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及定位工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及定位工裝,包括以下步驟:提供鉸鏈并將鉸鏈預裝至車身上;提供定位工裝;在定位工裝上選取第一定位面并貼合于車身的側圍外板表面;在定位工裝上選取第二定位面并貼合于車身的后窗臺橫梁表面;在車身的流水槽及后窗臺支撐板上分別設第一定位基準孔和第二定位基準孔,并分別與定位工裝的第一定位基準軸和第二定位基準軸插接;在工裝上設定位套筒并與鉸鏈上的旋轉軸插接;在定位工裝上設第三定位基準軸并與鉸鏈上的第三定位基準孔插孔;將鉸鏈固定于車身;拆除定位工裝。本發(fā)明提供的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及定位工裝,定位安裝流程簡單且安裝精度高,避免出現(xiàn)安裝行李箱蓋與側身側圍匹配不良的問題。
【專利說明】
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及定位工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汽車裝配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及定位工裝。
【背景技術】
[0002]行李箱是汽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具有除存儲、開啟、隔音、防水等功能之外,還同時兼具有外觀美學功能。將行李箱安裝在車身上后,行李箱需要與鉸鏈連接,以實現(xiàn)行李箱的開啟與閉合。然而,目前在車身上安裝鉸鏈時,通常采用將鉸鏈直接安裝在車身上,其裝配時間較長,裝配精度較低并且存在左右兩個鉸鏈同軸度差,從而容易導致后續(xù)出現(xiàn)行李箱與車身側圍安裝匹配不良及開啟不順暢的問題,大大地降低了其使用可靠性。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鑒于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便于安裝并且提高安裝精度的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及定位工裝。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0005]S1:提供鉸鏈,并將所述鉸鏈預裝至車身上;
[0006]S2:提供定位工裝;
[0007]S3:在所述定位工裝上選取第一定位面,并將所述第一定位面貼合固定于所述車身的側圍外板的表面;
[0008]S4:在所述定位工裝上選取第二定位面,并將所述第二定位面貼合固定于所述車身的后窗臺橫梁的表面;
[0009]S5:在所述車身的流水槽以及后窗臺支撐板上分別設置第一定位基準孔和第二定位基準孔;
[0010]S6:在所述定位工裝上相對應所述第一定位基準孔和第二定位基準孔的位置處分別設置第一定位基準軸和第二定位基準軸,并將所述第一定位基準軸以及第二定位基準軸分別對應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基準孔和第二定位基準孔;
[0011 ] S7:在所述定位工裝上設置定位套筒,將所述定位套筒與所述鉸鏈上的旋轉軸配合插接;
[0012]S8:在所述定位工裝上設置第三定位基準軸,將所述第三定位基準軸與所述鉸鏈上的第三定位基準孔配合插接;
[0013]S9:將所述鉸鏈固定安裝于所述車身上;
[0014]S10:拆除所述定位工裝。
[001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步驟SI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0016]所述鉸鏈上設置有第一安裝孔,將所述第一安裝孔對準所述車身上的安裝螺母,并擰入安裝螺栓以使所述鉸鏈預裝至所述車身上。
[001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步驟S3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0018]在所述車身側圍外板靠近后窗玻璃涂膠的位置處選取兩個第一支撐基準點;
[0019]在所述定位工裝相對應所述側圍外板的位置處選取兩個第一定位面,并將兩個所述第一定位面分別對應貼合于兩個所述第一支撐基準點。
