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電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陽光傳感器。
背景技術:
汽車行業(yè)發(fā)展迅速,乘客對汽車的舒適度要求將會越來越高。陽光傳感器是用來感知光照強度的,雖然在汽車空調(diào)系統(tǒng)里有車內(nèi)溫度傳感器,但在一定的溫度下,不同強度的陽光照射給人帶來的感受很不一樣,所以需要陽光傳感器來修正陽光照射帶來的熱輻射。
目前,國內(nèi)陽光傳感器結構大同小異,現(xiàn)有的汽車陽光傳感器一般由透光蓋、光電二極管、線路板、插針、插針座和底座組成,光電二極管與插針焊接在線路板上,插針固定在插針座上,線路板與插針座固定在底座上,由光電二極管接收陽光,根據(jù)光照強度控制制冷系統(tǒng)。而為了防止插針過長發(fā)生竄動從而影響對接質(zhì)量和插針壽命,目前國內(nèi)一般使用插針座來固定插針,所述插針壓接在插針座上,所述插針座與底座固定。
以上設計方式雖能很好對插針進行固定,但工藝繁瑣,產(chǎn)品成本較高。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工藝簡單、成本低的陽光傳感器,解決插針焊接固定以及光電二極管與插針對接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陽光傳感器,通過改進插針和底座結構來對插針進行固定,減少了作業(yè)工序,降低了產(chǎn)品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陽光傳感器,包括透光蓋、光電二極管、線路板、插針和底座,所述底座包括殼體、設置在殼體內(nèi)側(cè)壁上的線路板凹槽和插針固定板,所述插針固定板設置在線路板凹槽的下方,所述插針固定板上設置有插針凹槽,所述線路板固定在線路板凹槽內(nèi),所述光電二極管焊接在線路板上,所述插針一端焊接在線路板上,另一端穿過插針凹槽,所述透光蓋與底座頂部連接。
進一步的,上述線路板凹槽由卡止部和下支撐板上下間隔設置構成,所述線路板固定在該卡止部和下支撐板構成的間隙內(nèi)。
進一步的,上述卡止部有多個,且繞所述底座內(nèi)側(cè)壁周向等間距分布,所述光電二極管被該多個卡止部卡住。
進一步的,上述下支撐板上設有定位孔。
進一步的,上述底座分為左底座和右底座兩部分,所述左底座和右底座通過超聲波焊接。
進一步的,上述插針固定板設置在左底座上,所述插針固定板上設有圓柱形凸臺,所述插針上設有與圓柱形凸臺相配合的凸臺孔。
進一步的,上述右底座的內(nèi)側(cè)壁上設置有固定塊,固定塊端部設置有插針凹槽。
進一步的,上述插針為折彎結構。
進一步的,上述透光蓋的兩端部設有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底座頂部邊沿向內(nèi)側(cè)翻折,且與透光蓋的延伸部重疊連接。
進一步的,上述透光蓋頂部呈圓弧形。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這種陽光傳感器通過改進插針和底座結構來對插針進行固定,無需設計安裝插針座結構,減少了作業(yè)工序,降低了產(chǎn)品成本,適合批量生產(chǎn)。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這種陽光傳感器安裝簡單、可靠,對插針定位準確、固定牢靠,產(chǎn)品的使用壽命長。
(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這種陽光傳感器中插針固定方式可適用于大部分汽車電子接插件領域,適用范圍廣。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陽光傳感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陽光傳感器中左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陽光傳感器中右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陽光傳感器中插針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透光蓋;2、光電二極管;3、線路板;4、插針;5、底座;11、延伸部;41、凸臺孔;51、左底座;52、右底座;53、卡止部;54、下支撐板;55、線路板凹槽;56、插針固定板;57、圓柱形凸臺;58、固定塊;59、插針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陽光傳感器,包括透光蓋1、光電二極管2、線路板3、插針4和底座5,所述底座5包括殼體、設置在殼體內(nèi)側(cè)壁上的線路板凹槽55和插針固定板56,所述插針固定板56設置在線路板凹槽55的下方,所述插針固定板56上設置有插針凹槽59,所述線路板3固定在線路板凹槽55內(nèi),所述光電二極管2焊接在線路板3上,所述插針4一端焊接在線路板3上,另一端穿過插針凹槽59,所述透光蓋1與底座5頂部連接。
