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旋轉操作部件以及電子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259157閱讀:249來源:國知局
旋轉操作部件以及電子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無論與旋轉型電子部件之間的軸錯位發(fā)生在哪個方向上,都能夠通過充分的變形力來吸收軸錯位的旋轉操作部件。制作旋轉操作部件(1),該旋轉操作部件(1)是通過具有彈性的樹脂使具有扭轉用孔(120)的操作部(12)、基部(11)及連接兩者的軸部(10)一體成形而成的,并且將上述基部(11)固定在旋轉型電子部件(3)上。軸部(10)包括圍繞該軸部(10)的旋轉軸卷繞的螺旋狀彈簧(100),并且通過上述螺旋狀彈簧(100)的變形來吸收與旋轉型電子部件(3)之間的軸錯位。
【專利說明】旋轉操作部件以及電子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為了使旋轉型電子部件的轉動部旋轉而安裝在該轉動部的旋轉操作部件以及具有這些部件的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0002]旋轉型電子部件指,設定狀態(tài)隨著在部件主體上設置的轉動部的旋轉角度而變動的部件,作為具體例,能夠舉出可變電阻器、可變電容器、旋轉開關等。在內部組裝有這種部件的電子設備中,在轉動部上安裝旋轉操作部件,并且通過向該旋轉操作部件施加旋轉力的方法來使轉動部旋轉。
[0003]圖7示出了將旋轉型電子設備作為200,將旋轉操作部件作為500,并導入了這些部件200、500的電子設備的以往的結構例。
[0004]在圖中,300是電子設備的箱體,并且在該箱體的內部配置有電路基板400。旋轉型電子設備200固定在電路基板400的預先設定的部位,并且與該基板400的電路圖案電連接。另外,在箱體300的處于旋轉型電子部件200的上方的部位形成有用于支撐旋轉操作部件500的安裝孔301。
[0005]在旋轉型電子設備200的主體部201的上表面的中央形成有孔部(未圖示),并且在該孔部中嵌入有在上表面具有凹部203的轉動部202。
[0006]旋轉操作部件500是具有扭轉用孔501的操作部502和軸部503連續(xù)連接而成的,并且在軸部503的頂端上設置有與轉動部202的凹部203相對應的形狀的安裝片504。
[0007]對于上述的旋轉操作部件500,經由安裝孔301將安裝片504以及軸部503插入于箱體300的內部,并將安裝片504嵌入于轉動部202的凹部203中,由此將操作部502以從箱體300的表面露出的狀態(tài)固定在轉動部202上。此外,在安裝孔301的內周緣形成有朝下的階梯部,并且在該階梯部上配置有0型環(huán)310。操作部502的底面的周緣部被箱體300的上表面支撐,其內側的部分被0型環(huán)310支撐。
[0008]當向通過上述的方法安裝的旋轉操作部件500的操作部502的扭轉用孔501中插入螺絲刀(未圖示)且使該螺絲刀旋轉時,該旋轉力從操作部502經由軸部503以及安裝片504傳遞至旋轉型電子設備200的轉動部202,從而使轉動部202和旋轉操作部件500 —體旋轉。這樣,能夠通過在箱體300的外部進行旋轉操作來設定箱體300的內部的旋轉型電子部件200。
[0009]在下述的專利文獻I中公開了與旋轉操作部件的安裝有關的與圖7所示的內容同樣的方法。
[0010]而且在專利文獻2中記載了如下的內容,S卩,在組裝有旋轉型電子部件(用于調整靈敏度的調控器)的電子設備中,在與主體箱的開口部相連接的蓋構件的內部設置旋轉型電子部件的支撐部,并在被該支撐部支撐的旋轉型電子部件上安裝旋轉操作部件,并且使支撐部與電路基板相連接,從而使旋轉型電子部件和基板電連接。
[0011]現(xiàn)有技術文獻[0012]專利文獻
[0013]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5-67505號公報
