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電機前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404490閱讀:485來源:國知局
電機前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機前蓋,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凹槽內壁與第一凸環(huán)的外壁之間設有呈徑向設置的第一加強條,轉軸孔的內壁上設有環(huán)形的儲油槽,蓋體外邊緣表面設有注油孔,蓋體內設有油道,油道一端與注油孔相通,另一端依次穿過第一加強條、第一凸環(huán)、蓋體內部且從儲油槽內壁穿出,蓋體內的油道上設有堵塊,油道相對凹槽一側的內壁上設有容納堵塊的容納腔,另一側設有限定堵塊移動的卡槽,堵塊與容納腔底壁之間設有彈簧,卡槽的底壁上設有通槽,通槽內設有推桿,推桿一端與堵塊連接,另一端從蓋體穿出,通過推動堵塊移動實現油道通閉,實現對潤滑油進入量的控制,實現潤滑油的最大利用率,不用經常往注油孔內添加潤滑油,省時省力。
【專利說明】電機前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能夠對電機轉軸和軸承進行良好潤滑,操作簡單方便的電機前蓋。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電機上的端蓋除了對電機內部進行密封作用以外,還需承載電機軸承,電機的軸承固定在端蓋中心的軸承座上,在電機進行裝配時,把軸承裝入端蓋中心的軸承座后,加注一定量的潤滑油,但在電機運轉時,潤滑油溫度升高,且潤滑油容易從縫隙流失,這樣就需要經常添加潤滑油,而添加潤滑油需要將整個端蓋拆卸下來,顯得異常麻煩,既費時又費力。
[0003]目前市場上也有在電機端蓋設置注油孔,這種端蓋在添加潤滑油時雖然不用拆卸端蓋,但由于添加的潤滑油一次性全部流到轉軸和軸承上,其中大部分的潤滑油沒起到作用就從縫隙流失,造成潤滑油的浪費,而且需要經常往注油孔內添加潤滑油。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對電機轉軸和軸承進行良好潤滑,操作簡單方便的電機前蓋。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機前蓋,包括蓋體,所述蓋體一側設有圓形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同心的第一凸環(huán),所述第一凸環(huán)構成的容腔內設有同心的轉軸孔,所述蓋體相對設有凹槽的一側設有環(huán)形的凸緣,所述凸緣上均勻且間隔的設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均設有安裝孔,所述凹槽內壁與第一凸環(huán)的外壁之間設有呈徑向設置的第一加強條,所述轉軸孔的內壁上設有環(huán)形的儲油槽,所述蓋體外邊緣表面設有注油孔,所述蓋體內設有油道,所述油道一端與注油孔相通,另一端依次穿過第一加強條、第一凸環(huán)、蓋體內部且從儲油槽內壁穿出,所述蓋體內的油道上設有堵塊,所述油道相對凹槽一側的內壁上設有容納堵塊的容納腔,另一側設有限定堵塊移動的卡槽,所述堵塊與容納腔底壁之間設有彈簧,所述卡槽的底壁上設有呈軸向設置的通槽,所述通槽內設有推桿,所述推桿一端與堵塊固定連接,另一端從蓋體穿出。
[000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凸環(huán)構成放置軸承的容腔,使得軸承安裝在蓋體內更加穩(wěn)定,凹槽的設定極大程度上的減少生產所需的材料,第一加強條的設定加強了蓋體的強度,儲油槽的設定使得潤滑油不易直接流出,部分潤滑油能夠儲存在儲油槽內,能對轉軸更好的潤滑,在裝好電機前蓋后可以往注油孔內添加潤滑油,潤滑油儲存在油道內,當需要對軸承或轉軸添加潤滑油時,只需將推桿的端部往蓋體內推動,堵塊被推動到容納腔內,油道導通,潤滑油進入儲油槽內,當松開推桿時,堵塊會在彈簧的作用下恢復原位,堵住油道,這樣實現對潤滑油進入量的控制,實現潤滑油的最大利用率,避免了潤滑油的浪費,而且不用經常往注油孔內添加潤滑油,操作簡單方便,省時省力。
[000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加強條內設有儲油腔。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第一加強條內設定儲油腔這樣不會影響蓋體的本身強度,儲油腔能夠起到容納更多潤滑油的的作用,這樣在添加潤滑油時可以一次性注入更多的油量,從而減少后期添加潤滑油的次數。
[000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相鄰所述第一加強條之間均設有與蓋體同心且呈圓弧狀的第二加強條,所述第二加強條與第一加強條一體設置。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加強條和第一加強條構成的加強結構極大的增加了蓋體的強度,使得蓋體不易出現損壞或變形,延長蓋體的使用壽命。
[0011]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蓋體的外邊緣表面設有配重塊,所述注油孔位于配重塊上。
