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豆類篩選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499461閱讀:384來源:國知局
一種豆類篩選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豆類篩選裝置,屬于農業(yè)加工機械設備領域。該發(fā)明包括固定支架、下料料斗、風篩除雜機構、導料篩網、集雜料斗和導料槽,下料料斗下端水平設置有下料口,下料料斗下側水平設置有與下料口相適配的擋料板,擋料板一端兩側分別鉸連接于下料料斗下側,擋料板另一端兩側與固定支架之間分別對稱設置有擋料液壓缸,風篩除雜機構水平設置在下料料斗下方一側的固定支架上,風篩除雜機構包括導風板、除雜電機和風篩板,導料槽傾斜向下設置在固定支架下方一側,導料篩網傾斜向下設置在下料料斗下側的固定支架上,集雜料斗設置在導料篩網下側。本發(fā)明結構設計合理,能夠快速的將豆類高效便捷的進行篩選,滿足使用的需要。
【專利說明】
一種豆類篩選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農業(yè)加工機械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豆類篩選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豆類作物包含黃豆、黑豆和青豆等,豆類作物營養(yǎng)全面,含量豐富,豆類及豆制品蛋白質含量很高,豆類中的大豆是中國重要糧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類,大豆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和動物蛋白質近似,其中氨基酸比較接近人體需要的比值,容易被消化吸收。在豆類作物的后續(xù)加工過程中,為保證生產加工制品的質量和成色,需要將采割后的豆類進行篩選,隨著農業(yè)的不斷發(fā)展,農業(yè)機械化水平變的越來越高,機械代替人力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節(jié)省出很多人力,但現(xiàn)在在豆類篩選領域機械化水平不高,很多時候都是靠人工篩選,效率很低,豆類篩選的質量也較差,難以滿足使用的需要。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能夠快速將豆類高效便捷進行篩選的豆類篩選裝置。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豆類篩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豆類篩選裝置包括固定支架、下料料斗、風篩除雜機構、導料篩網、集雜料斗和導料槽,所述下料料斗豎直設置在固定支架上方一側,下料料斗下端水平設置有下料口,下料料斗下側水平設置有與下料口相適配的擋料板,擋料板一端兩側分別鉸連接于下料料斗下偵U,擋料板另一端兩側與固定支架之間分別對稱設置有擋料液壓缸,擋料液壓缸的尾端與固定支架鉸連接,擋料液壓缸的輸出端與擋料板鉸連接;所述風篩除雜機構水平設置在下料料斗下方一側的固定支架上,風篩除雜機構包括導風板、除雜電機和風篩板,導風板呈圓弧狀水平設置在固定支架一側,導風板下側水平設置有出風口,導風板內水平設置有旋轉軸,旋轉軸水平轉動連接于固定支架,旋轉軸外側水平均勻設置有多塊風篩板,除雜風機水平設置在固定支架上側,除雜風機與旋轉軸之間采用傳送皮帶傳動連接;所述導料槽傾斜向下設置在固定支架下方一側,所述導料篩網傾斜向下設置在下料料斗下側的固定支架上,導料篩網上端設置在下料料斗的下料口下側,導料篩網下端設置在導料槽上側,所述集雜料斗設置在導料篩網下側,集雜料斗下端豎直設置有下料管。
[0005]進一步地,所述下料料斗下側設置有倉壁振動器。
[0006]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和效果:本發(fā)明結構簡單,通過下料料斗下側水平設置有與下料口相適配的擋料板,擋料板一端兩側分別鉸連接于下料料斗下側,擋料板另一端兩側與固定支架之間分別對稱設置有擋料液壓缸,利用擋料液壓缸驅動擋料板進行轉動,使能便捷的控制下料料斗內的物料根據需要下料,利用下料料斗下側設置有倉壁振動器,使得下料料斗內的物料能夠正常下料,通過風篩除雜機構水平設置在下料料斗下方一側的固定支架上,導風板下側水平設置有出風口,旋轉軸外側水平均勻設置有多塊風篩板,除雜風機與旋轉軸之間采用傳送皮帶傳動連接,利用除雜風機驅動旋轉軸,使能利用出風口吹出的風力將下落過程中豆類內較輕的雜質去除,高效便捷的進行第一次篩選,通過導料篩網傾斜向下設置在下料料斗下側的固定支架上,集雜料斗設置在導料篩網下偵U,使得豆類沿著導料篩網滾落的過程中,豆類內較小的顆粒雜質和不飽滿的豆類經過導料篩網落至集雜料斗內,高效的進行第二次篩選,利用導料槽傾斜向下設置在固定支架下方一側,使得落入導料槽內的豆類能夠被快速的進行收集,提高了豆類篩選的效率和質量,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滿足使用的需要。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發(fā)明一種豆類篩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中:1.固定支架,2.下料料斗,3.導料篩網,4.集雜料斗,5.導料槽,6.擋料板,7.擋料液壓缸,8.導風板,9.除雜電機,10.風師板,11.出風口,12.旋轉軸,13.傳送皮市,14.下料管,15.