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保護蓋、電池組件及終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池保護蓋、電池組件及終端。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電子產(chǎn)品特別是手機產(chǎn)品多采用內(nèi)置電池的方式,此種方式節(jié)省空間,并且不讓用戶隨意更換
[0003]為了安全效果,往往在內(nèi)置電池的外側設置電池保護蓋,可以有效避免人為的電池安全隱患,但是電池后蓋往往存在尖刺或突刺等,因為傳統(tǒng)的電池的后蓋是通過將金屬板件裁邊或沖壓成型的,故電池后蓋的邊緣會因為金屬板件裁邊或沖壓等加工不均勻留下尖刺,因而往往將電池裝入電池后蓋的過程中,電池后蓋的尖刺容易將電池的外壁刺破,因而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造成電池安全事故。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安全性能高的電池保護蓋、電池組件及終端。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池保護蓋,其中,所述電池保護蓋包括蓋板和固定于所述蓋板周側的側板,所述側板和所述蓋板之間形成一腔體,所述腔體用于收容電池,所述側板包括遠離所述蓋板的邊緣,所述側板在所述邊緣處反折,以形成反折邊,所述反折邊位于所述側板之背離所述腔體的一側。
[0006]其中,所述蓋板內(nèi)側設置雙面膠,所述雙面膠用以將所述電池粘接于所述蓋板上。
[0007]其中,所述側板內(nèi)側設置泡棉。
[0008]其中,所述蓋板為矩形板件,所述側板包括首尾相連的第一^^板、第二卡板和第三卡板,所述第一卡板相對所述第三卡板設置,所述腔體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卡板相對的缺口。
[0009]其中,所述蓋板和所述側板均采用鋼片制成。
[0010]其中,所述電池保護蓋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相對所述蓋板設置,所述底板周側可拆卸連接于所述側板。
[0011]其中,所述反折邊貼合于所述側板的外側面。
[0012]其中,所述邊緣向所述腔體外側延伸出一凸緣,所述凸緣上設置有多個螺釘孔。
[0013]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電池組件,其中,所述電池組件包括上述的任意一項所述的電池保護蓋,以及固定于所述電池保護蓋內(nèi)的電池。
[0014]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終端,其中,所述終端包括上述的電池組件,所述終端還包括信號輸出器、信號輸入器、中央處理器和殼體,所述電池組件、信號輸出器、信號輸入器和所述中央處理器均安裝于所述殼體,所述信號輸入器電連接所述中央處理器,用于接收信號,并向所述中央處理器傳遞信號,所述信號輸出器電連接所述中央處理器,用于從所述中央處理器獲得信號,并向外界輸出信號,所述中央處理器用于從所述信號輸入器獲得信號,經(jīng)信號處理后,傳遞至所述信號輸出器,所述電池為所述中央處理器、所述信號輸出器和信號輸入器提供電能。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池保護蓋,通過將所述側板遠離所述蓋板的邊緣向所述側板外側反折,從而使得所述腔體的開口端端面與內(nèi)側面平滑相接,進而使得所述電池可以順滑地裝入所述電池保護蓋的腔體內(nèi),使得所述電池得到保護,提高了所述電池保護蓋的安全性能。
【附圖說明】
[0016]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其進行詳細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池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0018]圖2是圖1的電池組件的截面示意圖;
[0019]圖3是圖2的電池組件的II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請一并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電池保護蓋100。所述電池保護蓋100包括蓋板10和固定于所述蓋板10周側的側板20,所述側板20和所述蓋板10之間形成一腔體30,所述腔體30用于收容電池1,所述側板20包括遠離所述蓋板10的邊緣21,所述側板20在所述邊緣21處反折,以形成反折邊,所述反折邊位于所述側板20之背離所述腔體30的一側。
[0022]通過將所述側板20遠離所述蓋板10的邊緣21向所述側板20外側反折,從而使得所述腔體30的開口端端面31與內(nèi)側面32平滑相接,進而使得所述電池I可以順滑地裝入所述電池保護蓋100的腔體30內(nèi),使得所述電池I得到保護,提高了所述電池保護蓋100
的安全性能。
[0023]本實施方式中,所述蓋板10與所述側板20 —體設置,所述蓋板10的外與所述電池I的外形相當,所述蓋板10蓋于所述電池I的正面。所述蓋板10的內(nèi)側形成所述腔體30的底面。所述蓋板10與所述側板20可以是經(jīng)沖壓工藝成型,也可以是經(jīng)注塑工藝成型。在其他實施方式中,所述蓋板10與所述側板20還可以是卡合連接,或焊接。
[0024]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側板20的橫截面垂直所述蓋板10的橫截面,所述側板20蓋合所述電池I的周側。所述側板20的內(nèi)側形成所述腔體30的內(nèi)側面32。所述側板20的邊緣21至所述蓋板10的距離與所述電池I的厚度相當。
[0025]本實施方式中,所述腔體30的開口端30a相對所述蓋板10設置,所述電池I從所述開口端30a裝入所述電池保護蓋100內(nèi)。由于所述側板20的邊緣21向所述腔體30的夕卜側反折,進而所述側板20的內(nèi)側面向所述腔體30的外側延伸,進而所述開口端30a的端面31與所述腔體30的內(nèi)側面32平滑相接。
[0026]進一步地,所述蓋板10內(nèi)側設置雙面膠11,所述雙面膠11用以將所述電池I粘接于所述蓋板10上。通過在所述蓋板10的內(nèi)側設置所述雙面膠11,實現(xiàn)將所述電池I固定于所述電池保護蓋100內(nèi),從而防止所述電池I在所述電池保護蓋100內(nèi)滑動,進而保護了所述電池I外壁,提高了所述電池保護蓋100的安全性能。
[0027]進一步地,所述側板20內(nèi)側設置泡棉22。利用所述泡棉22將所述側板20和所述電池I隔絕,一方面對所述電池I和所述側板20起到絕緣保護的作用,防止所述電池I漏電或者短路;另一方面使得所述電池I與所述側板20的碰撞得到緩沖,進而保護了所述電池I不被損壞,使得所述電池保護蓋100多方面的安全性能提高。
[0028]進一步地,所述蓋板10為矩形板件,所述側板20包括首尾相連的第一卡板(未標示)、第二卡板(未標示)和第三卡板(未標示),所述第一卡板相對所述第三卡板設置,所述腔體30設置有與所述第二卡板的缺口 30b。
[0029]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所述第三卡板均為矩形板件。所述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所述第三卡板分別對應固定于所述蓋板10的邊緣,并與所述電池I的側壁相對應。所述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所述第三卡板遠離所述蓋板10的均邊緣向所述腔體30外側反折。所述電池I的周側設有一接線端(未標示),所述缺口 30b與所述接線端相對應,方便所述電池I的接線端與電纜線相連接。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若所述電池I的接線端若設置在所述電池I背離所述蓋板10的一面上,則所述側板可以還可以包括相對所述第二卡板設置的第四卡板,所述第四卡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三卡板之間。
[0030]進一步地,所述蓋板10和所述側板20均采用鋼片制成。本實施方式中,所述蓋板10和所述側板20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