸入作為交換對象的每個部分的部分編號如 下用于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用于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以及用于第 三部分的第一部分。隨后,用戶點擊確定按鈕,以開始由編輯控制部 130根據(jù)用于在步驟S74讀取和保存的三個部分的關鍵字原稿的單獨
關鍵字電子原稿而執(zhí)行的自動編輯處理。
針對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的每個部分,根據(jù)已讀 取的舊原稿的單獨關鍵字電子原稿,編輯控制部130在編輯電子文檔 中識別出每個部分的交換范圍。隨后,在相互形成在交換部分設置屏 幕G83_CH1上所指定的一對交換部分之間,編輯控制部130在編輯 電子文檔中刪除了位于從一個交換部分的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的電 子原稿,隨后將另一交換部分的電子原稿插入到該部分,從而生成經 過交換編輯的新電子文檔,并且隨后將得到的文檔保存到原稿/文檔 存儲部110中。
—當完成由編輯控制部130執(zhí)行的用于三部分的原稿交換處理和 新電子文檔的保存時,文檔管理設備2B的主要控制部向用戶展示如 圖15E所示的編輯完成屏幕G92一CH2。該顯示示例示出了要刪除編 輯電子文檔的舊文件同時將經過刪除編輯的新電子文檔保存為另一 文件名的情況。因此,刪除了編輯電子文檔的文件名、登記日期和時 間以及頁數(shù)(Img-xl6217893 2007/02/16 657)(在圖中表示為輪廓 字符),同時顯示了經過刪除編輯的新生成的新電子文檔的文件名、 登記日期和時間以及頁數(shù)(Img-xl6217896 2007/02/18 657)。交換 處理在相同的編輯電子文檔中交換頁面位置。因此,總頁數(shù)沒有發(fā)生 變化。
這里,類似于替代處理、添加處理和刪除處理,可以保持編輯 電子文檔的舊文件,同時將經過刪除編輯的新電子文檔保存為另一文件名。可選地,可以刪除編輯電子文檔的舊文件,而將經過刪除編輯 的新電子文檔保存為與舊文件相同的文件名(所謂的文件更新模式)。 <原稿交換功能自動處理過程>
圖16是示出了當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被告知用戶已經選擇 原稿交換模式時,根據(jù)在編輯控制部130中的原稿交換處理所執(zhí)行 的,在第一示范性實施例的結構中的自動交換處理過程示例的流程
圖。通常,這些步驟分配了從400開始計數(shù)的標號。然而,類似于圖 7的處理步驟分配了從10開始計數(shù)和從1開始計數(shù)的標號。在該示
例中,用于交換部分的多數(shù)指定是可用的。
在編輯處理步驟中,在執(zhí)行交換處理的點添加了變型,其中在
互相形成了在交換部分設置屏幕G83_CH1上指定的一對的交換部分 之間,刪除了位于從一個交換部分的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的電子原 稿,并且將另一交換部分的電子原稿插入到該部分。然而,該處理基 本上類似于圖7所示原稿替代功能的自動處理過程。主要區(qū)別在于 由于交換處理除了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那些原稿以外不需要編輯電 子原稿,所以省略了用于對編輯電子原稿的張數(shù)進行計數(shù)的步驟 S140;同時監(jiān)測算子N (S452中的否并且返回S420),在交換處理 之前識別出用于多個部分的交換范圍;并且添加了當算子N變成"O" 時(S452中的是)有關在交換對象的一個部分和另一部分中的任意
部分中是否已經識別出至少一個交換范圍的確認處理(S454)。省 略了用于單獨處理步驟的說明。
這里,在自動交換處理(S456)中,當通過刪除處理和插入處 理的結合已經識別出交換對象的一個部分和另一部分中兩者的交換 范圍時,如圖14A所示,從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的交換范圍兩者彼 此交換(S456a)。相對地,在一個交換部分中,當代替步驟S456a 的處理,通過刪除處理和插入處理的結合僅已經識別出開始位置而且 還沒識別出交換范圍時,如圖14所示,按照升序或降序將一個部分 的交換范圍的開始位置作為交換處理的開始點,逐張地交換從另一交 換范圍的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的部分(S456b)。
