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食品不耐受性檢測的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種用于食品不耐受性檢測的檢測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不耐受性檢測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食品不耐受性檢測的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食品不耐受性是一種復雜的變態(tài)反應疾病,是指進食某一種食物后人體會對這種食物產(chǎn)生不良反應,這是由于人體不消化或者不吸收食物中某種特定成分,把它們當成有害物質,人體免疫系統(tǒng)對進入人體內的這些特定成分產(chǎn)生過度保護性免疫反應,會產(chǎn)生食物特異性免疫球蛋白G抗體,免疫球蛋白G抗體與特定成分發(fā)生III型變態(tài)反應,形成免疫復合物,從而使人體所有組織產(chǎn)生炎癥,表現(xiàn)為全身各系統(tǒng)產(chǎn)生疾病。[0003]食品不耐受性產(chǎn)生的癥狀因人而異,通常使人體產(chǎn)生食品不耐受性反應的食品包括牛奶、雞蛋、果仁、花生、小麥、大豆以及所有上述食品中含有的一種或多種成分的食品。[0004]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食品不耐受性與人體的諸多疾病有密切的關系,可以通過對食品不耐受性的檢測確定許多疾病的病因,為醫(yī)療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傳統(tǒng)上對疑似有食品不耐受性病癥的病人先進行相應的皮膚實驗,判斷病人發(fā)生的癥狀與所食用食品之間的相互關系。主要是通過對人體產(chǎn)生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G抗體進行檢測,判斷人體是否已經(jīng)因食品不耐受性而產(chǎn)生了病變。但因為人所食用的食品種類繁多,傳統(tǒng)的檢測裝置存在操作復雜,檢測周期長等缺點,無法滿足臨床診斷的需求。實用新型內容[0005]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快速、方便、準確、可靠的用于食品不耐受性檢測的檢測裝置。[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用于食品不耐受性檢測的檢測裝置,包括檢測板和檢測板盒,所述檢測板放于所述檢測板盒中,所述檢測板包括多個檢測孔和通道,所述檢測孔的深度大于所述通道的深度,所述檢測孔通過所述通道連通,所述檢測板為塑料材質。[0007]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檢測板還包括加樣凹槽,所述加樣凹槽通過所述通道與所述檢測孔連通。[0008]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加樣凹槽是一個,所述加樣凹槽位于所述檢測板一側。[0009]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檢測孔包括一個陽性對照孔和一個陰性對照孔。[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食品不耐受性檢測的檢測裝置,用于快速檢測人體是否已經(jīng)因食品不耐受性而產(chǎn)生了病變和人體對各種食品的免疫耐受反應,檢測方法簡便,檢測結果準確、可靠,避免因不耐受食物對人體造成的各種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適用不同檢測要求,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于大規(guī)模生產(chǎn)。
[0011]圖I是本實用新型用于食品不耐受性檢測的檢測裝置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0012]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檢測板,2、檢測板盒,3、檢測孔,4、通道,5、加樣凹槽,6、陽性對照孔,7、陰性對照孔,8、標記符號。
具體實施方式
