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物料分選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輕質物料分選設備。
背景技術:
光電分選機是一種利用物質表面光反射特性的不同而分離物料的方法,光電分選可用于從城市垃圾中回收橡膠、塑料、金屬、玻璃等物質。光電分選的原理:固體廢物經預先窄分級后進入料斗,由振動溜槽均勻地逐個落入高速溝槽進料皮帶上,在皮帶上拉開一定距離并排隊前進,從皮帶首端拋入光檢箱受檢。當顆粒通過光檢測區(qū)時,受光源照射,背景板顯示顆粒的顏色或色調,當欲選顆粒的顏色與背景顏色不同時,反射光經光電倍增管轉換為電信號。電子電路分析該信號后,產生控制信號驅動高頻氣閥,噴射出壓縮空氣,將電子電路分析出的異色顆粒吹離原來下落軌道,加以收集。而顏色符合要求的顆粒仍按原來的軌道自由下落加以收集,從而實現分離。光電分選設備具有精度高、效率高、產量大等特點。
目前市場上分選設備一般針對糧食、食品等顆?;驂K狀物料,多采用滑道或輸送帶將被選原料送入識別區(qū),檢測系統(tǒng)發(fā)現異物后,高度噴閥動作改變其運動軌跡,實現異物與良品的分離。但是對于一些輕質物料,如羽絨、棉絮、紙片、薄膜等,具有極輕和易漂浮等特點,現有的分揀設備難以實現對其的輸送和分離。
因此,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地將羽絨、紙片、薄膜等輕質物料分離的分選設備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地將輕質物料分選的設備,結構簡單、分選效率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輕質物料分選設備,包括輸送模塊、給料模塊、分離模塊和控制模塊,所述給料模塊、輸送模塊、分離模塊分別與所述控制模塊電連接,所述給料模塊和所述分離模塊通過所述輸送模塊相連;
所述輸送模塊包括輸送帶和靜電發(fā)生器,所述靜電發(fā)生器位于所述輸送帶的上方;
所述給料模塊包括料斗和散料箱,所述料斗的出料口與所述散料箱連通,所述輸送帶的一端與所述散料箱相連;
所述分離模塊包括成品收集單元和異物剔除單元,所述成品收集單元位于所述輸送帶的下方,所述輸送帶的另一端與所述異物剔除單元相連;
所述控制模塊包括圖像采集單元,所述圖像采集單元位于所述輸送帶的上方。
上述的輕質物料分選設備中,所述料斗的出料口處設有逐料器,所述逐料器包括多個軸向螺旋排列的釘齒。
上述的輕質物料分選設備中,所述給料模塊還包括風機,所述散料箱的下方設有進風口,且所述進風口與所述風機相連。
上述的輕質物料分選設備中,所述輸送帶包括上料區(qū)、輸送區(qū)、識別區(qū)、分離區(qū)、成品剝離區(qū)和靜電隔離區(qū)。
上述的輕質物料分選設備中,所述識別區(qū)至少一側設有所述圖像采集單元。
上述的輕質物料分選設備中,所述成品收集單元包括剝離板和成品收集箱,所述成品收集箱位于所述剝離板的下方。
上述的輕質物料分選設備中,所述異物剔除單元包括真空發(fā)生器和廢料收集箱,所述真空發(fā)生器的一端與所述廢料收集箱相連。
上述的輕質物料分選設備中,所述釘齒由橡膠材料制成。
上述的輕質物料分選設備中,所述輸送帶包括上覆層、中覆層和下覆層。
上述的輕質物料分選設備中,所述中覆層為織物。
上述技術方案所提供的輕質物料分選設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的輕質物料分選設備,包括輸送模塊、給料模塊、分離模塊和控制模塊,所述輸送模塊包括輸送帶和靜電發(fā)生器,所述給料模塊包括料斗和散料箱,所述分離模塊包括成品收集單元和異物剔除單元,所述控制模塊包括圖像采集單元,通過將原料經過散料箱分散成單個物料,靜電發(fā)生器皮帶表面產生靜電,將單片物料吸附在皮帶表面并送入識別區(qū),圖像采集單元對吸附的物料流進行掃描,從而實現輕質物料分離的目的,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2、本發(fā)明的輕質物料分選設備,料斗的出料口處設有逐料器,所述逐料器包括多個軸向螺旋排列的釘齒,能有效地將料斗中原料撥散進入散料箱,同時對逐料器轉速的調節(jié)可控制物料的供給量,提高輕質物料分離的效果。
3、本發(fā)明的輕質物料分選設備,給料模塊還包括風機,所述散料箱的下方設有進風口,且所述進風口與所述風機相連,通過風機的進氣風力,可將散料箱中的物料進一步分散成不粘連的獨立物料,分離效果更好。
4、本發(fā)明的輕質物料分選設備,輸送模塊中的靜電發(fā)生器所具有的靜電吸附功能可以有效防止輕質物料的漂浮,從而保證物料運動軌跡能夠在有效的識別區(qū)。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輕質物料分選設備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料斗的主視圖;