[0014]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6-85474號公報
[0015]根據(jù)專利文獻I的記載,認為能夠容易地將基板上的旋轉型電子部件和插入于主體部的旋轉操作部件連接,而實際上,由于基板相對于主體部的錯位、在基板上形成的布線圖案的錯位、旋轉型電子部件相對于基板的錯位等影響,可能在旋轉型電子部件的旋轉軸和旋轉操作部件的旋轉軸之間產生錯位。下面,將這些部件之間的旋轉軸的錯位稱為“軸錯位”。
[0016]當忽視該軸錯位而將旋轉型電子部件和旋轉操作部件連接時,連接部分和軸部被不恰當?shù)乩旎蛘弑话磯海纱伺ぞ刈兇?。因此,可能存在即使進行旋轉操作,轉動部也難以轉動的狀態(tài)。若在該狀態(tài)下繼續(xù)進行不恰當?shù)男D操作,則可能使旋轉型電子部件和旋轉操作部件損壞。
[0017]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發(fā)明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通過支撐部將旋轉型電子部件定位固定,然后通過支撐部與基板電連接或與旋轉操作部件相連接。但是,在采取這樣的方法時,部件數(shù)量和工作量增加,從而使成本變高。另外,還導致電子設備的主體的變大。
[0018]圖8是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而改進的旋轉操作部件500A的例子。
[0019]在圖8的例子中,通過與圖7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與圖7的例子相同的結構,從而省略說明且僅對變更點進行說明。該例的旋轉操作部件500A的軸部503具有短軸部505、將多個板簧以矩形連接而成的彈簧部506。認為根據(jù)該結構,即使在與旋轉型電子部件200之間產生軸錯位,也通過使彈簧部506發(fā)生變形來吸收錯位。但是,經過發(fā)明人的驗證得知,板簧相連接而成的矩形的彈簧部506雖然在沿著矩形的對角線的方向(圖中的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發(fā)生變形,但是在貫穿矩形的方向(板簧的厚度方向)上幾乎不發(fā)生變形。由于軸錯位能夠發(fā)生在任意的方向上,因此隨著方位不同而變形力有偏差的彈簧部506難以充分吸收軸錯位。

【發(fā)明內容】

[0020]本發(fā)明是著眼于上述的問題而提出的,其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論與旋轉型電子部件之間的軸錯位產生于哪個方向上,都能夠通過充分的變形力來吸收軸錯位的旋轉操作部件。
[0021]而且,本發(fā)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價格適當?shù)哪軌蛲ㄟ^導入該旋轉操作部件來容易地實施用于變更設定的旋轉操作的小型的電子設備。
[0022]本發(fā)明的旋轉操作部件經由軸部將固定在旋轉型電子部件的轉動部上的基部和具有扭轉用孔的操作部連接而成,其特征在于,軸部包括圍繞該軸部的旋轉軸卷繞的螺旋狀彈簧,并且該軸部、操作部及基部由具有彈性的樹脂一體成形。
[0023]具有上述的特征的旋轉操作部件以如下的狀態(tài)配置,S卩,相對于容置有安裝了旋轉型電子部件的基板的電子設備的主體部,將基部固定在電子部件的轉動部上,且使操作部從主體部的表面露出。當向操作部施加旋轉力時,整個旋轉操作部件與旋轉型電子部件的轉動部一起旋轉。
[0024]上述的旋轉操作部件整體由具有彈性的樹脂制作,并且軸部包括螺旋狀彈簧,因此無論與旋轉型電子部件之間的軸錯位產生于哪個方向上,都使螺旋狀彈簧產生與上述軸錯位的方向和錯位量相對應的變形,從而能夠在軸部內吸收錯位。因此,一邊防止向部件之間的連接部分或軸部施加不恰當?shù)牧?,一邊用框體的表面穩(wěn)定地支撐操作部,從而能夠將基部牢固地固定在旋轉型電子部件的轉動部上。
[0025]另外,包括螺旋狀彈簧的整個部件由具有彈性的樹脂一體成形,因此能夠提高整個部件的強度,并且能夠容易制作。
