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提供不同語言文字間相互轉換輸入之系統(tǒng)及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文字輸入之系統(tǒng)及其方法,特別涉及一種提供不同語言 文字間相互轉換輸入之系統(tǒng)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輸入法是指為了將各種符號輸入計算機或其他數(shù)字裝置(如手機)而采 用的編碼方法。語言文字的輸入受限于鍵盤,而早在打字機時代由于鍵盤是 為英文字母而設計,因此在沒有軟件的幫助下它是無法輸入中文或其他大型 形意文字的語言。 一般使用的輸入法,例如漢語拼音輸入法、注音輸入法等, 都是輸入標記文字的發(fā)音符號來輸入相對應的文字,也就是說,使用者所輸 入的輸入字串只能用來輸入相對應的第 一語言。另外有一種比較特別的輸入 法,在使用者所輸入的字串查找出第一語言的第一候選字詞后,再次查找第 一候選字詞對應于第二語言的第二候選字詞,如此使用者便可以第 一語言輸 入第二語言。
然而,上述之^f吏用第一語言輸入第二語言的輸入法在^f吏用時,雖然有由 輸入字串查找出相對應的第 一語言的第 一候選字詞的過程,不過卻無法使用 查找出的第一候選字詞進行輸入,只能在使用第一候選字詞查找第二候選字 詞,因此,若使用者需要輸入第一語言時,需要切換至其他的輸入法,浪費 了上述之輸入法已經(jīng)可以查找出第 一語言的功能。
綜上所述,可知先前技術中存在使用第一語言輸入第二語言的輸入法卻 無法輸入第一語言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提出改進的技術手段,來解決此一問 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供不同語言文字間相互轉換 輸入之系統(tǒng)及其方法,可以在接收第二選定訊號之前先接收確認訊號,使當 時被選定之第一語言的目標字詞可被輸入。通過上述的技術手段,本發(fā)明可 以達成減少輸入法的安裝數(shù)量的技術功效。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提供不同語言文字間相互轉換輸
入之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接收一輸入字串;
查找與所述輸入字串相對應之至少一第一候選字詞,其中各該第一候選 字詞為一第一語言;
顯示各所述第 一候選字詞;
接收一第一選定訊號,并依據(jù)該第一選定訊號選定所述第一候選字詞其 中之一為一目標字詞;
查找與所述目標字詞相對應之至少 一 第二候選字詞,其中各該第二候選 字詞為一第二語言;
顯示各所述第二候選字詞;
判斷接收到一第二選定訊號時,依據(jù)該第二選定訊號選定所述第二候選 字詞其中之一,并重新定義所述目標字詞為該被選定之第二候選字詞;及
接收一確認訊號,并輸入所述目標字詞。
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包括,顯示所述目標字詞。
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包括,接收一第一切換訊號,并依據(jù)該第一切 換訊號設定所述第 一語言。
進一步地,上述方法還可包括,接收一第二切換訊號,并依據(jù)該第二切 換訊號設定所述第二語言。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 一種提供不同語言文字間相互轉換輸入之系統(tǒng),包含,
一接收模塊,用于接收一輸入字串、 一第一選定訊號、 一第二選定訊號、 及一確認訊號;
一第一查找模塊,用于查找與所述輸入字串相對應之至少一第一候選字詞,其中,各該第一候選字詞組為一第一語言;
一第二查找模塊,用于查找與各所述第一候選字詞其中之一相對應之至 少一第二候選字詞,其中,各該第二候選字詞為一第二語言;
一顯示模塊,用于顯示各所述第一候選字詞與各所述第二候選字詞;
一選定模塊,用于依據(jù)所述第一選定訊號選定各所述第一候選字詞其中 之為一 目標字詞、及用于依據(jù)所述第二選定訊號選定各所述第二候選字詞其 中之一為該目標字詞;
