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可變容量壓縮機用控制閥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792520閱讀:18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可變容量壓縮機用控制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適于對構成汽車用空調裝置的制冷循環(huán)的可變容量壓縮機的排出容量進行控制的控制閥。
背景技術
汽車用空調裝置一般具有將在其制冷循環(huán)中流動的冷媒壓縮并形成高溫·高壓的氣體冷媒后將其排出的壓縮機;使該氣體冷媒凝縮的凝縮器;通過使所凝縮的液體冷媒隔熱膨脹來形成低溫·低壓的冷媒的膨脹裝置;通過使該冷媒蒸發(fā)來進行與車室內空氣的熱交換的蒸發(fā)器等。通過蒸發(fā)器被蒸發(fā)的冷媒再次返回到壓縮機,進行制冷循環(huán)。作為該壓縮機,使用可變容量壓縮機(也簡稱為“壓縮機”),其可以改變冷媒的排出容量,使得能夠不依賴于發(fā)動機的轉速地維持一定的冷卻能力。該壓縮機是在裝配于被發(fā)動機旋轉驅動的旋轉軸的搖動板上連結壓縮用的活塞,通過使搖動板的角度變化,改變活塞的沖程,來調整冷媒的排出量的。通過向密閉的曲軸箱內導入排出冷媒的一部分,并使施加于活塞兩面的壓力的平衡發(fā)生變化,來連續(xù)地改變搖動板的角度。該曲軸箱內的壓力 (以下稱為“曲柄壓力”)Pc通過設于壓縮機的排出室和曲軸箱之間或曲軸箱與吸入室之間的可變容量壓縮機用控制閥(也簡稱為“控制閥”)來控制。作為這樣的控制閥,例如有的是根據吸入壓力I^s來調整向曲軸箱的冷媒導入量, 由此,控制曲柄壓力Pc (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該控制閥具有感應吸入壓力I3S并變位的感壓部;接受感壓部的驅動力而控制從排出室通向曲軸箱的通道的開閉的閥部;能夠通過外部電流而改變感壓部的設定值的螺線管。這樣的控制閥使閥部開閉,以使得吸入壓力I3S 保持為由外部電流設定的設定壓力。一般,吸入壓力I3S與蒸發(fā)器出口的冷媒溫度成比例, 因此通過將該設定壓力保持在預定值以上,能夠防止蒸發(fā)器的凍結等。此外,當車輛的發(fā)動機負荷較大時,通過關閉螺線管而使閥部成為全開狀態(tài),通過提高曲柄壓力Pc,使搖動板相對于旋轉軸幾乎呈直角,能夠使壓縮機以最小容量運轉?!铂F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08-455 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這樣的控制閥在其定常控制狀態(tài)下如上所述進行穩(wěn)定的控制,使得吸入壓力I^s 成為設定壓力,但是,為了使車輛搭乘者感到空調裝置好用,特別需要提高壓縮機啟動時的響應性。即,希望在控制閥的螺線管從關閉到打開時能夠使壓縮機迅速啟動。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課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可變容量壓縮機的迅速啟動的所謂I3S感應式的控制閥。本發(fā)明的一個方案是一種通過控制從排出室導入曲軸箱的冷媒的流量而使可變容量壓縮機的排出容量變化的可變容量壓縮機用控制閥,該可變容量壓縮機將從所述吸入室導入的冷媒壓縮后從所述排出室排出。該可變容量壓縮機用控制閥包括主體,設有與吸入室連通的吸入室連通口、與排出室連通的排出室連通口、以及與曲軸箱連通的曲軸箱連通口 ;閥形成部件,形成使排出室連通口與曲軸箱連通口連通的主通道,并被設置成能相對于主體變位;主閥座,設于閥形成部件的主通道,與閥形成部件一體地變位;主閥體,與主閥座接觸/分離來開閉主閥;副閥座,設于在主體內使曲軸箱連通口與吸入室連通口連通的副通道;副閥體,以與主閥座一體地變位的方式設于閥形成部件,與副閥座接觸/分離來開閉副閥;以及螺線管,根據供給電流來對主閥體賦予主閥的閉閥方向的螺線管力,在被供給啟動電流時,能夠賦予在使主閥體坐落于主閥座的同時使閥形成部件開始變位而使副閥開閥的螺線管力。根據該方案,螺線管力直接被傳達到主閥體,因此,在螺線管從關閉切換為開啟并被供給啟動電流時,能夠迅速關閉主閥。此外,由于主閥座和副閥體被一體地形成于閥形成部件,故在被供給該啟動電流,主閥體坐落于主閥座的同時,閥形成部件乃至副閥體開始變位。即,以在主閥關閉的同時副閥開啟的方式工作,因此,能夠在限制向曲軸箱導入冷媒的同時從曲軸箱排出冷媒,能夠迅速地使可變容量壓縮機啟動?!舶l(fā)明效果〕通過本發(fā)明,能夠提供一種所謂的I^s感應式控制閥,其能夠實現可變容量壓縮機的迅速啟動。


圖1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控制閥的構成的剖面圖。圖2是與圖1的上半部對應的部分放大剖面圖。圖3是表示控制閥的工作的圖。圖4是表示控制閥的工作的圖。圖5是示意地表示控制閥的組裝工序及裝配工序的特征部分的圖。圖6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控制閥的構成的剖面圖。圖7是與圖6的上半部對應的部分放大剖面圖。圖8是第3實施方式的控制閥的上半部的部分放大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在以下的說明中,為了方便起見,有時以圖示的狀態(tài)為基準將各構造的位置關系用上下來表達。(第1實施方式)圖1是表示第1實施方式的控制閥的構成的剖面圖。本實施方式的控制閥1被構成為對汽車用空調裝置的制冷循環(huán)中所設置的未作圖示的可變容量壓縮機(簡稱為“壓縮機”)進行控制的控制閥(電磁閥)。該壓縮機將在制冷循環(huán)中流動的冷媒壓縮并形成高溫·高壓的氣體冷媒后將其排出;該氣體冷媒通過凝縮器(外部熱交換器)凝縮,進而通過膨脹裝置隔熱膨脹,形成低溫 低壓的霧狀冷媒。該低溫·低壓的冷媒在蒸發(fā)器中蒸發(fā),通過該蒸發(fā)潛熱而對車室內的空氣進行冷卻。在蒸發(fā)