[0026]在上述的旋轉操作部件的一個實施方式中,軸部包括卷繞方向相反的一對螺旋狀彈簧和被各螺旋狀彈簧夾持且將兩者連接的連接部。例如,在操作部一側配置有向右卷繞的螺旋狀彈簧的情況下,經由連接部與上述彈簧相連接的另一側的螺旋狀彈簧為向左卷繞。
[0027]根據(jù)上述的結構,在旋轉操作部件的基部固定在旋轉型電子部件的轉動部時,即使軸部的螺旋狀彈簧稍微收縮而產生沿著其卷繞方向的旋轉力,也在連接部中抵消各彈簧中的旋轉力,從而能夠防止向旋轉型電子部件的轉動部傳播旋轉力。因此,能夠防止轉動部處于從初始狀態(tài)旋轉的狀態(tài)而旋轉操作調整的范圍被縮小的情況。
[0028]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連接部是將軸部的軸向作為長度方向的柱狀體,并且一對螺旋狀彈簧隔著連接部形成為同等的長度,這樣包括螺旋狀彈簧以及柱狀體的軸部的結構變得簡單,因此旋轉操作部件的成形變得容易。另外,能夠提高連接部的變形力,因此能夠提高應對軸錯位的應對性。
[0029]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旋轉操作部件,無論與旋轉型電子部件之間的軸錯位產生于哪個方向上,都能夠通過螺旋狀彈簧的變形來在軸部內吸收軸錯位。因此,相對于旋轉操作的扭矩變弱,從而能夠容易地使旋轉型電子部件的轉動部旋轉,并能夠防止部件損壞。
[0030]另外,根據(jù)導入了上述的旋轉操作部件的電子設備,減少部件數(shù)量和組裝的工作量,并且能夠實現(xiàn)設備主體的小型化。因此,能夠提供價格適當?shù)挠糜谧兏O定的操作容易的小型的電子設備。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1]圖1是示出應用了本發(fā)明的光電傳感器的內部結構的立體圖。
[0032]圖2是從斜下方觀察基本形的旋轉操作部件的立體圖。
[0033]圖3A、圖3B是基本形的旋轉操作部件的側視圖以及立體圖。
[0034]圖4A是將基本形的旋轉操作部件的操作部與周圍的箱構件一起表示的俯視圖,圖4B是操作部、支撐軸以及周圍的箱構件的縱向剖視圖。
[0035]圖5A、圖5B是第二實施例的旋轉操作部件的側視圖以及立體圖。
[0036]圖6A、圖6B是第三實施例的旋轉操作部件的側視圖以及立體圖。
[0037]圖7是示出導入有旋轉型電子部件以及旋轉操作部件的電子設備的以往的例子的剖視圖。
[0038]圖8是示出導入有旋轉型電子部件以及旋轉操作部件的電子設備的另外的以往的例子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0039]圖1示出作為應用了本發(fā)明的電子設備的一例的光電傳感器的內部結構。
[0040]該實施例的光電傳感器是投光部以及受光部形成一體的反射型的傳感器,在前后開口的長條狀的箱體2的內部組裝有用于支撐光學系統(tǒng)和基板的支架6。箱體2的前端的開口部被具有透光性的蓋式透鏡(cover lens)(未圖示)堵塞,后端的開口部被具有連接器的蓋體(未圖示)堵塞。
[0041]支架6是在透鏡支架60的后方一體設置有基板支撐部62的樹脂成形品。透鏡支架60的內部的空間被壁部61分為兩個部分,一側成為投光用的導光路,另一側成為受光用的導光路。在各導光路的前端部分別安裝有投光用或者受光用的透鏡7。
[0042]在透鏡支架60的后端部設置有具有投光窗以及受光窗的遮光板(未圖示),并且在該遮光板的背后安裝有用于支撐投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的基板4。投光元件及投光窗與投光用的導光路相對應,受光元件及受光窗與受光用的導光路相對應。
[0043]基板支撐部62沿著箱體2的底面延伸設置,并且在該基板支撐部62上安裝有電路基板5。在電路基板5上形成有與投光處理以及受光處理有關的電路圖案,并且安裝可變電阻器3作為旋轉型電子部件。在電路基板5上也安裝有除了可變電阻器3之外的部件,但是在圖1中省略圖示。
[0044]該實施例的可變電阻器3是具有如下結構的部件,S卩,在中央具有孔部(未圖示)的立方體形狀的主體部30的孔部嵌入有轉動部31。在轉動部31的上表面形成有槽狀的凹部32。
