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點擊控制板,例如可點擊觸摸板或觸控板。
背景技術:
觸摸板在計算設備和配件中很常見,如筆記本電腦和appleairmouse。近來,觸摸板在遙控設備中越來越流行,用以控制消費電子用具。觸摸板允許鼠標光標導航和選擇應用程序并執(zhí)行命令,例如,通過觸摸板上的單敲擊或雙敲擊??牲c擊按鈕也是常見的,并且出于同樣的目的是用戶友好的。傳統(tǒng)的可點擊按鈕與觸摸板分開,如在大多數(shù)筆記本電腦中的。現(xiàn)有技術的可點擊觸摸板將可點擊按鈕與觸摸板集成,如applemagicmouse、applemacbookair/pro和sonyremotecontrol中所見到的。與按鈕集成的觸摸板使得額外的功能能夠添加到有限的觸摸板區(qū)域。這導致緊湊的設計,包括除了觸摸、敲擊和點擊手勢之外的按鈕。
現(xiàn)有技術的可點擊觸摸板使用鉸鏈機構,其中觸摸板在一側上鉸接并且當用戶點擊觸摸板時致動觸摸板的底面上的開關。鉸鏈機構具有取決于用戶在觸摸板頂面上點擊位置的不同點擊感覺的缺點。
us2013/0155017a1描述了一種具有允許“不均勻位移”的彎曲機構的電容式感測設備。這意味著移動包括旋轉分量,而不僅僅是平移分量。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尤其是提供一種可點擊控制板,其中,移動引導到期望的方向(例如,如果可點擊控制板處于水平位置,則是垂直的)。本發(fā)明由獨立權利要求限定。有利的實施例在從屬權利要求中限定。
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可點擊控制板,包括頂部、框架和機械結構,該機械結構用于在垂直于框架的方向上引導頂部相對于框架的移動。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通過在用戶在觸摸板的頂面上的任何位置上點擊時提供均勻的點擊感覺而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的限制?,F(xiàn)在可以在可點擊觸摸板上添加無限數(shù)量的按鈕。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克服了不均勻的點擊感覺,并且還克服了當致動觸摸板的底面上的開關時由于位置和角度而引起的使人分心的點擊噪聲。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提供了在釋放點擊移動時的堅實的和確信的感覺。
本發(fā)明中的這些優(yōu)點給予用戶對提供能夠觸摸的手持設備(例如遙控設備)的極佳的感覺和更好的接受度。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包括遙控設備和受控設備(主機)之間的無線雙向通信鏈路。該鏈路允許主機顯示上下文菜單和向導,供用戶借助在遙控設備的能夠觸摸的頂部上的手指移動和手勢而使用相關功能。與主機的響應協(xié)調的直覺的手指和眼睛接收克服了“撞頭”體驗;其中,用戶必須將頭向上移動以觀看屏幕,并向下移動到遙控設備以定位按鍵,即使使用上文討論的現(xiàn)有技術的兩個構造,用戶仍然受使用傳統(tǒng)的遙控之苦。
另一個實施例包括用于感覺反饋的聲音(使用蜂鳴器)和觸覺(馬達),以創(chuàng)建與主機的無縫控制體驗。
參考下文描述的實施例,本發(fā)明的這些和其它方面將會變得明顯,并且參考下文描述的實施例說明了本發(fā)明的這些和其它方面。
附圖說明
圖1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如何實現(xiàn)垂直移動;
圖2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具有矩形孔的頂部和具有凸起的匹配框架;
圖3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具有懸臂的框架;及
圖4示出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所示的實施例由于凸起和孔而允許均勻的垂直移動。這允許整個頂部的均勻垂直移動以致動觸覺開關。因此,去除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蹺蹺板效應(see-saweffect)。
圖2的實施例具有能夠觸摸的頂部和框架。頂部具有4個矩形孔,并與框架上的4個凸起結構對準。當點擊期間向下按壓頂部時,孔允許垂直和均勻的滑動移動。
圖3的實施例使用框架上的懸臂來支撐能夠觸摸的頂部,堆疊在框架頂部上。懸臂的數(shù)量取決于諸如頂部尺寸和在點擊期間按壓杠桿所需的力的因素。在該實施例中,使用4個懸臂??蚣芫哂?個凸起結構,以在頂部上的4個相應孔周圍提供接觸表面。在點擊期間,懸臂變形并施加返回力。在釋放期間,懸臂向上推動頂部并恢復其形狀。凸起和矩形孔及懸臂提供均勻的點擊感覺,這克服了使用us2013/0155017a1(rehn等人)中描述的結構和一側上的鉸鏈機構的缺點。
