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方法以及計算機可讀的記錄介質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涉及一種無線緊急鈴,就設置于學校以及校區(qū)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而言,其可包括至少一個無線緊急鈴,所述無線緊急鈴執(zhí)行如下步驟:在發(fā)生緊急狀況時,對舉報人按壓所設置的按鈕進而生成的輸入信號進行接收的步驟;生成緊急鈴信號,并向至少一個呼叫器以及接收器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反復發(fā)送,并且通過所設置的揚聲器將預先存儲的警報音輸出至外部的步驟;生成緊急鈴音頻信號并發(fā)送至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以及所述接收器的步驟;生成表示所述緊急鈴音頻信號發(fā)送已結束的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從而發(fā)送至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以及所述接收器的步驟;在設定時間之后,自動地將所述無線緊急鈴的操作轉換成接收模式的步驟,所述接收模式可從至少一個呼叫器接收數據;從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接收呼叫器音頻信號的步驟;判斷所述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是否存在,并在存在所述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的情況下,將所述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通過所述揚聲器輸出至外部的步驟;以及在不存在所述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的情況下,判斷是否從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已接收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并在存在所述接收的模式轉換指令信號的情況下,將操作轉換成發(fā)送模式的步驟,所述發(fā)送模式可將數據發(fā)送至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以及所述接收器。
【專利說明】
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方法以及計算機可讀的記錄介質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涉及一種無線緊急鈴,涉及一種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方法以及計算機可讀的記錄介質,例如,若在學校內以及學校周邊,發(fā)生學校暴力、應急情況等的緊急狀況,則所述無線緊急鈴可通告以及應對緊急狀況的發(fā)生。
【背景技術】
[0002]通常的安保系統(tǒng)被設置于安保性較弱的區(qū)域,以便在暴力、突發(fā)事件等的緊急狀況發(fā)生時,能夠通告以及應對。安保系統(tǒng)包括分別設置于安保性較弱的區(qū)域的攝像機,與控制攝像機的攝像機管制裝置。各個攝像機使得在安保性較弱的區(qū)域拍攝的影像實時地發(fā)送至攝像機管制裝置,并且用戶對輸出至顯示裝置的各個影像進行監(jiān)視(monitoring),從而對緊急狀況發(fā)生與否進行識別以及判斷,所述顯示裝置設置于攝像機管制裝置?;跀z像機的安保系統(tǒng)根據用戶的緊急狀況發(fā)生識別能力存在如下問題,在關于緊急狀況的應對方面消耗的時間以可變的形式進行變換。因此最近基于攝像機的安保系統(tǒng)的攝像機管制裝置以從各個攝像機發(fā)送的影像為對象,正應用于如下技術,執(zhí)行影像識別處理,從而分別對接收的影像內的客體進行檢測,并且對檢測出的各個客體間的關系與預先存儲的情況數據進行相互比較,從而自動地對緊急狀況發(fā)生與否進行判斷。但是,問題在于,若預先存儲的情況數據與檢測出的各個客體間的關系相互不一致,則攝像機管制裝置判斷緊急狀況未發(fā)生。此外,由于攝像機管制裝置以攝像機所攝像并發(fā)送的影像信號為基礎,對緊急狀況進行判別,因此無法應對在攝像機盲區(qū)發(fā)生的緊急狀況。
[0003]另外,最近學校暴力的預防措施屬于社會問題?;诂F(xiàn)有攝像機的安保系統(tǒng)無法對在攝像機盲區(qū)發(fā)生的校園暴力、突發(fā)事件等的緊急狀況進行識別。相反,在校園內安保性較弱的區(qū)域可設置有無空間限制的多個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的無線緊急鈴,從而可去除安保盲區(qū)。在緊急狀況發(fā)生時,事故當事人或識別緊急狀況的人員通過設置的緊急鈴可將緊急狀況發(fā)生與否傳播或報告給其他的人。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不同于僅以所述攝像機為基礎的安保系統(tǒng),其可立即對緊急狀況發(fā)生與否進行判斷,并且可立即應對緊急情況。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方法以及計算機可讀的記錄介質,所述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可立即識別在學校內以及學校周邊發(fā)生的緊急狀況,并且應對緊急狀況。
[0005]此外,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方法以及計算機可讀的記錄介質,所述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不僅可包括學校內,還包括到學校周邊為止的無線通信的范圍,以便能夠控制在學校內以及學校周邊發(fā)生的緊急狀況。
[0006]此外,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方法以及計算機可讀的記錄介質,所述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在緊急鈴產生緊急狀況信號時,緊急鈴與呼叫器可相互收發(fā)音頻數據。
[0007]此外,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方法以及計算機可讀的記錄介質,所述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可對呼叫器的接收等待模式狀態(tài)進行控制,從而節(jié)省呼叫器的電力消耗。
[0008]此外,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方法以及計算機可讀的記錄介質,所述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可與基于攝像機的安保系統(tǒng)進行聯(lián)動。
[0009]此外,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方法以及計算機可讀的記錄介質,所述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可去除學校內或學校周邊的安保盲區(qū)。
[0010]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涉及設置于學校以及校區(qū)(school zone)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可包括:在發(fā)生緊急狀況時,對舉報人按壓所設置的按鈕進而生成的輸入信號進行接收的步驟;生成緊急鈴信號,并向至少一個呼叫器以及接收器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反復發(fā)送,并且通過所設置的揚聲器將預先存儲的警報音輸出至外部的步驟;生成緊急鈴音頻信號并發(fā)送至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以及所述接收器的步驟;生成表示所述緊急鈴音頻信號發(fā)送已結束的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從而發(fā)送至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以及所述接收器的步驟;在設定時間之后,自動地將所述無線緊急鈴的操作轉換成接收模式的步驟,所述接收模式可從至少一個呼叫器接收數據;從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接收呼叫器音頻信號的步驟;判斷所述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是否存在,并在存在所述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的情況下,將所述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通過所述揚聲器輸出至外部的步驟;以及在不存在所述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的情況下,判斷是否從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已接收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并在存在所述接收的模式轉換指令信號的情況下,將操作轉換成發(fā)送模式的步驟,所述發(fā)送模式可將數據發(fā)送至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以及所述接收器。
[0011]所述接收輸入信號的步驟還可包括在所述緊急狀況發(fā)生時,接收輸入信號的步驟,所述輸入信號是舉報人將RF標簽附加于在所述無線緊急鈴處設置的RF讀寫器,從而生成的。
[0012]所述接收輸入信號的步驟還可包括在所述緊急狀況發(fā)生時,接收輸入信號的步驟,所述輸入信號是舉報人將NFC標簽附加于在所述無線緊急鈴處設置的NFC讀寫器,從而輸入的。
[0013]所述緊急鈴信號可包括所述RF標簽所包含的所述舉報人的識別信息以及所述NFC標簽所包含的所述舉報人的識別信息中的至少一個。
[0014]所述緊急鈴信號可生成包括預先存儲于設置于所述無線緊急鈴的存儲部的無線緊急鈴號碼信息,以便安保負責人可識別發(fā)生所述緊急狀況的區(qū)域。
[0015]所述緊急鈴音頻信號可從通過擴音器來輸入的音頻以及聲音而生成,所述擴音器設置于所述無線緊急鈴。
[0016]所述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可包括以如下形式進行指令的信息,將以所述接收模式進行操作的所述無線緊急鈴轉換成所述發(fā)送模式。
[0017]就所述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而言,所述至少一個無線緊急鈴、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以及所述接收器可使用不需要申報或許可的超高頻(UHF)頻帶中至少一個頻帶并進行相互通信。
[0018]所述超高頻頻帶可具有448MHz以上449MHz以下頻帶的范圍。
[0019]所述接收輸入信號的步驟還可包括:生成影像存儲指令信號的步驟,所述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包括表示使得通過攝像機來拍攝的影像存儲的指令的信息,所述攝像機設置于對所述輸入信號進行接收的區(qū)域;以及將所述生成的影像存儲指令信號發(fā)送至以有線或無線的形式進行連接的所述攝像機的步驟。