[0045]在該實施例中,利用電阻隨著轉動部31的旋轉角度而變動的結構,使可變電阻器3與投光用或者受光用的處理電路電連接,從而能夠手動調整投光量或者受光信號的增益(gain)。為了進行該調整操作,在轉動部31上固定有下面敘述的旋轉操作部件I。
[0046]在該實施例中使用的旋轉操作部件I是將具有彈性的樹脂作為材料的成形品。圖2是示出從斜下方觀察該旋轉操作部件I的狀態(tài)的立體圖。圖3A示出了從正面的一側觀察在可變電阻器3上安裝的旋轉操作部件I的狀態(tài),圖3B示出了將觀察點變更為圖3A的左斜前方來觀察旋轉操作部件I的狀態(tài)。
[0047]此外,在圖3A、3B中,將沿著可變電阻器3的主體30的一邊的方向設為寬度方向,將沿著寬度方向的軸設為X軸,將沿著縱深方向的軸設為Y軸,將沿著高度方向的軸設為Z軸。在后述的圖5A、圖5B、圖6A、圖6B的例子中也同樣。
[0048]本實施例的旋轉操作部件I是具有通過軸部10將圓盤狀的基部11和大于基部11的圓盤狀的操作部12相連接的結構的樹脂成型品。
[0049]在基部11的底面上設置有能夠與轉動部31的凹部32卡合的突條110。在操作部12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扭轉用孔120,并且在端緣的一處設置有隔著大致半圓形的切口部123分為兩叉的突起121。在該突起121的頂端部形成有朝下的鉤部122。扭轉用孔120呈“ + ”形,并具有到達至軸部10的上端位置的深度。
[0050]軸部10具有如下的結構,即,與操作部12相連接的支撐軸101和與基部11相連接的短軸102隔著螺旋狀彈簧100連續(xù)連接。支撐軸101形成為如下的形狀,即,將直徑比基部11的直徑稍大的圓柱體,在周面的處于相向關系的兩處,分別從中間位置到底部挖去,并且在各凹部103、103的下方設置有向斜上方突出的突出片104、104。短軸102是上端面傾斜的大致圓柱體,并且短軸102的下端面與基部11的中心部相接合。[0051]螺旋狀彈簧100通過具有彈性的樹脂與其它部位一體成形,并且以寬的螺距在軸部10的旋轉軸的周圍大致卷繞兩圈。另外,以使卷繞部的內側在旋轉軸的附近包圍旋轉軸且卷繞部的外側與支撐軸101和基部11的外緣部大致對應的方式,將彈簧的寬度設定得寬。螺旋狀彈簧100的上端經由短的連接軸105與支撐軸101的中心相連接。另外,雖然在圖2和圖3A、圖3B中不明確,但是螺旋狀彈簧100的下端和短軸102的上端面連續(xù)地相連接而形成一個面。
[0052]圖4是將圖4A和圖4B上下對應來表示的圖,其中,上述圖4A是將旋轉操作部件I的操作部12的上表面與周圍的箱構件(箱體的一部分)一起表示的俯視圖,上述圖4B是包括操作部12、支撐軸101以及周圍的箱構件的范圍的縱向剖視圖。
[0053]在該實施例的箱體2的處于可變電阻器3的上方的部位形成有貫通厚度部分的安裝孔20。在安裝孔20的內周緣上形成有朝下的階梯部21,而且在該階梯部21的外側形成有引導槽22。階梯部21的深度與操作部12的周緣的厚度一致,從安裝孔20的中心部到引導槽22的距離與從操作部12的中心部到突起121的距離相吻合,引導槽22的深度與鉤部122的長度相吻合。而且,在安裝孔20的內底部也設置有朝內的階梯部23。
[0054]此外,階梯部21、23設置為沿著安裝孔20的整周,但是根據(jù)可變電阻器3的轉動部31的能夠轉動的范圍來限定引導槽22的形成范圍。在箱體2的上表面上,在引導槽22的一端部的附近標有“ + ”標記25,在另一端部的附近標有標記26。這些標記25、26表示調整的方向。另外,在引導槽22內的5個部位分別標有沿著安裝孔20的直徑方向的線狀的刻度標記24。操作部121的兩叉突起121的切口部123發(fā)揮在該突起121與刻度標記24進行對位的情況下對刻度標記24進行顯示的顯示窗的功能。
[0055]在安裝圖2至圖4A圖4B所示的旋轉操作部件I時,將基部11以及軸部10經由安裝孔20插入于箱體2的內部,并進行按壓,直到基部11的突條110嵌入于可變電阻器3的轉動部31的凹部32為止。在進行該安裝時,在支撐軸101的周面的上端部安裝有0型環(huán)8。支撐軸101的底部的突出片104、104在插入時發(fā)生變形而通過安裝孔20,但是在安裝后位于階梯部23的下方來發(fā)揮防脫落的功能。
