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八分裂輸電線路芒星式分散型防舞動子間隔棒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防舞動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特高壓八分裂輸電線路芒星式分散型防舞動子間隔棒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電網(wǎng)建設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輸電線路在自然條件下的災害事故頻繁發(fā)生,舞動就是其中較為嚴重的一種事故,輸電線路具有分裂相數(shù)多、導線截面大、檔距長、架線高等結構特點,因而在起舞條件下更容易發(fā)生舞動,輸電線路發(fā)生舞動的后果極其嚴重,將導致線路跳閘、斷線,嚴重時可能發(fā)生倒塔,甚至引起區(qū)域電網(wǎng)事故,造成比一般線路舞動更加嚴重的后果。
[0003]由于特高壓輸電線路的結構參數(shù)和舞動特性與其它類型的輸電路線有所不同,因此針對于目前特高壓輸電線路的舞動,主要的抑舞措施是線夾可扭轉間隔棒、雙擺防舞器等方法,在運行實踐中對特高壓線路的舞動起到了一定的治理作用。
[0004]但是目前來說上述方法均有較為明顯的缺點。
[0005]雙擺防舞器基于穩(wěn)定性防舞機理,將防擺裝置與相間間隔棒結合,通過增加系統(tǒng)扭轉剛度和轉動慣量,改變導線發(fā)生舞動的冰風閾值,可以有效地抑制舞動。但是,雙擺防舞器對于相鄰導線的同期舞動無效,在發(fā)生舞動時,使相鄰導線強制同步,舞動能量加強,從而對輸電線路和桿塔產(chǎn)生更大的危害。
[0006]線夾可扭轉間隔棒利用可轉動握持部的自動轉動機構,使子導線實現(xiàn)了一定范圍內(nèi)的自由回轉,一方面抑制導線上覆冰積雪形成的不規(guī)則形狀,另一方面通過自身軸線所產(chǎn)生的扭轉改變導線的迎風面,使導線覆冰趨向均勻,削弱空氣動力載荷,從而使導線不易發(fā)生舞動。但是,線夾可扭轉式間隔棒也不能完全抑制舞動發(fā)生。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特高壓八分裂輸電線路芒星式分散型防舞動子間隔棒系統(tǒng),能夠通過對多分裂導線次檔距的動態(tài)特性差異化處理,使得振動能量在各個次檔距之間能夠相互吸收,從而有效提高特高壓輸電線路的舞動抑制效果。
[0008]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0009]特高壓八分裂輸電線路芒星式分散型防舞動子間隔棒系統(tǒng),包括沿八分裂輸電線路軸向間隔設置的八組防舞動子間隔棒,八分裂輸電線路沿圓周方向的八根導線分別為第一導線至第八導線,每組防舞動子間隔棒均包括間隔棒本體框架和兩個線夾,兩個線夾分別設置在間隔棒本體框架的兩端,第一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一導線和第四導線上;第二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二導線和第五導線上;第三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三導線和第六導線上;第四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四導線和第七導線上;第五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五導線和第八導線上;第六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六導線和第一導線上,第七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七導線和第二導線上,第八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八導線和第三導線上。
[0010]所述的線夾通過螺栓固定在間隔棒本體框架的端部。
[0011]所述的每組防舞動子間隔棒均與該防舞動子間隔棒兩端連接的導線垂直。
[0012]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yōu)點:
[0013]第一,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特高壓八分裂輸電線路芒星式分散型防舞動子間隔棒系統(tǒng),將傳統(tǒng)的整體式子間隔棒分解,各個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分布在空間形成分散布置,破壞了相鄰次檔距之間振動波的傳播;
[0014]第二,由于分散型子間隔棒的不同布置,分裂導線各個次檔距的動態(tài)特性互不相同,從而能夠避免輸電線路舞動時的能量加強;
[0015]第三,分散型子間隔棒使各個次檔距之間的機械阻抗處于不匹配狀態(tài),振動能量能在各次檔距之間相互吸收,有效抑制了次檔距振動;
[0016]第四,采用了分散式布置破壞了導線運動的整體性,從而實現(xiàn)橫向振動與扭轉振動之間的失諧。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安裝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以詳細的描述:
[0020]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特高壓八分裂輸電線路芒星式分散型防舞動子間隔棒系統(tǒng),包括沿八分裂輸電線路軸向間隔設置的八組防舞動子間隔棒,八分裂輸電線路沿圓周方向的八根導線分別為第一導線4至第八導線11,每組防舞動子間隔棒均包括間隔棒本體框架2和兩個線夾1,兩個線夾1分別通過螺栓3設置在間隔棒本體框架2的兩端。每組防舞動子間隔棒均與該防舞動子間隔棒兩端連接的導線垂直。
[0021]第一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2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一導線4和第四導線7上;第二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3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二導線5和第五導線8上;第三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4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三導線6和第六導線9上;第四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5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四導線7和第七導線10上;第五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6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五導線8和第八導線11上;第六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7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六導線9和第一導線4上,第七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8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七導線10和第二導線5上,第八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9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八導線11和第三導線6上。