一判斷模塊,用于判斷所述接收模塊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選定訊號,當 接收到該第二選定訊號時,激活所述選定模塊;及
一輸入模塊,用于輸入所述目標字詞。
進一步地,上述系統(tǒng)還可包括,其中所述顯示才莫塊,還用于顯示所述目 標字詞。
進一步地,上述系統(tǒng)還可包括,其中所述目標字詞是被顯示于一輸入?yún)^(qū) 域中。
進一步地,上述系統(tǒng)還可包括,其中各所述第一候選字詞與各所述第二 候選字詞是被顯示于一候選區(qū)域中。
進一步地,上述系統(tǒng)還可包括,其中所述系統(tǒng)更包含一切換模組,用于 依據(jù)所述接收模組所接收之一第 一切換訊號設定所述第 一語言。
進一步地,上述系統(tǒng)還可包括,其中所述系統(tǒng)更包含一切換模組,用于 依據(jù)所述接收模組所接收之一第二切換訊號設定所述第二語言。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應用本發(fā)明,可以在接收第二選定訊號之前先接收確 i人訊號,4吏當時被選定之第一語言的目標字詞可^皮輸入。通過上述的4支術手 段,本發(fā)明可以達成減少輸入法的安裝數(shù)量的技術功效。
圖1是本發(fā)明所提之提供不同語言文字間相互轉換輸入之系統(tǒng)架構圖; 圖2是本發(fā)明所提之提供不同語言文字間相互轉換輸入之方法流程圖;圖3A是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
所提之輸入介面示意圖; 圖3B是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
所提之輸入介面示意圖; 圖3C是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
所提之輸入介面示意圖; 圖3D是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
所提之輸入介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以下先以圖1本發(fā)明所提之提供不同語言文字間相互轉換輸入之系統(tǒng) 架構圖來說明本發(fā)明的系統(tǒng)運作。如圖l所示,本發(fā)明之系統(tǒng)含有接收模塊 110、第一查找模塊121、第二查找模塊122、選定模塊130、判斷模塊150、 輸入模塊160、顯示模塊180,以及可附加的切換模塊190。
接收模塊110負責接收使用者使用第一語言之輸入法所輸入之輸入字 串、接收用來選定第一候選字詞其中之一的第一選定訊號、接收用來選定第 二候選字詞其中之一的第二選定訊號、以及確認要輸入目標字詞的確認訊
上述之第一/二選定訊號為使用者進行之選定行為所產(chǎn)生,包含但不限 于由鼠標點擊第一/二候選字詞組其中之一產(chǎn)生、按下數(shù)字鍵r 1」、「2」、...、 「9」、rO」等按鍵所產(chǎn)生、在觸控式屏幕上按壓特定目標所產(chǎn)生,本發(fā)明 所提之第一/二選定訊號并不以以上所述為限,凡可提供使用者選定第一/二 候選字詞組中的第一/二候選字詞的輸入訊號均可為本發(fā)明所使用。
上述之確認訊號為使用者確認要輸入第一/二候選字詞時所進行之輸入 行為所產(chǎn)生,包含但不限于按下鍵盤上之確認「 Enter」鍵、由鼠標點擊欲 輸入的第一/二候選字詞所產(chǎn)生等,但本發(fā)明并不以上述為限。
第一查找模塊121負責查找接收模塊110所接收的輸入字串所對應的第 一候選字詞。其中,上述之第一候選字詞為第一語言,且與輸入字串為一對 一或一對多的關系。
第二查找模塊122負責查找目標字詞所對應第二語言的第二候選字詞, 上述之目標字詞是由選定模塊130依據(jù)接收模塊110所接收之第一選定訊號所選出的一個第一候選字詞。其中,上述之第二候選字詞為第二語言,且與 目標字詞為 一對一或一對多的關系。
上述之第 一候選字詞所使用的第 一語言與第二候選字詞所使用的第二 語言不同,例如第一語言為中文,第二語言則為英文,但本發(fā)明所提之第一 語言、第二語言并不分別以中文、英文為限,當?shù)谝徽Z言與第二語言為兩種 不同的語言時,即可使用于本發(fā)明。
