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用于致冷設備的改進的風扇組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540608閱讀:393來源:國知局
用于致冷設備的改進的風扇組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適合用于致冷設備中的風扇組件(1),包括風扇系統(tǒng)(2),風扇系統(tǒng)(2)包括具有限定第一氣流通路的第一開口(4)的風扇框架(3),多個支撐肋(5),其從風扇框架(3)朝第一開口(4)的中心延伸,軸流風扇(6)和用于驅(qū)動軸流風扇(6)的風扇馬達(7),位于第一開口(4)內(nèi)且由該多個支撐肋(5)固持。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風扇組件(1)還包括蒸發(fā)器蓋(8),其包括限定第二氣流通路的第二開口(9),圍繞第二開口(9)形成的支撐框架(10),以用于容納風扇系統(tǒng)(2),用于彈性地固持風扇系統(tǒng)(2)和用于與支撐框架(10)可拆卸地接合的保持框架(11),保持框架(11)包括限定第三氣流通路的第三開口(12),其中第一氣流通路、第二氣流通路和第三氣流通路布置成流體連通。
【專利說明】用于致冷設備的改進的風扇組件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致冷設備特別是家用無霜致冷器中的風扇組件,以及具有該風扇組件的致冷設備。
[0002]“無霜”技術構成在冷藏室中減少濕度的一種有效方法,以防止存儲在其中的物品以及其內(nèi)壁上形成霜。利用無霜技術的致冷設備通常包括隔室、蒸發(fā)器和循環(huán)管道,隔室用于容納被冷藏的物品,蒸發(fā)器設置在冷藏室外的位置處,循環(huán)管道用于借助于風扇系統(tǒng)將冷藏室中的空氣輸送到蒸發(fā)器,并且隨后將空氣排出到冷藏室中。由此,熱量通過由風扇系統(tǒng)強迫的對流從存儲在冷藏室中的物品轉(zhuǎn)移到蒸發(fā)器。隨著空氣的冷卻,循環(huán)空氣中的水分在蒸發(fā)器的表面上凍結(jié)。因此,蒸發(fā)器的表面必須最終以預定間隔除霜。
[0003]無霜致冷設備的致冷性能取決于若干因素。例如,物品的冷卻速率將與輸送至蒸發(fā)器的空氣的量有關。而輸送到蒸發(fā)器的空氣的量受風扇系統(tǒng)的軸流風扇的旋轉(zhuǎn)速度的影響。軸流風扇的旋轉(zhuǎn)速度必須足夠高以用于實現(xiàn)冷藏室內(nèi)的期望內(nèi)部溫度。然而,當旋轉(zhuǎn)速度增大時,風扇系統(tǒng)產(chǎn)生振動。因此,致冷設備的安裝位置容易變得非常吵鬧且危害客戶的居住舒適度。因此,必須有效地抑制風扇系統(tǒng)的振動,以保障致冷設備的靜音操作。
[0004]已經(jīng)發(fā)明了用于抑制由風扇系統(tǒng)產(chǎn)生的振動的若干技術。通常使用的用于抑制振動的方法是提供彈性構件,其從包括風扇系統(tǒng)的風扇組件的其它部分隔離風扇系統(tǒng)。
[0005]WO 2011/009784 A2公開了一種用于致冷設備中的風扇組件。其中公開的風扇組件包括風扇系統(tǒng),其包括風扇框架、風扇馬達和安裝在風扇框架的空氣通道中并且由風扇馬達驅(qū)動的軸流風扇。風扇組件還包括殼體,其在兩個相對側(cè)部上包封風扇框架和多個彈性緩沖元件,所述多個彈性緩沖元件夾在風扇框架的側(cè)部以及與所述側(cè)部相對的殼體內(nèi)表面之間的間隙中。殼體安裝在蓋的空氣通道上,蓋將蒸發(fā)器與冷藏室隔開。
[0006]如果風扇系統(tǒng)和殼體之間的彈性緩沖器元件被壓縮得過于強烈,振動在未充分減小的情況下傳遞到蓋。相反,如果壓縮太弱,風扇系統(tǒng)產(chǎn)生所謂的“跳動”,其使得整體操作性能惡化。
[0007]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致冷設備中的風扇組件,以及具有該風扇組件的致冷設備,其克服了上述問題,并且其可以經(jīng)濟有效地生產(chǎn)且容易安裝,并且即使其在相對高的旋轉(zhuǎn)速度下操作也能有效抑制由風扇系統(tǒng)產(chǎn)生的振動。
[0008]這個目的通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如權利要求1中限定的風扇組件和如權利要求14中限定的致冷設備實現(xiàn)。進一步的成果通過分別在從屬權利要求中限定的主題得到。
