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件的孔位置度檢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板件的孔位置度檢具,包括底座、檢測插銷(21)、通過檢測板安裝架安裝于底座上的檢測板(22)、與檢測板(22)相固定的板件定位部以及包括轉軸(41)和操作機構的翻轉裝置;檢測板(22)上具有多個與板件上的待測孔的位置和輪廓一一對應的檢測孔,檢測孔能夠與檢測插銷(21)相配合;轉軸(41)安裝于檢測板安裝架上,且轉軸(41)與檢測板(22)相固定;操作機構與轉軸(41)固定;在翻轉裝置的翻轉行程的一端處,板件定位部和檢測板(22)位于板件定位位置,在翻轉裝置的翻轉行程的另一端處,板件定位部和檢測板(22)位于檢測位置。本發(fā)明提供的孔位置度檢具的檢測效率較高。
【專利說明】板件的孔位置度檢具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檢測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板件的孔位置度檢具。
【背景技術】
[0002]板件上通常設置有多個孔,各孔的位置度是保證板件的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需要對板件的孔位置度進行檢測,以保證板件的加工質量。
[0003]目前對板件的孔位置度檢測主要采用三坐標法進行檢測,設備中預置檢測程序,該檢測程序可控制檢測頭達到指定位置后進行檢測,進而確定板件上的各個孔之間的位置度是否合格。
[0004]然而,針對孔比較多的板件,采用三坐標法時,由于板件的孔位分布通常不規(guī)律,檢測頭相對于三個導軌的移動軌跡比較復雜,且檢測頭返回的數(shù)據(jù)需要進行分析之后才可以得出板件的孔位置度是否合格的結論,致使檢測所有的孔位置度時耗時較長,導致孔位置度的檢測效率較低。
[0005]綜上所述,如何解決板件的孔位置度檢測效率較低這一問題,已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發(fā)明內容】
[0006]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板件的孔位置度檢具,該檢具能夠提高板件的孔位置度檢測效率。
[0007]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8]一種板件的孔位置度檢具,包括底座、檢測插銷、通過檢測板安裝架安裝于所述底座上的檢測板、與所述檢測板相固定的板件定位部以及包括轉軸和操作機構的翻轉裝置;所述檢測板上具有多個與板件上的待測孔的位置和輪廓一一對應的檢測孔,所述檢測孔能夠與所述檢測插銷相配合;所述轉軸安裝于所述檢測板安裝架上,且所述轉軸與所述檢測板相固定;所述操作機構與所述轉軸固定;在所述翻轉裝置的翻轉行程的一端處,所述板件定位部和所述檢測板位于板件定位位置,在所述翻轉裝置的翻轉行程的另一端處,所述板件定位部和所述檢測板位于檢測位置。
[0009]優(yōu)選地,在上述孔位置度檢具中,所述翻轉裝置還包括定位機構,所述定位機構包括:
[0010]具有定位孔的定位盤,所述定位盤套裝固定于所述轉軸上;
[0011]鉸接于所述檢測板安裝架上的推桿,所述推桿的轉動面位于所述定位孔的軸向面內,且所述推桿的兩端分別為操作端和推動端,所述推桿的鉸接點位于所述操作端與所述推動端之間;
[0012]由所述推動端推動以沿著所述轉軸的軸向移動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安裝于所述檢測板安裝架上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端部能夠插入所述定位孔內。
[0013]優(yōu)選地,在上述孔位置度檢具中,所述定位機構還包括固定于所述檢測板安裝架上的導滑套,所述定位柱滑動配合于所述導滑套內部。
[0014]優(yōu)選地,在上述孔位置度檢具中,所述定位部還包括定位桿以及套裝于所述定位桿外部的彈性件,所述定位桿的一端與所述定位柱相連,另一端設置有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推動端位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間,所述彈性件連接于所述導滑套的內壁與所述定位柱之間。
[0015]優(yōu)選地,在上述孔位置度檢具中,所述定位孔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各所述定位孔沿著所述定位盤的周向排布。
[0016]優(yōu)選地,在上述孔位置度檢具中,所述定位柱的端部為錐形端部,所述定位孔為錐形孔,且所述定位孔的擴口端朝向所述定位柱所處的一側,所述錐形端部的較小端位于所述定位孔和所述錐形端部的較大端之間。
