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變頻器負載測試平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變頻器負載測試平臺。
背景技術:
變頻器在出廠時都需要對產(chǎn)品性能進行詳細的出廠測試,尤其是負載測試,通過這些測試來檢驗變頻器的品質是否合格。目前,變頻器的負載測試是通過驅動電動機拖動發(fā)電機進行發(fā)電,然后把發(fā)出的電能通過功率電阻進行消耗掉。這種測試平臺浪費了大量的電能,同時在測試的過程中還需要解決電阻散熱問題。另外,該測試方案還存在測試效率低等問題。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節(jié)約電能、并能實現(xiàn)自動化測試的變頻器負載測試平臺。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變頻器負載測試平臺,包括待測變頻器、能量回饋變頻器、第一異步電動機、第二異步電動機和上位機;待測變頻器的電源端與第一電網(wǎng)連接,電機端與第一異步電動機連接;第一異步電動機的轉軸與第二異步電動機的轉軸同軸連接;能量回饋變頻器的電機端與第二異步電動機連接,電源端與第二電網(wǎng)連接;上位機分別與待測變頻器和能量回饋變頻器通信連接。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把變頻器輸出的能量回饋到電網(wǎng)中,解決了能量浪費問題,降低測試成本。另外,由于在本實用新型中設置了控制待測變頻器和能量回饋變頻器運行的上位機,從而提高了變頻器的測試效率。
圖I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變頻器負載測試平臺一實施例的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出進一步說明。如圖I所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變頻器負載測試平臺包括待測變頻器I、能量回饋變頻器2、第一異步電動機3、第二異步電動機4和上位機5。待測變頻器I的電源端與第一電網(wǎng)7連接,電機端與第一異步電動機3連接,用于驅動第一異步電動機3。第一異步電動機3的轉軸與第二異步電動機4的轉軸同軸連接。能量回饋變頻器2的電機端與第二異步電動機4連接,電源端與第二電網(wǎng)8連接,用于將第二異步電動機4的發(fā)出的電能回饋至第二電網(wǎng)8。上位機5分別與待測變頻器I和能量回饋變頻器2通信連接。電能從第一電網(wǎng)7輸入到待測變頻器I,經(jīng)過待測變頻器I后驅動第一異步電動機3,經(jīng)過同軸對拖的方式能量從第一異步電動機3傳遞給第二異步電動機4,再經(jīng)過能量回饋變頻器2把能量回饋到第二電網(wǎng)8中。待測變頻器I采用速度控制模式驅動第一異步電動機3。能量回饋變頻器2采用轉矩模式驅動第二異步電動機4,主要起到給待測變頻器I進行負載加載以及能量回饋的作用。上位機5與待測變頻器I和能量回饋變頻器2進行雙向通信連接,對待測變頻器I進行啟動、停止、正反轉、調速、參數(shù)修改等操作,同時用于監(jiān)視待測變頻器I的運行狀態(tài),例如溫升、電流和電壓的變化,從而可以了解待測變頻器的性能參數(shù)是否正常,被測到的參數(shù)可以傳送到上位機中保存。另外,上位機5還對能量回饋變頻器2進行轉矩給定,用于對待測變頻器I進行加減載。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前述的待測變頻器I為高壓變頻器,能量回饋變頻器為四象限變頻器,第一異步電動機3為高壓異步電動機,第二異步電動機4為低壓異步電動機,上位機5為PLC控制器,第一電網(wǎng)7為高壓電網(wǎng),第二電網(wǎng)8為低壓電網(wǎng)。采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變頻器負載測試平臺進行變頻器滿載測試的步驟如下步驟I、啟動四象限變頻器,設置四象限變頻器的基本參數(shù)。其中,將運行模式設為轉矩控制,電機類型設置為異步,同時設置第二異步電動機的額定功率、額定電流、額定頻率、額定轉速、額定電壓、電機極數(shù)、額定轉差頻率、最大轉差頻率等參數(shù)。步驟2、設置待測變頻器的基本參數(shù)。其中,將運行模式設置為矢量控制,電機類型設置為異步,設置第一異步電動機的額定功率、額定電流、額定頻率、額定轉速、額定電壓、電機極數(shù)、額定轉差頻率、最大轉差頻率等參數(shù)。步驟3、通過上位機將待測變頻器的轉矩方向設置為0,給定頻率設置為3-5Hz,啟動待測變頻器,并慢慢改變待測變頻器的給定頻率為第一異步電動機的額定頻率,使第一異步電動機滿速運行。步驟4、通過上位機將四象限變頻器的轉矩方向設置為與待測變頻器的轉矩方向相反,即,將轉矩方向設置為1,啟動開始加載,直至待測變頻器額定電流達到100%,并使其滿速運行3-5分鐘。步驟5、通過上位機將四象限變頻器的轉矩慢慢減小(進行卸載),將待測變頻器停止運行,等其運轉速度接近為O時,將四象限變頻器也停止運行。
權利要求1.一種變頻器負載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測變頻器、能量回饋變頻器、第一異步電動機、第二異步電動機和上位機; 所述待測變頻器的電源端與第一電網(wǎng)連接,電機端與所述的第一異步電動機連接; 所述的第一異步電動機的轉軸與所述的第二異步電動機的轉軸同軸連接; 所述的能量回饋變頻器的電機端與所述的第二異步電動機連接,電源端與第二電網(wǎng)連接; 所述的上位機分別與待測變頻器和能量回饋變頻器通信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變頻器負載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測變頻器為高壓變頻器,所述的第一異步電動機為高壓異步電動機,所述的第二異步電動機為低壓異步電動機,所述的第一電網(wǎng)為高壓電網(wǎng),所述的第二電網(wǎng)為低壓電網(wǎng)。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變頻器負載測試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待測變頻器采用速度控制模式驅動第一異步電動機,所述的能量回饋變頻器采用轉矩模式驅動第二異步電動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變頻器負載測試平臺,包括待測變頻器、能量回饋變頻器、第一異步電動機、第二異步電動機和上位機;待測變頻器的電源端與第一電網(wǎng)連接,電機端與第一異步電動機連接;第一異步電動機的轉軸與第二異步電動機的轉軸同軸連接;能量回饋變頻器的電機端與第二異步電動機連接,電源端與第二電網(wǎng)連接;上位機分別與待測變頻器和能量回饋變頻器通信連接。本實用新型把變頻器輸出的能量回饋到電網(wǎng)中,解決了能量浪費問題,降低測試成本。另外,由于在本實用新型中設置了控制待測變頻器和能量回饋變頻器運行的上位機,從而提高了變頻器的測試效率。
文檔編號G01R31/00GK202735435SQ20122035321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20日
發(fā)明者張永紅, 葛鵬遙, 徐東玉, 龐忠浩, 邢輝 申請人: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辛格林納新時達電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