具體的實施方式,所述線路板凹槽55由卡止部53和下支撐板54上下間隔設置構成,兩者之間間隔的間隙寬度等于線路板3的厚度,所述線路板3固定在該卡止部53和下支撐板54構成的間隙內(nèi)。而為了使得光電二極管2固定定位更加牢靠,所述卡止部53設計有多個,且繞所述底座5內(nèi)側(cè)壁周向等間距分布,所述光電二極管2被該多個卡止部53卡住。
該陽光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安裝過程如下:本實用新型的陽光傳感器的光電二極管2和插針4還是焊接在線路板3上,通過透光蓋1下的光電二極管2感受光照強度并將其轉(zhuǎn)換為電信號,經(jīng)過線路板3和插針4傳遞到控制系統(tǒng)從而對光輻射進行修正。該實用新型中插針焊接工藝比較簡單可靠,可先將線路板3固定在線路板凹槽55內(nèi),再通過插針凹槽59定位插針4,防止插針4焊接時發(fā)生竄動。通過底座5直接對插針4進行定位固定,無需設計插針座結構,減少了作業(yè)工序,降低了產(chǎn)品成本。
而為了方便線路板3和插針4的安裝,將所述底座5分為左底座51和右底座52兩部分,在線路板3和插針4安裝完成后,將所述左底座51和右底座52通過超聲波焊接。其中,所述左底座51的結構如圖2所示,左底座51上構成線路板凹槽55的卡止部53有兩個,分別設置在左底座51的下支撐板54兩端的正上方,所述左底座51的下支撐板54上設有定位孔(已圖示,未標號),可用于對插針4與線路板3的連接進行定位。所述插針固定板56設置在左底座51上,插針固定板56的端面上可根據(jù)實際需求設置多個插針凹槽59,設計的插針凹槽59數(shù)量與插針4數(shù)量一致,本實施例中設計兩個插針凹槽59;優(yōu)選的,在所述插針固定板56的端面上還設有圓柱形凸臺57,如圖4所示,所述插針4上設有與圓柱形凸臺57相配合的凸臺孔41,將插針4通過凸臺孔41和圓柱形凸臺57的配合連接,進一步對插針4進行定位固定,防止插針4焊接時發(fā)生竄動,另外,圓柱形凸臺57的設計還可承擔插針4與外接接插件插拔時的力,防止力作用在焊點上導致焊點脫落而影響產(chǎn)品壽命。所述右底座52的結構如圖3所示,所述右底座52上構成線路板凹槽55的卡止部53有兩個,分別與左底座51上的兩個卡止部53一一對應設置,左底座51和右底座52上的四個卡止部53將光電二極管2卡住,所述右底座52上構成線路板凹槽55的下支撐板54為兩個分別設置在右底座52的卡止部53正下方的支撐塊,兩個支撐塊之間間隔設置,便于插針4從兩個支撐塊之間的間隙處與線路板3連接。所述右底座52的內(nèi)側(cè)壁上設置有固定塊58,固定塊58端部設置有插針凹槽59,固定塊58上的插針凹槽59與左底座51的插針固定板56上的插針凹槽59一一對應設置,一個插針4卡合在左底座51和右底座52上一組相對設置的兩個插針凹槽59之間,將插針4的下部進行定位固定,防止插針4在焊接時發(fā)生竄動。
進一步的,為了便于透光蓋1與底座5之間的焊接,所述透光蓋1的兩端部設有向外延伸的延伸部11,所述底座5頂部邊沿向內(nèi)側(cè)翻折,且與透光蓋1的延伸部11重疊連接。優(yōu)選的,所述透光蓋1頂部呈圓弧形。
另外,優(yōu)選的將光電二極管2和插針4均設置在底座5的軸線上,而光電二極管1和插針4均需要安裝在線路板3上,為了避開光電二極管2在線路板3上的焊點,優(yōu)選的,如圖4所示,將插針4設計成折彎結構,其折彎的部位及方向根據(jù)實際插針4安裝的位置確定,使插針4的上部偏離底座5的軸線,在線路板3的側(cè)邊進行焊接,而插針4的下部還是處于底座5的軸線上,不影響插針4與外接接插件的連接。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這種陽光傳感器通過改進插針和底座結構來對插針進行定位固定,無需設計安裝插針座結構,減少了作業(yè)工序,降低了產(chǎn)品成本,適合批量生產(chǎn),可應用于大部分汽車電子接插件領域,應用范圍廣。
以上例舉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舉例說明,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的限制,凡是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設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