[0017]優(yōu)選地,在上述孔位置度檢具中,還包括安裝于所述檢測板上的插銷導向套,所述插銷導向套的內孔形成所述檢測孔。
[0018]優(yōu)選地,在上述孔位置度檢具中,至少一個所述插銷導向套上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所述檢測孔。
[0019]優(yōu)選地,在上述孔位置度檢具中:
[0020]所述孔位置度檢具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檢測銷放置架,所述檢測銷放置架上具有多個檢測銷放置孔;
[0021]或,所述孔位置度檢具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備用插銷放置架,所述備用插銷放置架上具有多個備用銷放置孔。
[0022]優(yōu)選地,在上述孔位置度檢具中:
[0023]所述操作機構包括與所述轉軸同軸固定的轉輪,和相對于所述轉軸偏心設置的把手中的至少一者;
[0024]或,所述檢測插銷的端部具有定位部,在所述翻轉裝置的翻轉行程的一端處,所述定位部與所述檢測板的表面相抵接。
[0025]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板件的孔位置度檢具,其在檢測板上設置與板件上的待測孔的位置和輪廓一一對應的檢測孔,該檢測板與翻轉裝置的轉軸固定。檢測板件的孔位置度時,操作翻轉裝置的操作機構,使得板件定位部和檢測板位于板件定位位置,將待檢測的板件定位于孔位置度檢具上,然后操作翻轉裝置的操作機構,使得板件定位部和檢測板位于檢測位置,將檢測插銷插入檢測板上的檢測孔內,并進一步向板件所在方向插,當檢測插銷能夠自各檢測孔穿過板件上的對應待測孔時,則說明板件的孔位置度合格。
[0026]通過上述描述可知,本發(fā)明提供的孔位置度檢具在檢測板件的孔位置度時,經(jīng)過對板件的定位后,操作檢測插銷穿過檢測板上的檢測孔,進一步操作后確定檢測插銷是否可以穿過板件上的待測孔,即可得到板件的孔位置度是否合格的結論。顯然,相比于【背景技術】中所介紹的內容,本發(fā)明提供的孔位置度檢具無須復雜的操作,也無需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以得出結論,因此,上述孔位置度檢具的檢測效率較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8]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孔位置度檢具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2為圖1所示結構在一種狀態(tài)下的側視圖;
[0030]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檢測板的俯視圖;
[0031]圖4為圖1所示結構的A部分放大圖;
[0032]圖5為圖1所示結構的B部分放大圖;
[0033]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檢測板與檢測插銷的配合結構示意圖;
[0034]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定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板件定位部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圖9為一種變速箱閥體的結構示意圖。
[0037]附圖標記說明:
[0038]11-支撐地腳,12-鎖緊螺母,13-支撐架,14-底板,15-墊塊,16-第一安裝架,17-第二安裝架,21-檢測插銷,22-檢測板,23-插銷導向套,24-備用插銷,31-定位銷,32-支撐部,33-夾鉗,34-菱形銷套,35-圓柱形銷套,41-轉軸,42-轉輪,43-把手,44-蓋板,50-支座,51-定位盤,52-推桿,53-定位柱,54-導滑套,55-定位桿,56-彈性件,57-第一板,58-第二板,59-配重塊,61 -檢測銷放置架,62-備用插銷放置架,70-變速箱閥體,701-定位銷孔,702-油道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39]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板件的孔位置度檢具,該檢具能夠提高孔位置度檢測效率。
[0040]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
[0041]如圖1-9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板件的孔位置度檢具,其包括:
[0042]底座,其為整個孔位置度檢具的安裝基礎,該底座可包括支撐地腳11、鎖緊螺母12、支撐架13和底板14 ;支撐地腳11通過鎖緊螺母12與支撐架13固定,轉動鎖緊螺母12即可調整整個底座的高度,并保證底座的平穩(wěn)度;支撐架13可為框架式結構,其底部與支撐地腳11相固定,底板14可通過墊塊15固定于支撐架13上;
