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硫塔出口除霧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火力發(fā)電廠脫硫技術,更具體地說它是脫硫塔出口除霧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經過濕法脫硫處理后的煙氣中仍然含有大量水霧、硫酸霧等細小液滴,液滴中攜帶脫硫產物、過剩的脫硫劑以及被捕集的煙塵等固形物。這些含固液滴會造成后續(xù)煙道系統(tǒng)的結垢和腐蝕,影響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運行,并增加煙囪出口粉塵排放,同時也容易在煙囪出口形成“石膏雨”,造成二次污染。工程中常采用折流板除霧器去除脫硫后的煙氣的含固液滴,運行阻力較大,且存在液滴二次攜帶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高效收集并去除脫硫后凈煙氣中小液滴,降低煙氣中粉塵排放濃度的脫硫塔出口除霧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是按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0005]脫硫塔出口除霧裝置,包括脫硫塔出口彎頭,所述脫硫塔出口彎包括有彎頭煙道壁板;所述彎頭煙道壁板內設置有奇數(shù)組除霧葉片組;
[0006]所述除霧葉片組包括若干片等距排列的月牙形除霧葉片;所述除霧葉片組入口側設置有支撐件或導液槽;所述除霧葉片組出口側設置有支撐件;
[0007]所述月牙形除霧葉片由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除霧葉片外側圓角彎板組成;所述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半徑大于所述外側圓角彎板半徑;所述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所述外側圓角彎板構成除霧葉片內腔體;
[0008]所述外側圓角彎板弧頂處設置有一排除霧葉片外側通孔;
[0009]所述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弧頂下游設置有一排除霧葉片內側條形通孔;
[0010]所述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弧頂下游設置有兩排錯列布置的除霧葉片內側條形通孔;
[0011]所述月牙形除霧葉片低位側還設置有若干個除霧葉片排液孔;所述除霧葉片內腔體通過所述除霧葉片排液孔與導液槽相連;所述導液槽還與集液管連接;
[0012]所述除霧葉片組的葉片排列軸線與水平方向夾角為所述脫硫塔出口彎頭進出口軸線夾角的一半。
[0013]所述除霧葉片組的葉片軸線與水平方向一致。
[0014]所述除霧葉片組的葉片軸線與水平方向夾角不小于0.5°且不大于5°。
[0015]所述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由所述除霧葉片內側條形通孔分隔為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上側及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下側,所述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下側比所述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上側靠近所述外側圓角彎板。
[001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高效除霧裝置,采用了新型的帶空腔的月牙形除霧器葉片,充分利用液滴在彎頭處的離心力作用,實現(xiàn)小液滴的凝并和聚集,提高液滴被葉片捕獲的效率。通過新型的帶空腔的月牙形除霧器葉片上的特殊開孔設計,將除霧器葉片表面捕獲的液滴匯集于葉片空腔,經導液槽排出,徹底實現(xiàn)氣液分離,極大減少了液滴的二次攜帶,提高了除霧效率。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脫硫塔出口除霧裝置示意圖。
[0018]圖2為除霧葉片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除霧器葉片組Al向視圖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除霧器葉片組BI向視圖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月牙形除霧葉片C-C剖視圖結構示意圖。
[0022]圖6為除霧器葉片組(葉片軸線傾斜)結構示意圖。
[0023]圖7為除霧器葉片組A2向視圖示意圖。
[0024]圖中:1彎頭煙道壁板,2除霧葉片組,21月牙形除霧葉片,22導液槽,23支撐件,24葉片排列軸線,25葉片軸線,31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3IA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上側,3IB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下側,32除霧葉片外側圓角彎板,33除霧葉片內側條形通孔,34除霧葉片外側通孔,35除霧葉片排液孔,36除霧葉片內腔體,4集液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但該實施例不應該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僅作舉例而已,同時通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將變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0026]脫硫塔出口除霧裝置,包括脫硫塔出口彎頭,脫硫塔出口彎包括有彎頭煙道壁板I ;彎頭煙道壁板I內設置有奇數(shù)組除霧葉片組2 ;采用奇數(shù)組除霧葉片組2可使首組除霧葉片組2入口方向正對來流煙氣方向,末組除霧葉片組2出口方向正對煙氣流出方向。后續(xù)各除霧葉片組2入口方向均正對其前一除霧葉片組2出口方向,并且后續(xù)各除霧葉片組2均往前一除霧葉片組2內弧側方向偏移0.1?0.5倍組內葉片間距。
[0027]除霧葉片組2包括若干片等距排列的月牙形除霧葉片21 ;除霧葉片組2出口側設置有支撐件23 ;
[0028]月牙形除霧葉片21由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31、除霧葉片外側圓角彎板32拼成;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31半徑大于外側圓角彎板32半徑;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31、外側圓角彎板32構成除霧葉片內腔體36 ;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31、外側圓角彎板32圓心角相等,且均等于彎頭煙道進出口軸線夾角。
