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物流管理用包裹自動錄入管理裝置,屬于物流管理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物流倉儲和快遞管理需要將包裹信息錄入物品管理系統(tǒng),現(xiàn)有錄入時均是由工作人員手動進行掃碼錄入計算機,然后再統(tǒng)一發(fā)送到物品管理系統(tǒng)中,上述操作過程浪費了較多的人力物力,同時很容易照成錄入信息不準確,且僅僅通過掃描物品的條形碼已不能滿足現(xiàn)有的需求,對快遞工作人員造成很大的工作負擔,RFID技術是通過無線射頻信號獲取物體的相關數(shù)據(jù),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無需人工干預的自動識別,并且可以工作于各種惡劣環(huán)境,可以識別高速運動的物體,可以實現(xiàn)遠程讀取以及可以同時識別多個目標,RFID技術將極大地提高物流信息的采集速度與物流作業(yè)效率。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物流管理用包裹自動錄入管理裝置,能夠自動將包裹的信息進行錄入并傳輸至物品管理系統(tǒng),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物流管理用包裹自動錄入管理裝置,包括工作臺和位于包裹上的RFID標簽,工作臺的上方設有輸送架,輸送架上設有輸送帶,輸送帶的端部設有傳送輪,工作臺的上方還設有一包裹信息錄入臺,包裹信息錄入臺的中部設有一輸送通道,輸送帶位于輸送通道的內側且穿過輸送通道,包裹信息錄入臺的前方設有三個接近開關,包裹信息錄入臺內側的上方設有計數(shù)器、條碼閱讀器和RFID閱讀器,每個接近開關分別連接計數(shù)器、條碼閱讀器和RFID閱讀器接收接近開關的檢測信號,包裹信息錄入臺的側面設有一控制箱,控制箱的外部設有一顯示屏,控制箱的內部設有控制器,控制器連接計數(shù)器、條碼閱讀器和RFID閱讀器的信號輸出端以及顯示屏,包裹信息錄入臺的外部還設有一無線傳輸模塊,控制器通過無線傳輸模塊與物品管理系統(tǒng)實現(xiàn)數(shù)據(jù)通訊。
RFID標簽用于貼在包裹的外部,RFID標簽內包括寄件地址、收件地址、收件人姓名、聯(lián)系方式,物流人員在進行包裹信息錄入時,將包裹放置在輸送帶上,當包裹運送至包裹信息錄入臺的前方時,由包裹信息錄入臺上的三個接近開關進行檢測,可以選擇和設置接近開關的檢測距離,由計數(shù)器、條碼閱讀器和RFID閱讀器分別接收接近開關的檢測信號,分別對包裹進行計數(shù)、錄入條形碼和識別RFID標簽上的信息,同時控制器接收計數(shù)器、條碼閱讀器和RFID閱讀器的信息,控制器內設置存儲模塊,對上述信息進行存儲,同時通過顯示屏進行顯示,同時定時將存儲的信息通過無線傳輸模塊傳輸至物品管理系統(tǒng),由工作人員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所述的輸送帶的末端設有一滑行臺,滑行臺聯(lián)接包裹接收裝置,輸送帶為電動輸送帶,包裹信息錄入完成后通過滑行臺滑下。
所述的接近開關為電容型接近開關,型號為LJC30A3-H-Z/BX,每個接近開關分別通過繼電器連接計數(shù)器、條碼閱讀器和RFID閱讀器,接近開關為現(xiàn)有技術中的電容式接近開關,每個接近開關分別連接一個繼電器,由繼電器再分別與計數(shù)器、條碼閱讀器和RFID閱讀器連接,確保工作的靈敏性。
所述的控制器采用STC89C52RC型單片機,STC89C52RC單片機是一種高速/低功耗/超強抗干擾的單片機,指令代碼完全兼容傳統(tǒng)8051單片機,12時鐘/機器周期和6時鐘/機器周期可以任意選擇,主要特性如下:1.增強型8051單片機,6時鐘/機器周期和12時鐘/機器周期可以任意選擇,指令代碼完全兼容傳統(tǒng)8051;2.工作電壓:5.5V~3.3V(5V單片機)/3.8V~2.0V(3V單片機);3.工作頻率范圍:0~40MHz,相當于普通8051的0~80MHz,實際工作頻率可達48MHz;4.片上集成512字節(jié)RAM。