[0043]檢測插銷21,其一端為握持端,另一端為檢測端,握持端上可設置滾花,以便于操作;
[0044]檢測板22,其通過檢測板安裝架安裝于底座上,該檢測板安裝架一般包括第一安裝架16和第二安裝架17,兩者分別作用于檢測板22的相對兩側,以此實現(xiàn)檢測板22相對于底座的固定;檢測板22上具有多個與板件上的待測孔的位置和輪廓一一對應的檢測孔,檢測插銷21的檢測端能夠插入該檢測孔中;
[0045]板件定位部,其與檢測板22相固定,其用于實現(xiàn)板件與檢測板22之間的相對定位,保證板件的孔位置度檢測的順利進行;具體地,板件定位部可包括定位銷31、支撐部32和夾鉗33,三者均固定于檢測板22上,且夾鉗33與支撐部32沿著夾鉗33的作用力輸出方向相對設置;當定位板件后,支撐部32和夾鉗33分別作用于板件的相對兩表面上;[0046]翻轉裝置,其包括轉軸41和操作機構;轉軸41可通過軸承安裝于檢測板安裝架上,其能夠相對于檢測板安裝架轉動,且其可通過緊固件與檢測板22直接相固定,當然,該轉軸41可為兩個,兩個轉軸41分別設置于檢測板22的兩側;操作機構與轉軸41固定,其具體可采用與轉軸41同軸固定的轉輪42,該轉輪42通過緊固件固定于轉軸41的端部;
[0047]上述操作機構受力后,即可帶動轉軸轉動,轉軸進而帶動檢測板22和板件定位部同時轉動,在翻轉裝置的翻轉行程的一端處,板件定位部和檢測板22位于板件定位位置,在翻轉裝置的翻轉行程的另一端處,板件定位部和檢測板22位于檢測位置;在板件定位位置需要將板件定位于檢測板22上,在檢測位置則需要將檢測插銷插入檢測孔內以進行孔位置度檢測。
[0048]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孔位置度檢具工作時,首先將檢測板和板件定位部置于板件定位位置,通過定位銷31實現(xiàn)板件的初步定位,并將板件放置于支撐部32上,然后采用夾鉗33將板件可靠地定位于檢測板22上;然后操作翻轉裝置,使得轉軸41帶動檢測板22和板件定位部翻轉至檢測位置;操作檢測插銷21插入檢測板22上的檢測孔內,繼續(xù)向檢測插銷21施加作用力,使得檢測插銷21接觸板件并繼續(xù)運動,此時如果檢測插銷21能夠自各檢測孔穿過板件上的對應待測孔,則證明板件的孔位置度合格,否則不合格。
[0049]通過上述描述可知,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孔位置度檢具在檢測板件的孔位置度時,經(jīng)過對板件的定位后,操作檢測插銷21穿過檢測板22上的檢測孔,進一步操作后確定檢測插銷21是否可以穿過板件上的待測孔,即可得到板件的孔位置度是否合格的結論。顯然,相比于【背景技術】中所介紹的內容,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孔位置度檢具無需復雜的操作,也無需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以得出結論,因此,上述孔位置度檢具的檢測效率較高。
[0050]具體實施例中,上述的檢測插銷21可僅為一個,通過此檢測插銷21依次檢測板件上的所有待測孔。然而,僅采用一個檢測插銷21時,由于板件上的待測孔數(shù)量通常較多,且各待測孔的排布方式?jīng)]有規(guī)律可尋,導致漏檢的情況發(fā)生,并且也無法直觀的看到合格的孔與不合格的孔的具體位置。為此,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檢測插銷21可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更好的方式是,檢測插銷21的數(shù)量與板件上的待測孔的數(shù)量相等,進而解決上述問題。
[0051]可以理解地,操作人員操作翻轉裝置時,翻轉裝置的位置可由操作人員手動控制,但手動控制的方式使得翻轉裝置容易出現(xiàn)位置變化,導致板件的孔位置度檢測精度下降。為了緩解這一問題,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翻轉裝置還包括定位機構,該定位機構包括:
[0052]具有定位孔的定位盤51,該定位盤51套裝固定于轉軸41上;
[0053]通過支座50和插裝于支座50上的銷軸鉸接于檢測板安裝架上的推桿52,該推桿52的轉動面位于定位孔的軸向面內,且推桿52的兩端分別為操作端和推動端,推桿52的鉸接點位于操作端與推動端之間;
[0054]由推動端推動以沿著轉軸41的軸向移動的定位部,該定位部包括安裝于檢測板安裝架上的定位柱53,該定位柱53的端部能夠插入定位孔內。
