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621981閱讀:34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產(chǎn)品的鉸鏈,特別是涉及一種應用在筆記本電腦、個人
數(shù)字助理、數(shù)字相機、移動電話等需將顯示器相對主機本體旋轉動作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 鏈。
背景技術
目前有使用顯示屏如筆記本電腦、個人數(shù)字助理、數(shù)字相機、移動電話等電子裝
置,主要是將顯示器與主機本體相對的一邊采用鉸鏈以軸接方式組接,且只要將顯示器與 主機本體軸接的另一相對邊撐開即可使用,若是不使用時,亦只要將顯示器下壓使其軸轉 與主機本體蓋合即可,如是蓋合后即可便于收藏及攜出。 而上述顯示器在與主機本體蓋合時,通常在主機本體需設一開關將顯示器勾住,
以避免顯示器無法完全與主機本體蓋合;請參閱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506549號,是有關于
一種傾斜鉸鏈,其主要特征是為了在傾斜鉸鏈上裝設轉矩差。該鉸鏈包括一安裝件材,其安
裝于裝置本體側面的安裝金屬部上,是裝設附有朝直角方向彎曲的軸承金屬部;一旋轉部,
其安裝于開關體側面上且配設有安裝部、大徑部、變形小徑部,并裝設于上述安裝件材的軸
承金屬部上,使可以向軸承孔來回轉的旋轉軸,且該旋轉軸的大徑部及軸承金屬部的某一
側面之間,在其中心部分所設置的穿插孔而插置上述旋轉軸;一為了與該旋轉軸共同回轉,
或者軸承金屬部停止所設置的第一摩擦墊,其中心部分所設的穿插孔是插入有前述的變形
小徑部;一為了與前述軸承金屬部固定或與前述旋轉軸共同回轉所設置的第二摩擦墊,與
此一第二摩擦墊所接觸之處,其中心部位是設有變形穿插孔,以將變形小徑部插入其內(nèi);將
單個或多個壓縮彈簧墊、盤片或波浪板等來形成彈性手段,并藉由將上述變形小徑部插入
該彈性手段中心部位所設置的穿插孔而連接;及一可與旋轉軸一起回轉的按壓用墊,其可
被變形小徑部所帶動,而其緊靠鄰接的突出側所形成的物件中,軸承金屬部任一側的上述
旋轉軸的軸向上,會因為該旋轉軸的回轉角度,而產(chǎn)生出不同的摩擦轉矩。 由于上述現(xiàn)有習知技術的鉸鏈專利,在關閉的轉動行程中,并無設計轉軸旋轉至
一預定角度位置時,即使顯示器會自動與主機本體完全蓋合的鉸鏈結構,故有其缺失存在;
因此,便有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411069號"鉸鏈裝置"的現(xiàn)有習知實用新型專利出現(xiàn),其主
要技術在于通過調(diào)動結構的轉動件及定位件相接面具有一旋轉行程,僅有一定點會使該轉
動件與該定位件卡合達到無段式定位閉合而不需開關就能將屏幕作閉合的動作,而且通過
加裝一組阻力產(chǎn)生結構的阻力組件及墊片的設置而增加相互摩擦阻力,藉此使小軸徑的鉸
鏈亦具有穩(wěn)固的無段式定位閉合;雖然,該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411069號的現(xiàn)有習知鉸鏈
實用新型具有自動閉合的功能,但尚存有其不盡理想之處,以下將另繪圖式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A-圖1E并配合圖2所示;首先請參閱圖1A,此為上述中國臺灣專利
公告第411069號現(xiàn)有習知鉸鏈的局部組件展開的連續(xù)動作意示圖及其所形成的扭力曲線
圖,所繪示的組件包含了定位件(5)與轉動件(6),以及包含了阻力產(chǎn)生結構(9),最后還包
含了轉動件(6)與阻力產(chǎn)生結構(9)之間的復位組件(8),且此圖1A中的定位件(5)、轉動件(6)、復位組件(8)、阻力產(chǎn)生結構(9)所形的相對關系位置,等同于未繪示出的顯示器完 全蓋合于該主機本體上的狀態(tài),再請參閱至圖2所示,其中現(xiàn)有習知開啟曲線(POP)與現(xiàn)有 習知關閉曲線(PCL)的起始點,即為所述顯示器完全蓋合于該主機本體時轉軸所旋轉的角 度為0°的位置,而在此旋轉角度為O。時,鉸鏈仍存在有因復位組件(8)的彈性壓制轉動 件(6)所產(chǎn)生自動滑入定位件(5)的限位槽(5a)內(nèi)的扭力(或內(nèi)應力,該扭力在l左右); 而當顯示器開啟至與主機本體形成夾角為5。時(即轉軸旋轉至角度為5。時),請對照 圖1B所示,此時凸部(6a)開始于限位槽(5a)內(nèi)的坡面(5b)上滑出,因此限位槽(5a)滑 出壓縮至復位組件(8),致使扭力會快速增加,如圖2中在角度為5°的現(xiàn)有習知開啟曲線 (POP)所示,可清楚看出當顯示器初開啟時,在圖中所見產(chǎn)生的現(xiàn)有習知開啟曲線(POP)相 當?shù)囟?,此即表示掀開顯示器時所施的力必須較重,即為"開重"的結果;再當顯示器開啟至 與主機本體形成夾角剛好超過IO。時(即轉軸旋轉至角度剛好超過IO。