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應力感應器以及具有應力感應器的電子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461989閱讀:21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應力感應器以及具有應力感應器的電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感應器以及具有感應器電子裝置,尤指一種有關應力感 應器以及具有應力感應器的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有關具有指向功能的指針鼠(pointing stick)組件(本文以下 稱為應力感應器),己逐漸被應用于各式的電子裝置中,舉凡筆記型計算機、鼠 標、鍵盤、手持設備或游戲桿等等電子裝置,皆可看到應力感應器與該些電子 裝置中用以提供輸入功能的一硬件輸入結構相互搭配的身影。例如,市面上常 見的筆記型計算機的鍵盤按鍵間,即可于其接近中央位置處看到應力感應器的 設置,如此一來,使用者僅需以手指觸撥應力感應器,其便可感應使用者的撥 動力道大小與撥動方向,進而使屏幕(圖未示出)上的光標產生相對應地位移 動作。
其中,有關公知應力感應器的結構與動作原理,請分別參閱圖1A與圖1B 所示的應力感應器的立體示意圖與分解示意圖,以及進一步參閱圖2所示公知 應力感應器的電路基板(circuit substrate)的下方表面示意圖。亦即,公 知應力感應器10至少包含背板11、電路基板12、指向作動部13、多個感應電 阻14、具有可供指向作動部13穿經其中孔洞151的固持件15、多個鎖固孔161 與對應于該些鎖固孔161的鎖固件162。當然,于背板11與電路基板12之間, 以及該電路基板12與固持件15之間,亦可分別設置絕緣片17與18。
再者,指向作動部13設置于電路基板12的上方表面121處,至于多個感 應電阻14 (包括用以布置于水平方向的感應電阻141與142,以及用以布置于 垂直方向的感應電阻143與144)則設置在對應于上方表面處121的下方表面 122處,如此一來,當使用者以手指觸撥指向作動部13時,連接于指向作動部13下方且會產生水平及/或垂直方向形變的部分電路基板(即應力形變區(qū)123), 將進一步使得位于應力形變區(qū)123中的該些感應電阻14可因應上述的形變而產 生對應的電阻值變化;因此,只要與公知應力感應器10連接的微處理器或控制 器(圖未示出)偵測上述對應的電阻值變化,即可用以控制屏幕的光標位移動 作。
請再配合參閱圖3所示公知具有應力感應器的電子裝置(例如鍵盤)的組 裝示意圖,從其中可以發(fā)現公知技術的缺失;亦即當應力感應器10通過設于固 持件15上的另一鎖固孔163與配合相對應的另一鎖固件164以將應力感應器 10與鍵盤板體39組合于一起時,整體體積將會顯得過高或過重,如此一來, 便與目前各式電子產品逐漸走向更輕/更薄的產品設計潮流相違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減少電子裝置的組裝體積的應力感應
器o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較小組裝體積的具有應力感應器的 電子裝置。
本發(fā)明的一較佳做法是, 一種應力感應器,包含 一電路基板,具有一應 力感應結構;以及一指向作動部,設置于電路基板的一側且連設于應力感應結 構;其中,電路基板可通過一結合手段而與設于一輸入單元中的既有組裝件相 互結合,以使電路基板直接固設于既有組裝件的一側。
根據上述較佳的做法,應力感應結構可包含與指向作動部相互連接一應力 形變區(qū),以及設于應力形變區(qū)中的多個應力感應電阻。
根據上述較佳的做法,輸入單元為一筆記型計算機、 一鼠標、 一鍵盤、一 手持設備或一游戲桿等等電子裝置中用以提供輸入功能的一硬件輸入結構,且 既有組裝件硬件輸入結構中既有的一結構體或組件。
根據上述較佳的做法,輸入單元為鍵盤的硬件輸入結構時,既有組裝件可為一鍵盤板體。
根據上述較佳的做法,其中于電路基板與鍵盤板體皆具有兩相互對應的一 上方與下方表面,且該向作動部設置于電路基板的上方表面時,通過結合手段 可將電路基板的下方表面與鍵盤板體的上方表面相互結合,而使電路基板設置 于鍵盤板體的上方,抑或鍵盤板體更設有可供指向作動部穿經其中的孔洞,以 供電路基板的上方表面可與鍵盤板體的下方表面相互結合,而使電路基板設置 于鍵盤板體的下方。
根據上述較佳的做法,結合手段可包含分別設于電路基板與鍵盤板體中的 多個鎖固孔與對應于該些鎖固孔的多個鎖固件,抑或結合手段可為一黏膠或熱 溶膠,以將電路基板與鍵盤板體相互膠合。
根據上述較佳的做法,應力感應器更包含一第一絕緣片,設于電路基板與 鍵盤板體之間。
根據上述較佳的做法,應力感應器更包含設有可穿經指向作動部的另一孔 洞的一固持件,且固持件設置位于鍵盤板體的上方的電路基板的上方表面。
根據上述較佳的做法,應力感應器更包含一第二絕緣片,設于固持件與電 路基板之間。