由于上述處理,當通過將電子文檔采用作為編輯電子文檔來執(zhí)行交換處理時,其中很難在像包括具有類似格式的多個頁面的文檔以 及在具有極多頁數(shù)的文檔中立即找出交換部分,避免了用戶自己需要 在編輯電子文檔中識別交換部分的必要。即,文檔編輯處理部150(具 體地說,編輯部分識別部140)通過將圖像與由用戶指定的搜索關鍵 字電子原稿進行核對來自動識別交換部分。隨后,文檔編輯處理部
150針對所識別出的交換部分執(zhí)行自動交換處理。 <文檔管理設備;功能模塊第二示范性實施例>
圖17是示出了組成了在文檔處理系統(tǒng)1中的文檔編輯功能的主 要部分的根據(jù)第二示范性實施例的文檔管理系統(tǒng)2A或文檔管理設備 2B的功能概要的框圖。
根據(jù)第二示范性實施例的文檔管理系統(tǒng)2A或文檔管理設備2B
是基于第一示范性實施例的結構,特征在于采用通過用戶裝置將舊
電子原稿展示給用戶的機構,該舊電子原稿是根據(jù)讀入搜索關鍵字原
稿由編輯部分識別部140自動提取并且作為在編輯處理時編輯電子 文檔中的基準位置,從而需要用戶確認有關自動提取的舊電子原稿是 否適合作為編輯處理的基準位置處的電子原稿。
為此,編輯部分識別部140具有關鍵字原稿信息展示部148,用 于將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找出的與關鍵字原稿(舊的開始原稿 或舊的結束原稿)一致的電子原稿的信息展示給用戶。關鍵字原稿信 息展示部148顯示例如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已找出并且與關鍵字原稿 (舊的開始原稿或舊的結束原稿)一致的關鍵字電子原稿自身,或者 將其縮略圖像顯示到諸如操作面板之類的顯示介質上。
用戶核對所顯示的關鍵字原稿(即,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 自動提取的關鍵字電子原稿)是否適合作為在編輯處理時在編輯電子 文檔中的基準位置處的電子原稿,并且隨后通過用戶接口部100輸入 有關核對結果的信息。此時,除了一致性原稿(相同或最相似)的展 示以外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可以提取被確認為相似的原稿(被共 同稱為候選電子原稿),隨后可以通過關鍵字原稿信息展示部148 將多個候選電子原稿展示給用戶,并且隨后接收在這些原稿中最理想 原稿的用戶指定。這里,當要展示候選電子原稿時,優(yōu)選的結構是,除了在編輯 電子文檔中的候選電子原稿(可以是以縮略圖像展示)以外,還能展 示它們相鄰的電子原稿(每個候選電子原稿之前以及之后的一個或幾 個原稿)。在多個彼此相似的候選電子原稿很難彼此區(qū)分的情況下, 當提到相鄰的候選原稿時,可以容易地識別出適合的關鍵字電子原 稿。而且,優(yōu)選的結構是,可以展示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頁面位置。 提到頁面位置,可以容易地識別適合的關鍵字電子原稿。更優(yōu)選的結 構是,可以同時展示相鄰的電子原稿和頁面位置。 <原稿替代功能自動處理過程具有關鍵字原稿的確認>
圖18A和圖18B是示出了當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被告知用 戶已經選擇原稿替代模式時,根據(jù)在編輯控制部130中的原稿替代處 理所執(zhí)行的,在第二示范性實施例的結構中的自動替代處理過程示例 的流程圖。類似于圖7的處理步驟分配了相同的標號。
直到步驟S142的過程與圖7所示的過程類似。在第二示范性實 施例的結構中,在程序轉到步驟S146之前(具體地說,S146a、 S146b 和S146c中的任何一個),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提取多個候選電 子原稿,隨后通過關鍵字原稿信息展示部148向用戶展示多個候選電 子原稿,并且隨后接收這些原稿中(S144a、 S144b和S144c)最理 想原稿的用戶指定。當根據(jù)通過關鍵字原稿信息展示部148執(zhí)行的向 用戶展示多個候選電子原稿而接收選擇指定時,在編輯電子文檔中識 別出由用戶確認的候選電子原稿(與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舊的開始原 稿和舊的結束原稿一致的電子原稿)的頁面位置,從而識別出該編輯 部分。隨后,有關該編輯部分的信息(例如,編輯開始頁面和編輯結 束頁面)被告知文檔編輯處理部150 (S144a、 S144b和S144c)。隨 后的過程類似于圖7所示的過程。
