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高比能鋰離子電池的注液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75506閱讀:716來源:國知局

本發(fā)明涉及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比能鋰離子電池的注液工藝。



背景技術:

隨著鋰離子電池的廣泛應用和快速發(fā)展,市場對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容量等性能要求不斷提高。由于鋰離子電池高能量密度高容量的需求,電芯卷繞的越來越緊,電芯內(nèi)化學物質(zhì)增多、空間縮小,采用普通的注液工藝如:注液-抽真空-加壓-靜止;抽真空-注液-加壓-靜止,電解液無法順暢滲透,注液變的非常困難且耗時長,現(xiàn)在注液工序已經(jīng)成為整條生產(chǎn)線的瓶頸。為了突破瓶頸,各研究機構和電池生產(chǎn)商都在積極探索研究電池注液工藝和注液設備,但目前還是無法很好的解決高比能電池注液困難、耗時長的問題。

中國專利CN201210005054.8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注液裝置。該裝置包括注液系統(tǒng)、電芯預加熱系統(tǒng)和電解液加熱系統(tǒng)。在注液過程中,電芯和電解液加熱到一定溫度,從而降低電解液在整個浸潤過程中的粘度,實現(xiàn)快速注液的目的,但是電解液加熱到一定溫度容易分解揮發(fā),這就限制了電解液的加熱溫度,致使該裝置不能大幅度縮短注液時間。

中國專利CN101882674B公開了鋰電池注液裝置及其工藝。該工藝步驟:將放入電解液的鋰電池放置在真空罩內(nèi),抽真空,然后恢復到大氣壓,向真空罩內(nèi)注入0.03~0.05兆帕的氮氣,恢復到大氣壓,再次抽真空,恢復常壓,將鋰電池取出。該發(fā)明通過加入高壓、高純度氮氣,縮短了注液時間,但是注液時間和注液量依然不理想。

中國專利CN102299272B公開了一種電池及注液方法。該發(fā)明,在電池的端蓋上設置了安全閥孔、電池殼體下部設置了注液孔。采用從電池底部注液,從上部安全閥孔抽真空的注液方式,減少了電池內(nèi)部的氣泡,有效的縮短了注液時間,可是殼體內(nèi)部為負壓,外部是干燥氣體,殼體內(nèi)外壓差會使殼體向內(nèi)擠壓變形,導致實際電池的有效容積縮小,進而減小有效注液體積。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為解決高比能鋰離子電池注液困難、注液耗時長的問題,提出了一種高比能鋰離子電池的注液工藝。

本發(fā)明為實現(xiàn)上述目標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比能鋰離子電池的注液工藝,所述高比能鋰離子電池包括帶有注液孔的外殼和內(nèi)裝的卷芯,該注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利用高壓氣體對注液孔進行脈沖式?jīng)_擊;

(2)抽真空至真空度達到-0.07~-0.09MPa,保持30~150S;

(3)將電解液注入鋰離子電池中;

(4)對鋰離子電池進行靜置處理,靜置時間為100~600S。

所述步驟(1)中的高壓氣體為0.5~0.8MPa氮氣。

作為優(yōu)選,所述高壓氣體為0.6~0.7MPa氮氣。

所述步驟(1)中的脈沖式?jīng)_擊,脈沖次數(shù)為3~10次,脈沖時間為0.3~1S。

作為優(yōu)選,所述脈沖式?jīng)_擊,脈沖次數(shù)為5~8次,脈沖時間為0.5~0.8S。

所述步驟(1)中的高壓氣體通過壓力裝置對注液孔進行脈沖式?jīng)_擊,所述壓力裝置包括高壓氣罐、氮氣口和注液杯,氮氣口一端與高壓氣罐連接,另一端與注液杯連接,注液杯底部設有注液嘴,注液嘴與鋰離子電池的注液孔對齊,通過連續(xù)多次快速開關氮氣口對注液孔進行脈沖式?jīng)_擊。

所述壓力裝置可以是單獨的設備或集成在注液機上面。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高壓氮氣對鋰離子電池的注液孔進行脈沖式?jīng)_擊從而將正極片、隔離膜和負極片之間的靜電吸附打開,然后再抽真空注液靜置,電解液就可以順利滲透到達卷芯中部,增加電池的注液量,縮短注液下液時間,提高電池性能。該工藝徹底解決了高比能鋰離子電池注液時電解液滲透困難的問題,應用范圍廣,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壓力裝置的簡單示意圖。

