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ac-dc電源轉換芯片及電源轉換電路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488785閱讀:39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ac-dc電源轉換芯片及電源轉換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集成電路領域,尤其涉及一種AC-DC電源轉換芯片及電源轉換電路。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交流轉直流電路通常應用于充電器、適配器、燈具等領域中,目前傳統(tǒng)的AC-DC電源轉換芯片通常采用五腳S0T23 (Small OutlineTransistor,小外形晶體管)式封裝。圖1示出了現(xiàn)有的五腳封裝的AC-DC電源轉換芯片,其中包括接地引腳11、電源引腳12、直流輸出引腳13、反饋電壓引腳14、信號檢測引腳15、穩(wěn)壓單元16、調制單元17、基準單元18及比較單元19。穩(wěn)壓單元16的輸入端與電源引腳12的內部輸入端連接,穩(wěn)壓單元16的反饋端與反饋電壓引腳14的內部連接端連接,穩(wěn)壓單元16的輸出端與調制單元17的輸入端連接, 比較單元19的第一輸入端與基準單元18的輸出端連接,比較單元19的第二輸入端與信號檢測引腳15的內部連接端連接,比較單元19的輸出端與調制單元17的控制端連接,調制單元17的輸出端與直流輸出引腳13的內部連接端連接。啟動電壓通過電源引腳12輸入給穩(wěn)壓單元16,穩(wěn)壓單元16將該高壓直流電的啟動電壓轉換為內部供電電壓為AC-DC電源轉換芯片1內部模塊供電,調制電路17進一步將該電壓轉換為低壓直流電壓,通過直流輸出引腳13輸出至電源轉換電路,信號檢測引腳15 用于通過外部電源轉換電路對輸出低壓直流電壓進行采樣,并將采樣信號與基準單元18 提供的基準電壓比較,向調制電路17輸出控制信號,以通過控制調制電路的脈沖寬度調節(jié)輸出低壓直流電壓的幅值穩(wěn)定。圖2示出了現(xiàn)有的五腳封裝的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電源轉換電路,其中包括AC-DC電源轉換芯片1、整流濾波電路21、啟動電路22、開關電路23、變壓器M、反饋電路25及濾波電路沈。整流濾波電路21的輸入端連接交流電源,整流濾波電路21的輸出端與啟動電路 22的輸入端連接,啟動電路22的輸出端與AC-DC電源轉換芯片1的電源引腳12的外部連接端連接,開關電路23的輸入端與AC-DC電源轉換芯片1直流輸出引腳13的外部連接端連接,開關電路23的采樣端與AC-DC電源轉換芯片1的信號檢測引腳15的外部連接端連接,開關電路23的接地端與AC-DC電源轉換芯片1的接地引腳的外部連接端連接,共同接地,開關電路23的輸出端與變壓器M的初級繞組連接,變壓器M的輔助繞組與反饋電路 25的輸入端連接,反饋電路25的輸出端與AC-DC電源轉換芯片1的反饋電壓引腳14的外部連接端連接,變壓器M的次級繞組與濾波電路沈的輸入端連接,濾波電路沈的輸出端為該五腳封裝的AC-DC電源轉換芯片1的電源轉換電路的輸出端。交流電源經過整流濾波電路21后變?yōu)檎鹗幐邏旱闹绷麟姡摳邏褐绷麟娡ㄟ^對啟動電路充電以啟動芯片1,使芯片1的直流輸出引腳13輸出低壓直流電,該低壓直流電通過開關單元23輸出給變壓器M的初級繞組,由次級繞組將該電壓傳遞至濾波電路沈,由濾波電路26對該低壓直流電進行二次濾波后成為該電源轉換電路輸出電壓。反饋電路25通過變壓器M的輔助繞組感應到電流由反饋電壓引腳14反饋給穩(wěn)壓單元16,穩(wěn)壓單元16通過該反饋電壓調整芯片內部供電電壓的穩(wěn)定。開關電路23將直流輸出引腳13輸出低壓直流電轉換為采樣信號通過信號控制引腳15輸出給比較單元19,由比較單元19根據(jù)采樣信號控制調制電路17調整輸出低壓直流電的穩(wěn)定度。由于上述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五個引腳的結構使得該芯片目前只能選用S0T23 