<原稿添加功能自動處理過程具有關鍵字原稿的確認>
圖19是示出了當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被告知用戶已經選擇 原稿添加模式時,根據(jù)編輯控制部130中的原稿添加處理所執(zhí)行的在 第二示范性實施例的結構中的自動添加處理過程示例的流程圖。類似 于圖10的處理步驟分配了相同的標號。直到步驟S240的過程與圖10所示的過程類似。在第二示范性
實施例的結構中,在程序轉到步驟S246之前,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 146提取多個候選電子原稿,隨后通過關鍵字原稿信息展示部148向 用戶展示多個候選電子原稿,并且隨后接收這些原稿中最理想原稿的 用戶指定(S244)。當根據(jù)通過關鍵字原稿信息展示部148執(zhí)行的 向用戶展示多個候選電子原稿而接收選擇指定時,在編輯電子文檔中 識別出己經通過用戶確認的候選電子原稿(與編輯電子文檔中的新的 開始原稿一致的電子原稿)的頁面位置。隨后,有關該頁面位置的信 息被告知文檔編輯處理部150 (S246)。隨后的過程類似于圖10所 示的過程。
<原稿刪除功能自動處理過程具有關鍵字原稿的確認〉
圖20是示出了當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被告知用戶已經選擇 原稿刪除模式時,根據(jù)編輯控制部130中的原稿刪除處理所執(zhí)行的在 第二示范性實施例的結構中的自動刪除處理過程示例的流程圖。類似 于圖13的處理步驟分配了相同的標號。
直到步驟S342的過程與圖13所示的過程類似。在第二示范性 實施例的結構中,在程序轉到步驟S346之前(具體地說,S346a、 S346b和S346c中的任何一個),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提取多個 候選電子原稿,隨后通過關鍵字原稿信息展示部148向用戶展示多個 候選電子原稿,并且隨后接收這些原稿中(S344a、 S344b和S344c) 最理想原稿的用戶指定。當根據(jù)通過關鍵字原稿信息展示部148執(zhí)行 的向用戶展示多個候選電子原稿而接收選擇指定時,在編輯電子文檔 中識別出由用戶確認的候選電子原稿(與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舊的開 始原稿和舊的結束原稿一致的電子原稿)的頁面位置,從而識別出該
編輯部分。隨后,有關該編輯部分的信息(例如,編輯開始頁面和編 輯結束頁面)被告知文檔編輯處理部150 (S344a、 S344b和S344c)。 隨后的過程類似于圖13所示的過程。
<原稿交換功能自動處理過程具有關鍵字原稿的確認>
圖21A和圖21B是示出了當處理操作信息接收部136被告知用 戶已經選擇原稿交換模式時,根據(jù)編輯控制部130中的原稿交換處理所執(zhí)行的在第二示范性實施例的結構中的自動交換處理過程示例的 流程圖。類似于圖16的處理步驟分配有相同的標號。
直到步驟S442的過程與圖16所示的過程類似。在第二示范性 實施例的結構中,在程序轉到步驟S446之前(具體地說,S446a、 S446b和S446c中的任何一個),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146提取多個 候選電子原稿,隨后通過關鍵字原稿信息展示部148向用戶展示多個 候選電子原稿,并且隨后接收這些原稿中(S444a、 S444b和S444c) 最理想原稿的用戶指定。當根據(jù)通過關鍵字原稿信息展示部148執(zhí)行 的向用戶展示多個候選電子原稿而接收選擇指定時,在編輯電子文檔 中識別出由用戶確認的候選電子原稿(與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舊的開 始原稿和舊的結束原稿一致的電子原稿)的頁面位置,從而識別出該
編輯部分。隨后,有關該編輯部分的信息(例如,編輯開始頁面和編 輯結束頁面)被告知文檔編輯處理部150 (S444a、 S444b和S444c)。
隨后的過程類似于圖16所示的過程。 <文檔管理設備;計算機結構>
圖22是示出了文檔管理設備2B的另一示范性結構的框圖。該 圖示出了更實用的硬件結構,該硬件結構采用了諸如個人計算機之類 的計算機,從而由微處理器等實現(xiàn)用于執(zhí)行自動編輯處理的軟件。