[0020]根據本發(fā)明的其他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涉及設置于學校以及校區(qū)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可包括至少一個呼叫器,所述呼叫器執(zhí)行如下步驟:為了從無線緊急鈴或其他的呼叫器接收數據,而進入至接收等待模式的步驟;判斷是否從所述無線緊急鈴已接收表示已發(fā)生緊急狀況的緊急鈴信號,并在接收所述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將預先存儲的警報音通過所設置的揚聲器輸出至外部的步驟;從所述無線緊急鈴接收緊急鈴音頻信號并通過所述揚聲器將其輸出至外部的步驟;判斷是否從所述無線緊急鈴已接收表示所述緊急鈴音頻信號的發(fā)送已結束的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并在接收所述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的情況下,接收表示是否發(fā)送呼叫器音頻信號的用戶的輸入信號,從而判斷是否需要發(fā)送所述呼叫器音頻信號的步驟;在需要發(fā)送所述呼叫器音頻信號的情況下,生成所述呼叫器音頻信號并發(fā)送至所述無線緊急鈴、所述其他的呼叫器以及接收器中的至少一個的步驟;以及接收表示是否接收所述緊急鈴音頻信號的用戶的輸入信號,從而判斷是否需要接收所述緊急鈴音頻信號,并在需要接收所述緊急鈴音頻信號的情況下,生成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并傳送至所述無線緊急鈴的步驟,所述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包括將所述無線緊急鈴的操作模式以從接收模式轉換成發(fā)送模式的形式進行指令的信息。
[0021]所述進入至接收等待模式的步驟還可包括: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以休眠模式進行操作的步驟;在所述設定時間結束之后,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以自動輪詢進行操作的步驟;以及反復執(zhí)行所述休眠模式與所述自動輪詢的步驟。
[0022]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還可包括:在接收所述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提取所述接收的緊急鈴信號所包括的緊急鈴號碼信息的步驟;在舉報人的識別信息包含在所述接收的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提取所述舉報人的識別信息的步驟;以及通過所設置的顯示部以安保負責人可識別的形式來顯示所述提取的緊急鈴號碼信息或所述提取的舉報人的識別信息的步驟。
[0023]通過所述顯示部進行顯示的步驟可顯示為文本、符號、圖形以及圖標中的至少一個。
[0024]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還可包括:在接收多個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按照接收的順序提取各緊急鈴號碼信息的步驟,所述各緊急鈴號碼信息包括于所述多個緊急鈴信號;生成表示所述提取的各緊急鈴號碼信息的緊急鈴號碼文本以及表示所述接收的順序的序號文本的步驟;以及以使得大小、字體以及顏色中的至少一個彼此不同的形式通過所設置的顯示部將所述生成的緊急鈴號碼文本與所述生成的序號文本同時顯示,以便安保負責人可識別的步驟。
[0025]所述用戶的輸入信號可通過按壓設置于所述呼叫器的多個按鈕中的一個而生成。
[0026]就所述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而言,至少一個所述無線緊急鈴、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以及所述接收器可使用不需要申報或許可的超高頻(UHF)頻帶中的至少一個頻帶并進行相互通信。
[0027]所述超高頻頻帶可具有448MHz以上449MHz以下頻帶的范圍。
[0028]根據本發(fā)明的其他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涉及設置于學校以及校區(qū)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可包括執(zhí)行如下步驟的接收器:若從至少一個無線緊急鈴接收緊急鈴信號,則通過所設置的揚聲器將預先存儲的警報音輸出至外部的步驟;從所述無線緊急鈴接收緊急鈴音頻信號,并且通過所述揚聲器將所述接收的音頻信號輸出至外部的步驟;從與所述無線緊急鈴進行無線通信的至少一個呼叫器來接收呼叫器音頻信號,并且通過所述揚聲器將所述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輸出至外部的步驟;以及接收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與其他的呼叫器間的收發(fā)的呼叫器音頻信號,并且通過所述揚聲器將其輸出至外部的步驟。
[0029]所述接收器還可包括:若接收所述緊急鈴信號,則提取包括于所述緊急鈴信號的緊急鈴號碼信息,并且將所述提取的緊急鈴號碼信息以安保管理人員可識別的形式顯示于所設置的顯示部的步驟;生成影像存儲指令信號的步驟,所述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包括表示使得通過閉路式攝像機來拍攝的影像存儲的指令的信息,所述閉路式攝像機設置于對所述緊急鈴信號進行傳送的所述無線緊急鈴所處的區(qū)域;以及將所述生成的影像存儲指令信號發(fā)送至閉路式攝像機管制裝置的步驟,所述閉路式攝像機管制裝置對以有線或無線的形式進行連接的所述閉路式攝像機進行控制。
[0030]所述接收器還可包括:在接收所述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提取包括于所述接收的緊急鈴信號的緊急鈴號碼信息的步驟;在舉報人的識別信息包含在所述接收的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提取所述舉報人的識別信息的步驟;以及通過所設置的顯示部以安保負責人可識別的形式來顯示所述提取的緊急鈴號碼信息或所述提取的舉報人的識別信息的步驟。
[0031]通過所述顯示部進行顯示的步驟可顯示為文本、符號、圖形以及圖標中的至少一個。
[0032]就所述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而言,至少一個所述無線緊急鈴、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以及所述接收器可使用不需要申報或許可的超高頻(UHF)頻帶中的至少一個頻帶并進行相互通信。
[0033]所述超高頻頻帶可具有448MHz以上449MHz以下頻帶的范圍。
[0034]另外,可將關于所述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的信息存儲至可通過計算機來讀取的記錄介質。所述記錄介質包括以可通過計算機系統(tǒng)來讀取的形式對程序以及數據進行存儲的全部種類的記錄介質。作為其例子,包括只讀存儲器(Readonly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光盤(Compact Disk)、數字多功能光盤(Digital Video Disk)-R0M、磁帶、軟磁盤(floppy disk)、光數據存儲裝置、嵌入式多媒體卡(eMMC)等,此外,所述記錄介質分布于由網絡(network)連接的計算機系統(tǒng),并可通過分布方式將計算機可讀取的代碼進行存儲并執(zhí)行。
[0035]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將不需要申報或許可的超高頻(UHF)頻帶中的至少一個頻帶用作通信頻帶,從而使得通信半徑確保在500m至2km,以此,可對在學校內以及學校周邊發(fā)生的緊急情況進行控制。
[0036]此外,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在緊急狀況發(fā)生時,緊急鈴與呼叫器相互收發(fā)音頻數據,從而阻止處于緊急狀況的受害人受到進一步傷害,并且可向受害人通知安保負責人的行動狀況。
[0037]此外,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在呼叫器的接收等待模式狀態(tài)中使用由休眠模式(sleep mode)與自動輪詢運行的(active)狀態(tài)構成的自動輪詢(autopolling)方式,從而可節(jié)省接收等待時所消耗的電力。
[0038]此外,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與基于攝像機的安保系統(tǒng)進行聯(lián)動,從而對緊急狀況發(fā)生時,之前或之后的影像進行存儲以及提供。
【附圖說明】
[0039]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的方框圖。
[0040]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其他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的方框圖。
[0041]圖3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的無線緊急鈴的方框圖。
[0042]圖4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的呼叫器的方框圖。
[0043]圖5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呼叫器的數據接收方法的例子的示例圖。
[0044]圖6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在緊急狀況發(fā)生時,對所屬無線緊急鈴進行顯示的呼叫器的顯示部的例子的示例圖。
[0045]圖7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的接收器的方框圖。
[0046]圖8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在緊急狀況發(fā)生時,對所屬無線緊急鈴進行顯示的接收器的顯示部的例子的示例圖。
[0047]圖9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的無線緊急鈴的操作的流程圖。
[0048]圖10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的呼叫器的操作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9]以下,參照記載于附圖的內容對根據本發(fā)明的舉例說明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發(fā)明不被舉例說明的實施例限制或限定。示出于各個圖的相同的參照標號表示實際執(zhí)行相同功能的部件。
[0050]雖然包括第一、第二等的序數的術語可用于對多種構成要素進行說明,但是所述構成要素不被所述術語限定。所述術語的使用目的僅用于對一個構成要素與另一個構成要素進行區(qū)別。例如,不超出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的同時,可將第一構成要素命名為第二構成要素,類似地,也可將第二構成要素命名為第一構成要素。在本申請中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對特定的實施例進行說明而使用,沒有對本發(fā)明進行限定的意圖。單數的表達只要沒有在上下文明確地指出不同的意思,則包括多數的表達。
[0051]考慮到在本發(fā)明中的功能的同時,在本發(fā)明中使用的術語選擇目前可能被廣泛使用的通常的術語,但是根據從事于該領域的技術人員的意圖或判例、新技術的出現(xiàn)等可能有所不同。此外,在特定的情況下,也存在
【申請人】任意選定的術語,并且在所述情況下,在相應的發(fā)明的說明部分,將要對其意義進行詳細的記載。因此,在本發(fā)明中使用的術語不是單純的術語的名稱,而應該以所述術語具有的意義,以及本發(fā)明的全部內容為基礎進行定義。
