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測量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杠桿式的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shù)】
[0002] 在零部件注塑/鑄造成型及機械加工等過程中,常需要測量3D面余料的厚度及其 尺寸,W此來檢測工件是否合格。
[0003] 目前,現(xiàn)有技術(shù)多使用卡尺或千分尺先測量工件總的厚度尺寸,再測量孔/槽的 深度,通過將兩個測量值相減得到工件余料的厚度。然而,該測量環(huán)節(jié)較多,測量繁雜。同 時,由于工件外形為3D曲面,利用卡尺或千分尺測量時,曲面的曲率會導致測量不準,測量 誤差較大。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 為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測量精確且使用方便的測量裝置。
[0005] -種測量裝置,包括支撐架及安裝于支撐架上的測量表,測量裝置進一步包括安 裝于支撐架上的至少一個測量臂。支撐架包括第一支撐臂、轉(zhuǎn)動安裝于第一支撐臂一端的 連桿與撥桿、兩端分別連接連桿的一端與第一支撐臂的彈性件及由第一支撐臂的另一端沿 預定角度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支撐臂。測量表包括表體及彈性穿設(shè)于表體內(nèi)部的測量軸, 表體用于顯示測量軸的移動距離,測量軸的頭部連接于連桿的另一端,測量軸的尾部設(shè)置 有移動測頭。測量臂上安裝有與移動測頭同軸設(shè)置的固定測頭。撥桿包括撥動部及與撥動 部成預定角度連接的抵持部。撥動部向該第一支撐臂的方向被拉動時,撥桿轉(zhuǎn)動使抵持部 抵持連桿連接有彈性件的一端,彈性件發(fā)生彈性形變使得連桿轉(zhuǎn)動W帶動測量軸移動。
[0006] 本發(fā)明的測量裝置的支撐架包括第一支撐臂、轉(zhuǎn)動安裝于第一支撐臂一端的連桿 與撥桿及兩端分別連接于連桿與第一支撐臂上的彈性件;測量表裝設(shè)于支撐架上,其尾部 裝設(shè)有移動測頭,測量臂上裝設(shè)有固定測頭,移動測頭與固定測頭同軸設(shè)置。測量表能夠測 量移動測頭移動的距離。拉動撥桿,撥桿抵持連桿,連桿帶動移動測頭沿測量軸的軸向方向 移動,該移動測頭與該固定測頭配合可W測量不同平面或曲面的厚度,測量精確并且操作 簡單。
【附圖說明】
[0007]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測量裝置安裝有一種測量臂的立體示意圖。
[0008]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測量裝置安裝有另一種測量臂的立體示意圖。
[0009] 圖3是圖1所示的測量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0010] 圖4是圖2所示的測量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0011] 圖5是圖1所示的測量裝置的使用原理的示意圖。
[0012] 圖6是圖2所示的測量裝置的使用原理的示意圖。
[0013]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jié)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fā)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14] 將參照附圖表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送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W示意方 式說明本發(fā)明的基本結(jié)構(gòu),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fā)明有關(guān)的構(gòu)成。
[0015] 請參照圖1及圖2,本發(fā)明一種實施例提供的測量裝置100包括支撐架10、卡合安 裝于支撐架10上的測量表20及固定安裝于支撐架10下部的測量臂30。測量臂30包括多 種選擇,可根據(jù)不同測量位置的需要,選用不同長度的測量臂30。在本實施例中,測量臂30 包括臂長較長的第一測量臂31及臂長較短的第二測量臂32。
[0016] 請參照圖3及圖4,支撐架10包括第一支撐臂11、轉(zhuǎn)動安裝于第一支撐臂11 一端 的連桿12與撥桿13、兩端分別連接于連桿12與第一支撐臂11上的彈性件14及由第一支 撐臂11另一端沿預定角度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二支撐臂15。
[0017] 第一支撐臂11的一端向其中間位置上凹設(shè)形成收容槽111,用于收容并安裝連桿 12與撥桿13。收容槽111的頂端及中間位置上分別開設(shè)有第一通孔112與第二通孔113, 第一銷軸114與第二銷軸115能夠分別穿設(shè)于第一通孔112與第二通孔113中,連桿12與 撥桿13分別通過第一銷軸114與第二銷軸115固定,轉(zhuǎn)動連接于收容槽111內(nèi)。第一支撐 臂11的另一端上開設(shè)有多個圓孔116,W方便握持第一支撐臂11。同時,多個圓孔116能 夠減少測量裝置100的耗材并且減輕測量裝置100的重量。第一支撐臂11的另一端靠近 收容槽111的位置上開設(shè)有第Η通孔117,第Η銷軸118穿設(shè)于第Η通孔117內(nèi),用于固定 彈性件14的一端。