[0009]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風扇組件包括風扇系統(tǒng),其包括具有限定第一氣流通路的第一開口的風扇框架,多個支撐肋,其從風扇框架朝第一開口的中心延伸,軸流風扇和用于驅(qū)動軸流風扇的風扇馬達,其位于第一開口內(nèi)且由所述多個支撐肋固持,包括限定第二氣流通路的第二開口的蒸發(fā)器蓋,支撐框架,其圍繞第二開口形成以用于容納風扇系統(tǒng),用于彈性地固持風扇系統(tǒng)和用于與支撐框架可拆卸地接合的保持框架,保持框架包括限定第三氣流通路的第三開口,其中第一氣流通路、第二氣流通路和第三氣流通路布置成流體連通,以及四個彈性連接元件,每個連接元件包括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以用于分別與形成在風扇框架上的四個通孔中的一個和形成在保持支架上的四個通孔中的相應一個可拆卸地接合,其中所述四個連接元件平面地布置。由連接元件構成的平面垂直于軸流風扇的軸向方向。連接元件通過使風扇系統(tǒng)懸置在保持框架的中間且通過保持框架使風扇系統(tǒng)關于蒸發(fā)器蓋上的支撐框架彈性地固持來提供風扇系統(tǒng)到保持框架的安裝。由此,風扇系統(tǒng)以懸置狀態(tài)固持在保持框架的中間,而不是壓縮狀態(tài)。振動幾乎完全被吸收,且僅微弱地傳遞到保持框架。防止了跳動形成且保持正常操作性能。
[0010]在一個實施例中,每個彈性連接元件具有桿部。桿部具有預定的長度,并且在組裝狀態(tài)下在軸流風扇的徑向方向上延伸。兩個突出部分別形成在桿部的相對兩端。突出部彼此平行地延伸。在組裝狀態(tài)下,突出部平行于軸流風扇的軸向方向延伸。通過使用連接可以將風扇框架容易地安裝到保持框架上,以獲得包括風扇系統(tǒng)和保持框架的組件組。該組件組隨后通過使用保持框架安裝到支撐框架上。
[0011]在一個實施例中,保持框架具有多個卡扣配合部,以用于與形成在支撐框架上的相應棘爪彈性地和可拆卸地接合。由此,上述的組件組通過卡扣配合部和棘爪的接合可以容易地安裝到支撐框架上。
[0012]在一個實施例中,支撐框架與蒸發(fā)器蓋一體地形成。由此,風扇組件的整體結(jié)構大大簡化。通過使用多個連接元件可以在幾個步驟內(nèi)容易地組裝風扇組件的組成部分。
[0013]通過參考附圖對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風扇組件的額外優(yōu)點現(xiàn)在將變得顯而易見,在附圖中:
[0014]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風扇組件的分解透視圖。
[0015]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風扇系統(tǒng)的前視圖。
[0016]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連接元件的透視圖。
[0017]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保持框架的透視圖。
[0018]圖5-是與連接元件接合的保持框架的透視圖。
[0019]圖6-是與如圖3中所示的連接元件分別接合的風扇系統(tǒng)的示意性透視圖。
[0020]圖7-是使用連接元件與保持框架組裝的風扇系統(tǒng)的透視圖。
[0021 ]圖8-是風扇組件組的后視圖。
[0022]圖9-是風扇組件的分解透視圖,其中風扇組件組被安裝到蒸發(fā)器蓋上。
[0023]出現(xiàn)在附圖上的參考符號涉及以下技術特征:
[0024]1.風扇組件
[0025]2.風扇系統(tǒng)
[0026]3.風扇框架
[0027]4.第一開口
[0028]5.支撐肋
[0029]6.軸流風扇
[0030]7.風扇馬達
[0031]8.蒸發(fā)器蓋
[0032]9.第二開口
[0033]10.支撐框架
[0034]n.保持框架
[0035]12.第三開口
[0036]13.連接元件
[0037]14.第一突出部
[0038]15.第二突出部
[0039]16.通孔(在風扇框架中)
[0040]17.通孔(在保持框架中)
[0041 ] 18.桿部
[0042]19.止擋部
[0043]20.卡扣配合部
[0044]21.棘爪。
