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馬達及包含該馬達的電子設備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909280閱讀:366來源:國知局
馬達及包含該馬達的電子設備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申請?zhí)峁┝艘环N馬達及包含該馬達的電子設備,該馬達具有:軸,該軸沿中心軸線延伸;主體,該主體設置在該軸的徑向外側;殼體,該殼體在該主體的外表面沿該中心軸線延伸;偏心錘,該偏心錘設置于該殼體的軸向一側,且固定于該軸;蓋部,該蓋部設置于該殼體的軸向另一側,且固定于該殼體;端子部,該端子部從該蓋部向該軸向另一側突出;以及導線,該導線連接于該端子部,其中,在該蓋部上設置有向該軸向另一側突出的導線勾掛部,該導線的一端連接于該端子部,且該導線被勾掛于該導線勾掛部。通過本申請的馬達結構,導線勾掛于導線勾掛部再與端子部連接,因此端子部與導線的接合強度相對于拉扯導線的外力變得牢固,從而能夠使導線不易從馬達脫落。
【專利說明】
馬達及包含該馬達的電子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馬達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馬達及包含該馬達的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現(xiàn)有技術中,氣缸型振動馬達通常包括:馬達主體;偏心錘,其配置于該馬達主體的軸向一側;端子部,其配置于該馬達主體的軸向另一側;以及導線,其為了從外部對馬達進行供電等而與該端子部連接。例如,日本特開2001-062399公開了一種振動馬達的結構。在該結構中,馬達具有偏心載荷部件和導線,其中,偏心載荷部件在馬達的軸向一側固定于馬達的軸,導線從馬達的軸向另一側的端部向軸向另一側延伸。
【實用新型內容】
[0003]在現(xiàn)有技術中公開的上述馬達的結構中,在導線被拉扯的情況下,由于導線與馬達的端部之間的連接部位容易被施加外力,而導致導線容易從馬達脫落。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馬達及包含該馬達的電子設備。
[0005]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馬達,該馬達具有:
[0006]軸,該軸沿中心軸線延伸;
[0007]主體,該主體設置在該軸的徑向外側;
[0008]殼體,該殼體在該主體的外表面沿該中心軸線延伸;
[0009]偏心錘,該偏心錘設置于該殼體的軸向一側,且固定于該軸;
[0010]蓋部,該蓋部設置于該殼體的軸向另一側,且固定于該殼體;
[0011]端子部,該端子部從該蓋部向該軸向另一側突出;以及
[0012]導線,該導線連接于該端子部,
[0013]其中,
[0014]在該蓋部上設置有向該軸向另一側突出的導線勾掛部,該導線的一端連接于該端子部,且該導線被勾掛于該導線勾掛部。
[0015]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其中,該電子設備具有前述的馬達。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本實用新型的馬達的結構,導線勾掛于導線勾掛部再與端子部連接,因此端子部與導線的接合強度相對于拉扯導線的外力變得牢固,從而能夠使導線不易從馬達脫落。
[0017]參照后文的說明和附圖,詳細公開了本實用新型的特定實施方式,指明了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應該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在范圍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條款的范圍內,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許多改變、修改和等同。
【附圖說明】
[0018]所包括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的理解,其構成了說明書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與文字描述一起來闡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在附圖中: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馬達的立體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馬達的俯視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蓋部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0022]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蓋部的另一該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0023]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蓋部的主視圖;
[0024]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殼體的立體圖;
[0025]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的殼體的垂直于中心軸線的截面圖;
[0026]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蓋部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圖;
