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排氣歧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具有EGR氣體取出部的排氣歧管的構(gòu)造。
背景技術(shù):
以往,柴油發(fā)動機、汽油發(fā)動機等的小型的內(nèi)燃機的普及性高,被用于農(nóng)業(yè)、工程機械、船舶等(被搭載機)的各種用途。由此,該內(nèi)燃機的搭載空間因所使用的被搭載機而不同,也有搭載該內(nèi)燃機的空間小的情況。另外,在搭載了應對排氣氣體限制有效的DPF (Diesel ParticulateFilter :柴油機微粒過濾器)的內(nèi)燃機中,相對于內(nèi)燃機整體所占的空間,用于配置DPF的空間 所占的比例變大。由此,在內(nèi)燃機中的DPF的搭載位置,以與被搭載機的設置場所、排氣方向等相匹配的方式設定不同的規(guī)格。例如,作為DPF的搭載場所,有圖12 (a)所示的將DPF200配置在排氣歧管210的上方的結(jié)構(gòu)、和圖12 (b)所示的將DPF200配置在飛輪220的上方的結(jié)構(gòu)。而且,因DPF的搭載位置變化,排氣歧管的形狀也變化。例如,在將DPF配置在排氣歧管的上方的結(jié)構(gòu)(圖12 (a))中,由于必須朝向上方地設置排氣歧管的排氣出口,所以使用專利文獻I所示的形狀的排氣歧管。另外,在將DPF配置在飛輪的上方的結(jié)構(gòu)(圖12 (b))中,由于必須沿飛輪方向設置排氣歧管的排氣出口,所以使用專利文獻2所示的形狀的排氣歧管。而且,作為從內(nèi)燃機排出的NOx等的降低對策,除了 DPF以外,還采用將從內(nèi)燃機排出的排氣氣體的一部分作為EGR氣體返回吸氣的方法(EGR =Exhaust GasRecirculation,排氣氣體再循環(huán))。而且,在該方法中,排氣氣體(EGR氣體)和新氣的混合比率(EGR率)根據(jù)排氣歧管中的EGR氣體取出部和向消音器引導排氣氣體的排氣氣體放出部之間的位置關系而變化?,F(xiàn)有技術(shù)文獻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07-177693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6-132408號公報
發(fā)明內(nèi)容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如上所述,當排氣歧管的EGR氣體取出部和排氣氣體放出部的位置與DPF的搭載位置相應地變化時,EGR率也變化。由此,存在控制該EGR率的閥的操作程序也必須修正的問題。因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排氣歧管,即使DPF的搭載位置不同,EGR率也大致相同。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本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如上所述,以下對于用于解決該課題的手段進行說明。
S卩,本發(fā)明的排氣歧具有與發(fā)動機的各氣缸的排氣口連接的排氣氣體入口部;與各排氣氣體入口部連通并使從各排氣氣體入口部進入的排氣氣體聚集在內(nèi)部的主管部;用于將聚集了的排氣氣體的一部分作為EGR氣體取出的EGR氣體取出部;將剩余的排氣氣體排出的排氣氣體放出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管部上,在所述排氣氣體入口部和排氣氣體入口部之間,形成向排氣氣體入口部的相反側(cè)以凸狀彎曲的彎曲部,在所述彎曲部上設置有通過使其外周面的一部分向所述主管部的內(nèi)部方向凹陷而形成的凹部,并且從所述彎曲部的外周面的與所述凹部相對的部分延伸設置所述EGR氣體取出部,該EGR氣體取出部的入口開口部分的中心相對于所述主管部的長度方向的中心軸偏置地配置。在本發(fā)明中,所述排氣氣體放出部被設置在其開口部中心相對于所述主管部的長度方向的中心軸偏置的位置。