根據上述較佳的做法,結合手段可包含分別設于固持件、電路基板與鍵盤 板體中的多個鎖固孔與對應于該些鎖固孔的多個鎖固件,抑或結合手段可為一 黏膠或熱溶膠,以將固持件、電路基板與鍵盤板體相互膠合。
根據上述較佳的做法,應力感應器更包含一背板,以于電路基板設置于鍵 盤板體的下方時,將背板設置于電路基板的下方表面。
根據上述較佳的做法,應力感應器更包含一第三絕緣片,設于背板與電路 基板之間。
根據上述較佳的做法,結合手段可包含分別設于背板、電路基板與鍵盤板 體中的多個鎖固孔與對應于該些鎖固孔的多個鎖固件,抑或結合手段可為一黏 膠或熱溶膠,以將背板、電路基板與鍵盤板體相互膠合。本發(fā)明的另一較佳做法, 一種具有應力感應器的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 含 一應力感應器,具有一電路基板以及一指向作動部,指向作動部設置于電 路基板的一側,并與電路基板的一應力感應結構相連設; 一既有組裝件;以及 一結合手段,設置于電路基板與既有組裝件之間,以使電路基板直接固設于既 有組裝件的一側。
根據上述較佳的做法,可包含一筆記型計算機、 一鼠標、 一鍵盤、 一手持 設備或一游戲桿等等電子裝置,且任一 電子裝置中皆具有用以提供輸入功能的 一硬件輸入結構,且既有組裝件為硬件輸入結構中既有的一結構體或組件。
根據上述較佳的做法,電子裝置為鍵盤時,既有組裝件可為一鍵盤板體。
本發(fā)明的又一較佳做法, 一種具有應力感應器的電子裝置,包含 一具有 電路基板與指向作動部的應力感應器,指向作動部設置于電路基板的一側,并 與電路基板的一應力感應結構相連設; 一輸入單元,具有一既有板體;以及一 結合手段,設置于電路基板與既有板體之間,以使電路基板直接固設于既有板 體的兩相互對應的表面中的任一者。
根據上述較佳的做法,輸入單元是指一筆記型計算機、 一鼠標、 一鍵盤、 一手持設備或一游戲桿等等電子裝置中用以提供輸入功能的一硬件輸入結構。
根據上述較佳的做法,輸入單元為鍵盤的硬件輸入結構時,既有板體可為 一鍵盤板體。


圖1A、 1B:其為分別為公知應力感應器的立體示意圖與分解示意圖。
圖2:其為公知應力感應器的電路基板(circuit substrate)的下方表 面示意圖。
圖3:其為公知具有應力感應器的電子裝置(例如,鍵盤)的組裝示意圖。
圖4A、 4B:其分別為本發(fā)明的應力感應器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組裝于一電子
裝置的既有組裝件的上方與下方表面的側視示意圖。圖5:其為本發(fā)明的應力感應器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組裝于該電子裝置的既 有組裝件的上方表面的側視示意圖。
圖6:其分別為本發(fā)明的應力感應器的第三較佳實施例組裝于該電子裝置 的既有組裝件的下方表面的側視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應力感應器10、 40、 50、 60 背板11、 61
電路基板12、 42、 52、 62 電路基板的上、下方表面121、 122 應力形變區(qū)123 指向作動部13、 43、 53、 63 多個感應電阻14 (141^144) 固持件15、 55
多個鎖固孔161、 163、 461、 561、 661 鎖固件162、 164、 462、 562、 662 絕緣片17、 18 鍵盤板體39、 70 鍵盤板體的上、下方表面71、 7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茲列舉一較佳實施例以說明本發(fā)明,然熟悉此項技藝者皆知此僅為一 舉例,而并非用以限定發(fā)明本身。
本發(fā)明下列所提的各種較佳實施例,將著重于應力感應器的硬件組裝結構, 以及其與電子裝置間的組裝關系,至于應力感應器的一般運作原理,即如同前
述背景技術的相關說明,在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圖4A、 4B,其分別為本發(fā)明的應力感應器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組裝于
ii電子裝置的既有組裝件的上方與下方表面的側視示意圖。有關第一較佳實施例
中的應力感應器40,包含電路基板42以及設置于該電路基板42的一側(例如, 為上方表面)的指向作動部43;其中,該應力感應器40具有一應力感應結構 (圖未示出),且應力感應結構可包含與指向作動部43相互連接的應力形變區(qū) (圖未示出),以及設于應力形變區(qū)中的多個應力感應電阻(圖未示出)。當然, 有關上述應力形變區(qū)或應力感應電阻等結構或組件的具體實施方式
,可配合參 閱圖1A、 1B或圖2所示,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