[0027]圖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包括了托架的馬達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參照附圖,通過下面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將變得明顯。在說明書和附圖中,具體公開了本實用新型的特定實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原則的部分實施方式,應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本實用新型包括落入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內的全部修改、變型以及等同物。
[0029]在本實用新型的下述說明中,為了說明的方便,將與沿軸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稱為“軸向”,將以軸為中心的半徑方向稱為“徑向”,將以軸為中心的圓周方向稱為“周向”,但這只是為了說明的方便,并不限定該馬達使用和制造時的朝向。
[0030]可互換術語“電子設備”和“電子裝置”包括便攜式無線電通信設備。術語“便攜式無線電通信設備”可以被稱為“移動無線電終端”、“便攜式電子裝置”或“便攜式通信裝置”,包括所有諸如移動電話、智能手機、尋呼機、通信裝置、電子記事簿、個人數字助理(PDA)、智能電話、便攜式通信裝置等的設備。
[0031]在本申請中,主要就形式為移動電話(也稱為“手機”)的便攜式電子裝置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然而,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不應限于移動電話的情況,而可以涉及任何類型的合適的電子設備,這樣的電子設備的示例包括照相機、攝像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智能眼鏡、頭戴式設備、穿戴式設備、固定電話、媒體播放器、游戲設備、PDA和計算機等。
[0032]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33]實施例1
[003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馬達,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馬達的立體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馬達的俯視圖。
[0035]如圖1-2所示,馬達10可包括:軸11、主體12、殼體13、偏心錘14、蓋部15、端子部16以及導線17。其中,軸11沿馬達10的中心軸線O延伸,主體12設置在軸11的徑向外側;殼體13在主體12的外表面沿中心軸線O延伸;偏心錘14設置于殼體13的軸向一側A,且固定于軸11;蓋部15設置于殼體13的軸向另一側B,且固定于殼體13;端子部16從蓋部15向軸向另一側B突出;導線17連接于端子部16。
[0036]在本實施例中,該主體12包括轉子、定子、線圈等一般馬達所具有的部件,具體可以參照現(xiàn)有技術,此處省略說明。
[0037]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在蓋部15上設置有向軸向另一側B突出的導線勾掛部151,導線17的一端17a連接于端子部16,且導線17被勾掛于該導線勾掛部151。
[0038]在本實施例中,通過馬達的上述結構,將導線勾掛于導線勾掛部再與端子部連接,因此端子部與導線的接合強度相對于拉扯導線的外力變得牢固,從而能夠使導線不易從馬達脫落。
[0039]在本實施例中,導線勾掛部的形狀既可以是夾持導線的夾持狀(見附圖3),也可以是掛住導線的掛勾狀,還可以是使導線穿過的通孔,本實施例不限于此。
[0040]在本實施例中,蓋部15固定于殼體13上,其可由樹脂材料制成。
[0041]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蓋部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立體圖,如圖3所示,在該實施方式中,端子部16設置于蓋部15上,并且該端子部16由金屬材料制成。
[0042]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蓋部的另一實施方式的立體圖,如圖4所示,在該實施方式中,端子部16設置于馬達10的主體12上,并且,在蓋部15上還設置有供該端子部16貫通的貫通孔156,該端子部16穿過該貫通孔156從馬達10的上述軸向一側A向上述軸向另一側B突出。
[0043]在本實施例中,該導線勾掛部、導線、以及端子部,可以分別具有兩個。圖5是該實施方式的蓋部的主視圖,如圖1和圖5所示,導線勾掛部151包括第一導線勾掛部1511和第二導線勾掛部1512,導線17包括第一導線171和第二導線172,端子部16包括第一端子部161和第二端子部162,其中,第一端子部161與第二端子部162相對于所述中心軸線O對置配置,例如,第一端子部161、中心軸線0、以及第二端子部162三者在一條直線上。
[0044]在該實施方式中,如圖1所示,第一導線171的一端171a連接于第一端子部161,并且第一導線171勾掛于第一導線勾掛部1511,第二導線172的一端172a連接于第二端子部162,并且第二導線172勾掛于第二導線勾掛部1512。其中,第一導線171的從連接于第一端子部161的位置到勾掛于第一導線勾掛部1511的位置之間的部分171M與第二導線172的從連接于第二端子部162的位置到勾掛于第二導線勾掛部1512的位置之間的部分172M相互平行,且分別位于中心軸線O的兩側。
[0045]由此結構,在配置馬達的導線時,能夠簡單地完成第一導線和第二導線的配置。
[0046]在本實施例中,殼體具有四個側面部,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殼體的立體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的殼體的垂直于中心軸線的截面圖。圖7中的直線L3是蓋部中的端子部和導線勾掛部分別投影到截面S后的連接線,具體地,圖中Ml是端子部投影到截面S后的位置,NI是導線勾掛部投影到截面S后的位置。
[0047]如圖6和圖7所示,殼體13具有:兩個第一側面部131和131’、以及兩個第二側面部132和132’,其中,兩個第一側面部131和131’相對于中心軸線O對置,同樣地,兩個第二側面部132和132’相對于中心軸線O對置。第一側面部131和131’和第二側面部132和132’可以分別是光滑連續(xù)的平面/曲面(如圖6和7所示),也可以分別是由多個平面/曲面相接而構成的側面部整體(未示出)。
