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投幣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式投幣機,包括支撐裝置,傳動裝置,錢幣分離裝置。以電機作為動力,通過帶傳動和齒輪傳動將動力傳遞給小齒輪和小帶輪,小帶輪將動力傳遞給捻鈔輪組,小齒輪將動力傳遞給四桿機構。根據(jù)硬幣大小,在篩箱底部開有不同直徑圓孔,通過四桿機構帶動篩箱擺動,實現(xiàn)硬幣分離。紙幣經(jīng)紙幣滑軌、紙幣分離平臺和捻鈔輪組時被捻開,再由顏色傳感器識別其顏色,然后通過單片機控制舵機的正反轉,將不同面值的紙幣撥入不同的箱體,實現(xiàn)紙幣分離。當紙硬幣同時投入時,硬幣經(jīng)由紙幣滑軌的橢圓孔掉入硬幣導軌,紙幣由紙幣滑軌進入紙幣分離裝置,實現(xiàn)紙硬幣分離。該投幣裝置具有效率高,實用性強,減少人力實現(xiàn)機械化的優(yōu)點。
【專利說明】
新式投幣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投幣機,具體是設計一種用于公交系統(tǒng)的新式投幣機。
【背景技術】
[0002]投幣箱是公交系統(tǒng)工作中必用工具之一,用于乘客上車時自助投幣。據(jù)不完全調查,乘客投幣時以壹元紙幣,壹元硬幣為主,五元紙幣次之,壹角、五角硬幣和五角、十元等紙幣很少。對于傳統(tǒng)投幣箱,將這些不同面值的錢幣投入后,錢幣會比較凌亂,分類整理十分的不便。而目前所使用的投幣箱大都是傳統(tǒng)投幣箱,沒有提供分類整理與計數(shù)功能。在公交投幣系統(tǒng)中,乘客與乘客投幣會有時間間隔且乘客投幣方式可以人為控制?;趥鹘y(tǒng)投幣箱不足和特點設計了本專利,一款新式投幣機,這種新式投幣機可以將錢幣進行分類、整理,然后對于整理的錢幣進行計數(shù),減輕分鈔員的工作量,減小了公交公司的運營成本。
【發(fā)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提供了一種新式投幣機,這種新式投幣機不但可以使不同面值的紙幣分離、硬幣分離,而且還可以實現(xiàn)紙硬幣分離。
[0004]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支撐裝置,傳動裝置,錢幣分離裝置。錢幣分離系統(tǒng)由不同面值的紙幣分離裝置,紙硬幣分離裝置和不同面值的硬幣分離裝置組成。當硬幣從投幣口進行投幣箱中,硬幣會沿著紙幣滑軌滑落,當經(jīng)過紙幣滑軌上的橢圓孔時,硬幣會從橢圓孔處掉落到硬幣導軌上,硬幣會順著硬幣導軌掉入篩箱中。根據(jù)硬幣的直徑大小不同的原理,利用四桿機構帶動篩箱上下運動,當為五角硬幣時,由于篩箱底部的圓孔孔徑大于五角硬幣的直徑,五角硬幣會圓孔中掉落到下面的五角硬幣儲錢箱中,而一元硬幣直徑大于圓孔孔徑,越過圓孔,從篩箱右側的縫隙中掉落到一元硬幣箱中,從而實現(xiàn)硬幣分離;紙幣分離系統(tǒng)利用捻鈔輪將多張紙幣一張張分離,再由顏色傳感器識別其顏色,然后通過單片機控制舵機的正反轉,使十字板轉向不同,將不同面值紙幣撥入相應的軌道,紙幣順著軌道滑入各自儲錢箱中,而使紙幣分離;紙硬幣分離系統(tǒng)根據(jù)紙幣面積遠遠大于硬幣面積的原理,當紙幣和硬幣同時投入投幣箱時,由于空氣阻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硬幣的下落速度大于紙幣下落速度,使硬幣先于紙幣經(jīng)過大橢圓孔,因為大橢圓孔孔徑遠大于硬幣直徑而小于紙幣的長度和寬度,所以硬幣掉落在硬幣導軌上,滑入硬幣分離系統(tǒng),而紙幣則越過大橢圓孔進入紙幣分離系統(tǒng)進行分離。整體裝置以電動機作為動力,通過帶傳動和齒輪傳動,實現(xiàn)在預定空間同步運動。