式封裝,但是,S0T23式封裝工藝復雜,成本高,不利于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廣泛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AC-DC電源轉換芯片,旨在解決現(xiàn)有五腳結構的AC-DC電源轉換芯片制作成本高,封裝工藝復雜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AC-DC電源轉換芯片,包括接地引腳、帶隙基準單元和脈沖寬度調制單元,所述芯片還包括輸入啟動電壓或輸入芯片外部供電電壓及反饋信號的電源引腳;輸出低壓直流電壓,并將所述低壓直流電壓作為采樣信號輸入所述芯片的直流輸出引腳;將所述啟動電壓或芯片外部供電電壓轉換為芯片內部供電電壓,并根據(jù)所述反饋信號調整芯片內部供電電壓的幅值的穩(wěn)壓單元,所述穩(wěn)壓單元的輸入端與所述電源引腳的內部連接端連接,所述穩(wěn)壓單元的輸出端與所述脈沖寬度調制單元的輸入端連接;將所述采樣信號與所述帶隙基準單元提供的基準電壓比較,對所述脈沖寬度調制單元輸出比較控制信號的比較單元,所述比較單元的第一輸入端與所述帶隙基準單元的輸出端連接,所述比較單元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直流輸出引腳的內部連接端連接,所述比較單元的輸出端與所述脈沖寬度調制單元的輸入端連接。進一步地,所述芯片采用晶體管T0-92式三腳封裝。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上述芯片的電源轉換電路,包括整流電路、濾波電容Cl,所述電源轉換電路還包括在電源上電時充電,向所述芯片輸出啟動電壓的啟動電路,所述啟動電路的輸入端與所述濾波電容Cl的一端連接,所述啟動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電源引腳的外部引出端連接;當所述芯片輸出所述低壓直流電壓時導通,輸出導通電流的開關電路,所述開關電路的輸入端與所述直流輸出引腳的外部連接端連接,所述開關電路的接地端與所述接地引腳的外部連接端共同接地;將所述導通電流轉換為輸出電壓,并為所述芯片提供所述供電電壓及反饋信號的變壓器Tl,所述變壓器Tl的初級繞組m的同名端與所述啟動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初級繞組m的異名端與所述開關電路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變壓器Tl的次級繞組N2的同名端為所述電源轉換電路的輸出負極,所述變壓器Tl的次級繞組N2的異名端為所述電源轉換電路的輸出正極,所述變壓器Tl的輔助繞組N3的同名端接地;[0024]傳輸所述供電電壓及反饋信號中的正向電壓,抵制反向電壓的二極管D6,所述二極管D6的陽極與所述變壓器Tl的輔助繞組N3的異名端連接,所述二極管D6的陰極與所述電源引腳的外部引出端連接;降低感應到的低壓直流電壓中的紋波的濾波電路,所述濾波電路的正輸入端與所述變壓器Tl的次級繞組N2的異名端連接,所述濾波電路的負輸入端與所述變壓器Tl的次級繞組N2的同名端連接,所述濾波電路的正輸出端為所述電源轉換電路的輸出正極,所述濾波電路的負輸出端為所述電源轉換電路的輸出負極。進一步地,所述啟動電路包括電阻Rl和電容C3;所述電阻Rl的一端為所述啟動電路的輸入端,所述電阻Rl的另一端與所述電容 C3的一端連接,其連接端為所述啟動電路的輸出端,所述電容C3的另一端接地。進一步地,所述開關電路包括三極管Ql和電阻R3;所述三極管Ql的基極為所述開關電路的輸入端,所述三極管Ql的集電極為所述開關電路的輸出端,所述三極管Ql的發(fā)射極與所述電阻R3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3的另一端為所述開關電路的接地端。進一步地,所述濾波電路包括二極管D7、電容C4及電阻R4 ;所述電容C4與所述電阻R4并聯(lián),所述電容C4與所述電阻R4的一公共端同時為所述濾波電路的負輸入端和負輸出端,所述電容C4與所述電阻R4的另一公共端為所述濾波電路的正輸出端,與所述二極管D7的陰極連接,所述二極管D7的陽極為所述濾波電路的正輸入端。進一步地,所述電源轉換電路還包括吸收漏感電流尖峰電壓的吸收電路,所述吸收電路的輸入端與所述變壓器Tl的初級繞組m的異名端連接,所述吸收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變壓器τι的初級繞組m的同名端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吸收電路包括極管D5、電容C2及電阻R2 ;所述電阻R2與所述電容C3并聯(lián),所述電阻R2與所述電容C3的一公共端為所述吸收電路的輸出端,所述電阻R2與所述電容C3的另一公共端與所述二極管D5的陰極連接, 所述二極管D5的陽極為所述吸收電路的輸入端。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通過改變AC-DC電源轉換芯片內部模塊結構及外部電源轉換電路,使得僅通過電源引腳、接地引腳和直流輸出引腳即可實現(xiàn)交流電到直流電的轉換,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并且該結構適用于T092式封裝,進一步簡化了封裝工藝,有利于 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廣泛應用。

