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濃度檢測裝置及打液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y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濃度檢測裝置及打液管。
背景技術:
使用檢驗產(chǎn)品診斷病人身體狀況時,經(jīng)常需要用到比色法對體內(nèi)某些成分的含量進行測量分析?,F(xiàn)有的濃度檢測裝置主要由打液管、比色池、廢液排出管路、光學構件以及控制電路組成。其中,樣本進樣使用一個打液管,處理試劑使用另一個打液管。通過打液管將液體注入比色池的常見方式如下打液管末端出口結(jié)構設計成與軸線相垂直的平面截面、錐形或其他縮口結(jié)構,通常為軸對稱結(jié)構。以上打液管結(jié)構存在如下的缺點當傾斜放置時,由于其出液端口的管沿結(jié)構設計不合理,注入液體的末段由于流速減緩甚至趨零,容易粘附在出液端口末端,并且容易在末端的底部逐次累積,當累積到足夠大時,在某次測量時會被注入的液體再次帶入比色池中,導致當次樣本濃度變化較大,帶來測量值跳變。上述結(jié)構的濃度檢測裝置及其打液管均會影響測量準確性和重復性。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濃度檢測裝置及打液管,能夠提高濃度檢測裝置的測量準確性和重復性。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打液管,所述打液管的出液端口的管沿上具有管底沿和管頂沿,所述管底沿和/或所述管頂沿所在的平面或曲面與所述打液管的中心軸線不垂直。優(yōu)選的,所述管底沿和所述管頂沿設置為平面。優(yōu)選的,所述管底沿和所述管頂沿之間的所述管沿上設置有缺口。優(yōu)選的,所述管底沿和所述管頂沿之間的所述管沿上設置有弧面。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濃度檢測裝置,包括打液管和比色池,所述打液管傾斜固定在所述比色池中的池內(nèi)液面的上方,所述打液管的出液端口的管沿上具有管底沿和管頂沿,所述管底沿和/或所述管頂沿所在的平面或曲面與所述打液管的中心軸線不垂直;所述管底沿所在的平面或曲面相對于所述池內(nèi)液面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管頂沿所在平面或曲面相對于所述池內(nèi)液面的高度。優(yōu)選的,所述打液管的所述中心軸線沿其方向投影在所述比色池的內(nèi)壁上的投影點與所述池內(nèi)液面的高度范圍在2mm-6mm之間。優(yōu)選的,所述打液管設置為并排設置的兩根,所述兩根打液管的中心軸線沿其方向分別投影在所述比色池的內(nèi)壁上的投影點之間的距離范圍在3 mm-9mm之間。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濃度檢測裝置及打液管,由于管底沿和/或管頂沿所在的平面或曲面與打液管的中心軸線不垂直,而且所述管底沿所在的平面或曲面相對于所述池內(nèi)液面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管頂沿所在平面或曲面相對于所述池內(nèi)液面的高度,打液管末端不會殘留液滴,不會發(fā)生液滴積累的情況。使得每次注液后的打液管末端液滴的基本狀態(tài)保持一致,能夠提高注入液體量的一致性。通過調(diào)整沿打液管中心軸線方向的液流落點的位置,降低了液流的沖擊力度,并減少由此產(chǎn)生的泡沫,進而避免了光路散射,提高了測量準確性,同時,還能夠達到減少內(nèi)壁上殘留液體幾率和體積的效果。通過調(diào)整沿多根打液管中心軸線方向的液流落點間的距離,可以實現(xiàn)液體在流入比色池過程中的接觸充分和均勻混合;結(jié)構簡單,操作便捷。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打液管第一實施例的剖面結(jié)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打液管第二實施例的剖面結(jié)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打液管第三實施例的剖面結(jié)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打液管第四實施例的剖面結(jié)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濃度檢測裝置及打液管姿態(tài)的結(jié)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濃度檢測裝置及兩個打液管位置關系的結(jié)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考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描述。