在本發(fā)明中,所述排氣氣體放出部被設置在所述主管部的長度方向中央部。在本發(fā)明中,所述排氣氣體放出部被設置在所述主管部中的設有EGR氣體取出部的一側(cè)的相反側(cè)的端部。 發(fā)明效果作為本發(fā)明的效果,發(fā)揮如下所述的效果。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qū)⑾駿GR氣體取出部流入的排氣氣體限于來自特定的排氣口的排氣氣體。由此,即使排氣歧管中的排氣氣體放出部的位置變化、排氣歧管的形狀變化的情況下,也能夠減低由于因排氣歧管的形狀而不同的排氣氣體的流動的影響而使得EGR率發(fā)生變化的情況。因此,EGR率與排氣歧管的形狀的變更無關地成為恒定,從而不需要因排氣歧管的形狀的變更導致的EGR率控制程序的變更。另外,能夠不變更EGR率地,與內(nèi)燃機中的DPF的搭載場所相應地選擇排氣歧管。根據(jù)本發(fā)明,由于能夠使排氣歧管內(nèi)的平均排氣壓力恒定,所以能夠減小因排氣氣體的放出方向?qū)е碌腅GR氣體量的變化。另外,能夠與排氣歧管的形狀的變更(排氣歧管中的排氣氣體放出部的位置的變化)無關地,使從EGR氣體取出部取出的EGR氣體量穩(wěn)定化。根據(jù)本發(fā)明,由于能夠使排氣歧管內(nèi)的平均排氣壓力恒定,所以能夠減小因排氣氣體的放出方向?qū)е碌腅GR氣體量的變化。另外,能夠使從EGR氣體取出部取出的EGR氣
體量穩(wěn)定化。根據(jù)本發(fā)明,由于使排氣歧管內(nèi)的平均排氣壓力恒定,所以能夠降低因排氣氣體的放出方向?qū)е碌腅GR氣體量的變化。另外,能夠使從EGR氣體取出部取出的EGR氣體量
穩(wěn)定化。
圖I是第一實施方式的排氣歧管的立體圖。圖2是第一實施方式的排氣歧管的側(cè)視圖。圖3是第一實施方式的排氣歧管的俯視圖。圖4是沿圖3的X-X線的剖視圖。圖5是第二實施方式的排氣歧管的立體圖。圖6是第二實施方式的排氣歧管的側(cè)視圖。
圖7是第二實施方式的排氣歧管的俯視圖。圖8是第二實施方式的排氣歧管的后視圖。圖9是以往的排氣歧管的立體圖。圖10是表示將多氣缸內(nèi)燃機的運轉(zhuǎn)條件作為Imode的情況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排氣歧管、第二實施方式的排氣歧管及以往的排氣歧管的EGR率的線圖。圖11是表示將多氣缸內(nèi)燃機的運轉(zhuǎn)條件作為4mode的情況下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排氣歧管、第二實施方式的排氣歧管及以往的排氣歧管的EGR率的線圖。圖12是表示內(nèi)燃機中的DPF的搭載場所的立體圖。圖12 (a)是將DPF配置在排 氣歧管的上方的情況的立體圖。圖12 (b)是將DPF配置在飛輪的上方的情況的立體圖。附圖標記的說明I 排氣歧管2 排氣歧管10排氣氣體入口部20主管部21 彎曲部30 EGR氣體取出部40排氣氣體放出部50排氣氣體入口部60主管部61 彎曲部70 EGR氣體取出部80排氣氣體放出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對于本發(fā)明的排氣歧管I進行說明。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內(nèi)燃機采用4氣缸的柴油發(fā)動機(以下稱為發(fā)動機),對于安裝在該4氣缸的柴油發(fā)動機上的排氣歧管I進行說明。而且,如圖I所不,將排氣歧管I的長度方向定義為前后方向,將相對于排氣歧管I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分別定義為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對于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排氣歧管I進行說明。在第一實施方式的排氣歧管I的上方配置有DPF,DPF的中心軸線(長度方向)與排氣歧管I的中心軸線A (圖2)平行地配置(與圖12 (a)的形態(tài)相同)。