時),請對照圖1C 所示,此時凸部(6a)已在限位槽(5a)內(nèi)的坡面(5b)上完全滑出,由于凸部(6a)已剛好脫 離坡面(5b),因此凸部(6a)滑出壓縮至復位組件(8)已越過臨界點,致使復位組件(8)會 因凸部(6a)過臨界點產(chǎn)生最大壓縮而形成最大扭力后再急速下降,如圖2中在角度為超過 10°的現(xiàn)有習知開啟曲線(POP)所示,可清楚看出在顯示器開啟的過程中,現(xiàn)有習知鉸鏈 所產(chǎn)生的現(xiàn)有習知開啟曲線(POP)中的最大扭力(該扭力在8左右)是相當大的,由此更可 證明,為了掀開具有自動閉合的現(xiàn)有習知鉸鏈的顯示器時,是需要相當大的力量才可將顯 示器開啟的,此即為該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411069號的現(xiàn)有習知鉸鏈最主要問題的所在, 常造成使用者在開啟之初,必須以雙手分別施力于顯示器與主機本體上才得以將顯示器掰 開,否則主機本體將隨顯示器被施力扳開時而一同被帶動;然而,當顯示器持續(xù)開啟至與主 機本體形成夾角超過IO。以后(即轉軸旋轉至角度超過IO。以后),請對照圖1D及圖1E 所示,此時凸部(6a)早已維持在脫離坡面(5b)的位置上而不再持續(xù)壓制復位組件(8),而 滑動時形成一穩(wěn)定扭力,如圖2中在角度為超過10。以后的現(xiàn)有習知開啟曲線(POP)所示, 可清楚看出此現(xiàn)有習知鉸鏈在顯示器開啟超過角度為10°以后,產(chǎn)生如現(xiàn)有習知開啟曲線 (POP)所示的穩(wěn)定扭力(該扭力在4. 5左右)。相反地,當顯示器關閉至與主機本體形成 夾角剛好超過10。時(即轉軸旋轉至角度剛好超過10。時),請對照圖1C所示,此時凸部 (6a)因復位組件(8)回復力的壓制,且由于凸部(6a)已剛好越過臨界點,故凸部(6a)即開 始由坡面(5b)上滑入限位槽(5a),回到如圖1A所示的相關位置,再參閱圖2中轉軸在角度 為10° 0°范圈的現(xiàn)有習知關閉曲線(PCL),此現(xiàn)有習知關閉曲線(PCL)表現(xiàn)出當顯示器 關閉到達預定角度為10。時,即會藉由一般穩(wěn)定的扭力(該扭力在4.5左右,相對于復位組 件的壓制力)將顯示器壓制而自動與主機本體蓋合,即為"關輕"的結果;然而此等較小的 關閉顯示器的壓制力,即為該中國臺灣專利公告第411069號的現(xiàn)有習知鉸鏈次要問題的 所在。 由此可見,上述現(xiàn)有的鉸鏈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 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 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fā)展完成,而一般產(chǎn)品又沒有適切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 顯然是相關業(yè)者急欲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能創(chuàng)設一種新型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實屬 當前重要研發(fā)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業(yè)界極需改進的目標。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的鉸鏈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新型的定 位自動閉合的鉸鏈,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使其在顯示器的關閉轉動行程中,鉸鏈不但可 在旋轉至一預定角度位置時,即會使顯示器自動與主機本體完全蓋合,且在具有足夠的摩 擦阻力下,讓顯示器掀開在轉軸旋轉角度為90。以內(nèi),具有"開輕關重"及無段定位的效果, 非常適于實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依據(jù)本實 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包括一第一接座,該第一接座延伸具有一與該 主機本體接合的組配端及一軸支撐部,而該軸支撐部穿設有一軸穿孔,且該第一接座另設 有一定位槽;一轉軸,該轉軸具有一穿設上述軸穿孔且軸設其上的軸部及一固接插銷;一 第二接座,該第二接座具有一供上述固接插銷固設的固接插孔,以及一與該顯示器接合的 配接端;一主扭力組,該主扭力組具有一固設于上述第一接座且軸設于該轉軸的主定位件 與一固接于該轉軸上的主轉動件,其中該主轉動件具有一凸塊,而該主定位件則具有一供 該凸塊卡接的限位卡槽,及一供該凸塊滑入或滑出該限位卡槽的陡坡面;一定位摩擦片,該 定位摩擦片是軸設于該轉軸上,且具有一插設固接于上述定位槽的定位端;一輔助扭力組, 該輔助扭力組具有一固設于上述定位摩擦片且軸設于該轉軸的輔助定位件與一固接于該 轉軸上的輔助轉動件,其中該輔助轉動件具有一凸緣,而該輔助定位件則具有一供該凸緣) 滑上或滑下的緩坡面;一壓縮彈片組,該壓縮彈片組是軸設于該轉軸上;以及一螺帽,該螺 帽是固接于該轉軸的軸部末端。