選定模塊130負責依據(jù)接收模塊110所接收到之第一選定訊號完成一個 第一候選字詞的選定,其中,上述之第一候選字詞為第一查找模塊121所查 找出的各個第一候選字詞中的一個、以及負責依據(jù)接收模塊110所接收到之 第二選定訊號選定一個第二候選字詞,其中,上述之第二候選字詞系為第二 查找模塊122所查找出的各個第二候選字詞中的一個。
判斷模塊150負責判斷接收模塊110是否接收到第二選定訊號,并于判 斷接收模塊110接收到第二選定訊號時,激活選定模塊130依據(jù)第二選定訊 號選定目標字詞。
輸入模塊160負責輸入被選定模塊130所選定之目標字詞,其中被選定 之目標字詞可能為第 一候選字詞中的 一個,也可能為第二候選字詞中的一 個。
顯示模塊180負責顯示第一查找模塊121所查找出的第一候選字詞以及 第二查找模塊122所查找出的第二候選字詞。
切換模塊190將于稍后描述。
接著以一個具體實施方式
來解說本發(fā)明的運作系統(tǒng)與方法,并請參照圖 1本發(fā)明所提之提供不同語言文字間相互轉換輸入之系統(tǒng)架構圖、圖2本發(fā) 明所提之提供不同語言文字間相互轉換輸入之方法流程圖。在本具體實施方 式中,使用者使用中文(第一語言)輸入英文(第二語言)。
當使用者在執(zhí)行有本發(fā)明的數(shù)字裝置上使用本發(fā)明時,使用者會先在數(shù) 字裝置上使用中文(第一語言)的輸入法輸入一串輸入字串,藉以輸入中文, 例如,使用者欲輸入「英語」,當使用者的輸入法為拼音輸入法時,使用者 所輸入的輸入字串為「yingyu」;而當使用者的輸入法為注音輸入法時,使用者所輸入的輸入字串為「一/_ U v J 。
在使用者輸入的輸入字串之后,本發(fā)明的接收^^塊110就會接收到使用
者所輸入的輸入字串(步驟210)。之后,本發(fā)明的第一查找模塊121便會 開始查找與輸入字串相對應的中文的第一候選字詞(步驟221)。例如,當 輸入字串為ryingyu」時,第一候選字詞將如圖3A所示,包含r英語j 、 r盈余」、「硬玉」等字詞;而當輸入字串為「一厶U v」時,第一候選 字詞將包含「英語」、r應予」等字詞。
在第一查找模塊121查找出第一候選字詞(步驟221)之后,顯示模塊 180顯示第一候選字詞,如圖3A所示,顯示模塊180會將第一候選字詞顯 示于候選區(qū)域320上(步驟222),當然顯示模塊180顯示第一候選字詞之 方式并不以上述為限。
接著,使用者將利用在數(shù)字裝置的鍵盤上按下「右鍵」、或數(shù)字鍵「 1 J , 又或者點擊數(shù)字裝置的屏幕中的第一候選字詞r英語j等輸入方式產(chǎn)生第一 選定訊號,若在本具體實施方式
中假設使用者以鼠標點擊第一候選字詞r英 語J為例,但本發(fā)明并不以此為限,當使用者以鼠標點擊r英語J后,接收 模塊110會接收到由點擊「英語」而產(chǎn)生的第一選定訊號(步驟230)。
而后,選定模塊130會依據(jù)第一選定訊號選定一個第一候選字詞做為目 標字詞(步驟240 ),因此,選定模塊130會選定「英語」做為目標字詞。
在選定模塊130依據(jù)第一選定訊號選定目標字詞(步驟240)后,第二 查找模塊122會查找目標字詞「英語」所對應的英文(第二語言)的第二候 選字詞(步驟251),在本具體實施方式
中,將如圖3B所示,被第二查找 ^f莫塊122所查找出的第二候選字詞只有「 English」 一個。
在第二查找模塊122查找目標字詞「英語」所對應的英文,(第二語言) 的第二候選字詞(步驟251)之后,顯示模塊180會顯示第二候選字詞,如 圖3B所示,顯示模塊180會將第二候選字詞顯示于候選區(qū)域320上,但顯 示模塊180顯示第二候選字詞之方式并不以上述為限。
顯示模塊180除了顯示第二候選字詞之外,更可以負責將選定模塊130 所選定的目標字詞顯示于輸入?yún)^(qū)域310上(步驟252)。此時若使用者要進行英文(第二語言)的輸入則需要使用鍵盤、鼠標或 其它輸入裝置選擇英文的第二候選字詞來產(chǎn)生第二選定訊號,而若使用者想
以中文(第一語言)進行輸入則可以直接在鍵盤上按下確認(Enter)《建來 產(chǎn)生確認訊號,但本發(fā)明所之產(chǎn)生確認訊號之方式并不以此為限。
