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軟質礦難救護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災難救援設備領域,適用于作為礦難事故救援設備,也能用于其 它水下救助工作。
背景技術:
在礦難救護中,被困人員時刻在死亡線上掙扎,救護人員必須與死神賽跑,時間就 是生命。但現(xiàn)有技術中,沒有專門用于這種情況的救援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軟質礦難救護站,礦難發(fā)生時,的遇險人員提供臨 時的生存條件。一種軟質礦難救護站,包括箱體,其特征在于,在箱體上連接有氣囊,在箱體內有 氣瓶,氣瓶上有充氣閥,箱體上有安全閥,箱體下面安有多個滾輪,在氣囊側面有出口,出口 上有防水拉鏈與氣囊連接在一起。在箱體上邊緣還安有上箱蓋。在箱體5的底部有儲物箱,儲物箱內有潛水裝具、水聲電話、應急食品和急救藥 包。在氣囊內側安有氣脹環(huán)。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方便,操作方便,是礦難防災救援的良好工具。
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圖1之側視圖圖3、箱體5結構示意圖;圖4、本實用新型折疊狀態(tài)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軟質礦難救護站,包括箱體5,其特征在于,在箱體5上連接有氣囊1,在箱體 5內有氣瓶2,氣瓶2上有充氣閥3,箱體5上有安全閥4,箱體5下面安有多個滾輪6,在氣 囊1側面有出口 12,出口 12上有防水拉鏈11與氣囊1連接在一起。在箱體5上邊緣還安有上箱蓋51。在箱體5的底部有儲物箱9,儲物箱9內有潛水裝具、水聲電話、應急食品和急救藥 包。在氣囊1內側安有氣脹環(huán)13。本實用新型由氣囊1、氣瓶2、充氣閥3、安全閥4、箱體5、滾輪6組成,箱體5內的 儲物箱9有簡易潛水裝具、水聲電話、再生藥板、應急食品、急救藥包等物資。
3[0018]箱體5上有上箱蓋51,在存貯狀態(tài)下,氣囊1收縮折疊在箱體5內。工作時,可手 動或自動打開上箱蓋51,對氣囊1進行充氣。箱體5的主要作用是對氣囊1、氣瓶2等進行 保護并方便系統(tǒng)的運輸存貯。在存貯時撞箱體5為長方形,箱體5可以采用玻璃鋼材料,氣 瓶2下面有能在礦道鐵軌上滾動的滾輪6,側壁有提手以方便搬運。氣囊1由軟質高強度纖維復合材料制成,在存貯狀態(tài),氣囊1收縮折疊在箱體5 內,到使用時,氣瓶2內高壓氣體對氣囊1充氣,使氣囊1膨脹,最終氣囊1內部氣壓高于外 部,氣囊1保持鼓脹狀態(tài)。氣囊1由兩個部分組成,生活氣囊7和過渡氣囊8。被困人員日 常居住在生活氣囊7,其底部有儲物箱9,內置簡易潛水裝具、水聲電話、再生藥板、應急食 品、急救藥包、雜物袋等物資,生活氣囊8側壁有供人員座靠的氣墊座位10。氣囊1的一端 有過渡氣囊7,是被困人員與外部的出入通道,生活氣囊8內的人員可以先打開生活氣囊8 側的防水拉鏈11,進入過渡氣囊7中,再關閉拉鏈11,然后再打開過渡氣囊7外側的拉鏈 11,到氣囊1外部。氣囊1的另一側,設有與軟質救生通道和小型載人潛器相聯(lián)通的救生通 道出口 12,以實現(xiàn)水下救援時的人員轉移救助。氣囊1內的雜物袋分為生活垃圾和意外情 況處理兩種,以便內部人員排泄物的收集處理,同時在遇到有人員死亡時可以裝袋后經(jīng)過 渡氣囊7置放到氣囊1外,以保持生活氣囊8內部盡可能好些的空氣。同時在氣囊1上設 有雜物拋棄口,以便氣囊1內生活垃圾的處理。氣囊1內部有間隔均勻分布的氣脹環(huán)13,主 要用于在充氣時使氣囊1快速鼓起,將氣囊1內部空間撐開,人員快速進入氣囊1內部,然 后關閉防水拉鏈11,繼續(xù)充氣使氣囊1內部壓力大于外部壓力。系統(tǒng)配備2只高壓富氧空氣氣瓶2,主要用于給氣囊1充氣,在再生藥板用盡后,也 可用于給氣囊1內供呼吸空氣。在儲物箱9內側有聯(lián)通氣瓶2的充氣閥3和聯(lián)通外部的安 全閥4,被困人員可以在氣囊1內監(jiān)控氣囊1和氣瓶2空氣壓力,并在適當時候做出調整。 安全閥4用于控制氣囊1內外壓差不超過上限,也可用于更換氣囊1內空氣。