艮P,在該示范性實施例中,根據(jù)由用戶指定的關鍵字原稿的電 子原稿(關鍵字電子原稿),自動識別出在由用戶指定作為編輯目標 的編輯電子文檔中的編輯部分,并且隨后在識別出的編輯部分上自動 執(zhí)行由用戶指定的編輯處理的機構并非限于由硬件處理電路實現(xiàn),可 以利用計算機根據(jù)實現(xiàn)該功能的程序代碼由軟件實現(xiàn)。
艮口,在該示范性實施例中,實現(xiàn)了用于編輯部分的自動識別處 理和用于識別出的編輯部分的自動編輯處理的中心功能的編輯控制 部130的機構并非限于由硬件處理電路實現(xiàn),可以通過利用計算機根 據(jù)實現(xiàn)該功能的程序代碼由軟件實現(xiàn)。
因此,適合于通過采用計算機或者存儲了該程序的計算機可讀 存儲介質由軟件來實現(xiàn)執(zhí)行用于編輯部分的自動識別處理和用于識 別出的編輯部分的自動編輯處理的機構的程序也可以被提取作為發(fā)明。當由軟件來執(zhí)行該功能時,獲得了可以容易地改變處理過程等而 無需硬件改變益處。
當要由計算機根據(jù)軟件來實現(xiàn)執(zhí)行用于編輯部分的自動識別處 理和用于識別出的編輯部分的自動編輯處理的功能時,將組成軟件的 程序從記錄介質安裝到嵌入專用硬件的計算機(例如,嵌入式微計 算機);在一個芯片上貼裝了諸如CPU、邏輯電路之類的功能單元 和存儲裝置從而實現(xiàn)希望的系統(tǒng)的SOC (片上系統(tǒng));或者能在安 裝了各種程序時實現(xiàn)各種功能的通用個人計算機。
根據(jù)程序說明的內容,記錄介質在計算機的硬件資源中提供的 讀取設備中的諸如磁、光、電之類的能量狀態(tài)下引起了變化。以此方 式,程序說明的內容可以按照對應于該變化的信號的形式被傳送到讀 取設備。例如,記錄介質可以由磁盤(包括軟盤FD)、光盤(包括 CD-ROM (致密盤-只讀存儲器))禾nDVD (數(shù)字多功能盤),永磁 式光盤(包括MO (永磁式光盤)),或者包括半導體存儲器等的封 裝的介質(便攜式存儲介質),該封裝的介質以與計算機分開的方式 存儲程序并且為了將程序提供給用戶來分布??蛇x地,記錄介質可以 由ROM、硬盤等實現(xiàn),該記錄介質存儲了程序并且在嵌入到計算機 的狀態(tài)下提供給用戶。而且,不通過這種記錄介質提供,組成該軟件 的程序可以通過諸如電纜網(wǎng)絡和無線網(wǎng)絡之類的通信網(wǎng)絡來提供。
例如,即使在存儲實現(xiàn)用于編輯部分的自動識別處理和用于識 別出的編輯部分的自動編輯處理的軟件的程序代碼的存儲介質被提 供到系統(tǒng)或設備中,并且隨后提供到系統(tǒng)中的計算機(可選地是CPU 或MPU)或者該設備讀取和執(zhí)行存儲在存儲介質中的程序代碼時, 獲得了與在由硬件處理電路形成的情況下獲得的類似的效果。在這種 情況下,從存儲介質讀取的程序代碼自身實現(xiàn)了用于編輯部分的自動 識別處理功能和用于識別出的編輯部分的自動編輯處理功能。
而且,取代了當計算機執(zhí)行讀出程序代碼時的結構,實現(xiàn)了用 于編輯部分的自動識別處理功能和用于識別出的編輯部分的自動編 輯處理功能,可以實現(xiàn)這樣一種結構在計算機上運行的OS (Operating Systems;操作系統(tǒng))根據(jù)程序代碼的指示執(zhí)行真實處理的一部分或整體,從而該處理實現(xiàn)了用于編輯部分的自動識別處理功 能和用于識別出的編輯部分的自動編輯處理功能。
而且,可以實現(xiàn)這樣一種結構從存儲介質讀取的程序代碼被 寫入到插入在計算機中或者連接到計算機的擴展功能卡中提供的存 儲器,并且隨后在擴展功能卡中提供的CPU等或者擴展功能單元根 據(jù)程序代碼的指示執(zhí)行真實處理的一部分或整體,從而該處理實現(xiàn)了 用于編輯部分的自動識別處理功能和用于識別出的編輯部分的自動 編輯處理功能。
這里,程序是以文件形式提供的,描述了用于實現(xiàn)對編輯部分 的自動識別處理功能和對識別出的編輯部分的自動編輯處理功能的 程序代碼。此時,程序不需要以集成的程序文件形式提供,并且可以 根據(jù)計算機實現(xiàn)的系統(tǒng)硬件結構以單獨的程序模.塊來提供。
例如,計算機系統(tǒng)900具有控制器部901;以及記錄和讀取控
制部902;該記錄和讀取控制部包括硬盤驅動器、軟盤(FD)驅動器、 CD-ROM (致密盤ROM)驅動器、半導體存儲控制器等并且從預定 存儲介質讀取數(shù)據(jù)或者將數(shù)據(jù)寫入預定存儲介質。
控制器部901具有CPU(中央處理單元)912;作為只讀存儲 部的ROM (只讀存儲器)913; RAM (隨機存取存儲器)915,其中 提供了隨機讀取和寫入并且作為易失性存儲部的示例;以及RAM(被 稱為NVRAM) 916,作為非易失性存儲部的示例。ROM913、 RAM 915和NVRAM 916由存儲控制部(未示出)控制。
