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辨識噴墨印頭的方法

文檔序號:6451392閱讀:31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辨識噴墨印頭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關于一種辨識噴墨印頭的方法,尤指一種適用于確認該噴墨印頭與所連接打印機主體兼容性的辨識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噴墨打印機的品牌及類型相當多樣,為了確認所購的噴墨印頭是否適用于該打印機主體,往往必須通過一辨識機制來完成。圖1顯示一般打印機主體90與墨水匣99的外觀及配置,其中墨水匣99上固設一噴墨印頭,一驅動集成電路芯片則貼附于該噴墨印頭上,且該芯片具有一辨識機制以供打印機主體90識別墨水匣99的樣式及狀態(tài)。
圖2顯示一種公知的辨識機制。圖中,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91儲存一組(本圖包含六個)辨識碼,位移緩存器92則通過地址信號接點931~933分別接收來自打印機主體90的二相(two phase)時序信號CLK1,CLK2及重置信號RESET。重置信號RESET可將辨識碼由對應的輸出接點911~916平行地傳送至位移緩存器92,并由打印機主體90激活時序信號CLK1及CLK2,將位移緩存器92接收的辨識碼依序推送至接口電路94。經過接口電路94可將辨識碼依序轉換成電流或電壓,并放大使打印機主體90可辨識。最后,將該電流或電壓經由噴墨印頭99的輸出接點95傳送至打印機主體90,并與打印機主體90內部的辨識碼進行比對,完成確認程序。
然而,如上所述的辨識機制顯然只能根據原始辨識碼提供一種辨識碼,則適用該型式噴墨印頭的打印機主體亦必須設有相同辨識碼,即使打印機主體為不同型式或制造批次。此一設計對于打印機主體與噴墨印頭的搭配組合顯然不夠靈活及明確。本發(fā)明人有鑒于此,根據多年相關領域的專業(yè)知識及經驗,針對上述問題積極研發(fā)試作,終于發(fā)現本發(fā)明的辨識噴墨印頭的方法,以此嘉惠業(yè)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辨識噴墨印頭的方法,可衍生不同的辨識碼組合,以確認不同打印機主體的適用性。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發(fā)明辨識噴墨印頭的方法包括步驟a)預設一組二進制原始辨識碼于該噴墨印頭;步驟b)連接該噴墨印頭與該打印機主體;步驟c)將時序信號由該打印機主體傳送至該噴墨印頭,并產生二進制程序向量(sequence of vector);步驟d)該噴墨印頭根據該程序向量選擇性地及依序地讀取、混碼及重新定序該二進制原始辨識碼;步驟e)將重新定序的辨識碼依序轉換成該打印機主體可辨識的二元信號;及步驟f)將轉換后的二元信號依序輸出至該打印機主體,與儲存于該打印機主體的信號進行比對以完成辨識。
上述步驟a)的二進制原始辨識碼包括至少一位,通常儲存于一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code storage circuit),甚至持續(xù)保存于該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此外,每一個二進制原始辨識碼的每一位于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中具有一對應的輸出接點。
上述步驟c)的時序信號可傳送至一程序產生電路(sequencer circuit),例如一位移緩存器(shift register)、一二進制計數器(binary counter),或其它具有類似功能。該程序產生電路可產生程序向量,且通常具有一輸入端口以接收由該打印機主體傳送的時序信號并具有一輸出端口以傳送依時序所產生的程序向量。而產生的程序向量可被傳送至一混碼器數組(scrambler array)。混碼器數組典型地包括一第一輸入端口、一第二輸入端口及一輸出端口;且輸出端口的輸出值該第一輸入端口及該第二輸入端口的輸入值的邏輯運算結果?;齑a器數組通常包括至少一個混碼器組件,其輸入端口可對應連接至該混碼器數組的第一輸入端口及/或第二輸入端口,及/或其輸出端口可共同連接至該混碼器數組的輸出端口。混碼器組件可為一開關組件(switch),例如一晶體管,亦可為一邏輯門(logic gate),或其它具有類似功能。
上述步驟d)可依據該二進制程序向量選擇性及依序地依據該混碼器數組的運算特性(characteristics)指引開啟其中對應的混碼器組件(scrambler element),令其讀取并重新定序該原始辨識碼。