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打液管,打液管1的出液端口 11的管沿上具有管底沿112和管頂沿114,管底沿112和/或管頂沿114所在的平面或曲面與打液管1 的中心軸線2不垂直。打液管1是比色法濃度檢測中的常用構件之一,其為中空的管體結(jié)構。通過打液管1的管體可以將置于其中的待測樣本以及處理試劑等液體注入其他的盛具中。連續(xù)的管沿的整體構成打液管的出液端口 11,其中,管沿是指位于打液管的開口端(出液端口 11)上分別與打液管內(nèi)壁和外壁相連的緣口區(qū)域。該緣口區(qū)域根據(jù)打液管出液端口 11形狀的不同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也可以位于不同平面。當打液管傾斜時,打液管1的出液端口 11的形狀決定了每次打液操作后是否有液滴殘留(累積)在出液端口 11上。打液管1的管沿包括管底沿112和管頂沿114 (管底沿 112和管頂沿114可以構成管沿的整體也可以是管沿的部分)。其中,管底沿112是指出液端口 11上包含相對于打液管中心軸線2來說的最高緣口點在內(nèi)的管沿范圍,如圖1所示出液端口 11具有較短管壁一側(cè)的緣口(圖示意為一直線);管頂沿114是指出液端口 11上包含相對于打液管中心軸線2來說的最低緣口點在內(nèi)的管沿范圍,如圖1所示出液端口 11 具有較長管壁一側(cè)的緣口(圖示意為一直線)。具體實施時,出液端口 11的管沿(打液管內(nèi)壁和外壁相連的緣口區(qū)域)可以是一平整平面,也可以是平滑過渡的曲面(弧面),或者某一段或某些段為平面,其余為曲面的異型形狀。無論管沿是上述哪種情況,管底沿112和/或管頂沿114所在的平面或曲面與打液管的中心軸線2均不相垂直,也就是說,管沿相對于中心軸線2是斜的。其作用是,當打液管實施某一角度的傾斜進行注液操作時,能夠保證打液管特定一側(cè)的管沿所在的平面或曲面保持在與水平面相平行的位置或稍微向上傾斜的位置,進而可以避免每次打液后殘留液累積在打液管的出液端口 11上,影響測量的準確性和重復性。以下詳細介紹優(yōu)選實施例中管底沿和管頂沿的位置及形狀。優(yōu)選的,管底沿112和管頂沿114設置為平面,并分別設置在出液端口 11管沿的兩相對的位置上。第一實施方式中,管頂沿114和管底沿112分別位于如圖所示的縱剖面的左右兩側(cè)的管沿范圍內(nèi)(圖示底部直線所表示的結(jié)構)。其中,a點是出液端口 11上相對于打液管中心軸線2方向來說的緣口最低點,a點所在的緣口截面(平面)的范圍為管頂沿114 ;b點是出液端口 11上相對于打液管中心軸線2方向來說的緣口最高點,b點所在的緣口截面(平面)的范圍為管底沿112。a點和b點分別設置在管沿(打液管內(nèi)壁和外壁相連的緣口區(qū)域) 的兩相對的位置上,并且管沿與中心軸線2不垂直。當使用打液管進行注液時,可以將打液管傾斜一定的角度(角度范圍的大小可根據(jù)實際進行調(diào)整),保持管頂沿114和管底沿112所在的平面與水平面平行或管底沿112稍微向上傾斜,這樣,通過打液管注液完成后,打液管末端不會殘留液滴,也不會發(fā)生液滴積累情況的發(fā)生,使得每次注液后其基本狀態(tài)一致,能夠提高注入液體量的一致性。如圖2所示的打液管的第二種實施方式中,出液端口 11的管頂沿114和管底沿 112的形狀以及位置與第一種實施方式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在管底沿112和管頂沿114之間的管沿上設置有平滑過度的弧面4。此實施例中,管沿(打液管內(nèi)壁和外壁相連的緣口區(qū)域)包括首尾相接的管底沿112、弧面4所在的緣口以及管頂沿114。該實施方式能夠達到與上述第一種實施方式相同的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打液管的其他實施方式中,管底沿112和管頂沿114之間的管沿上設置有缺口 3。也就是說,首尾相接的管底沿112、缺口 3所在的緣口以及管頂沿114 共同構成管沿(打液管內(nèi)壁和外壁相連的緣口區(qū)域)。缺口 3主要由相互間互成角度的多個平面組成。圖3和圖4所示分別為打液管的第三種和第四種實施方式的結(jié)構中,缺口 3設置在管底沿112和管頂沿114之間的出液端口 11上,上述兩實施方式并未改變打液管結(jié)構的實質(zhì)。管底沿112和管頂沿114之間的管壁的形狀可以是多個平整平面,也可以是多個曲面(弧面),或者某一段或某些段為平面,其余段為曲面的異型形狀,無論是上述那種情況,只要滿足管底沿112和/或管頂沿114所在的平面或曲面與打液管的中心軸線2不垂直的情況下,均能夠達到出液端口 11不會殘留液滴,保證打液管出液準確性的效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公開了一種濃度檢測裝置,包括打液管1和比色池9,所述打液管1固定在所述比色池9中的池內(nèi)液面91的上方,所述打液管1的出液端口 91的管沿上具有管底沿112和管頂沿114,所述管底沿112和/或所述管頂沿114所在的平面或曲面與所述打液管1的中心軸線不垂直;所述管底沿112所在的平面或曲面相對于所述池內(nèi)液面91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管頂沿114所在平面或曲面相對于所述池內(nèi)液面91的高度。