另外,有關電子裝置的具體做法,可包含筆記型計算機、鼠標、鍵盤、手 持設備或游戲桿等等電子裝置,且任一電子裝置中皆具有用以提供輸入功能的 硬件輸入結構(或稱為輸入單元);其中,既有組裝件為硬件輸入結構中既有的 結構體或組件。以鍵盤為例,用以與應力感應器40相互組裝的既有組裝件,即 為鍵盤的鍵盤板體70。當然,本發(fā)明下列各種實施例所搭配的既有組裝件,即 以具有上方與下方表面71、 72的鍵盤板體70為說明對象。
以圖4A而言,應力感應器40設置于鍵盤板體70的上方表面71,且有關 應力感應器40與鍵盤板體70間的結合手段,可包含分別設于電路基板42與鍵 盤板體70中的多個鎖固孔461與對應于該些鎖固孔461的多個鎖固件462,抑 或結合手段可為一黏膠或熱溶膠(圖未示出),以將電路基板42與鍵盤板體70 相互膠合。
一較佳的作法,應力感應器40更可包含類似圖1B所示的絕緣片17的絕緣 組件,以設置于電路基板42與鍵盤板體70之間。
再則,如果欲將電路基板42設置于鍵盤板體70的下方表面72,則需如圖 4B所示般,鍵盤板體70需具有可供指向作動部43穿經其中的一孔洞(類似圖 1B標示151者),以供電路基板42的上方表面可與鍵盤板體70的下方表面72 相互結合。至于本實施例中有關電路基板42與鍵盤板體70間的結合手段,則 如上述有關圖4A的說明。
另外,如圖5所示,顯示本發(fā)明的應力感應器的第二較佳實施例;亦即,第二實施例中的應力感應器50包含電路基板52、指向作動部53以及設有另一 孔洞(類似圖1B標示151者)的固持件55。如此一來,于應力感應器50設置 于鍵盤板體70的上方表面71時,固持件55另一孔洞可供指向作動部53穿經 其中,以使應力感應器50設置于鍵盤板體70的上方表面71。當然,應力感應 器50亦可包含類似圖1B所示的絕緣片18的絕緣組件,以設置于電路基板52 與固持件55之間。
又,于本實施例中有關固持件55、電路基板52與鍵盤板體70間的結合手 段,可包含分別設于固持件55、電路基板52與鍵盤板體70中的多個鎖固孔561 與對應于該些鎖固孔561的多個鎖固件562,抑或結合手段可為一黏膠或熱溶 膠(圖未示出),以將固持件55、電路基板52與鍵盤板體70相互膠合。
至于圖6所示者,是本發(fā)明的應力感應器第三較佳實施例;亦即,第三實 施例中的應力感應器60包含電路基板62、指向作動部63以及背板61,且鍵盤 板體70需具有可供指向作動部63穿經其中的一孔洞(類似圖1B標示151者), 以供電路基板62的上方表面可與鍵盤板體60的下方表面72相互結合。
當然,應力感應器60亦可包含類似圖1B所示的絕緣片17的絕緣組件,以 設置于電路基板62與背板61之間。
又,于本實施例中有關鍵盤板體70、電路基板62與背板61間之結合手段, 可包含分別設于鍵盤板體70、電路基板62與背板61中的多個鎖固孔661與對 應于該些鎖固孔661的多個鎖固件662,抑或結合手段可為一黏膠或熱溶膠(圖 未示出),以將鍵盤板體70、電路基板62與背板61相互膠合。
通過上述做法,顯然可有效降低應力感應器與電子裝置中的既有組裝件于 完成組裝后的整體組裝高度;故,本發(fā)明極具產業(yè)價值。
本發(fā)明得由本領域技術人員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離權利要求 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應力感應器,其包含一電路基板,具有一應力感應結構;以及一指向作動部,設置于該電路基板的一側,且連設于該應力感應結構;其中,該電路基板可通過一結合手段而與設于一輸入單元中的既有組裝件相互結合,以使該電路基板直接固設于該既有組裝件的一側。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力感應器,其特征是,該應力感應結構包含與該 指向作動部相互連接的一應力形變區(qū),以及設于該應力形變區(qū)中的多個應力感 應電阻;且,該輸入單元為一筆記型計算機、 一鼠標、 一鍵盤、 一手持設備或 一游戲桿的電子裝置中用以提供輸入功能的一硬件輸入結構,且該既有組裝件 為該硬件輸入結構中既有的一結構體或組件;其中,該輸入單元為該鍵盤的硬 件輸入結構時,該既有組裝件則為一鍵盤板體。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力感應器,其特征是,于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體皆具有兩相互對應的一上方與下方表面,且該指向作動部設置于該電路基板 的上方表面時,通過該結合手段,可將該電路基板的下方表面與該鍵盤板體的 上方表面相互結合,而使該電路基板設置于該鍵盤板體的上方,抑或該鍵盤板 體更設有可供該指向作動部穿經其中的一孔洞,以供該電路基板的上方表面可 與該鍵盤板體的下方表面相互結合,而使該電路基板設置于該鍵盤板體的下方。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應力感應器,其特征是,該結合手段可包含分別設 于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體中的多個鎖固孔與對應于所述鎖固孔的多個鎖固 件,抑或該結合手段可為一黏膠或熱溶膠,以將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體相互 膠合于一起;另外,該應力感應器更包含一第一絕緣片,設于該電路基板與該 鍵盤板體之間。