[001引連桿12包括平板m及由平板m中間位置向外凸伸形成的凸起部122。平板 121的一端開設(shè)有U型的卡槽1211,另一端開設(shè)有第一固定孔1212,彈性件14的另一端固 定于該第一固定孔1212上。凸起部122上開設(shè)有第二固定孔1221,將凸起部122收容于收 容槽111內(nèi),同時將第二固定孔1221與第一通孔112同軸設(shè)置,第一銷軸114依次穿過第 一通孔112與第二固定孔1221,W將連桿12固定于第一支撐臂11上,并且連桿12能夠相 對于第一銷軸114轉(zhuǎn)動。
[0019] 撥桿13大致為S型,包括撥動部131及與撥動部131成預定角度連接的抵持部 132。撥動部131與抵持部132的連接處開設(shè)有固定孔133。將撥桿13收容于收容槽111 內(nèi),同時將固定孔133與第二通孔113同軸設(shè)置,第二銷軸115依次穿過第二通孔113與固 定孔133,W將撥桿13固定于第一支撐臂11上,并且撥桿13能夠相對于第二銷軸115轉(zhuǎn) 動。
[0020] 彈性件14的兩端分別設(shè)置有掛環(huán)141。彈性件14的一端通過掛環(huán)141掛設(shè)于第 一固定孔1212上,另一端通過掛環(huán)141掛設(shè)于第Η銷軸118上,W此彈性拉伸連桿12的一 JLjJU 乂而。
[0021] 第二支撐臂15用于安裝固定第一測量臂31與第二測量臂32,其在遠離第一支撐 臂11的一端的側(cè)面上開設(shè)有螺紋孔151。第二支撐臂15上同時開設(shè)有測量表收容孔152, 用于收容部分測量表20,并且測量表收容孔152與螺紋孔151垂直連通設(shè)置。螺柱153通 過螺紋孔151旋轉(zhuǎn)進入測量表收容孔152內(nèi),W頂持固定測量表20。第二支撐臂15在靠 近測量表收容孔152的位置上依次開設(shè)有通孔154及定位孔155,用于固定第二測量臂32。 第二支撐臂15在對應通孔154及定位孔155的下表面上開設(shè)有第一凹槽156,用于輔助定 位第二測量臂32。第二支撐臂15在與第一支撐臂11連接處開設(shè)有第二凹槽157,第二凹 槽157設(shè)置有螺紋孔及定位孔(圖未示),W定位及安裝第一測量臂31。
[0022] 測量表20為數(shù)顯測量表,其測量精度能夠根據(jù)不同的測量需求選用不同的測量 檔位。測量表20裝設(shè)于支撐架10上,包括表體21及彈性穿設(shè)于表體21中的測量軸22。 表體21包括數(shù)字顯示屏211及按鍵212。顯示屏211能夠W數(shù)字形式顯示測量數(shù)據(jù)。觸發(fā) 按鍵212,能夠?qū)@示屏211上的數(shù)據(jù)歸零。表體21上端設(shè)置有圓環(huán)213,表體21下端與 圓環(huán)213對應的位置上連接有套筒214,用于部分收容測量軸22。測量軸22包括頭部221 及尾部222。頭部221的尺寸大于測量軸22的尺寸,W防止測量軸22從表體21中掉落。 可W理解的是,頭部221可W為擋片,通過螺釘旋轉(zhuǎn)裝設(shè)于測量軸22上。尾部222上裝設(shè) 有移動測頭2221,用于輔助測量數(shù)據(jù)。測量軸22彈性收容于表體21中,其尾部222由圓環(huán) 213進入表體21,并由套筒214中穿出。通常狀況下,測量軸22的頭部221彈性抵持于圓 環(huán)213上,顯示屏211上顯示數(shù)據(jù)為零;當向上提拉頭部221時,顯示屏211顯示頭部221 移動的距離;松開頭部221,由于測量表20自身彈力作用,測量軸22回復至初始位置,頭部 221彈性抵持于圓環(huán)213上,顯示屏211上顯示數(shù)據(jù)回歸為零??蒞理解的是,在其他實施 例中,測量表20也可W為機械量表,其一端卡合于卡槽1211內(nèi),另一端具有移動測頭。
[0023] 第一測量臂31大致為L型,包括外伸部311及與外伸部311大致呈直角連接的安 裝部312。外伸部311長度較長,其向外延伸的末端開設(shè)有收容孔3111,固定測頭3112固 定安裝于收容孔3111內(nèi)。固定測頭3112與移動測頭2221配合,可W測出固定測頭3112 與移動測頭2221之間的距離。安裝部312的一端收容于第二凹槽157內(nèi),并且該端與第二 凹槽157內(nèi)螺紋孔及定位孔對應的位置上分別開設(shè)有通孔3121及定位孔3122。第二凹槽 157用于限制第一測量臂31沿平行于第二支撐臂15的延伸方向移動。定位銷3123兩端 分別收容于第二凹槽157內(nèi)的定位孔及第一測量臂31的定位孔3122內(nèi),W限制第一測量 臂31在第一支撐臂11與第二支撐臂15所在平面的垂直方向上移動。第二凹槽157與定 位銷3123結(jié)合定位第一測量臂31,使固定測頭3112與移動測頭2221位于同一軸線上。螺 柱3124穿過通孔3121并旋轉(zhuǎn)進入第二凹槽157的螺紋孔內(nèi),W此使第一測量臂31固定連 接于第二支撐臂15上。
[0024] 第二測量臂32大致為S型,包括安裝部321、與安裝部321大致呈直角連接的連 接部322及與連接部322大致呈直角連接的外伸部323。安裝部321收容于第一凹槽156 內(nèi),并且安裝部321與第一凹槽156上的通孔154及定位孔155對應的位置上分別開設(shè)有 螺紋孔3211及定位孔3212。定位銷3213兩端分別收容于第二支撐臂15上的定位孔155 及第二測量臂32上的定位孔3212內(nèi)。螺柱3214穿過通孔154并旋轉(zhuǎn)進入第二測量臂32 的螺紋孔3211內(nèi),W此使第二測量臂32固定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