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50383閱讀:497來源:國知局
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顯示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顯示裝置集成有指紋識別功能,這些顯示裝置例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且這些顯示裝置都包括顯示模組,并依靠顯示模組實現(xiàn)顯示功能和指紋識別功能。

相關技術中,顯示模組通常包括顯示組件和指紋組件,顯示組件包括顯示區(qū)域和非顯示區(qū)域,指紋組件設置在顯示組件的非顯示區(qū)域上。例如,當顯示裝置為智能手機時,指紋組件可以設置在顯示裝置的home鍵所在區(qū)域上。其中,顯示組件可以包括顯示面板,用于實現(xiàn)顯示功能,指紋組件可以包括指紋傳感器,用于實現(xiàn)指紋識別功能。

在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過程中,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相關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由于指紋組件設置在顯示組件的非顯示區(qū)域上,因此顯示組件的非顯示區(qū)域的面積較大,顯示區(qū)域的面積較小,導致難以實現(xiàn)顯示裝置的全屏顯示,顯示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難以實現(xiàn)顯示裝置的全屏顯示,顯示效果較差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顯示模組,所述顯示模組包括:透明顯示組件和指紋組件,所述透明顯示組件設置在所述指紋組件上,所述透明顯示組件包括多個像素單元,所述指紋組件包括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所述多個像素單元與所述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之間形成有至少一個透光孔,所述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在所述透明顯示組件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透明顯示組件的顯示區(qū)域內且將所述至少一個透光孔覆蓋;

所述至少一個透光孔中的每個透光孔到所述透明顯示組件的出光面的第一距離大于所述每個透光孔到所述光學指紋傳感器的第二距離。

可選地,所述第一距離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離的倍。

可選地,所述第一距離大于所述第二距離的倍,且所述第一距離與所述第二距離的距離差小于預設閾值。

可選地,所述至少一個透光孔包括至少兩個透光孔,所述至少兩個透光孔中任意相鄰的兩個透光孔之間的距離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距離的1.8倍。

可選地,所述多個像素單元與所述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之間設置有遮光層,所述遮光層上設置有所述至少一個透光孔。

可選地,所述透明顯示組件包括:第一襯底基板以及依次設置在所述第一襯底基板遠離所述指紋組件的一面上的布線層,所述布線層包括多根柵線和多根數(shù)據(jù)線,所述多根柵線與所述多根數(shù)據(jù)線交叉形成多個像素區(qū),所述至少一個透光孔與所述多個像素區(qū)中的至少一個像素區(qū)一一對應。

可選地,所述透明顯示組件還包括:依次設置在所述布線層上的陽極層、有機發(fā)光層、陰極層、封裝層、偏光層、光學膠層和蓋板。

可選地,所述指紋組件還包括:第二襯底基板,所述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陣列排布在所述第二襯底基板上。

可選地,所述第一襯底基板為玻璃基板或柔性基板,

當所述第一襯底基板為玻璃基板,且所述蓋板的厚度大于預設厚度閾值時,或者,當所述第一襯底基板為柔性基板,且所述蓋板的厚度小于預設厚度閾值時,所述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第二襯底基板靠近所述透明顯示組件的一面上;

當所述第一襯底基板為柔性基板,且所述蓋板的厚度大于預設厚度閾值時,所述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第二襯底基板遠離所述透明顯示組件的一面上。

可選地,所述遮光層設置在所述第一襯底基板與所述布線層之間;或者,

所述遮光層設置在所述第一襯底基板遠離所述布線層的一面上;或者,

當所述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第二襯底基板遠離所述透明顯示組件的一面上時,所述遮光層設置在所述第二襯底基板靠近所述透明顯示組件的一面。

可選地,所述透光孔的孔徑的取值范圍為5微米~20微米。

第二方面,提供一種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包括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選方式所提供的顯示模組。