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采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 現(xiàn)。 前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中所述的輔助扭力組與該螺帽之間,具有至少一 摩擦墊片,該摩擦墊片是與該轉軸固接。 前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中所述的壓縮彈片組為多個弧形墊片所構成,且 多個該弧形墊片至少二弧面相對設置。 前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中所述的多個弧形墊片為四片。 前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中所述的主定位件具有一定位銷。 前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中所述的第一接座的軸支撐部具有一供該定位銷
穿插固接的定位孔。 前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中所述的軸支撐部具有一定位點。 前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中所述的轉軸延伸設有一角度定位塊。 前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中所述的轉軸的軸部末端具有一螺紋部。 前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中所述的螺帽是與該轉軸的螺紋部螺接。 前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中所述的定位摩擦片具有一固定孔。 前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中所述的輔助扭力組的輔助定位件具有一與該固
定孔固接的固定銷。 前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中所述的主定位件具有一定位銷。 前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中所述的第一接座的軸支撐部具有一供該定位銷
穿插固接的定位孔。[0023] 前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中所述的軸支撐部具有一定位點。 前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中所述的轉軸延伸設有一角度定位塊。 前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中所述的轉軸的軸部末端具有一螺紋部。 前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中所述的螺帽是與該轉軸的螺紋部螺接。 前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中所述的定位摩擦片具有一固定孔。 前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中所述的輔助扭力組的輔助定位件具有一與該固
定孔固接的固定銷。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術方案,本 實用新型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至少具有下列優(yōu)點及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該主扭力組的主 轉動件受該壓縮彈片組的回復力壓制,在該轉軸旋轉至一特定角度位置時,該主轉動件的 凸塊即由該陡坡面快速滑入該主定位件的限位卡槽內(nèi),使該顯示器自動與該主機本體完全 蓋合;且藉由該主扭力組的主轉動件與該輔助扭力組的輔助轉動件,同步旋轉動作于不同 坡度的該主定位件與該輔助定位件的該陡坡面與該緩坡面上,且受該壓縮彈片組的回復力 壓制,故得以產(chǎn)生足夠的摩擦阻力,使該顯示器掀開在該轉軸旋轉角度為90。以內(nèi)具有開 輕關重及無段定位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顯示器的關閉轉動行程中,鉸鏈不但可在旋轉至一預定