[0056]如圖4B所示,安裝后的旋轉操作部件I以如下的狀態(tài)被箱體2支撐,S卩,操作部12的底面的周緣部與階梯部21相抵接,其內側的部分與0型環(huán)8相接觸,并且突起121的鉤部122卡合在引導槽22上。當向操作部12施加旋轉力時,鉤部122沿著引導槽22被引導,因此在能夠通過該引導槽22使鉤部122移動的范圍內,能夠使旋轉操作部件I與轉動部31 —起旋轉。
[0057]上述的旋轉操作部件I的軸部10的長度設定為,比從安裝孔20的底部到可變電阻器3的轉動部31為止的距離稍短。因此,結束安裝旋轉操作部件I時的螺旋狀彈簧100處于稍微收縮的狀態(tài)。通過該螺旋狀彈簧100以及0型環(huán)8的作用力、突起121的鉤部122向引導槽22進行的卡合,能夠使操作部12的相對于箱體2的姿勢穩(wěn)定。
[0058]外緣與支撐軸101和基部11對應并卷繞將近兩圈而形成的螺旋狀彈簧100,在XY平面內的任一方向上都具有充分的變形力,因此無論與下方的可變電阻器3之間的軸錯位產生在哪個方向上,也都能夠使螺旋狀彈簧100按照該軸錯位的方向以及錯位量來發(fā)生變形。而且,螺旋狀彈簧100的上下的支撐軸101和短軸102也具有彈性,因此即使由于螺旋狀彈簧100的變形而稍微被拉伸或按壓,也能夠與該力相對應地發(fā)生變形來承受該力。因此,能夠在軸部10上吸收可變電阻器3的軸錯位,從而能夠防止向可變電阻器3的轉動部31和旋轉操作部件I的基部11之間的連接部分或軸部10施加因軸錯位而產生的不恰當?shù)睦炝桶磯毫Φ那闆r。另外,螺旋狀彈簧100的卷繞部的螺距設定得寬,因此也能夠確保高度方向(z軸方向)上的變形力,從而能夠應對與可變電阻器3之間的距離的偏差。
[0059]因此,在向安裝后的旋轉操作部件I的操作部12的扭轉用孔120插入螺絲刀(未圖示)來施加旋轉力時,該旋轉力從操作部12經由軸部10傳遞至基部11以及轉動部31,從而能夠使轉動部31平滑地旋轉。由此,能夠使調整操作變得容易,并且能夠防止部件1、3損壞。另外,不必設置用于防止軸錯位的另外的部件,因此不必增加成本和工作量,而能夠以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進行安裝。另外,能夠使傳感器實現(xiàn)小型化。
[0060]下面,將上述圖2至圖4B所示的旋轉操作部件I作為基本形,在圖5A圖5B以及圖6A、圖6B中示出了變形例的旋轉操作部件1P、1Q。
[0061]在圖5A、圖5B、圖6A、圖6B中,也與圖3A、圖3B同樣,將旋轉操作部件1P、1Q的側視圖和立體圖左右排列來表示,并且對于與基本形相同或者對應的結構,標注與圖2至圖4B所示的附圖標記相同的附圖標記。
[0062]在基本形的旋轉操作部件I中,為了使操作部12的姿勢穩(wěn)定,以使螺旋狀彈簧100稍微收縮的方式施加按壓力來安裝,但是此時產生沿著螺旋狀彈簧100的卷繞方向的旋轉,并且該旋轉傳播至可變電阻器3的轉動部31,由此轉動部31可能進行旋轉。那樣,可變電阻器3的轉動部31處于從初始階段稍微旋轉的狀態(tài),因此能夠通過旋轉操作調整的范圍被縮小。
[0063]鑒于上述的問題,在圖5A、圖5B的第二實施例的旋轉操作部件IP的軸部10上包括如下結構的彈簧構件,即,將卷繞方向相反的一對螺旋狀彈簧IOOaUOOb經由連接部IOOc連續(xù)地連接。圖中,上方的螺旋狀彈簧IOOa被設定為向右卷繞,下方的螺旋狀彈簧IOOb被設定為向左卷繞。螺旋狀彈簧IOOaUOOb都具有大致一圈的長度,卷繞部的內側在軸部10的旋轉軸的附近包圍軸部10的旋轉軸,而卷繞部的外側與支撐軸101和基部11的外緣部相對應。另外,螺旋狀彈簧IOOa和IOOb形成為,大致以連接部IOOc線對稱的形狀。
[0064]連接部IOOc的上下的端面分別形成為,與螺旋狀彈簧100a、IOOb連續(xù)地連接的傾斜面。另外,調整連接部IOOc的長度和連接部IOOc與各彈簧100a、IOOb之間的連接位置,以使彈簧IOOaUOOb彼此不接觸,并在彈簧IOOaUOOb之間產生一些間隙。