這里,在上面給出的說明中,術語"易失性存儲部"表示在關 閉設備電源,其存儲內容丟失時的模式的存儲部。相反地,術語"非 易失性存儲部"表示即使在關閉設備電源,其存儲內容永久保持時的 模式的存儲部。永久保持存儲部是能滿足的。即,取代了自身提供了 非易失性的半導體存儲器件,可以采用通過備份電源而獲得的"非易 失性"的本質上為易失性的存儲器件。
不包括半導體存儲器件,"非易失性存儲部"可以由諸如磁盤 和光盤之類的介質來實現(xiàn)。例如,硬盤驅動器可以作為非易失性存儲 部。而且,可以采用從諸如CD-ROM之類的記錄介質讀取信息的結構,從而可以實現(xiàn)非易失性存儲部。
而且,計算機系統(tǒng)900可以具有用于讀取文檔的單獨頁面的原
稿的圖像讀取部905,從而生成電子原稿和電子文檔。圖像讀取部905 由圖像讀取控制部(未示出)控制。而且,為了將文檔打印并輸出以 展示給用戶,可以提供將文檔輸出到給定輸出介質(例如,打印紙) 的圖像形成部906。圖像形成部906由打印控制部(未示出)控制。 具有圖像讀取部卯5和圖像形成部906的計算機系統(tǒng)構成了打印機 3A。
而且,為了提供傳真功能,計算機系統(tǒng)900可以具有包括FAX 控制部卯7a和FAX卡907b的傳真部907。當除了圖像讀取部905 和圖像形成部906以外計算機系統(tǒng)900還具有傳真部907時,實現(xiàn)了 多功能裝置3D。
當計算機系統(tǒng)900被構成復印機3A或多功能裝置3D時,優(yōu)選 的結構是提供作業(yè)控制部卯8,用于執(zhí)行圖像讀取、打印輸出等的作 業(yè)控制。
而且,計算機系統(tǒng)900具有指示輸入部903,組成了作為用戶 接口的功能部;顯示輸出部904,用于向用戶展示操作時的導航屏幕、 包括處理結果等的預定信息;以及接口部(IF部)909,用于在單獨 的功能部之間提供接口功能。接口部909具有用戶接口控制部。
指示輸入部903可以由例如用戶接口部985的操作按鍵部985b 的操作來實現(xiàn)。可選地,可以釆用鍵盤、鼠標等。顯示輸出部904 具有顯示控制部919和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可以由例如用戶接口部 985的操作面板部985a來實現(xiàn)。可選地,可以采用包括CRT(陰極 射線管)、LCD (液晶顯示器)等的其他顯示部。
例如,顯示控制部919將例如導航信息和由圖像讀取部905所 獲得的整個圖像顯示在操作面板部985a或顯示部上。而且,顯示控 制部919還被用作顯示裝置,用于將各種信息告知用戶。這里,顯示 部可以具有位于其上的觸摸面板,使得指示輸入部903可以構成為通 過使用指尖等輸入預定信息。
接口部909由系統(tǒng)總線997來實現(xiàn),該系統(tǒng)總線作為用于經過處理的數(shù)據(jù)(包括圖像數(shù)據(jù))和來自IF部、網(wǎng)絡控制部999a和具有 LAN卡999b的通信IF部999的控制數(shù)據(jù)的傳輸路徑,該IF部提供 了在圖像形成部906和其他打印機之間的接口功能,該網(wǎng)絡控制部用 于調解通信數(shù)據(jù)與網(wǎng)絡之間的交換。
在這種結構中,CPU 912通過系統(tǒng)總線991來控制整個系統(tǒng)。 ROM 913存儲了用于CPU等的控制程序。RAM 915包括SRAM (靜 態(tài)隨機存取存儲器)等,并且存儲了程序控制變量、用于各種處理的 數(shù)據(jù)等。而且,RAM 915具有臨時存儲根據(jù)預定應用程序通過計算 得到的數(shù)據(jù)和從外部獲得的數(shù)據(jù)的區(qū)域。
例如,按照諸如CD-ROM之類的記錄介質分配了用于使得計算 機執(zhí)行用于編輯部分的自動識別處理功能和用于識別出的編輯部分 的自動編輯處理功能的程序。可選地,該程序可以被存儲在FD中而' 不是CD-ROM中。而且,可以提供MO驅動器,隨后可以將程序存 儲在MO中。而且,程序還可以被存儲在諸如非易失性半導體存儲 卡(像閃速存儲器)之類的其他記錄介質中。而且,程序可以通過諸 如因特網(wǎng)之類的網(wǎng)絡從其他服務器等下載來獲得或更新。