[0005]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機構比較簡單,巧妙地利用了四桿機構的特點,實現(xiàn)硬幣的分離。將顏色傳感器和傳送帶融合在一起,實現(xiàn)紙幣分離。此投幣機操作簡單,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0006]圖1整體示意圖;
[0007]圖2硬幣分離系統(tǒng)示意圖;
[0008]圖3紙幣分離系統(tǒng)示意圖;
[0009]圖4紙硬幣分離系統(tǒng)示意圖;
[00?0]圖5整體內部如視圖不意圖;
[0011]圖6整體內部后視圖示意圖;
[0012]圖7紙硬幣分離系統(tǒng)斜剖示意圖;
[0013]圖中1、紙幣儲錢箱2、五角硬幣儲錢箱3、壹元硬幣儲錢箱4、主箱體5、投幣口
6、大齒輪7、擺桿8、連桿9、篩箱10、五角硬幣漏孔11、固定軸12、壹元硬幣出口 13、篩箱固定架14、滾軸I 15、滾軸II 16、齒輪I 17、三角帶I 18、齒輪II 19、紙幣分離平臺20、捻鈔輪組I 21、捻鈔輪組II 22、轉軸23、傳送帶24、十字板25、硬幣導軌26、紙幣滑軌27、小帶輪28、三角帶II 29、舵機30、顏色傳感器31、大帶輪32、電動機33、小齒輪34、紙幣儲錢箱右箱35、紙幣儲錢箱左箱36、橢圓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以下結合附圖所示之最佳實施例作進一步詳述
[0015]如圖1,2,3,4,5,6,7所示的實施例中:一種新式投幣機,其主要包括支撐裝置,傳動裝置,錢幣分離裝置。錢幣分離裝置由不同面值的紙幣分離裝置,紙硬幣分離裝置和不同面值的硬幣分離裝置組成。傳動裝置主要包括電動機,帶傳動和齒輪傳動。本裝置主要以電動機31為原動力,電動機31將動力傳遞給小齒輪33和小帶輪27,大齒輪6帶動篩箱9進行上下擺動,小帶輪27通過三角帶1128帶動大帶輪31轉動,大帶輪31通過轉軸22將動力傳遞給捻鈔輪組I 20。
[0016]當乘客將紙幣展平從投幣口5投入主箱體4中時,紙幣沿著紙幣滑軌26滑落至紙幣分離平臺19中,在摩擦力作用下,捻鈔輪組I 20使其下方紙幣一張張分離并捻送紙幣至捻鈔輪組II 21,捻鈔輪組II 21與捻鈔輪組I 20用三角帶I 17相連,實現(xiàn)同向運動,捻鈔輪組
II21依靠摩擦力使紙幣繼續(xù)前行,通過紙幣分離平臺19,掉落在傳送帶23右端,由于摩擦力作用,紙幣會從傳送帶23右端運動到傳送帶23的最左端,隨著傳送帶23的繼續(xù)運動,紙幣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在十字板24上。紙幣從傳送帶23掉落到十字板24的過程中,顏色傳感器30通過識別紙幣顏色判斷紙幣面值。當為綠色時顏色傳感器30通過單片機控制舵機29正轉,紙幣被十字板24撥到紙幣儲錢箱左箱35;當非綠色時,舵機29反轉,紙幣被十字板24撥掉到紙幣儲錢箱右箱34,從而使紙幣分離。