[0045]風扇組件(I)適合用于致冷設備中。風扇組件(I)包括風扇系統(tǒng)(2),其包括具有限定第一氣流通路的第一開口(4)的風扇框架(3),從風扇框架(3)朝第一開口(4)的中心延伸的多個支撐肋(5),軸流風扇(6)和用于驅(qū)動軸流風扇(6)的風扇馬達(7),其位于第一開口
(4)內(nèi)并由所述多個支撐肋(5)固持,包括限定第二氣流通路的第二開口(9)的蒸發(fā)器蓋
(8),圍繞第二開口(9)形成的支撐框架(10),以用于容納風扇系統(tǒng)(2),用于固持風扇系統(tǒng)
(2)和用于使風扇系統(tǒng)(2)與蒸發(fā)器蓋(8)上的支撐框架(10)可拆卸地接合的保持框架
(11)。保持框架(11)包括限定第三氣流通路的第三開口( 12),其中第一氣流通路、第二氣流通路和第三氣流通路布置成流體連通。
[0046]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風扇組件(I)包括附接到風扇框架(3)和保持框架(11)的多個彈性連接元件(13)。連接元件(13)通過使風扇系統(tǒng)(2)懸置和彈性地固持在保持框架(11)的中間提供風扇系統(tǒng)(2)到保持框架(11)的安裝。所述多個連接元件(13)布置在垂直于軸流風扇(6)的軸向方向的平面上。
[0047]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風扇組件(I)包括在風扇框架(3)的拐角處的四個連接元件(13)、四個通孔(16),以及在保持框架(11)的拐角處的四個通孔(17),其用于將連接元件
(13)附接到風扇框架(3)和保持框架(11)。
[0048]連接元件(13)包括第一突出部(14)和第二突出部(15),其用于分別與形成在風扇框架(3)上的四個通孔(16)中的一個以及形成在保持框架(11)上的四個通孔(17)中的相應一個可拆卸地接合(圖2,圖3,圖4)。四個連接元件(13)布置在垂直于軸流風扇的軸向方向
(6)的平面上。
[0049]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每個彈性連接元件(13)具有桿部(18),桿部(18)具有在軸流風扇(6)的徑向方向上延伸的預定長度(圖3)。第一突出部(14)和第二突出部(15)分別形成在桿部(18)的相對兩端,并在軸流風扇(6)的軸向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延伸(圖3和圖5)。
[0050]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第一突出部(14)和第二突出部(15)在軸流風扇(6)的軸向方向上相互沿相反的方向延伸(圖5和圖6)。
[0051 ]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第一突出部(14)和第二突出部(15)中的每一個具有與相應的通孔(16,17)接合的止擋部(19),其具有蘑菇形狀(圖3)。
[0052]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第一突出部(14)和第二突出部(15)在形狀上相同(圖3)。第一突出部(14)和第二突出部(15)各自具有在止擋部(19)處形成底切的圓形截面。由此,連接元件(13)與通孔牢固地接合(16,17)(圖3,圖5和圖6)。
[0053]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連接元件(13)由娃樹脂材料制成。
[0054]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保持框架(11)具有多個卡扣配合部(20),以用于與形成在支撐框架(10)上的相應棘爪(21)彈性地和可拆卸地接合(圖1)。
[0055]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保持框架(11)具有四個卡扣配合部(20)。一個卡扣配合部(20)形成在保持框架(11)的每一側(cè)(圖4)。支撐框架(10)具有四個相應的棘爪(21)。一個棘爪(21)形成在支撐框架(10)的每一側(cè)??叟浜喜?20)和棘爪(21)分別布置在保持框架(11)和支撐框架(10)上以便彼此相對(圖1,圖9)。
[0056]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支撐框架(10)與蒸發(fā)器蓋(8)—體地形成(圖1,圖9)0
