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連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連接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組裝簡單、平面度好的電連接器。
【背景技術】
[0002]SATA (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級技術附件)是一種采用串行方式數(shù)據的硬盤接口類型,PCT Express是新一代的總線接口,在目前產品小型化、多功能性化的趨勢下,中國大陸專利CN2013203935365提供了能同兼容SATA和PCTExpress的連接器設計方案,該連接器在現(xiàn)有的sata的連接器上,新增加了一排端子,有效的解決了兼容性的問題,然該連接器端子數(shù)目過多,端子全部采用插端的方式使得端子的焊接腳懸空過大,裁錫腳后端子平面無法保證,影響電連接器的性能。
[0003]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改進的電連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兼容性的電連接器,其組裝程序簡單,端子焊接腳平面度好。
[0005]一種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和數(shù)個導電端子,絕緣本體包括基部、自基部一端延伸的舌板和自基部另一端延伸的后端部,所述導電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的接觸部布設于舌板的一面,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的接觸部布設于舌板的另一面,第二端子位于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之間,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鑲嵌成型與絕緣本體上,第一端子包括第一接觸部、第一連接部、第二連接部、第一焊接部,絕緣本體上設置貫穿至絕緣本體表面的端子槽,第一端子直接組裝于該端子槽內。
[0006]其中,所述基部設置有數(shù)個隔離肋,隔離肋之間形成收容第一連接部的端子槽,第一連接部一側設有與隔離肋相適配的固定槽。
[0007]其中,第一連接部自第一接觸部延伸,第二連接部自第一接觸部朝向遠離第二端子方向彎折,然后向后延伸有第一焊接腳。
[0008]其中,第一端子的部分第一連接部自第一接觸部朝向遠離第二端子方向彎折,另一部分的第一連接部自第一接觸部直接延伸,且該第一端子的第二連接部朝向遠離第二端子方向彎折。
[0009]其中,第一連接部向下延伸有卡腳,基部設置有與卡腳相適配的卡槽。
[0010]其中,第一連接部朝向遠離第二端子方向彎折中,部分卡腳自第一連接部朝向后端向下延伸,且卡腳位于該第一接觸部靠近第二端子的一側,部分卡腳自第一連接部朝向前端向下延伸,且該卡腳位于該第一接觸部遠離第二端子的一側,第一連接部自第一接觸部直接延伸中,卡腳自第一連接部向后端向下延伸,且卡腳位于該第一接觸部靠近第二端子的一側。
[0011]其中,電連接器還包括覆蓋第一連接部和/或第二連接部的端子蓋。
[0012]其中,所述端子蓋為塑膠體,第一端子與塑膠體鑲嵌成型形成端子模塊,并組裝于絕緣本體上。
[0013]其中,所述端子蓋為塑膠體或麥拉,端子蓋直接組裝于絕緣本體上。
[0014]其中,第三端子的焊接部朝向中間靠攏,導電端子的焊接部排成一排。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第二端子、第三端子、第四端子鑲嵌成型與絕緣本體上,第一端子直接組裝于絕緣本體上,更好的控制端子的平面度,使得電連接器的性能更穩(wěn)定。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立體圖(I)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立體圖(2)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分解圖(I)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分解圖(2)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立體圖(I)
[0021]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詳細的說明。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其間可以存在一個或多個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表述“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其間可以存在一個或多個居中的元件。本說明書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0023]除非另有定義,本說明書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說明書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說明書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002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25]請參閱圖1至圖4,其顯示了本實用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電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10、固定于絕緣本體10的數(shù)個導電端子,所述導電端子包括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第三端子40、第四端子50,其中,第一端子20由上往下組裝于絕緣本體上,第二端子30、第三端子40、第四端子50鑲嵌成型于絕緣本體,導電端子的焊接部排成一排。
[0026]所述絕緣本體10包括基部11、自基部11 一端延伸的舌板12和自基部11另一端延伸的后端部13,第一端子20和第二端子30的接觸部布設于舌板12的一面,第三端子40和第四端子50的接觸部布設于舌板12的另一面,第二端子30位于第三端子10和第四端子50之間。第一端子20與第三端子40的接觸部的投影有重疊。絕緣本體10上設置收容第一端子20的端子槽,所述端子槽光貫穿至的表面,第一端子由上往下組裝于絕緣本體上。第一端子10顯露于絕緣本體的表面。
[0027]第一端子20包括第一接觸部21、第一連接部22、第二連接部23、第一焊接部24,第一連接部22自第一接觸部21延伸,第二連接部23自第一連接部朝向遠離第二端子30方向彎折,然后向后延伸有第一焊接腳24,第三端子40的焊接部朝向中間靠攏,以使得四組端子的焊接部位于同一平面?;?1上設置有數(shù)個隔離肋110,隔離肋110之間形成收容第一連接部22的端子槽,第一連接部22的一側設置有固定槽220,所述隔離肋110卡接于固定槽220中,將各第一端子20穩(wěn)定的固定在絕緣本體10山,此外,絕緣本體10在后端部12上同樣設置有數(shù)個隔離肋,用于固定和第二連接部23、第一焊接部24。由于第一端子20顯露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