[0017]當乘客將紙幣和硬幣同時從投幣口5投入主箱體4中時,由于空氣阻力和摩擦力作用,硬幣的下落速度大于紙幣的下落速度,硬幣會沿著紙幣滑軌26先于紙幣滑落到紙幣滑軌26上的橢圓孔36處,由于橢圓孔36孔徑遠遠大于硬幣直徑,所以硬幣會從橢圓孔36中掉落到硬幣導軌25上,由于紙幣為長方形且紙幣寬度和長度都大于橢圓孔36,所以紙幣會越過橢圓孔36到紙幣分離平臺19中的捻鈔輪組I 20下面進行紙幣分離,從而實現(xiàn)紙硬幣分離。
[0018]當乘客將硬幣從投幣口5投入主箱體4中時,硬幣沿著紙幣滑軌26向下滑落,當經(jīng)過橢圓孔36處時掉落到硬幣導軌25上,或由于紙幣和硬幣分離時掉落在硬幣導軌25上,硬幣會順著硬幣導軌25滑入篩箱9中,擺桿7通過大齒輪6和小齒輪33外嚙合與電動機32相連實現(xiàn)運動,篩箱9、擺桿7、連桿8和篩箱固定架13組成四桿機構,篩箱9隨著擺桿7的轉動而上下運動,當篩箱9向上運動到硬幣自身重力的分量大于摩擦力時,硬幣會沿著篩箱9下滑,由于5角硬幣的直徑小于五角硬幣漏孔10的直徑,所以五角硬幣會從篩箱9底部的五角硬幣漏孔10中掉落在五角硬幣儲錢箱2中,而壹元硬幣大于五角硬幣漏孔10的直徑,壹元硬幣會滑過五角硬幣漏孔10從篩箱9右側的壹元硬幣出口 12進入壹元硬幣儲錢箱3中,實現(xiàn)硬幣分離。
[0019]上述實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jù)以實施,并不能以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新式投幣機,包括支撐裝置,傳動裝置,錢幣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錢幣分離裝置由不同面值的紙幣分離裝置,紙硬幣分離裝置和不同面值的硬幣分離裝置組成;紙幣分離裝置,包括捻鈔輪、顏色傳感器、單片機、十字板、舵機和紙幣分離平臺,捻鈔輪將紙幣一張張分離,顏色傳感器根據(jù)紙幣顏色通過單片機控制舵機使十字板實現(xiàn)不同轉向,將不同面值紙幣撥入相應軌道,使紙幣分離;硬幣分離裝置,包括擺桿、連桿、篩箱和篩箱固定架,根據(jù)硬幣的大小不同,在篩箱底部開有不同直徑圓孔,通過四桿機構帶動篩箱上下運動,從而實現(xiàn)硬幣分離;紙硬幣分離裝置,包括硬幣導軌、紙幣滑軌,紙幣和硬幣同時沿著紙幣滑軌向下滑動時,由于摩擦力和空氣阻力,硬幣下滑速度快,先經(jīng)過紙幣滑軌的橢圓孔而掉落到硬幣導軌上,沿著硬幣導軌滑落到不同面值的硬幣分離裝置中,而由于紙幣的寬度和長度均大于橢圓孔孔徑,紙幣越過橢圓孔進入不同面值的紙幣分離裝置中,從而實現(xiàn)紙硬幣分離;傳動裝置主要包括電動機、帶傳動和齒輪傳動,帶傳動主要包括小帶輪、大帶輪和三角帶,齒輪傳動由小齒輪、大齒輪、齒輪I和齒輪II組成。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式投幣機,其特征在于:電動機通過帶傳動和齒輪傳動將動力傳遞給小齒輪和小帶輪,小帶輪將動力傳遞給捻鈔輪組,小齒輪將動力傳遞給四桿機構,從而實現(xiàn)錢幣分離的聯(lián)動。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式投幣機,其特征在于:整體機構采用主箱體作為支撐,為錢幣分離裝置和傳動裝置提供支撐位置。
【文檔編號】G07F9/00GK205582071SQ201620161405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9日
【發(fā)明人】姜澤, 周靖期, 郭東強, 趙梓煊, 高家寶, 陳旭升
【申請人】姜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