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無線通信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適用于無線局域網(wǎng)的雙頻MIMO天線。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無線局域網(wǎng)(WLAN)廣泛地應用在家庭網(wǎng)絡和公共場所網(wǎng)絡中,WLAN的常用頻段為2.4~2.4835GHz與5.15~5.825GHz頻段,因此有必要設計能同時工作在上述兩個頻段且性能良好、覆蓋面廣的天線以滿足市場需求。
多收多發(fā)(MIMO)技術可充分利用空間資源,即在發(fā)射端和接收端處使用多個發(fā)射、接收天線,來增加空間自由度、提高頻帶利用率、改善系統(tǒng)性能。MIMO技術因可有效緩解頻譜資源有限而高速數(shù)據(jù)需求無限增長的矛盾,已成為無線通信領域中的一個研究熱點。
移動通信設備小型化的趨勢要求天線也要小型化,這進一步導致MIMO天線各單元間的間距變小,隔離度變小,最終影響通信質量。
在有限的空間中,如何布置多個天線,并減小多個天線單元間的耦合強度,提高天線單元間的隔離度是提高MTMO系統(tǒng)性能的關鍵。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具有低剖面、高隔離度、低耦合、易共形等優(yōu)點的適用于無線局域網(wǎng)的雙頻MIMO天線。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一種適用于無線局域網(wǎng)的雙頻MIMO天線包括介質基板;所述的介質基板上表面印制有兩個天線陣子單元、兩條微帶饋線;所述的介質基板下表面印制有金屬接地板及T型微帶線;所述的兩個天線陣子單元結構、大小相同,且正交布置于所述的介質基板上表面。
所述的天線陣子單元與所述的微帶饋線相連接。
所述微帶饋線的寬度為3mm,長度為11mm。
所述的金屬接地板由兩塊矩形金屬片及連接所述的兩塊矩形金屬片的一條矩形微帶線組成。
所述的T型微帶線以漸變線結構與所述的矩形微帶線的中部相連接,所述的T型微帶線能增強所述的天線陣子單元間的隔離度。
所述的矩形金屬片上有矩形缺口,所述的缺口位于所述的微帶饋線的正下方。
所述的介質基板為50mm×50mm的FR-4環(huán)氧玻璃布層壓板,相對介電常數(shù)為4.4,損耗角正切為0.02,厚度為1.59mm。
所述的天線陣子單元為“山”字型和箭頭型相結合的結構,通過調整其結構尺寸可使該天線同時工作在2.4~2.4835GHz、5.15~5.825GHz的兩個無線局域網(wǎng)頻段。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種適用于無線局域網(wǎng)的雙頻MIMO天線具有低剖面、高隔離度、低耦合、易共形、便于制作等諸多優(yōu)點,因此適用于當今的MIMO無線通信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反射系數(shù)(S11)的曲線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傳輸系數(shù)(S21)的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天線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更加清晰,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天線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天線的結構示意圖,圖2、3分別為本實用新型天線的俯視圖與仰視圖。該天線包括介質基板(2),所述的介質基板上表面印制有天線陣子單元(1、5)和微帶饋線(4、7),所述的介質基板下表面印制有金屬接地板(6)和T型微帶線(3)。所述的天線陣子單元(1、5)、微帶饋線(4、7)、T型微帶線(3)和金屬接地板(6)都以介質基板的對角線成對稱分布。
本實用新型的介質基板(2)是介電常數(shù)為4.4,損耗角正切為0.02,厚度為1.59mm的FR-4環(huán)氧玻璃布層壓板,其長度為50mm,寬度為50mm;微帶饋線的寬度為3mm,長度為11mm;T型微帶線的漸變線長度為39mm。
本實用新型的天線陣子單元(1、5)是“山”字型和箭頭型相結合的結構,通過調整其結構尺寸可使天線工作在2.4~2.4835GHz、5.15~5.825GHz的兩個無線局域網(wǎng)頻段。
本實用新型的金屬接地板(6)由兩塊矩形金屬片通過一條矩形微帶線連接起來,所述的T型微帶線(3)以漸變線結構連接到所述的矩形微帶線中部。
所述的T型微帶線能增強所述的天線陣子單元間的隔離度。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天線可同時工作在2.4~2.4835GHz和5.15~5.825GHz兩個無線局域網(wǎng)頻段,并且兩個天線陣子單元之間的隔離度因所述的T型微帶線而得到顯著的提高,該天線結構簡單,易于生產(chǎn),具有低剖面、高隔離度、低耦合、易共形、便于制作等諸多優(yōu)點,因此適用于當今的MIMO無線局域網(wǎng)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