圖4的實施例包括6個部分:頂部101、印刷電路板(pcb)102、開關104、橡膠墊105、框架103和底部107。頂部101具有4個矩形孔101a,并與框架103上的4個凸起結構103b對準。當在點擊期間向下按壓頂部101時,孔允許垂直和均勻的滑動移動。在框架103上有4個懸臂103a,其將在點擊期間維持向上的力以推動頂部101。當釋放時,頂部101向上移動并由引導孔的4個凸起結構103b止擋。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使用金屬彈簧106代替懸臂103a以在釋放期間支撐并在點擊期間向上施加力。
當頂部101在點擊和釋放期間向下和向上移動時,開關104由框架103上具有肩部的凸起形成的柱塞103c致動閉合并打開。在本發(fā)明中,使用金屬圓頂作為開關104。開關104安裝在pcb102的下側或框架105上方。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其他開關、安裝和致動實施例將是明顯的。
橡膠墊105夾在開關104和柱塞103c之間以克服喧吵的點擊噪聲。
底部107提供對本發(fā)明的支撐并且用作遙控設備的主體。
在該實施例中,致動開關104在點擊期間產生電路的電信號并提供觸感。然后,將電信號用于對遙控設備產生動作,例如,向主機無線發(fā)射代碼。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致動開關104僅在點擊期間提供觸覺。點擊期間的電信號從具有力感測能力或z方向感測的觸摸傳感器的頂部101產生。
該實施例包括具有在下面的pcb102的非導電材料(例如塑料)的頂部101。電容式觸摸傳感器設計在pcb102的金屬化層上。頂部101和pcb102用粘合劑保持在一起以確保均勻的電容感測并減少點擊噪聲。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觸摸傳感器層(例如ito)夾在頂部101和pcb102之間。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明顯的是,代替地,將pcb102固定到框架105。取決于pcb102上的金屬化層傳感器設計,能夠觸摸的頂部101可以具有覆蓋整個頂部區(qū)域或僅頂部101的一部分(例如,僅中間部分)的電容式觸摸傳感器。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矩形孔101a和凸起結構103b可以使用捕捉設計來實施??商娲?,頂部101中的銷可以在框架103中的管中移動,以確保頂部101垂直于框架103的移動;在另一替代方案中,頂部101可以設置有管,而框架103具有銷。
本發(fā)明可應用于遙控設備、人機界面控制面板、計算設備和具有可點擊功能的配件,例如鼠標、筆記本電腦上的觸摸板和具有能夠觸摸特征的遙控設備。
本發(fā)明有利地應用在遙控系統(tǒng)中,該遙控系統(tǒng)包括遙控設備,該遙控設備包括可點擊的控制板以及具有顯示設備或聯(lián)接到顯示設備的消費電子設備,消費電子設備由遙控設備控制,消費電子設備布置為在顯示設備上顯示由遙控設備控制的光標,其中,通過用戶按壓可點擊控制板的頂部給出對消費電子設備的命令。消費電子設備可以是例如,本身具有顯示器的電視機,或者例如本身不具有顯示器,但是聯(lián)接到具有顯示器的電視機的機頂盒或記錄設備。光標可以是傳統(tǒng)的光標(例如箭頭形),但可替代地也可以是例如在顯示屏幕上顯示的虛擬鍵盤的加亮部分,加亮部分是虛擬鍵盤上的虛擬按鍵,加亮部分所處的位置對應于用戶手指在控制板上的位置。如果用戶隨后在與該虛擬按鍵的位置相對應的位置處在可點擊控制板上點擊,則虛擬地按壓虛擬按鍵,結果是例如正在鍵入的字符或正在選擇的廣播電臺。以此方式,用戶不必看他的遙控設備:他只觀看顯示屏幕,因為他的手指在遙控設備上的移動將由顯示屏幕上發(fā)生的事物來表示。本申請有利地區(qū)別于us6765557,因為現(xiàn)有技術文獻未示出可點擊觸摸板:在現(xiàn)有技術中,操作者使用觸摸板來加亮屏幕的選定部分,然后操作者使用控制按鈕來選擇顯示屏幕的加亮部分。結果,在現(xiàn)有技術中,用戶仍然必須將其手指離開觸摸板以按下遙控設備上的真實按鍵(而不是虛擬按鍵),使得他仍然需要向下看遙控設備,然后再次向上看顯示器。
應當注意,上述實施例示出而不是限制本發(fā)明,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的范圍的情況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將能夠設計許多替代實施例。在權利要求書中,放置在括號之間的任何附圖標記都不應解釋為限制權利要求書。詞語“包括”不排除除了權利要求書中列出的要素或步驟之外的要素或步驟的存在。要素之前的詞“一(a)”或“一(an)”不排除存在多個這樣的要素。在列舉了若干裝置的設備權利要求中,這些裝置中的幾個可以由同一個硬件項具體實施。在相互不同的從屬權利要求中敘述的某些措施的純粹事實并不表示不能有利地使用這些措施的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