簡易潛水裝具主要是特殊需要人員進出氣囊時使用,通信聲納則是為了與施救潛 器和人員通話使用。再生藥板是由四氯化鉀(95% )和石棉(5% )組成的片裝物,具有產 生氧氣和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的特性,并可消除某些有害物質,為了保證氣囊內氧氣濃度 不低于18.0%,二氧化碳濃度不高于1.0% 1.5%,當氣囊內氧氣濃度降低到19.0%、或 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 8%時或被救人員進艙;3min即應啟用藥板。應急食品主要配備高能壓 縮餅干、飲用水,用于給被困人員提供生存必須的基本能量。急救藥包內有對傷員進行應急 處理所需的消毒、解毒、止痛、止血、傷口包扎等簡單實用藥品和器具。滾輪由兩組組成,滾 輪的輪距和直徑設計滿足礦道內軌道的使用要求,可方便系統(tǒng)在礦道內的運輸。如圖1,所述本實用新型由氣囊1、氣瓶2、充氣閥3、安全閥4、箱體5、滾輪6組成, 箱體5內有簡易潛水裝具、水聲電話、再生藥板、應急食品、急救藥包等物資。圖2,所述氣囊1分為過渡氣囊7和生活氣囊8組成,都采用軟質高纖度纖維材料 制成,過渡氣囊7兩端面上縫有防水拉鏈11。在生活氣囊8遠離過渡氣囊7端水密連接有 救生通道接口 12,用于與其它水下救護設備的對接。在生活氣囊8底部安裝有用于丟棄垃 圾及雜物的雜物拋擲口,在生活氣囊8兩側壁粘接有充氣氣墊10,同時沿著氣囊內部周向 有兩道用于預支撐氣囊的氣脹環(huán)13。如圖3,所述上箱體5底部兩側安裝有兩高壓富氧氣瓶2,底部安裝有安全閥4,頂 部與氣囊1水密連接。氣瓶2通過氣管與充氣閥3連接,用于給氣囊1內部充氣,并可用于在緊急情況下給站內人員提供呼吸用氧氣。 圖4,所述箱體5采用玻璃鋼材料塑型而成,其上箱蓋51和箱體5連接采用搭扣結 構,能在平時存儲時保證結構密閉性,并方便緊急情況下人員的操作及氣囊1的彈開動作 執(zhí)行。箱體5底部通過螺紋連接有4個礦道軌道用滾輪6,各滾輪具備獨立的運動能力,便 于實現(xiàn)在軌道上的轉彎動作。
權利要求1.一種軟質礦難救護站,包括箱體(5),其特征在于,在箱體( 上連接有氣囊(1),在 箱體(5)內有氣瓶O),氣瓶( 上有充氣閥(3),箱體( 上有安全閥,箱體( 下面 安有多個滾輪(6),在氣囊(1)側面有出口(12),出口(12)上有防水拉鏈(11)與氣囊(1)連接在一起。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軟質礦難救護站,其特征在于,在箱體(5)上邊緣還安有 上箱蓋(51)。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軟質礦難救護站,其特征在于,在箱體( 的底部有 儲物箱(9),儲物箱(9)內有潛水裝具、水聲電話、應急食品和急救藥包。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軟質礦難救護站,其特征在于,在氣囊(1)內側安有 氣脹環(huán)(13)。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軟質礦難救護站,其特征在于,在氣囊(1)內側安有氣脹 環(huán)(13)。
專利摘要一種軟質礦難救護站,屬于災難救援設備領域,包括箱體(5),其特征在于,在箱體(5)上連接有氣囊(1),在箱體(5)內有氣瓶(2),氣瓶(2)上有充氣閥(3),箱體(5)上有安全閥(4),箱體(5)下面安有多個滾輪(6),在氣囊(1)側面有出口(12),出口(12)上有防水拉鏈(11)與氣囊(1)連接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方便,操作方便,是礦難防災救援的良好工具。
文檔編號E21F11/00GK201865700SQ20102062825
公開日2011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1月29日
發(fā)明者楊景華 申請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七五○試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