圖中:1、高壓氣罐 2、氮氣口 3、注液杯 4、注液嘴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高比能鋰離子電池的注液工藝,所述高比能鋰離子電池包括帶有注液孔的外殼和內(nèi)裝的卷芯,該注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利用高壓氣體對注液孔進行脈沖式?jīng)_擊;

(2)抽真空至真空度達到-0.07~-0.09MPa,保持30~150S;

(3)將電解液注入鋰離子電池中;

(4)對鋰離子電池進行靜置處理,靜置時間為100~600S。

所述步驟(1)中的高壓氣體為0.5~0.8MPa氮氣。

作為優(yōu)選,所述高壓氣體為0.6~0.7MPa氮氣。

所述步驟(1)中的脈沖式?jīng)_擊,脈沖次數(shù)為3~10次,脈沖時間為0.3~1S。

作為優(yōu)選,所述脈沖式?jīng)_擊,脈沖次數(shù)為5~8次,脈沖時間為0.5~0.8S。

所述步驟(1)中的高壓氣體通過壓力裝置對注液孔進行脈沖式?jīng)_擊

如圖1所示,壓力裝置包括高壓氣罐(1)、氮氣口(2)和注液杯(3),氮氣口(2)一端與高壓氣罐(1)連接,另一端與注液杯(3)連接,注液杯(3)底部設有注液嘴(4),注液嘴(4)與鋰離子電池的注液孔對齊,通過連續(xù)多次快速開關氮氣口對注液孔進行脈沖式?jīng)_擊。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發(fā)明目的、技術方案及其有益技術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結合比較例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本說明書中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是為了解釋本發(fā)明,并非為了限定本發(fā)明。

下述比較例和實施例中所有物質(zhì)均為市售。

下述比較例和實施例中注液量和注液時間的測量方式:

注液量=注液后電池的重量-注液前電池的重量;

注液時間用計時器直接從注液開始記錄至注液結束所用的整個時間。

下述比較例和實施例中制得的電池按照GB/T18287進行性能測試,具體測試方法為:

(1)放電容量測試

放電容量通過電池測試柜進行放電測試得到。在20℃±5℃的條件下,以1C充電,當電池端電壓達到4.2V時,改為恒壓充電,直到充電電流等于0.01C停止充電,擱置0.5~1h,在20℃±5℃的條件下,以1C電流放電到3.0V。

(2)循環(huán)性能測試

循環(huán)性能通過充放電測試柜經(jīng)過充放電循環(huán)測試得到。在20℃±5℃的條件下,以1C充電,當電池端電壓達4.2V時,改為恒壓充電,直到充電電流等于20mA停止充電,擱置0.5~1h,然后以1C電流放電至3.0V,放電結束后,擱置0.5~1h,再進行下一個充放電循環(huán),直至連續(xù)兩次放電時間小于36min。

比較例1

對“INR18650-2600mAh”電池注液,電解液由LiPF6(1摩爾/升的濃度)和添加劑碳酸亞乙烯酯(1%)溶解在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基酯=1∶1∶1(體積比)混合溶劑中制成。設計注液量為5.6g,電池經(jīng)卷繞、裝配、干燥、測短路和稱重后開始注液,具體注液步驟:(1)將鋰離子電池放在真空室內(nèi),抽真空至真空度達到-0.085MPa,保持60S;(2)打開注液電磁閥,注入電解液;(3)進行氮氣加壓,壓力為0.04MPa,保持60S;(4)靜置960S,取出電池封口稱重。

比較例2

對“INR18650-2600mAh”電池注液,電解液由LiPF6(1摩爾/升的濃度)和添加劑碳酸亞乙烯酯(1%)溶解在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基酯=1∶1∶1(體積比)混合溶劑中制成。設計注液量為5.6g,電池經(jīng)卷繞、裝配、干燥、測短路和稱重后開始注液,具體注液步驟:(1)將鋰離子電池放在真空室內(nèi),抽真空至真空度達到-0.085MPa,保持60S;(2)打開注液電磁閥,注入電解液;(3)進行氮氣加壓,壓力為0.04MPa,保持60S;(4)靜置240S,取出電池封口稱重。

實施例1

對“INR18650-2600mAh”電池注液,電解液由LiPF6(1摩爾/升的濃度)和添加劑碳酸亞乙烯酯(1%)溶解在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基酯=1∶1∶1(體積比)混合溶劑中制成。設計注液量5.6g,電池經(jīng)卷繞、裝配、干燥、測短路和稱重后開始注液,具體注液步驟:(1)連續(xù)7次快速開關氮氣口,每次氮氣口打開時間為0.7S,氮氣(0.65MPa)進入注液杯,高壓氮氣通過注液嘴對注液孔進行脈沖式?jīng)_擊,脈沖次數(shù)為7次,脈沖時間為0.7S;(2)抽真空至真空度達到-0.085MPa,保持60S;(3)打開注液電磁閥,注入電解液;(4)靜置240S,取出電池封口稱重。