[0048]如圖7所示,在殼體13的垂直于中心軸線O的截面S上,第一側面部131或131’的兩端之間的直線距離dl小于第二側面部132或132’的兩端之間的直線距離d2。并且,連接端子部16以及導線勾掛部151的直線(S卩,連接Ml和NI的直線L3),與連接第二側面部132或132’的兩端的直線L2所形成的夾角Θ大于等于O度且小于等于45度(0° <θ<45°)。
[0049]由此結構,在配置馬達的導線時,能夠增加端子部與導線勾掛部之間的距離,從而能夠簡單的固定導線。
[0050]在本實施例中,仍以前述導線勾掛部、導線、以及端子部各具有兩個為例,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和圖7所不,第一端子部161、第一導線勾掛部1511、第二端子部162、和第二導線勾掛部1512被配置為:連接第一端子部161和第一導線勾掛部1511的直線L3以及連接第二端子部162和第二導線勾掛部1512的直線L3’,相對于連接第二側面部132或132’的兩端的直線L2傾斜。
[0051]由此結構,在配置馬達的導線時,能夠進一步增加端子部和導線勾掛部之間的距離,從而可容易地對導線進行固定。
[0052]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實現(xiàn)殼體和蓋體的固定,在殼體上可以設置第一卡合部,相應的,在蓋體上可以設置第二卡合部,該殼體和該蓋體可以通過該第一^^合部和該第二卡合部卡合在一起,從而實現(xiàn)殼體和蓋體的固定。
[0053]如圖3和6所示,殼體13上設置有第一卡合部135,蓋部15上設置有第二卡合部152,
殼體13與蓋部15通過第--^合部135和第二卡合部152卡合,由此可將蓋部15固定于殼體
13。在本實施例中,不限制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的具體卡合方式,只要通過這兩個卡合部能將蓋部固定于殼體上,都可以應用到在本實施例中。
[0054]在本實施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如圖3所示,第二卡合部152可包括:第一缺口部1521、第二缺口部1522、以及檐部1523,該第一缺口部1521和第二缺口部1522設置于蓋部15的徑向外周面上,且向徑向內側凹陷,該檐部1523也設置于蓋部15上,且向軸向一側A延伸。
[0055]在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一缺口部1521和該第二缺口部1522相對于中心軸線O對置配置,蓋部15通過該第二卡合部152的該第一缺口部1521、該第二缺口部1522、以及該檐部1523固定于殼體13。例如,此時蓋部15通過該第二卡合部152的該第一缺口部1521、該第二缺口部1522、以及該檐部1523與第一^^合部135卡合。
[0056]由此結構,可以通過鉚接將蓋部15簡單地固定于馬達10的殼體13。
[0057]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3所示,該第一缺口部1521和該第二缺口部1522設置在蓋部15的上下方向上,但本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制,在具體實現(xiàn)時,該第一缺口部1521和該第二缺口部1522也可設置在該蓋部15的左右方向上,或者其他方向上。
[0058]在蓋部15與殼體13的具體卡合過程中,先將檐部1523插入殼體13的第一卡合部135的內部空間,然后殼體13的第一^^合部135沿徑向向中心軸線方向卡入第一缺口部1521和第二缺口部1522,由此,可容易地將蓋部15和殼體13進行卡合固定。
[0059]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和圖6所示,在蓋部15上還可以設置向軸向一側A突出的凸部15 3,在殼體13上還可以設置從殼體13的軸向另一側B的端部13a向軸向一側A凹陷的凹部133,該凸部153與該凹部133在軸向上對置。也就是說,在蓋部15固定到殼體13上時,凸部153插入到凹部133,兩者將接觸配合,從而可使得蓋部15在周向上被定位。
[0060]在本實施例中,在蓋部上還可以設置向徑向內側凹陷的蓋凹部。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蓋部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立體圖。如圖8所示,在蓋部15上設置有向徑向內側凹陷的蓋凹部154,在蓋凹部154上形成有澆口 155。由此結構,蓋部能夠不受澆口位置的影響而安裝于馬達的殼體上。
[0061]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2所示,馬達10還具有連接器18,導線17勾掛于導線勾掛部151后向軸向另一側B彎折,導線17的另一端17b可以固定于該連接器18。由此結構,通過將導線彎折而連接于連接器,能夠在徑向上縮小馬達的尺寸。
[0062]在本實施例中,從軸向觀察時,導線17整體可以位于比蓋部15靠徑向內側的位置,如圖2所示,導線之間的寬度Wl小于蓋部的寬度W2,由此,導線不會從蓋部的徑向外表面探出;并且,從軸向觀察時,連接器18整體可以位于比殼體13靠徑向內側的位置,如圖2所示,連接器的寬度W3小于殼體的寬度W2(在本實施例中,蓋部的寬度和殼體的寬度大致相同),由此,連接器18的寬度比殼體13的橫向寬度小。
[0063]由上述結構,能夠在徑向上縮小馬達的尺寸。
[0064]在本實施例中,該馬達還可以具有托架。圖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包括了托架的馬達的立體圖。如圖9所示,托架19覆蓋殼體13的徑向外周面,并且,該托架19可以由橡膠材料制成。通過該托架,可將殼體13以及殼體內部的主體12容納在托架19中,對殼體13和主體12起到保護作用。
[0065]通過本實用新型的馬達的結構,導線勾掛于導線勾掛部再與端子部連接,因此端子部與導線的接合強度相對于拉扯導線的外力變得牢固,從而能夠使導線不易從馬達脫落。
[0066]實施例2
[006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該電子設備具有實施例1所述的馬達,由于在實施例1中,已經對該馬達的結構進行了詳細說明,其內容被包含于此,在此不再贅述。