如圖I、圖2及圖3所示,排氣歧管I由多個排氣氣體入口部10 (在本實施方式中是排氣氣體入口部10a、10b、10c、10d)、主管部20、EGR氣體取出部30和排氣氣體放出部40構(gòu)成。排氣氣體入口部10與主管部20、EGR氣體取出部30、排氣氣體放出部40 —體成形。排氣歧管I與固定在缸體的上部的氣缸蓋的排氣口連續(xù)設置,從未圖示的發(fā)動機的各氣缸排出的排氣氣體經(jīng)由排氣氣體入口部10聚集到主管部20。而且,聚集的排氣氣體從排氣氣體放出部40經(jīng)由DPF、消音器等向外部排出,并且所述聚集了的排氣氣體的一部分作為EGR氣體從EGR氣體取出部30經(jīng)由EGR配管被取出并向進氣側(cè)供給。排氣氣體入口部10是與發(fā)動機的排氣口連接的部分。排氣氣體入口部10設置與發(fā)動機的氣缸數(shù)相同的數(shù)量,并具有相同的開口面積,平行地以左方開口的方式設置。排氣氣體入口部10是在后述的主管部20的長度方向上,從后述的EGR氣體取出部30延伸設置的一側(cè)(后側(cè))的端部起,隔開規(guī)定間隔地按第一排氣氣體入口部10a、第二排氣氣體入口部10b、第三排氣氣體入口部10c、第四排氣氣體入口部IOd的順序進行設置。主管部20是從發(fā)動機的各氣缸經(jīng)由排氣氣體入口部10 (排氣氣體入口部10a、10b、10c、IOd)進入的排氣氣體聚集在其內(nèi)部的部分。主管部20以管狀構(gòu)成,并與排氣氣體入口部10連通。主管部20在將排氣歧管I安裝到發(fā)動機時,與發(fā)動機的曲軸方向平行地延伸設置。此外,對于主管部20的形狀在后面說明。EGR氣體取出部30是將聚集在主管部20的排氣氣體的一部分作為EGR氣體取出的部分。EGR氣體取出部30構(gòu)成為比主管部20細的管狀,上端與主管部20的長度方向中途部的下表面連通,并向下方延伸設置。詳細來說,如圖3所示,EGR氣體取出部30在排氣氣體入口部IOa和排氣氣體入口部IOb之間的靠排氣氣體入口部IOb側(cè)的下表面,從朝主管部20的長度方向中心軸線A的右側(cè)偏心(偏置)的位置向下方延伸設置。EGR氣 體取出部30的下部向主管部20的長度方向中央側(cè)即向前方彎曲地構(gòu)成,EGR氣體取出部30的末端向前方開口,并與未圖示的EGR配管連接。排氣氣體放出部40是將聚集在主管部20的排氣氣體中的作為EGR氣體取出以外的剩余的排氣氣體向排氣歧管I的外部排出的部分。排氣氣體放出部40構(gòu)成為比主管部20粗的管狀,下端從主管部20的長度方向中央上部向斜上方延伸設置。詳細來說,如圖3及圖4所示,排氣氣體放出部40在排氣氣體入口部IOb和排氣氣體入口部IOc之間的靠排氣氣體入口部IOb側(cè)的上表面,從朝主管部20的長度方向中心軸線A的右側(cè)偏心的位置向斜右上方延伸設置。也就是說,向從氣缸蓋遠離的方向延伸設置。排氣氣體放出部40的末端的開口部與具有未圖示的催化劑裝置(DPF)、消音器等的排氣路徑連接。而且,排氣氣體放出部40從正面觀察時(參照圖4)向與EGR氣體取出部30延伸設置的一側(cè)的相反側(cè)突出地設置。另外,俯視觀察時(參照圖3),排氣氣體放出部40的開口部中心相對于主管部20的長度方向的中心軸線A偏置地配置。另外,從側(cè)面觀察時(參照圖2),排氣氣體放出部40在相對于排氣氣體入口部IOb的中心大致點對稱的位置設置有EGR氣體取出部30。以下,對于主管部20的形狀進行說明。如圖I、圖2及圖3所示,主管部20通過鑄造形成為管狀,以長度方向的中心軸線A成為前后方向的方式進行配置。在主管部20的左側(cè)設置有排氣氣體入口部10a、10b、10c、10d。排氣氣體入口部10a、10b、10c、10d沿主管部20的長度方向隔開規(guī)定間隔地向左方(寬度方向)突出,末端部分開口。該排氣氣體入口部10a、10b、10c、IOd的開口中心從側(cè)面觀察時(參照圖2),與主管部20的長度方向的中心軸線A—致。另外,主管部20的前部在俯視觀察時(參照圖3)向前后方向中央靠前的排氣氣體入口部IOb附近的右方(排氣氣體入口部IOb的相反側(cè))彎曲,形成彎曲部21,向斜左后方延伸設置地形成排氣氣體入口部10d。而且,如圖I及圖3所示,EGR氣體取出部30從彎曲部21的下部向下方延伸設置。