[0057]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風扇框架(3)、支撐框架(10)和保持框架(11)各自具有矩形的輪廓,更具體而言方形的輪廓。風扇框架(3)、支撐框架(10)和保持框架(11)各自限定垂直于軸流風扇(6)的軸向方向的平面。支撐框架(10)、風扇框架(3)和保持框架(11)的幾何中心以給定的順序布置在與軸流風扇(6)的軸向方向一致的線上。支撐框架(I O)和保持框架(11)兩者均在其所有橫向側(cè)環(huán)繞風扇框架(3)。支撐框架(10)和保持框架(11)兩者均具有配置框架結(jié)構的橫向壁。壁平行于軸流風扇(6)的軸向方向延伸。
[0058]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一個通孔(16,17)分別形成在風扇框架(3)和保持框架(11)的每個拐角處(圖2,圖4)。風扇框架(3)和保持框架(11)通過四個連接元件(13)彈性地并可拆卸地接合到蒸發(fā)器蓋(8)的支撐框架(10)。連接元件(13)連接風扇框架(3)的拐角和保持框架(11)的拐角(圖5,圖6)。
[0059]在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每個桿部(18)在保持框架(11)的對角方向上延伸(圖 8)0
[0060]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致冷設備(未示出)包括風扇組件(I)。憑借彈性連接元件(13),風扇組件(I)可以以風扇系統(tǒng)(2)的水平布置以及垂直布置安裝到致冷設備中。在任何一種布置中,風扇系統(tǒng)(2)通過處于懸置狀態(tài)的連接元件(13)牢固地固持。因此,風扇組件(I)適合于以軸流風扇(6)的軸向方向的任何對準來安裝。
[0061 ]接著,將說明組裝風扇組件(I)的組成部分的方法。
[0062]首先,通過將形成在風扇框架(3)上的通孔(16)和形成在保持框架(11)上的相應通孔(17)與所述多個彈性連接元件(13)接合來將風扇系統(tǒng)(2)安裝到保持框架(11)上以獲得組件組(圖3,圖4,圖6和圖7)。
[0063]然后,通過使用卡扣配合部(20)和棘爪(21)使保持框架(11)與支撐框架(10)接合來將組件組安裝到蒸發(fā)器蓋(8)上(圖9)。
[0064]然后,通過在其指定的位置安裝蒸發(fā)器蓋(8)來將風扇組件(I)安裝到致冷設備中(未示出)。風扇系統(tǒng)(2)具有用于電連接的端口以向馬達(7)供應電流(圖8)。
[0065]本發(fā)明提出了風扇系統(tǒng)(2),其中包括軸流風扇(6)的風扇框架(3)借助于連接元件(13)以彈性方式從拐角懸置于保持框架(11),且風扇系統(tǒng)(2)可拆卸地附接到蒸發(fā)器蓋
(8)上的支撐框架(10)。連接元件(13)借助于彈性連接元件(13)在致冷設備中有效地減少由軸流風扇(6)產(chǎn)生的噪聲。
【主權項】
1.適合用于致冷設備中的風扇組件(I),包括風扇系統(tǒng)(2),所述風扇系統(tǒng)(2)包括風扇框架(3)、多個支撐肋(5)、軸流風扇(6)、風扇馬達(7)以及蒸發(fā)器蓋(8)、保持框架(11),所述風扇馬達(7)用于驅(qū)動所述軸流風扇(6)且由所述多個支撐肋(5)固持,所述蒸發(fā)器蓋(8)包括用于容納所述風扇系統(tǒng)(2)的支撐框架(10),所述保持框架(11)用于固持所述風扇系統(tǒng)(2)和用于將所述風扇系統(tǒng)(2)與所述蒸發(fā)器蓋(8)上的支撐框架(10)可拆卸地接合,其特征在于附接至所述風扇框架(3)和所述保持框架(11)的多個彈性連接元件(13),所述連接元件(13)通過使所述風扇系統(tǒng)(2)懸置和彈性地固持在所述保持框架(11)的中間提供所述風扇系統(tǒng)(2)到所述保持框架(11)的安裝,且所述連接元件(13)布置在垂直于軸流風扇(6)的軸向方向的平面上。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組件(I),其特征在于形成在所述風扇框架(3)的拐角處的四個通孔(16)和形成在所述保持框架(11)的拐角處的四個通孔(17)以及附接到所述風扇框架(3)和所述保持框架(11)的四個連接元件(13),每個連接元件包括第一突出部(14)和第二突出部(15),以用于分別與四個通孔(16)中的一個和四個通孔(17)中的相應一個可拆卸地接合。