[002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步驟S4具體如下:
[0021]在所述車身的后窗橫梁距離所述側圍外板距離為120?350mm的位置處選取一個第二支撐基準點;
[0022]在所述定位工裝相對應所述后窗橫梁的位置處選取一個第二定位面,并使得所述第二定位面對應貼合于所述第二支撐基準點。
[0023]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定位工裝還包括壓緊塊,所述第三定位基準軸設于所述壓緊塊的表面上,當所述第三定位基準軸與所述鉸鏈上的第三定位基準孔配合插接時,所述壓緊塊的表面與所述鉸鏈的表面貼合。
[0024]相應地,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上述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的定位工裝,所述定位工裝包括
[0025]用以貼合固定于車身的側圍外板的表面的第一定位面;
[0026]用以貼合固定于車身的后窗臺橫梁的表面的第二定位面;
[0027]用以與車身的流水槽上的第一定位基準孔配合插接的第一定位基準軸;
[0028]用以與車身的后窗臺支撐板上的第二定位基準孔配合插接的第二定位基準軸;
[0029]用以與鉸鏈上的旋轉軸配合插接的定位套筒;以及
[0030]用以與鉸鏈上的第三定位基準孔配合插接的第三定位基準軸。
[0031]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定位工裝還包括工裝本體,所述工裝本體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定位基準軸設于所述第一端上,所述第二定位基準軸設于所述第二端上。
[0032]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定位工裝還包括兩第一定位塊以及第二定位塊,兩個所述第一定位塊均設于所述工裝本體的表面上,并且兩個第一定位塊相對所述工裝本體的中心對稱設置,所述第一定位面為所述第一定位塊的表面,所述第二定位塊設于所述第一端上,所述第二定位面為所述第二定位塊的表面。
[0033]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定位工裝包括滑動連接于所述工裝主體上的滑動支座以及設于所述滑動支座上的壓緊塊,所述定位套筒設于所述滑動支座上,所述第三定位基準軸設于所述壓緊塊的表面上,當所述第三定位基準軸與所述第三定位基準孔配合插接時,所述壓緊塊的表面貼合于所述鉸鏈的表面。
[0034]進一步地,所述定位工裝還包括手柄、第一導向軸以及第二導向軸,所述第一導向軸設于所述工裝本體上,所述滑動支座滑動連接于所述第一導向軸,所述第二導向軸設于所述滑動支座上,所述手柄設于第二導向軸的一端,所述手柄能夠相對所述第二導向軸轉動,以帶動所述滑動支座相對所述第一導向軸沿遠離或靠近所述工裝本體的方向運動。
[0035]本發(fā)明提供的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及定位工裝,通過在定位工裝上設置定位基準定位安裝于車身上,從而實現(xiàn)該定位工裝在車身上的定位。然后通過在定位工裝上再次設置定位基準,從而便于該鉸鏈定位安裝于該定位工裝上,利用該鉸鏈與該定位工裝的定位安裝,實現(xiàn)該鉸鏈在車身上的定位安裝,提高該鉸鏈的定位安裝精度,進而避免后續(xù)安裝行李箱后出現(xiàn)的與車身側圍匹配不良、打開或者關閉不順暢問題。該整個安裝流程簡單,從而便于操作人員安裝。
【附圖說明】
[0036]為更清楚地闡述本發(fā)明的構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其進行詳細說明。
[0037]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的流程圖;
[0038]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9]圖3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鉸鏈的結構示意圖;