5、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應力感應器,其特征是,該應力感應器更包含設有 可穿經該指向作動部的另一孔洞的一固持件,且該固持件設置位于該鍵盤板體 的上方的該電路基板的上方表面;且,該應力感應器更包含一第二絕緣片,設于該固持件與該電路基板之間;另外,該結合手段可包含分別設于該固持件、 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體中的多個鎖固孔與對應于所述鎖固孔的多個鎖固件, 抑或該結合手段可為一黏膠或熱溶膠,以將該固持件、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 體相互膠合于一起。
6、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應力感應器,其特征是,該應力感應器更包含一背 板,以于該電路基板設置于該鍵盤板體的下方時,將該背板設置于該電路基板 的下方表面;且,該應力感應器更包含一第三絕緣片,設于該背板與該電路基 板之間;另外,該結合手段可包含分別設于該背板、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體 中的多個鎖固孔與對應于所述鎖固孔的多個鎖固件,抑或該結合手段可為一黏 膠或熱溶膠,以將該背板、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體相互膠合于一起。
7、 一種具有應力感應器的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含 一應力感應器,具有一電路基板以及一指向作動部,該指向作動部設置于該電路基板的一側,并與該電路基板的一應力感應結構相連設; 一既有組裝件;以及一結合手段,設置于該電路基板與該既有組裝件之間,以使該電路基板直 接固設于該既有組裝件的一側。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是,該應力感應結構可包含與該 指向作動部相互連接一應力形變區(qū),以及設于該應力形變區(qū)中的多個應力感應 電阻;且,該電子裝置可至少為一筆記型計算機、 一鼠標、 一鍵盤、 一手持設 備或一游戲桿中的任一者,且任一電子裝置中皆具有用以提供輸入功能的一硬 件輸入結構,且該既有組裝件為該硬件輸入結構中既有的一結構體或組件;其 中,于該電子裝置為該鍵盤時,該既有組裝件則為一鍵盤板體。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是,于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體 皆具有兩相互對應的一上方與下方表面,且該指向作動部設置于該電路基板的上方表面時,通過該結合手段,可將該電路基板的下方表面與該鍵盤板體的上 方表面相互結合,而使該電路基板設置于該鍵盤板體的上方,抑或該鍵盤板體更設有可供該指向作動部穿經其中的一孔洞,以供該電路基板的上方表面可與 該鍵盤板體的下方表面相互結合,而使該電路基板設置于該鍵盤板體的下方。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是,該結合手段可包含分別設于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體中的多個鎖固孔與對應于所述鎖固孔的多個鎖固 件,抑或該結合手段可為一黏膠或熱溶膠,以將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體相互膠合于一起;另外,該應力感應器更包含一第一絕緣片,該第一絕緣片設于該 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體之間。
11、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是,該應力感應器更包含設有 可穿經該指向作動部的另一孔洞的一固持件,且該固持件設置位于該鍵盤板體 的上方的該電路基板的上方表面;且,該應力感應器更包含一第二絕緣片,設 于該固持件與該電路基板之間;另外,該結合手段可包含分別設于該固持件、 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體中的多個鎖固孔與對應于所述鎖固孔的多個鎖固件, 抑或該結合手段可為一黏膠或熱溶膠,以將該固持件、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 體相互膠合于一起。