4器中蒸發(fā)后的冷媒再次返回到壓縮機,進行制冷循環(huán)。壓縮機在裝配于被汽車的發(fā)動機旋轉驅動的旋轉軸的搖動板上連結壓縮用的活塞,通過使搖動板的角度變化,改變活塞的沖程,由此調整冷媒的排出量??刂崎y1通過控制從該壓縮機的排出室向曲軸箱導入的冷媒流量,來使搖動板的角度、進而使該壓縮機的排出容量變化。控制閥1被構成為控制從排出室向曲軸箱導入的冷媒流量的所謂I^s感應閥,以使得壓縮機的吸入壓力Ps保持為設定壓力??刂崎y1是將閥本體2和螺線管3 —體組裝而構成的,該閥本體包含對用于將排出冷媒的一部分導入曲軸箱的冷媒通道進行開閉的閥部,螺線管3調整該閥部的開度來控制向曲軸箱導入的冷媒流量。閥本體2具有階梯圓筒狀的主體5;設于主體5內部的閥部、設于主體5的內部并產生用于開閉閥部的驅動力的執(zhí)行元件(Power element)4(相當于“感壓部”)等。主體5和螺線管3介由連接部件6連接固定。在主體5的側部設有與壓縮機的排出室連通而接受排出壓力Pd的開口 11 (相當于“排出室連通口”)。在開口 11裝配有用于抑制垃圾等侵入主體5的內部的過濾器12。 開口 11與設于主體5上部的開口 13(相當于“曲軸箱連通口”)在內部連通。在開口 13也裝配有用于抑制垃圾等侵入主體5的內部的過濾器14。開口 13與壓縮機的曲軸箱連通并向曲軸箱導出經過主閥的冷媒,另一方面,在壓縮機啟動時導入從曲軸箱排出的冷媒。此時導入的冷媒介由副閥向吸入室導出。主體5的下端開口部介由與螺線管3之間所形成的空間而與壓縮機的吸入室連通。在連通開口 11和開口 13的冷媒通道中設有可沿軸線方向變位的階梯圓筒狀的閥形成部件15,由其內部通道形成閥孔16。閥形成部件15在閥孔16的下端開口部擴徑,由該擴徑部的基端部形成閥座17 (主閥座)。并且,以自開口 11側與閥座17可接觸/分離地對置的方式配置閥體18 (主閥體)。閥體18形成為階梯圓筒狀的活動桿19的一部分?;顒訔U19沿主體5的內周面滑動并被引導地在軸線方向上工作。閥座17形成錐面,通過閥體18的頂端外周緣部與閥座17接觸/分離來開閉主閥(第1閥部),調整從排出室流向曲軸箱的冷媒流量。在主體5的開口 13的稍上方形成閥座20(副閥座)。另一方面,在閥形成部件15的上端部設置向半徑方向外側延伸的法蘭部,通過該法蘭部形成閥體21 (副閥體)。閥體21從上方與閥座20接觸/分離來開閉副閥(第2閥部),調整從曲軸箱向吸入室釋放的冷媒流量。主體5的下端開口部的內徑向下方擴徑,圓板狀的阻擋件23壓入其中。在阻擋件 23的中央部設置插通孔M,活動桿19的下段部被插通其中。連接部件6形成有底圓筒狀, 主體5的下端部以內插的方式壓入其上半部,螺線管3連接于其底部。在連接部件6的側部形成有與壓縮機的吸入室連通而接受吸入壓力I3S的開口 26(相當于“吸入室連通口”)。由主體5、連接部件6以及螺線管3圍成的內部空間形成導入吸入壓力I^s的壓力室觀。在壓力室觀內配置有感應吸入壓力I3S而在軸線方向上動作的執(zhí)行元件4(相當于“感壓部”)。另一方面,螺線管3具有也作為磁軛發(fā)揮作用的有底圓筒狀的箱體30 ;相對于箱體30固定的有底筒狀的襯套31 ;圓筒狀的芯體32,其被固定于箱體30,并被內插入作為襯套31的開口部側的上半部;圓筒狀的柱塞33,其被收容于作為襯套31的底部側的下半部, 并與芯體32在軸線方向相對配置;通過來自外部的供給電流而生成磁路的電磁線圈34 ;以封閉箱體30的下端開口部的方式設置的端部部件35。連接部件6的底部與箱體30的底部對接,形成貫穿其底部中央的插通孔29。而且,芯體32的上端部插通于該插通孔四并向外鉚接,由此,以從內側夾固的方式將連接部件6和箱體30連結固定。圓筒狀的軸體36以沿軸線方向貫穿芯體32中央的方式插通。軸體36的下端部被同軸地壓入柱塞33的上端部。結果,軸體36和柱塞33被固定并形成沿軸線方向貫穿二者的內部通道37。軸體36的上端部與執(zhí)行元件4連結,介由執(zhí)行元件4將螺線管力傳遞給活動桿19。在本實施方式中,軸體36是通過壓力加工將長方形的不銹鋼板卷成管狀而形成的,其卷曲方向的兩端無需接合而是構成為留有預定寬度的間隙。即,在軸體36的一側面遍及全長地形成有平行于軸線的縫隙38,使內外連通。因此,壓力室觀內的吸入壓力I^s 介由縫隙38被導入軸體36的內部,通過該軸體36和柱塞33的內部通道37而被導向柱塞 33的背壓室39。再者,在變形例中,也可以在軸體36的長度方向的一部分形成連通內外的縫隙,從該縫隙導入壓力室觀內的吸入壓力Ps。襯套31由非磁性材料構成,其底部中央部向上方略凸出,能夠從下方支承柱塞 33。此外,襯套31被外插有圓筒狀的繞線管41,在該繞線管41纏繞電磁線圈34。密封環(huán) 47被夾裝于由芯體32的上端部外周面、襯套31的上端面以及箱體30的底部內面圍成的空間內,確保螺線管3的內外密封。對箱體30的下端部進行擴徑,形成向半徑方向外側突出的擴徑部40,在其內側配置有圓板狀的套圈42。套圈42通過使該擴徑部40的下端部向內鉚接而被固定于箱體30。 套圈42由磁性材料構成,與箱體30 —同構成磁路。