本實施例的打液管結(jié)構中,連續(xù)的管沿的整體構成打液管的出液端口 11,其中,管沿是指位于打液管的開口端(出液端口 11)上分別與打液管內(nèi)壁和外壁相連的緣口區(qū)域。該緣口區(qū)域根據(jù)打液管出液端口 11形狀的不同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也可位于不同平面。打液管1的出液端口 11的形狀決定了每次打液操作后是否有液滴殘留(累積)在出液端口 11上。打液管1的管沿包括管底沿112和管頂沿114(管底沿112和管頂沿114 可以構成管沿的整體也可以是管沿的部分)。其中,管底沿112是指出液端口 11上包含相對于打液管中心軸線2來說的最高緣口點在內(nèi)的管沿范圍,如圖1所示出液端口 11具有較短管壁一側(cè)的緣口(圖示意為一直線);管頂沿114是指出液端口 11上包含相對于打液管中心軸線2來說的最低緣口點在內(nèi)的管沿范圍,如圖1所示出液端口 11具有較長管壁一側(cè)的緣口(圖示意為一直線)。比色池9是通過打泡等方式將由打液管1注入的多種液體混合并發(fā)生反應的容器,其具有池蓋(圖未示)。打液管1通過與池蓋間的固定設置在比色池9中的池內(nèi)液面91 的上方,打液管1的結(jié)構可以按照上述打液管的結(jié)構進行實施。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濃度檢測裝置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管底沿112和管頂沿114 (管底沿112和管頂沿114可以構成管沿的整體也可以是管沿的部分)分別設置在管沿的兩相對位置上。實施時,可以將打液管傾斜一定的角度(角度范圍的大小可根據(jù)實際進行調(diào)整),保持管底沿112所在的平面相對于池內(nèi)液面91的高度與管頂沿114所在平面相對于池內(nèi)液面91的高度設置基本相等。這樣,管頂沿114和管底沿112所在的平面與水平面?;酒叫谢蚬艿籽?12稍微向上傾斜,通過打液管注液完成后,打液管末端不會殘留液滴, 也不會發(fā)生液滴積累情況的發(fā)生,使得每次注液后其基本狀態(tài)一致,能夠提高注入液體量的一致性。實施時,打液管的中心軸線2沿其方向投影在比色池9的內(nèi)壁92上的投影點為c 點,如圖5所示。在注液過程中,打液管的中心軸線2的延伸方向就是打液后液體飛入池內(nèi)的基本路徑,而投影點c就是注入的液流在比色池9的內(nèi)壁92上的落點.通過控制該落點與池內(nèi)液面91的高度可以使液流落在c點后沿著內(nèi)壁92流入池內(nèi),能夠降低沖擊力度,減少由此產(chǎn)生的泡沫,進而避免了光路散射(降低對濃度檢測裝置上光學器件檢測過程的影響),提高了測量準確性。同時,落點c點與池內(nèi)液面91的距離很短,減少了內(nèi)壁92上殘留液體的幾率和體積,提高注入液體量的一致性。優(yōu)選的,打液管的中心軸線2沿其方向投影在比色池的內(nèi)壁92上的投影點c與池內(nèi)液面91的高度范圍在2mm-6mm之間,尤其是;T5mm 時,可以達到最優(yōu)的效果。實施時,打液管1可以按照上述的結(jié)構以及安裝位置設置為多根。圖5示意了并排設置兩根打液管1和1"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其中,1和1"分別為溶血劑打液管和樣本液打液管,Cl為溶血劑在池壁上的落點,C2為樣本液在池壁上的落點。通過實施打液管1和1" 的管底沿112和管頂沿114間的基本平行和基本高度一致的方式,使打液管1和1"注入的液體在內(nèi)壁92上的落點cl和c2相互接近,其作用是使兩種液體在流入比色池9的過程中接觸充分,有利于混勻。優(yōu)選的,兩根打液管1和1"的中心軸線沿其方向分別投影在比色池9的內(nèi)壁92上的投影點cl和c2之間的距離范圍在3 mm-9mm之間,尤其是5 7mm時,可以達到最優(yōu)的效果。[004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濃度檢測裝置可以應用于血紅蛋白檢測裝置,實施方式與上述濃度檢測裝置的實施方式相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濃度檢測裝置的其他實施方式中,當設置多根打液管1時, 可以使用如圖2-圖4所示的上述打液管結(jié)構。圖2、圖3實施例的管底沿所在的平面相對于所述池內(nèi)液面的高度等于管頂沿所在平面相對于池內(nèi)液面的高度。