圖1為現(xiàn)有的五腳封裝的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結構圖;圖2為現(xiàn)有的五腳封裝的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電源轉換電路的結構圖;[0043]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結構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電源轉換電路的結構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電源轉換電路的示例電路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利用穩(wěn)壓單元直接從電源引腳接收反饋信號,并通過比較單元直接從直流輸出引腳檢測輸出低壓直流電壓,將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引腳減少為三個。圖3示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結構,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部分。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提供的AC-DC電源轉換芯片3,包括接地引腳31、帶隙基準單元36和脈沖寬度調制單元35,該芯片3還包括輸入啟動電壓或輸入芯片外部供電電壓及反饋信號的電源引腳32 ;輸出低壓直流電壓,并將該低壓直流電壓作為采樣信號輸入AC-DC電源轉換芯片 3的直流輸出引腳33;將啟動電壓或芯片外部供電電壓轉換為芯片內部供電電壓,并根據(jù)反饋信號調整芯片內部供電電壓的幅值的穩(wěn)壓單元34,該穩(wěn)壓單元34的輸入端與電源引腳32的內部連接端連接,穩(wěn)壓單元34的輸出端與脈沖寬度調制單元35的輸入端連接;將采樣信號與帶隙基準單元36提供的基準電壓比較,對脈沖寬度調制單元35輸出比較控制信號的比較單元37,該比較單元37的第一輸入端與帶隙基準單元36的輸出端連接,比較單元37的第二輸入端與直流輸出引腳33的內部連接端連接,比較單元37的輸出端與脈沖寬度調制單元35的輸入端連接。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接地引腳31將芯片內部接地端引出芯片,與地線連接,當輸入的交流電壓經過整流濾波后形成震蕩的高壓直流信號,該高壓直流信號作為 AC-DC電源轉換芯片3的啟動電壓通過電源引腳32輸入給穩(wěn)壓單元34,穩(wěn)壓單元34將啟動電壓轉換為穩(wěn)定的直流供電電壓為芯片3內部供電,脈沖寬度調制單元35將該內部供電電壓轉換為一定幅值的低壓直流電壓,并通過直流輸出引腳33輸出至芯片外部。輸出的低壓直流電壓可以通過變壓器產生感應電流作為反饋信號,通過電源引腳 32輸入給穩(wěn)壓單元34,穩(wěn)壓單元34根據(jù)反饋信號調整芯片內部供電電壓的幅值,以輸出穩(wěn)定的芯片內部供電電壓。輸出的低壓直流電壓還同時作為采樣信號輸入給比較單元37,比較單元37將該采樣信號與帶隙基準單元36產生的基準電壓比較,當采樣信號大于基準電壓時,比較單元 37向脈沖寬度調制單元35輸出比較控制信號,使脈沖寬度調制單元35減小脈沖寬度調制信號的占空比,進而減小輸出直流電壓的幅值,當采樣信號小于基準電壓時,比較單元37 向脈沖寬度調制單元35輸出比較控制信號,使脈沖寬度調制單元35增大脈沖寬度調制信號的占空比,進而增大輸出直流電壓的幅值,以控制輸出直流電壓幅值的穩(wěn)定。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效率及可靠性等參數(shù)可達到與現(xiàn)有五腳S0T23式封裝的AC-DC電源轉換芯片相同的技術指標。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AC-DC電源轉換芯片3可采用晶體管T092 (Transistor outline,晶體管外形)式封裝。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利用穩(wěn)壓單元直接從電源引腳接收反饋信號,并通過比較單元直接從直流輸出引腳檢測輸出低壓直流電壓,將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引腳減少為三個,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并且該結構適用于T092式封裝,進一步簡化了封裝工藝,降低了封裝成本,有利于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廣泛應用。