套圈42的底部中央設有插通孔43,襯套31的下端部介由該插通孔43露出。與電磁線圈34相連的一對連接端子44從繞線管41 延伸出來,分別貫穿套圈42及端部部件35地向外部引出。為了說明的方便,該圖中僅表示該一對中的一方。端部部件35被裝配成從下方封閉內包于箱體30的螺線管3內的構造物整體。端部部件35通過具有耐蝕性的樹脂材料的鑄型成形(在本實施方式中為注射模塑成形)來形成,該樹脂材料也充滿箱體30和電磁線圈34的間隙。通過像這樣在箱體30和電磁線圈 34的間隙充滿樹脂材料,易于將電磁線圈34產生的熱傳遞到箱體30,提高其散熱性能。該樹脂鑄型的具體方法將在后面敘述。連接端子44的頂端部從端部部件35引出,與未作圖示的外部電源相連接。作為形成端部部件35的樹脂材料,優(yōu)選例如含有玻璃的66尼龍等具有適當硬度和彈性的材料。為了確保一定值以上的裝配精度,優(yōu)選比橡膠硬度高的材料。端部部件35從箱體30的下端開口部側超過擴徑部40地延伸設置于箱體30的外周面,并重疊預定長度。此外,如上所述,端部部件35也充滿箱體30的內側,一直延伸到繞線管41的上端部,因此,能切實地防止端部部件35從箱體30脫落。此外,在箱體30的下端部形成端部部件35的重疊部,由此,同時實現抑制向箱體30的內部進入冷媒的密封構造。不過,為了進一步確保本實施方式中的該密封作用,將較小的0形環(huán)48夾裝于端部部件35的上端開口和箱體30的側面之間。此外,在端部部件35的上方,以外插至箱體 30的方式裝配0形環(huán)49。0形環(huán)49比0形環(huán)48大,在向設于未作圖示的壓縮機的殼體上的裝配孔裝配控制閥1時,0形環(huán)49以夾裝的方式配置于該裝配孔與箱體30之間,限制從外部向殼體內部侵入異物。再者,在變形例中也可省略0形環(huán)48。該情況下,無需在端部部件35的頂端部設置嵌合收容0形環(huán)48的凹槽。圖2是與圖1上半部對應的部分放大剖面圖。
通過依次嵌合并沿軸線方向連結通過對不銹鋼板進行沖壓成形而獲得的多個圓筒狀的主體形成部件,來形成主體5。即,以向主體形成部件51內插主體形成部件52的方式進行嵌合,并進一步向該2重管構造嵌合主體形成部件53,由此形成主體5。主體形成部件51形成向上方縮徑的階梯圓筒狀,其大徑部的下半部以內插的方式被壓入連接部件6的上半部。在主體形成部件51的中徑部設有使內外連通的連通孔55。主體形成部件52形成向上方擴徑的階梯圓筒狀,其中徑部被壓入到主體形成部件51的小徑部,大徑部具有與主體形成部件51的小徑部基本相同的外徑。主體形成部件 52的小徑部具有與阻擋件23的插通孔M的內徑基本相同的外徑,其頂端部貫穿插通孔M 向壓力室觀延伸。在主體形成部件52的大徑部的基端部的上面形成閥座20。此外,在主體形成部件52的中徑部的與連通孔55相對應的位置上設有使內外連通且與連通孔55共同形成開口 11的連通孔56。密封用的0形環(huán)61夾裝于由主體形成部件51、主體形成部件 52及阻擋件23圍成的空間內。在主體形成部件52的中徑部中的大徑部附近設有使內外連通的連通孔57。主體形成部件53形成有底圓筒狀,其底部以覆蓋主體形成部件52的上端開口部的方式被壓入。 主體形成部件53的下端開口部延伸至與主體形成部件51的上端部重疊的位置,在其下端部的與連通孔57相對應的位置設有使內外連通且與連通孔57共同形成開口 13的連通孔 58。在本實施方式中,主體形成部件51和主體形成部件52構成“第1主體”,主體形成部件 53構成“第2主體”。過濾器12配置于由主體形成部件51的小徑部的下端面、主體形成部件52的中徑部的下部外周面、0形環(huán)61、以及主體形成部件51的內周面圍成的空間內。即,由主體形成部件51的小徑部的下端面、主體形成部件52的中徑部的下部外周面及0形環(huán)61形成槽狀的嵌合部59,在該嵌合部59嵌裝環(huán)狀的過濾器12。然后,以從外側覆蓋該嵌合部59的方式配置主體形成部件51。S卩,過濾器12被可從內外卡止地配置于由主體形成部件51和主體形成部件52相夾的空間內,切實地防止其脫落。將長帶狀的金屬網狀物沿其長度方向卷曲,使其兩端部重疊預定的量,并對該重疊部施以點焊,由此形成環(huán)狀的過濾器12。過濾器 12具有如圖所示大于連通孔55、56的寬度,因此,其一部分不會向連通孔55的外側或連通孔56的內側偏離。另一方面,過濾器14配置于由主體形成部件51的小徑部的上端面、主體形成部件 52的中徑部的上部外周面、主體形成部件52的大徑部的下端面、及主體形成部件53的下端部的內周面圍成的空間內。即,由主體形成部件51的小徑部的上端面、主體形成部件52的中徑部的上部外周面和主體形成部件52的大徑部的下端面形成槽狀的嵌合部60,在該嵌合部60嵌裝環(huán)狀的過濾器14。然后,以從外側覆蓋該嵌合部60的方式裝配主體形成部件 53。S卩,過濾器14被可從內外卡止地配置于由主體形成部件52和主體形成部件53夾著的空間內,切實地防止其脫落。將長帶狀的金屬網狀物沿其長度方向卷曲,使其兩端部重疊預定的量,并對該重疊部施以點焊,由此形成環(huán)狀的過濾器14。過濾器14具有如圖所示大于連通孔57、58的寬度,因此,其一部分不會向連通孔57的內側或連通孔58的外側偏離。使分別對不銹鋼板進行沖壓成形而獲得的圓筒狀的閥體形成部件63和閥座形成部件64在端部接合并沿軸線方向連結,由此形成閥形成部件15。在閥體形成部件63的側部的與開口 13對應的位置設置使內外連通的連通孔65,在閥體形成部件63的上端部設有向半徑方向外側延伸的法蘭部。該法蘭部形成閥體21,從上方與閥座20接觸/分離來開閉副閥。此外,稍微對閥體形成部件63的上半部進行擴徑,形成活動桿19的滑動部。