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由于透明顯示組件設置在指紋組件上,指紋組件的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在透明顯示組件上的正投影將至少一個透光孔覆蓋,因此,可以采用小孔成像原理實現(xiàn)指紋識別,并且由于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在透明顯示組件上的正投影位于透明顯示組件的顯示區(qū)域內,因此,可以避免指紋組件對顯示模組的顯示區(qū)域的面積的影響,解決了顯示模組的顯示區(qū)域的面積較小,難以實現(xiàn)顯示裝置的全屏顯示,顯示效果較差的問題,有助于顯示裝置的全屏顯示,改善顯示效果。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jié)描述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發(fā)明。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小孔成像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小孔成像的物面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小孔成像的物面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再一種小孔成像的物面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顯示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再一種顯示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顯示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顯示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指紋識別的示意圖;

圖1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指紋識別的示意圖。

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發(fā)明的原理。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目前,顯示裝置(例如手機)的指紋識別功能均集成在顯示裝置的home鍵所在區(qū)域或顯示裝置的背面等非顯示區(qū)域,而未來顯示裝置的發(fā)展方向為超薄、高色域、廣視角且集成各種傳感功能。未來的顯示功能與傳感功能集成的發(fā)展方向可以包括將指紋識別功能集成在顯示裝置的顯示區(qū)域,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模組采用指紋識別方法,將指紋識別功能集成在顯示裝置的顯示區(qū)域。具體地,本發(fā)明實施例采用小孔成像的光學原理,結合透明顯示組件(例如透明顯示屏),在固定小孔成像的物像距之比的前提下,改變光學指紋傳感器的設置位置,以及透明顯示組件的襯底基板的材質,實現(xiàn)了顯示區(qū)域的指紋識別。

在對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模組進行具體描述之前,先對本發(fā)明實施例所涉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進行簡單介紹,示例地,請參考圖1,其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小孔成像的示意圖,本發(fā)明實施例以物面(圖1中未標出)的圖像為兩個半徑等于r的圓形圖像為例進行說明,參見圖1,物面的圖像的光線在經過小孔之后,在像面(圖1中未標出)形成像,若需要在像面形成完整的像(半徑等于a的兩個圓相切),則可以固定像距l(xiāng)2等于b,由圖1可知,當物距l(xiāng)1小于像距l(xiāng)2(小于b)時,物面的兩個圓形圖像相離,當物距l(xiāng)1等于像距l(xiāng)2(等于b)時,物面的兩個圓形圖像相切,當物距l(xiāng)1大于像距l(xiāng)2(大于b)時,物面的兩個圓形圖像相交。

假設圖1中的物面為四個半徑等于r圓形圖像,則在物距l(xiāng)1等于像距l(xiāng)2時,該物面的四個圓形圖像可以如圖2所示,參見圖2,r=a,該四個半徑等于r的圓形圖像相切,但是該四個圓形圖像之間具有空隙;在物距l(xiāng)1等于像距l(xiāng)2的倍時,該物面的四個圓形圖像可以如圖3所示,參見圖3,該四個圓形圖像相交且該四個圓形圖像之間沒有空隙;在物距l(xiāng)1大于像距l(xiāng)2的倍時,該物面的四個圓形圖像可以如圖4所示,參見圖4,該四個圓形圖像相交且該四個圓形圖像之間沒有空隙。

根據(jù)以上可知,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如果用戶的手指放置在物面上,若要手指的指紋能夠在像面形成完整的像,物距需要大于像距,且物距的最小距離等于像距的倍。根據(jù)以上原理,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可以在像面設置光學指紋傳感器,并保證物距的最小距離等于光學指紋傳感器與小孔之間的距離的倍,以實現(xiàn)對物面上用戶的指紋進行采集識別,具體請參見下述各個實施例的描述。

請參考圖5,其示出了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顯示模組0的結構示意圖,參見圖5,該顯示模組0包括:透明顯示組件01和指紋組件02,透明顯示組件01設置在指紋組件02上,且透明顯示組件01包括多個像素單元(圖5中未標出),指紋組件02包括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021,多個像素單元與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021之間形成有至少一個透光孔k,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021在透明顯示組件01上的正投影位于透明顯示組件01的顯示區(qū)域(圖5中未標出)內且將至少一個透光孔k覆蓋;

