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編碼器的電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編碼器的電機,包括轉子(1)、第一軸承(2)、第二軸承(3)、電機外殼(4)、風扇頁片(5)和風扇外殼(6)。轉子(1)通過第一軸承(2)和第二軸承(3)固定在電機外殼(4)內部中間位置。風扇頁片(5)安裝在轉子(1)的非輸出軸的一端上。風扇外殼(4)安裝在風扇頁片(5)的外周緣,與電機外殼(6)固定連接在一起。在轉子(1)的非輸出軸上,以同軸的方式安裝有一個編碼器(7),且編碼器(7)靠近電機外殼(4)。本裝置可以有效減少能耗,提高效率。本裝置是把編碼器直接裝在轉子上,可以提高數據的準確性。本裝置構造簡單、使用方便且使用壽命長。
【專利說明】具有編碼器的電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特別是一種具有編碼器的電機。
【背景技術】
[0002]編碼器是將信號或數據進行編制、轉換為可用以通訊、傳輸和存儲的信號形式的設備。編碼器把角位移或直線位移轉換成電信號,前者稱為碼盤,后者稱為碼尺。按照讀出方式編碼器可以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按照工作原理編碼器可分為增量式和絕對式兩類。增量式編碼器是將位移轉換成周期性的電信號,再把這個電信號轉變成計數脈沖,用脈沖的個數表示位移的大小。絕對式編碼器的每一個位置對應一個確定的數字碼,因此它的示值只與測量的起始和終止位置有關,而與測量的中間過程無關。編碼器一般是通過同步帶或剛性連接器與電機軸相連,采用同步帶相連易由裝配誤差帶來位置檢測誤差,與電動機軸進行剛性連接則需要額外安裝位置和定制聯軸器,結構復雜。
【發(fā)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具有編碼器的電機,該具有編碼器的電機,構造簡單、使用方便而且能大大提高效率。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轉子、第一軸承、第二軸承、電機外殼、風扇頁片和風扇外殼;所述轉子通過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固定在電機外殼內部中間位置;所述風扇頁片安裝在轉子的非輸出軸的一端上;所述風扇外殼安裝在風扇頁片的外周緣,與電機外殼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具有編碼器的電機其特征在于:在轉子的非輸出軸上,以同軸的方式安裝有一個編碼器,且編碼器靠近電機外殼。
[0005]進一步所述電機為變頻電機,可以方便調速。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7]1.本裝置電機集成數字編碼器,無需考慮用于編碼器安裝的復雜聯軸器機構。
[0008]2.本裝置可以有效減少能耗,提聞效率。
[0009]3.本裝置是把編碼器直接裝在轉子上,可以提高數據的準確性。
[0010]4.本裝置構造簡單、使用方便且使用壽命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具有編碼器的電機:包括轉子1、第一軸承2、第二軸承3、電機外殼4、風扇頁片5、風扇外殼6和編碼器7。
[0013]如圖1所示,具有編碼器的電機的結構為:轉子I通過第一軸承2和第二軸承3固定在電機外殼4內部中間位置。風扇頁片5安裝在轉子I的非輸出軸的一端上。風扇外殼4安裝在風扇頁片5的外周緣,與電機外殼6固定連接在一起。具有編碼器的電機其特征在于:在轉子I的非輸出軸上,以同軸的方式安裝有一個編碼器7,且編碼器7靠近電機外殼4。
[0014]具有編碼器的電機的使用狀態(tài):使用時,電機轉子I轉動,同時編碼器7也進行轉動,由于是編碼器7和轉子I是同軸,可以節(jié)省能耗,可以提高編碼器7數據的準確性。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編碼器的電機,包括轉子(I)、第一軸承(2)、第二軸承(3)、電機外殼(4)、風扇頁片(5)和風扇外殼(6); 所述轉子(I)通過第一軸承(2)和第二軸承(3)固定在電機外殼(4)內部中間位置; 所述風扇頁片(5)安裝在轉子(I)的非輸出軸的一端上; 所述風扇外殼(4)安裝在風扇頁片(5)的外周緣,與電機外殼(6)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具有編碼器的電機其特征在于:在轉子(I)的非輸出軸上,以同軸的方式安裝有一個編碼器(7 ),且編碼器(7 )靠近電機外殼(4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編碼器的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為變頻電機,可以方便調速。
【文檔編號】H02K11/00GK204030865SQ201420310296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6月12日
【發(fā)明者】李勝永, 徐勇, 周春旭, 王錦華, 房世龍 申請人:南通航運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