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打樁鉆桿的可延長鉆探伸縮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提供一種有關于打樁的鉆桿伸縮結構,特別是指一種在原定長的鉆桿端部再銜接一可伸縮的延伸桿,該延伸桿中央留有注漿孔與注水密結構,可達到依實際需求可適度伸長改變鉆桿的長度,而且該鉆桿兼具注漿、注水的功能。
隨著重大建設工程陸續(xù)動工,土木工程的施工日益頻繁,而在土木工程中,打樁是一項重要而必須的工作,其完成的質量與施工的速度,直接影響整個工程的質量與進度。
常見的打樁鉆桿,如
圖1所示,有打樁鉆頭4、打樁鉆桿5等部件,其中打樁鉆頭4的底端設有多個凸伸的刨土爪43,刨土爪43上方設有螺旋狀的凸板形成的導土槽41,打樁鉆頭4頂端為多邊形插接頭42,該多邊形插接頭42在二對側設有多個銷槽421,打樁鉆桿5的周邊也設有導土槽51,打樁鉆桿5的頂端也為設有銷槽521的多邊形插接頭52,打樁鉆桿5底端則為一多邊形插孔53,多邊形插孔53內設有多個銷孔531延伸至外周圍,打樁鉆桿5的中央則設有一由頂端至底端連通的注漿孔54,使用時,以打樁鉆頭4的多邊形插接頭42伸入打樁鉆桿5的多邊形插孔53并以定位銷532插入定位,再以打樁鉆桿5的多邊形插接頭52伸入一固定在馬達下方具有多邊形插孔551的驅動套筒55內,由馬達驅動打樁鉆桿5與打樁鉆頭4轉動,使打樁鉆桿5得以螺旋方式伸入地內,但,由于各種使用環(huán)境的地質改變,所需鉆設地樁的深度也不相同,因此,鉆設用的鉆桿長度也須隨之改變,方能配合打樁機械鉆設適當深度的地樁;而傳統(tǒng)的打樁鉆桿,若總鉆探深度超過鉆臺高時,其延長方式是在原打樁鉆桿5鉆入地底之后,先將其末端與驅動套筒55分離,再另以一打樁鉆桿5底端的多邊形插孔53套合于原鉆入地底的打樁鉆桿5頂端多邊形插接頭52予固結,以達到延長鉆桿的功效,但其施工時有下列缺點(1)由于打樁機械與打樁鉆桿5都極為巨大,因此打樁鉆桿5的移動與其間的銜接或拆卸都極不便與費時,所以每到地質環(huán)境變更而需改變鉆設打樁深度時,打樁鉆桿5的延長或拆卸減短實造成施工人員莫大的工作困擾與人力、時間的浪費;更且在拆卸減短過程,為避免鉆桿沉入鉆坑中,而以墊塊撐持方得以作業(yè),這樣,存在意外危險及作業(yè)安全性不夠。(2)傳統(tǒng)的打樁鉆桿5都是固定長度的規(guī)格,其延長銜接的長度并不一定能完全符合實際的需求,因此施工人員于施工時尚須依經驗判斷其鉆設的深度,造成施工上不科學性。(3)常見的銜接延長的打樁鉆桿5,由于其各段打樁鉆桿5間并無有效的密封,因此注漿、注水時,往往水、漿會由各銜接部位滲出,造成注漿壓力不足,且打樁鉆桿5抽起時,其滲出的漿水而常造成工地周圍環(huán)境衛(wèi)生的破壞。
鑒于常見的打樁鉆桿延長方式有上述缺點,發(fā)明人針對該些缺點研究改進。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打樁鉆桿的可延長伸縮結構,其是以一套合延伸子桿的延伸母管銜接于打樁鉆桿的端桿或任一中間段桿,延伸子桿上設有一可滑動的活動銜接套,該活動銜接套可在滑動后定位于延伸子桿上某一適當位置,再利用活動銜接套接合在延伸母管的另一端部,使延伸子桿由活動銜接套固定位置或伸長量的改變而達到延伸母管與打樁鉆桿的銜接長度變化,以適用于多種不同鉆設的深度的延長,具有省工省時的經濟效益與質量容易掌握的特點,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另外,其延伸子桿的前端設有一活塞,可在延伸母管內的滑道滑動時保持與內壁密合,以避免注漿時漿水由延伸母管與延伸子桿接縫處滲出,減少注漿壓力不足與保持工地周圍整潔,此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