[0055]具體地:上述定位孔可僅設置一個,但為了便于操作,同時提高檢測精度,可將定位孔設置為兩個或兩個以上,且各個定位孔沿著定位盤51的周向排布,而各定位孔在定位盤51上的位置可根據(jù)具體需求設置;定位盤51的定位孔處可進一步以過渡配合的方式設置導向套,定位柱53與該導向套上的定位孔配合,從而防止定位柱53劃傷定位盤51,并且,導向套發(fā)生損壞時更換成本更低。[0056]需要進行翻轉操作時,可操作推桿52,利用杠桿原理使得定位柱53脫離定位孔;需要檢測板件的孔位置度時,則反向操作推桿52,同樣利用杠桿原理使得定位柱53逐漸靠近定位孔,并最終插入定位孔內,實現(xiàn)轉軸41的精確限位。
[0057]上述定位柱53的端部可為圓柱端,定位孔可為圓柱孔。如圖所示,為了便于定位柱53與定位孔配合,可將定位柱53的端部設置為錐形端部,并將定位孔設置為錐形孔,且定位孔的擴口端朝向定位柱53所處的一側,錐形端部的較小端位于定位孔和錐形端部的較大端之間。
[0058]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定位機構還可包括固定于檢測板安裝架上的導滑套54,定位柱53可以以間隙配合的方式滑動配合于導滑套54內部。相比于在定位盤51上直接開設導向孔,并將定位柱53穿過導向孔的結構,采用導滑套54時,可將導滑套54設置為耐磨性能較高的部件,進而減小定位柱53移動時的磨損量,進而保證轉軸41的定位精度。
[0059]為了得到一種易于操作且性能更好的定位機構,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定位部還包括定位桿55以及套裝于定位桿55外部的彈性件56。該定位桿55可為彈性件56提供導向作用,彈性件56在受力變形和恢復形變的過程中實現(xiàn)定位柱53的移動,并向定位柱53施加更大的作用力,以便于定位柱53可靠地插入定位孔內。
[0060]更進一步地,定位桿55的一端與定位柱53相連,另一端設置有第一板57和第二板58,推桿52的推動端位于第一板57和第二板58之間,彈性件56連接于導滑套54的內壁與定位柱53之間。采用第一板57和第二板58后,推桿52的端部無須與定位桿55連接也能夠實現(xiàn)定位桿55的移動,此方式在拆裝推桿52時不需要復雜的連接過程,進而簡化孔位置度檢具的拆裝步驟。
[0061]另一實施例中,定位盤51的一側可固定安裝一配重塊59,以減小操作人員轉動轉軸41時所需的作用力,以此降低勞動強度,同時使整個孔位置度檢具在翻轉過程中更加平穩(wěn)。
[0062]當檢測板22上直接開檢測孔時,檢測插銷21與檢測孔經(jīng)過多次配合后,兩者均出現(xiàn)較大的磨損,如果增加檢測板22的耐磨性能,那么孔位置度檢具的成本將大幅度提高。為了降低孔位置度檢具的加工成本,同時緩解檢測插銷21的磨損,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孔位置度檢具還包括安裝于檢測板22上的插銷導向套23,該插銷導向套23的內孔形成前述的檢測孔。顯然,通過優(yōu)化插銷導向套23的制造材料,即可緩解檢測插銷21的磨損,而耐磨材料的使用也會比較少。
[0063]當然,上述插銷導向套23可僅設置在個別檢測孔處,但為了優(yōu)化上述技術效果,可在每個檢測孔處均設置插銷導向套23,該插銷導向套23上具有法蘭邊,該法蘭邊可通過緊固件固定于檢測板22上。當相鄰兩插銷導向套23因檢測孔距離較近無法布置時,可對插銷導向套23的法蘭邊進行削邊操作。
[0064]然而,在實際檢測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相鄰的待測孔之間的距離較小,導致插銷導向套23的布置出現(xiàn)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將距離較小的相鄰檢測孔設置于同一插銷導向套23上,即至少一個插銷導向套23上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檢測孔。
[0065]針對待測孔分布較為密集的板件,嚴格按照各待測孔的分布位置加工檢測板22會存在一定的困難,例如相鄰兩檢測孔之間的距離過小,導致檢測板22上的相連兩檢測孔之間僅隔著較薄的壁,不僅不便于加工,還會導致檢測板22容易出現(xiàn)裂紋等。因此,本發(fā)明實施例可將檢測孔分離,進而調整檢測孔的位置,采用兩塊檢測板22共同檢測所有的待測孔。
[0066]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中,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孔位置度檢具還包括設置于底座上的檢測銷放置架61,該檢測銷放置架61上具有多個檢測銷放置孔。如此設置后,板件所需的所有檢測插銷21即可存放于檢測銷放置架61,以便于操作人員方便地拿取檢測插銷21。具體地,檢測銷放置架61可包括相互平行的兩個支撐板以及固定于此兩個支撐板之間的放置板,該放置板上設置前述的檢測銷放置孔,而兩個支撐板可均固定于支撐架13上。