角度位置時,即會使顯示器自動與主機本體完全蓋合,且在具有足夠的摩擦阻力下,讓顯示
器掀開在轉軸旋轉角度為90。以內(nèi),具有"開輕關重"及無段定位的效果。本實用新型在技
術上有顯著的進步,并具有明顯的積極效果,誠為一新穎、進步、實用的新設計。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
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nèi)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
和優(yōu)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圖1A-圖1E為現(xiàn)有習知鉸鏈局部組件展開的連續(xù)動作示意圖。 圖2為現(xiàn)有習知圖1A-圖1E形成的扭力曲線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鉸鏈的外觀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3的俯視平面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圖3的分解立體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圖3另一視角的分解立體示意圖。 圖7A-圖7E為本實用新型鉸鏈局部組件展開的連續(xù)動作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圖7A-圖7E形成的扭力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為更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發(fā)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 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jù)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具體實施方式
、 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有關本實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術內(nèi)容、特點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的較 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xiàn)。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的說明,當可對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體的了解,然而所附圖式僅是提 供參考與說明之用,并非用來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限制。 請配合參閱圖3 圖6」所示如圖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定位自動閉 合的鉸鏈IO,是提供一顯示器相對一主機本體的一側邊旋轉動作(此為熟悉該技術領域者 所能理解,故不在此加以繪示該顯示器及該主機本體與本實用新型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的 結構組合圖。),該鉸鏈10包含有一第一接座20,該第一接座20延伸具有一與該主機本體 接合的組配端21及一軸支撐部22,而該軸支撐部22穿設有一軸穿孔221 ,且該第一接座20 另設有一定位槽23,其中該軸支撐部22具有一定位點223 ;—轉軸40,該轉軸40具有一穿 設上述軸穿孔221且軸設其上的軸部41及一固接插銷42,其中該轉軸40延伸設有一角度 定位塊43,該轉軸40在旋轉中藉由該角度定位塊43觸及該定位點223或一定位銷54而 可限制該轉軸40的軸轉行程,另外,在該轉軸40的軸部41末端具有一螺紋部411 ;一第二 接座30,該第二接座30具有一供上述固接插銷42固設的固接插孔31,以及一與該顯示器 接合的配接端32 ;—主扭力組50,該主扭力組50具有一固設于上述第一接座20且軸設于 該轉軸40的主定位件51與一固接于該轉軸40上的主轉動件52,其中該主轉動件52具有 一凸塊521,而該主定位件51則具有一供該凸塊521卡接的限位卡槽511,以及一供該凸塊 521滑入或滑出該限位卡槽511的陡坡面512,其中該主定位件51具有一定位銷513,該轉 軸40在旋轉中藉由該角度定位塊43觸及該定位銷513亦限制該轉軸40另一方向的軸轉 行程,另外,該第一接座20的軸支撐部22具有一定位孔222,以供該定位銷513穿插固接; 