除了 FD和CD-ROM以外,用于提供程序的記錄介質還可以是 諸如DVD之類的光學記錄介質、諸如MO之類的永磁式光學記錄介 質、磁帶介質、磁記錄介質和諸如IC卡和微型卡之類的半導體存儲 器。作為記錄介質示例的FD或CD-ROM可以存儲實現(xiàn)了用于編輯 部分的自動識別處理功能和用于識別出的編輯部分的自動編輯處理 功能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而且,硬盤驅動器具有存儲根據(jù)控制程序執(zhí)行的各種處理的數(shù) 據(jù),并且臨時存儲由自身的設備獲得的或者從外部獲得的大量數(shù)據(jù)。
根據(jù)這種結構,響應于由操作者通過操作按鍵部985b發(fā)出的指 示,文檔編輯程序從諸如CD-ROM之類的計算機可讀記錄介質被安 裝到RAM 915中,該計算機可讀記錄介質存儲了用于執(zhí)行用于編輯 部分的自動識別處理和用于識別出的編輯部分的自動編輯處理的文 檔編輯編輯程序。隨后,響應于通過操作按鍵部985b或者通過自動 處理來自操作者的指示,開始文檔編輯處理。根據(jù)文檔編輯程序,CPU 912執(zhí)行與用于編輯部分的自動識別
處理和用于識別出的編輯部分的自動編輯處理有關的運算操作,隨后
將處理結果存儲在諸如RAM 915和硬盤驅動器之類的存儲裝置中, 并且隨后將數(shù)據(jù)輸出到操作面板部985a或必要時輸出到諸如CRT和 LCD之類的顯示裝置上。
這里,本發(fā)明并不限于這種利用計算機的結構。即,用于執(zhí)行 用于編輯部分的自動識別處理和用于識別出的編輯部分的自動編輯 處理的文檔管理設備2B可以通過作為圖2和圖17所示的單獨的功 能部件的專用硬件部件的組合來實現(xiàn)。例如,取代了用于編輯部分的 自動識別處理功能和用于識別出的編輯部分的自動編輯處理功能的 整體由軟件執(zhí)行的結構,可以提供處理電路960,其中這些功能部件 的一部分是由專用硬件實現(xiàn)的。.
例如,當要實現(xiàn)用于編輯部分的自動識別處理功能和用于識別 出的編輯部分的自動編輯處理功能時,在處理電路960中,與組成了 圖2和圖17所示的文檔管理設備2B的編輯部分識別部140相對應 的編輯部分識別部960a和與文檔編輯處理部150相對應的文檔編輯 處理部960b可以由硬件實現(xiàn)。明顯地是,取代了編輯部分識別部140 和文檔編輯處理部150的整體是由硬件實現(xiàn)的結構,組成了編輯部分 識別部140和文檔編輯處理部150的功能部件的一部分可以由硬件來 實現(xiàn)。
在由軟件實現(xiàn)的機構中,可以靈活處理并行處理和連續(xù)處理。 盡管如此,隨著處理復雜度的增加,處理時間也增加。這引起了降低 處理速度的問題。在該示范性實施例的文檔管理設備2B中,在編輯 電子文檔中找出與搜索關鍵字電子原稿一致的原稿的處理是重要的。 因此,在由軟件實現(xiàn)編輯部分識別部960a (具體地說,編輯基準原 稿提取部146的部分)的情況下,當開發(fā)新的高級算法時,可以靈活 實現(xiàn)系統(tǒng)改進。然而,當算法變得復雜時,其處理速度也下降。
相對地,在采用了硬件處理電路的情況下,即使在處理變得復 雜時,也得到了高速加速器系統(tǒng),避免了處理速度上的下降,并且因 此取得了高通過量。另一方面,當已固定方式將硬件處理電路安裝在計算機系統(tǒng)900上時,算法需求變得很難滿足?;诖耍瑑?yōu)選地是,
取代僅以硬件處理電路來構成編輯部分識別部960a的結構,編輯部 分識別部960a以能夠附接到計算機系統(tǒng)900并且可以從計算機系統(tǒng) 900拆下的電路板(被稱為卡)的形式來構成。這允許了高速處理并 且容易進行算法改變。
權利要求
1.一種文檔管理系統(tǒng),包括存儲部,其存儲電子原稿和通過將多個電子原稿進行組合所生成的電子文檔二者中的至少一個;基準電子原稿獲取部,其獲取用于對編輯電子文檔中的編輯部分的基準位置進行識別的基準電子原稿,所述編輯電子文檔是要被編輯的電子文檔并且是從存儲部讀取的;編輯部分識別部,其根據(jù)基準電子原稿識別出編輯電子文檔中的編輯部分;以及文檔編輯處理部,其以電子原稿為單位針對由編輯部分識別部識別出的編輯部分來執(zhí)行編輯處理。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文檔管理系統(tǒng),還包括 電子原稿生成部,其讀取原稿以生成數(shù)字化的電子原稿,其中 基準電子原稿獲取部采用由電子原稿生成部所生成的電子原稿作為基準電子原稿。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文檔管理系統(tǒng),其中基準電子原稿獲取部采用(i )在存儲部中存儲的電子原稿或 者(ii )在存儲部中存儲的電子文檔中的電子原稿作為基準電子原稿。