至少一個透光孔k中的每個透光孔k到透明顯示組件01的出光面(圖5中未標出)的第一距離h1大于每個透光孔k到光學指紋傳感器021的第二距離h2。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模組,由于透明顯示組件設置在指紋組件上,指紋組件的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在透明顯示組件上的正投影將至少一個透光孔覆蓋,因此,可以采用小孔成像原理實現(xiàn)指紋識別,并且由于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在透明顯示組件上的正投影位于透明顯示組件的顯示區(qū)域內,因此,可以避免指紋組件對顯示模組的顯示區(qū)域的面積的影響,解決了相關技術中顯示模組的顯示區(qū)域的面積較小,難以實現(xiàn)顯示裝置的全屏顯示,顯示效果較差的問題,有助于顯示裝置的全屏顯示,改善顯示效果。

可選地,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多個像素單元陣列排布。

可選地,如圖5所示,指紋組件02還包括:第二襯底基板022,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021陣列排布在第二襯底基板022上。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透光孔k具有一定的形狀,光學指紋傳感器021具有感應面,透光孔k到光學指紋傳感器021的第二距離h2可以為透光孔k的中心到光學指紋傳感器021的感應面的距離,或者,透光孔k到光學指紋傳感器021的第二距離h2可以為透光孔k的中心到光學指紋傳感器021的中心之間的距離,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優(yōu)選地,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每個透光孔k到透明顯示組件01的出光面的第一距離h1大于或等于每個透光孔k到光學指紋傳感器021的第二距離h2的倍,且當?shù)谝痪嚯xh1大于第二距離h2的倍時,第一距離h1與第二距離h2的距離差小于預設閾值,該預設閾值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設置,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第一距離h1等于第二距離h2的倍,或者第一距離h1大于第二距離h2的倍且第一距離h1與第二距離h2的距離差小于預設閾值,這樣既可以便于在指紋識別過程中,光學指紋傳感器021能夠采集到完整的指紋圖像信息,又可以提高顯示模組0的方案的可行性。

可選地,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至少一個透光孔k包括至少兩個透光孔k,至少兩個透光孔k中任意相鄰的兩個透光孔k之間的距離d大于或等于第二距離h2的1.8倍。且透光孔k可以為圓形孔或方形孔,當透光孔k為圓形孔時,透光孔的孔徑的取值范圍為5微米~20微米。優(yōu)選地,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至少兩個透光孔k中任意相鄰的兩個透光孔k之間的距離d等于第二距離h2的1.8倍,這樣便于使透光孔k作為小孔來實現(xiàn)小孔成像,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可選地,如圖5所示,透明顯示組件01包括:第一襯底基板011以及依次設置在第一襯底基板011遠離指紋組件02的一面上的布線層(圖5中未標出),布線層包括多根柵線(圖5中未標出)和多根數(shù)據(jù)線(圖5中未標出),多根柵線(圖5中未標出)與多根數(shù)據(jù)線(圖5中未標出)交叉形成多個像素區(qū)(圖5中未標出),至少一個透光孔k與多個像素區(qū)中的至少一個像素區(qū)一一對應。

進一步地,如圖5所示,透明顯示組件01還包括:依次設置在布線層上的陽極層012、有機發(fā)光層013、陰極層014、封裝層015、偏光層016、光學膠層017和蓋板018。需要說明的是,實際應用中,陽極層012可以包括多個陽極結構(圖5中未示出),第一襯底基板011上還形成有薄膜晶體管(英文:thinfilmtransistor;簡稱:tft),每個tft可以對應一個像素區(qū),每個像素單元包括tft、陽極結構、有機發(fā)光層013、陰極層014。其中,如圖5所示,有機發(fā)光層013可以包括紅色有機發(fā)光層r、綠色有機發(fā)光層g和藍色有機發(fā)光層b,像素單元可以包括紅色像素單元、綠色像素單元和藍色像素單元,紅色像素單元中的有機發(fā)光層為紅色有機發(fā)光層r,綠色像素單元中的有機發(fā)光層為綠色有機發(fā)光層g,藍色像素單元中的有機發(fā)光層為藍色有機發(fā)光層b,本發(fā)明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