[0040]圖4及圖5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定位工裝的不同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0041 ]圖6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定位裝置定位安裝于車身的結構示意圖。
[0042]其中,100、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裝置;101、車身;101a、第一支撐基準點;101b、第二支撐基準點;10、鉸鏈;11、旋轉軸;12、第三定位基準孔;20、定位工裝;21、工裝本體;211、第一端;212、第二端;22、第一定位基準軸;23、第一定位塊;231、第一定位面;24、第二定位塊;241、第二定位面;25、第二定位基準軸;26、滑動支座;261、定位套筒;262、第三定位基準軸;263、壓緊塊;27、手柄、28、第一導向軸;29、第二導向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43]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0044]為便于描述,這里可以使用諸如“在…之下”、“在…下面”、“下”、“在…之上”、“上”
等空間相對性術語來描述如圖中所示的一個元件或特征與另一個(些)元件或特征的關系??梢岳斫猓斠粋€元件或層被稱為在另一元件或層“上”、“連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層時,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層上、直接連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層,或者可以存在居間元件或層。
[0045]可以理解,這里所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特定實施例,并非要限制本發(fā)明。在這里使用時,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確表述,否則單數(shù)形式“一”和“該”也旨在包括復數(shù)形式。進一步地,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時,術語“包括”和/或“包含”表明所述特征、整體、步驟、元件和/或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個或多個其他特征、整體、步驟、元件、組件和/或其組合的存在或增加。說明書后續(xù)描述為實施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說明本發(fā)明的一般原則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當視所附權利要求所界定者為準。
[0046]請一并參閱圖1至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的流程圖。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47]S1:提供鉸鏈,并將所述鉸鏈預裝至車身上。
[0048]本步驟的目的是先將鉸鏈預裝到車身上,以便于后續(xù)鉸鏈與行李箱蓋的連接。
[0049]具體地,在將該鉸鏈預裝至車身上時,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0050]Sll:所述鉸鏈上設置有第一安裝孔,將所述第一安裝孔對準所述車身上的安裝螺母,并擰入安裝螺栓以使所述鉸鏈預裝至所述車身上。
[0051]本步驟的目的是將鉸鏈通過第一安裝孔與車身上的安裝螺母配合,然后通過鉸鏈側的安裝螺栓擰緊,以實現(xiàn)鉸鏈在車身上的預安裝。具體地,當該鉸鏈在車身上的定位安裝完成時,可通過擰緊位于該鉸鏈一側的安裝螺栓,即可實現(xiàn)將鉸鏈固定在車身上。
[0052]S2:提供定位工裝。
[0053]S3:在所述定位工裝上選取第一定位面,并將所述第一定位面貼合固定于所述車身的側圍外板的表面。
[0054]本步驟的目的是為了在定位工裝上選取相應的定位基準,以便于該定位工裝與車身的定位。
[0055]該步驟具體操作如下:
[0056]S31:在所述車身的側圍外板靠近后窗玻璃涂膠位置處表面上選取兩個第一支撐基準點。