實施例2

對“INR18650-2600mAh”電池注液,電解液由LiPF6(1摩爾/升的濃度)和添加劑碳酸亞乙烯酯(1%)溶解在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基酯=1∶1∶1(體積比)混合溶劑中制成。設計注液量5.6g,電池經(jīng)卷繞、裝配、干燥、測短路和稱重后開始注液,具體注液步驟:(1)連續(xù)7次快速開關氮氣口,每次氮氣口打開時間為0.7S,氮氣(0.5MPa)進入注液杯,高壓氮氣通過注液嘴對注液孔進行脈沖式?jīng)_擊,脈沖次數(shù)為7次,脈沖時間為0.7S;(2)抽真空至真空度達到-0.085MPa,保持60S;(3)打開注液電磁閥,注入電解液;(4)靜置240S,取出電池封口稱重。

實施例3

對“INR18650-2600mAh”電池注液,電解液由LiPF6(1摩爾/升的濃度)和添加劑碳酸亞乙烯酯(1%)溶解在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基酯=1∶1∶1(體積比)混合溶劑中制成。設計注液量5.6g,電池經(jīng)卷繞、裝配、干燥、測短路和稱重后開始注液,具體注液步驟:(1)連續(xù)7次快速開關氮氣口,每次氮氣口打開時間為0.7S,氮氣(0.6MPa)進入注液杯,高壓氮氣通過注液嘴對注液孔進行脈沖式?jīng)_擊,脈沖次數(shù)為7次,脈沖時間為0.7S;(2)抽真空至真空度達到-0.085MPa,保持60S;(3)打開注液電磁閥,注入電解液;(4)靜置240S,取出電池封口稱重。

實施例4

對“INR18650-2600mAh”電池注液,電解液由LiPF6(1摩爾/升的濃度)和添加劑碳酸亞乙烯酯(1%)溶解在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基酯=1∶1∶1(體積比)混合溶劑中制成。設計注液量5.6g,電池經(jīng)卷繞、裝配、干燥、測短路和稱重后開始注液,具體注液步驟:(1)連續(xù)7次快速開關氮氣口,每次氮氣口打開時間為0.7S,氮氣(0.7MPa)進入注液杯,高壓氮氣通過注液嘴對注液孔進行脈沖式?jīng)_擊,脈沖次數(shù)為7次,脈沖時間為0.7S;(2)抽真空至真空度達到-0.085MPa,保持60S;(3)打開注液電磁閥,注入電解液;(4)靜置240S,取出電池封口稱重。

實施例5

對“INR18650-2600mAh”電池注液,電解液由LiPF6(1摩爾/升的濃度)和添加劑碳酸亞乙烯酯(1%)溶解在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基酯=1∶1∶1(體積比)混合溶劑中制成。設計注液量5.6g,電池經(jīng)卷繞、裝配、干燥、測短路和稱重后開始注液,具體注液步驟:(1)連續(xù)7次快速開關氮氣口,每次氮氣口打開時間為0.7S,氮氣(0.8MPa)進入注液杯,高壓氮氣通過注液嘴對注液孔進行脈沖式?jīng)_擊,脈沖次數(shù)為7次,脈沖時間為0.7S;(2)抽真空至真空度達到-0.085MPa,保持60S;(3)打開注液電磁閥,注入電解液;(4)靜置240S,取出電池封口稱重。

實施例6

對“INR18650-2600mAh”電池注液,電解液由LiPF6(1摩爾/升的濃度)和添加劑碳酸亞乙烯酯(1%)溶解在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基酯=1∶1∶1(體積比)混合溶劑中制成。設計注液量5.6g,電池經(jīng)卷繞、裝配、干燥、測短路和稱重后開始注液,具體注液步驟:(1)連續(xù)4次快速開關氮氣口,每次氮氣口打開時間為0.7S,氮氣(0.65MPa)進入注液杯,高壓氮氣通過注液嘴對注液孔進行脈沖式?jīng)_擊,脈沖次數(shù)為4次,脈沖時間為0.7S;(2)抽真空至真空度達到-0.085MPa,保持60S;(3)打開注液電磁閥,注入電解液;(4)靜置240S,取出電池封口稱重。

