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路自動控制型抽油機驅(qū)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抽油機驅(qū)動機構,具體涉及一種雙路自動控制型抽油機驅(qū)動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抽油機驅(qū)動機構多為一電動機通過傳動帶,帶動變速箱運轉(zhuǎn)工作。當由于某種原因,造成電機停轉(zhuǎn)或傳動皮帶斷脫時,就會停井檢修,由于維修或更換電機及傳動帶需要時間較長,或不被即使發(fā)現(xiàn)則會嚴重影響油井的產(chǎn)量。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雙路自動控制型抽油機驅(qū)動機構。
[0004]其技術方案是:雙路自動控制型抽油機驅(qū)動機構,包括安裝在抽油機底座上的變速箱、電機和控制柜,變速箱通過連桿與抽油機游梁連接,所述變速箱的兩側(cè)設有第一皮帶輪和第二皮帶輪,第一皮帶輪和第二皮帶輪分別通過第一離合器和第二離合器與變速箱的主軸連接,第一皮帶輪和第二皮帶輪分別通過第一傳動皮帶和第二傳動皮帶與第一電機及第二電機傳動連接,所述第一電機及第二電機分別與控制柜電連接。
[0005]其中,所述第一離合器和第二離合器均為電磁離合器。所述控制柜包括穩(wěn)壓電源、電流互感器、電阻、電容、電位器、三極管、二極管、繼電器、時間繼電器、可控硅、交流接觸器、啟動按鈕和停止按鈕,電源接線端子分別通過第一交流接觸器主觸點和第二交流接觸器主觸點與第一電機及第二電機相連接,第一交流接觸器主觸點上部與電源接線端子相連接的一根相線穿過第一電流互感器,第二交流接觸器主觸點上部與電源接線端子相連接的一根相線穿過第二電流互感器,穩(wěn)壓電源的兩輸入端連接在電源接線端子的兩根相線上;第一電流互感器的一端與第一二極管的正極相連接,第一二極管的負極與第一電容的正極及第一電位器的一靜端相連接,第一電位器的動端通過第一電阻與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的負極相連接,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的正極與第一三極管的基極相連接,第一三極管的集電極與第一繼電器的一端及第三二極管的正極相連接;第二電流互感器的一端與第二二極管的正極相連接,第二二極管的負極與第二電容的正極及第二電位器的一靜端相連接,第二電位器的動端通過第二電阻與第二穩(wěn)壓二極管的負極相連接,第二穩(wěn)壓二極管的正極與第二三極管的基極相連接,第二三極管的集電極與第二繼電器的一端及第四二極管的正極相連接;所述穩(wěn)壓電源的正輸出端與第一繼電器的另一端、第二繼電器的另一端、第三二極管的負極、第四二極管的負極、第一時間繼電器的一端、第二時間繼電器的一端、第一繼電器第一觸點的靜常閉端及第二繼電器第一觸點的靜常閉端相連接,第一繼電器第一觸點的動端與第三電容的正極相連接,第一繼電器第一觸點的靜常開端通過第三電阻與第五電阻的一端及第一可控硅的控制極相連接,第一可控硅的陽極與第一時間繼電器的另一端相連接,第一可控硅的陰極與第二交流接觸器負觸點的靜常閉端相連接,第二繼電器第一觸點的動端與第四電容的正極相連接,第二繼電器第一觸點的靜常開端通過第四電阻與第六電阻的一端及第二可控硅的控制極相連接,第二可控硅的陽極與第二時間繼電器的另一端相連接,第二可控硅的陰極與第一交流接觸器負觸點的靜常閉端相連接;所述第一電流互感器的另一端與第二電流互感器的另一端、第一電容的負極、第二電容的負極、第一電位器的另一靜端、第二電位器的另一靜端、第一三極管的發(fā)射極、第二三極管的發(fā)射極、第三電容的負極、第四電容的負極、第五電阻的另一端、第六電阻的另一端、第一交流接觸器負觸點的的動端及第二交流接觸器負觸點的動端相連接;所述電源接線端子的一相線通過第二按鈕與第一交流接觸器的一端及第二交流接觸器的一端相連接,第一交流接觸器的另一端與第一繼電器第二觸點的靜常開端、第二時間繼電器常開觸點的一端及第一按鈕的一端相連接,第二交流接觸器的另一端與第二繼電器第二觸點的靜常開端及第一時間繼電器常開觸點的一端相連接,電源接線端子的另一相線與第一繼電器第二觸點的動端、第二時間繼電器常開觸點的另一端、第一按鈕的另一端、第二繼電器第二觸點的動端及第一時間繼電器常開觸點的另一端相連接;所述第一離合器的電源線連接在第一電機的電源線上,第二離合器的電源線連接在第二電機的電源線上。所述穩(wěn)壓電源的輸入電壓為交流380V,輸出電壓為直流12 — 15V,其功率大于15W。所述第一按鈕為按下時接通的啟動按鈕,所述第二按鈕為按下時斷開的停止按鈕。
[0006]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優(yōu)點: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雙路自動控制;其采用雙路驅(qū)動機構的工作方式,在一路電機停轉(zhuǎn)或傳動皮帶斷脫時,會自動切換至另一路驅(qū)動機構繼續(xù)工作,有效防止因維修或更換電機及傳動帶需要時間較長,而影響油井的產(chǎn)量現(xiàn)象的發(fā)生。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參照圖1一圖2,一種雙路自動控制型抽油機驅(qū)動機構,包括安裝在抽油機底座I上的變速箱2、電機8、9和控制柜3,變速箱2通過連桿與抽油機游梁連接(抽油機游梁、驢頭及抽油部分圖中未畫出),所述變速箱2的兩側(cè)設有第一皮帶輪4和第二皮帶輪5,第一皮帶輪4和第二皮帶輪5分別通過第一離合器6和第二離合器7與變速箱2的主軸連接,第一皮帶輪4和第二皮帶輪5分別通過第一傳動皮帶10和第二傳動皮帶11與第一電機8及第二電機9傳動連接,所述第一電機8及第二電機9分別與控制柜3電連接。