上述步驟e)中重新定序后的辨識碼通常依序被傳送至一接口電路(interface circuit)。接口電路通常具有至少一個輸入端口連接至該混碼器數組的輸出端口,及一輸出端口連接至該打印機主體,用以將該混碼器數組的輸出端口的信號轉換成打印機主體可辨識的二元信號。該二元信號通常指電流或電壓。
本發(fā)明的二進制原始辨識碼可通過公知的電子電路方式,呈現于該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該公知的電子電路方式可為晶體管、電阻、電容等組件的任意組合。程序產生電路亦可用公知的電子電路方式紀錄時序序號,并對應產生能表達時序的程序向量。


圖1顯示一般打印機主體與墨水匣的外觀及配置。
圖2顯示一種公知的辨識機制。
圖3為本發(fā)明辨識機制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辨識機制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
符號說明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10,70,91原始辨識碼輸出接點11~16,71~77,911~916位移緩存器21,92二元計數器22混碼器數組30,80開關組件 31~36共同線路節(jié)點 39,89接口電路 40,94地址信號線之接點 51~53,931~933噴墨印頭的輸出接點60,95非門 811~813與門 821~827或門 83打印機主體90
墨水匣 99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的內容可經過下述實施例與其相關圖式的闡述而予公開。
請參閱圖3本發(fā)明辨識機制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與公知噴墨印頭相同地,該辨識機制形成于一集成電路芯片中。而此集成電路芯片具有接點,可與貼附在墨水匣上的可撓性電路板線路連結,以接收打印機主體的指令及傳送信號至打印機主體。
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辨識機制主要包括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codestorage circuit)10,位移緩存器(shift register)21,混碼器數組(scramblerarray)30及接口電路(interface circuit)40。本實施例的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10可儲存六個原始辨識碼,并具有一個六位的輸出端口,使每一個原始辨識碼具有一對應的輸出接點,也即輸出接點11~16之一。本實施例的位移緩存器21為一種簡單而公知的程序產生電路(sequencer circuit)。
本實施例的混碼器數組30則由六個相同的開關組件(switch)31~36組成,每一個開關組件具有一輸入端口連接至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10的對應輸出接點。本實施例的特征之一在于每一開關組件皆可由對應的接點重復讀取對應的原始辨識碼資料,而該原始辨識碼仍持續(xù)保存(maintained)于該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
本發(fā)明的第二個特征在于混碼器數組由程序產生電路所指引而開啟。圖3中,位移緩存器21具有一輸入端口與地址信號線的接點51~53相連,可分別接收由打印機主體傳送的二相時序信號CLK1,CLK2,及重置信號RESET。重置信號RESET可將位移緩存器21的內容清除,準備接收時序信號CLK1及CLK2。位移緩存器21具有一個六位的輸出端口,其六個接點分別連接至對應的開關組件31~36。位移緩存器21的輸出結果可表示為一個包括六個數值的程序向量,每一個數值可能為0或1;通常0為OFF,1為ON。此外,每一程序向量中只有一個值為1;亦即,在任何時刻只有一個開關組件被指引開啟。據此,各個開關組件將依序地或選擇性地形成導通電路,然后關閉。接收到指引開啟信號的開關組件可由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10的對應輸出接點讀取辨識碼,并由其輸出端口傳送至共同線路節(jié)點39,最后傳送至接口電路40的輸入端口。接口電路40可將輸入的辨識碼信號轉換及放大,成為打印機主體可辨識的電流或電壓,并由噴墨印頭的輸出接點60傳送至打印機主體。此一電流或電壓可與儲存于打印機主體的信號進行比對,以完成辨識工作。