實施例7

對“INR18650-2600mAh”電池注液,電解液由LiPF6(1摩爾/升的濃度)和添加劑碳酸亞乙烯酯(1%)溶解在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基酯=1∶1∶1(體積比)混合溶劑中制成。設計注液量5.6g,電池經(jīng)卷繞、裝配、干燥、測短路和稱重后開始注液,具體注液步驟:(1)連續(xù)6次快速開關氮氣口,每次氮氣口打開時間為0.7S,氮氣(0.65MPa)進入注液杯,高壓氮氣通過注液嘴對注液孔進行脈沖式?jīng)_擊,脈沖次數(shù)為6次,脈沖時間為0.7S;(2)抽真空至真空度達到-0.085MPa,保持60S;(3)打開注液電磁閥,注入電解液;(4)靜置240S,取出電池封口稱重。

實施例8

對“INR18650-2600mAh”電池注液,電解液由LiPF6(1摩爾/升的濃度)和添加劑碳酸亞乙烯酯(1%)溶解在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基酯=1∶1∶1(體積比)混合溶劑中制成。設計注液量5.6g,電池經(jīng)卷繞、裝配、干燥、測短路和稱重后開始注液,具體注液步驟:(1)連續(xù)10次快速開關氮氣口,每次氮氣口打開時間為0.7S,氮氣(0.65MPa)進入注液杯,高壓氮氣通過注液嘴對注液孔進行脈沖式?jīng)_擊,脈沖次數(shù)為10次,脈沖時間為0.7S;(2)抽真空至真空度達到-0.085MPa,保持60S;(3)打開注液電磁閥,注入電解液;(4)靜置240S,取出電池封口稱重。

實施例9

對“INR18650-2600mAh”電池注液,電解液由LiPF6(1摩爾/升的濃度)和添加劑碳酸亞乙烯酯(1%)溶解在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基酯=1∶1∶1(體積比)混合溶劑中制成。設計注液量5.6g,電池經(jīng)卷繞、裝配、干燥、測短路和稱重后開始注液,具體注液步驟:(1)連續(xù)7次快速開關氮氣口,每次氮氣口打開時間為0.4S,氮氣(0.65MPa)進入注液杯,高壓氮氣通過注液嘴對注液孔進行脈沖式?jīng)_擊,脈沖次數(shù)為7次,脈沖時間為0.4S;(2)抽真空至真空度達到-0.085MPa,保持60S;(3)打開注液電磁閥,注入電解液;(4)靜置240S,取出電池封口稱重。

實施例10

對“INR18650-2600mAh”電池注液,電解液由LiPF6(1摩爾/升的濃度)和添加劑碳酸亞乙烯酯(1%)溶解在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基酯=1∶1∶1(體積比)混合溶劑中制成。設計注液量5.6g,電池經(jīng)卷繞、裝配、干燥、測短路和稱重后開始注液,具體注液步驟:(1)連續(xù)7次快速開關氮氣口,每次氮氣口打開時間為0.6S,氮氣(0.65MPa)進入注液杯,高壓氮氣通過注液嘴對注液孔進行脈沖式?jīng)_擊,脈沖次數(shù)為7次,脈沖時間為0.6S;(2)抽真空至真空度達到-0.085MPa,保持60S;(3)打開注液電磁閥,注入電解液;(4)靜置240S,取出電池封口稱重。

實施例11

對“INR18650-2600mAh”電池注液,電解液由LiPF6(1摩爾/升的濃度)和添加劑碳酸亞乙烯酯(1%)溶解在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基酯=1∶1∶1(體積比)混合溶劑中制成。設計注液量5.6g,電池經(jīng)卷繞、裝配、干燥、測短路和稱重后開始注液,具體注液步驟:(1)連續(xù)7次快速開關氮氣口,每次氮氣口打開時間為1S,氮氣(0.65MPa)進入注液杯,高壓氮氣通過注液嘴對注液孔進行脈沖式?jīng)_擊,脈沖次數(shù)為7次,脈沖時間為1S;(2)抽真空至真空度達到-0.085MPa,保持60S;(3)打開注液電磁閥,注入電解液;(4)靜置240S,取出電池封口稱重。