[0057]本步驟的目的是先在車身上選取好定位基準點,以便于該定位工裝在車身上的定位。具體地,在本步驟中,該兩個第一支撐基準點為車身側圍外板后玻璃涂膠位置處沿Z方向上的基準點,以便于確定該定位工裝在車身Z方向上的定位。
[0058]S32:在所述定位工裝相對應所述側圍外板的位置處選取兩個所述第一定位面,將所述兩個第一定位面分別對應貼合于所述兩個第一支撐基準點。
[0059]本步驟的目的是將定位工裝對應該兩個第一支撐基準點定位于車身上。具體地,在本步驟中,通過在定位工裝相對該兩個第一支撐基準點的位置處選取兩個第一定位面,利用該兩個第一定位面與該兩個第一支撐基準點對應貼合,從而實現(xiàn)定位工裝在Z方向上的定位。同時,由于該兩個第一支撐基準點位于車身的側圍外板上,因此,利用該兩個第一支撐基準點,能夠使得該定位工裝在側圍外板上的裝配更為精確,提高其定位精度。
[0060]S4:在所述定位工裝上選取第二定位面,并將所述第二定位面貼合固定于所述車身的后窗臺橫梁的表面。
[0061 ]本步驟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在車身上選取定位基準點,以進一步利用該不同的定位基準點來提高定位工裝在車身上的定位精度和穩(wěn)定性,進而提高鉸鏈在車身上的定位精度。
[0062]本步驟的具體操作如下:
[0063]S41:在所述車身的后窗橫梁距離所述側圍外板距離為120?350mm的位置處選取一個第二支撐基準點。
[0064]具體地,在本步驟中,該第二支撐基準點為設置于車身的后窗臺橫梁沿Z方向上的基準點,因此,該第二支撐基準點與上述兩個第一支撐基準點均為Z方向上的基準點,通過上述三個基準點可確定Z向平面,因此,當該定位工裝分別定位于該三個支撐基準點時,其在Z方向上的三個基準完全定位,此時,定位工裝在車身Z方向上的位置被完全確定。
[0065]S42:在所述定位工裝相對應所述后窗橫梁的位置處選取一個第二定位面,并使得所述第二定位面對應貼合于所述第二支撐基準點。
[0066]本步驟的目的是將定位工裝通過該第二支撐基準點固定在車身上。
[0067]S5:在所述車身的流水槽以及后窗臺支撐板上分別設置第一定位基準孔和第二定位基準孔。
[0068]本步驟的目的是在車身上進一步選取定位基準。在本步驟中,該第一定位基準孔開設于該車身的側圍外板總成里的流水槽前端,該第一定位基準孔用以定位該定位工裝在車身上的X方向和Y方向。該第二定位基準孔為設于該后窗臺支撐板上的通孔,該第二定位基準孔用以定位該定位工裝在車身上的Y方向,進而便于確定該定位工裝的具體定位位置,大大地提高該定位工裝在車身上的定位精度。
[0069]S6:在所述定位工裝上相對應所述第一定位基準孔和第二定位基準孔的位置處分別設置第一定位基準軸和第二定位基準軸,并將所述第一定位基準軸以及第二定位基準軸分別對應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基準孔和第二定位基準孔。
[0070]本步驟是為了將該定位工裝通過上述第一定位基準孔和第二定位基準孔定位安裝于車身上,從而確定該定位工裝在車身X方向和Y方向的定位。
[0071]采用上述分別在車身不同位置上,例如側圍外板、后窗橫梁、流水槽以及后窗臺支撐板等位置,來選取不同方向上的定位基準,如Z方向、Y方向和X方向上,然后對應在定位工裝上選取相對應的基準,從而實現(xiàn)該定位工裝在該車身上的定位安裝的同時,也提高其在車身上的定位安裝精度。
[0072]S7:所述定位工裝上設置有定位套筒,將所述定位套筒與所述鉸鏈上的旋轉軸配合插接。
[0073]本步驟的目的是為了將定位工裝與鉸鏈定位連接。本步驟中,該定位工裝上的定位套筒為X方向和Z方向的定位,從而當該鉸鏈的旋轉軸與該定位套筒插接時,即限定了該鉸鏈在X方向和Z方向上的定位。
[0074]S8:在所述定位工裝上設置第三定位基準軸,將所述第三定位基準軸與所述鉸鏈上的第三定位基準孔配合插接。
[0075]本步驟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確定該鉸鏈在定位工裝上的定位。本步驟中,該第三定位基準孔為Z方向的定位,從而當該定位工裝上的第三定位基準軸與該第三定位基準孔配合插接時,該鉸鏈在Z方向上的定位也被確定下來,從而有利于提高該鉸鏈的定位精度。
[0076]進一步地,為了進一步確定該鉸鏈的定位安裝位置,該定位工裝還設置有壓緊塊,該第三定位基準軸設于該壓緊塊的表面上,從而當該第三定位基準軸與該鉸鏈上的第三定位基準孔配合插接時,該壓緊塊的表面與該鉸鏈開設該第三定位基準孔的表面貼合,通過該壓緊塊的表面與鉸鏈的表面貼合,進一步增加該鉸鏈在定位工裝上的Y向定位,進而有利于提高該鉸鏈的定位安裝精度。