[0052]在說明書整體中,當提到“包括”某部分、某構成要素的時候,在沒有特別地相反的記載的情況下,不排除其他的構成要素,而是還可包括其他的構成要素。此外,記載于說明書的..部”、“模塊(module)”等的術語指的是對至少一個功能或操作進行處理的單位,并且其能夠實現(xiàn)為硬件或軟件,或是實現(xiàn)為硬件與軟件的結合。
[0053]首先,為了有助于對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方法以及計算機可讀的記錄介質裝置、方法以及計算機可讀的記錄介質的理解,對術語進行如下說明。
[0054]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存儲部或記錄媒介包括存儲有程序(program)及數據的全部種類的記錄媒介,所述程序及數據可通過計算機系統(tǒng)來解讀。作為其例子,存在只讀存儲器(ROM:ReadOnly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光盤(CD:Compact Disk)、數字多功能光盤(DVD:Digital Video Disk)-R0M、磁帶、軟磁盤(floppydisk)、光數據存儲裝置、嵌入式多媒體卡(eMMC:Embedded Multi Media Card)、硬盤驅動器(HDD:Hard Disk Drive)、微型SD卡(Micro SD Card)、USB存儲器(USB Memory)等,此外,也包括實現(xiàn)為載波(Carri er Wave)(例如,通過網絡的發(fā)送)的形態(tài)。
[0055]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攝像機管理器可隨身攜帶,并且作為與攝像機通過近距離無線通信方式可進行數據收發(fā)的移動終端,可以是具備至少一個顯示部以及至少一個記錄媒介的任意的電子裝置。所述攝像機管理器可以是智能手機(smart phone)、手機、穿戴式音響主機(Head Unit)、平板電腦(Tablet)、筆記本電腦(notebook computer)、個人媒體播放器(Personal Media Player)、個人數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等。此外,所述攝像機管理器可以是柔性的(flexible)裝置或柔性的顯示(display)裝置。
[0056]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顯示部包括電致發(fā)光顯示器(ELD)、真空熒光顯示器(VFD)、發(fā)光二極管顯示器(LED)、陰極射線管(CRT)、液晶顯示器(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TFT IXD)、等離子顯示板(PDP)、表面交替發(fā)光(ALiS)、數字光處理(DLP)、硅基液晶(LCoS)、有機發(fā)光二極管(OLED)、表面?zhèn)鲗щ娮影l(fā)射顯示器(SED)、場發(fā)射顯示器(FED)、激光顯示(量子點激光器(Quantum dot laser)、液晶激光器(liquid crystal laser))、光遺傳性液體顯示器(FLD)、干涉式調制器顯示器(iMoD)、厚膜電致發(fā)光顯示器(TDEL)、量子點顯示器(QD-LED)、可伸縮像素顯示器(TPD)、有機發(fā)光晶體管(OLET)、激光熒光體顯示器(LI3D)等。
[0057]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閉路式(CCTV)攝像機由閉路式攝像機管制裝置進行控制,并且可設置于設置有無線緊急鈴的區(qū)域。
[0058]若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閉路式攝像機管制裝置從接收器接收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則從接收的影像存儲指令信號提取緊急鈴號碼信息,從而可對位于緊急狀況發(fā)生區(qū)域的閉路式攝像機的平移(Pan)、傾斜(Ti 11)以及縮放(Zoom)功能中至少一個功能進行控制從而進行識別。閉路式攝像機管制裝置可在設置于所屬區(qū)域的閉路式攝像機發(fā)送的影像信息中,以接收影像存儲指令信號的時間點為基準,對預先設定的設定范圍時間內的影像信息進行錄像。
[0059]參照以下附圖對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進行說明。
[0060]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的方框圖。參照圖1,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100可包括至少一個無線緊急鈴110、至少一個呼叫器120以及接收器130。
[0061]無線緊急鈴110在有安保需要的區(qū)域設置有至少一個,并且各無線緊急鈴110預先對緊急鈴號碼信息進行存儲。緊急鈴號碼信息是存儲于多個無線緊急鈴中的各個無線緊急鈴的固有的號碼信息,并且存儲相互不同的號碼信息,以便使得各無線緊急鈴110間可區(qū)別。
[0062]此外,就無線緊急鈴110而言,若在發(fā)生緊急狀況時,接收通過輸入/輸出部(未圖示)輸入的舉報人的輸入信號,則可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輸出警報聲音,以便周邊的人可識別到發(fā)生了緊急狀況。警報聲音以及設定時間可由用戶或制造商預先進行設定。
[0063]另外,就無線緊急鈴110而言,若接收通過輸入/輸出部(未圖示)輸入的舉報人的輸入信號,則對發(fā)生的緊急狀況進行識別,并且生成包括自身的緊急鈴號碼信息的緊急鈴信號,從而通過無線通信方式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可反復發(fā)送至呼叫器120以及接收器130。
[0064]此外,在無線緊急鈴110將緊急鈴信號發(fā)送至呼叫器120以及接收器130之后,可與呼叫器120通過無線通信方式相互進行通信。例如,無線緊急鈴110得到通過設置的擴音器(mike)(未圖示)所輸入的舉報人的音頻以及無線緊急鈴110周邊的聲音的輸入,從而可生成緊急鈴音頻信號。無線緊急鈴110可將生成的緊急鈴音頻信號通過無線通信方式發(fā)送至呼叫器120以及接收器130。
[0065]此外,無線緊急鈴110在向呼叫器120發(fā)送緊急鈴音頻信號之后,能夠生成表示緊急鈴音頻信號發(fā)送結束的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無線緊急鈴110可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將所生成的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發(fā)送至呼叫器120。
[0066]此外,無線緊急鈴110在將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發(fā)送至呼叫器120之后,可接收從呼叫器120發(fā)送的模式轉換指令信號。例如,無線緊急鈴110以接收呼叫器音頻信號的模式的接收模式操作中,可判斷是否從呼叫器120接收模式轉換指令信號。所述判斷結果若為從呼叫器120接收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則無線緊急鈴110可從現(xiàn)有接收模式轉換為發(fā)送模式并進行操作,所述發(fā)送模式是可將緊急鈴音頻信號以及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進行發(fā)送的模式。若未從呼叫器120接收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則無線緊急鈴110可結束與呼叫器120進行無線通信。模式轉換指令信號是一種在呼叫器120中生成的信號,所述信號包括對作為無線緊急鈴110的操作模式的接收模式與發(fā)送模式以相互轉換的形式進行指令的信息。
[0067]此外,在有安保需要的區(qū)域可設置至少一個無線緊急鈴110。
[0068]此外,多個無線緊急鈴110、至少一個呼叫器120以及至少一個接收器130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可相互收發(fā)數據。因此,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100將無線緊急鈴110分別設置于學校內以及學校周邊等安保性較弱的各個區(qū)域,從而可提供不存在安保盲區(qū)的安保系統(tǒng)。
[0069]呼叫器120可從設置于學校內以及學校周邊的多個無線緊急鈴110中至少一個無線緊急鈴110接收緊急鈴信號。呼叫器120若接收緊急鈴信號,則可以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輸出警報音,以便用戶可對其進行識別。警報音以及設定時間可由用戶或制造商預先進行設定。
[0070]此外,呼叫器120可根據所接收的無線緊急鈴110所包含的緊急鈴號碼信息來識別發(fā)送緊急鈴信號的無線緊急鈴110,以及該無線緊急鈴110所處的區(qū)域。呼叫器120通過所設置的顯示部(未圖示)可輸出包含于接收的緊急鈴信號的緊急鈴號碼信息,以便安保負責人識別發(fā)送緊急鈴信號的無線緊急鈴110所處的區(qū)域。因此,安保負責人可通過呼叫器120以及接收器130單獨區(qū)分在設置有至少一個無線緊急鈴110的安保區(qū)域中因發(fā)生緊急狀況而發(fā)送緊急鈴信號的無線緊急鈴110所設置的區(qū)域。
[0071]此外,在呼叫器120從多個無線緊急鈴110接收各個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可按順序從接收的緊急鈴信號獲得緊急鈴號碼信息。呼叫器120通過所設置的顯示部(未圖示)按照接收時間點的歷史可按順序輸出獲得的緊急鈴號碼信息。參照下述圖6對關于呼叫器120的顯示部(未圖示)的輸出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0072]此外,呼叫器120可判斷是否從無線緊急鈴110接收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在所述判斷結果為接收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的情況下,呼叫器120通過所設置的輸入/輸出部(未圖示)接收用戶輸入信號,從而可判斷是否需要呼叫器音頻信號發(fā)送。在所述判斷結果為需要呼叫器音頻信號發(fā)送的情況下,呼叫器120通過所設置的擴音器(未圖示)來得到用戶音頻的輸入,從而生成呼叫器音頻信號,并且可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向無線緊急鈴110發(fā)送生成的呼叫器音頻信號。
[0073]此外,呼叫器120在向無線緊急鈴110發(fā)送呼叫器音頻信號之后,呼叫器120通過所設置的輸入/輸出部(未圖示)接收用戶輸入信號,從而可判斷是否需要緊急鈴音頻信號接收。在所述判斷結果為需要緊急鈴音頻信號接收的情況下,呼叫器120可生成模式轉換指令信號,所述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包括將無線緊急鈴110的操作模式以從接收模式轉換成發(fā)送模式的形式進行指令的信息。呼叫器120可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向無線緊急鈴110發(fā)送生成的模式轉換指令信號。
[0074]此外,根據設置有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100的區(qū)域的特性,至少一個呼叫器120可包含于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100。例如,常駐于學校的各個安保負責人可每個人持有一個呼叫器120。
[0075]此外,在包括多個呼叫器120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100中,各個呼叫器120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可相互收發(fā)數據。例如,位于與發(fā)生緊急狀況的區(qū)域最近的地方的安保負責人為了立即應對緊急狀況,安保負責人通過每個人具備的呼叫器120,可通過無線通信與無線緊急鈴110或其他的呼叫器120相互收發(fā)數據。