可選地,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多個像素單元與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之間設置有遮光層03,遮光層03上設置有至少一個透光孔k??蛇x地,如圖5所示,遮光層03設置在第一襯底基板011與布線層之間;或者,如圖6所示,遮光層03設置在第一襯底基板011遠離布線層的一面上,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遮光層03的設置位置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設置,只要能在像素單元與光學指紋傳感器021之間形成透光孔k即可,本發(fā)明實施例不對遮光層03的設置位置進行限定。

可選地,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透明顯示組件01可以為有機發(fā)光二極管(英文: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簡稱:oled)顯示面板或液晶顯示器(英文:liquidcrystaldisplay;簡稱:lcd),當透明顯示組件01為液晶顯示器時,該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源為側入式背光源,本發(fā)明實施例主要以透明顯示組件01為oled顯示面板為例進行說明,從而,第一襯底基板011可以為玻璃基板或柔性基板。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玻璃基板指的是剛性基板,其形成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玻璃,例如,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玻璃基板可以為透明基板,其可以是采用玻璃、石英、透明樹脂等具有一定堅固性的導光且非金屬材料制成的基板。柔性基板可以為采用聚酰亞胺(英文:polyimide;簡稱:pi)等材料制作的柔性基板,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根據(jù)第一襯底基板011以及蓋板018的厚度的不同,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021在第二襯底基板022上的設置位置不同,可選地,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021可以設置在第二襯底基板022靠近透明顯示組件01的一面上(如圖5或圖6所示),也可以設置在第二襯底基板022遠離透明顯示組件01的一面上。

其中,如圖5或圖6所示,當?shù)谝灰r底基板011為玻璃基板,且蓋板018的厚度大于預設厚度閾值時,或者,當?shù)谝灰r底基板011為柔性基板,且蓋板018的厚度小于預設厚度閾值時,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021設置在第二襯底基板022靠近透明顯示組件01的一面上。其中,此處所述的兩個預設厚度閾值可以相等或不等,本發(fā)明實施例以此處的兩個厚度閾值不等為例進行說明,具體地,當?shù)谝灰r底基板011為玻璃基板,蓋板018的厚度在500微米(預設厚度閾值)左右時,或者,當?shù)谝灰r底基板011為柔性基板,蓋板018為超薄玻璃或其他超薄材質,且蓋板018的厚度在50-200微米之間時,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021設置在第二襯底基板022靠近透明顯示組件01的一面上。

其中,如圖7至圖9所示,當?shù)谝灰r底基板011為柔性基板,且蓋板018的厚度大于預設厚度閾值時,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021設置在第二襯底基板022遠離透明顯示組件01的一面上。具體地,當?shù)谝灰r底基板011為柔性基板,蓋板018為玻璃材質,且蓋板018的厚度在500微米左右時,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021設置在第二襯底基板022遠離透明顯示組件01的一面上。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當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021設置在第二襯底基板022遠離透明顯示組件01的一面上時,如圖7所示,遮光層03可以設置在第一襯底基板011與布線層之間;或者,如圖8所示,遮光層03可以設置在第一襯底基板011遠離布線層的一面上;或者,如圖9所示,遮光層03還可以設置在第二襯底基板022靠近透明顯示組件01的一面上,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