另一方面,閥座形成部件64的上半部的內側形成閥孔16,其上端部被壓入到閥體形成部件63的下端部。對閥座形成部件64的下半部進行擴徑,在其側部的與開口 11相對應的位置設有使內外連通的連通孔66。閥座17形成于該擴徑部的基端部。在主體形成部件52的連通孔56和連通孔57之間以內插的方式壓入有環(huán)狀的阻擋件67,在由主體形成部件52、阻擋件67和閥座形成部件64圍成的空間內配置密封用的0形環(huán)68。0形環(huán)68限制從開口 11 導入的高壓冷媒介由閥形成部件15和主體形成部件52的間隙而流向開口 13側。通過在軸線方向上連結閥體形成部件71和引導部件72,形成活動桿19。閥體形成部件71為對不銹鋼材進行切削加工而獲得的圓筒狀,其下半部可滑動地內插到形成于主體形成部件52的小徑部的引導孔25中。此外,在閥體形成部件71的側部設置向半徑方向外側突出的多個腳部73,該腳部73被可滑動地支承于閥座形成部件64的下半部。閥體 18由閥座形成部件64的上端部形成,從下方與閥座17接觸/分離來開閉主閥。引導部件72為對不銹鋼板進行沖壓成形而獲得的階梯圓筒狀,其下端部以內插的方式被壓入閥體形成部件71的上半部內。對閥體形成部件71的上半部的內徑進行擴徑, 并構成為在連結引導部件72時該連結部的內徑相等。引導部件72以預定的間隙貫穿閥座形成部件64,其上端部被擴徑成兩階。第一階的擴徑部被閥體形成部件63可沿軸線方向滑動地支承,其滑動部的稍上方的側部設有連通內外的連通孔74。第二階的擴徑部被主體形成部件52的大徑部被可沿軸線方向滑動地支承。對活動桿19向主閥的開閥方向施力的彈簧75被夾裝于引導部件72和主體形成部件53之間。此外,對閥形成部件15向副閥的閉閥方向施力的彈簧76被夾裝于引導部件 72和閥形成部件63之間。將彈簧76的荷重設定為小于彈簧75的荷重。由閥體形成部件 63、引導部件72及主體形成部件53圍成的壓力室77介由活動桿19的內部通道78而與壓力室28連通。S卩,壓力室77與壓力室28 一樣滿足吸入壓力1^。再者,在變形例中,也可在主體形成部件52和閥體形成部件71之間設置密封部件,以限制從開口 11導入的排出冷媒向壓力室觀泄漏。例如,也可在主體形成部件52的小徑部的基端部設置薄膜片狀(環(huán)狀)的襯墊??梢詷嫵蔀樵谇昂髩翰钭饔糜谠撘r墊時, 其內周部通過自密封作用而壓接于閥體形成部件71的滑動面。執(zhí)行元件4具有中空的殼體81,其夾裝于活動桿19和軸體36之間,并被可沿閥部的開閉方向變位地支承;感壓部件82,其以在殼體81內形成密閉的基準壓力室S的方式被支承;以及連結于感壓部件82的上端部的反力傳遞部件69。使對不銹鋼板進行沖壓成形而獲得的第1殼體84和第2殼體85接合來形成殼體81,在內部形成感壓部件82及反力傳遞部件69的收容空間。第1殼體84形成有底筒狀,在其底部中央設有向下方延伸的三個腳部86 (該圖中只示出其中一個)。而且,將軸體36的上端部收容于由該三個腳部86圍成的空間內,并與軸體36連結。在第1殼體84的底部形成切口并向下方將該切口部折曲,由此得到各腳部 86。這樣形成腳部86的結果是在第1殼體84的底部形成使內外連通的三個連通孔87。 在第1殼體84的底部中央的由三個腳部86包圍的位置形成凹狀,以嵌合感壓部件82的下端中央。在第1殼體84的上半部的側部設有使內外連通、并使反力傳遞部件69的一部分露出的多個插通孔88。第2殼體85形成有底筒狀,在其上端部沿半徑方向外側延伸設置的法蘭部的頂端與第1殼體84接合(焊接)。第2殼體85外插于感壓部件82的小徑部并被可滑動地支承,另一方面,在其底部,從下方對活動桿19進行支承。在第2殼體85的底部中央設有使內外連通的連通孔89?;顒訔U19的內部通道78和殼體81的收容空間介由該連通孔89連通。在第2殼體85的上端外周緣,在與多個插通孔88相對應的位置分別設有使反力傳遞部件69的一部分露出的多個插通孔90。感壓部件82的構成包括上下(閥部的開閉方向)對置的一對隔膜 (diaphragm) 91,92 ;分別與該一對隔膜接合的一對阻擋部件93、94 ;夾裝于該一對阻擋部件之間的彈簧95。隔膜91、92均具有對薄膜狀金屬隔膜進行沖壓成形而獲得的有底筒狀的主體,使其開口部以彼此對接的方式接合,形成基準壓力室S。即,在各隔膜的開口端部使向半徑方向外側延伸的外周緣部彼此對接,并在用一對環(huán)形部件96、97夾持該外周緣部而形成封閉的狀態(tài)下施以外周焊接,由此形成密閉的基準壓力室S。該焊接在真空環(huán)境下進行,因此,基準壓力室S成為真空狀態(tài),但也可使基準壓力室S內充滿大氣等。一對環(huán)形部件96、97具有相同的外徑,也作為在第1殼體84的內周面被引導地滑動的引導部件來發(fā)揮作用。在隔膜91的底部中央形成向上方凸起的連結部,在隔膜92的底部中央形成向下方凸起的連結部。阻擋部件93形成階梯圓柱狀,突設于其上面中央的凸部98以自下方嵌合的方式連結于隔膜91的連結部。阻擋部件93的側部設有向半徑方向外側延伸的法蘭部45。另一方面,阻擋部件94也形成階梯圓柱狀,突設于其下面中央的凸部99以自上方嵌合的方式連結于隔膜92的連結部。即,隔膜92的連結部以被第1殼體84的底部中央的凹狀和阻擋部件94的凸部99夾持的方式固定。在阻擋部件94的側部設置向半徑方向外側延伸的法蘭部46。彈簧95被夾裝于法蘭部45與法蘭部46之間,對阻擋部件93和阻擋部件94向彼此分離的方向施力。因此,感壓部件82根據壓力室觀的吸入壓力I^s和基準壓力室S的基準壓力的壓差,在軸線方向上(閥部的開閉方向)伸長或收縮。但是,即使該壓差變大,當感壓部件82收縮預定量后,阻擋部件93和阻擋部件94彼此的頂端面將抵接而卡止,因此,該收縮被限制。