圖4示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電源轉換電路的結構, 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部分。 該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電源轉換電路可用于充電器、適配器、燈具及LED驅動電路中。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電源轉換電路包括整流電路 41、濾波電容Cl,所述電源轉換電路還包括在電源上電時充電,向芯片3輸出啟動電壓的啟動電路42,該啟動電路42的輸入端與濾波電容Cl的一端連接,啟動電路42的輸出端與電源引腳12的外部引出端連接;當芯片3輸出低壓直流電壓時導通,輸出導通電流的開關電路43,該開關電路43 的輸入端與直流輸出引腳33的外部連接端連接,開關電路43的接地端與接地引腳31的外部連接端共同接地;將導通電流轉換為輸出電壓,并為芯片提供供電電壓及反饋信號的變壓器Tl,該變壓器Tl的初級繞組m的同名端與啟動電路42的輸入端連接,初級繞組m的異名端與開關電路43的輸出端連接,變壓器Tl的次級繞組N2的同名端為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電源轉換電路的輸出負極,變壓器Tl的次級繞組N2的異名端為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電源轉換電路的輸出正極,變壓器Tl的輔助繞組N3的同名端接地;傳輸所述供電電壓及反饋信號中的正向電壓,抵制反向電壓的二極管D6,二極管 D6的陽極與變壓器Tl的輔助繞組N3的異名端連接,二極管D6的陰極與電源引腳32的外部引出端連接;降低感應到的低壓震蕩直流電壓中的紋波的濾波電路46,濾波電路46的正輸入端與變壓器Tl的次級繞組N2的異名端連接,濾波電路46的負輸入端與變壓器Tl的次級繞組N2的同名端連接,濾波電路46的正輸出端為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電源轉換電路的輸出正極,濾波電路46的負輸出端為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電源轉換電路的輸出負極。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現(xiàn)進行詳細說明。圖5示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電源轉換電路的示例電路結構,為了便于說明,僅示出了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部分。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啟動電路42包括電阻Rl和電容C3,電阻Rl的一端為啟動電路42的輸入端,電阻Rl的另一端與電容C3的一端連接,其連接端為啟動電路42 的輸出端,電容C3的另一端接地。開關電路43包括三極管Ql和電阻R3,三極管Ql的基極為開關電路43的輸入端,三極管Ql的集電極為開關電路43的輸出端,三極管Ql的發(fā)射極與電阻R3的一端連接, 電阻R3的另一端為開關電路43的接地端。濾波電路46包括二極管D7、電容C4及電阻R4,電容C4與電阻R4并聯(lián),電容C4 與電阻R4的一公共端同時為濾波電路46的負輸入端和負輸出端,電容C4與電阻R4的另一公共端為濾波電路46的正輸出端,與二極管D7的陰極連接,二極管D7的陽極為濾波電路46的正輸入端。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交流電源經過由整流橋構成的整流電路41和濾波電容 Cl后變?yōu)檎鹗幍母邏褐绷麟娡ㄟ^電阻Rl對電容C3充電,當電容C3上的電壓達到芯片3的啟動電壓12V時,芯片3開始工作,電源引腳32將該啟動電壓轉換為芯片內部的供電電壓為芯片3內部模塊供電,并由脈沖寬度調制電路35通過直流輸出引腳33輸出低壓直流電壓,該低壓直流電壓使三極管Ql導通,三極管Ql及變壓器Tl的初級繞組m中有導通電流流過,此時,變壓器Tl的輔助繞組N3將感應電流通過二極管D6向芯片3提供外部供電電壓令芯片3持續(xù)工作,該外部供電電壓同時作為反饋信號通過電源引腳32輸入給穩(wěn)壓單元 34,經穩(wěn)壓電路34轉換為穩(wěn)定的直流電壓為芯片內部供電,比較單元37通過直流輸出引腳33采集三極管Ql基極的電壓作為采樣信號與基準電壓比較,以控制脈沖調制電路35輸出穩(wěn)定的低壓直流電壓,該低壓直流電壓經過變壓器Tl的初級繞組m感應到次級繞組N2 上,由于該電壓為線圈感應電壓,帶有一定紋波,因此通過二極管D7及電容C4和電阻R4組成的濾波電路46減小紋波,輸出穩(wěn)定的低壓直流電壓。