[0067]上述各技術方案中,檢測插銷21插入檢測板22上的檢測孔內,并完成檢測后,可將檢測插銷21拆下,以避免翻轉轉軸41時檢測插銷21掉落。但此方案下檢測插銷21的拆裝次數(shù)較多,對板件的孔位置度檢測效率產(chǎn)生不利影響?;诖?,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檢測插銷21的端部具有定位部,在翻轉裝置的翻轉行程的一端處,該定位部與檢測板22的表面相抵接。上述定位部可為開設于檢測插銷21上的凹槽,該凹槽內可放置彈性卡圈;該定位部也可為螺母,該螺母與檢測插銷21螺紋配合即可。采用上述結構后,單次安裝檢測插銷21后,即無需將檢測插銷21拆下,也就省去了下次檢測時安裝檢測插銷21的步驟,更大程度的提高板件的孔位置度檢測效率。
[0068]另外,為了防止個別檢測插銷21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損壞而影響檢測進度的情況,還可在底座上設置備用插銷放置架62,該備用插銷放置架62上具有多個備用銷放置孔。將備用插銷24放置于備用插銷放置架62上后,一旦檢測插銷21出現(xiàn)損壞,即可從備用插銷放置架62上拿取備用插銷24,進而繼續(xù)進行檢測。具體地,備用插銷放置架62可設置為一個,也可設置為兩個或兩個以上,以便于操作人員根據(jù)自身所處的位置就近拿取備用插銷24。
[0069]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操作機構還可設置為把手43,該把手43相對于轉軸41偏心設置。更優(yōu)地,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操作機構同時包括轉輪42和把手43,把手43直接固定于轉輪42的邊緣處,以便于操作人員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轉輪42或把手43進行操作。具體地,轉輪42中部通過緊固件與轉軸固定,且轉輪42上設置有蓋板44,該蓋板44可通過螺釘壓緊在轉輪42上,并與轉軸41固定,進而保證轉輪42可同時沿著順時針和逆時針的方向驅動轉軸41,同時起到防塵作用。
[0070]板件定位部中的定位銷31可采用圓柱銷,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定位銷31可為兩個,兩個定位銷31可分別采用菱形銷和圓柱形銷,該菱形銷和圓柱形銷分別通過菱形銷套34和圓柱形銷套35與檢測板22間隙配合。更進一步地,上述菱形銷和圓柱形銷均可通過彈性元件分別浮動設置于菱形銷套34和圓柱形銷套35中,當菱形銷和圓柱形銷突出于檢測板22時,板件更容易定位,且即使板件在定位過程中出現(xiàn)傾斜,菱形銷和圓柱形銷也不容易出現(xiàn)卡死現(xiàn)象。當然,菱形銷和圓柱形銷也可采用過渡配合或者過盈配合的方式分別安裝于菱形銷套34和圓柱形銷套35中,以提高板件的定位精度。
[0071]如圖8和圖9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孔位置度檢具可用于變速箱閥體70的螺栓孔和油道孔702的位置度檢測,在一種規(guī)格中,變速箱閥體70上具有30個螺栓孔和14個油道孔702,由于油道孔的一端具有開口,因此檢測插銷21從油道孔702上不具有開口的一端插入,以保證檢測精度,同時便于變速箱閥體70的定位。另外,變速箱閥體70上具有定位銷孔701,變速箱閥體70通過該定位銷孔701與檢測板22定位。[0072]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各技術方案在互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任意組合,組合后得到的技術方案仍然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
[0073]以上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發(fā)明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偏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不應理解為對本發(fā)明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板件的孔位置度檢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檢測插銷(21)、通過檢測板安裝架安裝于所述底座上的檢測板(22)、與所述檢測板(22)相固定的板件定位部以及包括轉軸(41)和操作機構的翻轉裝置;所述檢測板(22)上具有多個與板件上的待測孔的位置和輪廓一一對應的檢測孔,所述檢測孔能夠與所述檢測插銷(21)相配合;所述轉軸(41)安裝于所述檢測板安裝架上,且所述轉軸(41)與所述檢測板(22)相固定;所述操作機構與所述轉軸(41)固定;在所述翻轉裝置的翻轉行程的一端處,所述板件定位部和所述檢測板(22)位于板件定位位置,在所述翻轉裝置的翻轉行程的另一端處,所述板件定位部和所述檢測板(22)位于檢測位置。