反力傳遞部件69形成圓板狀,具有自其外周緣部貫穿殼體81而向上方延伸的三個腳部70 (該圖中僅示出一個)。反力傳遞部件69的中央位置被形成為凹狀,以嵌合感壓部件82的上端中央。即,隔膜91的連結部以被該凹狀和阻擋部件93的凸部98夾持的方式固定。在反力傳遞部件69和第2殼體85之間夾裝對二者向分離方向施力的彈簧79。有時因感壓部件82的伸長而成為反力傳遞部件69抵接于第2殼體85的底部的狀態(tài),但因為第2殼體85的底部為如圖所示的波浪形,所以活動桿19的內部通道78與殼體81的收容空間的連通狀態(tài)得到保持。在這樣的構成中,當壓力室觀內的吸入壓力I^s低于預定的設定壓力I^et時,感壓部件82向伸長方向變形,反力傳遞部件69的腳部70推壓阻擋件23的下面。結果,作用于反力傳遞部件69的反力介由感壓部件82及殼體81傳遞到軸體36,使由螺線管3產生的螺線管力降低的方向的力發(fā)揮作用。該設定壓力I^et基本上通過彈簧95的彈簧荷重預先調整,根據蒸發(fā)器內的溫度與吸入壓力I3S的關系,被設定為能夠防止蒸發(fā)器凍結的壓力值。設定壓力I^et可以通過改變向螺線管3的供給電流(設定電流)而改變。在本實施方式中,主閥的有效受壓徑A(閥孔16的開口端部的內徑)、引導孔25 的內徑B、引導部件72的與閥體形成部件63的滑動部的外徑C(=閥體形成部件63的擴徑部的內徑)實質上相同。因此,由作用于活動桿19的排出壓力Pd產生的力、由曲柄壓力Pc產生的力、以及由吸入壓力I3S產生的力均被抵消。所以,在壓縮機的控制狀態(tài)下,閥體18基于由螺線管3產生的閉閥方向的螺線管力、由彈簧75產生的開閥方向的力、以及由執(zhí)行元件4產生的開閥方向的反力而進行開閉動作。另一方面,閥座形成部件64的下部滑動部的外徑A2( = 0形環(huán)68的內徑)形成為比主閥的有效受壓徑A小預定量。因此,從開口 11導入的排出壓力Pd向副閥的關閉方向作用于閥座形成部件64,進而作用于閥形成部件15。所以,即使彈簧76的荷重小,也能夠在控制閥1的定??刂茽顟B(tài)下保持副閥的閉閥狀態(tài)。但是,有效受壓徑A與外徑A2的差被設定為在控制閥1啟動時(向螺線管3供給啟動電流時)不阻礙副閥的順利開閥的程度。另一方面,曲柄壓力Pc與吸入壓力I^s的壓差 (Pc-Ps)在閥體形成部件63的部分作用于閥形成部件15,但該壓差(Pc-Ps)小到在通常的控制狀態(tài)下不產生障礙。因此,在壓縮機的控制狀態(tài)下,閥體21因彈簧76的施加力而保持坐落于閥座20的狀態(tài)(副閥的閉閥狀態(tài))。當然,在像這樣利用排出壓力Pd等能夠確保在控制閥1的定常控制狀態(tài)下的副閥的閉閥狀態(tài)的構成中,也可以省略彈簧76。接下來,對控制閥的工作進行說明。圖3及圖4是表示控制閥的工作的圖,與圖2相對應。已經說明的圖2表示控制閥的最大容量運轉狀態(tài)。圖3表示使控制閥的放氣功能工作時的狀態(tài)。圖4表示比較穩(wěn)定的控制狀態(tài)。以下,基于圖1并適當參照圖2 4進行說明。在控制閥1中,當螺線管3未通電時、即汽車用空調裝置未工作時,芯體32和柱塞33之間不作用吸引力。此外,彈簧75介由活動桿19及執(zhí)行元件4而對軸體36向下方施力,因此,閥體18從閥座17分離,主閥成為全開狀態(tài)。另一方面,閥體21坐落于閥座20 的狀態(tài)通過彈簧76的施加力而得到保持,因此,副閥成為閉閥狀態(tài)。這時,從壓縮機的排出室導入到開口 11的排出壓力Pd的冷媒通過全開狀態(tài)的主閥,從開口 13向曲軸箱流動。因此,曲柄壓力Pc變高,壓縮機進行最小容量運轉。此外,在這種情況下,吸入壓力I3S較高, 所以,感壓部件82成為收縮狀態(tài)。這時,腳部70成為與阻擋件23分離的狀態(tài),因此,雖然執(zhí)行元件4被夾裝于活動桿19和軸體36之間,但實質上并不發(fā)揮作用。另一方面,在汽車用空調裝置啟動時等螺線管3的電磁線圈34被供給最大的控制電流時,柱塞33被以最大的吸引力吸引到芯體32。此時,如圖3所示,螺線管力介由執(zhí)行元件4被直接傳遞到活動桿19,閥體18坐落于閥座17,但因為螺線管力大,不僅是主閥關閉,活動桿19還推壓著閥形成部件15而進一步上升。結果,閥體21從閥座20分離,副閥被開放。這時,感壓部件82收縮至阻擋部件93與阻擋部件94相抵接的最小狀態(tài),執(zhí)行元件4變位到其上止點。S卩,通過向螺線管3供給啟動電流來關閉主閥,限制排出冷媒向曲軸箱的導入,同時使閥形成部件15變位,立即打開副閥,迅速將曲軸箱內的冷媒釋放到吸入室。在本實施方式中,也介由形成于壓縮機的減壓通道(連接曲軸箱和吸入室的孔等)來進行曲軸箱的減壓,這樣能夠迅速地使副閥開閥,將其減壓響應性提高到最大限度,能夠使壓縮機迅速地啟動。當從該狀態(tài)稍稍降低供給螺線管3的控制電流時,如圖2所示,成為主閥及副閥雙者關閉的最大容量運轉狀態(tài)。這里,在處于供給螺線管3的電流值被設定為預定值的控制狀態(tài)時,如圖4所示, 在閥體21坐落于閥座20而關閉副閥的狀態(tài)下,閥體18與閥體21分開工作,對主閥進行開閉。這時,閥體18停止于由彈簧75產生的開閥方向的力、由彈簧76產生的閉閥方向的力、 由螺線管3產生的閉閥方向的螺線管力、由基于吸入壓力I^s而工作的執(zhí)行元件4產生的降低螺線管力的方向的力達到平衡的閥提升位置。而且,例如當制冷負荷變大,吸入壓力I^s高于設定壓力I^et時,感壓部件82縮小,因此,執(zhí)行元件4乃至閥體18相對地向上方(閉閥方向)變位。結果,主閥的閥開度變小,壓縮機以增加排出容量的方式工作。結果,吸入壓力I3S向降低的方向變化。