4. 一種文檔管理設備,包括基準電子原稿獲取部,其獲取用于對編輯電子文檔中的編輯部 分的基準位置進行識別的基準電子原稿,所述編輯電子文檔是要被編 輯的電子文檔;編輯部分識別部,其根據(jù)基準電子原稿識別出編輯電子文檔的 編輯部分;以及文檔編輯處理部,其以電子原稿為單位針對由編輯部分識別部 識別出的編輯部分來執(zhí)行編輯處理。
5. 根據(jù)權利要求4的文檔管理設備,其中基準電子原稿獲取部采用由電子原稿生成部所生成的電子原稿 作為基準電子原稿,所述電子原稿生成部讀取原稿來生成數(shù)字化的電 子原稿。
6. 根據(jù)權利要求4的文檔管理設備,其中 基準電子原稿獲取部采用(i )在存儲部中存儲的電子原稿或者(ii )在存儲部中存儲的電子文檔中的電子原稿作為基準電子原稿。
7. 根據(jù)權利要求4的文檔管理設備,其中 編輯部分識別部包括基準原稿信息展示部,其將與編輯電子文檔中的電子原稿有關的信息展示給用戶,該信息是根據(jù)基準電子原稿 提取的;以及編輯部分識別部根據(jù)對基準原稿信息展示部的展示的響應來識 別編輯部分。
8. 根據(jù)權利要求4的文檔管理設備,其中編輯部分識別部包括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其通過將基準電子 原稿與組成編輯電子文檔的電子原稿的每一個進行核對來在編輯部 分的基準位置處提取電子原稿,并且文檔編輯處理部通過采用在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所提取的編 輯電子文檔中的位置作為編輯處理的基準位置來執(zhí)行編輯處理。
9. 根據(jù)權利要求8的文檔管理設備,其中編輯部分識別部根據(jù)電子原稿識別出編輯處理的開始位置、編 輯部分的開始位置和編輯部分的結束位置中的至少一個,該電子原稿 為位于基準位置處并且是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提取的,并且通過采用由編輯部分識別部所識別出的編輯處理的開始位置、 編輯部分的開始位置或者編輯部分的結束位置作為基準,文檔編輯處理部針對在編輯電子文檔的編輯部分中的電子原稿來執(zhí)行編輯處理。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9的文檔管理設備,還包括編輯電子原稿獲取部,其獲取在編輯處理中需要的給定張數(shù)的 電子原稿,其中編輯部分識別部根據(jù)電子原稿識別出替代處理的開始位置、替 代范圍的開始位置以及替代范圍的結束位置中的至少一個,該電子原 稿位于基準位置并且是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提取的,并且文檔編輯處理部包括替代處理部,通過采用由編輯部分識別部 所識別出的替代處理的開始位置、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或替代范圍的 結束位置作為基準,所述替代處理部用由編輯電子原稿獲取部所獲取 的給定張數(shù)的電子原稿來替代編輯電子文檔中的替代范圍內的電子 原稿°
11. 根據(jù)權利要求10的文檔管理設備,其中當基準位置處的兩個電子原稿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提取并且 限定了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和替代范圍的結束位置時,通過采用一個 原稿來表示替代范圍的開始位置并且采用另一原稿來表示替代范圍 的結束位置,替代處理部刪除位于編輯電子文檔中從開始位置到結束 位置的電子原稿,并且隨后將給定張數(shù)的電子原稿插入到在編輯電子 文檔中從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的部分。
12. 根據(jù)權利要求9的文檔管理設備,還包括編輯電子原稿獲取部,其獲取在編輯處理中需要的給定張數(shù)的 電子原稿,其中編輯部分識別部根據(jù)電子原稿識別出添加處理的開始位置、添 加范圍的開始位置以及添加范圍的結束位置中的至少一個,該電子原 稿位于基準位置并且是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提取的,并且文檔編輯處理部包括添加處理部,通過采用由編輯部分識別部 所識別出的添加處理的開始位置、添加范圍的開始位置和添加范圍的結束位置中的至少一個作為基準,該添加處理部將由編輯電子原稿獲 取部所獲取的給定張數(shù)的電子原稿添加到編輯電子文檔中的添加范 圍。