[0076]接收器130可根據包含于所接收的緊急鈴信號的緊急鈴號碼的信息來識別發(fā)送緊急鈴信號對無線緊急鈴110,以及該無線緊急鈴110所處的區(qū)域。
[0077]此外,接收器130可通過所設置的顯示部(未圖示)來輸出所接收的緊急鈴信號所包含的緊急鈴號碼信息,以便用戶可識別發(fā)送緊急鈴信號的無線緊急鈴110所處的位置。
[0078]此外,接收器130在多個呼叫器120相互間收發(fā)數據的情況下,通過所設置的顯示部(未圖示)可對顯示呼叫器120間的通信實現(xiàn)的信息進行輸出,以便設置有接收器130的情況室(例如教師辦公室或管理室)的工作人員可識別。參照下述圖8,對接收器130的顯示部(未圖示)的輸出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0079]所述說明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100的無線緊急鈴110、呼叫器120以及接收器130可使用不需要申報或許可的超高頻(UHF)頻帶中的至少一個頻帶并進行無線收發(fā)。例如,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100使用無線通信方式,可提供500m至2km以內的通信半徑,所述無線通信方式將超高頻帶的400MHz用于通信頻帶。無線通信方式的頻帶范圍可包括448MHz以上449MHz以下的頻帶。無線通信方式的發(fā)送輸出可任意設定。作為無線通信方式的調制方式可使用頻率調制與相位調制方式等。
[0080]圖2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其他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的方框圖。參照圖2,根據本發(fā)明其他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200包括參照所述圖1所說明的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100的構成要素,所述構成要素為至少一個無線緊急鈴110、至少一個呼叫器120以及接收器130,并且所述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200還可包括至少一個攝像機210、至少一個攝像機管理器220以及攝像機管制裝置230。由于參照所述圖1對關于根據本發(fā)明的其他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200的至少一個無線緊急鈴110、至少一個呼叫器120以及接收器130的詳細說明進行具體說明,因此省略,并且,以下對攝像機210、攝像機管理器220、閉路式攝像機管制裝置230以及閉路式攝像機240進行詳細說明。
[0081]攝像機210可對無線緊急鈴110的周邊的影像進行攝影以及錄像。攝像機210與無線緊急鈴110可分別包括輸入/輸出端子(未圖示)。攝像機210與無線緊急鈴110的各輸入/輸出端子(未圖示)通過有線或無線相互連接,從而可提供攝像機210與無線緊急鈴110間的有線或無線通信。
[0082]此外,攝像機210可通過有線或無線通信從無線緊急鈴110接收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影像存儲指令信號是一種在無線緊急鈴110中生成的信號,所述信號包括表示緊急狀況發(fā)生時對所屬區(qū)域攝影的影像進行存儲的指令的信息。例如,若無線緊急鈴110通過所設置的輸入/輸出部(未圖示)從舉報人接收輸入信號,則生成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從而可通過有線或無線通信發(fā)送至攝像機210。
[0083]此外,攝像機210若從無線緊急鈴110接收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則以接收的時間點為基準可對預先設定的設定范圍時間內的影像進行錄像。例如,設定范圍時間設定為10分鐘的攝像機210若接收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則以接收影像存儲指令信號5分鐘前的錄像的影像為起點,到接收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后5分鐘為止進行錄像,并生成為一個事件文件(eventfile),并且可將生成的事件文件存儲于所設置的存儲部(未圖示)。關于設定范圍時間的信息可包含于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并接收。此外,設定范圍時間可由用戶或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200的制造商預先進行設定。
[0084]此外,攝像機210可通過具備無線近距離的通信模塊(module)(未圖示)以近距離通信方式來與攝像機管理器220進行無線通信。近距離通信方式可包括藍牙(bluetooth)、紅外通信(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1n)、直通互聯(lián)(WiF1-Direct)通信、近場通信(NFC,Near Field Communicat1n)等。攝像機210根據攝像機管理器220的控制可將錄像的影像信息或攝影中的影像信息發(fā)送至攝像機管理器220。
[0085]此外,可將至少一個攝像機210設置于有安保需要的區(qū)域。例如,將攝像機210設置于設置有無線緊急鈴110的同一區(qū)域或附近,并將該區(qū)域作為對象進行影像攝影,從而生成影像信息,并且可對影像進行存儲,從而生成錄像的影像信息。
[0086]此外,攝像機210具備存儲部(未圖示),從而可對影像信息進行存儲。
[0087]此外,攝像機210可將通過所設置的擴音器(未圖示)所輸入的音頻信息以及聲音信息包含于影像信息,并同時進行錄像。
[0088]攝像機管理器220可通過近距離無線通信方式來從攝像機220接收錄像至攝像機220的影像信息或攝影中的影像信息并進行存儲。例如,用戶可通過攝像機管理器220來確認發(fā)生緊急狀況的區(qū)域的無線緊急鈴110的周邊影像。
[0089]此外,攝像機管理器220可提供用戶可對影像信息進行編輯的功能,所述影像信息是從攝像機210接收并進行存儲的信息。
[0090]此外,攝像機管理器220可提供用戶可對影像信息進行刪除的功能,所述影像信息是從攝像機210接收并存儲的影像信息或被設置于攝像機210的存儲部(未圖示)存儲的影像信息。
[0091]此外,攝像機管理器220可提供用戶可對設置于攝像機210的存儲介質(未圖示)進行格式化(format)的功能。
[0092]閉路式攝像機管制裝置230與至少一個閉路式攝像機240以有線或無線的形式進行連接,從而可接收從閉路式攝像機240發(fā)送的影像信息,并且將接收的影像信息錄像至所設置的存儲部(未圖示)。
[0093]此外,閉路式攝像機管制裝置230與接收器130可分別包括輸入/輸出端子(未圖示)。攝像機管制裝置230與接收器130的各輸入/輸出端子(未圖示)通過有線或無線進行相互連接,從而可提供閉路式攝像機管制裝置230與接收器130間的有線或無線通信。
[0094]此外,閉路式攝像機管制裝置230可通過有線或無線通信從接收器130接收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影像存儲指令信號是一種在接收器130中生成的信號,所述信號包括表示緊急狀況發(fā)生時對所屬區(qū)域中攝影的影像進行存儲的指令的信息。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可在接收器130生成包括緊急鈴號碼信息在內的信息。例如,無線緊急鈴110若通過所設置的輸入/輸出部(未圖示)從舉報人接收輸入信號,則可將包括緊急鈴號碼信息的緊急鈴信號通過無線通信方式發(fā)送至接收器130。接收器130提取包含于所接收的緊急鈴信號的緊急鈴號碼信息,并且可生成包括提取的緊急鈴號碼信息在內的影像存儲指令信號。接收器130可通過有線或無線通信將生成的影像存儲指令信號發(fā)送至閉路式攝像機管制裝置230。
[0095]閉路式攝像機管制裝置230若接收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則從接收的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對緊急鈴號碼信息進行提取,并且控制位于緊急狀況發(fā)生區(qū)域的閉路式攝像機240的平移(Pan)、傾斜(Tilt)以及縮放(Zoom)功能中的至少一個功能,從而以設置于所屬區(qū)域的閉路式攝像機240所發(fā)送的影像信息中的影像存儲指令信號被接收的時間點為基準,可對預先設定的設定范圍時間內的影像信息進行錄像。例如,設定范圍時間被設定為10分鐘的閉路式攝像機管制裝置230若接收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則以接收影像存儲指令信號5分鐘前的錄像的影像為起點,到接收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后5分鐘為止進行錄像,并生成為一個事件文件,并且可將生成的事件文件存儲于所設置的存儲部(未圖示)。可將關于設定范圍時間的信息包含于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并進行發(fā)送。此外,設定范圍時間可由用戶或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200的制造商預先設定。
[0096]圖3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的無線緊急鈴的方框圖。參照圖3,無線緊急鈴110可包括輸入/輸出部111、控制部112、無線通信部113、電源部114以及存儲部115。
[0097]輸入/輸出部111可包括按鈕(button) 111-1、擴音器111-2、揚聲器111-3以及輸入/輸出端子111-4中至少一個。
[0098]按鈕111-1可形成于所述無線緊急鈴110的外殼的前面、后面、側面、上面或下面,并且在緊急狀況發(fā)生時,舉報人可按壓按鈕111-1從而通告緊急狀況發(fā)生。按鈕111-1接收按鈕111-1被舉報人按壓的用戶的輸入,并生成表示按鈕111-1被按壓的輸入信號,并可傳遞至控制部112。
[00"] 擴音器111-2可根據控制部112的控制得到音頻(VO ice)或聲音(sound)的輸入,從而生成電子的信號。擴音器111-2可將生成的電子的信號傳遞至控制部112。
[0100]揚聲器111-3可根據控制部112的控制,將從呼叫器120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輸出至無線緊急鈴110的外部。
[0101]此外,揚聲器111-3可根據控制部112的控制,將預先存儲于存儲部115的警報音輸出至無線緊急鈴110的外部??稍跓o線緊急鈴110的外殼的適當的位置或多個位置形成有一個或多個揚聲器111_3。
[0102]輸入/輸出端子111-4可用作界面(interface),所述界面用于連接如無線緊急鈴110、攝像機(未圖示)等一樣的外部裝置或電源。
[0103]此外,輸入/輸出部111還可包括RF讀寫器(reader)以及NFC讀寫器(未圖示)中的至少一個。
[0104]RF讀寫器(未圖示)可形成于所述無線緊急鈴110的外殼的前面、后面、側面、上面或下面,并且在緊急狀況發(fā)生時,在緊急狀況發(fā)生時,舉報人可使得持有的RF標簽(tag)在RF讀寫器(未圖示)上進行識別,從而通告緊急狀況發(fā)生。RF讀寫器(未圖示)若識別RF標簽,則可生成表示緊急狀況已發(fā)生的輸入信號,并傳遞至控制部112??稍谳斎胄盘柊ù鎯τ赗F標簽的舉報人的識別信息,所述輸入信號通過RF標簽的識別在RF讀寫器(未圖示)生成。因此,無線緊急鈴110的控制部112生成包括接收的舉報人識別信息在內的緊急鈴信號,從而可發(fā)送至呼叫器120或接收器130中的至少一個,所述無線緊急鈴110接收包括舉報人的識別信息在內的輸入信號。