也就是說,EGR氣體取出部30的上端與彎曲部21的下表面連通。這樣,在從排氣氣體入口部10a、10b、10c、IOd進入的排氣氣體通過主管部20至排氣氣體放出部40的中途配置有彎曲部21時,該排氣氣體的路徑在彎曲部21彎曲,從而變得容易流入EGR氣體取出部30。另外,EGR氣體取出部30的上部開口部分位于與來自排氣氣體入口部IOa的排氣氣體和來自排氣氣體入口部IOb的排氣氣體合流的部分相比更靠排氣氣體入口部IOa側(cè)的彎曲部21的位置,從而能夠容易地從EGR氣體取出部30取出從排氣氣體入口部IOa流入的排氣氣體。也就是說,能夠通過EGR氣體取出部30容易地取出從特定的排氣氣體入口部(IOa)流入的排氣氣體,與將一次聚集在主管部20的排氣氣體的一部分取出的情況相比,能夠更穩(wěn)定地取出排氣氣體,能夠減小EGR率的變化。而且,在彎曲部21的上部形成有凹部22。如圖4所示,凹部22是彎曲部2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向主管部20的內(nèi)部方向凹陷而形成的部分,即,彎曲部21的上部的一部分向下方及左方凹陷的部分。具體來說,彎曲部21從側(cè)面觀察時大致U字形,并以從正面剖切觀察時大致L字狀凹陷地形成。彎曲部21的后端俯視觀察時(參照圖3)位于EGR氣體取出部30的大致中央,彎曲部21的前后方向中央下端位于EGR氣體取出部30的前端部上方。而且,從彎曲部21的外周面的與凹部22相對的部分延伸設置EGR氣體取出部30。該凹部22成為不具有凹部的主管部20的通路截面 積的大致一半以下。這樣,通過在彎曲部21的上部設置凹部22,從第一排氣氣體入口部IOa流入的排氣氣體中的在上部流動的排氣氣體通過凹部22向左方及下方彎曲流動,該排氣氣體的一部分變得容易流入EGR氣體取出部30。另外,通過設置凹部22,從第二排氣氣體入口部IOb流入的排氣氣體的一部分與從第一排氣氣體入口部IOa流入的排氣氣體合流而變得容易流入EGR氣體取出部30。因此,流入EGR氣體取出部30的排氣氣體不限于從特定的排氣口,也就是說,第一排氣氣體入口部IOa及第二排氣氣體入口部IOb流入的排氣氣體,能夠使EGR率的變化較小地穩(wěn)定化。以下,對于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排氣歧管2進行說明。在第二實施方式的排氣歧管2的前方配置有DPF,DPF的中心軸線(長度方向)配置成與排氣歧管I的中心軸線C (圖6)正交的方向(與圖12 (b)的形態(tài)相同)。如圖5、圖6及圖7所示,排氣歧管2由多個排氣氣體入口部50 (在本實施方式中是排氣氣體入口部50a、50b、50c、50d)、主管部60、EGR氣體取出部70和排氣氣體放出部80構(gòu)成。排氣氣體入口部50、主管部60、EGR氣體取出部70和排氣氣體放出部80 —體地成形。排氣歧管2與固定在缸體的上部的氣缸蓋的排氣口連續(xù)設置,從未圖示的發(fā)動機的各氣缸排出的排氣氣體經(jīng)由排氣氣體入口部50聚集在主管部60。而且,聚集了的排氣氣體從排氣氣體放出部80經(jīng)由DPF、消音器等向外部排出,并且所述聚集了的排氣氣體的一部分作為EGR氣體從EGR氣體取出部70經(jīng)由EGR配管被取出并向進氣側(cè)供給。排氣氣體入口部50是與發(fā)動機的排氣口連接的部分。排氣氣體入口部50設置了與發(fā)動機的氣缸數(shù)相同的數(shù)量,具有相同的開口面積,并平行地以左方開口的方式設置。排氣氣體入口部50在后述的主管部60的長度方向,從后述的EGR氣體取出部70延伸設置的一側(cè)(后側(cè))的端部起,隔開規(guī)定間隔按順序依次設置有第一排氣氣體入口部50a、第二排氣氣體入口部50b、第三排氣氣體入口部50c、第四排氣氣體入口部50d。主管部60是從發(fā)動機的各氣缸經(jīng)由排氣氣體入口部50 (排氣氣體入口部50a、50b、50c、50d)進入的排氣氣體聚集在其內(nèi)部的部分。主管部60以管狀構(gòu)成,并與排氣氣體入口部50連通。主管部60在將排氣歧管2安裝到發(fā)動機時,與發(fā)動機的曲軸方向平行地延伸設置。此外,對于主管部60的形狀在后面說明。