[0065]此外,在該第二實施例的旋轉操作部件IP中,支撐軸101的凹部103和突出片104b設置于與基本形大致錯開90度的位置。另外,短軸102的上表面也改變了傾斜的方向,以便與向左卷繞的螺旋狀彈簧IOOb卷繞部分相連接。
[0066]根據(jù)上述的結構,在各螺旋狀彈簧100a、IOOb借助安裝時的按壓力而收縮時,在上方的螺旋狀彈簧IOOa上產生向右方的旋轉力,相反在下方的螺旋狀彈簧IOOb上產生向左方的旋轉力。各彈簧IOOaUOOb的長度大致相同,因此能夠在兩者之間的連接部IOOc抵消兩者的旋轉力。由此,能夠防止可變電阻器3的轉動部31旋轉,從而能夠充分有效利用能夠調整的范圍。
[0067]在圖6A、圖6B所示的第三實施例的旋轉操作部件IQ中,與旋轉操作部件IP同樣,將卷繞方向相反的一對螺旋狀彈簧IOOaUOOb經由連接部IOOd連續(xù)地連接的結構的連接體導入至軸部10中。該實施例的連接部IOOd呈大致圓柱狀,其長度方向與軸部10的軸向一致,而上下的端面分別以與螺旋狀彈簧100a、100b連續(xù)地連接的方式傾斜。
[0068]螺旋狀彈簧100a、100b,與第二實施例同樣,具有大致一圈的長度,并且設定成具有大致以連接部IOOd線對稱的形狀。支撐軸101與基本形相同,但是螺旋狀彈簧IOOa和支撐軸101經由比圖3A圖3B的連接軸105稍粗的連接軸106相連接。螺旋狀彈簧IOOb與基部11也經由與連接軸106大致相同形狀的連接軸107相連接。
[0069]在第三實施例的旋轉操作部件IQ中,也能夠在連接部IOOd中抵消各螺旋狀彈簧IOOaUOOb收縮時產生的旋轉力,因此防止可變電阻器3的轉動部31旋轉,從而能夠充分有效利用能夠調整的范圍。
[0070]而且,在該旋轉操作部件IQ中,在螺旋狀彈簧IOOaUOOb之間確保充分的間隔,并且連接部IOOd的形狀變得簡單,因此容易成形。另外,使連接部IOOd形成為柱狀體,從而使連接部IOOd的變形力也提高,因此在發(fā)生軸錯位時,能夠使連接部IOOd也與螺旋狀彈簧IOOaUOOb 一起發(fā)生變形,從而能夠提高應對軸錯位的應對性。
[0071]上面所示的基本形的旋轉操作部件I以及變形例的旋轉操作部件1P、1Q并不限定于可變電阻器3,也能夠適用于可變電容器、旋轉開關等其它旋轉型電子部件上。另外,導入有這些部件的電子設備并不限定于光電傳感器,而在其它類型的傳感器和除了傳感器之外的電子設備上也能夠導入同樣的結構。
【權利要求】
1.一種旋轉操作部件,經由軸部將固定在旋轉型電子部件的轉動部上的基部和具有扭轉用孔的操作部連接而成,其特征在于, 上述軸部包括圍繞上述軸部的旋轉軸卷繞的螺旋狀彈簧,并且該軸部、上述操作部及上述基部由具有彈性的樹脂一體成形。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操作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軸部包括卷繞方向相反的一對螺旋狀彈簧和被各螺旋狀彈簧夾持且將兩者連接的連接部。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轉操作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連接部是將軸部的軸向作為長度方向的柱狀體,并且上述一對螺旋狀彈簧隔著柱狀體形成為同等的長度。
4.一種電子設備,安裝有旋轉型電子部件的基板容置于主體部的內部,并且在經由軸部將具有扭轉用孔的操作部和基部連接而成的旋轉操作部件中,上述基部固定在上述電子部件的轉動部上,操作部從上述主體部的表面露出,其特征在于, 上述旋轉操作部件的上述軸部包括圍繞上述軸部的旋轉軸卷繞的螺旋狀彈簧,并且該軸部、上述操作部及上述基部由具有彈性的樹脂一體成形。
【文檔編號】H01C10/00GK103489552SQ201310225274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6月7日
【發(fā)明者】水崎纮行, 山田勝, 奧濃基晴 申請人:歐姆龍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