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壓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增壓罩,特別是關于一種軸流風扇的增壓罩。
【背景技術】
[0002]風扇依其結構及氣體流向可簡單地區(qū)分為離心風扇及軸流風扇,其中離心風扇的特性為風量小、風壓高,適合使用于高風阻的環(huán)境中,而軸流風扇的特性則為風量大、風壓小,適合使用于需大量換氣的環(huán)境中。其中軸流風扇具有運轉速度快、結構簡單輕巧且運轉效率高的優(yōu)點,而被廣泛地應用于各種電子裝置中進行散熱。請參閱圖6,為軸流風扇的流量-靜壓比較圖,圖中「未安裝有增壓罩的風扇」的曲線即為一般現(xiàn)有軸流風扇的性能表現(xiàn),可以看到曲線中具有明顯的失速區(qū)(流量30 CFM左右),當軸流風扇操作于這個區(qū)域時,風扇的性能會明顯變差,而導致其散熱效果下降,因此,如何改善軸流風扇于失速區(qū)性能下滑的問題,為業(yè)界致力研發(fā)的方向。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借由增壓罩的流道的截面積由進風口朝向出風口漸擴,以增加風扇的靜壓,而可提高風扇的工作區(qū)的表現(xiàn)。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增壓罩用于設置于風扇的入風口,該增壓罩包含殼體,該殼體具有內表面,該內表面圍繞有流道,該流道具有進風口及出風口,其中該流道的截面積由該進風口朝向該出風口漸擴。
[0005]作為優(yōu)選技術方案,該殼體具有底面,該流道的該出風口位于該殼體的該底面,該殼體的該底面與該內表面之間具有第一夾角,該第一夾角為不小于30度的銳角。
[0006]作為優(yōu)選技術方案,上述的增壓罩包含有鈍體及多個靜葉,該鈍體位于該流道中,各該靜葉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各該靜葉的該第一端連接該鈍體,各該靜葉的該第二端連接該殼體的該內表面。
[0007]作為優(yōu)選技術方案,該鈍體具有側面,該鈍體的該側面與該殼體的底面之間具有第二夾角,該第二夾角為不小于30度的銳角。
[0008]作為優(yōu)選技術方案,該鈍體具有第一高度,該殼體具有厚度,該鈍體的該第一高度小于該殼體的該厚度。
[0009]作為優(yōu)選技術方案,該鈍體具有第一高度,該殼體具有厚度,該鈍體的該第一高度及該殼體的該厚度的比例介于1:5至4:5之間。
[0010]作為優(yōu)選技術方案,該鈍體具有第一高度,各該靜葉具有第二高度,該鈍體的該第一高度及各該靜葉的該第二高度之間的比例介于5:1至5:4之間。
[0011]進一步優(yōu)選地,各該靜葉具有第二高度,該鈍體的該第一高度及各該靜葉的該第二高度之間的比例介于5:1至5:4之間。
[0012]作為優(yōu)選技術方案,該鈍體具有鈍體底面,該鈍體底面與該殼體的底面共平面。
[0013]進一步優(yōu)選地,各該靜葉具有連接底面,該連接底面與該殼體的該底面共平面。
[0014]作為優(yōu)選技術方案,該鈍體罩蓋該風扇的輪轂。
[0015]作為優(yōu)選技術方案,該流道的該出風口的大小不大于該風扇的該入風口的大小。
[0016]本實用新型借由于該風扇的該入風口設置該增壓罩以增加其氣流靜壓,可提升該風扇的工作性能,進而增加該風扇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17]圖1: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增壓罩的立體上視圖。
[0018]圖2: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該增壓罩的立體下視圖。
[0019]圖3: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該增壓罩的側面剖視圖。
[0020]圖4: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該增壓罩安裝于風扇的側面剖視圖。
[0021]圖5: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增壓罩安裝于風扇的側面剖視圖。
[0022]圖6:安裝及未安裝有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該增壓罩的流量-靜壓比較圖。
[0023]附圖標記說明:
[0024]100增壓罩;110殼體;
[0025]111內表面 ;112底面;
[0026]120 鈍體; 121 側面;
[0027]122鈍體底面;130靜葉;
[0028]131 第一端;132 第二端;
[0029]133連接底面;200風扇;
[0030]210 入風口; 220 輪轂;
[0031]230 排風口 ; P 流道;
[0032]Pl 進風口 ; P2 出風口 ;
[0033]Θ I第一夾角; Θ 2第二夾角;
[0034]Hl第一高度;H2第二高度;
[0035]T 厚度。
【具體實施方式】
[003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37]請參閱圖1、圖2及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第一實施例,一種增壓罩100的立體圖及剖視圖,該增壓罩100包含殼體110、鈍體120及多個靜葉130,該殼體110具有內表面111及底面112,請參閱圖3,該殼體110的該內表面111圍繞有流道P,該流道P供氣體流過,該流道P具有進風口 Pl及出風口 P2,該流道P的該出風口 P2位于該殼體110的該底面112,氣體由該進風口 PI流入,并由該出風口 P2流出,其中該流道P的截面積由該進風口 PI朝向該出風口 P2漸擴,可使氣體于該流道P流動的過程中增加靜壓,該殼體110的該底面112與該內表面111之間具有第一夾角Θ 1,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夾角Θ I為不小于30度的銳角。
[0038]請參閱圖1、圖2及圖3,各該靜葉130具有第一端131及第二端132,各該靜葉130的該第一端131連接該鈍體120,各該靜葉130的該第二端132連接該殼體110的該內表面111,該些靜葉130用以導正流入氣體的流動方向,可增加流入的氣流流速,以彌補該流道P為提高氣流靜壓,縮小該進風口 Pl而減少的入風量。該鈍體120借由該些靜葉130的固定而位于該流道P中,該鈍體120用以導引氣流更順暢地進入風扇,其中該鈍體120具有側面121,該鈍體120的該側面121與該殼體110的該底面112之間具有第二夾角Θ 2,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夾角Θ 2為不小于30度的銳角。
