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塔進料自動分配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吸附塔進料自動分配裝置,屬于吸附塔供料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吸附塔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需要補充吸附劑,現(xiàn)有技術中一般為人工補充,然而吸附塔由于數(shù)量一般較多,因此人工補充的工作量大,費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補充吸附劑的裝置來替代現(xiàn)有的人工補充。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吸附塔進料自動分配裝置,包括斗式提升機、滑槽、分料斗、多個分料管和多個吸附塔,所述斗式提升機用于將吸附顆粒提升到滑槽,所述吸附顆粒沿著滑槽進入分料斗,所述分料斗通過多個分料管向多個吸附塔輸送吸附顆粒,所述多個吸附塔均設置在分料斗下方,并且多個分料管與多個吸附塔一一對應,所述多個分料管均為一端與分料斗底部連接、另一端與吸附塔頂部連接;
[0005]所述多個吸附塔頂部均設有進料口、底部設有出料口,并且在吸附塔底部的出料口設有出料閥門,在所述多個分料管上也分別設有由電磁閥控制的分料閥門。
[0006]所述多個分料管的管徑均不小于吸附顆粒直徑的三十倍。
[0007]所述多個分料管與水平面的傾角均為六十度。
[0008]本實用新型和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通過斗式提升機將吸附顆粒提升到分料斗的側上方,然后將吸附顆粒沿著滑槽傾倒入分料斗,吸附顆粒沿著分料斗下方的多個分料管分別輸送到多個吸附塔,在分料管設有控制吸附顆粒進入吸附塔的閥門,在吸附塔的吸附顆粒補充完畢后關閉閥門,在吸附塔需要補充時再打開閥門。由此實現(xiàn)了對吸附塔的吸附劑的自動分配補充,與現(xiàn)有的人工補充相比,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0010]二、將分料管的管徑設置為不小于吸附顆粒直徑的三十倍,傾角設置為六十度能夠使得吸附顆粒在分料管的輸送過程中更加順暢。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I為斗式提升機,2為滑槽,3為分料斗,4為分料管,5為吸附塔。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實施例一
[0014]如圖1所示,吸附塔進料自動分配裝置,包括斗式提升機1、滑槽2、分料斗3、多個分料管4和多個吸附塔5,所述斗式提升機I用于將吸附顆粒提升到滑槽2,所述吸附顆粒沿著滑槽2進入分料斗3,所述分料斗3通過多個分料管4向多個吸附塔5輸送吸附顆粒,所述多個吸附塔5均設置在分料斗3下方,并且多個分料管4與多個吸附塔5 —一對應,所述多個分料管4均為一端與分料斗3底部連接、另一端與吸附塔5頂部連接;
[0015]所述多個吸附塔5頂部均設有進料口、底部設有出料口,并且在吸附塔5底部的出料口設有出料閥門,在所述多個分料管4上也分別設有由電磁閥控制的分料閥門。
[0016]實施例二
[0017]如圖1所示,吸附塔進料自動分配裝置,包括斗式提升機1、滑槽2、分料斗3、多個分料管4和多個吸附塔5,所述斗式提升機I用于將吸附顆粒提升到滑槽2,所述吸附顆粒沿著滑槽2進入分料斗3,所述分料斗3通過多個分料管4向多個吸附塔5輸送吸附顆粒,所述多個吸附塔5均設置在分料斗3下方,并且多個分料管4與多個吸附塔5 —一對應,所述多個分料管4均為一端與分料斗3底部連接、另一端與吸附塔5頂部連接;
[0018]所述多個吸附塔5頂部均設有進料口、底部設有出料口,并且在吸附塔5底部的出料口設有出料閥門,在所述多個分料管4上也分別設有由電磁閥控制的分料閥門。
[0019]所述多個分料管4的管徑均不小于吸附顆粒直徑的三十倍。
[0020]所述多個分料管4與水平面的傾角均為六十度。
[0021]所述斗式提升機1、吸附塔5均為現(xiàn)有技術。
[0022]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非限制,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所做的變形也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項】
1.吸附塔進料自動分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斗式提升機(I)、滑槽(2)、分料斗(3)、多個分料管(4)和多個吸附塔(5),所述斗式提升機(I)用于將吸附顆粒提升到滑槽(2 ),所述吸附顆粒沿著滑槽(2 )進入分料斗(3 ),所述分料斗(3 )通過多個分料管(4 )向多個吸附塔(5)輸送吸附顆粒,所述多個吸附塔(5)均設置在分料斗(3)下方,并且多個分料管(4)與多個吸附塔(5) —一對應,所述多個分料管(4)均為一端與分料斗(3)底部連接、另一端與吸附塔(5)頂部連接; 所述多個吸附塔(5)頂部均設有進料口、底部設有出料口,并且在吸附塔(5)底部的出料口設有出料閥門,在所述多個分料管(4)上也分別設有由電磁閥控制的分料閥門。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塔進料自動分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分料管(4)的管徑均不小于吸附顆粒直徑的三十倍。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附塔進料自動分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分料管(4 )與水平面的傾角均為六十度。
【專利摘要】吸附塔進料自動分配裝置,屬于吸附塔供料裝置技術領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補充吸附劑的裝置來替代現(xiàn)有的人工補充,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吸附塔進料自動分配裝置,斗式提升機用于將吸附顆粒提升到滑槽,所述吸附顆粒沿著滑槽進入分料斗,分料斗通過多個分料管向多個吸附塔輸送吸附顆粒,多個吸附塔均設置在分料斗下方,并且多個分料管與多個吸附塔一一對應,所述多個分料管均為一端與分料斗底部連接、另一端與吸附塔頂部連接;所述多個吸附塔頂部均設有進料口、底部設有出料口,并且在吸附塔底部的出料口設有出料閥門,在多個分料管上也分別設有由電磁閥控制的分料閥門,本實用新型應用于吸附塔的吸附劑補充。
【IPC分類】B01D53/02
【公開號】CN205182464
【申請?zhí)枴緾N201520841627
【發(fā)明人】鄒炎, 靳大鵬, 賈志暉, 王海斌, 閆廣榮, 趙志恒
【申請人】山西清環(huán)能創(chuàng)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