[0105]NFC讀寫器(未圖示)可形成于所述無線緊急鈴110的外殼的前面、后面、側面、上面或下面,并且在緊急狀況發(fā)生時,舉報人可使得持有的NFC標簽在RF讀寫器(未圖示)上進行識別,從而通告緊急狀況發(fā)生。NFC讀寫器(未圖示)若識別RF標簽,則可生成表示緊急狀況已發(fā)生的輸出信號,并傳遞至控制部112。可在輸入信號包括存儲于NFC標簽的舉報人的識別信息,所述輸入信號通過對NFC標簽的識別在NFC讀寫器(未圖示)上生成。因此,無線緊急鈴110的控制部112可生成包括接收的舉報人識別信息在內的緊急鈴信號,從而發(fā)送至呼叫器120或接收器130中的至少一個,所述無線緊急鈴110接收包括舉報人的識別信息在內的輸入信號。
[0106]無線通信部113根據控制部112的控制,通過利用至少一個或多個天線(antenna)的無線通信,使得無線緊急鈴110與如呼叫器120—樣的外部裝置進行連接。無線通信部113根據控制部112的控制,可將緊急鈴信號、緊急鈴音頻信號以及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中的至少一個發(fā)送至呼叫器120或接收器130。
[0107]此外,無線通信部113根據控制部112的控制,可從呼叫器120接收呼叫器音頻信號以及模式轉換指令信號中的至少一個。
[0108]此外,無線通信部113可使用不需要申報或許可的超高頻(UHF)頻帶中的至少一個頻帶,從而使用無線通信。例如,可使用具有448MHz以上449MHz以下頻帶的范圍的超高頻(UHF),從而執(zhí)行無線通信。
[0109]電源部114可根據控制部112的控制,將電源供給至配置于無線緊急鈴110的外殼的一個或多個電池(未圖示)。一個或多個電池(未圖示)將電源供給至無線緊急鈴110。
[0110]此外,電源部114可通過有線電纜(cable)將從外部的電源(未圖示)輸入的電源供給至無線緊急鈴110,所述有線電纜與輸入/輸出端子111-4連接。
[0111]此外,電源部114也可通過無線充電技術,將從外部的電源(未圖示)以無線的方式輸入的電源供給至無線緊急鈴110。
[0112]存儲部115可根據控制部112的控制,存儲通過在無線緊急鈴110的操作方面所需要的各種數據,以及通過通信部113進行發(fā)送/接收的數據。
[0113]此外,在緊急狀況發(fā)生時,存儲部115可根據控制部112的控制將預先存儲的警報音信息傳遞至控制部112。
[0114]在緊急狀況發(fā)生時,控制部112可通過設置于輸入/輸出部111的按鈕111_1來接收舉報人的輸入信號。
[0115]之后,控制部112可生成包括自身的緊急鈴號碼信息在內的緊急鈴信號。控制部112通過無線通信部113,在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反復將生成的緊急鈴信號發(fā)送至呼叫器120或接收器130。
[0116]此外,控制部112提取預先存儲于存儲部115的警報音信息,并且生成包括提取的警報音信息在內的警報音信號,從而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可通過揚聲器111-3輸出至無線緊急鈴110的外部??蓪㈥P于緊急鈴號碼信息、警報音信息以及設定時間的信息預先存儲于存儲部115。
[0117]之后,控制部112可生成包括電子信號在內的緊急鈴音頻信號,所述電子信號從通過所設置的擴音器111-2所得到音頻或聲音的輸入而生成。控制部112可將生成的緊急鈴音頻信號存儲于存儲部115??刂撇?12可通過無線通信部113將生成的緊急鈴音頻信號發(fā)送至呼叫器120或接收器130。
[0118]之后,控制部112可生成表示緊急鈴音頻信號的發(fā)送已結束的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控制部112可通過無線通信部113將生成的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發(fā)送至呼叫器120或接收器130。
[0119]之后,控制部112可將無線緊急鈴110的操作模式轉換成接收模式,所述接收模式可通過無線通信部113來接收從呼叫器120發(fā)送的數據。
[0120]之后,控制部112可從呼叫器120,通過無線通信部113來接收呼叫器音頻信號。呼叫器音頻信號是一種包括電子信號在內的信號,所述電子的信號從通過設置于呼叫器120的擴音器(未圖示)所接收的音頻或聲音的輸入而生成的。
[0121]之后,控制部112可判斷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是否存在。所述判斷結果若為存在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則控制部112可通過揚聲器111-3將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輸出至無線緊急鈴110的外部。
[0122]若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存在,則控制部112可判斷是否從呼叫器120接收模式轉換指令信號。若已接收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則控制部112可將無線緊急鈴110的操作模式從現(xiàn)有的接收模式轉換成發(fā)送模式。以發(fā)送模式進行操作的無線緊急鈴110可將數據發(fā)送至呼叫器120或接收器130。若模式轉換指令信號未接收,則控制部112可使得無線緊急鈴110的操作結束。
[0123]圖4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的呼叫器的方框圖。參照圖4,呼叫器120可包括輸入/輸出部121、顯示部122、控制部123、無線通信部124、電源部125以及存儲部126。
[0124]輸入/輸出部121可包括按鈕121-1、擴音器121-2以及揚聲器121-3中的至少一個。
[0125]在呼叫器120的外殼的前面、后面、側面、上面或下面可形成一個或多個按鈕121-I。按鈕121-1可包括呼叫/應答按鈕(未圖示)、電源按鈕(未圖示)、菜單(menu)按鈕(未圖示)、上調整按鈕(未圖示)以及下調整按鈕(未圖示)中的至少一個。
[0126]擴音器121-2可根據控制部123的控制得到音頻(voice)或聲音(sound)的輸入,從而生成電子信號。擴音器121-2可將生成的電子信號傳遞至控制部123。
[0127]揚聲器121-3可根據控制部123的控制,將從無線緊急鈴110接收的緊急鈴音頻信號輸出至呼叫器120的外部。
[0128]此外,揚聲器121-3可根據控制部123的控制,將預先存儲于存儲部126的警報音輸出至呼叫器120的外部。在呼叫器120的外殼的適當的位置或多個位置形成有一個或多個揚聲器121-3。
[0129]顯示部122可根據控制部123的控制,將緊急鈴號碼信息通過文本(text)、符號、圖形以及圖標(icon)中的至少一個進行輸出,以便可使得用戶識別,所述緊急鈴號碼信息包含于從無線緊急鈴110接收的緊急鈴信號。
[0130]無線通信部124根據控制部123的控制,通過利用至少一個或多個天線(antenna)的無線通信來使得呼叫器120連接于與無線緊急鈴110或其他的呼叫器120—樣的外部裝置。無線通信部124可根據控制部123的控制,將呼叫器音頻信號以及模式轉換指令信號中的至少一個發(fā)送至無線緊急鈴110或其他的呼叫器120。
[0131]此外,無線通信部124可根據控制部123的控制,從無線緊急鈴110接收緊急鈴音頻信號以及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中至少一個。
[0132]此外,無線通信部124可根據控制部123的控制,從其他的呼叫器120接收呼叫器音頻信號。
[0133]此外,無線通信部124可使用不需要申報或許可的超高頻(UHF)頻帶中的至少一個頻帶,從而使用無線通信。例如,可使用具有448MHz以上449MHz以下頻帶的范圍的超高頻(UHF),從而執(zhí)行無線通信。
[0134]電源部125可根據控制部123的控制,將電源供給至配置于呼叫器120的外殼的一個或多個電池(未圖示)。一個或多個電池(未圖示)將電源供給至無線緊急鈴110。
[0135]此外,電源部125可對根據呼叫器120的數據接收方法所供給的電力進行控制。參照下述圖5,詳細地說明關于呼叫器120的數據接收方法的詳細說明。
[0136]此外,電源部125可通過與輸入/輸出端子(未圖示)進行連接的有線電纜,將從外部的電源(未圖示)輸入的電源供給至呼叫器120。
[0137]此外,電源部125也可通過無線充電技術將從外部的電源(未圖示)以無線的方式輸入的電源供給至呼叫器120。
[0138]存儲部126可根據控制部123的控制,對呼叫器120的操作方面所述需要的各種數據以及通過無線通信部124所發(fā)送/接收的數據進行存儲。
[0139]此外,若存儲部126從無線緊急鈴110接收緊急鈴信號,則可根據控制部123的控制將預先存儲的警報音信息傳遞至控制部123。
[0140]控制部123若施加呼叫器120的電源,則使得呼叫器120的操作模式進入接收等待模式。接收等待模式可持續(xù)至從位于呼叫器120的外部的無線緊急鈴110或其他的呼叫器120接收數據之前為止。執(zhí)行通常的無線通信的電子裝置(未圖示)的接收等待模式狀態(tài)為了從外部裝置(未圖示)接收獲得數據,而始終維持運行的(active)狀態(tài),相反地,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呼叫器120的接收等待模式狀態(tài)可構成為包括休眠(sleep)模式區(qū)間與自動輪詢(Auto pol I ing)區(qū)間。接收等待模式狀態(tài)包括休眠模式區(qū)間與自動輪詢區(qū)間,從而構成為一個周期,并且可至從無線緊急鈴110接收緊急鈴信號為止反復進行所述周期。接收等待區(qū)間維持為預先設定的時間期間,并且自動輪詢區(qū)間可設定為比接收等待區(qū)間的預先設定的時間更短的時間并維持。因此,與以通常的始終運行的狀態(tài)進行操作的接收等待模式相比,其可節(jié)省電力。例如,控制部123可根據由自動輪詢區(qū)間與接收等待區(qū)間構成的接收等待模式對電力進行控制,從而控制在呼叫器120的接收等待模式時的電力消耗,所述電力是從電源部125供給至無線通信部124的電力。
[0141]此外,控制部123在以接收等待模式進行的操作中可判斷是否從無線緊急鈴110通過無線通信部124接收緊急鈴信號。所述判斷結果為接收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則控制部123可從存儲部126提取預先存儲的警報音信息,并且從提取的警報音信息生成警報音信號,從而通過揚聲器121-3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輸出至呼叫器120的外部。在未接收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控制部123可繼續(xù)維持接收等待模式。
[0142]之后,控制部123可通過無線通信部124從無線緊急鈴110接收緊急鈴音頻信號。
[0143]之后,控制部123可通過揚聲器121-3將接收的緊急鈴音頻信號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輸出至呼叫器120的外部。
[0144]之后,控制部123可判斷是否通過無線通信部124從無線緊急鈴110接收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所述判斷結果為未接收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的情況下,控制部123可執(zhí)行接收緊急鈴音頻信號并輸出至揚聲器121-3的操作。
[0145]在未接收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的情況下,控制部123可通過設置于輸入/輸出部121的按鈕121-1來接收用戶的輸入信號,從而判斷是否需要呼叫器音頻信號發(fā)送。所述判斷結果為接收表示需要呼叫器音頻信號發(fā)送的用戶的輸入信號的情況下,控制部123可生成包括電子信號的呼叫器音頻信號,所述電子信號從通過所設置的擴音器121-2所接收的音頻或聲音的輸入而生成??刂撇?23可通過無線通信部124將生成的呼叫器音頻信號發(fā)送至無線緊急鈴110或其他的呼叫器120。