圖4為本發(fā)明辨識機制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本實施例的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70中包括七個原始辨識碼,分別由對應輸出接點71~77輸出;而程序產生電路則采用二元計數器(binary counter)22;混碼器數組80包括非門(NOT gate)811~813、與門(AND gate)821~827及或門(OR gate)83,其中與門821~827對應連接至原始辨識碼的輸出接點71~77。圖中,計數器22具有一個三位的輸出端口,所產生的程序向量包括三個為0或1的數值。通常0為OFF,1為ON,若排除皆為0的狀況,則共可產生7(=23-1)種向量變化。當某一種程序向量產生時,例如
,則依據各邏輯門特性(characteristics)的運算結果,最后只有與門826的輸出為1,其它與門821~825及827的輸出為0;亦即只有與門826被指引開啟,并讀取位于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70中對應輸出接點76的原始辨識碼。該原始辨識碼傳送到或門83后,或門83將開啟,并將對應輸出接點76的原始辨識碼傳送至接口電路40。或門83的輸出端口即一共同輸出接點89。接口電路40可將輸入的辨識碼信號轉換及放大,成為打印機主體可辨識的電流或電壓,并由噴墨印頭的輸出接點60傳送至打印機主體。此一電流或電壓可與儲存于打印機主體的信號進行比對,以完成辨識工作。
本發(fā)明中,混碼器組件(如開關組件及邏輯門),皆可依據程序產生器(如位移緩存器及計數器)輸出的程序向量內容,于不同時段內被選擇性地開啟。換言之,該原始辨識碼經過混碼器數組重新定序后,將與原儲存在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中的位置無關。因此,即使墨水匣上的噴墨印頭僅有一組固定的原始辨識碼,卻可衍生多組辨識碼以識別不同的打印機主體,此就公知技術所無法達成的。
本發(fā)明辨識噴墨印頭的方法a)預設一組二進制原始辨識碼于該噴墨印頭;b)連接該噴墨印頭與該打印機主體;c)將時序信號由該打印機主體傳送至該噴墨印頭,并產生二進制程序向量(sequence of vector);d)該噴墨印頭根據該程序向量選擇性地及依序地讀取、混碼及重新定序該二進制原始辨識碼;e)將重新定序的辨識碼依序轉換成該打印機主體可辨識的二元信號;f)將轉換后的二元信號依序輸出至該打印機主體,與儲存于該打印機主體的信號進行比對以完成辨識。
上述步驟a)的二進制原始辨識碼包括至少一位,通常儲存于一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code storage circuit),甚至持續(xù)保存于該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此外,每一個二進制原始辨識碼的每一位于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中具有一對應的輸出接點。
上述步驟c)的時序信號可傳送至一程序產生電路(sequencer circuit),例如一位移緩存器(shift register)、一二進制計數器(binary counter),或其它具有類似功能。該程序產生電路可產生程序向量,且通常具有一輸入端口以接收由該打印機主體傳送的時序信號并具有一輸出端口以傳送依時序所產生的程序向量。而產生的程序向量可被傳送至一混碼器數組(scrambler array)。混碼器數組典型地包括一第一輸入端口、一第二輸入端口及一輸出端口;且輸出端口的輸出值該第一輸入端口及該第二輸入端口的輸入值的邏輯運算結果。混碼器數組通常包括至少一個混碼器組件,其輸入端口可對應連接至該混碼器數組的第一輸入端口及/或第二輸入端口,及/或其輸出端口可共同連接至該混碼器數組的輸出端口。混碼器組件可為一開關組件(switch),例如一晶體管,亦可為一邏輯門(logic gate),或其它具有類似功能。
上述步驟d)可依據該二進制程序向量選擇性及依序地依據該混碼器數組的運算特性(characteristics)指引開啟其中對應的混碼器組件(scrambler element),令其讀取并重新定序該原始辨識碼。
上述步驟e)中重新定序后的辨識碼通常依序被傳送至一接口電路(interface circuit)。接口電路通常具有至少一個輸入端口連接至該混碼器數組的輸出端口,及一輸出端口連接至該打印機主體,用以將該混碼器數組的輸出端口的信號轉換成打印機主體可辨識的二元信號。該二元信號通常指電流或電壓。