一定位摩擦片70,該定位摩擦片70是軸設于該轉軸40上,且具有一插設固接于上述定位 槽23的定位端71,其中該定位摩擦片70具有一固定孔72 ;—輔助扭力組60,該輔助扭力 組60具有一固設于上述定位摩擦片70且軸設于該轉軸40的輔助定位件61與一固接于該 轉軸40上的輔助轉動件62,其中該輔助轉動件62具有一凸緣621,而該輔助定位件61則 具有一供該凸緣621滑上或滑下的緩坡面611,另外,該輔助扭力組60的輔助定位件61具 有一與該固定孔72固接的固定銷612 ;—壓縮彈片組80,該壓縮彈片組80是軸設于該轉軸 40上,且為多個弧形墊片81所構成,用以提供該主扭力組50與該輔助扭力組60旋轉動作 所需的摩擦力,其中多個該弧形墊片81至少二弧面相對設置,而該弧形墊片81較佳的數(shù)量 為四片,且分為二組各二弧面相對設置的四片弧形墊片81為佳;以及, 一螺帽90,該螺帽90 是固接于該轉軸40的軸部41末端,其中該螺帽90是與該轉軸40的螺紋部411螺接;最后, 該輔助扭力組60與該螺帽90之間,可具有至少一摩擦墊片91,該摩擦墊片91是與該轉軸 40固接,以增加該轉軸40在軸轉行程中的摩擦力,使無段定位的效果更佳。 該主扭力組50的主轉動件52受該壓縮彈片組80的回復力壓制,在該轉軸40旋 轉至一特定角度位置時,該凸塊521即由該陡坡面512快速滑入該主定位件51的限位卡槽 511內(nèi),使該顯示器自動與該主機本體完全蓋合;且藉由該主扭力組50的主轉動件52與該 輔助扭力組60的輔助轉動件62,同步旋轉動作于不同坡度的該主定位件51與該輔助定位 件61的該陡坡面512與該緩坡面611上,且受該壓縮彈片組80的回復力壓制,故得以產(chǎn)生 足夠的摩擦阻力,使該顯示器掀開在該轉軸40旋轉角度為90。以內(nèi)具有開輕關重及無段 定位的效果。 請再參閱圖7A-圖7E所示,為本實用新型鉸鏈局部組件展開的連續(xù)動作示意圖, 并請配合圖8所示,為圖7A-圖7E形成的扭力曲線圖;首先請參閱圖7A,此局部組件展開圖所繪示的組件包含了主扭力組50及其所具有的主定位件51與主轉動件52,以及包含了 輔助扭力組60與其所具有的輔助定位件61及輔助轉動件62,最后還包含了在主扭力組50 與輔助扭力組60之間的壓縮彈片組80,且此圖7A中該主定位件51、主轉動件52、壓縮彈片 組80、輔助轉動件62、輔助定位件61所形的相對關系位置,等同于未繪示出的顯示器完全 蓋合于該主機本體上的狀態(tài),再看至圖8所示,開啟曲線(OP)與關閉曲線(CL)的起始點, 即為上述顯示器完全蓋合于該主機本體時轉軸40所旋轉的角度為0°的位置,而在此旋轉 角度為0°時,鉸鏈10仍存在有因壓縮彈片組80的彈性而壓制主轉動件52所自動滑入該 主定位件51的限位卡槽511內(nèi)產(chǎn)生的扭力(或內(nèi)應力,該扭力在l左右);而當顯示器開啟 至與主機本體形成夾角為5。時(即轉軸40旋轉至角度為5。時),請對照圖7B所示,此時 凸塊521開始于限位卡槽511內(nèi)的陡坡面512上滑出,且凸緣621則同步同方向地在緩坡面 611上滑動,由于陡坡面512的坡度較緩坡面611的坡度為陡,因此凸塊521滑出壓縮至壓 縮彈片組80的距離要比凸緣621滑動釋放壓縮彈片組80的距離來得大些,致使壓縮彈片 組80會因凸塊521產(chǎn)生壓縮較快而凸緣621產(chǎn)生釋放較慢而形成鉸鏈10的緩增扭力(該 扭力在3.5左右),如圖8中在角度為5。的開啟曲線(OP)所示,可清楚看出當顯示器初開 啟時,本實用新型鉸鏈10所產(chǎn)生的扭力的開啟曲線(OP)相較于現(xiàn)有習知開啟曲線(POP) (如圖2所示)實小很多,此即為達成掀開顯示器時可具"開輕"與"無段定位"效果的技術 手段;再當顯示器開啟至與主機本體形成夾角剛好超過10°時(即轉軸40旋轉至角度剛 好超過IO。時),請對照圖7C所示,此時凸塊521已在限位卡槽511內(nèi)的陡坡面512上完 全滑出,然而此時凸緣621仍在緩坡面611上滑動,由于凸塊521已剛好脫離陡坡面512,而 凸緣621仍在緩坡面611上滑動,因此凸塊521滑出壓縮至壓縮彈片組80已越過臨界點, 而凸緣621滑動釋放壓縮彈片組80仍在緩緩進行中,致使壓縮彈片組80會因凸塊521過 臨界點產(chǎn)生最大壓縮而形成最高扭力后(該扭力在6左右),在凸緣621產(chǎn)生緩慢釋放形成 緩減鉸鏈10的扭力,如圖8中在角度為超過10。的開啟曲線(OP)所示,可清楚看出在顯示 器開啟的過程中,本實用新型鉸鏈10所產(chǎn)生的開啟曲線(OP)中的最大扭力(6左右)相較 于現(xiàn)有習知開啟曲線(P0P)(如圖2所示)的最大扭力(8左右)實在是小了很多,由此更 可證明本實用新型在實施時,當掀開顯示器時可達"開輕"與"無段定位"的效果;而當顯示 器持續(xù)開啟至與主機本體形成夾角剛好超過60。時(即轉軸40旋轉至角度剛好超過60。 時),請對照圖7D所示,此時凸塊521早已維持在脫離陡坡面512的位置上不再壓制壓縮彈 片組80而滑動,然而此時凸緣621亦剛好結束在緩坡面611上的滑動而越過臨界點,致使 壓縮彈片組80會因凸緣621越過臨界點而結束被緩慢地釋放而形成一穩(wěn)定扭力(該扭力 在4.5左右),如圖8中在角度為超過60。