[0029]外側圓角彎板32弧頂處設置有一排除霧葉片外側通孔34 ;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31弧頂下游設置由一排或兩排錯列布置的除霧葉片內側條形通孔33 ;
[0030]月牙形除霧葉片21低位側還設置有若干個除霧葉片排液孔35;除霧葉片內腔體36通過除霧葉片排液孔35與導液槽22相連;導液槽22還與集液管4連接;
[0031]除霧葉片組2的葉片排列軸線24與水平方向夾角為脫硫塔出口彎頭進出口軸線夾角的一半。
[0032]除霧葉片組2的葉片軸線25可以設計為與水平方向一致。
[0033]除霧葉片組2的葉片軸線25還可設計為水平方向夾角不小于0.5°且不大于5°。這樣使得導液槽22內的積液可以流向低側便于流出。
[0034]優(yōu)選地,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31由除霧葉片內側條形通孔33分隔為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上側31A及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下側31B,通過擠壓工藝,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下側3IB比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上側3IA靠近外側圓角彎板32。
[0035]氣流流經月牙形除霧葉片21之間時,由于彎頭處離心力的作用,氣流攜帶的小液滴會向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31聚集,并附著于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31上,在氣流的推動下通過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31上的除霧葉片內側條形通孔33流入除霧葉片內腔體36。根據(jù)流場特點,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31上的除霧葉片內側條形通孔33與除霧葉片外側通孔34之間存在微弱的正壓差,此壓差可有效幫助凝聚在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31的除霧葉片內側條形通孔33的液滴進入除霧葉片內腔體3。
[0036]以上未作詳細說明均為現(xiàn)有技術。
【主權項】
1.脫硫塔出口除霧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脫硫塔出口彎頭,所述脫硫塔出口彎包括有彎頭煙道壁板(I);所述彎頭煙道壁板(I)內設置有奇數(shù)組除霧葉片組(2); 所述除霧葉片組(2)包括若干片等距排列的月牙形除霧葉片(21);所述除霧葉片組(2)出口側設置有支撐件(23); 所述月牙形除霧葉片(21)由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31)、除霧葉片外側圓角彎板(32)組成;所述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31)半徑大于所述外側圓角彎板(32)半徑;所述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31)、所述外側圓角彎板(32)構成除霧葉片內腔體(36); 所述外側圓角彎板(32)弧頂處設置有一排除霧葉片外側通孔(34);所述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31)弧頂下游設置由一排或兩排錯列布置的除霧葉片內側條形通孔(33); 所述月牙形除霧葉片(21)低位側還設置有若干個除霧葉片排液孔(35);所述除霧葉片內腔體(36)通過所述除霧葉片排液孔(35)與導液槽(22)相連;所述導液槽(22)還與集液管⑷連接; 所述除霧葉片組(2)的葉片排列軸線(24)與水平方向夾角為所述脫硫塔出口彎頭進出口軸線夾角的一半。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塔出口除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霧葉片組(2)的葉片軸線(25)與水平方向一致。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塔出口除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霧葉片組(2)的葉片軸線(25)與水平方向夾角不小于0.5°且不大于5°。4.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脫硫塔出口除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31)由所述除霧葉片內側條形通孔(33)分隔為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上側(31A)及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下側(31B),所述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下側(31B)比所述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上側(31A)靠近所述外側圓角彎板(3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脫硫塔出口除霧裝置,它包括脫硫塔出口彎頭和彎頭內設置的奇數(shù)組除霧葉片組;所述除霧葉片組包括若干片等距排列的月牙形除霧葉片;所述月牙形除霧葉片由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除霧葉片外側圓角彎板組成,并且內側圓弧板半徑大于外側圓角彎板半徑,形成除霧葉片內腔體;所述外側圓角彎板弧頂處設置有一排除霧葉片外側通孔;所述除霧葉片內側圓弧板弧頂下游設置一排或兩排錯列布置的除霧葉片內側條形通孔;所述月牙形除霧葉片低位側設有若干個除霧葉片排液孔,排液孔下方設有導液槽;所述導液槽與集液管連接;本實用新型可高效收集并去除脫硫后凈煙氣中小液滴,降低煙氣中粉塵排放濃度。
【IPC分類】B01D53/48, B01D53/74, B01D45/12
【公開號】CN204799000
【申請?zhí)枴緾N201520371759
【發(fā)明人】徐傳海, 胡玲玲, 仇曉龍, 程永新, 陳佳樂, 王漢強
【申請人】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請日】2015年6月2日