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通過改變AC-DC電源轉換芯片內部模塊結構及外部電源轉換電路,使得僅通過電源引腳、接地引腳和直流輸出引腳即可實現(xiàn)交流電到直流電的轉換,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并且該結構適用于T092式封裝,進一步簡化了封裝工藝,有利于 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廣泛應用。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電源轉換電路還可以包括吸收漏感電流尖峰電壓的吸收電路45,吸收電路45的輸入端與變壓器Tl的初級繞組m的異名端連接,吸收電路45的輸出端與變壓器Tl的初級繞組m的同名端連接。該吸收電路45包括二極管D5、電容C2及電阻R2,電阻R2與電容C3并聯(lián),電阻 R2與電容C3的一公共端為吸收電路45的輸出端,電阻R2與電容C3的另一公共端與二極管D5的陰極連接,二極管D5的陽極為吸收電路45的輸入端。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通過吸收單元吸收由變壓器繞組漏感產生的尖峰電壓, 使開關單元不易被擊穿,增加了 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電源轉換電路的可靠性。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利用穩(wěn)壓單元直接從電源引腳接收反饋信號,并通過比較單元直接從直流輸出引腳檢測輸出低壓直流電壓,將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引腳減少為三個,并通過改變其外部電源轉換電路,使得僅通過電源引腳、接地引腳和直流輸出引腳即可實現(xiàn)交流電到直流電的轉換,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簡化了封裝工藝,有利于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廣泛應用,另外通過增加吸收單元吸收尖峰電壓,增加了 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電源轉換電路的可靠性。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AC-DC電源轉換芯片,包括接地引腳、帶隙基準單元和脈沖寬度調制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還包括輸入啟動電壓或輸入芯片外部供電電壓及反饋信號的電源引腳; 輸出低壓直流電壓,并將所述低壓直流電壓作為采樣信號輸入所述芯片的直流輸出引腳;將所述啟動電壓或芯片外部供電電壓轉換為芯片內部供電電壓,并根據(jù)所述反饋信號調整芯片內部供電電壓的幅值的穩(wěn)壓單元,所述穩(wěn)壓單元的輸入端與所述電源引腳的內部連接端連接,所述穩(wěn)壓單元的輸出端與所述脈沖寬度調制單元的輸入端連接;將所述采樣信號與所述帶隙基準單元提供的基準電壓比較,對所述脈沖寬度調制單元輸出比較控制信號的比較單元,所述比較單元的第一輸入端與所述帶隙基準單元的輸出端連接,所述比較單元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直流輸出引腳的內部連接端連接,所述比較單元的輸出端與所述脈沖寬度調制單元的輸入端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采用晶體管T0-92式三腳封裝。
3.一種采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的電源轉換電路,包括整流電路、濾波電容Cl,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轉換電路還包括在電源上電時充電,向所述芯片輸出啟動電壓的啟動電路,所述啟動電路的輸入端與所述濾波電容Cl的一端連接,所述啟動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電源引腳的外部引出端連接; 