[0010]所述控制柜3包括穩(wěn)壓電源ZL、電流互感器LI一L2、電阻Rl—R6、電容Cl一C4、電位器Wl—W2、三極管Tl一T2、二極管Dl—D4、繼電器Jl一J2、時間繼電器JJl一JJ2、可控硅KGl—KG2、交流接觸器KMl—KM2、啟動按鈕ANl—AN2和停止按鈕AN3,電源接線端子JX分別通過第一交流接觸器主觸點KMl-1和第二交流接觸器主觸點KM2-1與第一電機8及第二電機9相連接,第一交流接觸器主觸點KMl-1上部與電源接線端子JX相連接的一根相線穿過第一電流互感器LI,第二交流接觸器主觸點KM2-1上部與電源接線端子JX相連接的一根相線穿過第二電流互感器L2,穩(wěn)壓電源ZL的兩輸入端連接在電源接線端子JX的兩根相線上;第一電流互感器LI的一端與第一二極管Dl的正極相連接,第一二極管Dl的負極與第一電容Cl的正極及第一電位器Wl的一靜端相連接,第一電位器Wl的動端通過第一電阻Rl與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DWl的負極相連接,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DWl的正極與第一三極管Tl的基極相連接,第一三極管Tl的集電極與第一繼電器Jl的一端及第三二極管D3的正極相連接;第二電流互感器L2的一端與第二二極管D2的正極相連接,第二二極管D2的負極與第二電容C2的正極及第二電位器W2的一靜端相連接,第二電位器W2的動端通過第二電阻R2與第二穩(wěn)壓二極管DW2的負極相連接,第二穩(wěn)壓二極管DW2的正極與第二三極管T2的基極相連接,第二三極管T2的集電極與第二繼電器J2的一端及第四二極管D4的正極相連接;所述穩(wěn)壓電源ZL的正輸出端與第一繼電器Jl的另一端、第二繼電器J2的另一端、第三二極管D3的負極、第四二極管D4的負極、第一時間繼電器JJl的一端、第二時間繼電器JJ2的一端、第一繼電器第一觸點Jl-1的靜常閉端及第二繼電器第一觸點J2-1的靜常閉端相連接,第一繼電器第一觸點Jl-1的動端與第三電容的正極相連接,第一繼電器第一觸點J1-1的靜常開端通過第三電阻R3與第五電阻R5的一端及第一可控硅KGl的控制極相連接,第一可控娃KGl的陽極與第一時間繼電器JJl的另一端相連接,第一可控娃KGl的陰極與第二交流接觸器負觸點KM2-2的靜常閉端相連接,第二繼電器第一觸點Jl-1的動端與第四電容的正極相連接,第二繼電器第一觸點J2-1的靜常開端通過第四電阻R4與第六電阻R6的一端及第二可控硅KG2的控制極相連接,第二可控硅KG2的陽極與第二時間繼電器JJ2的另一端相連接,第二可控硅KG2的陰極與第一交流接觸器負觸點KM1-2的靜常閉端相連接;所述第一電流互感器LI的另一端與第二電流互感器L2的另一端、第一電容Cl的負極、第二電容C2的負極、第一電位器Wl的另一靜端、第二電位器W2的另一靜端、第一三極管Tl的發(fā)射極、第二三極管T2的發(fā)射極、第三電容C3的負極、第四電容C4的負極、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第一交流接觸器負觸點KM1-2的動端及第二交流接觸器負觸點KM2-2的動端相連接;所述電源接線端子JX的一相線通過第二按鈕AN3與第一交流接觸器KMl的一端及第二交流接觸器KM2的一端相連接,第一交流接觸器KMl的另一端與第一繼電器第二觸點J1-2的靜常開端、第二時間繼電器常開觸點JJ2-1的一端及第一按鈕ANl的一端相連接,第二交流接觸器KM2的另一端與第二繼電器第二觸點J2-2的靜常開端及第一時間繼電器常開觸點JJl-1的一端相連接,電源接線端子JX的另一相線與第一繼電器第二觸點J1-2的動端、第二時間繼電器常開觸點JJ2-1的另一端、第一按鈕ANl的另一端、第二繼電器第二觸點J2-2的動端及第一時間繼電器常開觸點JJl-1的另一端相連接;所述第一離合器6的電源線連接在第一電機8的電源線上,第二離合器7的電源線連接在第二電機9的電源線上。
[0011]制作本實用新型時,參照圖2,控制柜3中,所述穩(wěn)壓電源ZL的輸入電壓為交流380V,輸出電壓為直流12V,其功率20W。所述第一按鈕ANl為按下時接通的啟動按鈕,所述第二按鈕AN2為按下時斷開的停止按鈕。所述第一離合器6和第二離合器7均為電磁離合器。所述第一電流互感器LI和第二電流互感器L2可采用300/5型電流互感器。所述第一三極管Tl及第二三極管T2的型號采用9014或8050。所述第一電位器Wl及第二電位器W2均采用100K多圈電位器。所述第一可控硅KGl及第二可控硅KG2采用1A/400V的單向可控硅。所述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DWl及第一穩(wěn)壓二極管DW2的穩(wěn)壓值為5.1V。所述第一電容Cl及第二電容C2的容量采用100u、耐壓25V,第三電容C3及第四電容C4的容量采用470u、耐壓25V。所述第一至第四二極管Dl—D4均采用1N4007。所述第一電阻及第二電阻的阻值采用1K,第三電阻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