[0077]S9:將所述鉸鏈固定安裝于所述車身上。
[0078]本步驟的目的是為了將鉸鏈固定在車身上,防止其移位而影響其安裝精度。具體地,由于該鉸鏈的第一安裝孔與車身上的安裝螺母配合,因此,只要將鉸鏈側的安裝螺栓擰緊,即可實現(xiàn)將該鉸鏈與車身固定。
[0079]S10:拆除所述定位工裝。
[0080]本步驟中,由于該鉸鏈在該車身上的位置已經(jīng)定位確定,該定位工裝已經(jīng)完成定位作用,故而可將其拆除。
[0081]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通過利用該定位工裝在車身上的定位,以確定該鉸鏈在車身上的定位,并且采用的定位基準為車身功能面和功能孔,因此,能夠使得該鉸鏈在車身上的定位安裝更為快捷,同時,該鉸鏈在車身上的定位精度也更高,進而能夠防止出現(xiàn)后續(xù)行李箱蓋與車身側圍匹配不良、行李箱蓋關閉或者開啟不順暢的問題。
[0082]請一并參閱圖2至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定位工裝20的結構示意圖。該定位工裝20包括用以貼合固定于車身101的側圍外板表面的第一定位面231;用以貼合固定于車身101的后窗臺橫梁表面的第二定位面241;用以與車身101的流水槽上的第一定位基準孔配合插接的第一定位基準軸22;用以與車身的后窗臺支撐板上的第二定位基準孔配合插接的第二定位基準軸25;用以與鉸鏈10上的旋轉軸11配合插接的定位套筒261以及用以與鉸鏈10上的第三定位基準孔12配合插接的第三定位基準軸27。通過在上述的定位工裝20上設置不同的定位基準,用以與車身101進行定位安裝,然后再利用該定位工裝20安裝于車身101上為鉸鏈10安裝于車身101上提供定位基準,從而能夠提高該鉸鏈10的安裝精度。
[0083]具體地,該定位工裝20包括工裝本體21,該工裝本體21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端211和第二端212,第一定位基準軸22設于第一端211,第二定位基準軸25設于第二端212上。具體地,在該第一定位基準軸22與該第二定位基準軸25與車身101的定位安裝時,具體操作如下:
[0084]在車身101的側圍外板總成里的流水槽前端上開設有第一定位基準孔,在車身101的后窗臺支撐板上開設有第二定位基準孔,該定位工裝20的第一定位基準軸22與該第一定位基準孔配合插接,該定位工裝20的第二定位基準軸25與該第二定位基準孔配合插接。優(yōu)選地,該第一定位基準孔為沿車身101上的X方向和Y方向的定位,該第二定位基準孔為沿車身101的Y方向上的定位,因此,利用該第一定位基準軸22和第二定位基準軸25與該第一定位基準孔和第二定位基準孔的配合插接,能夠實現(xiàn)該定位工裝20在車身101上的X方向和Y方向的定位。
[0085]該定位工裝20還包括兩個第一定位塊23以及第二定位塊24,兩個第一定位塊23均設于工裝本體21的表面上,并且兩個第一定位塊23相對工裝本體21的中心對稱設置,該第一定位面231為第一定位塊23的表面,第二定位塊24設于第一端211上,并且第二定位塊24鄰近第第一定位基準軸22設置。該第二定位面241為該第二定位塊24的表面。
[0086]具體地,在該兩個第一定位面231與車身101的側圍外板表面進行貼合固定時,具體操作如下:在該車身101的側圍外板靠近后窗玻璃涂膠的位置處設置兩個第一支撐基準點101a,該兩個第一定位面231分別對應貼合于該兩個第一支撐基準點101a。利用該第一定位面231與該第一支撐基準點1la的對應貼合,從而確定該定位工裝20在車身101上的定位基準。優(yōu)選地,該兩個第一支撐基準點1la為車身101上沿Z方向上的定位,S卩,該兩個第一定位面231確定了該定位工裝20在車身101在Z方向上的定位位置。
[0087]該第二定位面241與車身101進行貼合固定時的具體操作如下:
[0088]在車身101的后窗臺橫梁距離該側圍外板180?350mm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二支撐基準點101b,該第二定位面241對應貼合于該第二支撐基準點101b。優(yōu)選地,該第二支撐基準點1lb為車身101上沿Z方向上的定位。