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孔位置度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裝置還包括定位機構,所述定位機構包括: 具有定位孔的定位盤(51),所述定位盤(51)套裝固定于所述轉軸(41)上; 鉸接于所述檢測板安裝架上的推桿(52),所述推桿(52)的轉動面位于所述定位孔的軸向面內,且所述推桿(52)的兩端分別為操作端和推動端,所述推桿(52)的鉸接點位于所述操作端與所述推動端之間; 由所述推動端推動以沿著所述轉軸(41)的軸向移動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安裝于所述檢測板安裝架上的定位柱(53),所述定位柱(53)的端部能夠插入所述定位孔內。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 述的孔位置度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機構還包括固定于所述檢測板安裝架上的導滑套(54),所述定位柱(53)滑動配合于所述導滑套(54)內部。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孔位置度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還包括定位桿(55)以及套裝于所述定位桿(55)外部的彈性件(56),所述定位桿(55)的一端與所述定位柱(53)相連,另一端設置有第一板(57)和第二板(58),所述推動端位于所述第一板(57)和所述第二板(58)之間,所述彈性件(56)連接于所述導滑套(54)的內壁與所述定位柱(53)之間。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孔位置度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各所述定位孔沿著所述定位盤(51)的周向排布。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孔位置度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53)的端部為錐形端部,所述定位孔為錐形孔,且所述定位孔的擴口端朝向所述定位柱(53)所處的一側,所述錐形端部的較小端位于所述定位孔和所述錐形端部的較大端之間。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孔位置度檢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裝于所述檢測板(22)上的插銷導向套(23),所述插銷導向套(23)的內孔形成所述檢測孔。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孔位置度檢具,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所述插銷導向套(23)上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所述檢測孔。
9.根據(jù)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孔位置度檢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位置度檢具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檢測銷放置架(61),所述檢測銷放置架(61)上具有多個檢測銷放置孔; 或,所述孔位置度檢具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備用插銷放置架(62),所述備用插銷放置架(62)上具有多個備用銷放置孔。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孔位置度檢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機構包括與所述轉軸(41)同軸固定的轉輪(42),和相對于所述轉軸(41)偏心設置的把手(43)中的至少一者; 或,所述檢測插銷(21)的端部具有定位部,在所述翻轉裝置的翻轉行程的一端處,所述定位部與所述檢 測板(22)的表面相抵接。
【文檔編號】G01B5/00GK103994706SQ201410261397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6月12日
【發(fā)明者】謝飛, 付東生, 張青鋒, 曹金貴, 段昌凱, 趙賀金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