[00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在第一加強條內設有儲油腔,這樣配重塊的設定能夠起到平衡蓋體的作用,避免因質量不均勻造成蓋體重心偏移的情況出現。
[0013]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蓋體背離凹槽的一側設有第二凸環(huán),所述第二凸環(huán)與蓋體同心設置。
[00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凸環(huán)的設定在加強一定強度的前提下,還起到一定保護蓋體表面的作用,當蓋體在特殊場合受到外物撞擊時,外物會先與第二凸環(huán)接觸,設有蓋體表面依然完好,避免蓋體表面變形導致轉軸孔與轉軸不適配的情況出現。
[001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加強條和安裝板均為4個,所述第一加強條位于相鄰安裝板的中部。
[001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凸環(huán)的內壁上設有防滑紋路。
[00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加強條和安裝板均為4個,加強效果好、安裝效果穩(wěn)定,防滑紋路能夠起到增大摩擦力的作用,這樣安裝在第一凸環(huán)內的軸承外圈不易出現轉動,使得軸承的穩(wěn)定性能更好。
[001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注油孔處設有孔塞。
[001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不需要對注油孔進行注油時,用孔塞將注油孔堵住,避免灰塵雜質進入注油孔內,保護潤滑油不受灰塵雜質污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機前蓋實施例的結構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電機前蓋實施例的結構圖;
[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電機前蓋實施例A-A的截面圖;
[0023]圖4為本實用新型電機前蓋實施例1處的放大圖。
[0024]附圖標記:1、蓋體;2、凹槽;3、第一凸環(huán);4、凸緣;5、安裝板;51、安裝孔;6、第一加強條;61、儲油腔;7、轉軸孔;71、儲油槽;8、配重塊;81、注油孔;82、孔塞;9、油道;91、堵塊;92、容納腔;93、卡槽;94、推桿;95、手推部;96、彈簧;10、第二凸環(huán);11、第二加強條。

【具體實施方式】
[0025]參照圖1至圖4對本實用新型電機前蓋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26]—種電機前蓋,包括蓋體I,所述蓋體I 一側設有圓形凹槽2,所述凹槽2內設有同心的第一凸環(huán)3,所述第一凸環(huán)3構成的容腔內設有同心的轉軸孔7,所述蓋體I相對設有凹槽2的一側設有環(huán)形的凸緣4,所述凸緣4上均勻且間隔的設有安裝板5,凸緣4、安裝板5均與蓋體I 一體設置,所述安裝板5上均設有安裝孔51,所述凹槽2內壁與第一凸環(huán)3的外壁之間設有呈徑向設置的第一加強條6,相鄰所述第一加強條6之間均設有與蓋體I同心且呈圓弧狀的第二加強條11,所述第二加強條11、第一加強條6均與蓋體I 一體設置,所述轉軸孔7的內壁上設有環(huán)形的儲油槽71,所述蓋體I外邊緣表面設有注油孔81,所述注油孔81處設有孔塞82,所述蓋體I內設有油道9,所述油道9 一端與注油孔81相通,另一端依次穿過第一加強條6、第一凸環(huán)3、蓋體I內部且從儲油槽71內壁穿出,所述第一加強條6內設有儲油腔61,所述蓋體I內的油道9上設有堵塊91,所述油道9相對凹槽2 —側的內壁上設有容納堵塊91的容納腔92,另一側設有限定堵塊91移動的卡槽93,所述堵塊91與容納腔92底壁之間設有彈簧96,所述卡槽93的底壁上設有呈軸向設置的通槽,所述通槽內設有推桿94,所述推桿94 一端與堵塊91固定連接,另一端從蓋體I穿出且端部設有矩形的手推部95,手推部95與推桿94 一體設置。
[002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凸環(huán)3構成放置軸承的容腔,使得軸承安裝在蓋體I內更加穩(wěn)定,凹槽2的設定極大程度上的減少生產所需的材料,第二加強條11和第一加強條6構成的加強結構極大的增加了蓋體I的強度,使得蓋體I不易出現損壞或變形,延長蓋體I的使用壽命,儲油槽71的設定使得潤滑油不易直接流出,部分潤滑油能夠儲存在儲油槽71內,能對轉軸更好的潤滑,在裝好電機前蓋后可以往注油孔81內添加潤滑油,完成注油后,用孔塞82將注油孔81堵住,避免灰塵雜質進入注油孔81內,保護潤滑油不受灰塵雜質污染,潤滑油儲存在油道9內,在安裝蓋體I時,使得注油孔81位于上方,當需要對軸承或轉軸添加潤滑油時,只需將推桿94端部的手推部95往蓋體I內推動,堵塊91被推動到容納腔92內,推桿94的截面尺寸小于油道9截面尺寸,無法堵住油道9,油道9導通,潤滑油進入儲油槽71內,當松開手推部95時,堵塊91會在彈簧96的作用下恢復原位,堵住油道9,這樣實現對潤滑油進入量的控制,實現潤滑油的最大利用率,避免了潤滑油的浪費,而且不用經常往注油孔81內添加潤滑油,操作簡單方便,省時省力,在第一加強條6內設定儲油腔61這樣不會影響蓋體I的本身強度,儲油腔61能夠起到容納更多潤滑油的的作用,這樣在添加潤滑油時可以一次性注入更多的油量,從而減少后期添加潤滑油的次數,手推部95的設定增大了手與推桿94的接觸面積,在推動時更加舒適不會有痛楚。