所述的無線傳輸模塊包括無線發(fā)射模塊和無線接收模塊,其中無線發(fā)射模塊連接控制器,無線接收模塊與物品管理系統(tǒng)中的計算機連接,無線傳輸模塊為WIFI/3G/4G通訊模塊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的工作臺的下方設有萬向輪。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提供一種物流管理用包裹自動錄入管理裝置,能夠自動將包裹的信息進行錄入并傳輸至物品管理系統(tǒng),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降低了物流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采用了RFID技術使包裹的信息識別更加準確詳細,可廣泛應用于物流管理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安裝后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路連接框圖;
圖中:1、工作臺;2、傳送輪;3、輸送帶;4、接近開關;5、包裹信息錄入臺;6、條碼閱讀器;7、計數(shù)器;8、RFID閱讀器;9、滑行臺;10、顯示屏;11、控制箱;12、無線傳輸模塊;13、萬向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物流管理用包裹自動錄入管理裝置,包括工作臺1和位于包裹上的RFID標簽,工作臺1的上方設有輸送架,輸送架上設有輸送帶3,輸送帶3的端部設有傳送輪2,工作臺1的上方還設有一包裹信息錄入臺5,包裹信息錄入臺5的中部設有一輸送通道,輸送帶3位于輸送通道的內側且穿過輸送通道,包裹信息錄入臺5的前方設有三個接近開關4,包裹信息錄入臺5內側的上方設有計數(shù)器7、條碼閱讀器6和RFID閱讀器8,每個接近開關4分別連接計數(shù)器7、條碼閱讀器6和RFID閱讀器8接收接近開關4的檢測信號,包裹信息錄入臺5的側面設有一控制箱11,控制箱11的外部設有一顯示屏10,控制箱11的內部設有控制器,控制器連接計數(shù)器7、條碼閱讀器6和RFID閱讀器8的信號輸出端以及顯示屏10,包裹信息錄入臺5的外部還設有一無線傳輸模塊12,控制器通過無線傳輸模塊12與物品管理系統(tǒng)實現(xiàn)數(shù)據(jù)通訊。
為了進一步說明上述實施例,輸送帶3的末端設有一滑行臺9,滑行臺9聯(lián)接包裹接收裝置,輸送帶3為電動輸送帶。
為了進一步說明上述實施例,接近開關4為電容型接近開關,型號為LJC30A3-H-Z/BX,每個接近開關4分別通過繼電器連接計數(shù)器7、條碼閱讀器6和RFID閱讀器8。
為了進一步說明上述實施例,控制器采用STC89C52RC型單片機。
為了進一步說明上述實施例,無線傳輸模塊12包括無線發(fā)射模塊和無線接收模塊,其中無線發(fā)射模塊連接控制器,無線接收模塊與物品管理系統(tǒng)中的計算機連接,無線傳輸模塊12為WIFI/3G/4G通訊模塊中的一種或多種。
為了進一步說明上述實施例,工作臺1的下方設有萬向輪13。
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為:物流人員在進行包裹信息錄入時,將RFID標簽貼在包裹的外部,RFID標簽內包括寄件地址、收件地址、收件人姓名、聯(lián)系方式,將包裹放置在輸送帶3上,當包裹運送至包裹信息錄入臺5的前方時,由包裹信息錄入臺5上的三個接近開關4進行檢測,可以選擇和設置接近開關4的檢測距離,由計數(shù)器7、條碼閱讀器6和RFID閱讀器8分別接收接近開關4的檢測信號,分別對包裹進行計數(shù)、錄入條形碼和識別RFID標簽上的信息,同時控制器接收計數(shù)器7、條碼閱讀器6和RFID閱讀器8的信息,控制器內設置存儲模塊,對上述信息進行存儲,同時通過顯示屏10進行顯示,控制器定時將存儲的信息通過無線傳輸模塊12傳輸至物品管理系統(tǒng),由工作人員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采用以上結合附圖描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物流管理用包裹自動錄入管理裝置,能夠自動將包裹的信息進行錄入并傳輸至物品管理系統(tǒng),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但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這些對實施方式進行的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形仍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