EGR氣體取出部70是將聚集在主管部60的排氣氣體的一部分作為EGR氣體取出的部分。EGR氣體取出部70構(gòu)成為比主管部60細的管狀,上端與主管部60的長度方向中途部的下表面連通,并向下方延伸設置。詳細來說,如圖7所示,EGR氣體取出部70在排氣氣體入口部50a和排氣氣體入口部50b之間的靠排氣氣體入口部50b側(cè)的下表面,從向主管部60的長度方向中心軸線C的右側(cè)偏心(偏置)的位置向下方延伸設置。EGR氣體取出部70的下部向主管部60的長度方向中央側(cè),也就是說,向前方彎曲地構(gòu)成,EGR氣體取出部70的末端向前方開口,并與未圖示的EGR配管連接。排氣氣體放出部80是將聚集在主管部60的排氣氣體中的作為EGR氣體取出以外的剩余的排氣氣體向排氣歧管2的外部排出的部分。排氣氣體放出部80構(gòu)成為比主管部60粗的管狀,并與主管部60的前端連通。詳細來說,在長度方向上被設置在設有EGR氣體 取出部70的一側(cè)(后側(cè))的相反側(cè)(前側(cè))的端部,并從第四排氣氣體入口部50d的基部向斜右前方延伸設置。排氣氣體放出部80的末端向前方開口,并與具有未圖示的催化劑裝置(DPF)、消音器等的排氣路徑連接。排氣氣體放出部80俯視觀察時(參照圖7)從主管部60的前端向從氣缸蓋遠離的方向傾斜地延伸設置,開口部的中心相對于主管部60的長度方向的中心軸線C偏置地配置。另外,從側(cè)面觀察時(參照圖6),排氣氣體放出部80的開口部的中心被配置在主管部60中的長度方向的中心軸線C的延長線上。這樣,相對于主管部60的長度方向的中心軸線C偏置地配置排氣氣體放出部80的開口部中心,由此,能夠使排氣歧管2內(nèi)的平均排氣壓力恒定。以下,對于主管部60的形狀進行說明。如圖5、圖6及圖7所示,主管部60形成為管狀,以長度方向的中心軸線C成為前后方向的方式配置。在主管部60的左側(cè)設置有排氣氣體入口部50a、50b、50c、50d。排氣氣體入口部50a、50b、50c、50d沿主管部60的長度方向隔開規(guī)定間隔向左方(寬度方向)突出,末端部分開口。該排氣氣體入口部50a、50b、50c、50d的開口中心從側(cè)面觀察時(參照圖6)與主管部60的長度方向的中心軸線C 一致。如圖7所示,在主管部60的后部形成有彎曲部61。詳細來說,彎曲部61靠近排氣氣體放出部80的相反側(cè)的第一排氣氣體入口部50a和第二排氣氣體入口部50b之間的第二排氣氣體入口部50b側(cè),向右方(排氣氣體入口部50的開口的相反側(cè),也就是說,缸體的相反側(cè))突出地彎曲地配置。也就是說,彎曲部61以主管部60的后部俯視觀察時呈“ < ”字狀地彎曲的方式形成。該彎曲部61向主管部60的長度方向的中心軸線C的右側(cè)偏置地配置。另外,在彎曲部61的下表面連通著EGR氣體取出部70的上端。這樣,在彎曲部61設置EGR氣體取出部70,由此,從第一排氣氣體入口部50a流入的排氣氣體通過碰到彎曲部61,其流動方向主要向左方變更,其一部分向下方彎曲地流動。由此,從第一排氣氣體入口部50a流入的排氣氣體變得容易流入EGR氣體取出部70。另外,由于來自第二排氣氣體入口部50b的排氣氣體與從第一排氣氣體入口部50a流入的排氣氣體的流動成相反方向,所以與從第一排氣氣體入口部50a流入的排氣氣體合流,向成為主流方向的排氣氣體放出部80側(cè)流動。因此,向EGR氣體取出部70流入的排氣氣體僅限于來自特定的排氣口即第一排氣氣體入口部50a的排氣氣體,能夠使EGR率的變化較小地穩(wěn)定化。而且,在彎曲部61的上部形成有凹部62。如圖6所示,凹部62是通過彎曲部6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向主管部60的內(nèi)部方向凹陷而形成的部分。凹部62是靠近第一排氣氣體入口部50a和第二排氣氣體入口部50b之間的第二排氣氣體入口部50b側(cè),以上表面從側(cè)面觀察時成為大致V字形的方式向下方凹陷的形狀。而且,如圖7所示,成為凹部62的最下端的谷底線D俯視觀察時穿過EGR氣體取出部70的入口開口中心地形成。即,EGR氣體取出部70從彎曲部61的外周面的與凹部62相對的部分延伸設置。這樣,在彎曲部61設置凹部62,從第一排氣氣體入口部50a流入的排氣氣體通過凹部62向下方彎曲地流動,從而該排氣氣體的一部分變得容易流入EGR氣體取出部70。 