[0028]所述蓋體I的外邊緣表面設有配重塊8,所述注油孔81位于配重塊8上,配重塊8為圓柱體且與蓋體I螺紋連接。
[002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在第一加強條6內設有儲油腔61,這樣配重塊8的設定能夠起到平衡蓋體I的作用,避免因質量不均勻造成蓋體I重心偏移的情況出現,當配重塊8長期使用出現質量不符合要求時可以拆卸下來更換新的配重塊8上去。
[0030]所述蓋體I背離凹槽2的一側設有第二凸環(huán)10,所述第二凸環(huán)10與蓋體I 一體且同心設置。
[003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凸環(huán)10的設定在加強一定強度的前提下,還起到一定保護蓋體I表面的作用,當蓋體I在特殊場合受到外物撞擊時,外物會先與第二凸環(huán)10接觸,設有蓋體I表面依然完好,避免蓋體I表面變形導致轉軸孔7與轉軸不適配的情況出現。
[0032]所述第一加強條6和安裝板5均為4個,所述第一加強條6位于相鄰安裝板5的中部。
[0033]所述第一凸環(huán)3的內壁上設有防滑紋路。
[003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加強條6和安裝板5均為4個,加強效果好、安裝效果穩(wěn)定,防滑紋路能夠起到增大摩擦力的作用,這樣安裝在第一凸環(huán)3內的軸承外圈不易出現轉動,使得軸承的穩(wěn)定性能更好。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機前蓋,包括蓋體,所述蓋體一側設有圓形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同心的第一凸環(huán),所述第一凸環(huán)構成的容腔內設有同心的轉軸孔,所述蓋體相對設有凹槽的一側設有環(huán)形的凸緣,所述凸緣上均勻且間隔的設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均設有安裝孔,其特征是:所述凹槽內壁與第一凸環(huán)的外壁之間設有呈徑向設置的第一加強條,所述轉軸孔的內壁上設有環(huán)形的儲油槽,所述蓋體外邊緣表面設有注油孔,所述蓋體內設有油道,所述油道一端與注油孔相通,另一端依次穿過第一加強條、第一凸環(huán)、蓋體內部且從儲油槽內壁穿出,所述蓋體內的油道上設有堵塊,所述油道相對凹槽一側的內壁上設有容納堵塊的容納腔,另一側設有限定堵塊移動的卡槽,所述堵塊與容納腔底壁之間設有彈簧,所述卡槽的底壁上設有呈軸向設置的通槽,所述通槽內設有推桿,所述推桿一端與堵塊固定連接,另一端從蓋體穿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機前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加強條內設有儲油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機前蓋,其特征是:相鄰所述第一加強條之間均設有與蓋體同心且呈圓弧狀的第二加強條,所述第二加強條與第一加強條一體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機前蓋,其特征是:所述蓋體的外邊緣表面設有配重塊,所述注油孔位于配重塊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機前蓋,其特征是:所述蓋體背離凹槽的一側設有第二凸環(huán),所述第二凸環(huán)與蓋體同心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機前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加強條和安裝板均為4個,所述第一加強條位于相鄰安裝板的中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電機前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凸環(huán)的內壁上設有防滑紋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機前蓋,其特征是:所述注油孔處設有孔塞。
【文檔編號】H02K5/04GK203859609SQ201420296052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6月5日
【發(fā)明者】陳林通 申請人:溫嶺市靈其防爆機電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