倉壁振動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09]為了進一步描述本發(fā)明,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闡述一種豆類篩選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實施例是對本發(fā)明的解釋而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0010]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一種豆類篩選裝置,包括固定支架1、下料料斗2、風篩除雜機構、導料篩網3、集雜料斗4和導料槽5,下料料斗2豎直設置在固定支架I上方一側,下料料斗2下端水平設置有下料口,下料料斗2下側水平設置有與下料口相適配的擋料板6,擋料板6一端兩側分別鉸連接于下料料斗2下側,擋料板6另一端兩側與固定支架I之間分別對稱設置有擋料液壓缸7,擋料液壓缸7的尾端與固定支架I鉸連接,擋料液壓缸7的輸出端與擋料板6鉸連接。本發(fā)明的風篩除雜機構水平設置在下料料斗2下方一側的固定支架I上,風篩除雜機構包括導風板8、除雜電機9和風篩板10,導風板8呈圓弧狀水平設置在固定支架I 一側,導風板8下側水平設置有出風口 11,導風板8內水平設置有旋轉軸12,旋轉軸12水平轉動連接于固定支架I,旋轉軸12外側水平均勻設置有多塊風篩板10,除雜風機9水平設置在固定支架I上側,除雜風機9與旋轉軸12之間采用傳送皮帶13傳動連接。
[0011]本發(fā)明的導料槽5傾斜向下設置在固定支架I下方一側,導料篩網3傾斜向下設置在下料料斗2下側的固定支架I上,導料篩網3上端設置在下料料斗2的下料口下側,導料篩網3下端設置在導料槽5上側,本發(fā)明的集雜料斗4設置在導料篩網3下側,集雜料斗4下端豎直設置有下料管14。本發(fā)明的下料料斗2下側設置有倉壁振動器15,使得下料料斗2內的物料能夠正常下料。
[0012]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fā)明一種豆類篩選裝置在使用的時候,通過下料料斗2下側水平設置有與下料口相適配的擋料板6,擋料板6—端兩側分別鉸連接于下料料斗2下側,擋料板6另一端兩側與固定支架I之間分別對稱設置有擋料液壓缸7,利用擋料液壓缸7驅動擋料板6進行轉動,使能便捷的控制下料料斗2內的物料根據需要下料,利用下料料斗2下側設置有倉壁振動器15,使得下料料斗2內的物料能夠正常下料,通過風篩除雜機構水平設置在下料料斗2下方一側的固定支架I上,導風板8下側水平設置有出風口 11,旋轉軸12外側水平均勻設置有多塊風篩板10,除雜風機9與旋轉軸12之間采用傳送皮帶13傳動連接,利用除雜風機9驅動旋轉軸12,使能利用出風口 11吹出的風力將下落過程中豆類內較輕的雜質去除,高效便捷的進行第一次篩選,通過導料篩網3傾斜向下設置在下料料斗2下側的固定支架I上,集雜料斗4設置在導料篩網3下側,使得豆類沿著導料篩網3滾落的過程中,豆類內較小的顆粒雜質和不飽滿的豆類經過導料篩網3落至集雜料斗4內,高效的進行第二次篩選,利用導料槽5傾斜向下設置在固定支架I下方一側,使得落入導料槽5內的豆類能夠被快速的進行收集。通過這樣的結構,本發(fā)明結構設計合理,能夠快速的將豆類高效便捷的進行篩選,提高了豆類篩選的效率和質量,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滿足使用的需要。
[0013]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發(fā)明所作的舉例說明。本發(fā)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發(fā)明說明書的內容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豆類篩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豆類篩選裝置包括固定支架、下料料斗、風篩除雜機構、導料篩網、集雜料斗和導料槽,所述下料料斗豎直設置在固定支架上方一側,下料料斗下端水平設置有下料口,下料料斗下側水平設置有與下料口相適配的擋料板,擋料板一端兩側分別鉸連接于下料料斗下側,擋料板另一端兩側與固定支架之間分別對稱設置有擋料液壓缸,擋料液壓缸的尾端與固定支架鉸連接,擋料液壓缸的輸出端與擋料板鉸連接;所述風篩除雜機構水平設置在下料料斗下方一側的固定支架上,風篩除雜機構包括導風板、除雜電機和風篩板,導風板呈圓弧狀水平設置在固定支架一側,導風板下側水平設置有出風口,導風板內水平設置有旋轉軸,旋轉軸水平轉動連接于固定支架,旋轉軸外側水平均勻設置有多塊風篩板,除雜風機水平設置在固定支架上側,除雜風機與旋轉軸之間采用傳送皮帶傳動連接;所述導料槽傾斜向下設置在固定支架下方一側,所述導料篩網傾斜向下設置在下料料斗下側的固定支架上,導料篩網上端設置在下料料斗的下料口下側,導料篩網下端設置在導料槽上側,所述集雜料斗設置在導料篩網下側,集雜料斗下端豎直設置有下料管。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豆類篩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料斗下側設置有倉壁振動器。
【文檔編號】B07B11/06GK105855174SQ201610392657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6月6日
【發(fā)明人】蔡燕
【申請人】蔡燕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