再有,其延伸子桿前端的活塞在延伸母管的滑道內滑動時,兼具刮除滑道管壁漿水的功用,以避免殘留于滑道內的泥漿干涸后,妨礙延伸子桿的滑動,此為本實用新型的再一目的。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詳細構造、應用原理、作用與功效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常見打樁鉆桿的延長結構說明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構造分解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實施例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延伸母管與延伸子桿銜接伸長動剖面示意圖(一);圖5是本實用新型延伸母管與延伸子桿銜接伸長動剖面示意圖(二);圖6是本實用新型延伸母管與延伸子桿銜接伸長動剖面示意圖(三)。
如
圖1所示,其為常見的打樁鉆桿的延長結構的說明圖,其構成情形以及其缺點,已如前所述,這里不再重復。
圖2、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構造分解圖與整體實施例圖,由該二圖所示,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是在原打樁鉆桿5頂端再銜接一套合延伸子桿2的延伸母管1,其中打樁鉆桿5底端設有一多邊形插孔53,可供套合打樁鉆頭4,多邊形插孔53周側設有多個銷孔531延伸至外側,打樁鉆桿5頂端設有一多邊形插接頭52,多邊形插接頭52周側設有多個銷槽521,打樁鉆桿5外周側設有由螺旋狀的凸板形成的導土槽51,打樁鉆桿5的軸心部位設有一貫穿頂底的注漿孔54,而前述打樁鉆頭4的底端設有多個刨土爪43,頂端則為一多邊形插接頭42,多邊形插接頭42周圍設有多個銷槽421,打樁鉆頭4的外周圍也設有導土槽41,而延伸母管1的底端設有一與打樁鉆桿5的多邊形插孔53相同的多邊形插孔13與銷孔131,頂端則設有一銜接板12,延伸母管1內由頂至底設有一貫通的滑道14,外周圍也設有導土槽11,延伸子桿2前端另分設有一活塞接頭21,該活塞接頭21前端設有一活塞211,可在延伸子桿2伸入延伸母管1內后緊貼于滑道14壁面滑動且在抽取伸長至上死點時,恰能以其活塞背面緊貼封閉于活動銜接套的內端面,以達到良好封密效果;另在延伸子桿2的跟端處設有一封套端221,該套端221于延伸子桿2內推至下死點時,恰能緊貼于活動銜接套3的外端面,以形成良好的密封外漏特性,延伸子桿2頂端設有一多邊形插接頭225,可插入銜接在馬達驅動套筒55的多邊形插孔551內,延伸子桿2周側設有多個等間距的銷槽23,延伸子桿2的軸心部位也設有一注漿孔24,活動銜接套3的中央設有一與延伸子桿2斷面同形狀的滑道31,滑道31周圍設有多個銷孔33連通至外側,活動銜接套3的一端設銜接板32,以打樁鉆頭4的多邊形插接頭42伸入打樁鉆桿5的多邊形插孔53內,并以定位銷532插入銷孔531使打樁鉆頭4、打樁鉆桿5結合定位,而延伸子桿2在貫穿活動銜接套3的滑道31后,以活塞接頭21接合于延伸子桿2的前端,使活動銜接套3可于延伸子桿2上滑動而不致脫落,將活塞接頭21伸入延伸母管1的滑道14內,再將活動銜接套3的銜接板32與延伸母管1的銜接板12結合固定,使活塞211可貼合于滑道14內壁滑動以改變延伸母管1與延伸子桿2結合的長度,再以延伸母管1的多邊形插孔13套合于打樁鉆桿5的多邊形插接頭52上,由定位銷132貫穿銷孔131與銷槽521固定結合延伸母管1與打樁鉆桿5,最后待延伸母管1、延伸子桿2調整于適當長度后,以一定位銷331貫穿活動銜接套3的銷孔33與延伸子桿2的銷槽23,使活動銜接套3固定于該位置,可使延伸母管1、延伸子桿2的結合固定于所需的長度,使整體結合后的打樁鉆桿具有所需的長度,使用時,以延伸子桿2的多邊形插接頭22套合于馬達上的驅動套筒55內,利用驅動套筒55旋轉帶動延伸子桿2轉動鉆設,而在打樁鉆桿5抽出時水泥漿則由注漿孔24經由活塞接頭21的注漿孔212、滑道14至注漿孔54注入該鉆設孔內。