圖4實施例的管底沿所在的平面相對于所述池內(nèi)液面的高度大于管頂沿所在平面相對于池內(nèi)液面的高度。實施本實用新型的濃度檢測裝置及打液管,由于管底沿和/或管頂沿所在的平面或曲面與打液管的中心軸線不垂直,打液管末端不會殘留液滴,不會發(fā)生液滴積累的情況。 使得每次注液后的打液管末端液滴的基本狀態(tài)保持一致,能夠提高注入液體量的一致性。 通過調(diào)整沿打液管中心軸線方向的液流落點的位置,降低了液流的沖擊力度,并減少由此產(chǎn)生的泡沫,進而避免了光路散射,提高了測量準確性,同時,還能夠達到減少內(nèi)壁上殘留液體幾率和體積的效果。通過調(diào)整沿多根打液管中心軸線方向的液流落點間的距離,可以實現(xiàn)液體在流入比色池過程中的接觸充分和均勻混合;結(jié)構簡單,操作便捷。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液管(1)的出液端口(11)的管沿上具有管底沿 (112)和管頂沿(114),所述管底沿(112)和/或所述管頂沿(114)所在的平面或曲面與所述打液管的中心軸線(2)不垂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沿包括位于所述出液端口11上分別與所述打液管的內(nèi)壁和外壁相連的緣口區(qū)域;所述管底沿(112)和所述管頂沿(114)在同一平面上。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底沿(112)和所述管頂沿 (114)之間的所述管沿上設置有缺口(3)。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底沿(112)和所述管頂沿 (114)之間的所述管沿上設置有弧面(4)。
5.一種濃度檢測裝置,包括打液管(1)和比色池(9),所述打液管(1)固定在所述比色池(9)中的池內(nèi)液面(9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液管(1)的出液端口(11)的管沿上具有管底沿(112)和管頂沿(114),所述管底沿(112)和/或所述管頂沿(114)所在的平面或曲面與所述打液管(1)的中心軸線(2 )不垂直;所述管底沿(112)所在的平面或曲面相對于所述池內(nèi)液面(91)的高度不低于所述管頂沿(114)所在平面或曲面相對于所述池內(nèi)液面(91)的高度。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濃度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液管(1)包括如權利要求 2-4任一項所述的打液管。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濃度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液管的所述中心軸線(2)沿其方向投影在所述比色池的內(nèi)壁(92)上的投影點(c)與所述池內(nèi)液面(91)的高度范圍在 2mm-6mm 之間 0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濃度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液管(1)設置為并排設置的兩根,所述兩根打液管的中心軸線(2)沿其方向分別投影在所述比色池的內(nèi)壁(92)上的投影點(cl,c2)之間的距離范圍在3 mm-9mm之間。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濃度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濃度檢測裝置包括血紅蛋白檢測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打液管,所述打液管的出液端口的管沿上具有管底沿和管頂沿,所述管底沿和/或所述管頂沿所在的平面或曲面與所述打液管的中心軸線不垂直。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濃度檢測裝置。實施本實用新型的濃度檢測裝置及打液管,每次注液后的打液管末端液滴的基本狀態(tài)保持一致,同時還能夠達到減少內(nèi)壁上殘留液體幾率和體積的效果,能夠提高注入液體量的一致性,降低了液流的沖擊力度,并減少由此產(chǎn)生的泡沫,進而避免了光路散射,提高了測量準確性和和重復性;此外可以實現(xiàn)液體在流入比色池過程中的接觸充分和均勻混合;結(jié)構簡單,操作便捷。
文檔編號G01N1/10GK202305389SQ20112042331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0月31日
發(fā)明者劉鐵夫, 李海波, 滕錦, 郭文恒 申請人: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