在使用者進行輸入行為之后,接收模塊110將會接收到使用者所輸入的 第二選定訊號或確認訊號,而當判斷模塊150判斷使用者輸入的是第二選定 訊號(步驟260)時,選定模塊130會依據(jù)第二選定訊號選定一個第二候選 字詞做為目標字詞(步驟270),也就是說,若使用者以鼠標點擊第二候選 字詞r English」的輸入行為產(chǎn)生了第二選定訊號,則第二候選字詞「 English J 會被選定模塊130選定為目標字詞,若在本發(fā)明中包含有顯示模塊180,則 如圖3C所示,顯示模塊180會負責將選定模塊130所選定的目標字詞顯示 于輸入?yún)^(qū)i或310上。
在選定模塊130選定目標字詞(步驟280)后,使用者需要輸入確認訊 號,當判斷模塊150判斷接收模塊IIO接收到確認訊號(步驟280)時,輸 入模塊160將被選定的目標字詞「 English」輸入到其他軟件的文字編輯區(qū)域 中(步驟290 )。
事實上,在選定模塊130選定目標字詞(步驟280)后,使用者除了可 以輸入確認訊號之外,也可以繼續(xù)輸入第二選定訊號,如圖3D所示,若此 時候選區(qū)域320中的第二候選字詞沒有被清除,則當使用者持續(xù)進行選擇第 二候選字詞的輸入行為而繼續(xù)產(chǎn)生第二選定訊號時,判斷模塊150會判斷出 接收模塊IIO接收到第二選定訊號(步驟260),而非接收到確認訊號,因 此,同樣會激活選定模塊130依據(jù)第二選定訊號再次選定一個第二候選字詞 做為目標字詞(步驟270 )。
而當使用者在第二查找模塊122查找出第二候選字詞(步驟251)后, 若使用者的輸入行為沒有產(chǎn)生第二選定訊號,而是產(chǎn)生了確認訊號,則接收 模塊IIO會接收確認訊號,對應地,判斷模塊150也會判斷出接收模塊110 沒有接收到第二選定訊號(步驟260 ),所接收訊號為確認訊號(步驟280 ), 因此輸入模塊160會直接輸入當時的目標字詞「英語」至其他軟件的文字編 輯區(qū)域中(步驟290)。綜上所述,可知本發(fā)明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于當接收到第二選定訊 號前,已經(jīng)接收到確認訊號時,輸入第一語言的目標字詞,而當先接收到第 二選定訊號再接收到確認訊號時,則輸入第二語言的目標字詞的技術手段。 藉由此一技術手段可以解決先前技術所存在的使用第一語言輸入第二語言 的輸入法卻無法輸入第一語言的問題,進而達成減少輸入法的安裝數(shù)量的技 術功效。
事實上,本發(fā)明所提之輸入字串并不只限于使用中文之輸入法輸入,本
發(fā)明更可以包含一個切換模塊190,負責在接收模塊110接收到第一切換訊 號時,切換輸入輸入字串之輸入法的第一語言、以及負責接收模塊IIO接收 到第二切換訊號時,切換第二語言(步驟201)。
例如,切換模塊190依據(jù)第一切換訊號將中文(第一語言)的輸入法切 換為日文(第三語言)的輸入法,意即使用者可以由日文(第三語言)輸入 英文(第二語言),如此,使用者欲輸入日文時所輸入之資料為輸入字串、
第一候選字詞為日文、第二候選字詞為英文。
又如,切換模塊190依據(jù)第二切換訊號將第二語言由英文切換為日文, 則使用者便可以由中文輸入日文,也就是第一候選字詞為中文、第二候選字 詞為日文。
再者,本發(fā)明之提供兩種語言輸入之方法,可實現(xiàn)于硬件、軟件或硬件 與軟件之組合中,亦可在計算機系統(tǒng)中以集中方式實現(xiàn)或以不同元件散布于 若干互連之計算機系統(tǒng)的分散方式實現(xiàn)。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該技術的人在本發(fā)明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 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 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提供不同語言文字間相互轉換輸入之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接收一輸入字串;查找與所述輸入字串相對應之至少一第一候選字詞,其中各該第一候選字詞為一第一語言;顯示各所述第一候選字詞;接收一第一選定訊號,并依據(jù)該第一選定訊號選定所述第一候選字詞其中之一為一目標字詞;查找與所述目標字詞相對應之至少一第二候選字詞,其中各該第二候選字詞為一第二語言;顯示各所述第二候選字詞;判斷接收到一第二選定訊號時,依據(jù)該第二選定訊號選定所述第二候選字詞其中之一,并重新定義所述目標字詞為該被選定之第二候選字詞;及接收一確認訊號,并輸入所述目標字詞。