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移動終端設備上的應用進行測試的方法及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申請涉及移動終端的應用測試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對移動終端設備上的應用進行測試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手機等智能移動終端的發(fā)展,移動互聯(lián)網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從以往的手機只能打電話發(fā)信息,到現(xiàn)在可以上網,語音聊天,上網購物,等等,移動終端已經離不開人們的生活。移動互聯(lián)網也隨之快速發(fā)展,并且不斷地涌現(xiàn)出大量應用于移動終端的應用軟件。
[0003]一款應用軟件在被開發(fā)出來之后,首先需要進行測試。移動終端的應用軟件測試類型大致可分為:UI測試、功能模塊測試、交叉事件測試、壓力測試、安全性測試、兼容性測試、易用性/用戶體驗測試等。而移動終端上的應用軟件測試不像PC機上web測試,主流的瀏覽器只有IE、Firef0X和Chrome等有限的幾種,而且任何一個PC機都可以安裝所有的瀏覽器,對于移動終端上的應用軟件測試而言,移動終端設備種類眾多,尤其是Android操作系統(tǒng)的移動終端設備,更具有嚴重的機型碎片化問題,因此,測試人員往往需要在所有移動終端上進行測試,而且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成本也很高,除此之外移動終端的更新速度也非???,所以能在既節(jié)省開支和設備成本的前提下,又能提高的測試的效率顯得格外重要。
[0004]為了適應這種需要,現(xiàn)有技術中出現(xiàn)了一些自動化測試平臺,利用這種測試平臺,測試人員可以將開發(fā)出的應用軟件的安裝包以及需要在哪些移動終端設備上進行測試等信息上傳到服務器端,服務器端就可以在測試人員選擇的移動終端設備上安裝該應用軟件,并將測試結果返回給測試人員。這樣,應用軟件開發(fā)方就不需要為了測試自己的應用軟件而購置大量的移動終端設備,這節(jié)省了測試成本。
[0005]但是,現(xiàn)有技術中,一般是在各個移動終端設備上測試完成之后,將各自的測試結果,例如,執(zhí)行那個腳本過程中的截圖等,統(tǒng)一返回給測試人員,效率很低,并且可能會造成一些缺陷無法及時發(fā)現(xiàn)。另一方面,在測試人員發(fā)現(xiàn)缺陷之后,需要再另行進入缺陷系統(tǒng),進行缺陷的提交等操作,執(zhí)行起來非常繁瑣。
【發(fā)明內容】
[0006]本申請?zhí)峁┝藢σ苿咏K端設備上的應用進行測試的方法及裝置,測試人員可以直觀的發(fā)現(xiàn)被測應用在某個適配機型中運行時可能存在的缺陷,并提高了缺陷提交的效率。
[0007]本申請?zhí)峁┝巳缦路桨?
[0008]一種對移動終端設備上的應用進行測試的方法,包括:
[0009]接收到來自第一終端設備的應用測試請求時,根據所述測試請求,確定被測應用、至少一個適配機型以及測試腳本;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為屏幕尺寸滿足預置條件的設備;
[0010]指示所述適配機型安裝所述被測應用,并將所述測試腳本分發(fā)到各個適配機型;[0011 ] 指示所述適配機型啟動所述被測應用,執(zhí)行所述測試腳本,并在執(zhí)行操作時,對執(zhí)行結果進行截圖,并將所得的截圖返回;
[0012]通過遠程監(jiān)控的方式,將適配機型上的測試腳本執(zhí)行過程返回給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以便所述在第一終端設備在用戶界面上顯示所述適配機型在對應操作步驟的測試結果;其中,所述用戶界面上同時顯示至少一個適配機型的測試結果;
[0013]接收到提交缺陷的請求時,根據缺陷系統(tǒng)的接口,將缺陷所在的目標適配機型的信息以及目標截圖提交到所述缺陷系統(tǒng)。
[0014]一種對移動終端設備上的應用進行測試的裝置,包括:
[0015]測試信息確定單元,用于接收到來自第一終端設備的應用測試請求時,根據所述測試請求,確定被測應用、至少一個適配機型以及測試腳本;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為屏幕尺寸滿足預置條件的設備;
[0016]第一指示單元,用于指示所述適配機型安裝所述被測應用,并將所述測試腳本分發(fā)到各個適配機型;
[0017]第二指示單元,用于指示所述適配機型啟動所述被測應用,執(zhí)行所述測試腳本,并在執(zhí)行操作時,對執(zhí)行結果進行截圖,并將所得的截圖返回;
[0018]界面返回單元,用于通過遠程監(jiān)控的方式,將適配機型上的測試腳本執(zhí)行過程返回給所述第一終端設備,以便所述在第一終端設備在用戶界面上顯示所述適配機型在對應操作步驟的測試結果;其中,所述用戶界面上同時顯示至少一個適配機型的測試結果;
[0019]缺陷提交單元,用于接收到提交缺陷的請求時,根據缺陷系統(tǒng)的接口,將缺陷所在的目標適配機型的信息以及目標截圖提交到所述缺陷系統(tǒng)。
[0020]根據本申請?zhí)峁┑木唧w實施例,本申請公開了以下技術效果:
[0021]通過本申請實施例,在服務器端的適配機型上運行測試腳本的過程中,可以在第一客戶端中將多個適配機型中的測試操作步驟直接顯示給測試人員,這樣,測試人員可以直觀的發(fā)現(xiàn)被測應用在某個適配機型中運行時可能存在的缺陷。并且,將測試平臺與缺陷系統(tǒng)打通,測試人員在發(fā)現(xiàn)缺陷之后,可以直接從測試平臺的客戶端發(fā)起缺陷提交請求,測試平臺的服務器就可以直接將缺陷相關的信息提交到缺陷系統(tǒng)。因此提高了缺陷提交的效率。
[0022]當然,實施本申請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0023]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4]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圖;
[0025]圖2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
[0026]圖3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旧暾堉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0028]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本申請實施例中對應用的適配測試,主要是指對用戶界面(UI)層的測試,例如,被測應用在具體的移動終端設備中運行時,用戶界面中的控件、文字等顯示的樣式等是否正常等。其中,用戶界面不僅包括應用的主界面,還包括界面中的控件在被觸發(fā)之后顯示出的各級子界面。所謂控件就是指應用的用戶界面中可觸發(fā)的按鈕(Button)、文本框(TextView)、圖片(ImageView)等,一個界面中可能會包含有多個控件,一個控件被觸發(fā)之后,可能會得到子界面,在子界面中又可能包含有多個控件。為實現(xiàn)對各級界面Π的測試,測試人員可以預先編寫測試腳本,該測試腳本中定義了在被測應用運行的過程中,需要按照怎樣的順序執(zhí)行哪些操作,例如,都需要觸發(fā)哪些控件等,這樣,在腳本執(zhí)行的過程中,每一步操作都可能觸發(fā)得到新的用戶界面。當然,由于真正運行測試腳本的移動終端設備一般是測試平臺提供的,對于測試人員而言,移動終端設備在遠端,也即測試平臺的服務器端,因此,測試人員并不能直接看到各個移動終端設備中的運行結果。為此,一般需要對每步操作之后得到的用戶界面都進行截圖,然后返回給測試平臺的客戶端,在客戶端向測試人員顯示截圖,測試人員就可以根據這種截圖判斷被測應用在各個移動終端設備中運行時是否存在缺陷。
[0029]現(xiàn)有技術中,測試平臺一般是在移動終端設備中執(zhí)行完整的測試腳本之后,將所得的截圖匯總之后返回給客戶端供測試人員查看。但是,這種方式會使得測試人員獲得測試結果的時間滯后,并且發(fā)現(xiàn)缺陷的效率也不高。更重要的是,發(fā)現(xiàn)缺陷之后,還需要重新登錄到缺陷系統(tǒng)中進行提交,效率比較低。
[0030]其中,所謂的缺陷系統(tǒng)是針對測試、開發(f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