記錄比較例1、2和實施例1至11中的注液時間和注液量,測試比較例1、2和實施例1至11制得的電池放電性能和循環(huán)壽命,結果如表1。

表1.本發(fā)明注液工藝與常規(guī)注液方式比較

從表1可以看,采用本發(fā)明注液工藝注液時注液量增多,注液時間縮短,電池的放電容量和循環(huán)性能得到了改善。從上述比較例1和實施例1至11可以看出,采用本發(fā)明注液時電解液注入量明顯增多,而且注液時間也顯著縮短,放電容量可增加10mAh以上,循環(huán)性能也有改善,這是由于本發(fā)明在抽真空注液前,對電池進行了脈沖式?jīng)_擊,使得極片之間的靜電吸附打開,有利于電解液順利滲透到達卷芯中部,增加電池的注液量,縮短注液時間,提高電池的放電容量和循環(huán)性能;從比較例2和實施例1至11可以看出,靜置時間均為240S注液后加壓的注液量還不到脈沖式?jīng)_擊時注液量的一半,由于注液量太少,電池的放電容量和循環(huán)性能非常差;從實施例1至5可以看出,氮氣壓力為0.6~0.7MPa時注液量、注液時間、放電容量和循環(huán)壽命優(yōu)于氮氣壓力為0.5~0.8MPa;從實施例1、6、7和8可以看出,脈沖次數(shù)為5~8次時注液量、注液時間、放電容量和循環(huán)壽命優(yōu)于脈沖次數(shù)為3~10次;從實施例1、9、10和11可以看出,脈沖時間為0.5~0.8S時注液量、注液時間、放電容量和循環(huán)壽命優(yōu)于脈沖時間為0.3~1S。

比較例3

對“INR18650-2600mAh”電池注液,電解液由LiPF6(1摩爾/升的濃度)和添加劑碳酸亞乙烯酯(1%)溶解在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基酯=1∶1∶1(體積比)混合溶劑中制成。設計注液量5.6g,電池經(jīng)卷繞、裝配、干燥、測短路和稱重后開始注液,具體注液步驟:(1)打開氮氣口,氮氣(0.65MPa)進入注液杯,高壓氮氣通過注液嘴對注液孔進行連續(xù)加壓,加壓時間為4.9S;(2)抽真空至真空度達到-0.085MPa,保持70S;(3)打開注液電磁閥,注入電解液;(4)靜置900S,取出電池封口稱重。

比較例4

對“INR18650-2600mAh”電池注液,電解液由LiPF6(1摩爾/升的濃度)和添加劑碳酸亞乙烯酯(1%)溶解在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基酯=1∶1∶1(體積比)混合溶劑中制成。設計注液量5.6g,電池經(jīng)卷繞、裝配、干燥、測短路和稱重后開始注液,具體注液步驟:(1)打開氮氣口,氮氣(0.65MPa)進入注液杯,高壓氮氣通過注液嘴對注液孔進行連續(xù)加壓,加壓時間為4.9S;(2)抽真空至真空度達到-0.085MPa,保持70S;(3)打開注液電磁閥,注入電解液;(4)靜置260S,取出電池封口稱重。

實施例12

對“INR18650-2600mAh”電池注液,電解液由LiPF6(1摩爾/升的濃度)和添加劑碳酸亞乙烯酯(1%)溶解在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基乙基酯=1∶1∶1(體積比)混合溶劑中制成。設計注液量5.6g,電池經(jīng)卷繞、裝配、干燥、測短路和稱重后開始注液,具體注液步驟:(1)連續(xù)7次快速開關氮氣口,每次氮氣口打開時間為0.7S,氮氣(0.65MPa)進入注液杯,高壓氮氣通過注液嘴對注液孔進行脈沖式?jīng)_擊,脈沖次數(shù)為7次,脈沖時間為0.7S;(2)抽真空至真空度達到-0.085MPa,保持70S;(3)打開注液電磁閥,注入電解液;(4)靜置260S,取出電池封口稱重。

記錄上述比較例3、4和實施例12中的注液時間和注液量,測試上述比較例3、4和實施例12制得的電池放電性能和循環(huán)壽命,結果如表2。

表2.脈沖式?jīng)_擊與連續(xù)加壓比較

從上述比較例3和實施例12可看出,采用本發(fā)明注液時注液量遠遠多于連續(xù)加壓后注液時的注液量,而且也極大的縮短了注液時間,放電容量和循環(huán)性能都有所改善,這是由于比較例3雖然在抽真空注液前對電池進行了高壓沖擊,但是采用的是連接加壓,并不能有效的將極片之間的靜電吸附打開;從比較例4和實施例12可看出,靜置時間均為260S連續(xù)加壓時注液量還不到脈沖式?jīng)_擊時注液量的一半,由于注液量太少,電池的放電容量和循環(huán)性能非常差。

根據(jù)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發(fā)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能夠?qū)ι鲜鰧嵤┓绞竭M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凡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基礎上所作出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替換或變型均屬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發(fā)明構成任何的限制。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