[0146]之后,控制部123可通過設置于輸入/輸出部121的按鈕121 -1來接收用戶的輸入信號,從而判斷是否需要緊急鈴音頻信號接收。所述判斷結果為接收表示需要緊急鈴音頻信號接收的用戶的輸入信號的情況下,控制部123生成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并且可通過無線通信部124將生成的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傳送至無線緊急鈴110。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可生成包括將無線緊急鈴110的操作模式以從接收模式轉換成發(fā)送模式的形式進行指令的信息。在接收表示不需要緊急鈴音頻信號接收的用戶的輸入信號的情況下,控制部123可將呼叫器120的操作模式轉換成接收等待模式。
[0147]圖5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呼叫器的數據接收方法的例子的方框圖。參照圖5,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呼叫器120的數據接收方法中,接收等待模式狀態(tài)與支持無線通信的通常的電子裝置的接收等待模式不同,并非維持接收等待模式狀態(tài)中始終運行的狀態(tài),而是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維持休眠模式,并且以比維持休眠模式的設定時間更短的時間的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維持自動輪詢。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呼叫器120的接收等待模式可包括休眠模式區(qū)間與自動輪詢區(qū)間。呼叫器120的接收等待模式以休眠模式區(qū)間與自動輪詢區(qū)間作為一個周期,并且可至從外部裝置接收數據之前為止反復執(zhí)行所述周期。例如,如圖5所示,將維持接收等待模式的休眠模式的設定時間設定為3,500ms,并且將維持自動輪詢的設定時間設定為500ms,從而以總計4 ,OOOms為一個周期,并可至從無線緊急鈴110接收緊急鈴信號之前為止反復執(zhí)行所述周期。無線緊急鈴110可以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5,000ms期間反復傳送包括緊急鈴號碼信息的緊急鈴信號。由此,在傳送緊急鈴信號的設定時間5,OOOms范圍內,重合有500ms的維持呼叫器120的接收等待模式中的自動輪詢的時間,因此在呼叫器120接收從無線緊急鈴110傳送的緊急鈴信號之后,能夠與無線緊急鈴110進行數據收發(fā)。
[0148]就根據所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呼叫器120而言,通過使用自動輪詢方式的接收等待模式,與以始終運行的狀態(tài)進行操作的接收等待模式所消耗的電力相比,可更加節(jié)省在進行接收等待模式方面所消耗的電力。
[0149]圖6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在緊急狀況發(fā)生時,對所屬無線緊急鈴進行顯示的呼叫器的顯示部的例子的示例圖。參照圖6,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呼叫器120的顯示部122可根據控制部123的控制,同時輸出緊急鈴號碼文本122-1、122-3以及序號文本122-
2、122-4,所述緊急鈴號碼文本122-1、122-3表示從無線緊急鈴110所接收的緊急鈴信號所包含的緊急鈴號碼信息,所述序號文本122-2、122-4表示接收的緊急鈴信號的歷史信息。
[0150]此外,為了提高用戶的可讀性,顯示部122可根據控制部123的控制,使得緊急鈴號碼文本與序號文本以大小、字體(font)以及顏色中的任意至少一個彼此不同的形式輸出。
[0151]如圖6(A)所示,顯示部122可根據控制部123的控制,輸出緊急鈴號碼文本122-1與序號文本122-2,以便表示從無線緊急鈴110已接收第一次緊急鈴信號,所述無線緊急鈴110在多個無線緊急鈴110中緊急鈴號碼為05號。
[0152]之后,當從03號緊急鈴號碼的無線緊急鈴110接收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如圖6(B)所示,顯示部122可根據控制部123的控制,輸出緊急鈴號碼文本122-3與序號文本122-4,以便表示從無線緊急鈴110已接收第一次緊急鈴信號,所述無線緊急鈴110在多個無線緊急鈴110中緊急鈴號碼為03號。由于存在已經具有01號的序號文本122-2,因此序號文本122-4可設定為02號并輸出。例如,安保負責人可通過緊急鈴號碼文本122-1識別發(fā)生緊急狀況的區(qū)域,所述緊急鈴號碼文本122-1通過呼叫器120的顯示部122進行輸出。此外,安保負責人可通過序號文本122-2確認發(fā)生緊急狀況的區(qū)域的歷史。例如,安保負責人可通過按壓設置于呼叫器120的按鈕121-1中的上調整按鈕(未圖示)以及下調整按鈕(未圖示)從而確認接收緊急鈴信號的歷史。
[0153]圖7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的接收器的方框圖。參照圖7,接收器130可包括輸入/輸出部131、顯示部132、控制部133、無線通信部134、電源部135以及存儲部136。
[0154]輸入/輸出部131可包括揚聲器131 -1以及輸入/輸出端子131 _2中至少一個。
[0155]揚聲器131-1可根據控制部133的控制,將從無線緊急鈴110接收的緊急鈴音頻信號輸出至接收器130的外部。
[0156]此外,揚聲器131-1可根據控制部133的控制,將預先存儲至存儲部136的警報音輸出至接收器130的外部??稍诮邮掌?30的外殼的適當的位置或多個位置形成有一個或多個揚聲器131-1。
[0157]輸入/輸出端子131-2可用作界面,所述界面用于連接如參照所述圖2進行說明的閉路式攝像機管制裝置(未圖示)一樣的外部裝置或電源(未圖示)。
[0158]顯示部132可根據控制部133的控制,將緊急鈴號碼信息以用戶可識別的形式輸出為文本、符號、圖形以及圖標中的至少一個,所述緊急鈴號碼信息包含于從無線緊急鈴110接收的緊急鈴信號。
[0159]無線通信部134根據控制部133的控制,通過利用至少一個或多個天線的無線通信,使得接收器130與如無線緊急鈴110或其他的呼叫器120—樣的外部裝置進行連接。
[0160]此外,無線通信部134可根據控制部133的控制,從無線緊急鈴110接收緊急鈴信號以及緊急鈴音頻信號中的至少一個。
[0161]此外,無線通信部134可根據控制部133的控制,從呼叫器120接收呼叫器音頻信號。
[0162]此外,無線通信部134可根據控制部123的控制,接收呼叫器120與其他的呼叫器120間的所收發(fā)的呼叫器音頻信號。
[0163]此外,無線通信部134可使用不需要申報或許可的超高頻(UHF)頻帶中的至少一個頻帶,從而使用無線通信。例如,可使用具有448MHz以上449MHz以下頻帶的范圍的超高頻(UHF),從而執(zhí)行無線通信。
[0164]電源部135可根據控制部133的控制,將電源供給至配置于呼叫器130的外殼的一個或多個電池(未圖示)。一個或多個電池(未圖示)將電源供給至接收器130。
[0165]此外,電源部135可通過與輸入/輸出端子131-2進行連接的有線電纜,將從外部的電源(未圖示)輸入的電源供給至接收器130。
[0166]此外,電源部135也可通過無線充電技術將從外部的電源(未圖示)以無線的方式輸入的電源供給至接收器130。
[0167]存儲部136可根據控制部133的控制,對接收器130的操作方面所需要的各種數據以及通過無線通信部134所收發(fā)的數據進行存儲。
[0168]此外,存儲部126若從無線緊急鈴110接收緊急鈴信號,則可根據控制部133的控制將預先存儲的警報音信息傳遞至控制部133。
[0169]控制部133可通過無線通信部134從無線緊急鈴110接收緊急鈴信號??刂撇?33對所接收的緊急鈴信號所包含的緊急鈴號碼信息進行提取,并且可通過所設置的顯示部132輸出所提取的緊急鈴信息。參照下述圖8,對接收器130的控制部133所接收的緊急鈴信號進行顯示的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0170]此外,當控制部133接收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可提取所述接收的緊急鈴信號所包括的緊急鈴號碼信息。
[0171]此外,在接收的緊急鈴信號中包括舉報人的識別信息的情況下,控制部133可提取舉報人的識別信息。
[0172]此外,控制部133以安保負責人可識別的形式,可通過所設置的顯示部將提取的緊急鈴號碼信息或舉報人的識別信息顯示成文本、符號、圖形以及圖標中至少一個。
[0173]此外,若控制部133從無線緊急鈴110接收緊急鈴信號,則可提取所接收的緊急鈴信號所包括的緊急鈴號碼信息,并且生成包括提取的緊急鈴號碼信息以及設定范圍時間中的至少一個在內的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刂撇?33可通過與輸入/輸出端子131 -2連接的有線或無線的形式,將生成的影像存儲指令信號發(fā)送至閉路式攝像機管制裝置(未圖示),所述輸入/輸出端子131-2設置于輸入/輸出部131。例如,若閉路式攝像機管制裝置(未圖示)接收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則從接收的影像存儲指令信號提取緊急鈴號碼信息,從而對閉路式攝像機的平移(Pan)、傾斜(Tilt)W及縮放(Zoom)功能中至少一個功能進行控制進而識別緊急狀況發(fā)生的區(qū)域,并且可在設置于所屬區(qū)域的閉路式攝像機(未示出)所傳送的影像信息中,以接收影像存儲命令信號的時間點為基準,對預先設定的設定范圍時間內的影像信息進行錄像。此外,設定范圍時間可由用戶或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100、200的制造商預先進行設定。
[0174]之后,控制部133以設置有接收器130的情況室(例如教師辦公室或管理室)的工作人員可識別到已發(fā)生緊急狀況的形式,提取預先存儲于存儲部136的警報音信息,并可從所提取的警報音信息將警報音信號通過設置于輸入/輸出部131的揚聲器131-1輸出至接收器130的外部。
[0175]之后,控制部133可從無線緊急鈴110通過無線通信部134接收緊急鈴音頻信號??刂撇?33可將接收的緊急鈴音頻信號通過所設置的揚聲器131-1輸出至接收器130的外部。
[0176]此外,控制部133從呼叫器120通過無線通信部134接收呼叫器音頻信號。控制部133通過所設置的揚聲器131-1將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輸出至接收器130的外部。
[0177]此外,控制部133可通過無線通信部134來接收呼叫器120與其他的呼叫器120間收發(fā)的呼叫器音頻信號。控制部133可通過所設置的揚聲器131-1將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輸出至接收器130的外部。
[0178]圖8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在緊急狀況發(fā)生時,對所屬無線緊急鈴進行顯示的接收器的顯示部的例子的示例圖。參照圖8(A),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接收器130的顯示部132可根據控制部133的控制對表示緊急鈴號碼信息的緊急鈴號碼文本132-1進行輸出,所述緊急鈴號碼信息包含于從無線緊急鈴110所接收的緊急鈴信號。
[0179]參照圖8(B),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控制部133在進行呼叫器120與其他的呼叫器120間的無線通信的情況下,可生成表示呼叫器120間通信實現(xiàn)的呼叫器間通信顯示信息??刂撇?33能夠以如下形式進行控制,將生成的呼叫器間通信顯示信息以呼叫器間通信標示132-2輸出至所設置的顯示部132。例如,設置有接收器130的情況室(例如教師辦公室或管理室)的工作人員可通過輸出至接收器130的顯示部132的緊急鈴號碼文本132-1來識別發(fā)生緊急狀況的區(qū)域。之后,情況室工作人員可通過輸出至接收器130的顯示部132的呼叫器間通信顯示132-2來確認安保負責人間的通信內容。由此,情況室工作人員可系統(tǒng)地管理緊急情況。
[0180]另外,將所述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100、200的各個構成要素另外顯示于圖上,是為了顯示功能以及理論上進行分離,并且不意味著在物理上一定實現(xiàn)為另外的構成要素或另外的代碼(code)。