本發(fā)明的二進制原始辨識碼可通過公知的電子電路方式,呈現于該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該公知的電子電路方式可為晶體管、電阻、電容等組件的任意組合。程序產生電路亦可用公知的電子電路方式紀錄時序序號,并對應產生能表達時序的程序向量。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確能所公開的技術思想具新穎性、進步性與可供產業(yè)利用性。以上所公開,較佳實施例,舉凡局部的變更或修飾而源于本案的技術思想而為熟悉該項技術的人士所易于推知者,都不脫本案的范疇。
權利要求
1.一種辨識噴墨印頭的方法,用以確認所連接打印機主體的適用性;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a)預設一組二進制原始辨識碼于該噴墨印頭;b)連接該噴墨印頭與該打印機主體;c)將時序信號由該打印機主體傳送至該噴墨印頭,并產生二進制程序向量;d)該噴墨印頭根據該程序向量選擇性地及依序地讀取、混碼及重新定序該二進制原始辨識碼;e)將重新定序的辨識碼依序轉換成該打印機主體可辨識的二元信元;及f)將轉換后的二元信號依序輸出至該打印機主體,與儲存于該打印機主體的信號進行比對以完成辨識。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步驟a)的原始辨識碼包括至少一位。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步驟a)的二進制原始辨識碼儲存于一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二進制原始辨識碼持續(xù)保存于該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步驟a)的每一個二進制原始辨識碼的每一位于該原始辨識碼儲存電路中具有一對應的輸出接點。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步驟c)的時序信號傳送至一程序產生電路,并由該程序產生電路產生程序向量。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程序產生電路具有一輸入端口以接收由該打印機主體傳送的時序信號,并具有一N個位的輸出端口以傳送依時序所產生的程序向量。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步驟c)的程序向量被傳送至一混碼器數組。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混碼器數組包括一第一輸入端口、一第二輸入端口及一輸出端口。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混碼器數組的輸出端口的輸出值該第一輸入端口及該第二輸入端口的輸入值的邏輯運算結果。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步驟d)依據該二進制程序向量選擇性地及依序地依據該混碼器數組的運算特性指引開啟其中對應的混碼器組件,令其讀取并重新定序該原始辨識碼。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步驟e)的重新定序后的辨識碼依序被傳送至一接口電路以轉換成該打印機主體可辨識的二元信號。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步驟c)的程序向量被傳送至一混碼器數組,該混碼器數組包括一第一輸入端口、一第二輸入端口及一輸出端口;該步驟e)的重新定序后的辨識碼依序被傳送至一接口電路,該接口電路具有至少一個輸入端口連接至該混碼器數組的輸出端口,及一輸出端口連接至該打印機主體,用以將該混碼器數組的輸出端口的信號轉換成打印機主體可辨識的二元信號。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二元信號為電流或電壓。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辨識噴墨印頭的方法,以確認不同打印機主體的適用性。主要將來自打印機主體的時序信號于噴墨印頭產生二進制程序向量。接著,根據該程序向量選擇性及依序地讀取、混碼及重新定序預設于噴墨印頭的二進制原始辨識碼。最后,將重新定序的辨識碼依序轉換成打印機主體可辨識的二元信號,并依序輸出至打印機主體,與儲存于打印機主體的信號進行比對以完成辨識。
文檔編號G06F7/38GK1538343SQ0312187
公開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2003年4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4月15日
發(fā)明者吳仲佑 申請人:聚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