相反,當制冷負荷變小,吸入壓力I3S低于設定壓力I^set時,感壓部件82伸長。結果,反力傳遞部件69 的反力向使螺線管力降低的方向作用于軸體36。結果,向閥體18的閉閥方向的力被降低, 主閥的閥開度變大,壓縮機以減少排出容量的方式工作。結果,吸入壓力I3S被維持在設定壓力Pset,防止過度制冷。圖5是示意地表示控制閥的組裝工序及裝配工序的特征部分的圖。(A)及(B)表示其組裝過程。(C)表示控制閥裝配于壓縮機時的狀態(tài)。在組裝控制閥1時,首先如圖5的(A)所示,在箱體30的內側組裝包含收容于襯套31的芯體32、柱塞33、以及軸體36、纏繞電磁線圈34的繞線管41、連接端子44及套圈 42的螺線管組裝體。此時,也組裝連接部件6。之后,將該螺線管組裝體裝入未作圖示的鑄型成形模具中,鑄造(注射模塑成形)樹脂材料,由此,如圖5的(B)所示那樣一體地形成端部部件35。該鑄型過程中,在箱體30與電磁線圈34的間隙里也充滿樹脂材料。之后,如圖5的(C)所示那樣,通過將閥主體2組裝于連接部件6而構成控制閥1。這樣組裝的控制閥1如圖5的(C)所示那樣被裝配于設于壓縮機的殼體上的裝配孔100。此時,控制閥1從其閥主體2側插入裝配孔100,通過未作圖示的墊片等固定。0形環(huán)49夾裝于箱體30和裝配孔100之間,有效地防止或抑制外部環(huán)境侵入裝配孔100的內部。如以上說明的那樣,在本實施方式的控制閥1中,活動桿19和軸體36并不介由彈性部件等,而是介由殼體81剛性連結,螺線管力被直接傳遞到主閥的閥體18。因此,當螺線管3被從關閉切換到開啟,并被供給啟動電流時,能夠迅速地關閉主閥。此外,主閥的閥座17和副閥的閥體21 —體地形成于閥形成部件15,閥形成部件15也作為可動閥座發(fā)揮作用。因此,以主閥關閉的同時副閥打開的方式工作,所以能夠在限制冷媒導入曲軸箱的同時從曲軸箱排出冷媒,并能夠迅速地啟動壓縮機。此外,活動桿19被螺線管3直接驅動,因此,假設即使通過了開口 11的異物侵入了主體形成部件52和閥體形成部件71的間隙,通過在控制閥1驅動時活動桿19大幅度變位,能夠將該異物從間隙刮出。所以,即使在主體形成部件52和閥體形成部件71的間隙的入口不配置密封部件,也能夠防止或抑制異物卷入的發(fā)生。(第2實施方式)接下來,對本發(fā)明的第2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控制閥的感壓部的位置有很大不同,但也具有很多與第1實施方式共通的部分。因此,對與第1實施方式同樣的構成部分賦予相同標號等,并適當省略其說明。圖6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控制閥的構成
11的剖面圖。圖7是與圖6的上半部對應的部分放大剖面圖。如圖6所示,控制閥201是一體地組裝閥主體202和螺線管203而構成的??刂崎y201與第1實施方式不同,主體205與芯體32直接鉚接接合,此外,執(zhí)行元件204(相當于“感壓部”)設置于主體205的上端部。在螺線管203中,套圈242形成為有底圓筒狀,箱體230的下端部以內插的方式被壓入。端部部件235自箱體230的下端開口部側以與套圈242的外周部重疊的方式延伸設置。0形環(huán)48以被端部部件235和箱體230夾持的方式設置于套圈242的上端面的位置。 軸體236從活動桿219的下方直接對其進行支承。如圖7所示,主體205以使主體形成部件52內插的形式嵌合地形成于主體形成部件251的上半部。主體形成部件251形成為由不銹鋼材的切削加工而獲得的階梯圓筒狀, 其軸線方向中央部的側部具有開口 11,軸線方向下部的側部具有開口 26。軸體236由不銹鋼材構成,使其上端面與閥體形成部件71的下端面抵接,來從下方支承活動桿219。在軸體 236的上端部設有使內外連通的切口 237,介由該切口 237向內部導入壓力室觀的吸入壓力Ps。執(zhí)行元件204的構成包括被以封閉主體形成部件52的方式壓入嵌合的中空的殼體;以將殼體281分割成密閉空間Sl和開放空間S2的方式配置的金屬制的隔膜觀2。 將厚度薄的不銹鋼板加工成預定形狀來形成隔膜觀2。當然,隔膜觀2的材質也可以是例如鈹銅等其他金屬。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示出使用隔膜作為感壓部件的例子,但取而代之地,也可以使用中央部同樣向活動桿219側鼓起的碟簧等。殼體由均通過對不銹鋼板進行沖壓成形而獲得的第1殼體284和第2殼體 285構成。第1殼體284形成為有底圓筒狀,第2殼體285形成圓筒狀。在兩殼體之間夾裝隔膜觀2,使這些殼體的開口端部對接,由此組裝殼體觀1。具體而言,在真空環(huán)境下,由第 1殼體284和第2殼體觀5以夾持的方式組裝并保持隔膜觀2,使密閉空間Sl保持真空狀態(tài),之后,在大氣環(huán)境下施以外周焊接。在密閉空間Sl內配置與隔膜282的上面抵接的彈簧支架部件四1,在第1殼體觀4 和彈簧支架部件291之間夾裝螺旋彈簧四5。彈簧支架部件291在其有底圓筒狀的主體的下面中央部設置向隔膜282側突出的凸部四2,在該凸部292處與隔膜282抵接。隔膜觀2 根據導入到壓力室77的吸入壓力I^s的大小而在軸線方向(閥部的開閉方向)上變位,彈簧支架部件的開口端部被卡止于第1殼體觀4的底部,由此,規(guī)定其上止點。另一方面,第2殼體觀5以外插的方式被壓入主體形成部件52的大徑部壓入,在與主體形成部件52之間形成與壓力室77連通的開放空間S2。在開放空間S2配置與隔膜 282的下面抵接的圓板狀的盤四3?;顒訔U219被構成為連結設置閥體形成部件71和引導部件272,在引導部件272和盤293之間夾裝對活動桿219向主閥的開閥方向施力的彈簧 75。