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設備定位跟蹤管理方法及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電子信息工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實驗室設備定位跟蹤管理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實驗室即進行試驗的場所,是科技的產出地,國家對其投入非常大。如今很多大學的實驗室都是老師與研宄生日常工作研宄的場所,而在這其中,如何對實驗室內的設備進行管控成為了一大難題,常見的解決方案包括:設定保管人機制,然而設備很容易在當在未通知保管人時被人隨意移動,保管人往往不清楚設備的具體位置;設定清點機制,該機制比較浪費用戶的時間成本,建立借出管理記錄本,需要靠用戶自覺記錄,并定期追查設備位置,然而,用戶在借用設備后,往往不記得按時歸還。
[0003]針對這一難題,近年來也陸續(xù)出現了很多實驗室管理設備或系統,然而現有的實驗室管理的設備或者系統存在諸多缺點。如專利名稱為“基于RFID的企業(yè)固定資產防轉移監(jiān)測系統”(申請?zhí)?201210595865.8)。該專利實質上是通過手持的讀寫器對貼有無源電子標簽的固定資產進行巡檢,巡檢人員在使用手持的讀寫器對固定資產進行檢查時,效率低下,并且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才能完成。專利名為“一種基于RFID技術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申請?zhí)枮?01310321773.5),該專利通過射頻技術實現對固定資產的跟蹤管理,和在線監(jiān)控,但無法解決閱讀器讀寫距離有限,出現漏讀問題,當通過增加讀寫器功率加大讀寫范圍時,會錯誤的讀取其他實驗室內的標簽,造成設備定位不準確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實驗室設備定位跟蹤管理方法,包括
[0005]a、在每個實驗室設備上安裝跟蹤單元;
[0006]b、所述跟蹤單元發(fā)送自身身份信息,并接收其他跟蹤單元發(fā)送的身份信息;
[0007]d、服務器通過傳輸單元查詢設備上跟蹤單元內的身份信息,并確認設備位置。
[0008]進一步,在步驟d之前還包括
[0009]C、步驟b中所述跟蹤單元組成區(qū)域網絡,所述區(qū)域網絡中至少有一個跟蹤單元被區(qū)域中繼覆蓋。
[0010]進一步,步驟b還包括跟蹤單元接收最近的其他設備的跟蹤單元發(fā)送的信息后,如果是非重復信息,則將所述信息進行存儲,如果是重復標簽信息,則將其忽略。
[0011]進一步,所述跟蹤單元定時發(fā)送自身信息以及存儲的所接收到的其他跟蹤單元信息。
[0012]一種實驗室設備定位跟蹤管理系統,包括設備跟蹤單元、傳輸單元和服務器,所述設備跟蹤單元設置于實驗室設備用于對設備進行跟蹤定位,所述設備跟蹤單元通過傳輸單元與服務器連接。
[0013]進一步,所述傳輸單元包括區(qū)域中繼和傳輸分站,所述區(qū)域中繼設置于實驗室,用于接收跟蹤單元發(fā)送的信息并與傳輸分站進行數據交互,所述區(qū)域中繼的接收范圍為實驗室內部。
[0014]進一步,所述區(qū)域中繼設有無線傳輸模塊I和無線傳輸模塊II,所述無線傳輸模塊I用于接收跟蹤單元發(fā)送的信息,所述無線傳輸模塊II用于與所述傳輸分站進行數據交互。
[0015]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將設備互聯,每個設備跟蹤單元均可接收有效距離內其他設備跟蹤單元,并將接收到的設備跟蹤單元發(fā)送至區(qū)域中繼,延伸了區(qū)域中繼的接收范圍,有效的解決了區(qū)域中繼漏讀問題;并且區(qū)域中繼具有兩個獨立的傳輸模塊,區(qū)域中繼采用功率控制,能夠根據實驗室大小調節(jié)接收設備跟蹤單元的閱讀距離,避免錯讀其他實驗室內的標簽信息。該系統能夠準確、快速的實現工作人員對設備進行查找和定位功能。
【附圖說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0017]圖1是本發(fā)明的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圖1是本發(fā)明的原理示意圖。
[0019]如圖1所示,實驗室設備定位跟蹤管理系統,包括設備跟蹤單元、傳輸單元和服務器,所述設備跟蹤單元設置于實驗室設備用于對設備進行跟蹤定位,所述設備跟蹤單元通過傳輸單元與服務器連接。設備跟蹤單元通過粘貼或其他方式固定于被管理設備表面,由控制器、電源模塊和射頻模塊III組成,能夠與其他設備跟蹤單元自動組網,且具有靜態(tài)存儲功能,能夠存儲其所代表設備的唯一性信息,以及存儲網絡內的其他設備跟蹤單元的標簽信息。
[0020]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傳輸單元包括區(qū)域中繼和傳輸分站,所述區(qū)域中繼設置于實驗室,所述區(qū)域中繼與傳輸分站連接,所述傳輸分站與所述服務器連接。所述傳輸單元包括區(qū)域中繼和傳輸分站,所述區(qū)域中繼設置于實驗室,所述區(qū)域中繼與傳輸分站連接,所述傳輸分站與所述服務器連接。所述區(qū)域中繼設有通過預設方式改變接收距離的無線傳輸模塊I和用于與所述傳輸分站進行數據交互的無線傳輸模塊II,所述無線傳輸模塊I和無線傳輸模塊II獨立工作。所述無線傳輸模塊I包括射頻模塊I和用于調節(jié)所述射頻模塊I的傳輸距離的功率控制模塊,所述功率控制模塊與射頻模塊I連接。區(qū)域中繼的結構如圖1所示,區(qū)域中繼固定在每個實驗室中心位置,具有兩個獨立的無線傳輸模塊,無線傳輸模塊I能夠通過設定方式改變接收距離,無線傳輸模塊2能夠與傳輸分站進行數據交互,所述兩無線傳輸模塊獨立工作。優(yōu)選的,區(qū)域中繼還具有顯示模塊,能夠動態(tài)顯示接收到設備跟蹤單元的信息。其中,無線傳輸模塊I能夠通過設定方式改變接收距離,無線傳輸模塊I由射頻模塊I和功率控制模塊組成,功率控制模塊可以調節(jié)射頻傳輸距離,使射頻模塊I的工作范圍限定在本實驗室內部,無法探測到實驗室外部的其他設備跟蹤單元,這是由于不同場所實驗室的規(guī)模不盡相同,大到幾百平米,小到幾十平米,如果區(qū)域中繼讀寫距離一定,則必須以滿足大實驗室的需求為前提,這樣當每個實驗室距離較近時,容易造成區(qū)域中繼錯誤的讀取隔壁實驗室的設備跟蹤信息,造成設備定位不準確的問題,本實施例采取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無線傳輸模塊II用于與傳輸分站間的遠距離傳輸,將區(qū)域中繼上讀取的跟蹤單元信息傳送至傳輸分站。
[0021]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傳輸分站包括射頻模塊II和有線傳輸模塊,所述射頻模塊II與所述無線傳輸模塊II數據交互,所述有線傳輸模塊與射頻模塊II連接,所述有線傳輸模塊與服務器連接;射頻模塊II與無線傳輸模塊II進行數據交互,實現與區(qū)域中繼的遠距離傳輸,接收到區(qū)域中繼的信息后,由于每個區(qū)域中繼對應一個實驗室,傳輸分站提取出每個區(qū)域中繼內的設備跟蹤單元信息,則可以準確的定位出每個設備跟蹤單元所在的實驗室,將這些信息通過有線傳輸模塊傳送給服務器,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