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更包含步驟,顯示所述目標字詞。
3、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更包含步驟,接收一第一切換訊號,并依據(jù)該第一切換訊號設定所 述第一語言。
4、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更包含步驟,接收一第二切換訊號,并依據(jù)該第二切換訊號設定所 述第二語言。
5、 一種提供不同語言文字間相互轉換輸入之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 包含,一接收模塊,用于接收一輸入字串、 一第一選定訊號、 一第二選定訊號、及一確認訊號;一第一查找模塊,用于查找與所述輸入字串相對應之至少一第一候選字詞,其中,各該第一候選字詞組為一第一語言;一第二查找模塊,用于查找與各所述第一候選字詞其中之一相對應之至少一第二候選字詞,其中,各該第二候選字詞為一第二語言;一顯示模塊,用于顯示各所述第一候選字詞與各所述第二候選字詞;一選定模塊,用于依據(jù)所述第一選定訊號選定各所述第一候選字詞其中 之為 一 目標字詞、及用于依據(jù)所述第二選定訊號選定各所述第二候選字詞其中之一為該目標字詞;一判斷模塊,用于判斷所述接收模塊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二選定訊號,當 接收到該第二選定訊號時,激活所述選定模塊;及一輸入模塊,用于輸入所述目標字詞。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顯示模塊,還用于顯示所述目標字詞。
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目標字詞是被顯示于一輸入?yún)^(qū)域中。
8、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所述第一候選字詞與各所述第二候選字詞是被顯示于一候選區(qū) 域中。
9、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系統(tǒng)更包含一切換模組,用于依據(jù)所述接收模組所接收之一第 一切換訊號設定所述第 一語言。
10、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系統(tǒng)更包含一切換模組,用于依據(jù)所述接收模組所接收之一第 二切換訊號設定所述第二語言。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提供不同語言文字間相互轉換輸入之系統(tǒng)及其方法,其通過依據(jù)第一選定訊號由第一候選字詞選定目標字詞后,查找目標字詞對應的第二候選字詞,在判斷接收到第二選定訊號前便已接收到確認訊號時,輸入第一語言的目標字詞,而判斷出先接收到第二選定訊號再接收到確認訊號時,輸入第二語言的目標字詞,藉以解決先前技術中所存在的使用第一語言輸入第二語言的輸入法卻無法輸入第一語言的問題,并達成減少輸入法的安裝數(shù)量的技術功效。
文檔編號G06F3/023GK101470536SQ20071030565
公開日2009年7月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2月27日
發(fā)明者瑋 馮, 邱全成 申請人:英業(yè)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