圖4、圖5、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延伸母管與延伸子桿銜接伸長動剖面示意,由圖示可知延伸母管1底端是與打樁鉆桿5銜接,當延伸子桿2完全伸入延伸母管1內(如圖4所示)固定,此時鉆桿的總長約為延伸母管1與打樁鉆桿5的長度,而當定位活動銜接套3的定位銷331撥除后,延伸子桿2可于延伸母管1內向后抽拉,至所需長度后再將定位銷331插入銷孔33與銷槽23定位,此時鉆桿的總長度為延伸母管1、打樁鉆桿5與延伸子桿2伸出延伸母管1部份的長度,(如圖5所示),當延伸子桿2向后抽拉至頂點后固定,則鉆桿的總長為最長,約為延伸母管1、打樁鉆桿5與延伸子桿2的長度和(如圖6所示),藉此達到可隨時依需要改變鉆桿總長度的功能。
由上所述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打樁鉆桿伸縮結構,確實具有有效而簡便依需要而改變鉆桿長度的功能,改變了已有鉆桿長度,改變費時、費力的缺點。
權利要求1.一種打樁鉆桿的可延長鉆探伸縮結構,主要由延伸母管(1)、延伸子桿(2)和活動銜接套(3)等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延伸母管(1)的底端設有一多邊形插孔(13),頂端設有一銜接板(12),延伸母管(1)內設有一滑道(14),延伸母管(1)外周設有導土槽(11);延伸子桿(2)前端另分設有一活塞接頭(21),活塞接頭(21)前端設有一活塞(211),延伸子桿(2)周側設有銷槽(23),延伸子桿(2)的軸心部位設有一注漿孔(24);活動銜接套(3)的中央設有一滑道(31),滑道(31)周側設有銷孔(33),活動銜接套(3)的一端設有銜接板(3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樁鉆桿的可延長鉆探伸縮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打樁鉆桿(5)頂端銜接一套合延伸子桿(2)的延伸母管(1),其中打樁鉆桿(5)底端設有一多邊形插孔(53),套合打樁鉆頭(4)。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樁鉆桿的可延長鉆探伸縮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活塞接頭(21)內設有注漿孔(212)。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樁鉆桿的可延長鉆探伸縮結構,其特征在于其中延伸子桿(2)的跟端處設有一封套端(221)。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打樁鉆桿的可延延鉆探伸縮結構,其主要是以一具有套合延伸子桿的延伸母管銜接在打樁鉆桿的端部,該延伸子桿上設有一可滑動的活動銜接套,此活動銜接套可在滑動后定位于延伸子桿上某一適當位置,再利用活動銜接套接合在延伸母管的另一端部,使延伸子桿由活動銜接套固定位置的改變而達到延伸母管與打樁鉆桿的銜接長度變化,以適用于鉆設的深度的適度延長。
文檔編號E21B17/22GK2292895SQ9622215
公開日1998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1996年11月6日 優(yōu)先權日1996年11月6日
發(fā)明者黃恒斌 申請人:黃恒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