[0013]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0014]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食品不耐受性檢測的檢測裝置,包括檢測板 I和檢測板盒2,所述檢測板I放于所述檢測板盒2中,使所述檢測板I能保持水平,即使檢測液流出,也進入到檢測板盒中,不會流到桌面上,污染環(huán)境。所述檢測板I包括多個檢測孔3和通道4,其中所述檢測孔3的數(shù)量根據(jù)需要檢測的食品種類的多少確定,所述檢測孔 3的深度大于所述通道4的深度,所述檢測孔3通過所述通道4連通。[0015]所述檢測板I還包括加樣凹槽5,所述加樣凹槽5通過所述通道4與所述檢測孔3 連通,所述加樣凹槽5 —般只需要一個,所述加樣凹槽5可位于所述檢測板I的各個部位, 一般位于所述檢測板I一側。[0016]所述檢測孔3包括一個陽性對照孔7和一個陰性對照孔8,檢測中用于對檢測結果的判斷。[0017]所述檢測板I要求柔軟、易變形,一般采用的是塑料材質,包括聚苯乙烯或其它能夠包被食品免疫原的材質,所述檢測板盒2 —般采用塑料或其它不與生物材料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材質。[0018]所述檢測孔3的形狀不限制,可為圓弧形、矩形或多邊形,孔的大小可相等,也可不相等,以滿足檢測工作的實際需要,所述檢測板I還可以包括標記符號8,所述標記符號8 可為凸起形式,也可為平面或凹下形式。[0019]所述檢測裝置用于食品不耐受性的檢測過程為每一個所述檢測孔3包被一種食品免疫原,所述陽性對照孔7和所述陰性對照孔8包被對照樣品。將樣品加入到所述加樣凹槽5中,所述樣品通過所述通道4流入各個所述檢測孔3中,所述樣品中的免疫原抗體與各個所述檢測孔3中包被的免疫原反應,形成免疫復合物。用洗滌液對所述檢測板I進行清洗,去除所述檢測板I上未參與反應的樣品。再將辣根過氧化物酶或堿性酶標記的抗人免疫球蛋白G抗體溶液加入到所述加樣凹槽5中,通過所述通道4流入各個所述檢測孔3 中,反應一段時間,形成免疫原-免疫原抗體-抗人免疫球蛋白G抗體復合物。再用洗滌液對所述檢測板I進行清洗,去除所述檢測板I上未參與反應的辣根過氧化物酶或堿性酶標記的抗人免疫球蛋白G抗體溶液。所述加樣凹槽5中加入由辣根過氧化物酶或堿性酶標記的抗底物,產(chǎn)生檢測信號,比如會發(fā)生顏色變化,根據(jù)所述檢測孔3、所述陽性對照孔7和所述陰性對照孔8產(chǎn)生的信號判斷所測食品免疫原的種類。[0020]本實用新型揭示的用于食品不耐受性檢測的檢測裝置,用于快速檢測人體是否已經(jīng)因食品不耐受性而產(chǎn)生了病變和人體對各種食品的免疫耐受反應,檢測方法簡便,檢測結果準確、可靠,避免因不耐受食物對人體造成的各種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所述檢測孔個數(shù)可變,適用不同檢測要求,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于大規(guī)模生產(chǎn)。[002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食品不耐受性檢測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檢測板和檢測板盒,所述檢測板放于所述檢測板盒中,所述檢測板包括多個檢測孔和通道,所述檢測孔的深度大于所述通道的深度,所述檢測孔通過所述通道連通,所述檢測板為塑料材質。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食品不耐受性檢測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板還包括加樣凹槽,所述加樣凹槽通過所述通道與所述檢測孔連通。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食品不耐受性檢測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樣凹槽是一個,所述加樣凹槽位于所述檢測板一側。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食品不耐受性檢測的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孔包括一個陽性對照孔和一個陰性對照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食品不耐受性檢測的檢測裝置,包括檢測板和檢測板盒,所述檢測板放于所述檢測板盒中,所述檢測板包括多個檢測孔和通道,所述檢測孔的深度大于所述通道的深度,所述檢測孔通過所述通道連通,所述檢測板為塑料材質。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于食品不耐受性檢測的檢測裝置,用于快速檢測人體是否已經(jīng)因食品不耐受性而產(chǎn)生了病變和人體對各種食品的免疫耐受反應,檢測方法簡便,檢測結果準確、可靠,避免因不耐受食物對人體造成的各種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適用不同檢測要求,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于大規(guī)模生產(chǎn)。
文檔編號G01N33/544GK202814975SQ20122037331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31日
發(fā)明者白仲虎, 張芃芃, 龍泉, 楊艷坤 申請人:白仲虎, 張芃芃, 龍泉, 楊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