當所述芯片輸出所述低壓直流電壓時導通,輸出導通電流的開關電路,所述開關電路的輸入端與所述直流輸出引腳的外部連接端連接,所述開關電路的接地端與所述接地引腳的外部連接端共同接地;將所述導通電流轉換為輸出電壓,并為所述芯片提供所述供電電壓及反饋信號的變壓器Tl,所述變壓器Tl的初級繞組m的同名端與所述啟動電路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初級繞組 Nl的異名端與所述開關電路的輸出端連接,所述變壓器Tl的次級繞組N2的同名端為所述電源轉換電路的輸出負極,所述變壓器Tl的次級繞組N2的異名端為所述電源轉換電路的輸出正極,所述變壓器Tl的輔助繞組N3的同名端接地;傳輸所述供電電壓及反饋信號中的正向電壓,抵制反向電壓的二極管D6,所述二極管 D6的陽極與所述變壓器Tl的輔助繞組N3的異名端連接,所述二極管D6的陰極與所述電源引腳的外部引出端連接;降低感應到的低壓直流電壓中的紋波的濾波電路,所述濾波電路的正輸入端與所述變壓器Tl的次級繞組N2的異名端連接,所述濾波電路的負輸入端與所述變壓器Tl的次級繞組N2的同名端連接,所述濾波電路的正輸出端為所述電源轉換電路的輸出正極,所述濾波電路的負輸出端為所述電源轉換電路的輸出負極。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源轉換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啟動電路包括 電阻Rl和電容C3 ;所述電阻Rl的一端為所述啟動電路的輸入端,所述電阻Rl的另一端與所述電容C3的一端連接,其連接端為所述啟動電路的輸出端,所述電容C3的另一端接地。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源轉換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電路包括 三極管Ql和電阻R3 ;所述三極管Ql的基極為所述開關電路的輸入端,所述三極管Ql的集電極為所述開關電路的輸出端,所述三極管Ql的發(fā)射極與所述電阻R3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3的另一端為所述開關電路的接地端。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源轉換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波電路包括 二極管D7、電容C4及電阻R4;所述電容C4與所述電阻R4并聯(lián),所述電容C4與所述電阻R4的一公共端同時為所述濾波電路的負輸入端和負輸出端,所述電容C4與所述電阻R4的另一公共端為所述濾波電路的正輸出端,與所述二極管D7的陰極連接,所述二極管D7的陽極為所述濾波電路的正輸入端。
7.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源轉換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轉換電路還包括吸收漏感電流尖峰電壓的吸收電路,所述吸收電路的輸入端與所述變壓器Tl的初級繞組m的異名端連接,所述吸收電路的輸出端與所述變壓器τι的初級繞組m的同名端連接。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源轉換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電路包括 極管D5、電容C2及電阻R2 ;所述電阻R2與所述電容C3并聯(lián),所述電阻R2與所述電容C3的一公共端為所述吸收電路的輸出端,所述電阻R2與所述電容C3的另一公共端與所述二極管D5的陰極連接,所述二極管D5的陽極為所述吸收電路的輸入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適用于集成電路領域,提供了一種AC-DC電源轉換芯片及電源轉換電路,AC-DC電源轉換芯片包括接地引腳、帶隙基準單元和脈沖寬度調制單元,還包括電源引腳,直流輸出引腳,輸入端與電源引腳的內部連接端連接、輸出端與脈沖寬度調制單元的輸入端連接的穩(wěn)壓單元,第一輸入端與帶隙基準單元的輸出端連接、第二輸入端與直流輸出引腳的內部連接端連接、輸出端與脈沖寬度調制單元的輸入端連接的比較單元。本實用新型利用穩(wěn)壓單元直接從電源引腳接收反饋信號,并通過比較單元直接從直流輸出引腳檢測輸出低壓直流電壓,將AC-DC電源轉換芯片的引腳減少為三個,有效降低了制作成本,簡化了封裝工藝,降低了封裝成本。
文檔編號H02M1/32GK202178715SQ201120280259
公開日2012年3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3日
發(fā)明者吳飛 申請人:深圳市富滿電子有限公司南山分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