13. 根據(jù)權利要求12的文檔管理設備,其中添加處理部將給定張數(shù)的電子原稿添加到恰好在開始位置之后 或之前的部分。
14. 根據(jù)權利要求12的文檔管理設備,其中 當基準位置處的兩個電子原稿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提取并且限定了添加范圍的開始位置和添加范圍的結束位置時,通過采用一個 原稿來表示添加范圍的開始位置并且采用另一原稿來表示添加范圍 的結束位置,添加處理部刪除位于編輯電子文檔中從恰好在開始位置 之后的位置到恰好在結束位置之前的位置的電子原稿,并且隨后將給 定張數(shù)的電子原稿插入到編輯電子文檔中從恰好在開始位置之后的 位置到恰好在結束位置之前的位置的部分。
15. 根據(jù)權利要求9的文檔管理設備,其中-編輯部分識別部根據(jù)電子原稿識別出刪除處理位置、刪除處理的開始位置、刪除范圍的開始位置以及刪除范圍的結束位置中的至少 一個,所述電子原稿位于基準位置處并且是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提 取的,并且文檔編輯處理部包括刪除處理部,通過采用由編輯部分識別部 所識別出的刪除處理位置、刪除處理的開始位置、刪除范圍的開始位 置以及刪除范圍的結束位置中的至少一個作為基準,該刪除處理部刪 除在存儲部中存儲的電子文檔中給定張數(shù)的電子原稿。
16. 根據(jù)權利要求15的文檔管理設備,其中當位于基準位置處并且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提取的電子原稿 表示了單獨的刪除位置時,刪除處理部從編輯電子文檔中刪除基準位置處的電子原稿。
17. 根據(jù)權利要求15的文檔管理設備,其中當位于基準位置處并且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提取的電子原稿 限定了刪除處理的開始位置并且當指定了要被刪除的張數(shù)時,刪除處 理部從編輯電子文檔中刪除從開始位置到由所指定張數(shù)確定的位置 的范圍內的電子原稿。
18. 根據(jù)權利要求15的文檔管理設備,其中 當位于基準位置處并且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提取的兩個電子原稿限定了刪除范圍的開始位置和刪除范圍的結束位置時,通過采用 一個原稿來表示刪除范圍的開始位置并且采用另一原稿來表示刪除 范圍的結束位置,刪除處理部從編輯電子文檔中刪除位于編輯電子文 檔中從開始位置到結束位置的電子原稿。
19. 根據(jù)權利要求9的文檔管理設備,其中 編輯部分識別部根據(jù)電子原稿通過識別交換處理的開始位置、交換范圍的開始位置和交換范圍的結束位置中的至少一個來識別出 兩個交換部分,所述電子原稿位于基準位置處并且是由編輯基準原稿 提取部提取的,并且文檔編輯處理部包括交換處理部,其對(i )在編輯電子文檔 中由編輯基準原稿提取部所識別的一部分中的電子原稿的位置以及 (ii )在編輯電子文檔中另一部分中的電子原稿的位置彼此進行交 換。
20. —種文檔管理方法,包括根據(jù)通過圖像讀取裝置讀取原稿所得到的電子原稿,或者根據(jù) 從存儲部讀取的電子原稿或者電子文檔中的電子原稿,獲取基準電子 原稿,所述基準電子原稿用于識別編輯電子文檔的編輯部分的基準位置;根據(jù)基準電子原稿來識別出編輯電子文檔中的編輯部分;以及以電子原稿為單位針對由編輯部分識別部識別出的編輯部分來 執(zhí)行給定的編輯處理。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文檔管理系統(tǒng)、文檔管理設備和文檔管理方法。文檔管理系統(tǒng),包括存儲部,基準電子原稿獲取部,編輯部分識別部以及文檔編輯處理部。存儲部存儲了電子原稿和通過將多個電子原稿進行組合所生成的電子文檔二者中的至少一個?;鶞孰娮釉瀚@取部獲取用于對編輯電子文檔中的編輯部分的基準位置進行識別的基準電子原稿,該編輯電子文檔是要被編輯的電子文檔并且是從存儲部讀取的。編輯部分識別部根據(jù)基準電子原稿識別出在編輯電子文檔中的編輯部分。文檔編輯處理部在電子原稿的單元中針對由編輯部分識別部識別出的編輯部分來執(zhí)行編輯處理。
文檔編號H04N1/00GK101616224SQ20091000698
公開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6月23日
發(fā)明者梶川賢 申請人:富士施樂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