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mj外螺紋小徑測量工具及測量方法

文檔序號:9595511閱讀:1948來源:國知局
一種mj外螺紋小徑測量工具及測量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MJ外螺紋小徑測量工具及測量方法,屬于金屬零件螺紋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螺紋緊固件是機械零部件中最常見的結構件之一,對螺紋中徑及頂徑的控制是制造過程中的關鍵要素,因此,在檢測時,也主要是測量螺紋的中徑和頂徑,如:螺紋千分尺就是專門用來測量螺紋中徑的測量工具。在機械制造領域中表面完整性控制方面,螺紋零件的抗疲勞制造是關鍵制造技術之一,對于超高強度鋼材料零件的MJ螺紋(加強螺紋),通常采用螺紋滾壓強化來實現(xiàn),而在生產現(xiàn)場中衡量該技術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是螺紋牙底的塑性變形量(簡稱塑變量),因此,測量螺紋滾壓強化后的塑變量是否符合要求是該類螺紋零件加工中的一個重要考核指標。測量螺紋滾壓強化后的塑變量,必須分兩步進行,一是先測量滾壓前螺紋的底徑;二是螺紋滾壓后再測量螺紋的底徑,通過兩次的測量差計算出塑變量。相對于普通螺紋而言,MJ外螺紋牙底有嚴格的控制要求,其牙底半徑R與螺距P必須滿足:0.15P彡R彡0.18P。因此,要測量MJ外螺紋小徑,測量工具的測量端球面半徑必須與螺紋牙底半徑相匹配,過大則不能與螺紋牙底緊密接觸,造成測量誤差過大,過小則測量工具容易磨損。
[0003]目前,大多企業(yè)生產現(xiàn)場中,可通過投影法或顯微鏡等測量工具測出塑變量,但仍然沒有一種合適的測量工具可以快速測量外螺紋的小徑,以計算螺紋滾壓強化后的塑變量,嚴重影響生產效率。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MJ外螺紋小徑測量工具及測量方法,該測量工具使外螺紋中徑千分尺在具有測量外螺紋中徑功能的基礎上增加了測量外螺紋小徑的功能,從而滿足生產上需對金屬零件外螺紋小徑進行檢測的要求,并提高生產效率。
[0005]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MJ外螺紋小徑測量工具,包括外徑千分尺,其結構特點是,該外徑千分尺的兩個測量頭中的一個測量頭為單測頭,另一個為V形雙測頭;所述單測頭的測量端具有一個錐形面,該錐形面的頂尖處為圓弧面;所述雙測頭的測量端具有兩個錐形面,兩個錐形面的頂尖處為圓弧面,兩個錐形面的圓弧面中心之間的距離為L;所述單測頭的錐形面的圓弧面在測量時與零部件的外螺紋牙底接觸,所述雙測頭的兩個錐形面的圓弧面在測量時與零部件的相鄰兩個外螺紋牙底接觸,所述單測頭的錐形面的圓弧面外端點與所述雙測頭的兩個錐形面的圓弧面外端點連線中點之間的距離為零部件的外螺紋小徑;所述雙測頭的兩個錐形面的圓弧面外端點之間的距離(即為L)等于待測外螺紋的螺距P ;所述單測頭的錐形面的圓弧半徑R1,以及雙測頭的兩個錐形面的圓弧半徑R2均不大于待測外螺紋牙底半徑R’ ;所述單測頭的錐形面的錐角α 1以及所述雙測頭的兩個錐形面的錐角α 2均不大于待測外螺紋牙型角α ’。
[0006]由此,將單測頭或者雙測頭與常規(guī)外徑千分尺的測量端替換,如果用單測頭替換常規(guī)外徑千分尺的測量端,則將常規(guī)外徑千分尺的測砧用雙測頭替換(另外一種情況同理),測量時,通過調整測微螺桿帶動單測頭相對雙側頭移動,從而在單測頭與雙測頭之間形成適用于測量具有外螺紋的零部件的小徑。
[0007]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還可以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優(yōu)化,以下為優(yōu)化后形成的技術方案:
優(yōu)選地,R’ -0.03mm彡R1彡R’。
[0008]優(yōu)選地,R2=0.15-0.18mm。
[0009]優(yōu)選地,α1=α 2=25° ~35°,更優(yōu)選為 30°。
[0010]為了保證定位精確可靠,所述單測頭和雙測頭均具有定位外圓,該定位外圓與相應的錐形面之間設有定位端面。
[0011]基于同一個發(fā)明構思,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利用所述MJ外螺紋小徑測量工具測量外螺紋小徑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51、用標準塊對測量工具進行校準;
52、在MJ外螺紋滾壓強化前,調節(jié)外徑千分尺,將所述單測頭圓弧面在測量時與零部件的外螺紋牙底接觸,所述雙測頭的圓弧面與零部件的外螺紋牙底接觸,從外徑千分尺的標尺中讀出MJ外螺紋滾壓強化前的小徑為D1 (即滾壓強化前單測頭的圓弧面外端點與所述雙測頭的圓弧面外端點連線之間的距離),并標記此時單測頭錐形面和雙測頭錐形面的測量位置;
53、對MJ外螺紋進行滾壓強化后,調節(jié)外徑千分尺,將所述單測頭圓弧面在測量時與零部件的外螺紋牙底接觸,所述雙測頭的圓弧面與零部件的外螺紋牙底接觸,從外徑千分尺的標尺中讀出MJ外螺紋滾壓強化后的小徑為D2 (即滾壓強化后單測頭圓弧面外端點與所述雙測頭的兩個圓弧面外端點連線中點之間的距離),此時,所述單測頭與雙測頭分別與外螺紋牙底接觸的位置為對MJ外螺紋進行滾壓強化前標記的測量位置;
54、獲得MJ外螺紋滾壓強化后在直徑上的塑變量為Λ=D1-D20
[0012]測量時,從單測頭的圓弧面外端點向所述雙測頭的兩個圓弧面外端點連線引垂線,則該垂線與零部件外螺紋的中心線相交。
[0013]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在外螺紋中徑千分尺的基礎上,增加一單測頭和一雙測頭,在使用過程中,將該單測頭和雙測頭替換外螺紋中徑千分尺原有的錐形測頭和V形測頭,從而實現(xiàn)外螺紋小徑的測量功能。本發(fā)明結構簡單、測量方便、工作效率高。
[0014]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闡述。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MJ外螺紋小徑測量工具中雙測頭結構簡圖;
圖2是MJ外螺紋小徑測量工具中單測頭結構簡圖;
圖3是被測外螺紋結構簡圖; 圖4是圖3的I放大圖;
圖5是不帶測量頭的外螺紋中徑千分尺結構簡圖;
圖6是千分尺測量不帶測量頭的狀態(tài)圖;
圖7是圖6的II放大圖;
圖8是圖6的III放大圖。
[0016]在圖中
1 一定位外圓;2—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