此外,在盤四3與閥體形成部件63之間夾裝對閥形成部件15向副閥的閉閥方向施力的彈簧76。引導部件272被構成為從下方抵接于盤四3,并能對此盤進行支承,在引導部件 272的上端部設有連通內外的縫隙274。在這樣構成的控制閥201中,螺線管203未通電時,螺線管力不作用,活動桿19因彈簧75的施加力而向下方變位,閥體18從閥座17分離,主閥成為全開狀態(tài)。另一方面,通過彈簧76的施加力,閥體21坐落于閥座20的狀態(tài)得到保持,因此副閥成為閉閥狀態(tài)。此時,從壓縮機的排出室導入到開口 11的排出壓力Pd的冷媒通過全開狀態(tài)的主閥,從開口 13 流向曲軸箱。因此,曲柄壓力Pc變高,壓縮機進行最小容量運轉。另一方面,在汽車用空調裝置啟動時等螺線管203的電磁線圈34被供給最大的控制電流時,大的螺線管力介由軸體236被直接傳遞到活動桿219。結果,閥體18坐落于閥座 17而關閉主閥,并且活動桿19推壓著閥形成部件15地進一步上升,閥體21從閥座20分離,副閥開放。即,當向螺線管203供給啟動電流時,主閥關閉而限制排出冷媒向曲軸箱的導入,同時副閥立即打開,迅速將曲軸箱內的冷媒釋放到吸入室。結果,能夠迅速地啟動壓縮機。而且,在處于供給螺線管203的電流值被設定為預定值的控制狀態(tài)時,在關閉副閥的狀態(tài)下,主閥獨立進行開閉,進行動作使得吸入壓力I^s被維持為設定壓力I^set。(第3實施方式)接下來,對本發(fā)明的第3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控制閥在感壓部間接地感應吸入壓力I^s這一點上與第2實施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其他部分有很多共通的構成。因此,對與第2實施方式相同的構成部分賦予相同標號等,并適當省略其說明。圖8是第3實施方式的控制閥的上半部的部分放大剖面圖??刂崎y301是將閥主體302和螺線管303 —體組裝而構成的。在控制閥301中, 執(zhí)行元件304(相當于“感壓部”)設置于主體305的上端。主體305形成為階梯圓筒狀,通過將其上端開口部向內側鉚接來固定執(zhí)行元件304。在主體305的側部,從其上端側起依次設有開口 13、開口 11、開口洸。在開口 11嵌裝有過濾器12。螺線管303的芯體332的上端部被擴徑,并向箱體330的上方延伸。主體305的下端部被壓入芯體332的上端開口部, 相對于螺線管303被固定。與螺線管303的柱塞接合的軸體336與第2實施方式不同,被形成為實心柱狀。向主體305內插圓筒狀的閥形成部件315,進而向其內側內插有底圓筒狀的活動桿319。在主體305的下部設置以劃分壓力室77和壓力室觀的方式向半徑方向內側延伸預定量的引導部325,在該引導部325的內側形成引導孔25。在引導部325的上端開口端緣突出設置錐狀的閥座20。此外,在引導部325的閥座20周圍設有上下貫穿該引導部325、 能使壓力室28和壓力室77連通的連通孔365。閥形成部件315被可在主體305的內周面滑動地配置于引導部325的上方。閥形成部件315的下端開口端緣構成閥體21,與閥座20接觸/分離來開閉副閥。在與閥形成部件315的開口 11對應的位置設置連通孔66,在該連通孔66的內側形成由錐面構成的閥座 17。在閥形成部件315和執(zhí)行元件304之間夾裝對閥形成部件315向下方(副閥的閉閥方向)施力的彈簧76。閥形成部件315在其軸線方向中央部具有可滑動地對活動桿319進行引導的引導孔320。引導孔320與引導部325具有實質上相同的內徑?;顒訔U319形成有底階梯圓筒狀,其側部的上下設有連通內外的連通孔374、375。 連通孔374可以連通壓力室77和內部通道78,連通孔375可以連通內部通道78和連通孔 365。在活動桿319和執(zhí)行元件304之間夾裝對活動桿319向下方(主閥的開閥方向)施力的彈簧75。使軸體336的上端面與活動桿319的下端面抵接,從下方支持活動桿319。執(zhí)行元件304具有由有底圓筒狀的第1殼體384和環(huán)狀的第2殼體385構成的殼體381。隔膜382和耐磨損片383以重疊的方式夾裝于第1殼體384和第2殼體385之間。 耐磨損片383由特氟龍(注冊商標)等氟化樹脂構成的薄膜片或聚酰亞胺膜等構成,抑制隔膜382的磨損,延長其壽命。在隔膜382的下面配置階梯柱狀的盤397,活動桿319從下方支承該盤。彈簧76夾裝于第2殼體385和閥形成部件315之間。此外,彈簧75夾裝于盤397和活動桿319之間。在如上構成的控制閥301中,閥孔16的內徑(有效直徑)A、引導孔320及25的內徑(有效直徑)B、以及隔膜382的有效受壓直徑D被形成為實質相同。因此,由作用于包含活動桿319、盤397、隔膜382的結合體的排出壓力Pd所產生的力及由曲柄壓力Pc產生的力均被抵消。所以,雖然曲柄壓力Pc直接作用于隔膜382,但隔膜382實質上是對吸入壓力 Ps進行感應來工作的。S卩,在螺線管303未通電時,螺線管力不作用,活動桿319通過彈簧75的施加力而向下方變位,閥體18從閥座17分離,主閥成為全開狀態(tài)。另一方面,閥體21坐落于閥座20 的狀態(tài)因彈簧76的施加力而得到保持,因此,副閥成為閉閥狀態(tài)。這時,從壓縮機的排出室導入開口 11的排出壓力Pd的冷媒通過全開狀態(tài)的主閥,從開口 13流向曲軸箱。因此,曲柄壓力Pc變高,壓縮機進行最小容量運轉。另一方面,在汽車用空調裝置啟動時等螺線管303的電磁線圈34被供給最大的控制電流時,大的螺線管力介由軸體336直接傳遞到活動桿319。結果,閥體18坐落于閥座 17而關閉主閥,并且活動桿319推壓著閥形成部件315地進一步上升,閥體21與閥座20分離,副閥開放。