[0039]請參閱圖3,該增壓罩100的該殼體110具有厚度T,該鈍體120具有第一高度Hl,各該靜葉130具有第二高度H2,其中該鈍體120的該第一高度Hl小于該殼體110的該厚度T,各該靜葉130的該第二高度H2小于該鈍體120的該第一高度H1,較佳的,該鈍體120的該第一高度Hl及該殼體110的該厚度T之間的比例介于1:5至4:5之間,該鈍體120的該第一高度Hl及各該靜葉130的該第二高度H2之間的比例介于5:1至5:4之間,可使該流道P的氣流整流效率達到最佳。
[0040]請參閱圖2及圖3,該鈍體120具有鈍體底面122,各該靜葉130具有連接底面133,在本實施例中,該鈍體120的該鈍體底面122及各該靜葉130的該連接底面133皆與該殼體110的該底面112共平面。
[0041]請參閱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與風扇200的結合示意圖,該風扇200具有入風口 210、輪轂220及排風口 230,該風扇200為軸流風扇,該增壓罩100設置于該風扇200的該入風口 210,當該風扇200運轉時,氣體由該流道P的該進風口 Pl流入,并經(jīng)由該流道P的該出風口 P2及該風扇200的該入風口 210后,由該風扇200的該排風口 230流出,使該風扇200可借由該增壓罩100提高其氣流靜壓,較佳的,該增壓罩100的該鈍體120罩蓋該風扇200的該輪轂220,以使氣體流入該流道P后可借由該鈍體120的導流而更順暢地進入該風扇200的該入風口 210,較佳的,該流道P的該出風口 P2的大小不大于該風扇200的該入風口 210的大小,使氣流經(jīng)過該增壓罩100的導流后可完全地流入該風扇200的該入風口 210。請參閱圖6,先前技術的該軸流風扇安裝有本實用新型的該增壓罩100后,可看到于原失速區(qū)的氣流靜壓明顯提高,可大幅提升該風扇200的工作性能,進而增加該風扇200的工作效率。
[0042]請參閱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第二實施例與該風扇200結合的示意圖,該第二實施例與該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于該第二實施例不具有該鈍體120及該些靜葉130,相同地,當該風扇200運轉時,氣體由該流道P的該進風口 Pl流入,并經(jīng)由該流道P的該出風口 P2及該風扇200的該入風口 210后,由該風扇200的該排風口 230流出,借由該流道P的截面積由該進風口 Pl朝向該出風口 P2漸擴而提高該風扇200的氣流靜壓。
[0043]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為充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所舉的較佳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基礎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變換,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
【主權項】
1.一種增壓罩,設置于風扇的入風口,該增壓罩包含殼體,該殼體具有內表面,該內表面圍繞有流道,該流道具有進風口及出風口,其特征在于,該流道的截面積由該進風口朝向該出風口漸擴。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壓罩,其特征在于,該殼體具有底面,該流道的該出風口位于該殼體的該底面,該殼體的該底面與該內表面之間具有第一夾角,該第一夾角為不小于30度的銳角。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壓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鈍體及多個靜葉,該鈍體位于該流道中,各該靜葉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各該靜葉的該第一端連接該鈍體,各該靜葉的該第二端連接該殼體的該內表面。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增壓罩,其特征在于,該鈍體具有側面,該鈍體的該側面與該殼體的底面之間具有第二夾角,該第二夾角為不小于30度的銳角。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增壓罩,其特征在于,該鈍體具有第一高度,該殼體具有厚度,該鈍體的該第一高度小于該殼體的該厚度。6.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增壓罩,其特征在于,該鈍體具有第一高度,該殼體具有厚度,該鈍體的該第一高度及該殼體的該厚度的比例介于1:5至4:5之間。7.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增壓罩,其特征在于,該鈍體具有第一高度,各該靜葉具有第二高度,該鈍體的該第一高度及各該靜葉的該第二高度之間的比例介于5:1至5:4之間。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增壓罩,其特征在于,各該靜葉具有第二高度,該鈍體的該第一高度及各該靜葉的該第二高度之間的比例介于5:1至5:4之間。9.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增壓罩,其特征在于,該鈍體具有鈍體底面,該鈍體底面與該殼體的底面共平面。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增壓罩,其特征在于,各該靜葉具有連接底面,該連接底面與該殼體的該底面共平面。11.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增壓罩,其特征在于,該鈍體罩蓋該風扇的輪轂。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壓罩,其特征在于,該流道的該出風口的大小不大于該風扇的該入風口的大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增壓罩,設置于風扇的入風口,其包含殼體,該殼體具有內表面,該內表面圍繞有流道,該流道具有進風口及出風口,其中該流道的截面積由該進風口朝向該出風口漸擴,該增壓罩用以提高通過該風扇的氣流靜壓,進而提升該風扇的性能表現(xiàn)。
【IPC分類】F04D29/54
【公開號】CN204921483
【申請?zhí)枴緾N201520525190
【發(fā)明人】莊育樹
【申請人】協(xié)禧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