[0089]進一步地,該定位工裝20還包括滑動連接于該工裝本體21上的滑動支座26,該定位套筒261以及該第三定位基準軸262均設于該滑動支座26上,該鉸鏈10上相對應該定位套筒261以及該第三定位基準軸262分別設有旋轉軸11以及第三定位基準孔12,該旋轉軸11與該定位套筒261配合插接,該第三定位基準軸262與該第三定位基準孔12配合插接。優(yōu)選地,該定位套筒261為定位工裝20沿Z方向和X方向上的定位,該第三定位基準軸262為該定位工裝20沿Z方向上的定位,因此,利用上述定位基準的配合,能夠確定該鉸鏈10在該定位工裝20上的不同方向(如X方向以及Z方向)上的定位基準,進而有利于該鉸鏈10在該定位工裝20上的定位安裝。
[0090]為了進一步提高該鉸鏈10的定位安裝精度,該定位工裝20還包括設于該滑動支座26上的壓緊塊263,該第三定位基準軸262設于該壓緊塊263的表面上。當該第三定位基準軸262與該第三定位基準孔12配合插接時,該壓緊塊263的表面貼合于該鉸鏈10開設有該第三定位基準孔12的表面上。優(yōu)選地,該壓緊塊263的表面為該定位工裝20在Y方向上的定位,通過該壓緊塊263的表面與該鉸鏈10的表面貼合,進一步增加了該鉸鏈10在該定位工裝20上的Y向定位,大大地提高了該鉸鏈1的定位安裝精度。
[0091 ] 進一步地,該定位工裝20還包括手柄27、第一導向軸28和第二導向軸29,該第一導向軸28設于該工裝本體21上,該滑動支座26滑動連接于該第一導向軸28,該第二導向軸29設于該滑動支座26上,該手柄27設于該第二導向軸29的一端,并且該手柄27能夠相對該第二導向軸29轉動,以帶動該滑動支座26相對該第一導向軸28沿遠離或靠近該工裝本體21的方向運動。具體地,當該定位套筒261以及該第三定位基準軸262與該鉸鏈10的旋轉軸11以及第三定位基準孔12分別插接時,該手柄27相對該第二導向軸29轉動至第一位置,此時,該滑動支座26帶動該定位套筒261以及該第三定位基準軸262相對該第一導向軸28沿靠近該工裝本體21的方向運動,以使該定位套筒261以及第三定位基準軸262運動至與該鉸鏈10的旋轉軸11以及第三定位基準孔12分別插接。而當該鉸鏈與該定位工裝定位安裝完成,并且該鉸鏈與車身固定安裝完成時,可將該手柄27相對該第二導向軸29轉動至第二位置,此時,該滑動支座26帶動該定位套筒261以及該第三定位基準軸262相對該第一導向軸28沿遠離該工裝本體21的方向運動,以使該定位套筒261以及第三定位基準軸262運動至與該鉸鏈10的旋轉軸11以及第三定位基準孔12分離。即,該定位工裝20與該鉸鏈10分離,此時,可將該定位工裝20從該車身101上拆除。通過該第一導向軸28和第二導向軸29的導向設置,能夠確保該滑動支座26在運動時始終保持直線運動,防止其出現(xiàn)運動偏移現(xiàn)象。此外,通過控制該手柄27的轉動位置,來實現(xiàn)控制該滑動支座26的滑動位置,從而便于安裝者的操作。
[0092]本發(fā)明提供的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及定位工裝,通過在定位工裝上設置定位基準定位安裝于車身上,從而實現(xiàn)該定位工裝在車身上的定位。然后通過在定位工裝上再次設置定位基準,從而便于該鉸鏈定位安裝于該定位工裝上,利用該鉸鏈與該定位工裝的定位安裝,實現(xiàn)該鉸鏈在車身上的定位安裝,提高該鉸鏈的定位安裝精度,進而避免后續(xù)安裝行李箱后出現(xiàn)的與車身側圍匹配不良、打開或者關閉不順暢問題。該整個安裝流程簡單,從而便于操作人員安裝。
[0093]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一些示例”或類似“第一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fā)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0094]以上所述的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該技術方案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實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該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Si:提供鉸鏈,并將所述鉸鏈預裝至車身上; S2:提供定位工裝; 53:在所述定位工裝上選取第一定位面,并將所述第一定位面貼合固定于所述車身的側圍外板的表面; 54:在所述定位工裝上選取第二定位面,并將所述第二定位面貼合固定于所述車身的后窗臺橫梁的表面; S5:在所述車身的流水槽以及后窗臺支撐板上分別設置第一定位基準孔和第二定位基準孔; S6:在所述定位工裝上相對應所述第一定位基準孔和第二定位基準孔的位置處分別設置第一定位基準軸和第二定位基準軸,并將所述第一定位基準軸以及第二定位基準軸分別對應插入所述第一定位基準孔和第二定位基準孔; S7:在所述定位工裝上設置定位套筒,將所述定位套筒與所述鉸鏈上的旋轉軸配合插接; S8:在所述定位工裝上設置第三定位基準軸,將所述第三定位基準軸與所述鉸鏈上的第三定位基準孔配合插接; S9:將所述鉸鏈固定安裝于所述車身上; SlO:拆除所述定位工裝。