的開啟曲線(OP)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實用新型 鉸鏈10在顯示器開啟剛好超過角度為60°時,所產(chǎn)生如開啟曲線OP所示的穩(wěn)定扭力仍可 保持與現(xiàn)有習知開啟曲線(P0P)(如圖2所示)的穩(wěn)定扭力相同的大小,直至如圖7E所示 的轉軸40角度。 相反地,當顯示器開始反向關閉至與主機本體形成夾角剛好超過60°時(即轉軸 40旋轉至角度剛好超過60°時),請對照圖7D所示,此時凸塊521仍維持在脫離陡坡面512 的位置上而并無增加或減少壓制壓縮彈片組80地滑動著,然而此時凸緣621卻剛好越過臨 界點進入緩坡面611上滑動,致使壓縮彈片組80會因凸緣621越過臨界點而開始被緩慢地 壓縮而形成一緩增扭力,如圖8中在角度為超過60。的關閉曲線(CL)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實用新型鉸鏈10在顯示器關閉剛好超過角度為60。時,所產(chǎn)生的關閉曲線(CL)中的緩增 扭力較同角度范圍內(nèi)的開啟曲線(OP)為大,且相較于現(xiàn)有習知關閉曲線(PCL)(如圖2所 示)的穩(wěn)定扭力亦較為大,因此即為達成關閉顯示器時可具"關重"與"無段定位"效果的技 術手段;再當顯示器關閉至與主機本體形成夾角剛好超過10°時(即轉軸40旋轉至角度 剛好超過IO。時),請對照圖7C所示,此時凸塊521因壓縮彈片組80回復力的壓制,即開始 要落入限位卡槽511的陡坡面512上,由于凸塊521已剛好越過臨界點而在較陡的陡坡面 512上滑動,故縱使此時凸緣621仍在緩坡面611上同步滑動,但因凸塊521將受壓縮彈片 組80回復力的壓制而藉由較陡的陡坡面512快速滑入限位卡槽511,且快速釋放壓縮彈片 組80的壓制力,而快速回到如圖7A所示的相關位置,使圖8中該轉軸40在角度為10° 0°范圈的關閉曲線(CL)相較現(xiàn)有習知關閉曲線(PCL)(如圖2所示)來得更陡,此更陡的 關閉曲線(CL)表有較大的扭力(該扭力在8左右,相對于壓縮彈片組80的壓制力)可將顯 示器蓋合于主機本體上,且會比現(xiàn)有習知來得更快更確實,由此可知本實用新型在實施時, 當關閉顯示器到達一預定角度位置時(在此僅是以角度為IO。的位置舉例說明),即會使 顯示器自動與主機本體完全蓋合。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 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nèi),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nèi)容 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nèi) 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zhì)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 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一種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第一接座(20),該第一接座(20)延伸具有一與該主機本體接合的組配端(21)及一軸支撐部(22),而該軸支撐部(22)穿設有一軸穿孔(221),且該第一接座(20)另設有一定位槽(23);一轉軸(40),該轉軸(40)具有一穿設上述軸穿孔(221)且軸設其上的軸部(41)及一固接插銷(42);一第二接座(30),該第二接座(30)具有一供上述固接插銷(42)固設的固接插孔(31),以及一與該顯示器接合的配接端(32);一主扭力組(50),該主扭力組(50)具有一固設于上述第一接座(20)且軸設于該轉軸(40)的主定位件(51)與一固接于該轉軸(40)上的主轉動件(52),其中該主轉動件(52)具有一凸塊(521),而該主定位件(51)則具有一供該凸塊(521)卡接的限位卡槽(511),及一供該凸塊(521)滑入或滑出該限位卡槽(511)的陡坡面(512);一定位摩擦片(70),該定位摩擦片(70)是軸設于該轉軸(40)上,且具有一插設固接于上述定位槽(23)的定位端(71);一輔助扭力組(60),該輔助扭力組(60)具有一固設于上述定位摩擦片(70)且軸設于該轉軸(40)的輔助定位件(61)與一固接于該轉軸(40)上的輔助轉動件(62),其中該輔助轉動件(62)具有一凸緣(621),而該輔助定位件(61)則具有一供該凸緣(621)滑上或滑下的緩坡面(611);一壓縮彈片組(80),該壓縮彈片組(80)是軸設于該轉軸(40)上;以及一螺帽(90),該螺帽(90)是固接于該轉軸(40)的軸部(41)末端。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輔助扭力組 (60)與該螺帽(90)之間,具有至少一摩擦墊片(91),該摩擦墊片(91)是與該轉軸(40)固 接。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壓縮彈片 組(80)為多個弧形墊片(81)所構成,且多個該弧形墊片(81)至少二弧面相對設置。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多個弧形墊片 (81)為四片。