圖3是輸送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輸送帶的工作示意圖。
其中,本發(fā)明實施例中:1、料斗;2、散料箱;3、風機;4、輸送帶;41、上覆層;42、中覆層;43、下覆層;5、靜電發(fā)生器;6、圖像采集單元;7、成品收集單元;71、剝離板;72、成品收集箱;8、異物剔除單元;81、真空發(fā)生器;82、廢料收集箱;9、逐料器;91、釘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本發(fā)明優(yōu)選實施例的一種輕質物料分選設備,包括輸送模塊、給料模塊、分離模塊和控制模塊,給料模塊、輸送模塊、分離模塊分別與控制模塊電連接,給料模塊和分離模塊通過輸送模塊相連。
如圖1和圖2所示,給料模塊包括料斗1和散料箱2,料斗1的出料口與散料箱2連通,輸送模塊的一端與散料箱2相連。給料模塊還包括風機3,散料箱2的下方設有進風口,且進風口與風機3相連。料斗1的出料口處設有逐料器9,逐料器9包括多個軸向螺旋排列的釘齒91。在本實施例中,釘齒91由橡膠材料制成,根據實際需要,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材料。通過逐料器9的轉動和具有彈性的橡膠釘齒91作用,能有效地將料斗1中原料撥散進入散料箱2,同時對逐料器9轉速的調節(jié)可控制物料的供給量。散料箱2設有與風機3相連的進風口,通過風機3的進氣風力,可將散料箱2中的物料進一步分散成不粘連的獨立物料。采用該種設計,可以大大提高輕質物料的分選效率。
具體的,分離模塊包括成品收集單元7和異物剔除單元8,成品收集單元7位于輸送帶4的下方,輸送模塊的另一端與異物剔除單元8相連。成品收集單元7包括剝離板71和成品收集箱72,成品收集箱72位于剝離板71的下方。異物剔除單元8包括真空發(fā)生器81和廢料收集箱82,真空發(fā)生器81的一端與廢料收集箱82相連。
同時參閱圖3,輸送模塊包括輸送帶4和靜電發(fā)生器5,靜電發(fā)生器5位于輸送帶4的上方。輸送帶4包括上覆層41、中覆層42和下覆層43,其中,中覆層42優(yōu)選為織物。織物具有尺寸穩(wěn)定、外觀持久、透氣性好、拉伸強力好等特點。上覆層41和下覆層43具有對輸送帶4保護作用,但上覆層41又有不同于下覆層43,在上覆層41中添加一定的物質材料,通過靜電發(fā)生器5的作用,可在上覆層41表面生成靜電而產生靜電力f,對輸送對象物進行吸附輸送。
在本實施例中,控制模塊包括圖像采集單元6,圖像采集單元6位于輸送帶4的上方。此外,控制模塊還包括計算處理單元,計算處理單元將圖像采集單元6獲取的圖像數據與至少一個計算處理單元判別器進行對比,并進而分類為異物和成品,從而對異物進行定位。
如圖4所示,輸送帶4包括上料區(qū)、輸送區(qū)、識別區(qū)、分離區(qū)、成品剝離區(qū)和靜電隔離區(qū)。具體的,輸送帶4劃分為a點——靜電吸附上料,ab——靜電吸附輸送區(qū),b點——識別區(qū),bc——異物分離區(qū),c點——成品剝離,cd——靜電隔離區(qū)。其中,識別區(qū)至少一側設有圖像采集單元6,從而更好的對物料進行監(jiān)控、分類和定位。
輸送帶4的a點設置在靠近散料箱2的出口處,從而將物料吸附在皮帶表面經過ab并送入識別區(qū)b。識別區(qū)b上方的圖像采集單元6對通過的物料流進行掃描,系統(tǒng)識別出物料流中離散的物體,并與設定的參數進行比較歸類為異物和成品,對異物進行定位。在異物分離區(qū)bc段布置真空發(fā)生器81,當異物運動到分選區(qū)時,系統(tǒng)驅動真空發(fā)生器81中與其對應的單元動作,產生大于靜電力f的真空吸力p,從而將異物從原物料流中吸除輸入廢料收集箱82。成品運動到c點時,通過剝離板71的表面將輸送帶的吸附表面隔離,從而使輸送帶4對輸送對象物的靜電吸附力充分降低,成品能夠迅速從輸送帶剝離進入成品箱,從而實現異物與成品物料流的分離。
本發(fā)明所述的用于輕質物料的分選設備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原料進入料斗,經過逐料器9的轉動進入散料箱2;接著,風機3轉動,將散料箱2內的物料進一步分散成不粘連的獨立物料;之后,靜電發(fā)生器5工作,在上覆層41表面生成靜電,從而產生靜電力f,對輸送帶4上的物料進行吸附輸送;然后,圖像采集單元6對輸送帶4上的物料進行掃描,識別出異物與成品,并對異物進行定位;隨后,當異物到達分選區(qū)時,真空發(fā)生器81產生大于靜電力f的真空吸力p,從而將異物從原物料流中吸除并輸入廢料收集箱82內;同時,成品通過剝離板71的表面將輸送帶4的吸附表面隔離,從而使輸送帶4對輸送物料的靜電吸附力充分降低,成品從輸送帶4剝離進入成品收集箱72內,至此,完成整個輕質物料的分選過程。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