另外,通過設置凹部62,從第二排氣氣體入口部50b流入的排氣氣體的一部分與從第一排氣氣體入口部50a流入的排氣氣體合流并變得容易流入EGR氣體取出部70。因此,向EGR氣體取出部70流入的排氣氣體僅限于從特定的排氣口,也就是說,第一排氣氣體入口部50a及第二排氣氣體入口部50b流入的排氣氣體,從而能夠使EGR率的變化較小幅度地穩(wěn)定化。以下,對于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排氣歧管I及第二實施方式的排氣歧管2的EGR率進行說明。首先,對于用于比較排氣歧管I及排氣歧管2的EGR率的以往的排氣歧管100進行說明。如圖9所示,以往的排氣歧管100與排氣歧管I及排氣歧管2同樣地由以下部件構(gòu)成與未圖示的發(fā)動機的排氣口連通的多個排氣氣體入口部110 (排氣氣體入口部110a、110b、110c、110d);聚集從排氣氣體入口部110進入的排氣氣體的主管部120 ;將聚集在主管部120的排氣氣體的一部分作為EGR氣體取出的EGR氣體取出部130 ;將聚集在主管部20的排氣氣體中的作為EGR氣體取出以外的剩余的排氣氣體向排氣歧管I的外部排出的排氣氣體放出部140。主管部120不具有如所述排氣歧管I及排氣歧管2那樣的凹部及彎曲部,形成為直管狀。而且,在主管部120的一端部,與主管部120的長度方向的中心軸線E同軸線地設置有排氣氣體放出部140,在該排氣氣體放出部140的相反側(cè)的下部設置有EGR氣體取出部130。使這樣的以往的排氣歧管100和所述排氣歧管I及排氣歧管2在由排氣氣體限制所決定的發(fā)動機的運轉(zhuǎn)條件(lmode及4mode)下運轉(zhuǎn)的情況下,如圖10及圖11所示,能夠改善EGR率。如上所述,排氣歧管I及排氣歧管2具有與發(fā)動機的各氣缸的排氣口連接的排氣氣體入口部(排氣氣體入口部10、排氣氣體入口部50);與各排氣氣體入口部連通并將從各排氣氣體入口部進入的排氣氣體聚集在內(nèi)部的主管部(主管部20、主管部60);用于將聚集了的排氣氣體的一部分作為EGR氣體取出的EGR氣體取出部(EGR氣體取出部30、EGR氣體取出部70);將剩余的排氣氣體排出的排氣氣體放出部(排氣氣體放出部40、排氣氣體放出部80),在主管部上,在排氣氣體入口部和排氣氣體入口部之間,形成有向排氣氣體入口部的相反側(cè)以凸狀彎曲的彎曲部(彎曲部21、彎曲部61),在彎曲部上設置有通過使其外周面的一部分向主管部的內(nèi)部方向凹陷而形成的凹部(凹部22、凹部62),并且從彎曲部的外周面的與凹部相對的部分延伸設置EGR氣體取出部,EGR氣體取出部的入口開口部分的中心相對于主管部的長度方向的中心軸偏置地配置。像這樣構(gòu)成排氣歧管I及排氣歧管2,由此,能夠?qū)⒘魅隕GR氣體取出部的排氣氣體限于來自特定的排氣口的排氣氣體。由此,即使在排氣歧管中的排氣氣體放出部的位置變化、排氣歧管的形狀變化的情況下,也能夠減少由于因排氣歧管的形狀而不同的排氣氣體的流動的影響而使EGR率發(fā)生變化的情況。因此,與排氣歧管的形狀的變更無關地,EGR率成為恒定,從而不需要因排氣歧管的形狀的變更導致的EGR率控制程序的變更。另外,能夠不用變更EGR率地,與內(nèi)燃機中的DPF的搭載場所相應地選擇排氣歧管。另外,排氣歧管I及排氣歧管2被設置在排氣氣體放出部(排氣氣體放出部40、排氣氣體放出部80)的開口部中心相對于主管部(主管部20、主管部60)的長度方向的中心軸 偏置的位置。通過像這樣構(gòu)成排氣歧管I及排氣歧管2,能夠使排氣歧管內(nèi)的平均排氣壓力恒定,從而能夠減小因排氣氣體的放出方向?qū)е碌腅GR氣體量的變化,能夠與排氣歧管的形狀的變更(排氣歧管中的排氣氣體放出部的位置的變化)無關地,使從EGR氣體取出部取出的EGR氣體量穩(wěn)定化。而且,排氣歧管I的排氣氣體放出部40被設置在主管部20的長度方向中央部。通過像這樣構(gòu)成排氣歧管1,能夠使排氣歧管內(nèi)的平均排氣壓力恒定,從而能夠減小因排氣氣體的放出方向?qū)е碌腅GR氣體量的變化,能夠使從EGR氣體取出部取出的EGR