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指紋組件02設置在透明顯示組件01上,且指紋組件02的光學指紋傳感器與透明顯示組件01的像素單元之間設置有透光孔,由此可以形成小孔成像環(huán)境,之后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可以由光學指紋傳感器來實現(xiàn)指紋識別。下面結合圖10和圖11以及小孔成像原理,對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方案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請參考圖10和圖11,當用戶手指按壓物面(也即是用戶手指按壓透明顯示組件的蓋板)時,指紋的光線經過遮光層(圖10和圖11中均未標出)的透光孔(圖10和圖11中均未標出)后,在像面(指紋組件的光學指紋傳感器)上形成像,如圖10所示,當物像距比(物距與像距的比值,也即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h1與h2的比值)等于時,指紋在像面呈的像較大,此時,較小的光學指紋傳感器ppi(光學指紋傳感器ppi指的是每英寸的第二襯底基板上設置的光學指紋傳感器的數(shù)量)也可以形成清晰的指紋圖像,此時,光學指紋傳感器ppi可以設置的較?。蝗鐖D11所示,當物像距比(物距與像距的比值,也即是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h1與h2的比值)等于5.6:1時,指紋在像面呈的像較小,多數(shù)光學指紋傳感器無法采集到指紋圖像,光學指紋傳感器的損失較多,此時,為了形成清晰的指紋圖像,需要設置較高的光學指紋傳感器ppi,但是過高的光學指紋傳感器ppi面板廠無法實現(xiàn),不適合集成顯示,因此,當物像距比較大時,方案的可行性較差。下面以表格的方式對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模組的可行性進行說明,具體可以如表1所示:

表1

參見表1,結合圖5至圖9,其中,第二襯底基板022的第一板面為第二襯底基板022靠近透明顯示組件01的一面,第二襯底基板022的第二板面為第二襯底基板022遠離透明顯示組件01的一面,參見表1結合圖5至圖9可知,當?shù)谝灰r底基板011為玻璃基板,且光學指紋傳感器021設置在第二襯底基板022的第一板面上時,物距(h1)可以等于730微米,像距(h2)可以等于550微米,此時,物像距比可以等于1.46,光學指紋傳感器021的ppi可以為830,此時方案可行;當?shù)谝灰r底基板011為柔性基板,且光學指紋傳感器021設置在第二襯底基板022的第一板面上時,物距(h1)可以等于200微米,像距(h2)可以等于130微米,此時,物像距比可以等于1.53,光學指紋傳感器021的ppi可以為870,此時方案可行;當?shù)谝灰r底基板011為柔性基板,且光學指紋傳感器021設置在第二襯底基板022的第二板面上時,物距(h1)可以等于730微米,像距(h2)可以等于130微米,此時,物像距比可以等于5.6,光學指紋傳感器021的ppi可以為3148,此時方案由于光學指紋傳感器021的ppi較高而不可行;當?shù)谝灰r底基板011為柔性基板,且光學指紋傳感器021設置在第二襯底基板022的第二板面上時,物距(h1)可以等于730微米,像距(h2)可以等于520微米,此時,物像距比可以等于1.414,光學指紋傳感器021的ppi可以為800,此時方案可行。根據(jù)表1可知,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當物像距比值大于或等于且物距與像距的差值小于預設閾值(例如0.1)時,本發(fā)明提供的顯示模組能夠便于面板廠商實現(xiàn)量產。

需要說明的是,將透明顯示組件設置在指紋組件上之后,用戶的手指光學指紋傳感器之間具有一定距離,該距離使得指紋圖像變模糊而難以識別,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模組,采用小孔成像原理實現(xiàn)指紋識別,避免了指紋難以識別的情況。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模組,由于透明顯示組件設置在指紋組件上,指紋組件的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在透明顯示組件上的正投影將至少一個透光孔覆蓋,因此,可以采用小孔成像原理實現(xiàn)指紋識別,并且由于至少一個光學指紋傳感器在透明顯示組件上的正投影位于透明顯示組件的顯示區(qū)域內,因此,可以避免指紋組件對顯示模組的顯示區(qū)域的面積的影響,解決了相關技術中顯示模組的顯示區(qū)域的面積較小,難以實現(xiàn)顯示裝置的全屏顯示,顯示效果較差的問題,有助于顯示裝置的全屏顯示,改善顯示效果。

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包括圖5至圖9任一所示的顯示模組0,該顯示裝置可以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