12、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是,該應力感應器更包含一背 板,以于該電路基板設置于該鍵盤板體的下方時,將該背板設置于該電路基板 的下方表面;且,該應力感應器更包含一第三絕緣片,設于該背板與該電路基 板之間;另外,該結合手段可包含分別設于該背板、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體 中的多個鎖固孔與對應于所述鎖固孔的多個鎖固件,抑或該結合手段可為一黏 膠或熱溶膠,以將該背板、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體相互膠合于一起。
13、 一種具有應力感應器的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含 一具有電路基板與指向作動部的應力感應器,該指向作動部設置于該電路基板的一側,并與該電路基板的一應力感應結構相連設; 一輸入單元,具有一既有板體;以及一結合手段,設置于該電路基板與該既有板體之間,以使該電路基板直接 固設于該既有板體的兩相互對應的表面中的任一者。
14、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是,該應力感應結構可包含與 該指向作動部相互連接一應力形變區(qū),以及設于該應力形變區(qū)中的多個應力感應電阻;且,該電子裝置可至少為一筆記型計算機、 一鼠標、 一鍵盤、 一手持 設備或游戲桿中的任一者,且,該輸入單元為該筆記型計算機、該鼠標、該鍵 盤、該手持設備或該游戲桿任一電子裝置中用以提供輸入功能的一硬件輸入結 構;其中,該輸入單元為該鍵盤的硬件輸入結構時,該既有板體則為一鍵盤板 體。
15、 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是,于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 體皆具有兩相互對應的一上方與下方表面,且該指向作動部設置于該電路基板 的上方表面時,通過該結合手段,可將該電路基板的下方表面與該鍵盤板體的 上方表面相互結合,而使該電路基板設置于該鍵盤板體的上方,抑或該鍵盤板 體更設有可供該指向作動部穿經其中的一孔洞,以供該電路基板的上方表面可 與該鍵盤板體的下方表面相互結合,而使該電路基板設置于該鍵盤板體的下方。
16、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是,該結合手段可包含分別設 于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體中的多個鎖固孔與對應于該些鎖固孔的多個鎖固 件,抑或該結合手段可為一黏膠或熱溶膠,以將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體相互 膠合于一起;另外,該應力感應器更包含一第一絕緣片,設于該電路基板與該 鍵盤板體之間。
17、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是,該應力感應器更包含設有 可穿經該指向作動部的另一孔洞的一固持件,且該固持件設置位于該鍵盤板體 的上方的該電路基板的上方表面;且,該應力感應器更包含一第二絕緣片,設 于該固持件與該電路基板之間;另外,該結合手段可包含分別設于該固持件、 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體中的多個鎖固孔與對應于所述鎖固孔的多個鎖固件, 抑或該結合手段可為一黏膠或熱溶膠,以將該固持件、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 體相互膠合于一起。
18、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電子裝置,其特征是,該應力感應器更包含一背板,以于該電路基板設置于該鍵盤板體的下方時,將該背板設置于該電路基板的下方表面;且,該應力感應器更包含一第三絕緣片,設于該背板與該電路基 板之間;另外,該結合手段可包含分別設于該背板、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體 中的多個鎖固孔與對應于所述鎖固孔的多個鎖固件,抑或該結合手段可為一黏 膠或熱溶膠,以將該背板、該電路基板與該鍵盤板體相互膠合于一起。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關于一種應力感應器以及具有應力感應器的電子裝置,該應力感應器與一電子裝置中的輸入單元的既有組裝件相互結合,該應力感應器包含一電路基板以及設置于電路基板的一側的一指向作動部;其中,電路基板可通過一結合手段而直接固設于既有組裝件的一側,降低應力感應器與既有組裝件于完成組裝后的整體組裝高度。
文檔編號G06F3/033GK101551712SQ20081008863
公開日2009年10月7日 申請日期2008年3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3月31日
發(fā)明者黃詩郎 申請人: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