氣體量穩(wěn)定化。另外,排氣歧管2的排氣氣體放出部80被設置在主管部60中的設有EGR氣體取出部70的一側(cè)的相反側(cè)的端部。通過像這樣構(gòu)成排氣歧管2,能夠使排氣歧管內(nèi)的平均排氣壓力恒定,從而能夠減小因排氣氣體的放出方向?qū)е碌腅GR氣體量的變化,能夠使從EGR氣體取出部取出的EGR氣體量穩(wěn)定化。工業(yè)實用性本發(fā)明能夠適用于具有EGR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裝置的發(fā)動機,尤其能夠適用于搭載了 DPF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柴油機微粒過濾器)的發(fā)動機。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排氣歧管,具有 與發(fā)動機的各氣缸的排氣口連接的排氣氣體入口部; 與各排氣氣體入口部連通并使從各排氣氣體入口部進入的排氣氣體聚集在內(nèi)部的主管部; 用于將聚集了的排氣氣體的一部分作為EGR氣體取出的EGR氣體取出部; 將剩余的排氣氣體排出的排氣氣體放出部,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管部上,在所述排氣氣體入口部和排氣氣體入口部之間,形成向排氣氣體入口部的相反側(cè)以凸狀彎曲的彎曲部, 在所述彎曲部上設置有通過使所述彎曲部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向所述主管部的內(nèi)部方向凹陷而形成的凹部,并且從所述彎曲部的外周面的與所述凹部相對的部分延伸設置所述EGR氣體取出部, 該EGR氣體取出部的入口開口部分的中心相對于所述主管部的長度方向的中心軸偏置地配置。
2.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排氣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氣體放出部被設置在其開口部中心相對于所述主管部的長度方向的中心軸偏置的位置。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排氣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氣體放出部被設置在所述主管部的長度方向中央部。
4.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排氣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氣體放出部被設置在所述主管部中的設有EGR氣體取出部的一側(cè)的相反側(cè)的端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與排氣歧管的形狀的變更無關地使EGR率恒定的排氣歧管。該排氣歧管(1)具有與發(fā)動機的各氣缸的排氣口連接的排氣氣體入口部(10);使從各排氣氣體入口部(10)進入的排氣氣體聚集在內(nèi)部的主管部(20);將排氣氣體的一部分作為EGR氣體取出的EGR氣體取出部(30);將排氣氣體排出的排氣氣體放出部(40),在主管部(20)上,在排氣氣體入口部(10a、10b)之間,形成有向排氣氣體入口部(10)的相反側(cè)以凸狀彎曲的彎曲部(21),在彎曲部(21)上設置有使其外周面的一部分向主管部(20)的內(nèi)部方向凹陷地形成的凹部(22),另外,從彎曲部(21)的外周面的與凹部(22)相對的部分延伸地設置EGR氣體取出部(30),EGR氣體取出部(30)的入口開口部分的中心相對于主管部(20)的長度方向的中心軸偏置地配置。
文檔編號F01N13/10GK102859140SQ201180020968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1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4月28日
發(fā)明者表洪志, 小野寺恭志 申請人:洋馬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