[0181]并且,本發(fā)明的技術領域的專家可容易地推論出如下內容。在本說明書中各功能部指的是用于執(zhí)行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的硬件(hardware)以及用于驅動所述硬件的軟件(software)的功能的、結構的結合。例如,所述各功能部指的是規(guī)定的代碼與用于執(zhí)行所述規(guī)定的代碼的硬件資源(Hardware Resource)的邏輯單位,并且不意味著一定在物理上進行連接的代碼,或不意味著屬于一個種類的硬件。
[0182]以下,參照附圖對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進行說明。
[0183]圖9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的無線緊急鈴的操作的流程圖。參照圖9,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110的控制部112可通過按壓所設置的按鈕111-1來接收表示已發(fā)生緊急狀況的輸入信號902。例如,在發(fā)生緊急情況時,舉報人可按壓設置于無線緊急鈴110的按鈕111-1,從而表示已發(fā)生緊急狀況。
[0184]此外,控制部112若通過所設置的RF讀寫器(未圖示)來識別RF標簽,則可接收表示已發(fā)生緊急情況的輸入信號。
[0185]此外,控制部112若通過所設置的NFC讀寫器(未圖示)來識別NFC標簽,則可接收表示已發(fā)生緊急情況的輸入信號。
[0186]之后,控制部112生成緊急鈴信號,并向呼叫器120或接收器130通過無線通信部113,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反復發(fā)送生成的緊急鈴信號,并且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通過所設置的揚聲器111-3可輸出預先存儲的警報音904。
[0187]之后,控制部112可生成緊急鈴音頻信號并發(fā)送至呼叫器120或接收器130(906)。緊急鈴音頻信號可生成包括電子信號的緊急鈴音頻信號,所述電子信號是控制部112從通過所設置的擴音器111-2得到的音頻或聲音的輸入而生成的。
[0188]之后,控制部112生成表示緊急鈴音頻信號的發(fā)送已結束的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從而可通過無線通信部113發(fā)送至呼叫器120或接收器130 908。
[0189]之后,控制部112可在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之后自動地將無線緊急鈴110的操作模式轉換成接收模式910。接收模式是一種以如下形式進行操作的模式,無線緊急鈴110可通過無線通信部113接收從呼叫器120發(fā)送的數據。設定時間可由制造商或用戶預先進行設定。
[0190]之后,控制部112可從呼叫器120通過無線通信部113-1接收呼叫器音頻信號912。呼叫器音頻信號是一種包括電子信號的信號,所述電子信號從通過設置于呼叫器120的擴音器(未圖示)得到的音頻或聲音的輸入而生成的。
[0191]之后,控制部112可判斷所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是否存在914。所述判斷結果若為存在所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則控制部112在通過揚聲器111-3將所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輸出至無線緊急鈴110的外部820之后,可移動至所述912步驟并執(zhí)行所屬步驟。
[0192]若不存在所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則控制部112可判斷是否從呼叫器120已接收模式轉換指令信號916。若已接收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則控制部112將無線緊急鈴110的操作模式從現(xiàn)有的接收模式轉換成發(fā)送模式818之后,可移動至所述906步驟并執(zhí)行所屬步驟。
[0193]若未接收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則控制部112可使得無線緊急鈴110的操作結束。
[0194]圖10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的呼叫器的操作的流程圖。參照圖10,根據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呼叫器120的控制部123若施加呼叫器120的電源,則可使得呼叫器120的操作模式進入接收等待模式1002。接收等待模式可持續(xù)至從位于呼叫器120的外部的無線緊急鈴110或其他的呼叫器120對數據進行接收之前。
[0195]此外,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控制部123能夠以休眠模式進行操作。
[0196]此外,在所述設定時間結束之后,控制部123可以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以自動輪詢的形式進行操作。
[0197]此外,控制部123可反復執(zhí)行所述休眠模式與所述自動輪詢。
[0198]之后,在以接收等待模式進行操作過程中,控制部123可判斷是否通過無線通信部124,從無線緊急鈴110已接收緊急鈴信號1004。所述判斷結果為接收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控制部123可從存儲部126提取預先存儲的警報音信息,并且根據提取的警報音信息生成警報音信號,從而通過揚聲器121-3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輸出至呼叫器120的外部1006。在未接收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可移動至所述1002步驟并執(zhí)行所屬步驟。
[0199]此外,控制部123在接收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可提取包含所述接收的緊急鈴信號的緊急鈴號碼信息。
[0200]此外,控制部123在所接收的緊急鈴信號中包含有舉報人的識別信息的情況下,可提取舉報人的識別信息。
[0201]此外,控制部123可將所提取的緊急鈴號碼信息或舉報人的識別信息以安保負責人可識別的形式通過所設置的顯示部顯示為文本、符號、圖形以及圖標中的至少一個。
[0202]此外,控制部123在接收多個所接收的所述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可按照接收的順序提取所述多個緊急鈴信號所包含的各緊急鈴號碼信息。
[0203]此外,控制部123可生成表示所提取的各緊急鈴號碼信息的緊急鈴號碼文本以及表示所述接收的順序的序號文本。
[0204]此外,控制部123可通過所設置的顯示部,以使得大小、字體以及顏色中至少一個彼此不同的形式將所述生成的緊急鈴號碼文本與所述生成的序號文本同時顯示,以便安保負責人可識別。
[0205]之后,控制部123可通過無線通信部124從無線緊急鈴110接收緊急鈴音頻信號
1008ο
[0206]之后,控制部123可通過揚聲器121-3將所接收的緊急鈴音頻信號輸出至呼叫器120的外部1010。
[0207]之后,控制部123可判斷是否通過無線通信部124從無線緊急鈴110已接收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1012。所述判斷結果為未接收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的情況下,控制部123可移動至所述1008步驟并執(zhí)行所屬步驟。
[0208]在接收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的情況下,控制部123可通過設置于輸入/輸出部121的按鈕121-1來接收用戶的輸入信號,從而判斷是否需要呼叫器音頻信號發(fā)送1014。所述判斷結果為接收表示需要呼叫器音頻信號發(fā)送的用戶的輸入信號的情況下,控制部123可生成包括電子信號的呼叫器音頻信號,所述電子信號從通過所設置的擴音器121-2來得到音頻或聲音的輸入而生成,并且通過無線通信部124將生成的呼叫器音頻信號發(fā)送至無線緊急鈴110、其他的呼叫器120以及接收器130中至少一個1016。
[0209]在未接收表示需要呼叫器音頻信號發(fā)送的用戶的輸入信號的情況下,可移動至下一個1018步驟并執(zhí)行所屬步驟。
[0210]之后,控制部123可通過設置于輸入/輸出部121的按鈕121 -1來接收用戶的輸入信號,從而判斷是否需要緊急鈴音頻信號接收1018。所述判斷結果為接收表示需要緊急鈴音頻信號接收的用戶的輸入信號的情況下,控制部123可生成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并且通過無線通信部124將所生成的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傳送至無線緊急鈴110 1020。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可生成包括將無線緊急鈴110的操作模式以從接收模式轉換成發(fā)送模式的形式進行指令的信息。
[0211]在接收表示不需要緊急鈴音頻信號接收的用戶的輸入信號的情況下,控制部123可移動至所述1002步驟并執(zhí)行所屬步驟。
[0212]另外,根據上述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可實現(xiàn)為通過多種計算機裝置來執(zhí)行的程序(program)指令形態(tài),并記錄于計算機可讀介質。所述計算機可讀介質可包括單獨形式的或組合形式的程序指令、數據文件、數據結構等。記錄于所述介質的程序指令可以是為本發(fā)明特別設計并構成的,或者也可以是計算機軟件從業(yè)人員所公知并可使用的。在計算機可讀記錄介質的例子中包括特別構成的硬件裝置,以便存儲并執(zhí)行程序指令,所述硬件裝置包括:硬盤、軟磁盤以及磁帶等的磁性媒體(magnetic media);光盤驅動器(CD-ROM)、數字多功能光盤(DVD)等的光學媒體(optical media);軟式光盤(flopticaldisk)等的磁光介質(magneto-optical media);以及如只讀存儲器(ROM)、隨機存取存儲器(RAM)、閃速存儲器(flash memory)、硬盤驅動器(HHD:Hard Disk Drive)、微型SD卡(MicroSD Card)、USB存儲器(USB Memory)。在程序指令的例子中不僅包括如通過編譯程序(compiler)生成的機器語言代碼還包括高級語言代碼,所述高級語言代碼可使用解釋器(interpreter)等從而通過計算機來執(zhí)行。所述硬件裝置為了執(zhí)行本發(fā)明的操作,可構成為作為一個以上的軟件模塊(module)進行操作,并且其作用也是如此。
[0213]如上所述,在本發(fā)明中通過如具體的構成要素等一樣的特定事項、限定的實施例以及附圖進行了說明,但是僅僅是為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本發(fā)明而提供的,本發(fā)明并非限定于所述的實施例,而且本發(fā)明所屬的領域中具有一般知識的技術人員可從所述記載進行多種修改以及變形。
[0214]由此,本發(fā)明的思想并非指定局限于說明的實施例,后述的權利要求范圍以及與所權利要求范圍平等的或等價的變形的全部事物都屬于本發(fā)明思想的范疇。
[0215]工業(yè)實用性
[0216]本發(fā)明可廣泛用于緊急鈴系統(tǒng)。
【主權項】