5.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主定位件(51) 具有一定位銷(513)。
6. 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接座(20) 的軸支撐部(22)具有一供該定位銷(513)穿插固接的定位孔(222)。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軸支撐部(22) 具有一定位點(223)。
8. 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轉軸(40)延伸 設有一角度定位塊(43)。
9. 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轉軸(40)的軸 部(41)末端具有一螺紋部(411)。
10. 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螺帽(90)是 與該轉軸(40)的螺紋部(411)螺接。
11. 根據(jù)權利要求io所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定位摩擦片(70)具有一固定孔(72)。
12. 根據(jù)權利要求11所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輔助扭力組 (60)的輔助定位件(61)具有一與該固定孔(72)固接的固定銷(612)。
1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主定位件 (51)具有一定位銷(513)。
14. 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接座 (20)的軸支撐部(22)具有一供該定位銷(513)穿插固接的定位孔(222)。
15. 根據(jù)權利要求14所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軸支撐部 (22)具有一定位點(223)。
16. 根據(jù)權利要求15所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轉軸(40)延 伸設有一角度定位塊(43)。
17.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轉軸 (40)的軸部(41)末端具有一螺紋部(411)。
18. 根據(jù)權利要求17所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螺帽(90)是 與該轉軸(40)的螺紋部(411)螺接。
19.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定位摩擦 片(70)具有一固定孔(72)。
20. 根據(jù)權利要求19所述的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輔助扭力組 (60)的輔助定位件(61)具有一與該固定孔(72)固接的固定銷(6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有關于一種定位自動閉合的鉸鏈,是提供顯示器相對主機本體的一側邊旋轉動作,包含有第一接座、轉軸、第二接座、主扭力組、定位摩擦片、輔助扭力組、壓縮彈片組及螺帽;主扭力組的主轉動件受該壓縮彈片組的回復力壓制,在該轉軸旋轉至一預定角度位置時,主轉動件的凸塊即由主扭力組的主定位件的陡坡面快速滑入主定位件的限位卡槽內(nèi),使顯示器自動與主機本體完全蓋合;且藉由主扭力組的主轉動件與輔助扭力組的輔助轉動件,同步旋轉動作于不同坡度的主定位件與輔助定位件的陡坡面與緩坡面上,且受壓縮彈片組的回復力壓制,故得以產(chǎn)生足夠的摩擦阻力,使顯示器掀開在轉軸旋轉角度為90°以內(nèi)具有開輕關重及無段定位的效果。
文檔編號F16C11/10GK201487018SQ200920154600
公開日2010年5月26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5月27日
發(fā)明者江永璋 申請人:昆山萬禾精密電子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