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I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所述鉸鏈上設置有第一安裝孔,將所述第一安裝孔對準所述車身上的安裝螺母,并擰入安裝螺栓以使所述鉸鏈預裝至所述車身上。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在所述車身側圍外板靠近后窗玻璃涂膠的位置處選取兩個第一支撐基準點; 在所述定位工裝相對應所述側圍外板的位置處選取兩個第一定位面,并將兩個所述第一定位面分別對應貼合于兩個所述第一支撐基準點。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具體如下: 在所述車身的后窗橫梁距離所述側圍外板距離為120?350mm的位置處選取一個第二支撐基準點; 在所述定位工裝相對應所述后窗橫梁的位置處選取一個第二定位面,并使得所述第二定位面對應貼合于所述第二支撐基準點。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裝還包括壓緊塊,所述第三定位基準軸設于所述壓緊塊的表面上,當所述第三定位基準軸與所述鉸鏈上的第三定位基準孔配合插接時,所述壓緊塊的表面與所述鉸鏈的表面貼合。6.—種用于權利要求1至5任意一項所述的汽車行李箱鉸鏈定位安裝方法的定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裝包括 用以貼合固定于車身的側圍外板的表面的第一定位面; 用以貼合固定于車身的后窗臺橫梁的表面的第二定位面; 用以與車身的流水槽上的第一定位基準孔配合插接的第一定位基準軸; 用以與車身的后窗臺支撐板上的第二定位基準孔配合插接的第二定位基準軸; 用以與鉸鏈上的旋轉軸配合插接的定位套筒;以及 用以與鉸鏈上的第三定位基準孔配合插接的第三定位基準軸。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裝還包括工裝本體,所述工裝本體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定位基準軸設于所述第一端上,所述第二定位基準軸設于所述第二端上。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裝還包括兩第一定位塊以及第二定位塊,兩個所述第一定位塊均設于所述工裝本體的表面上,并且兩個第一定位塊相對所述工裝本體的中心對稱設置,所述第一定位面為所述第一定位塊的表面,所述第二定位塊設于所述第一端上,所述第二定位面為所述第二定位塊的表面。9.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裝包括滑動連接于所述工裝主體上的滑動支座以及設于所述滑動支座上的壓緊塊,所述定位套筒設于所述滑動支座上,所述第三定位基準軸設于所述壓緊塊的表面上,當所述第三定位基準軸與所述第三定位基準孔配合插接時,所述壓緊塊的表面貼合于所述鉸鏈的表面。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裝還包括手柄、第一導向軸以及第二導向軸,所述第一導向軸設于所述工裝本體上,所述滑動支座滑動連接于所述第一導向軸,所述第二導向軸設于所述滑動支座上,所述手柄設于第二導向軸的一端,所述手柄能夠相對所述第二導向軸轉動,以帶動所述滑動支座相對所述第一導向軸沿遠離或靠近所述工裝本體的方向運動。
【文檔編號】B25B27/00GK105922185SQ201610344100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0日
【發(fā)明人】陳善飛, 劉艷兵, 張少雄, 王小海
【申請人】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