1.一種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為設置于學校以及校區(qū)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個無線緊急鈴,所述無線緊急鈴執(zhí)行如下步驟: 在發(fā)生緊急狀況時,對舉報人按壓所設置的按鈕進而生成的輸入信號進行接收的步驟; 生成緊急鈴信號,并向至少一個呼叫器以及接收器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反復發(fā)送,并且通過所設置的揚聲器將預先存儲的警報音輸出至外部的步驟; 生成緊急鈴音頻信號并發(fā)送至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以及所述接收器的步驟; 生成表示所述緊急鈴音頻信號發(fā)送已結束的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從而發(fā)送至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以及所述接收器的步驟; 在設定時間之后,自動地將所述無線緊急鈴的操作轉換成接收模式的步驟,所述接收模式可從至少一個呼叫器接收數據; 從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接收呼叫器音頻信號的步驟; 判斷所述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是否存在,并在存在所述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的情況下,將所述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通過所述揚聲器輸出至外部的步驟;以及 在不存在所述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的情況下,判斷是否從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已接收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并在存在所述接收的模式轉換指令信號的情況下,將操作轉換成發(fā)送模式的步驟,所述發(fā)送模式可將數據發(fā)送至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以及所述接收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輸入信號的步驟還包括在所述緊急狀況發(fā)生時,接收輸入信號的步驟,所述輸入信號是舉報人將RF標簽附加于在所述無線緊急鈴處設置的RF讀寫器,從而生成的,或者是將NFC標簽附加于在所述無線緊急鈴處設置的NFC讀寫器,從而輸入的。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緊急鈴信號生成包括所述RF標簽所包含的所述舉報人的識別信息以及所述NFC標簽所包含的所述舉報人的識別信息中的至少一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緊急鈴信號生成包括預先存儲于設置于所述無線緊急鈴的存儲部的無線緊急鈴號碼信息,以便安保責任人可識別發(fā)生所述緊急狀況的區(qū)域。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緊急鈴音頻信號從通過擴音器來輸入的音頻以及聲音而生成,所述擴音器設置于所述無線緊急鈴。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包括以如下形式進行指令的信息,將以所述接收模式進行操作的所述無線緊急鈴轉換成所述發(fā)送模式。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中,所述至少一個無線緊急鈴、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以及所述接收器使用不需要申報或許可的超高頻頻帶中的至少一個頻帶并進行相互通信。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高頻頻帶具有448MHz以上449MHz以下頻帶的范圍。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輸入信號的步驟還包括: 生成影像存儲指令信號的步驟,所述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包括表示使得通過攝像機來拍攝的影像存儲的指令的信息,所述攝像機設置于對所述輸入信號進行接收的區(qū)域;以及 將所述生成的影像存儲指令信號發(fā)送至以有線或無線的形式進行連接的所述攝像機的步驟。10.—種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為設置于學校以及校區(qū)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個呼叫器,所述呼叫器執(zhí)行如下步驟: 為了從無線緊急鈴或其他的呼叫器接收數據,而進入至接收等待模式的步驟; 判斷是否從所述無線緊急鈴已接收表示已發(fā)生緊急狀況的緊急鈴信號,并在接收所述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將預先存儲的警報音通過所設置的揚聲器輸出至外部的步驟; 從所述無線緊急鈴接收緊急鈴音頻信號并通過所述揚聲器將其輸出至外部的步驟; 判斷是否從所述無線緊急鈴已接收表示所述緊急鈴音頻信號的發(fā)送已結束的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并在接收所述緊急鈴音頻發(fā)送結束信號的情況下,接收表示是否發(fā)送呼叫器音頻信號的用戶的輸入信號,從而判斷是否需要發(fā)送所述呼叫器音頻信號的步驟; 在需要發(fā)送所述呼叫器音頻信號的情況下,生成所述呼叫器音頻信號并發(fā)送至所述無線緊急鈴、所述其他的呼叫器以及接收器中的至少一個的步驟; 以及接收表示是否接收所述緊急鈴音頻信號的用戶的輸入信號,從而判斷是否需要接收所述緊急鈴音頻信號,并在需要接收所述緊急鈴音頻信號的情況下,生成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并傳送至所述無線緊急鈴的步驟,所述模式轉換指令信號包括將所述無線緊急鈴的操作模式以從接收模式轉換成發(fā)送模式的形式進行指令的信息。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進入至接收等待模式的步驟還包括: 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以休眠模式進行操作的步驟; 在所述設定時間結束之后,以預先設定的設定時間期間以自動輪詢進行操作的步驟;以及 反復執(zhí)行所述休眠模式與所述自動輪詢的步驟。12.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還包括: 在接收所述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提取所述接收的緊急鈴信號所包括的緊急鈴號碼信息的步驟; 在舉報人的識別信息包含在所述接收的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提取所述舉報人的識別信息的步驟;以及 通過所設置的顯示部以安保責任人可識別的形式來顯示所述提取的緊急鈴號碼信息或所述提取的舉報人的識別信息的步驟。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過所述顯示部進行顯示的步驟顯示為文本、符號、圖形以及圖標中的至少一個。14.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還包括: 在接收多個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按照接收的順序提取各緊急鈴號碼信息的步驟,所述各緊急鈴號碼信息包括于所述多個緊急鈴信號; 生成表示所述提取的各緊急鈴號碼信息的緊急鈴號碼文本以及表示所述接收的順序的序號文本的步驟;以及 以使得大小、字體以及顏色中的至少一個彼此不同的形式通過所設置的顯示部將所述生成的緊急鈴號碼文本與所述生成的序號文本同時顯示,以便安保責任人可識別的步驟。15.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戶的輸入信號通過按壓設置于所述呼叫器的多個按鈕中的一個而生成。16.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中,至少一個所述無線緊急鈴、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以及所述接收器使用不需要申報或許可的超高頻頻帶中的至少一個頻帶并進行相互通信。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高頻頻帶具有448MHz以上449MHz以下頻帶的范圍。18.—種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為設置于學校以及校區(qū)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執(zhí)行如下步驟: 若從至少一個無線緊急鈴接收緊急鈴信號,則通過所設置的揚聲器將預先存儲的警報音輸出至外部的步驟; 從所述無線緊急鈴接收緊急鈴音頻信號,并且通過所述揚聲器將所述接收的音頻信號輸出至外部的步驟; 從與所述無線緊急鈴進行無線通信的至少一個呼叫器來接收呼叫器音頻信號,并且通過所述揚聲器將所述接收的呼叫器音頻信號發(fā)送至外部的步驟;以及 接收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與其他的呼叫器間的收發(fā)的呼叫器音頻信號,并且通過所述揚聲器將其輸出至外部的步驟。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還包括: 若接收所述緊急鈴信號,則提取包括于所述緊急鈴信號的緊急鈴號碼信息,并且將所述提取的緊急鈴號碼信息以安保管理人員可識別的形式顯示于所設置的顯示部的步驟; 生成影像存儲指令信號的步驟,所述影像存儲指令信號包括表示使得通過閉路式攝像機來拍攝的影像存儲的指令的信息,所述閉路式攝像機設置于對所述緊急鈴信號進行傳送的所述無線緊急鈴所處的區(qū)域; 以及將所述生成的影像存儲指令信號發(fā)送至閉路式攝像機管制裝置的步驟,所述閉路式攝像機管制裝置對以有線或無線的形式進行連接的所述閉路式攝像機進行控制。20.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還包括: 在接收所述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提取包括于所述接收的緊急鈴信號的緊急鈴號碼信息的步驟; 在舉報人的識別信息包含在所述接收的緊急鈴信號的情況下,提取所述舉報人的識別信息的步驟;以及 通過所設置的顯示部以安保責任人可識別的形式來顯示所述提取的緊急鈴號碼信息或所述提取的舉報人的識別信息的步驟。21.根據權利要求20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過所述顯示部進行顯示的步驟顯示為文本、符號、圖形以及圖標中的至少一個。22.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中,至少一個所述無線緊急鈴、所述至少一個呼叫器以及所述接收器使用不需要申報或許可的超高頻頻帶中的至少一個頻帶并進行相互通信。23.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高頻頻帶具有448MHz以上449MHz以下頻帶的范圍。24.—種計算機可讀的記錄介質,其對用于在計算機上執(zhí)行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的各步驟的程序進行記錄,所述無線緊急鈴控制方法記載于權利要求1、權利要求2以及權利要求3至權利要求9中任意一個權利要求。25.—種無線緊急鈴控制系統(tǒng),其包括權利要求24中計算機可讀的記錄介質。
【文檔編號】G08B21/02GK105960662SQ201580007136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5年1月30日
【發(fā)明人】樸相來
【申請人】樸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