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風扇組件(I),其特征在于,每個彈性連接元件(13)具有桿部(18),所述桿部(18)具有在所述軸流風扇(6)的徑向方向上延伸的預定長度,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突出部(14)和所述第二突出部(15)分別形成在所述桿部(18)的相對兩端,并在所述軸流風扇(6)的軸向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延伸。4.根據(jù)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風扇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14)和所述第二突出部(15)在所述軸流風扇(6)的軸向方向上沿相反的方向延伸。5.根據(jù)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風扇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14)和所述第二突出部(15)中的每一個具有與相應的通孔(16,17)接合的止擋部(19),所述止擋部(19)具有蘑菇形狀。6.根據(jù)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風扇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出部(14)和所述第二突出部(15)在形狀上相同。7.根據(jù)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風扇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元件(13)由娃樹脂材料制成。8.根據(jù)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風扇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框架(11)具有多個卡扣配合部(20),以用于與形成在所述支撐框架(10)上的相應棘爪(21)彈性地和可拆卸地接合。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風扇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框架(11)具有四個卡扣配合部(20),并且其中所述支撐框架(10)具有四個相應的棘爪(21),其中所述卡扣配合部(20)和所述棘爪(21)分別布置在所述保持框架(11)和所述支撐框架(1)上以便彼此相對。10.根據(jù)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風扇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框架(10)與所述蒸發(fā)器蓋(8) —體地形成。11.根據(jù)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風扇組件(I),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扇框架(3)、所述支撐框架(10)和所述保持框架(11)各自具有方形輪廓。12.根據(jù)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風扇組件(I),其特征在于,一個通孔(16,17)相應地形成在所述風扇框架(3)和所述保持框架(11)的每個拐角處,并且其中所述風扇框架(3)和所述保持框架(11)通過所述四個連接元件(13)從它們的拐角彈性地和可拆卸地接入口 ο13.根據(jù)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風扇組件(I),其特征在于,每個桿部(18)在所述保持框架(11)的對角方向上延伸。14.一種致冷設備,其包括根據(jù)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風扇組件(I)。
【文檔編號】F04D29/66GK105899815SQ201380077623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3年6月20日
【發(fā)明人】S·穆特魯博扎伊, Y·奧扎克瑪奇, G·奧茲托普, A·卡利斯坎
【申請人】阿塞里克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