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CPU散熱裝置,尤其是一種CPU自動取放模組的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計算機CPU的升級換代,CPU的運算性能越來越強,功能也越來越強大,隨之也出現一些問題,其中之一便是CPU產生的熱量越來越多,這對CPU散熱設備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F有的服務器、工作站的CPU的散熱器體積比較大,散熱效率低,在對主板進行自動測試時需要將CPU自動地安裝在主板上,由于CPU散熱裝置的體積較大嚴重影響了其他設備(比如:內存條)的安裝,且散熱風扇只有一個,散熱效果不好。
本實用新型即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出。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CPU自動取放模組的散熱裝置,包括與CPU上表面接觸的散熱組件,所述的散熱組件兩側分別設有一散熱風扇,兩所述的散熱風扇之間形成有封閉式散熱通道,本實用新型通過兩個風扇一吸一吹協(xié)同作業(yè)可以提高封閉式散熱通道內空氣流速,而且兩個散熱風扇的一吹一吸,使散熱通道內形成負壓,空氣由正壓到負壓,能使空氣溫度降低,提高散熱效果,具有體積小、散熱效果好的優(yōu)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與CPU上表面接觸的散熱組件,所述的散熱組件兩側分別設有一散熱風扇,兩所述的散熱風扇之間形成有封閉式散熱通道。
如上所述的一種CPU自動取放模組的散熱裝置,所述的散熱組件包含與CPU上表面接觸的CPU固定座和連接在CPU固定座上表面的散熱翅片。
如上所述的一種CPU自動取放模組的散熱裝置,所述的封閉式散熱通道包含多個設置在CPU固定座且沿封閉式散熱通道方向設置的散熱通孔以及設置在散熱翅片上且沿封閉式散熱通道方向設置的散熱間隙。
如上所述的一種CPU自動取放模組的散熱裝置,所述的散熱通孔的排列形狀與散熱風扇的風口形狀一致。
如上所述的一種CPU自動取放模組的散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熱翅片上方連接有水平練接板,所述的散熱翅片兩側分別設有豎向連接板,所述的水平連接板、兩豎向連接板以及散熱翅片底面構成封閉式散熱通道。
如上所述的一種CPU自動取放模組的散熱裝置,所述的散熱通孔為錐形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一種CPU自動取放模組的散熱裝置具有如下優(yōu)點:
1、在散熱組件兩側分別設有一散熱風扇,通過兩個散熱風扇一吸一吹協(xié)同作業(yè)可以提高封閉式散熱通道內空氣流速;而且兩個散熱風扇一吹一吸,使散熱通道內形成負壓,空氣由正壓到負壓,能使空氣溫度降低,提高散熱效果。
2、在CPU固定座上設置多個散熱通孔,而且通孔容易加工,加工成本低。
3、將通孔設置為一端大一端小的錐形孔,當空氣從大端流向小端時,可以增大空氣在孔內的流速也能形成負壓,增強散熱效果。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安裝在CPU自動取放模組上的效果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安裝在CPU自動取放模組的爆炸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散熱裝置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包括與CPU801上表面接觸的散熱組件4,散熱組件4兩側分別設有一散熱風扇43,兩散熱風扇43之間形成有封閉式散熱通道44,通過兩個風扇一吸一吹協(xié)同作業(yè)可以提高封閉式散熱通道44內空氣流速,提高散熱效果。
散熱組件4包含與CPU801上表面接觸的CPU固定座41和連接在CPU固定座41上表面的散熱翅片42,封閉式散熱通道44包含多個設置在CPU固定座41且沿封閉式散熱通道44方向設置的散熱通孔411以及設置在散熱翅片42上且沿封閉式散熱通道44方向設置的散熱間隙421,散熱通孔411可以增強CPU固定座41的散熱效果,而且通孔容易加工,加工成本低,CPU固定座41采用紫銅制成。
除此之外,在散熱翅片42上方連接有水平練接板45,散熱翅片42兩側分別設有豎向連接板46,所述的水平連接板45、兩豎向連接板46以及散熱翅片42底面構成封閉式散熱通道44。
為了提高散熱效率,散熱通孔411的排列形狀與散熱風扇43的風口形狀一致。
散熱通孔411為錐形孔,當氣流從散熱通孔411的大端流向小端時,散熱通孔411的小端的流速快,可增強散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