[0068]在本實施例中,如前所述,該電子設備可以是“移動無線電終端”、“便攜式電子裝置”或“便攜式通信裝置”等一切需要通過馬達產生振動的設備,例如手機。
[0069]通過本實施例的電子設備的馬達的結構,提高了生產效率。
[0070]以上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清楚,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型和修改,這些變型和修改也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馬達,其具有: 軸,所述軸沿中心軸線延伸; 主體,所述主體設置在所述軸的徑向外側; 殼體,所述殼體在所述主體的外表面沿所述中心軸線延伸; 偏心錘,所述偏心錘設置于所述殼體的軸向一側,且固定于所述軸; 蓋部,所述蓋部設置于所述殼體的軸向另一側,且固定于所述殼體; 端子部,所述端子部從所述蓋部向所述軸向另一側突出;以及 導線,所述導線連接于所述端子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蓋部上設置有向所述軸向另一側突出的導線勾掛部,所述導線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端子部,且所述導線被勾掛于所述導線勾掛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部設置于所述蓋部上,并且所述端子部由金屬制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導線勾掛部包括第一導線勾掛部和第二導線勾掛部, 所述導線包括第一導線和第二導線, 所述端子部包括第一端子部和第二端子部, 所述第一端子部與所述第二端子部相對于所述中心軸線對置配置, 所述第一導線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一端子部,并且所述第一導線勾掛于所述第一導線勾掛部, 所述第二導線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二端子部,并且所述第二導線勾掛于所述第二導線勾掛部, 所述第一導線的從連接于所述第一端子部的位置到勾掛于所述第一導線勾掛部的位置之間的部分與所述第二導線的從連接于所述第二端子部的位置到勾掛于所述第二導線勾掛部的位置之間的部分相互平行,且分別位于所述中心軸線的兩側。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殼體具有: 兩個第一側面部,所述兩個第一側面部相對于所述中心軸線對置; 兩個第二側面部,所述兩個第二側面部相對于所述中心軸線對置, 在垂直于所述中心軸線的所述殼體的截面上,所述第一側面部的兩端之間的直線距離小于所述第二側面部的兩端之間的直線距離, 在所述蓋部,連接與所述導線連接的所述端子部以及與勾掛該導線的所述導線勾掛部的直線,與連接所述第二側面部的所述兩端的直線所形成的夾角為O度以上45度以下。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導線勾掛部包括第一導線勾掛部和第二導線勾掛部, 所述導線包括第一導線和第二導線, 所述端子部包括第一端子部和第二端子部, 所述第一端子部與所述第二端子部相對于所述中心軸線對置配置, 所述第一導線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一端子部,并且所述第一導線勾掛于所述第一導線勾掛部, 所述第二導線的一端連接于所述第二端子部,并且所述第二導線勾掛于所述第二導線勾掛部, 所述第一端子部、所述第一導線勾掛部、所述第二端子部、和所述第二導線勾掛部被配置為:連接所述第一端子部和所述第一導線勾掛部的直線以及連接所述第二端子部和所述第二導線勾掛部的直線,相對于連接所述第二側面部的所述兩端的直線傾斜。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殼體上設置有第一卡合部,在所述蓋部上設置有第二卡合部,所述殼體與所述蓋部通過所述第一卡合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合部包括:在所述蓋部的徑向外周面上設置的向徑向內側凹陷的第一缺口部和第二缺口部,以及在所述蓋部上設置的向所述軸向一側延伸的檐部, 所述第一缺口部和所述第二缺口部相對于所述中心軸線對置配置, 所述蓋部通過所述第二卡合部的所述第一缺口部、所述第二缺口部、以及所述檐部固定于所述殼體。8.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蓋部上設置有向所述軸向一側突出的凸部, 在所述殼體上設置從所述殼體的所述軸向另一側的端部向所述軸向一側凹陷的凹部, 所述凸部與所述凹部在軸向上對置。9.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蓋部上設置有向徑向內側凹陷的蓋凹部, 在所述蓋凹部上形成有澆口。10.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馬達還具有連接器, 所述導線勾掛于所述導線勾掛部后向所述軸向另一側彎折,所述導線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連接器。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 從軸向觀察時,所述導線整體位于比所述蓋部靠徑向內側的位置。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 從軸向觀察時,所述連接器整體位于比所述殼體靠徑向內側的位置。13.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馬達,其特征在于, 所述馬達還具有覆蓋所述殼體的徑向外周面的橡膠制成的托架。14.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該電子設備具有權利要求1-13中任一項所述的馬達。
【文檔編號】H02K3/50GK205595927SQ201620397503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5月5日
【發(fā)明人】錢谷順平
【申請人】日本電產精密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