即,當向螺線管303供給啟動電流時,主閥關閉而限制排出冷媒向曲軸箱的導入,同時,副閥立即打開,迅速地使曲軸箱內的冷媒釋放到吸入室。結果,能夠使壓縮機迅速地啟動。而且,在處于供給螺線管203的電流值被設定為預定值的控制狀態(tài)時,在關閉副閥的狀態(tài)下,主閥獨立進行開閉,進行動作使得吸入壓力I3S維持為設定壓力Pset。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該特定的實施方式,在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范圍內可以有多種變形,這一點是不言而喻的。〔標號說明〕1控制閥,2閥主體,3螺線管,4執(zhí)行元件,5主體,11開口,12過濾器,13開口,14 過濾器,15閥形成部件,16閥孔,17閥座,18閥體,19活動桿,20閥座,21閥體,25引導孔, 沈開口,觀壓力室,35端部部件,36軸體,39背壓室,51、52、53主體形成部件,63閥體形成部件,64閥座形成部件,69反力傳遞部件,70腳部,71閥體形成部件,76彈簧,81殼體,82感壓部件,91、92隔膜,93、94阻擋部件,95彈簧,96環(huán)形部件,201控制閥,202閥主體,203螺線管,204執(zhí)行元件,205主體,219活動桿,235端部部件,236軸體,251主體形成部件,301 控制閥,302閥主體,303螺線管,304執(zhí)行元件,305主體,315閥形成部件,319活動桿,336 軸體,S基準壓力室,Sl密閉空間,S2開放空間。
權利要求
1.一種通過控制從排出室導入曲軸箱的冷媒的流量而使可變容量壓縮機的排出容量變化的可變容量壓縮機用控制閥,該可變容量壓縮機將從所述吸入室導入的冷媒壓縮后從所述排出室排出,本可變容量壓縮機用控制閥的特征在于,包括主體,設有與所述吸入室連通的吸入室連通口、與所述排出室連通的排出室連通口、以及與所述曲軸箱連通的曲軸箱連通口;閥形成部件,形成使所述排出室連通口與所述曲軸箱連通口連通的主通道,并被設置成能相對于所述主體變位;主閥座,設于所述閥形成部件的主通道,與所述閥形成部件一體地變位; 主閥體,與所述主閥座接觸/分離來開閉主閥;副閥座,設于在所述主體內使所述曲軸箱連通口與所述吸入室連通口連通的副通道; 副閥體,以與所述主閥座一體地變位的方式設于所述閥形成部件,與所述副閥座接觸/ 分離來開閉副閥;以及螺線管,根據供給電流來對所述主閥體賦予所述主閥的閉閥方向的螺線管力,在被供給啟動電流時,能夠賦予在使所述主閥體坐落于所述主閥座的同時使所述閥形成部件開始變位而使所述副閥開閥的螺線管力。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變容量壓縮機用控制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壓力室,與所述吸入室連通開口連通;感壓部,感應所述壓力室的壓力,當該壓力室的壓力低于設定壓力時產生與螺線管力對抗的力;軸體,連結于所述螺線管,能在軸線方向上傳遞螺線管力;以及中空的活動桿,被設置成能與所述主閥體一體地變位,能將由所述感壓部產生的力傳遞給所述主閥體;所述活動桿的內部通道構成所述副通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變容量壓縮機用控制閥,其特征在于, 所述壓力室被形成在所述主體和所述螺線管之間;所述感壓部包括殼體,在所述壓力室內被夾于所述活動桿和所述軸體之間,并被可變位地支承; 撓性部件,以在所述殼體內形成密閉的基準壓力室的方式被支承,根據所述壓力室的壓力而在所述軸體的軸線方向上變位;反力傳遞部件,具有連接于所述撓性部件的與所述軸體相反側、并向所述殼體的外部延伸的腳部,在所述壓力室的壓力低于所述設定壓力時,通過所述撓性部件的變形,所述腳部直接或間接地推壓所述主體,通過其反力而對所述軸體賦予對抗所述螺線管力的力。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變容量壓縮機用控制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體的所述排出室連通口與所述吸入室連通口之間,具有在所述活動桿的軸線方向上可滑動地支承該活動桿的引導孔;所述活動桿和所述軸體介由所述殼體剛性連結。
5.根據權利要求1 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可變容量壓縮機用控制閥,其特征在于,設定所述主閥的有效受壓直徑,使得從所述排出室連通口導入的排出壓力向所述副閥的閉閥方向作用于所述閥形成部件。
全文摘要
在本發(fā)明一個方案的控制閥(1)中,活動桿(19)和軸體(36)并不介由彈性部件等而是介由執(zhí)行元件(4)的殼體(81)剛性連結,螺線管力直接傳遞到主閥的閥體(18)。因此,當向螺線管(3)供給啟動電流時,能夠迅速地關閉主閥。此外,主閥的閥座(17)和副閥的閥體(21)一體地形成于閥形成部件(15),閥形成部件(15)也作為可動閥座發(fā)揮作用,因此,能夠在關閉該主閥的同時打開副閥。
文檔編號F16K31/06GK102472261SQ201080031060
公開日2012年5月23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7月9日
發(fā)明者広田久壽 申請人:株式會社Tgk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