[0022]沿八分裂輸電線路軸向觀察,本實用新型中的八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組成八芒星形狀,即第一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2和第六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7形成等腰三角形的兩個腰,第二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3和第七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8形成等腰三角形的兩個腰,第三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4和第八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9形成等腰三角形的兩個腰,第四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5和第一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2形成等腰三角形的兩個腰,第五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6和第二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3形成等腰三角形的兩個腰,第六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7和第三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4形成等腰三角形的兩個腰,第七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8和第四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5形成等腰三角形的兩個腰,第八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9和第五組防舞動子間隔棒16形成等腰三角形的兩個腰,且八個等腰三角形的頂點連線組成正八邊形。
[002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特高壓八分裂輸電線路芒星式分散型防舞動子間隔棒系統(tǒng),將傳統(tǒng)的整體式子間隔棒分解,各個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分布在空間形成分散布置,改變了分裂導線的機械阻抗,各次檔距的機械阻抗不匹配,抑制了振動波的傳播,起到了吸收舞動能量的作用。
【主權項】
1.特高壓八分裂輸電線路芒星式分散型防舞動子間隔棒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八分裂輸電線路軸向間隔設置的八組防舞動子間隔棒,八分裂輸電線路沿圓周方向的八根導線分別為第一導線至第八導線,每組防舞動子間隔棒均包括間隔棒本體框架和兩個線夾,兩個線夾分別設置在間隔棒本體框架的兩端,第一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一導線和第四導線上;第二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二導線和第五導線上;第三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三導線和第六導線上;第四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四導線和第七導線上;第五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五導線和第八導線上;第六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六導線和第一導線上,第七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七導線和第二導線上,第八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八導線和第三導線上。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高壓八分裂輸電線路芒星式分散型防舞動子間隔棒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線夾通過螺栓固定在間隔棒本體框架的端部。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特高壓八分裂輸電線路芒星式分散型防舞動子間隔棒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組防舞動子間隔棒均與該防舞動子間隔棒兩端連接的導線垂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特高壓八分裂輸電線路芒星式分散型防舞動子間隔棒系統(tǒng),包括沿八分裂輸電線路軸向間隔設置的八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第一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一導線和第四導線上;第二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二導線和第五導線上;以此類推,第八組防舞動子間隔棒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八分裂輸電線路的第八導線和第三導線上。本實用新型能夠通過對多分裂導線次檔距的動態(tài)特性差異化處理,使得振動能量在各個次檔距之間能夠相互吸收,從而有效提高特高壓輸電線路的舞動抑制效果。
【IPC分類】H02G7/12, H02G7/14
【公開號】CN204992488
【申請?zhí)枴緾N201520589974
【發(fā)明人】盧明, 魏建林, 任歡, 王蘭若, 楊曉輝, 李清, 呂中賓, 龐鍇
【申請人】國網(wǎng)河南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國家電網(wǎng)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